特殊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论文

2022-04-22

[摘要]独立学院营销就业岗位对经济法知识需求明显,而针对特点明显的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现有的经济法教学存在一些亟需改进之处,文章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实战经验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经济法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特殊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特殊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论文 篇1:

浅析经侦实战视角下的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学改革

摘要:针对公安警察院校学生培养的特殊性,经济法作为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专业基础课,学校应高度重视其教学。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与普通院校有较大区别,应充分发挥经济法基础课程与经济犯罪及经济犯罪案件侦查之间的知识连续性和内在相关性,找准基础与专业的切入点,紧密结合公安经侦实战,突出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的“专业”倾向性。通过反思经侦业务本身的专业性,不断完善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关键词:经侦;警察院校;经济法

经济法学是法学专业14门主干课程之一,其核心目标在于培养学生较高的经济法学素质。经济法这门课在公安警察院校中基本上都定位为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的专业基础课。在课程设置上应符合法学知识的基本逻辑,应当按民法→经济法→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侦查這样的教学计划顺序安排。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是紧密联系的课程,但在一些公安警察院校的实际教学中,学生重视专业课而轻视专业基础课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些学生甚至认为经济法对以后的公安经侦实战没什么用,所以也不重视,严重地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实现经济法这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侦查》等专业课的有效对接,在教学中如何进一步突出专业基础课自身的“专业”倾向,如何让学生对经济法的学习产生兴趣,是公安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师的一个挑战,解决的一个课题。为此,经济法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反思经济法已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不断加以改进。

一、立足经侦实战需要,高度重视经济法专业基础课的教学

1.警察院校不够重视经济法教学。目前,在一些公安警察院校中,不太重视经济法作为经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如有的院校安排了民商法的教学却不安排经济法教学,有的院校只给本科生安排经济法课程而不给专科生安排经济法课程,有的院校仅仅在讲授经济刑法和经济犯罪侦查课的同时简要介绍经济法知识。基于经济法的基础性地位,这种安排和认识是很不科学的。

2.经济法教学在经侦实战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专业基础课是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桥梁,在基础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 [1]。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是全部公安工作中专业性最强的,民警必须具备很高的经济法基础业务素养。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能同时突出经济法基础课与专业课的地位,使经济法基础课与专业课达到本质上的内在的渗透与融合 [2]。因此,公安经侦实战中要有效开展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必须具备坚实的经济法基础知识。很难想象在经侦实战中警察不熟悉票据、证券、保险等基础经济法业务知识,其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票据诈骗、证券犯罪和保险诈骗等此类所谓高智商经济犯罪。一个甚至连基本的票据凭证都看不懂、基本的保险业务原理等都不懂的人如何能被信任去打击此类经济犯罪?因此,公安警察院校应充分认识经济法基础性地位,更加重视经济法的教学。

二、合理定位,科学安排经济法课程教学计划

1.实践中经济法教学计划安排存在很大不足。由于没有充分认识到经济法在公安警察院校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以及经济法作为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紧密联系者,在一些公安警察院校中,也就不能科学合理地安排经济法在法学课程体系中的教学顺序和教学计划。如有的院校存在经济法与民商法同步上课、经济法与经济犯罪案件侦查同步上课的现象,这是很不合理的,所以优化经济法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很重要。

2.合理安排经济法课程教学计划。在公安警察院校中,经济法是经济犯罪及经济犯罪侦查方向的专业基础课,相对应的专业课是《经济刑法》、《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等。因此,在教学计划的安排上,应符合法学知识的承上启下和法学教学的基本逻辑,即民商法→经济法→经济刑法→经济犯罪案件侦查。民商法是经济法教学的基础,经济法教学过程中,会用到大量的民商法知识,所以必须先学民商法再学经济法,否则会严重影响到经济法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违反经济法律、法规导致的后果,可能涉及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三种责任。通过学习经济法,能使学生清楚地理解违法达到何种程度要承担民事责任,何种程度要承担行政责任,何种程度要承担刑事责任,尤其是能充分理解承担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之间的界限,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立法者的意图,能更好地理解经济犯罪,还能更好的理解公安与相关部门协调合作和案件移送等专业程序问题。学完经济法和经济刑法后再学习经济犯罪案件侦查课程,可在今后的经侦工作中拓展侦查思路和侦查路径依赖。

