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车床发展研究论文

2022-04-20

摘要:数控机床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而且还有一定的柔性,在制造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机床出现使用不当、保养不好就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故障。如果不及时去维修这些故障,就会造成停机,使生产停滞不前,影响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损失,难以估量和弥补。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数控车床发展研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数控车床发展研究论文 篇1:

数控加工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探究

摘 要:核心课程建设,是中职院校教学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师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核心课程建设围绕职业技能的形成,依据数控专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将专业理论知识融入技能模块之中,缩短了教学课时,提高了教学效率。

关键词:核心课程;工作任务;数控加工专业

核心课程是根据数控加工专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的核心能力要求而确定的,突出本专业职业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发展性,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着主要支撑和促进作用。核心课程是整个课程体系改革的精华,是培养学生适应企业实际工作环境,并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主要途径。因此,核心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就成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

一、核心课程建设过程

1.通过赴各大中型企业进行调研,通过调研结果,初步确定《数控加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两门核心课程。学院组织企业相关专家对数控加工专业所确定的这两门核心课程进行审核,主要审核课程是否为核心课程,课程建设的条件是否具备。

2.对通过审核的核心课程下发建设任务书,开始进行课程建设。

3.确定核心课程建设团队名单。

4.根据企业调研情况,提取典型工作任务,初步拟定两门核心课程大纲,明确理实一体模块化教学的各项任务;初步拟定完成各项任务所需要的学时;数控加工专业项目小组组织本专业教师组进行审核并修改,最终确定核心课程教学的各项任务及所需学时。

5.核心课程建设团队根据核心课程大纲,初步编写符合一体化教学的工作页;学院组织专家委员会对工作页的内容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

6.通过在学生中进行核心课程一体化教学试点,发现问题、查漏补缺,对一体化教学工作页进一步进行修改和完善,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7.验收,根据建设任务书采取实地考察的方式进行,由课程负责人申请,学院组织验收组根据建设任务书的内容逐项进行验收,主要采取听取课程负责人汇报,查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等相关教学文件,查看课程设计、情境设计、自编教材、课程网站等相关教学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

二、核心课程建设的内容

通过前期的大量调研,分析调研结构,总结调研报告,提取出适合我校数控加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再有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转换成学生能接受的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结构,由它凝练出数控专业核心能力要求,最能突出本专业职业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实用性、操作性和发展性的两门核心课程,《数控加工工艺与技能训练》和《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下面是这两门核心课程的内容与技能要求。

1.课程名称:数控加工工艺学与技能训练。

课程内容:根据企业对数控加工专业能力的需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生产实习对数控专业理论知识的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和知识结构,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具备机械加工业岗位群所需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及制订能力;重点强化学生具有数控加工的切削基础、数控机床刀具的选择、数控加工中工件的定位与装夹、数控加工工艺基础以及数控车床、铣床、加工中心加工工艺分析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建立适应现代生产方式的工作规范并掌握数控加工工艺,制订并且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

技能要求:掌握作为企业数控加工工艺岗位和数控机床操作岗位所必需的数控加工工艺知识;具有制订和实施中等复杂程度零件数控加工工艺规程的能力;具有正确选用切削用量、常用刀具的能力;具有设计一般工艺装备的能力;具有解决生产现场一般数控加工工艺技术问题的能力。

2.课程名称: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

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系统地介绍了常用数控机床编程与操作的知识和方法,以及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护。主要包括数据技术基础、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编程与操作、CAD/CAM与数控自动编程技术以及数控机床的使用和维修等。尤其是操作,不仅介绍了基本操作方法,更有具体详细的加工操作步骤。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技能要求:通过对数控加工过程中有关工艺分析、数值计算、基本的编程功能指令等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数控机床的结构;掌握Fanuc系统数控车床、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的程序编制方法及自动编程方法;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数控机床特性和实际需要的零件图要求编制加工程序的能力、调试程序的能力和运用现有数控机床加工零件的初步能力。

参考文献:

徐涵.德国学习领域课程方案的基本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8.

