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储冰研究论文

2022-04-16

他们不是因为消费者运动,亦不是为了媒体、NGO等利益相关方的倒逼履行环境责任,他们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那些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困扰,他们试图将绿色融入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商业模式来解决环境问题,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模式。我们把他们称为——绿色中小企业。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两种储冰研究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两种储冰研究论文 篇1:

被药倒的药剂科主任

南京市广州路宽仅十二三米。市儿童医院、市中级人民法院两院比邻,分踞马路一北一南。2015年6月10日,儿童医院的药剂科主任徐康康,逾越人生红线,从路北到路南,由救死扶伤的药界精英堕为侵蚀社会肌体的刑事被告人。

药剂科主任“能量”有多大

徐康康生于1965年10月,即将迎来50岁生日。

检方指控,徐康康在担任药剂科主任、药事委员会副主任期间,接受药品代理商的贿赂,大开方便之门,共接受贿款177万余元。

“这笔钱,仅是侦查查实、有证据证明的。”据知情人说,药剂科主任手握药品进医院的预审大权。在这职位上,徐康康摸爬滚打近10年,绝对是权威人物。他被市卫生局纪委带走调查后仅18天,他家人就主动退出违纪款700余万元,可见他的“能量”有多大!

法庭上,徐康康也坦承:药剂科负责全院药品的使用资格审核、采购、储存保管、分发、调剂、质量控制。经过药剂科审核后,递交药事委员会讨论,这是最重要环节。他有权在审核时决定进和不进哪些药品。关系户打招呼的,有权把他的药品放到委员会讨论,一般药品基本都能过半数通过。

他毫不掩饰地说:“我对医院用药几乎有决定性的发言权。”

徐康康一手通天并非偶然。部分国内药企的药品同质化比例较高,由于竞争激烈,部分企业不得不拉拢腐蚀医生。眼下,不少医院负责人、科室主任的背后,都活跃着一批医药代表的身影。医药代表们会采取请吃饭、请旅游、拿回扣、帮助办私事等多种途径,来维系双方关系。

拿了回扣,被拒药品也能入药房

“药事委员会决定采购药品,分管院长、药剂科主任、大科主任都有发言权。我一般只跟这些人接触。”江苏某医药公司负责药品销售的储冰说。

储冰1998年通过徐康康的前妻结识徐康康,4年后两人又成为邻居。当时,储冰因为非医药专业出身,没有人脉关系,业绩平平。徐康康是儿童医院药剂科副主任,没有进药权。两人虽经常一起吃饭、旅游,但“业务”上无交集。

2005年4月,徐康康职务“抹正”,并进入药事委员会。年底,储冰找他诉苦,说业绩不好,压力大,请他帮忙提升业绩,探路说:“能不能弄几个品种来试试?”并暗示说“大家赚点钱”。徐康康沉吟片刻,吩咐“拿样品来看看”。

看了储冰送来的注射液样品,徐康康觉得好生眼熟。细看产品说明书,不由想起,几个月前,此药的厂家曾安排代理商找过他。因为不是关系户,他就把药品撂在了一边。现在代理商换成了储冰,他便直接与分管院长沟通,说了些好话,提议把注射液递交药事委员会讨论。药事委员会、院长办公会上,也一路绿灯。同样的药品,先前被拒之门外,现在以回扣润滑,顺利进入医院药房。

儿童医院是三级甲等,编制床位1400张,年门诊200万人次,出院患儿6.8万人次,手术量2.2万人次。药品进入这样的大型医院,销量自然令人刮目相看。储冰承认,2005年8月到2012年8月,因徐康康照应,他在儿童医院销售药品获利320万元。

徐康康用外甥女的身份证办了银行卡,专门用来接受储冰打款。2006年至2012年,储冰共往这张卡上打款140万余元。

储冰还通过其他途径贿赂徐康康。2008年,两人吃饭时,储冰的朋友张屺提议大家一起炒盐城的楼盘。三人约定每人出资5万元。储冰替徐康康垫付了房款,说将来赚钱了从中扣除,如果亏了徐康康不必分担损失。2010年,张屺把投资的楼卖了,赚了30万元,三人均分10万元。储冰没提垫付房款的事,徐康康也没归还。