三、突破传统思维,重整经济法的教学内容体系

1.当前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的缺陷。目前,全国各普通高校除法学专业外,有关经济、管理类等专业均开设《经济法》课程。经济法是一门基础性很强的法学课程,而大部分高校都是从普及法律的角度来理解和安排经济法课程,在经济法的教学内容和体例上基本是按照传统模式:第一编经济法总论;第二编经济组织法;第三编经济行为法;第四编宏观调控法。经济法课程体系繁杂,涉及的法律、法规众多。目前,在一些公安警察院校中,不考虑公安警察院校的实际,不考虑公安经侦实战对经济法基础知识的需求,完全照搬普通高校的经济法教学内容、体例和教学模式,这是很不合理的,从而也导致了经济法教学效果的低下。

2.从经侦实战角度重置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学内容体系。公安警察院校的经济法教学要打破普通高校的传统模式,要充分考虑到公安警察院校人才培养的特殊性,要紧密结合公安经侦实战,来合理安排经济法教学内容和体例;在教学内容上应该与普通院校有很大的区别,对违反经济法律法规而可能导致经济犯罪的经济法章节,纳入到经济法教学内容中,而没有刑事责任的经济法章节完全可以排除在教学计划之外。以浙江警察学院为例,根据浙江省目前经济犯罪形势和经侦工作实际,考虑到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金融诈骗罪、危害税收征管罪、侵犯知识产权罪等类案件比较多发,以及学院课时安排的限制,重点讲解公司法、金融法(含担保法、票据法、证券法、保险法)、税法等,其余的经济法内容排除在教学计划之外。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并能很好地指导公安工作实际。

3.编写专门针对经侦专业的经济法教材。目前,全国各警察院校还没有一部专门针对经侦专业的经济法内部教材,各警察院校基本上是选购普通高校的通行经济法教材施教,教学内容基本由任课教师自己掌握,随意性较大。因此,应结合经侦实战,系统筛选与经济犯罪紧密相关的经济法教学内容,并重新编制经侦专业的经济法教学大纲,使经济法教学内容更加接近经侦实战的需要。

四、进一步突出经济法在经侦专业培养上的“专业”倾向性

1.经济法教学过程严重脱离了公安经侦实战。在一些公安警察院校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重视专业课而轻视专业基础课的现象较为严重,一些学生对经济法不感兴趣也不重视,严重地影响教学效果。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公安警察院校的经济法任课教师没有科学引导,即经济法教学严重脱离了经侦实战。不重视经济法教学,会导致学生乃至将来走上岗位的民警整体专业理论素养缺乏、侦查思路狭窄、发展后劲不足等一些不良后果。因此,如何在教学中进一步突出专业基础课自身的“专业”倾向,实现经济法这一门专业基础课与《经济刑法》、《经济犯罪侦查》等专业课的有效对接,让学生对经济法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公安警察院校经济法教师是一个挑战。目前,一些公安警察院校的经济法任课教师在经济法授课中,照搬了普通高校的经济法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忽视了学习对象是预备警官的特殊性,基本上很少讲到甚至不讲经济法中涉及犯罪的内容,甚至完全脱离了公安经侦实战,势必严重地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为此,经济法任课教师应当充分重视经济法基础课程与经济犯罪、经济犯罪案件侦查等专业课程之间的知识连续性和内在相关性,即“专业”倾向性。

2.进一步突出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内容的“专业”倾向性。在经济法教学中,应重点讲解与经济犯罪、经济刑法密切相关的经济法内容,同时尽量结合经侦实战,这样既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提高教学效果。法与法之间有一定的界分,但又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融合的,没有扎实的经济法基础,就不能全面系统地理解经济刑法或经济犯罪,就不能很好地指导公安经侦实战。实践中,很多经济犯罪往往与各类民事纠纷、经济纠纷相互交织在一起,为公安机关正确适用法律、正确定性等增加了难度。经济犯罪与经济纠纷难以区分一直是经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经济犯罪是一个刑法上的问题,经济纠纷是一个民商法、经济法上的问题,似乎界限很清楚,但其实两种行为的界限有时很难区分。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都涉及到公司、票据、证券、金融、保险、税收等各经济领域,极易发生交叉与重合,如保险纠纷与保险诈骗罪,商业秘密纠纷与侵犯商业秘密罪,票据纠纷与票据诈骗罪等。在实践中,由于定性不准,公安机关插手经济、民事纠纷的现象时有发生,如将合同纠纷或债务纠纷认定为刑事诈骗,将所有权纠纷认定为刑事侵占等。要准确界定两者的区别,公安民警不仅要熟炼掌握刑事法律法规,还要掌握与市场经济相关的民商法、经济法等基础法律知识。公安民警必须综合运用刑法学与民商法学、经济法学知识,从整体上对两者进行比较分析,才能准确的界定罪与非罪、经济纠纷与经济犯罪。

