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裂缝分析论文

2022-04-18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混凝土裂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成为建筑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裂缝的概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混凝土裂缝分析论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混凝土裂缝分析论文 篇1:

楼板混凝土裂缝和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分析对策

某工程六层混合结构,面积8920平方米,2007年5月开工,当年竣工,并投入使用,投入使用后发现局部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用户反映比较大,经鉴定为温度缝,不影响使用,并向用户解释了情况。目前住宅工程混凝土楼板和填充墙出现裂缝的现象比较常见,现根据有关资料并结合观察实际的情况,对现浇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裂缝的原因和对策浅析如下:

1.住宅现浇混凝土楼板裂缝的类型

1.1纵向裂缝

即沿建筑物纵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1.2横向裂缝

即在跨中1/3范围内,沿建筑物横向方向的裂缝,出现在板下皮居多,个别上下贯通。

1.3角部裂缝

在房间的四角出现的斜裂缝,板上皮居多。

1.4不规则裂缝

分布及走向均无规则的裂缝。

1.5楼板根部的横向裂缝

距支座在30cm内产生的裂缝,位于板上皮。

1.6顺着预埋电线管方向产生的裂缝

2.楼板产生裂缝的原因

2.1设计方面

2.1.1 设计结构时安全储备偏小,配筋不足或截面较小,使梁板成型后刚度差,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1.2 设计板厚不够,又不做挠度验算,整体挠度偏大,引起板四角裂缝。

2.1.3 房屋较长时未设置伸缩缝,在薄弱环节产生收缩裂缝。

2.1.4基础设计处理不当,引起不均匀沉降,使上部结构产生附加应力,导致楼板裂缝。

2.1.5 楼板双向受力,按单向板配筋,引起裂缝。

2.2商品混凝土原因

2.2.1 水灰比大,水泥用量大。

2.2.2 高效缓凝剂用量过大,在未凝固前石子下沉,产生沉缩裂缝,常发生在梁板交接处。

2.2.3 砂石质量不好,级配不好,含泥量大,含粉量大。

2.3施工原因

2.3.1 养护不到位,强制性规范要求混凝土养护要苫盖并浇水,现在大多数不苫盖,浇水也不能保证经常性湿润。

2.3.2 施工速度过快,上荷早,特别是砖混住宅楼板,前一天浇筑完楼板,第二天即上砖、走车,造成早期混凝土受损。

2.3.3冬时期间受冻。

2.3.4 拆模过早或模板支撑系统刚度不够。

2.3.5 混凝土表面浮浆过厚,表面强度不够。

2.3.6 施工时楼板混凝土盖筋被踩弯、踩倒,保护层过厚,承载力下降。

3.防止楼板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3.1设计方面

3.1.1 在使用小直径钢筋的情况下,适当提高配筋率,可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应变。

3.1.2角部负筋双向配置,单向板也四面均配置负筋。

3.1.3 在相同配筋率的情况下,采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缩小钢筋间距,可提高现浇板的抗裂能力。

3.2施工方面

3.2.1现浇楼板尝试设置伸缩缝,伸缩缝的间距可取14m 左右或住宅楼一个单元的纵向长度,设在楼板支座处,缝宽10mm,中间加软体材料,混凝土断而筋不断。

3.2.2钢筋绑扎时保证间距均匀,保证负筋位置不变,浇筑混凝土时设置马道,不踩负筋。

3.2.3 采用平板振捣器,两次抹压交活,第二次抹压在终凝前进行。

3.2.4 在预埋电线管下加钢丝网,预埋管尽量顺着受力钢筋的方向布置。

3.2.5 采用覆盖加浇水的方法养护,覆盖并浇水是强制性规范的要求,目前我们大多只浇水,不覆盖,浇的水干后不能保证及时补充,养护期内不能保证混凝土处于连续湿润状态,达不到应有的养护效果。