2009年,徐康康在河西高档楼盘仁恒江湾城买房,储冰又慷慨“赞助”7万元。

尝足甜头,甘当药商情报员

徐康康身兼数职,全面掌握儿童医院进药方向、种类、产品结构。在药事委员会研究确定前,他把掌握的信息提前透露给谁,就可指引谁避开竞争力较强的其他代理。

储冰近水楼台先得月,总能从这位“金牌情报员”处提前获知内幕。当药事委员会确定并公布进药品种、标准的那一刻,非关系户们忙于第一时间找药厂签订代理协议,储冰早有针对性地与有把握的药厂、药品代理商签订了协议,避免与强手竞争,不急不躁地将代理的药品销售给医院。

自徐康康担任药剂科主任后的第五个月起,储冰在儿童医院销售药品每月都达一两百万元。他供认,药厂往往会通过招标,与三家代理商达成协议。医院从候选的三家中选择一家作为某药品的配送公司。此时,徐康康会心照不宣地选择“心仪”的代理商。

储冰透露,儿童医院药事委员会研究进什么药,程序并不十分严格。药剂科报的药品,只要没有反对意见,基本都能通过。通过的药品只要不出事,就可以一直供应。

金钱诱惑下,徐康康不仅甘为“情报员”,药品出现问题,他也不惜挺身而出,充当“消防员”灭火。

储冰所供的某注射液进入医院后,临床出现过几例药物不良反应。按规定,须上报南京市药监局,对该药品进行审查。徐康康不想停掉这个药,居然帮储冰出点子,换了新的批次药——比如头孢甲肟和头孢匹胺等,以较轻的处理方式协助储冰渡过了危机。

可头孢甲肟和头孢匹胺都属抗生素,儿童医院有限量使用规定——销量连续两月排名前三的,从第三个月开始减量30%,若依然位列前三,则下月起减量50%,直至该药用量退出前三名。

徐康康不仅将此规定告诉储冰,还到病房、门诊室斡旋,恰到好处地让储冰代理销售的药品用量保持在第四五名。

贪嗜成瘾,由被动受贿到伸手索贿

与储冰相知多年且为邻居,上百万元回扣,徐康康基本是被动收受。但与素昧平生的药商间的交易,他便不再这般温文尔雅,而是赤裸裸伸手索要了。

徐康康担任药剂科主任前,侯志军已在儿童医院代理销售药品多年,两人没有什么往来。侯志军拿到阿莫西林钠氟氯西林钠的江苏总代理后,徐康康正好升任药剂科主任。侯志军顾虑先前没同“徐副主任”搞好关系,担心这个药品打不进儿童医院。

出乎意料的是,徐康康主动对侯志军说这药比较好,可以考虑进医院。侯志军正开心,只听徐康康说,新药进医院有很多工作要做,要有活动费用。

侯志军心领神会,说会表示好处。徐康康干脆地说,一个品种要两三万元。几天后,徐康康打电话来说:“差不多了,内部讨论已通过,要上药事会了。”侯志军备了两万元现金,开车到医院西侧。徐康康上了车,收下钱下车。不久,该药如愿通过药事会讨论。

初次合作,非常愉快。2008年下半年,徐康康又告诉侯志军,提供头孢地嗪钠针0.25克、0.5克的医药公司落标了,让他想办法,从中标目录中找两个好的企业进药。侯志军联系了三家外省制药厂,弄到了该产品,送进医院。不久,徐康康给侯志军3万元发票,换得1万元现金。“徐康康嫌少,就把我的药从门诊换到急诊。药没销量,我只好又给他2万元,他才把药恢复到门诊。”

2007年底,徐康康说手头紧,女儿在北京上艺校缺钱,向侯志军借20万元,让他把钱转到指定的银行账户上。侯志军正生病住院,却也不敢怠慢,忙托人照办,“没借条,事后也没补,因为我有求于徐康康。”

又一次,徐康康借用侯志军公司账户,收取别人的6万元钱。侯志军趁机旁敲侧击,说上次20万元是他东拼西凑借来的。但徐康康一句“缺钱”就把他的话堵回去了。当时不巧,侯志军公司的账户被白下区法院冻结,钱取不出来,他只好另凑了6万元给徐康康。

某次,侯志军约徐康康在夫子庙日月谷桑拿中心洗澡,徐康康递给他一些发票,说有些费用要报销。之后,每隔一段时间,徐康康就来报销。开始每次金额是几千到万把,从2008年下半年起,金额逐渐大了,多的时候两三万,有时连发票都不给,说以后再补。要的金额较多时,侯志军就给一半,徐康康会找理由停药或把药从门诊调整到病房。