作者:周洁

数控车床发展研究论文 篇2:

数控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摘 要:数控机床是一种先进的技术设备,具有效率高、精度高等特点,而且还有一定的柔性,在制造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企业生产的关键设备。如果在使用过程中机床出现使用不当、保养不好就会发生大大小小的故障。如果不及时去维修这些故障,就会造成停机,使生产停滞不前,影响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经济方面的损失,难以估量和弥补。机床要想长期可靠地运行,其实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它们的使用和保养。正确的使用可避免突发故障,使机床寿命延长;仔细保养可使机床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延缓老化的过程。

关键词:数控机床;使用不当;使用与维护;突发故障;精心维护

0 概述

随着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产品在更新换代,这就对制造设备在性能、精度、自动化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控是指用数值数据的控制装置,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地引入数据,从而实现自动控制。从其外观和它的布局来看,数控机床除了具有普通机床的床身、主轴、导轨、工作台及刀架等相同或相似的机床主体各部分外,还有普通机床不可能拥有的两大部分,分别是对机床进行控制的计算机数控装置和驱动机床运动机构。

数控机床是机电一体化的高技术产品,其中包含了机械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伺服驱动及检测技术、可编程控制技术等技术。其组成包括:数控装置、可编程控制器、伺服驱动和检测反馈、机床主体等。

1 数控机床的日常维护和保养

1.1 维护与保养的目的

(1)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2)延长机械零件的磨损周期;(3)防止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4)使机床始终保持良好的状态,并能长时间的稳定工作。

1.2 保养周期及内容

1.2.1 每日保养

(1)润滑油液面高度,保持机床润滑;(2)检查冷却液箱内冷却液是否足够,不够及时添加冷却液;(3)检查空气压力;(4)清洁刀库刀臂以及刀具,尤其是刀爪;(5)清洁露在外面的极限开关以及碰块;(6)清除工作台、机床内切削及油污;(7)检查油压单元管是否有渗漏现象;(8)机床每日工作完成后进行打扫工作;(9)保持机器四周环境整洁。

1.2.2 每周保养

(1)清洗热交换器的空气滤网,冷却泵、润滑油泵滤网;(2)检查刀具拉栓是否松动;(3)检查三轴机械原点是否偏移;(4)检查刀库换刀臂动作或刀库刀盘回转会不会有卡顿,是不是很顺畅;(5)如有油冷机检查油冷机油,如低于刻度线请及时加注油冷油;(6)检查油冷机设定温度,一般设定在26℃~28℃之间。

1.2.3 每月保养

(1)检测X、Y、Z三轴轨道润滑情况,轨道面一定要保证润滑良好;(2)检查、清洁极限开关以及碰块;(3)检查机器上的指示牌与警告铭牌是否清楚。

1.2.4 半年保养

(1)清洁三轴油管接头,滚珠导螺杆,三轴限位开关;(2)检查各轴伺服马达及头部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异常声音;(3)更换油压单元油,刀库减速机构油;(4)测试各轴间隙;(5)清洁电箱内灰尘;(6)全面检查各接点、接头、插座、开关是否正常。

1.2.5 年度保养

(1)检查所有按键是否灵敏正常;(2)清洗切削水箱,更换切削液;(3)检查各轴垂直精度,是否需要调整。

1.3 数控机床的使用环境

数控车床要注意其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因为只有合理的使用机床,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其实际性能,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因此,我们要注意数控车床的工作环境和使用条件。对环境要求主要有以下三个:

(1)防止數控车床的位置要远离振源,且不能有阳光直射,空气也要干燥;(2)对电源的要求,电源电压一定要稳定;(3)温度与湿度条件的要求,气温不能低于30℃,湿度不能低于80%。

2 预防性维护工作

2.1 预防性维护工作的重要性

数控机床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某些电器元件或机械部件难免会出现一些损坏或故障,对于这种高精度、高效益的数控机床且又昂贵的设备,如何延长电器元件的使用寿命和零部件的磨损周期,预防各种故障,从而提高机床的无故障工作时间和使用寿命,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做好预防性维护工作。

2.2 预防性维护工作的重要内容

(1)严格遵守规章制度;(2)防止数控系统和驱动单元过热;(3)监视数控系统的电网电压;(4)机床必须有良好的接地;(5)机床润滑部位需要定期检查;(6)定期清洗液压系统中的过滤器;(7)定期检查气源情况;(8)要定期更换液压油;(9)定期检查机床的精度;(10)定期检查和更换直流电动机电刷;(11)要注意电控柜的防尘和密封;(12)定期和更换存储器的电池;(13)注意数据的备份和资料的收集;(14)定期检查机床制冷单元运行情况。

3 数控机床的故障诊断

3.1 数控机床的故障分类

按故障发生的原因不同,数控机床故障可分为自身故障和外部故障。

3.1.1 数控机床自身故障

数控机床自身故障是由数控机床自身的原因引起的,与外部使用环境无关。数控机床所发生的绝大多数故障均属于此类故障。

3.1.2 数控机床外部故障

数控机床外部故障是又外部原因造成的。例如,数控机床的供电电压过低,波动过大,相序不对或三相电压不平衡;周围的环境温度过高,有害气体、潮气、粉尘侵入;外来振动和干扰等均有可能使数控机床发生故障。