3.加强教师自身的经侦“实战”技能。一个有充分的经侦实战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好地理论联系经侦实践,更好地把握经济法教学内容的重点,更好地引入经侦实战的案例,从而更好地提高经济法教学效果。为使经济法教师进一步融入到公安实战中,公安警察院校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安排经济法教师到公安实践部门去锻炼,尤其到对口的经侦部门锻炼,熟悉经济犯罪和经侦工作实际,从而在教学中更好地接近公安实战。

参考文献:

[1]胡志强,刘敬肖.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J].辽宁教育研究,2004,(4).

[2]郑丹平,舒昉,郭思智.促进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机融合[J].云南教育,2001,(26).(责任编辑/ 王建国)

作者:万政伟

特殊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论文 篇2:

基于营销就业需求的独立学院经济法教学改进探析

[摘 要]独立学院营销就业岗位对经济法知识需求明显,而针对特点明显的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现有的经济法教学存在一些亟需改进之处,文章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师实战经验方面提出改进措施,以提升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经济法教学效果。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经济法教学

一、独立学院营销专业就业经济法知识需求现状分析

市场营销专业就业前景良好,据职友集2013年上半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营销所属管理学类47个本科专业中,就业排名第3。其中营销学生就业领域涉及工商、外贸、金融、保险、证券、旅游、房地产等。根据对独立学院营销往届毕业生追踪调查,发现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岗位群如下:企业的销售部门的业务员或主管岗位;零售企业或批发企业的促销员、推销员等岗位;企业营销部门的市场调查、信息统计、售后服务等岗位;企业的营销策划、市场预测人员;各类咨询公司的相关岗位。这些岗位最常用到的是经济法中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作为经济法重要渊源的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行业经济政策。经济法教学有助于学生掌握并运用上述法律知识,具备帮助企业洞察市场机会、规避法律风险、预防经济纠纷发生等能力。

二、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学现状分析

(一)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多,综合性强,安排课时少

经济法是一门跨学科的交叉课程,涉及经济学和法学领域内容。在法学体系中又是综合性课程,涉及民法学、商法学、民事诉讼法学等。通过案头调研发现,经管类营销专业经济法课程内容繁多,教材大多采用大经济法概念,即“凡是涉及经济问题的所有法律规范”都是经济法的范畴,内容有:企业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市场规制法、经济司法制度等。这对学生学习经济法的要求提高,需一定的基本法律知识作为铺垫,例如民事权利主体、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的关系、法人制度、财产所有权、债权、民事法律行为、民事责任、民事诉讼、代理制度等。然而营销专业经济法课程教学课时一般从36 至 54 个课时不等,学生又缺乏法律基础,有限课时很难满足与专业相关的经济法讲授。

(二)营销学生法律基础薄弱,经济法教学要求低

基于上述经济法课程的特点,即使在法学专业中也是安排在高年级才开设。对于营销专业同学来说,也一般安排在大三学年的下半学期。但是,在经济法开设之前营销专业同学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系统法律基础知识的学习,又因繁重的课程压力和法律本身的枯燥乏味,主动自学基本很少发生。因此,一般经济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经管类营销学生的教学标准和教学要求比法学专业的低,教学内容安排上法学理论讲解很少,主要侧重于学生掌握当前相关法律制度。这样教师在规定课时内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学习压力随之减轻,学习兴趣也有所提高,但是因为法学理论不完备,对相近概念及法律制度安排缘由、发展演变等的理解也就存在障碍。