2014年,南京市卫生局纪委接到群众举报称,徐康康常出国旅游,还去澳门赌博,并接受储冰行贿。8月7日,卫生局纪委将徐康康带走调查……

法庭上,徐康康表示,落入法网后心情沉重,夜不能寐,处于后悔和自责中,这一切都要归咎于自己不懂法,个人权利和欲望膨胀。自己的行为损害了医务人员的名誉,打击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家人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因案情重大,南京中院未当庭宣判。

以案说法:

这起药品流通领域的腐败案令人咋舌。它向公众揭开医疗行业“潜规则”神秘面纱的同时,也让人们痛心发现“看病贵”的冰山一角。一直以来,人们对一些药品价格虚高的问题反映强烈,国家也三令五申,仍然屡禁不止。

本案警示相关部门,深入推动医改扭转畸形医商关系的同时,也应改革药品采购机制。实行“招采合一、量价挂钩、双信封制”的集中招标采购办法,或许是遏制腐败的良策。

作者:罗山

两种储冰研究论文 篇2:

绿色中小企业做一笔赚钱的环境生意

他们不是因为消费者运动,亦不是为了媒体、NGO等利益相关方的倒逼履行环境责任,他们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那些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困扰,他们试图将绿色融入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商业模式来解决环境问题,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模式。我们把他们称为——绿色中小企业。

将危害生态的“毒草”加工成营养丰富的饲料和肥料;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的低价电制冰蓄冷,再在白天释放出来满足整栋建筑物的空调用电;替高污染企业治理污水、有机废弃物,修复被破坏的土壤和环境……

这些创新技术听起来既新鲜又环保?更重要的是,它们不仅是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研究的技术,且已被应用在商业领域,开始为“纠结”的GDP做出贡献!

毒草从良

还记得2010年的西南大旱吗?毒辣的太阳将麦芒炙烤至焦黄。那会儿,在田里,你会发现每隔几棵小麦就夹杂着几株半人高的植物:手指粗的秆颜色发紫,上面开着好多白色的小花,它们有一个美丽的名字——紫茎泽兰。在西南的山区,这些植物还广泛生长在山坡上、水沟边、树林里、墙头上,甚至是干裂的水库里,漫山遍野。

然而,这种美丽植物却是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羊中毒。在西南山区,疯狂蔓延的紫茎泽兰成为了灾难。据统计,四川凉山州紫茎泽兰危害面积已达26万公顷以上,每年牧草减产5亿公斤以上,家畜死亡3000头以上,经济损失2100多万元。它们不仅抑制周围其它植物的生长,还会极大地损耗土壤肥力。

该如何对付这些美丽的毒草,这确实是个难题。顾忌着田里的小麦、地里的牛羊,你总不能大面积投毒以杀灭之;针对性地定期拔除清理耗时又耗力,最关键是长期消耗大量人力和经济成本,资金从何而来?

不过,如果转换一个思考角度,无解难题很有可能成为轻松的方程式。钱益新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教授,早在多年前他就盯上了紫茎泽兰。但钱益新研究的不是如何消灭这种植物,而是将其利用起来,最大程度地发挥经济效益。

2005年,他研制出了将紫茎泽兰制作成肥料和饲料的技术。

钱益新将这种可怕的毒草去毒加工后,制成了两种产品。一是多功能微量元素水溶肥料。与传统肥料相比,这种可直接喷洒于经济作物叶面的微量元素肥能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提高作物的抗病能力并保持土壤养分平衡。在四川仁寿市的莴苣的试验中,使用后的莴苣每亩可增产213.4公斤,增产率14.3%,亩新增纯收入238.85元。

第二种产品是纯天然植物系列饲料,适用于猪、鸡、鸭、鹅、鱼的养殖,可代替饲料中的牧草,不仅可以提高饲料的消化率,还能降低动物粪便中产生的氨气和臭味。

结果你可以想象了,漫山遍野的紫茎泽兰成了取之不尽的免费原料;而“除毒草”则成为了一个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的行为,不仅不需再为成本投入犯愁,还能为当地农民增加收入——2008年,錢益新在凉山州西昌市成立泽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农科所教授摇身一变成为总经理。