3.2 数控机床常见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由于数控机床的故障原因比较复杂,同时数控系统的自诊断能力还不能对系统的所有外部故障进行测试,也不能将故障原因定位到具体的元器件上,往往是一个报警号指示出众多的故障原因,使人难以入手。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故障诊断与排除方法。

3.2.1 直观检查法

直观检测法是指维修人员根据对故障发生时的各种光、声、味等异常现象的观察,确定故障范围,并将故障范围缩小到一个模块或一块电路板上,然后再进行排除的方法。其检查手段一般包括询问、目视、触摸和通电等。

例0-1一台数控加工中心在运行一段时间后,CRT显示器突然出现无显示故障,而机床还可继续运转。停机后再开又一切正常。直观观察发现,设备运转过程中,每当发生振动时,故障就可能发生。初步判断是元件接触不良。检查显示板时,CRT显示突然消失。经检查发现有一振的两个引脚均虚焊松动。重新焊接后,故障消除。

3.2.2 初始化复位法

一般情况下,由瞬时故障引起的系统报警,可通过硬件复位或开关系统电源来消除故障。若系统工作存贮区由于掉电、拔插线路板或电池欠压造成混乱,则必须对系统进行初始化清除,清除前应注意做好拷贝记录。

例0-2一台数控,按下自动运行键后,微机拒不执行加工程序,也不显示报警故障,自检提示系统处于复位状态。检查用户程序和各种参数完全正确,而手动运行机床和编辑程序时而正常、时而不正常。排除方法:采用初始化复位法使系统清零复位。

3.2.3 备件替换法

备件替换法是指用好的备件替换有故障的器件,即在分析出故障大致起因的情况下,维修人员可以利用备用的印刷电路板、集成电路芯片或元器件替换有疑点的部分,从而把故障范围缩小到印刷线路或芯片一级,并做相应初始化启动,使机床迅速投入正常运转。

3.2.4 参数检查法

系统参数是确定系统功能的依据,参数设定错误就可能造成系统故障或某功能无效。发生故障时应及时核对系统参数。参数一般存放在需由电池保持的数控存储器中,一旦电池电量不足或受到外界干扰,就可能使个别参数丢失或变化,使机床无法正常工作。

例0-4一台数控机床电动刀架换刀突然出现故障,系统无法自动运行,在手动换刀时,总要过一段时间才能再次换刀。对刀补等参数进行检查,发现一个手册上没有说明参数P20变为20,经查有关资料P20是刀架换刀时间参数,将其清零,故障排除。

除以上常用的故障诊断方法外,还可以采用自诊断法、测量比较法、局部升温法等方法进行故障诊断,不同的故障现象,可以同时选用几个方法灵活运用,逐步缩小故障范围,迅速排除故障。

4 结语

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机床自身性能,但机床本身的各种问题都可能导致加工零件的质量不合格,一般都是在零件加工完毕后进行质量检查,但发现问题,想对由零件加工质量造成的废品进行修复已为时已晚,而且会导致长时间停机,使材料成本大大增加。解决方法是对机床进行定期检测,使其保持应有的精度。

只有坚持做好对机床的日常维护工作,才可以延长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延长机械部件的磨损周期,防止意外恶性事故的发生,争取机床长时间稳定工作,才能充分发挥数控机床的加工优势,达到数控机床的技术性能。因此,这无论对数控机床的操作者,还是对数控机床的维修人员来说,数控机床的維护与保养都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杨惠博.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技术的应用分析[J].民营科技,2018(4):33.

[2]王福巧.现代机械加工中数控技术的应用探究[J].中国新通信,2018(6):237.

[3]熊曦明.数控技术在机械加工中的应用及发展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8(4):10.

[4]冷默.机械加工中数控技术的应用以及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17(31):9+11.

[5]李公文.浅谈数控车床采用数控技术的作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8(14):46.

[6]沙合得古丽·叶艾肯别克.关于数控车床采用数控技术的作用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118.