(三)营销学生学习经济法积极性低,学习方法欠佳

根据近几年自己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教学体会交流,不少教师认为一般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基础较薄弱,学习方法不科学,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但另一方面学生表现力强、活泼好动,对动手操作、自身体验有较高兴趣。对于经济法这门课程来说,由于涉及的法律条文多且枯燥乏味,再上经济法本身是基础课而非专业课,学生在思想上不重视,学习动力是应付考试。笔者根据学生上课表现和师生交流了解到许多学生常常忽视对法律基本原则的学习,认为基本原则都是些抽象的教条,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仅仅关注具体的法律条文如何规定。然而,不同部门法的基本原则是立法、执法、司法所有活动的根本出发点,是该法的灵魂。

(四)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实务操作经验不足

独立学院营销专业设置经济法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经管领域法律知识,在未来营销岗位的工作中避免法律风险及防止法律纠纷发生,并不是培养专业的法律人才,也不是简单的普法宣传和教育。而营销类专业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与法律类经济法教学团队教师在教学理念上也存在差别。基于上述两个原因,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的实务操作经验就尤其重要,一方面需要教师明确学生的营销岗位对经济法律知识有哪些需求;另一方面需要经济法律实务操作经验。而根据案头调研发现,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师由于自身工作经历、现有教学任务等多种原因,这两方面都比较欠缺。

三、基于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就业需求的经济法教学改进措施

(一)增强经济法教学内容的合理性

教师一般都会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培养目标、学习目的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经济法课程由于内容繁多,而课时有限,就更需要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知识储备情况、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因此,独立学院中针对营销专业讲授经济法的教师,一方面要结合独立学院营销学生就业需求合理安排经济法教学内容,另一方面要与营销职业岗位要求和就业所需的各种技能证书如高级营销员考证相结合,而不是通类的适用于各专业的教学模块,充分体现课程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的宗旨。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中,将主要的教学精力放在营销学生未来工作岗位最常用到的企业法、公司法、合同法、担保法、工业产权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以及国家最新颁布的相关行业经济政策中。上述各部门法中内容也较多,要想在既定课时内取得较好的效果,满足学生未来就业需求,还要考虑以下问题:各部门法的各章各节内容中详略如何安排? 重难点是哪些?每章内容如何开展教学?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讲透法律条文,还可以吸引学生兴趣?课堂考核环节如何设置?哪些内容需要通过实训项目学生能更好地理解和把握?

(二)力求经济法教学方法的多样化

1.法律理论讲授教学法

经济法课程之前,独立学院营销学生的法律基础薄弱,通过讲授教学法的通俗化和直接性,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还利于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准确地理解和掌握经济法及各部门法的知识。然而讲授教学法渊源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这在一定程度上,容易使学生产生依赖和期待心理,从而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也不利于学生将法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如果只采用传统讲授法难以达到经济法的教学目标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2.精选案例教学方法

经济法课程的实用性和其重要渊源是国家的经济政策法规,都需要教师在其理论教学中引入社会热点作为案例进行讨论和分析。对于营销专业学生经济法教学,教师可以将所学营销知识、社会热点和经济法相关理论结合讲授,可以调动学习积极性。例如,营销组合中的价格策略部分,企业会根据市场形势和营销环境变化进行价格调整,或提价或降价,此时就需要注意避免遭受反垄断法、不正当竞争法、价格法的制裁。例如2013年7月2日,合生元、多美滋、美赞臣、惠氏、雅培5家乳企因产品在中国市场价格偏高,从2008年以来涨价幅度达30%左右,而遭国家发改委价格监督和反垄断局的反垄断调查,最高处罚总额可达19亿元。此次反垄断调查或扩大至国产品牌。4日晚6点左右,国产乳企贝因美突发公告称,近期将对婴儿配方奶粉标准出厂价下调。

除了将社会热点作为教学案例以外,还可以将《经济与法》、《法律讲堂》、《以案说法》等电视节目,及其他法学期刊、报纸的相关报道,结合经济法教学内容随时记录并整理后选作典型案例。为增加案例的真实性和趣味性,使得营销学生感同身受,提高对课程重视度,往届营销毕业生所在企业营销岗位发生的鲜活的经济纠纷案例也可以成为经济法教师教学案例的来源。