虽然在基础设施极其落后的西昌办一个以科技为基础的公司困难重重:建立厂房需要从通电通讯通路一点点做起,为修路征地、筹建基础设施四处奔波求人;由于缺乏熟练工人,员工只能从北京带去,并因当地条件艰苦而流失严重;甚至厂房的电线常常被贼惦记,有时连网线的光缆也一起被割走。

但是历经2年多的调整,泽兰生物的工厂总算已初具规模,其加工后的饲料开始供应给周边的养殖场,肥料则由代理商销往全国各地,今年仅肥料的销量已达60吨。公司已经跨过了最艰难的亏损点,月净利润达到1万多元。

无疑,这是一个一箭三雕的商业模式:维护了当地的生态平衡,为农民带来就业机会,同时工厂还有钱可赚。

同时,这也是一个新兴的产业蓝海。在强调商业伦理的今天,企业的环境社会责任虽然家喻户晓,但似乎都只是由大企业们在履行,挣扎在生存与发展中的大量中小企业往往被看作没有完成环境社会责任能力的角色。然而,泽兰生物等天生具有“绿基因”的中小企业颠覆了这个刻板印象。

与大企业不同,他们不是因为消费者运动,亦不是为了媒体、NGO等利益相关方的倒逼履行环境责任,他们的诞生正是为了解决那些因经济发展带来的社会困扰,他们试图将绿色融入到企业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中,通过商业模式来解决环境问题,并形成自身的竞争优势和发展战略模式。我们把他们称为——绿色中小企业。

中小城市清道夫

从可再生能源,到水污染治理,到环境友好型新工艺的诞生,如果细心留意,会发现用商业的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的现代商业范本越来越多。其中,提供污水处理方案的商业模式在中国水资源危机迫在眉睫的当下更显得尤为瞩目。

如果把大大小小的工业园和工厂看成是海底世界的鱼虾大军,中持(北京)环保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持”)可以算得上是一只体量不大、灰不溜秋的“清道夫”。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清华大学等高校一些关心环境工程的教授发现,虽然为响应政府号召,许多环境工程应运而生,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这些工程并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调试和运营,许多环境需求未能满足。

由此他们提出污水处理“交钥匙工程”概念——一旦设计与建造工程完成,包括设备安装、试车及初步操作顺利运转后,即将项目所有权和管理权的“钥匙”依合同完整地“交”给对方,由对方开始经营。他们依托高校的科研技术,逐渐形成一个为工业园区和工厂提供污水处理服务的核心团队。

2008年,教授们创建了“中持”,从治理污水开始,到治理有机废弃物,再到治理土壤和环境修复,最后到环境安全的研究,在环境需求的基础上,发展出一条持续推进修复的环境综合治理产业链。

考虑到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在资金和实力上与国企及外企竞争比较吃力,中持将眼光转向了那些工业园遍地开花,污染又常被忽略的中小城市。对于这个决策,总经理陈德清解释:“中小城市在环境压力方面现在也有强烈的需求,这种压力并不比大城市小,并且,他们缺乏资金、技术和相关的管理人才。”

与政府和环保组织的出发点不同,中持特别注意环境治理中的利益平衡问题,力图在环境责任和企业发展中找到共赢的可能:比如将传统治理模式改变为“谁污染,谁付费”的模式,既可以降低处理系统的运行成本,也可以减少企业之间的互相推诿。

电表不转空调转

而专注储冰空调技术的绿色中小企业,则为工业空调在高峰期减少用电量做出了重大尝试。

每年的夏天,当白领们坐在凉爽得有些发冷的空调房中时,总有部分城市因为用电量激增导致电网负荷过大跳闸停电的现象。电网负荷随着气温的升高不断攀升,城市空调负荷所占总负荷比例不断加大,其用电通常占建筑物用电的45%~65%,中央空调更是其中的耗能大户。有什么办法降低用电量又能够赚钱?

