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论文

2022-04-21

摘要: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论文 篇1: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摘要:落叶松属乔木,具有耐寒、适应性强等特点,是荒山造林和森林更新的主要树种。落叶松主要分布在东北、内蒙古等寒温带或温带的主要林区,是东北地区三大针叶用材树种之一。本文主要对落叶松的育苗技术和造林技术进行了介绍,希望对落叶松的种植有所帮助。

关键词: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

落叶松的育苗造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选地、整地等基础措施,播种、管理等辅助措施,在培育期间应加强观察,促进松苗的成材。

1 落葉松育苗技术

1.1 选地

在落叶松育苗过程中选地是首要任务,也是育苗过程的第一个重点。育苗地对于落叶松幼苗的生长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苗木初期较为脆弱,应选择土地相对肥沃、地势平坦、无病虫害的田地。为了落叶松的健康生长,不能选择涝洼土地、过酸过碱土地、草炭土恶化砂石土地、黏土地等地质较差的土地。

1.2 整地

初期落叶松苗根部较脆弱,因此土地必须保持良好的透气性和透水性。所以整地显得尤为重要,整地一般包括翻耙、清杂、整平、坐床等步骤,翻地分为春翻和秋翻,其中秋翻最好是进行深翻,深度在30厘米左右,春翻在解冻后,深度可以适当减少,在20厘米左右即可。在翻地的过程中最好进行耙地,把土地表面细碎化。

1.3 种子处理

播种前的种子需要进行消毒和催芽处理。消毒处理主要用到0.5%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3~4小时的浸泡,然后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再进行1~2天的温水浸泡,之后用细沙拌种,混合均匀后放入发芽坑催芽。发芽坑要选择背风向阳的地方,坑的大小根据种子量的大小而定,在催芽期间,晚上要对种子进行保温,每天对种子进行翻动,保持种子湿润。

1.4 播种

播种要适时早播,但也不能太早,一般在地表温度达到10℃就可以进行了,山地地区比平原地区升温较慢,所以可以适当延期播种。播种时要适量播种,根据种子的实际发芽率判断,一般落叶松种子发芽率在40%~50%之间,则需要6厘米左右的种子。播种后要进行覆盖保温,在苗床表面覆盖一层细沙,一般厚度在0.5厘米左右,细沙上面盖草帘等遮盖物,防止种子被风吹走。

1.5 苗期管理

苗期管理首先要做到及时浇水,确保幼苗在土壤中有充足的水分,保证苗地表面温度不会太高,确保种子发芽有良好的条件。但是在浇水过程中应该注意,在出苗3周左右,采用多次少浇的方法,在苗木长出第二轮真叶时,适当加大供水量。其次,苗期管理要做到合理施肥,苗木生长迅速,对养分的要求高,可适当追施人、畜尿粪肥,并且补充磷肥和氮肥等。苗木长大要及时进行间苗,苗木生长不均的情况很常见,间苗一般分为两次,第一次每平方米700株左右,第二次每平方米600株左右,去除病弱苗。在间苗工作做好之后,要做好防霜冻措施,昼夜温差大,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确保苗木的正常生长。最后做好除草、松土、防病虫害等辅助工作,防止杂草抢夺幼苗生长养分,避免病虫危害幼苗。

2 落叶松造林技术

2.1造林前整地

造林前适当地清理土地,根据造林地的立地条件确认栽植密度,一般每亩在220株松苗左右。整地时间应该在雨季进行,整地深度一般在30厘米左右,采用穴状整地,周围土壤要踏实,形成内低外高的反坡型,清除穴周围的杂物。

2.2 起苗和运输

起苗的时间根据当地气候而定,一般在10月下旬左右,如果苗木全部封顶并且出现黄叶就可以起苗了。起苗前几天做好起苗的准备,适当地浇水,活动土壤,保证起苗的过程中不伤害苗根。运输过程中将苗木捆成一捆,苗根要沾浆,用湿草包裹,防止根部受到伤害。

2.3 栽植

苗木栽植一般分为秋季和春季。栽植过程需要注意两点,一是不能窝根;二是要扶正、踩实、不能栽靠山苗和顺山苗等。并且为了防止“冻拔”现象发生,栽植第二年化冻后要进行复踩,提高苗木成活率。

2.4 幼林抚育

一般在栽植后要进行5年的松土、除草、施肥等工作,在8~10年后,也就是林分郁闭后,对幼林进行修枝抚育,调整林地光照,改善林分生长环境。在15年后进行除伐定株工作,再次调整林分密度,使林分加快生长。

2.5 病虫害防治

落叶松造林过程中主要病虫害为立枯病、落针病、松毛虫及松尺蠖。在出苗整齐后一周,应该向幼苗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等药液,去除立枯病。如果落叶松感染落针病,应该及时喷洒40%的多菌灵,防止病害扩散。对于松毛虫及松尺蠖,应该在种植期间做好预防,避免与松树混植,最好与阔叶树或团丛式混合种植。

3 结语

落叶松是植树造林工程的重要目标树种,对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进行深入探究,能够为各项造林工程提供技术支持。为了更好地了解落叶松生活习性,应该从落叶松的生长规律和繁育规律方面观察,提高育苗造林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燕.试论落叶松育苗及造林技术[J].新农村(黑龙江),2015,(24):42.

[2]隋浩.落叶松育苗栽培技术分析[J].种子科技,2017,35(05):86,88.

[3]张素清.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要点探讨[J].林业科技情报,2017,49(04):14-15.