精选案例后,让学生以划分好的学习小组为单位围绕案例讨论;随后每组选派一名代表与其他小组进行意见交流;最后,教师在小组交流意见基础上归纳总结。成果提交部分,要求学生结合案例分析过程和结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这也利于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沟通能力的提高。

3.比较教学方法

为提高学习效率,改善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经济法教学中需要经常使用比较教学方法。将繁杂枯燥的法律知识点进行画图、列表、对比、分析。例如,要讲解清楚经济法的产生、独立地位和性质,就必须将经济法、民法、行政法从产生背景、调整对象、理论基础等进行全面比较;市场准入法部分,学生要准确理解普通合伙和有限合伙的设立条件、事务管理、合伙人权义,有限责任公司与股份有限公司的特征,通过图表一一列举,二者的联系与区别就一目了然。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归纳、制表、流程图等方式随机考核学生,促进学生自主、积极的探索学习。

4.开展经济法实习活动教学法

聘请有经济法律实践经验和法律理论水平的法官、检察官、律师、企业法律顾问、经济行政执法人员等,开办各种经济法的专题讲座给学生讲授经济法方面的案例及办案经验;学院还可以与人民法院取得联系, 由教师带领学生到人民法院审判庭旁听有关经济纠纷案件的审理, 让学生全面了解诉讼的庭审过程和程序;条件允许的话,邀请人民法院将典型经济案例在学校模拟法庭内现场开庭;带领学生访问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等行政执法部门;安排学生到消费者维权服务中心为消费者提供法律咨询。实习活动结束后,学生要结合本次经济法实习活动的实习目的、实习过程、实习收获撰写实习报告。报告和学生在实习活动中的表现,应该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通过这些实习活动,切实增强学生经济法课程知识的真实感,培养学生的实务操作能力,还可以弥补教师实践经验不足的缺陷。

(三)增加经济法教师的实务经验

学院可以加强与经济法律实务部门,如企业法律顾问、法院、律师事务所、工商部门、产品质量监督部门、税务部门等的联系和合作。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改善经济法教学效果。邀请企业法律顾问、公检法部门工作人员或律师事务所人员等与经济法教师就有关经济法内容、相关案例进行交流;学院与经济法律实务部门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创造经济法教师在课余时间进入经济法律实务部门进行实习的机会,以增强实务经验,提升教学水平。

总之,如何使独立学院营销专业经济法教学面对教学对象的特殊性获得突出的效果,使学生在有限课时内,最大限度获取满足未来岗位需求的经济法知识,是经济法教学第一线教师要不遗余力进行的一项长期性工作。

[参考文献]

[1]张会幈.比较法在经济法教学中的运用[J].西昌学院学报.2012, 24(4):138-140.

[2]刘晓善.财经管理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的思考[J].法制与经济.2009(204):137.

[3]姜吾梅.基于营销职业岗位能力的高职经济法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市场.2013(9) :61-63.

[4]洪莹莹.独立学院经管类专业经济法教学方法探析[J].科技信息. 792.

[5]梁健.社会热点引入经济法教学的思考——以讲授经济法“可持续发展原则”为例[J].法制与经济. 2013(347) :112-115.

[作者简介]朱丽萍(1982—),女,甘肃张掖人,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法:经济法与市场营销。

作者:朱丽萍

特殊性非法学专业经济法论文 篇3: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思考

【摘要】独立学院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中的重大突破,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已有322所独立学院,其中近六成设置了法学专业。本文以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为实证,探讨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的理论和实际意义,以期对我国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独立学院 法学专业 学科定位 特色发展

【基金项目】该文为2011年山西省教育厅教改项目《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J2011118)和2010年山西大学商务学院院级课题《法律系法学专业特色教学体系研究》(项目编号:FL2010023)的研究成果之一。

根据《独立学院设置与管理办法》的规定,独立学院是指实施本科以上学历教育的普通高等学校与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合作,利用非国家财政性经费举办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自1999年以浙江大学与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创办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为标志产生以来,经过十多年的发展,至今已有322所(根据教育部2010年7月12日数据),遍布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独立学院中开设法学专业的达到180多个,占独立学院总数的57%,鉴于独立学院法学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办好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是当前面临的现实问题,探讨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及特色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科定位