3.2.6 混凝土达不到1.2MPa 不得上人,不过早拆模,或采用早拆体系,拆模后保持竖向支撑。

3.3搅拌站方面

3.3.1 保证按设计的坍落度生产,到现场发现离析现象要进行二次搅拌。

3.3.2 保证水泥、砂石质量,保证配合比科学合理。

4.楼板混凝土裂缝处理

4.1裂缝宽度小于0.3mm的可采用6202胶泥等封闭。

4.2裂缝宽度大于0.3mm 进行化学灌浆处理,做法如下:

(1)凿缝:沿裂缝进行剔凿,根据开裂情况凿出宽、深各15~20mm的V型槽。

(2)埋设灌浆管:沿裂缝方向每隔50cm钻孔一处,埋设灌浆嘴,用胶固定住。

(3)封闭裂缝:用结构胶骑缝反复刮实,同时封闭周围裂缝及分支裂缝。

(4)吹气试压:补封漏气部位。

(5)灌浆:配制灌浆液注入灌浆器,由空压机加压0.2MPa ,从一端灌浆嘴起进行灌浆,一般从邻近灌浆嘴溢出灌浆液后停止灌浆,并封闭灌浆嘴,依次进行下次灌浆。

(6) 拆嘴,封闭灌浆嘴。

5.块填充墙的裂缝分析

5.1裂缝类型

5.1.1 砌体与柱、梁交接处的裂缝,水平缝或垂直缝。

5.1.2砌体本身发生的裂缝,竖直缝或沿灰缝出现的裂缝。

5.2裂缝产生的原因

5.2.1 砌块干缩的影响:砌块干缩值一般小于0.4mm/ m,如在施工时速度过快,使用停滞期不足28天的砌块,就会产生砌块墙的收缩裂缝。

5.2.2 砌筑砂浆不饱满:砌块壁肋较窄,如不精心施工难以保证砂浆饱满和均匀,墙体一旦受到应力的作用就会在砂浆欠饱满处产生沿灰缝的裂缝。

5.2.3 温度裂缝:外墙内外温差造成变形不一致而产生裂缝,如梁下水平缝和窗台下暖气窑处裂缝。

5.2.4 结构沉降造成的裂缝:结构整体刚度差,砌块墙与框架柱梁只能靠柱上的拉筋连接,即使在抹灰时加了钢丝网,也难以抵抗由沉降造成的应力变形。

5.2.5 抹灰砂浆的影响:抹灰常用的水泥砂浆或水泥白灰混合砂浆,其收缩值一般为0.6~0.8mm/m,且保水和易性差,时常在抹灰时界面处产生泌水,下滑而导致空鼓开裂。

5.2.6 砌块的收缩变形是机砖的2~3倍左右,砌块与机砖,砌块与梁柱混用时易裂缝。

5.3防治措施

5.3.1在设计上要能保证结构框架的整体刚度,对体形复杂的建筑物合理设置变形缝,防止不均匀沉降。

5.3.2从设计着手在易裂的部位采取加强措施,如在门窗洞口两侧增加芯柱,在窗台下墙灰缝中设置水平拉筋,在墙面抹灰中加钢丝网等,以增加抗裂能力。

5.3.3砌块在砌筑前要进行干燥,以减少内在收缩,砌块的含水量最好等于或低于现场外界空气平均年相对湿度,刚砌完时含水率不应大于35%~40%.选择砌块的线形干缩率低于0.03~0.065%。

5.3.4严禁使用龄期不足28天的砌块,有条件的可养护2个月后再使用,现场存放时底部要垫起,注意防潮,雨天要苫盖。

5.3.5在墙体顶部除用斜砌机砖顶紧外,还应加钢丝网片,柱墙接缝处除有拉筋也要加钢丝网片,网片要用用射钉与柱墙连接牢固,网片要夹在底子灰中间为宜。

5.3.6大面积的填充墙可设控制缝,在墙内做连续的竖向减弱的断面。可作成企口缝或预制嵌缝条等,使裂缝出现在控制缝处,不引人注意。

5.3.7砌筑砂浆要有良好的保水性,能限制砌块从砂浆中吸水,一般在砂浆中掺熟石灰膏或通过试验确定掺合适的外加剂。

5.3.8采用反砌的方法,砌块的底面朝上,可使砌块与砂浆接触更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混凝土楼板和砌块填充墙的裂缝是多种因素造成的。我们必须从图纸会审开始,制定综合的治理方案,主动与业主、设计结合,加强对分包方、分供方的控制及施工过程中的严格把关,才能最大限度的减少裂缝的产生,使住宅工程质量达到用户满意的程度。■