作者:许俊

数控车床发展研究论文 篇3:

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世界的制造业向中国转移,我国正在逐步变成“世界制造中心”。为增强竞争能力,很多企业逐步采用数控技术,社会上对能操作维护数控设备的技能人才需求很大,教育部门已将数控技术应用型人才确定为技能型紧缺人才。本文结合中等职业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针对课程改革、实训中心设备投入、校企合作及师资队伍建设等问题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双师型教师

近年来,很多中等职业学校都开设数控专业,中职校是培养数控加工一线操作、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数控技术也叫计算机数控技术(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简称:CNC),它是采用计算机实现数字程序控制的技术。数控技术是制造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制造业实现自动化、柔性化、集成化生产的基础。但是,中等职业学校在对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还缺乏办学经验,特别是数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建设方面还未形成完善的体系,如何进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是中职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现状分析

1.课程体系设置和教材内容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数控专业课程体系设置近几年虽年年有所改进,但教材内容仍落后于生产技能,学生所学到的知识技能与企业的要求尚存在差距。例如,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课程的教学形式还较传统,由于部分学校因实训条件所限,仍以理论讲授为主,从而教学效果较差。在实践技能培训方面,只是把数控实训重点放在数控机床简单操作上,围绕各级各类专业技能考证进行实训,而对数控加工工艺、产品设计、数控软件编程等专业技术能力训练不够。现有数控技术教材内容,形态单一,实践性差,缺少企业参与,从而远远脱离企业生产实际情况。

2.数控实训设备数量和型号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随着社会对数控人才需求增长的拉动,学校建立了开放式数控实训中心,但是设备数量和型号与劳动技能鉴定中心考证还没有完全接轨。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与企业尽可能保持一致,以达到实训效果,学校在实训硬件选型逐步趋向全部采用适合生产用数控机床、加工中心,而且实训中心往往以加工设备配备进口数控系统为主,由于每台数控设备非常昂贵,学校购置的设备数量有限,无法满足整班制教学安排,从而学生的独立动手实际操作机会减少,难以实现教学目标,实训技能效果也相对较差。

3.数控专业师资数量紧缺且难以达到双师型要求

数控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主要包括机械、电子、计算机等学科)且飞速发展的专业,许多方面还在不断完善中,现担任数控专业课的教师大多是从机械方面相关专业经过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同时具备相当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的数控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比如说教师A讲授数控铣床基础知识与编程,教师B讲授数控铣床操作,教师间协调配合可能无法衔接,两者共同切入点很难具体掌握,实训技能质量就会打折扣。这就需要“双师型”教师才能担当此任,胜任“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多方面能力:如数控编程教学能力,实操教学能力,仿真加工教学能力,校本教材开发能力等。因此,“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培养也成为数控专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严重制约着现代数控技术人才培养水平的提高。

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

1.明确人才培养模式

以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为导向,建立完善运行保障机制,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完善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实践型、应用型”技术人才,使学在掌握专业基本理论、基本技能的同时又具备动手能力。我校数控专业主要定位于“产教结合、工学结合”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产教结合模式:自2009年,学校与上海轩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形成了“产教结合”模式。在学校数控公共实训中心建立了“上海轩诺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产品研发中心”,把企业的产品融入教学过程,做到“四个结合”,分别为车间与教室结合、学生与学徒结合、教师与师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工学结合模式:自2010年,学校与上海日野发动机有限公司签约,形成了我校“工学结合”的模式。学生一周在校专业学习,一周在企业岗位实习,工学交替进行。

2.完善课程体系改革

以课程建设为引领,以实训中心建设为基础,建设校内“教学工厂”,改革实训教学模式,落实生产性实训,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全面提升实践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为重点,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如:《数控编程与加工》等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通过学习数控编程、仿真加工、机床操作,掌握“数控铣床”、“数控车床”操作技能,掌握数控编程基础知识和仿真加工操作。从而让学生更能适应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满足复合型人才的要求,强化数控知识和专业技能,并进一步提高数控机床的利用率,提高数控班学生数控中级考证通过率。在《现代制造技术》等专业拓展性课程教学中,实施“任务引领、做学一体”。根据学习任务不同分成“现代测量”模块,“电加工”模块,“加工中心”模块等。任务从设计、实施到完成必须要能够有一个完整的成品出来,作为任务的成果。形成以技能训练为主体的做学一体教学模块。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便于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技能和知识。通过教学内容上渗透新科学、新技术、新工艺,教学过程由教室向生产延伸等,可以培养出一批能熟练运用新技术、新工艺,能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的高素质数控操作人才。