为避免出现用电高峰时段电力紧张的状况,不少城市已经实行商业用电峰谷分时计价的收费方式,也即“阶梯电价”。在国家政策上,也推行错峰用电,“削峰填谷”——把高峰时段的电力挪到低峰时段使用,从而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广州市烨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则在其中找到了改变社会的商业逻辑——以储冰空调系统的技术成为工业用电和商业用电的服务提供商。

储冰空调系统,只是在原有空调系统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改造,加装储冰装置,利用夜间电网低谷时间和低价电制冰蓄冷,并将冷量储存起来,白天用电高峰时溶水,与冷冻机组共同供冷,而在空调高峰负荷时,将所蓄冰冷量释放满足空调高峰负荷需要。

以300平方米空间为例,传统用电模式一天需要花费100元钱空调费,如果改成储冰空调,需2立方冰,用电为40度,用晚上0.33元/度的峰谷用电花费仅为10多元,节省了80%的费用。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工商业用电的峰谷差价在3.5倍到4倍之间。全国14个省工业用电都实行峰谷差价电费,所以所有的工业空调都适合用储冰空调系统进行改造。这无疑是一个可观的市场。

做不一样的商业

类似泽兰生物、中持、烨煌这样的绿色中小企业的出现,不仅意味着商业世界中又出现一片新的蓝海,在更广阔的社会视野中,他们还代表着某种未来改变社会的力量,它们是不一样的商业。

根据《2011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报告》,2011年中国节能服务产业总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节能服务公司的数量达到3900家。而2005年这两个相对应的数字分别是47亿元和76家公司。

不过,新的生产方式的诞生总会在主流的商业世界中受到排挤,它既面临着观念的阻碍,還有诸如融资难、抗风险能力弱、政策法规不到位、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等问题。

道和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新经济中国项目主任葛勇表示,绿色中小企业群体的特殊性在于,他们因为环境问题而生,把环境责任和自己的业务结合在一起做,用商业方式解决环境问题。然而,在目前的经济环境下,绿色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潜力和影响力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整体发展也尚不规范。一方面是因为其自身的管理基础薄弱,信息渠道不畅;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社会各界对其缺乏了解,并缺少相应的外部测评指标体系。

在政策的层面上,绿色产业企业普遍最迫切需要政府在税费减免、贷款担保中加大经济激励政策及相应的补贴方式,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提到了政府采购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持。不少受访企业反映政策在执行环节有问题并且缺乏可操作性,有些政府补贴的申请门槛过高,而且有对大型企业优先的政策倾向。

如烨煌电子科技总经理刘志坚就向记者坦承,企业发展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国家虽然有节能政策,但一直比较笼统,地方政府具体操作时缺乏细则指引。比如深圳市政府要求所有建筑物在验收时都需要节能环保达标,写字楼必须安装中空玻璃,深圳市商业用电的标准,如使用储冰系统,可节省0.8元/度。但按照广州的标准,效果就会差一些。”

融资难问题在小微型绿色企业群体中则更加突出。世界资源研究所新经济全球项目首席运营官张涛表示:“目前国际上逐渐开始注重影响力投资,但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却相对缓慢。一方面是因为中小企业很难找到合适的渠道接触到此类投资者,另一方面,投资者也不了解中国市场的发展,我们希望能通过影响力报告,让更多的投资者了解中国市场,看到中国绿色中小企业的发展潜力,从而促进影响力投资在中国的发展。”

很多中国绿色中小企业具有非常好的发展潜力,但绿色中小企业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从调查的情况看,由于群体本身发展模式较新,产业链不完善,普遍面临着融资、信息匮乏、市场对接等困难。

“从各个层面看,社会对中小企业绿色认识比较少,曝光的大部分是大公司在做的太阳能、风能,大量的绿色中小企业其实在默默无闻地做事。甚至连银行和风险投资商对绿色产业了解也不够,不清楚他们的上下游客户和产业链,由于这类企业常常是轻资产型,没有大量厂房土地,所以很难获得银行贷款。从企业本身看,国家‘十二五’金融减排指标分到很多大企业,但大企业不知道应该怎样找这样的中小企业提供服务。”葛勇说。

不过,尽管困难重重,但随着更多的企业将面临着转型升级和绿色的挑战,绿色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势必步入主流,也将为中国未来的经济变革带来更多启示。

作者:钮小雪

两种储冰研究论文 篇3:

牙缝刷预防牙齿邻面龋的临床研究

741000甘肃天水市中医医院

摘要目的:评价牙缝刷预防牙齿邻面龋的临床效果。 方法:两组志愿者分别以牙缝刷和普通牙刷为工具进行口腔清洁,将两组志愿者牙齿邻面的平均菌斑指数进行对照。 结果:观察期内,牙缝刷组的平均菌斑指数为0.8375,普通牙刷组为1.4256,两者间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牙缝刷预防牙齿邻面龋的效果明显优于普通牙刷。