作者:张宪辉

混凝土裂缝分析论文 篇2: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处理技术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迅速发展起来,混凝土裂缝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它成为建筑施工中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主要对混凝土裂缝的概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处理技术进行了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处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作为建筑基础材料被广泛的利用,而混凝土裂缝及处理技术成为建筑施工中所要面临的首要问题。

1 混凝土裂缝相关概述

混凝土裂缝是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经过水化热化学反应后,形成的气穴与细微裂缝,经过高负荷承载后所出现的肉眼可观察裂缝。经过研究发现,目前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主要有:第一,水化热化学反应的影响。混凝土的核心凝胶材料是水泥,而水泥在混凝土的浇筑完短期内会发生强烈的水化热反应,即水泥的水化生热。大量的水化热短时间内集聚在混凝土的内部结构中,在冷却过程中慢慢释放出热量,如此混凝土中心温度远高于表层温度,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了差距较大的温度阶梯,内外部压强发生变化,表面形成拉力而内部形成聚合力,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拉扯的中间地段出现裂缝。

第二,楼板的物理性反应对其造成影响。楼板的弹性作用会导致支座处的负筋下沉,这会导致混凝土发生裂缝。

第三,温差对混凝土的裂缝影响巨大。混凝土的内部温度是由凝胶材料在水化热过程中发热所决定,其中还包括浇筑温度,而浇筑温度同外界温度是成正比的,如果外界温度短时间极速降低,就会导致混凝土的内外温度出现差别,由此引发巨大的温差,极易引起混凝土的开裂。

第四,混凝土的配置比例对裂缝程度的多少及大小其决定作用。混凝土当中的水灰比要控制在0.24-0.38 之间,其最大的可控制范围不能超过0.6。而当今普遍施工过程中,为了减少原料的投入,降低成本,获得必要的流动性与浇灌质量,经常加大水灰比例,往往超过了最大可承受0.6数值,在凝胶材料水化热后,多余的水灰就会以固体颗粒的形态残留在混凝土当中,或者形成气泡,从而导致混凝土内部出现大面的气穴,降低了混凝土的实际抗荷载力量,引发裂缝。

2 建筑施工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2.1 混凝土材料引起混凝土裂缝

如果水泥的使用量不一样,搅拌砂浆的干缩性就会有较大的变化,而且不同的水泥品种产生的效果也不一样。如果水泥用量比较大,混凝土的收缩率就会相应地增加。混凝土的收缩性会直接导致裂缝的产生,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应该明确规定水泥的品种和混合比。另外,粗骨料的使用也会对混凝土的质量造成严重影响,粗骨料中的含泥量比较大,骨料的颗粒会影响到混凝土的收缩性,所以,在选择粗骨料时,要综合考虑粗骨料的弹性、粒径和密度。在添加外加剂时也应掌握好量,因为外加剂也会对混凝土的收缩和硬化速度等产生直接的影响。

2.2 混凝土配合比不正确引起的裂缝

在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同时也会对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造成影响。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灰比较大、骨料的质量不好、含砂量不正确和外加剂的使用量不当等。

2.3 施工工藝不当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严重影响。在配比时,应均匀搅拌混凝土,如果搅拌不均匀,混凝土在长期使用后就可能会出现硬化现象,混凝土的黏性和强度都会下降,导致在混凝土浇筑、振捣时不能满足相关的强度要求,进而产生裂缝。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如果运输时间比较长,也可能会出现上述情况。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工序进行,如果施工顺序不正确,混凝土在后期的使用中也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振捣时的操作不正确也会使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对混凝土进行拆模时,应该要在混凝土强度达到相关标准时才能进行,否则混凝土楼板会因为荷载较大而出现变形,这样楼板底面的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