创新法学本科教学模式,提高法学本科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培养建设法治国家所需的实用创新型法律专业人才,是我国法学本科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大学教育与市场职业之间对接的不成功,引发了对法学教育本身一系列问题的争议。在此形势下,独立学院的法学专业如何进行科学定位?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学生的个性特征

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关系到培养目标、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确定。与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业的学生相比较,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学生有以下特点:

1.学生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整体相对薄弱

独立学院作为高考第三批录取高校(山西省从2011年已改为第二批C类招生),录取分数线平均低于二本20—100分,这就导致了独立学院学生的高中知识总体水平比较差,学生一迈进大学校门就有这种“先天”差距。此外,独立学院招生层次不同,即便是同一届学生基础知识水平高低差距也较为明显,导致教师在教学中难以权衡,教学内容过难或过易都无法满足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学生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等为此也存在较大差距。

2.学生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但自我管理能力较弱

独立学院学生大多来自独生子女,并且家庭条件比较优越,来自于家庭的学习压力较小,在生活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个性突出,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喜欢参与集体活动,心理健康阳光。在大众面前善于表现自我,但在学习中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能力较弱,并且由于在高中阶段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较为被动,自主学习的劲头不足,喜欢问为什么,喜欢质疑,但不愿意自己到图书馆寻找答案,缺少钻研精神。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培养定位

目前,独立学院法学专业普遍将培养“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自己的人才培养目标,以期在普通高等院校法科人才培养与高职高专法律人才培养之间,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办学特色之路。而从长远发展来看,法治国家的发展进程越来越需要更多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律人才,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事学术研究的学生,更需要多层次的法科学生,我们认为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关键在于树立科学理念,进行科学定位。

独立学院定位应培养有一定理论功底的职业型的人才。首先,应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只有以学生为本,施行个性化培养,针对不同学生的不同内在需求和个性特点,有的放矢地调动学生的内驱力,才能使学生满意,培养适应社会的人才;其次,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要具备复合型能力,不仅具有良好的教育教学能力,还要具有职业生涯指导、就业指导、心理咨询指导、创业教育指导等能力,要随时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各项指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我院法学专业以学院商务学科优势为依托,确立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服务山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弘扬晋商文化,培养具有扎实的法律专业知识、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诚信求实的人文情怀的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目标。确立了面向区域、面向基层,培养一批具有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具有较强实践能力,能够“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基层法律人才的培养途径,在两年法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由学生自主选择商法、律师、社会法等专业方向,对学生进行特色教育,夯实基础与专业发展并重,理论学习与实务开拓并举,塑造具有现代商务理念、创新精神和竞争能力,并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社区等从事审判、检察、律师、企业法律顾问、行政管理、司法文秘、科研和其他法律事务工作的应用型法律人才。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

独立学院作为新办高校,它的法学专业一般为其母体大学原已设有的专业延伸而来,要在激烈竞争的法学教育市场拥有一席之地,就要立足于市场、开拓市场,充分调动和发挥自身的办学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自己的办学特色。

(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办学特色

独立学院法学专业要避免“千校一面,千人一面”雷同办学的局面,就必须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出发,在法学专业教学手段与方法上有不同于其他学校同类事物的特点,根据各自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自身的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将法学专业与本校的主体学科和优势学科很好结合起来,充分整合办学资源,形成相互支撑和优势互补,主动适应环境的要求,满足不同需求主体的不同需要。

在对独立学院的考察学习中,我们发现多数独立学院已意识到办学特色的重要性,正在进行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一些院(系)已经根据自己的地理和区域位置,确立了思路明确,定位清晰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了不同专业(方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反映其办学特色。如云南大学滇池学院法学系突出民族法学和东南亚法律制度的特色教育;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的法学院面向东南亚推进国际化,坚持以东南亚为前沿,注重法律实务,通过司法资格考试来强化其对人才培养的特色教育;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法律与行政学院利用珠三角和经济特区国际化的特殊性,开设民商法方向、英美法方向的实验班,加强复合型法律人才的培养;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分校文法学院则依托珠三角发达的制造业和北京理工大学在机械、电子等专业方面的优势,设立了知识产权法方向的法学专业,反映理科院校法学专业的办学特色。

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办学特色的重要性,从建系伊始,就在办学特色上做文章,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我们坚持在开设一个法学专业的基础上,实行与“山西大学”母校专业错位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在两年法学通识教育的基础上,以职业导向为培养目标,分设商法、律师、国际法和社会法四个特色方向,在四年制教育中推行“2+2”的培养模式,优化学生知识结构,凸显课程的实务特色。