3.加强数控实训中心建设

根据数控专业教学要求以及校企合作开展需求,数控实训中心以生产型的小型数控机床为主,主要可以选择数控铣床、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机床。在实训中心建设中,应优先满足教学与培训要求,合理配置数控加工实训设备,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方向确定主要设备类型,数控系统应选择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市场主流数控系统。我校数控专业是上海市职业教育开放实训中心首批立项建设单位。数控开放实训中心投入建设资金2500多万,实训室建设按照《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实验室、实训室装备标准》进行建设,设有数控车床、数控铣床、数控加工中心、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数控系统故障诊断与维修、数控电加工、三坐标测量等实训室。能满足数控初级、中级、高级工实训和技能考核需要,同时又具备向数控技师培训拓展的基本条件。适应多层次数控技术人才的培养与职业技能鉴定。既满足专业教学、技能培训需求,又兼顾校企合作把企业产品加工引入专业技能教学的要求,学校通过数控技术应用开放实训中心建设,增强了办学能力,提升了专业教学水平,提高了学生专业技能。

4.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培养

教学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而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保证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是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数控专业教学质量的基础。要突破“双师型”教师短缺的“瓶颈”可以通过以下策略来解决:(1)从制度上政策上向双师倾斜:学校要制定有利于“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有关规定和激励措施,对取得“双师型”资格教师给予补贴,在职称评定、职位晋升、评优等方面优先考虑,从而对“双师型”教师起到促进和激励作用。(2)选送专业教师参加院校专业培训:制定教师培训方案,鼓励专业教师参加高校专业进修和技能培训,从而提高专业素养。(3)鼓励教师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教师通过参加职业资格考证,取得高级工以上技能等级证书,专技职称上评上讲师以后就可成为“双师型”教师。(4)企业挂职顶岗锻炼:学校组织专业课教师到企业挂职实践,以积累行业工作经验,弥补专业实践能力的不足。一方面了解企业的真实需求,形成新的职教理念,另一方面了解现代制造企业的运作模式,以及生产一线技术管理、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我校有计划将专业教师分批送出去学习和培训,近三年已有多位专业教师赴德国学习数控技术和职业教育。目前我校数控专业教师共9人,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2人,数控技师5人,80%符合“双师型”教师要求。另外学校也聘请具有该专业丰富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兼职实训指导教师,经过多年的努力,数控专业形成了一支结构合理、技术水平高的专兼职双师型教学团队。

三.数控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改革三点建议

1.把企业先进的生产管理理念引入学校

在专业实训教学过程中,引入企业生产管理机制。如“5S”管理制度(整理、整顿、清洁、清扫、素养)。“5S”实训现场管理制度就是通过规范现场、现物,营造一目了然的工作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职业品质。把“5S”实训现场管理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2.把企业适合教学的加工产品引入技能教学

通过对企业产品的筛选,将适合学校机床加工、符合学生专业技能培训要求的产品引入学校进行生产。通过实践证明,只要加强教学与生产的组织管理,把实训教学与加工产品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可行,工学结合办学模式降低了实训原材料消耗,缩短学生实训与生产的距离,提高专业实训教学质量,形成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长效机制。

3.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训基地是中职学校实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职学生与职业技术岗位“零距离”接触,为学生提供包括基本技能和综合能力训练的实践环境。既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群体沟通技巧、组织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又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技术及管理能力。(1)校外实训基地是对校内实训基地设备、场所和功能缺陷的有效补充。由于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接受的是一种直接在生产和实际工作的现场培训,所以十分有利于他们掌握岗位技能、提高实践能力、了解岗位的社会属性。(2)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工作适应期。学生通过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校外实训基地的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可以接受现代企业氛围的熏陶,熟悉相关行业先进的设备、技术和生产工艺,尽快掌握相应岗位所需的基本技能与专业技术,取得实际工作经验。总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按照规范的职业标准开展项目实训,能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缩短他们的工作适应期。

四.结束语

如何以更好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培养数控技能人才,是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迫切需要探讨的问题。培养能够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理论知识过硬“实践型、应用型”技术人才,还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及办学经验。不断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中职教育的办学方法,并不断完善。作为中职校教师,我们必须致力于中职教育的专业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更多数控技术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永军 《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机械职业教育,2005(11)

[2]陈永芳 《职业技术教育专业教学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1)

[3]唐远苏 《由企业看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管理新视角》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

[4]段晓明 国际教师专业标准改革的新趋势[J]教师发展研究,2011(2)

[5]吴秋芬 教师专业性向与教师专业发展[J]教育研究,2008(5)

[6]陈梦然 关于教学型高校青年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黄山学院学报,2011(2)

作者:朱勇

上一篇:足球训练心理暗示论文下一篇:概念教学高中物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