2.4 养护不当引起的混凝土裂缝

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的养护经常被忽视,但混凝土的养护过程又会对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造成直接影响。在对混凝土进行养护时,如果养护的时间没有达到相关的标准或养护的条件不够,就会加大混凝土的收缩率,从而使混凝土产生结构裂缝。

3 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分析

第一,混凝土的组织结构要素是混凝土存在的的必要前提,从其组织结构要素出发可以实现从根源上控制裂缝。在对混凝土设计时,应该采用中强性能与强耐久性的材料与集料胶,避免使用强度太高的材料,以此来实现控制混凝土表层出现大面积的裂缝。为了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出现收缩而引起裂缝,可以采取增加钢筋用量的方法,它可以起到加强结构整体性能,控制因温差而出现的裂缝大小。

第二,在对楼层的混凝土完成浇灌任务后,要隔天对其做出测量,查看内部结构是否完整,在混凝土之上,不允许吊卸重型材料,造成对混凝土的冲击。24小时之后可以按照轻重缓急以及楼层高度做出规划分层,尽量吊卸轻小型材料,做到轻放,减小对其“着力支撑”。对在施工计划中所需要搬放重型材料的部位应建立结构性支架,或者缓冲模板,预先采用加密立杆或横杆,以此来增加模板支撑架的支撑强度。通过以上方式,实现对区域内混凝土的减压抗冲击处理,防止内部因剧烈冲击震动出现板面震动出现“共振效应”而导致裂缝的发生。

第三,重视混凝土原料质量和配合比。在混凝土施工中,如果采用的骨料吸收率很大,且骨料含泥量很多,混凝土的干缩性就会增加;如果采用的骨粒粒径比较大,级配也比较好,混凝土的水泥浆用量就可以减少,这样混凝土的干缩率就会比较小。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的粉煤灰能够有效减少水泥用量,同时,还能够有效降低水化热,这样混凝土的单峰水泥用量和用水量就会减少,混凝土的体积收缩就会减少。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的高效减水剂或粉煤灰,可以使混凝土的可泵性、和易性、抗离析和抗渗性更好,泌水情况发生的概率就会降低,在处理混凝土表面时也会更加方便。配合比设计的相关工作人员应该要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根据施工现场的操作水平、浇捣工艺和构件截面等情况,选择更加合理的混凝土设计坍落度,并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调整施工配合比,同时还要做好构件的养护工作。

第四,对混凝土的配置比例要严格按照规定配置。混凝土配置过程中,如果注入了容易吸收的骨料,其干缩就会增加,其中的含泥量增加时,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干缩性。在混凝土中掺入粉状煤灰材料,或者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较好的抗渗性,有利于混凝土表面处理。技术操控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掺配比例,其中包括浇捣工艺、工人操作水平以及结构剖面等现实情况,合理选择最佳的混凝土设计方案,针对施工现场资源量大小,适时调整配置比例。改善骨料级配,掺入粉煤等减少凝胶材料的多余用量,降低水化热反应,配合使用合适的掺合料与外加剂,抑制碱骨料反应。

第五,对施工后期的保护性复查要做到位。保温保湿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环节,其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降低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的的块体自我约束力。降低混凝土浇筑温度的降温速度,利用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强度范围,控制其本身由温差引起的伸缩效益。在保护环节中,要适当提高护养温度,它有利于减少内外温差,有效的缓解外表降温速度,控制温差应力,这有利于混凝土自身抗力强度的增加。在护养环节,应该搭设防雨布,进行保护性遮盖,同时对周边环境做好排水工作,以防止雨水倒灌,确保整个混凝土的施工连续性。最重要的是,在混凝土硬化阶段,要对其失水现象作出合理认识,在适当温度下进行补水活动,避免在高温下施工,即使在高温环境下,也要做好与之适应的浇水保护工作,这样可以控制因内外温差引起的拉力变化,所形成的大面积裂缝。

结束语

建筑工程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表现,尤其在当今社会环境下,民主与科技进步,建筑行业更加透明,进而使施工过程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特别是对其潜在问题混凝土的裂缝控制更加关心,因此,本文根据以往的经验,提出相关解决方案,以期对施工中存在的混凝土裂缝问题提供有效的控制手段。

参考文献:

[1]赵爱书,赵浩.探讨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J].科技信息,2011,14( 8) : 46 -49.