(二)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特色发展

独立学院要转向应用型本科特色,课程设置就应更贴近学生实际与实践需要。因此,独立学院法学专业的法学教育要更多地关注实务中要用到的法律法规,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根据市场的需求来培养应用型人才。

1.开拓多元渠道,增强实践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法学教育的职业培训性要求培养学生像法律职业者那样思考和行为,听、说、思、写、辩,举手投足都表现出法律职业者应有的素质、能力和才智,法学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需要法学实践教育的广泛深入开展。法学实践教育的开展是一个集教学环境建设、实践课程建设、实践环节建设等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我院法律系法学教育的培养目标应当是把学生培养成“眼高但手不低”的、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应用型复合人才。为此,我们始终贯彻的是特色建设:一是“宽口径”,设置了一个大法学专业;二是“厚基础”,要求在文理渗透和学科交叉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三是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四是在全面实施国家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十六门核心课程的基础上,另外增加开设一些方向课程,扩大学生的选修范围;五是突出实践环节,发挥实习基地的作用,使法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名符其实。为了让我们的学生更好地在未来满足社会需求,我们结合专业就业现状,对学生进行了分类指导,组织了“司法考试”,进行考研辅导,全方位培养“社会法律工作者”。

法学是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其生命在于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为体现我院的商务特色,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为学生走向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注重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与商事思维融合的培养,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突出我院整体特色的现代商务理念和创新意识,实现“法”与“商”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我们通过“法官进课堂”、“检察官进校园”、“学生进社区”教学活动,提高模拟法庭的互动教学。我们又充分利用“3·15”、“5·15”和“12·4”三个重要的宣传平台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有法学前沿的“广角论坛”, 有“直击庭审现场”的观点碰撞,有“手拉手”山西省未成年人劳动教养所普法实践活动等。培养学生敢于探索、敢于批评的科学精神和忠于法律、维护法律的使命感与责任感。

2.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能力

法学是无穷的,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法律实践必须结合某一特定的领域,一头扎进去深钻硬挖,才能或有所成。以“特色求生存”,必须要有质量,用质量求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应当是一个开放而非封闭的系统。不仅要敢于“走出去”同时还要善于“请进来”。通过师资派出、合作研究等交流的形式,充分利用广阔的法律人才培养资源,实现强强联合。同时,也要通过远程教育、短期交流、学术讲座等形式,探索最新的优势互补的人才培养新模式。鉴于独立学院的特殊性,不受传统高校条条框框的约束,只要有利于学生的素质提高,有利于我系的人才培养,有利于学生的就业创业,一切先进思想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

3.提高教学质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实践教学

“质量是教育的生命线”。独立学院应当注重认知,改变灌输,加强启发式的教学,教会学生学习,学会动手动脑,学会做事,学会与别人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几年来,我们不断探索法学实践教学新途径、新方法、新内容,形成以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诊所教学、实验教学、合作教学等形式的互动式教学模式,创建了具有应用性、示范性的“课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和专业实习”三位一体、四年不断线的实践教学体系。

模拟法庭是法学本科教育的“实验室”,各国法学教育的经验表明,模拟法庭对培养法律人才十分重要。为真正发挥这一“实验室”的作用,我们设立了模拟法庭综合性训练营。根本目标则是通过锻炼学员的法律思维,提高其处理法律实务的能力,进而为学生直接与社会接轨提供一个实践的平台。同时,训练营也力争扩展学生的国内外视野,加强与国内外法学院的交流搭建平台。

为更好地为我院学生提供法律服务,我们还和共青团的山西省青少年维权中心合作,成立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12355工作站,中心以“倾听反映青少年心声,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呵护青少年健康成长”为宗旨,通过12355呼叫平台和互联网等技术手段,为青少年提供多样化服务。我们将充分利用这一平台,开展校内诊所式法律教学,同时依托校园法律服务中心,为师生提供完善的法律服务。

作者简介:

郭英杰,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法律系副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民商法、经济法。

作者:郭英杰

上一篇:卓越幼儿园教师学前教育论文下一篇:小组文化建设与班级文化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