关键词 牙缝刷 菌斑指数 预防 邻面龋

龋病的发病率占人口的60%以上,其中邻面龋的发病率较高,治疗难度和危害性较大,因而对邻面龋进行有效预防显得很有价值。本研究将牙缝刷与普通牙刷在预防牙齿邻面龋方面的效果进行对比,以期进一步降低牙齿邻面龋的发病率。

材料和方法

研究对象:选择自愿的成年人60例。纳入标准:4个第1磨牙及上下切牙均存留,且邻面无龋损、无冠及固定桥修复体;无长期使用抗生素史;自愿配合研究者。将每个志愿者的4个第1磨牙及左上中切牙、右下中切牙共6颗定为指标牙。

研究方法:将研究对象60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人,两组在整个观察期内每日早、晚饭后刷牙各1次,每次5分钟;刷牙所用牙膏相同,所不同的是对照组采用品牌、形质完全一致的普通牙刷作为刷牙工具,而观察组采用品牌、形质完全相同的牙缝刷作为刷牙工具。

每个自愿者每隔2周于刷牙后到医院检查记录1次,检查记录的内容为6个指标牙邻面的菌斑指数,共7次。检查的方法采用显示剂检查法,指示剂为2%的碱性品红。经染色后漱口,继续留在牙面上的着色斑点即为牙菌斑。设置统一观察病历。由固定的两名医生各负责观察组和对照组半数志愿者的牙菌斑染色检查的记录工作,以减少人为误差。

菌斑指数记分方法:按0~5记分,具体为:0——无菌斑;1——(邻面)牙颈部边缘可见散在的菌斑;2——牙颈部边缘可见连续的菌斑,宽度小于1mm;3——牙颈部菌斑带宽大于1mm,但小于1/3牙面;4——菌斑覆盖牙面的1/3~2/3;5——菌斑覆盖牙面的2/3以上。

检查计算方法:每个指标牙检查记录4个区,即近中面唇(颊)侧区、近中面舌侧区和远中面唇(颊)侧区、远中面舌侧区。每位受试者每次菌斑指数为所有指标牙全部位点指数总和除以24所得数值。最终将两组的观察结果汇总、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统计学处理:采用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

结果

结果见表1、2。

讨论

关于研究方法的选择:传统X线方法及数字化X线技术,虽能明显提高邻面龋的检出率[1],但毕竟有放射性,不适合反复多次地检查,况且这种检出率的提高是建立在牙齿邻面上牙釉质甚至牙本质等出现结构上缺损的基础上,这样的龋病在充填前制备洞形时既困难又需要磨除较多牙体组织[2]。因此,X线检查法不适合作为预防邻面龋研究的手段。

牙菌斑是龋病的始动因子,牙菌斑指数与龋病有显著相关性,对龋齿的发生有显著影响[3],且牙菌斑经染色后,检查者能直观地发现,且对被检者无伤害,成本低,非常适合作为评判龋病危险性的指标。

牙齿邻面龋的一些影响因素:①表1的结果提示,牙齿邻面龋的发生与所用口腔清洁工具的形状及性能明显相关。普通牙刷的刷毛不易充分进入邻间隙,难于发挥较好的清洁作用,而牙缝刷基于自身细长锥状这一形态上的优势,能进入邻间隙更好地发挥清洁作用。②表2的结果显示两组中切牙邻面的平均菌斑指数均明显低于磨牙的平均菌斑指数,说明除了刷牙工具之外,牙冠厚度的增加也是牙齿邻面龋发病的危险因素。

本项研究提示牙缝刷在预防牙齿邻面龋方面较普通牙刷有明显的优势,虽然不能全面替代牙刷,但为了更全面地保护牙齿,建议成年人尤其是牙周组织逐渐退缩、牙齿邻间隙逐渐增大的中老年人,除用牙刷清洁外,应将牙缝刷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工具。

参考文献

1李涢,李玉晶,栗文成.3种X线检查方法对早期邻面龋诊断能力的比较.北京口腔医杂志,2004,1:32-35.

2浦铁民.联合修复磨牙邻面龋的近期疗效观察.第四军医大学吉林军医学院学报,2000,9l:51-152.

3储冰峰,刘洪臣.根龋及其危险因素的逐步回归分析.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3,4:216-218.

作者:赵 阳 杨 恒 马建军 何文慧

上一篇:小学教学改革论文下一篇:管理创业教育论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