[2]倪文利.浅析建筑施工混凝土裂缝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1).

作者:李朝庆

混凝土裂缝分析论文 篇3:

对水工混凝土裂缝分析及控制措施探讨

摘要:水工混凝土裂缝的病害轻则影响建筑物外观质量,加速结构老化,重则威胁建筑物的安全,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分析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探讨预控措施,对于提高新建工程的质量,维修老化工程,发挥水利工程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1 水工混凝土适用范围

为了达到防洪、灌溉、发电、供水、航运等目的, 通常需要修建不同类型的建筑物, 用来挡水、泄洪、输水、排沙等, 这些建筑物称为水工建筑物。这些建筑物所用的混凝土, 称为水工混凝土。水工建筑物一般体积较大, 相应的混凝土块体尺寸也较大, 通常称为水工大体积混凝土,如田林县洞巴水电站混凝土面板堆石坝、西林县驮娘江梯级开发威后电站碾压混凝土大坝, 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施工得到广泛运用。由于大体积混凝土使用条件严格, 因此需按照工程的使用条件和设计要求, 必须注意混凝土的原材料选择和配合比设计, 使其具有较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水工混凝土分类方法较多, 按水工混凝土所处水位可分为经常处于水中的水下混凝土、水位变动区域的混凝土、水位变动区域以上的水上混凝土; 按水工建筑物结构大小可分为大体积水工混凝土、小型水工混凝土; 按水工建筑物混凝土施工部位可分为外部区域的混凝土、内部区域的混凝土,等等。

2 水工混凝土裂缝主要类型及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按裂缝成因分类

以水工混凝土裂缝按产生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一是结构裂缝, 由承受荷载引起, 包括常规结构计算中的主应力以及其他结构次应力造成的受力裂缝; 二是材料裂缝, 由非受力结构变形例如温度、湿度、收缩、膨胀、不均匀沉降等因素引起的, 这种裂缝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与环境的变化等因素相关。因此, 混凝土裂缝主要包括收缩裂缝、温差裂缝、安定性裂缝等。

( 1) 收缩裂缝。

混凝土在逐渐散热和硬化过程中会导致其体积的收缩,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这种收缩更加明显。如果混凝土的收缩受到外界的约束, 就会在混凝土体内产生相应的收缩应力,当产生的收缩应力超过当时的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 就会在混凝土中产生收缩裂缝。影响混凝土收缩的主要因素主要是混凝土中的用水量、水泥用量及水泥品种。混凝土中的用水量和水泥用量越高, 混凝土收缩就越大。水泥品种对干缩量及收缩量也有很大的影响, 一般中低热水泥和粉煤灰水泥的收缩量较小。

( 2) 温差裂缝。

混凝土内部和外部的温差过大会产生裂缝。温差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水泥水化热引起的混凝土内部和混凝土表面的温差过大。温差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 一是水工混凝土浇筑初期, 由于产生大量的水化热, 形成内外温差并导致混凝土开裂; 二是拆模前后, 由于混凝土表面温度下降很快,从而导致裂缝产生; 三是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峰值后, 由于热量逐渐散发形成内部温差, 出现温度梯度。对于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主要是由温度变形引起的, 象水工大坝、分洪闸、拦河坝这样的大体积水工混凝土更易发生此类裂缝。

( 3) 安定性裂缝。

安定性裂缝表现为龟裂, 主要是由于水泥安定性不合格而引起。另外, 钢筋受到腐蚀也容易造成裂缝。

2.2 按产生时间分类

按照裂缝产生时间可分为硬化前裂缝、硬化过程裂缝、完全硬化后裂缝。

3 水工混凝土裂缝的控制措施

水工混凝土裂缝对水工建筑物的质量和运行安全都会产生严重影响, 甚至导致重大质量、安全事故。针对以上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结合水工建筑物工程特点, 我们必须慎重对待,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重点防止混凝土的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 实现预防和控制水工混凝土产生裂缝。

( 1) 建立正确的检测与评价体系。

由于水工混凝土本身以及混凝土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复杂性,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一般不是由单一的因素造成的, 它的形成往往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能简单地将混凝土裂缝出现的原因归结为材料选用不当或环境太恶劣。应当从混凝土的性能、结构型式及所处环境等方面系统分析可能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 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混凝土裂缝。从结构角度看, 混凝土的收缩变形受到约束,其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时, 混凝土就会开裂。同时,由于混凝土早期强度、弹性模量、徐变松弛等参数随之变化,造成开裂趋势明显加大。从材料角度看, 引起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因素主要有: 化学减缩、不均匀膨胀、碱- 骨料反应、化学外加剂、掺合料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不均匀性和密实性等方面因素而产生裂缝。此外, 还要考虑外界气温、湿度、风速、日照等环境因素。正确地检测与评价混凝土的收缩与开裂趋势, 是采取措施有效地减少或避免开裂的前提。

( 2) 优化混凝土设计及配合比。

根据水工建筑物设计需要, 在保证混凝土具有良好工作性的情况下, 进一步优先水工混凝土的配合比, 应尽可能降低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 采用“三低( 低砂率、低坍落度、低水胶比) 二掺( 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 一高( 高粉煤灰掺量) ”的设计准则, 生产出“高强、高韧性、中弹、低热和高抗拉值”的抗裂混凝土。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 应优先选用级配良好的骨料和收缩性小或具有微膨胀性的水泥, 并适当搀加粉煤灰, 可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耐久性, 减少收缩, 降低胶凝材料体系的水化热, 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 抑制碱骨料反应, 减少新拌混凝土的泌水等。还可能适当选用高效减水剂和引气剂, 这对减少大体积混凝土单位用水量和胶凝材料用量, 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 提高硬化混凝土的力学、热学、变形、耐久性等性能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时, 在易产生应力集中的薄弱环节采取加强措施。

( 3) 采取切实有效的施工方法控制。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内部应适当预留一些孔道, 在内部通循环冷水或冷气冷却; 对大型水工建筑物基础部位可采用分块分层浇筑, 以利于水化热散发和减少约束作用。当混凝土浇筑在岩石地基或厚大的混凝土垫层上时, 在岩石地基或混凝土垫层上铺设防滑隔离层, 底板高低起伏和截面突变处, 做成渐变化形式, 以消除或减少约束作用。还应加强混凝土的浇灌振捣, 尽量采用两次振捣技术, 改善混凝土强度, 提高密实度, 提高抗裂性。此外, 还应当采取相应的温度控制措施, 白天施工时要求在沙、石堆场搭设简易遮阳装置, 或用湿麻袋覆盖, 必要时向骨料喷冷水。混凝土泵送时, 可在水平及垂直泵管上加盖草袋并喷冷水, 要尽可能晚拆模。同时, 严格温度监控, 检测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结构中心温度, 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 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

4结语

裂缝是混凝土结构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它的出现不仅会降低建筑物的抗渗能力,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且会引起钢筋的锈蚀,混凝土的碳化,降低材料的耐久性,影响建筑物的承载能力,因此要对混凝土裂缝进行认真研究、区别对待,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在施工中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来预防裂缝的出现和发展,保证建筑物和构件安全、稳定地工作。

参考文献

[1] 叶祥君.水库大坝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控制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4):84.

[2] 范春香.浅析混凝土结构施工裂缝的成因及控制技术[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0(13):189-190.

[3] 郭海燕,薛文化,周培丽.水工混凝土裂缝成因及处理[J].商情,2010(5):169,181.

作者:黄广平

上一篇:汉字和汉语研究论文下一篇:节能型给水排水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