作者简介:薛文静,本科学历,林业工程师,研究方向:林业。

作者:薛文静,杜娟,刘玲,薛文秀,甄伟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论文 篇2:

落叶松育苗及造林技术

摘要: 落叶松是林区造林的常见树种,在林业生态和经济工程建设中,落叶松以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成材率高的优势得到了广泛地应用,在防护林、生态林、混合林等主要林业工程的建设中离不开落叶松资源的有效配比。落叶松应用在林业建设中应该抓好育苗和造林两个主要环节,要突出落叶松育苗的技术,保障苗床制作、浸种、播种等重要环节的细节,在做好落叶松植苗、抚育的基础上,提高落叶造林效果,为落叶松资源的林业应用打下基础。

关键词:落叶松 苗床 育苗 播种 植苗 抚育 病虫害

我国山系发育完整,海拔高低分布交错,地域跨度大,这给林业规范化运行和科学化发展带来的基础性的制约。将大范围林区工作做到调整和整合,以更为规范化和程序化的步骤进行林区建设是当前林业急需解决的问题。落叶松树种具有分布广、适生性强、生长迅速、生态效果好等一系列优点,可以作为各地林区工作的基本树种,通过对落叶松繁育技术的规范和推广,可以实现林区工作的科学化和系统化。当前,各地林区应该从落叶松的育苗和造林两个重点环节出发,探寻从技术、步骤和管理上落叶松资源繁育的要点,通过有效统合与相互借鉴,建立起落叶松繁育的科学体系,在更好地在林区发挥落叶松资源价值和效果的同时,促进林业整体建设的规模化、系统化进程。

1落叶松育苗技术要点

落叶松育苗应该选择低海拔的平坦耕地作为苗圃,避免使用农耕或林业已经熟化的土地,尽量使用生荒地作为圃地,落叶松育苗地要有一定的坡度,以便顺利排水。在整理落叶松育苗苗圃时应该将苗床整理为宽度在120-130cm的梯形面,苗床高度控制在10-20cm之间,在苗床与苗床之间要掏挖20-30cm的排水沟。落叶松种子的播种时间应该控制在每年的开春时节,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到落叶松种子的萌发率。落叶松种子浸种一般选种温热的高锰酸钾或硫酸亚铁溶液24h浸泡,在催芽的基础上,实现对种子表面细菌的消杀。播种落叶松种子采用撒播的方式,要注意散布的均匀性,当播种后要在落叶松种子表面覆盖1cm的细沙土,并覆盖10cm左右的稻草,做到保湿和保温。当落叶松种子萌发率达到80%以后,要空时间揭去稻草,以便实现通风和光照。当阳光逐步猛烈的时候,要采用必要的遮蔽手段,避免落叶松苗木因过度光照而产生枯萎或病害。在育苗时期要注意落叶松常见病虫害的侵蝕,特别要注意对立枯病的防治,可以采用定期观察的方法有针对性地预防落叶松苗木立枯病,如果出现立枯病可以采用托布津500倍液或多菌灵400倍液以喷施的方式进行防治。育苗过程中要加强对落叶松苗木的施肥,既满足落叶松苗木生长的需要,又有利于落叶松苗木对常见病虫害的地域,肥料的种类一般以草木灰、有机肥或氮肥为主,注意在施肥前后的除草工作,避免杂草对肥料的掠夺。育苗过程中还要加强对落叶松苗圃的灌溉,在幼苗时期尽量采用喷雾或滴灌的方式,避免对落叶松苗木根系的冲刷效应,在苗木时期要结合季节的变化和苗木的生长,有针对性地选择灌溉时间和方式。

2落叶松造林技术要点

2.1落叶松造林地的选择

选择落叶松造林地应该根据落叶松的生长特点和当地的气候条件,要选择坡度平缓的荒山或荒地作为落叶松造林地。也可以在采伐迹地范围内设立落叶松造林地,但要注意对造林地的清理。也可以选择在火烧迹地上设立落叶松造林地,但应该注意地表以下部位的整理。

2.2落叶松造林地整地

整地是落叶松造林工程的第一个重要环节,要提倡进行全面而彻底的清林操作,以便实现对落叶松造林地完整的清理。整地的实践一般应该在秋季林草进入到停止生长的时期,要砍伐造林地上的灌木,割除造林地上的杂草,采用堆积火烧的方法将杂草和灌木进行清理,达到对落叶松造林空间的保障。

2.3落叶松植苗

落叶松植苗的间距为:行间距200cm,株间距为150cm,落叶松树穴的大小规格为:长60cm,宽60cm,深50cm。植苗前应该将肥料或地表土施入树穴底部,以确保落叶松苗木生长过程中对肥料需要的满足。在植苗时要把好质量关,做到苗正根舒,分层覆土压实,使根系与土壤紧密结触。

2.4落叶松苗木抚育技术

造林后的第2年起必须加强对落叶松幼林地的抚育管理,每年在春(4月、5月份)、秋(8月份)两季各抚育1次,春季以窝抚为主(窝抚实行锄抚,窝宽直径1m,窝内培土,石块、杂草拣尽);秋季实行全面刀抚(用刀将造林地内的所有杂草灌丛、草丛砍伐,其伐根高度控制在5cm以下),直至郁闭成林,郁闭后视幼林长势情况,按每间隔3a~5a的时间又对幼林地实施抚育间伐作业,将林内非目的树种及病枯木砍除,以利生长

2.5落叶松病虫害防治

在幼林郁闭前基本无病虫害,但郁闭后的落叶松林有的地段出现个别植株整株枯萎死亡现象时一般可以断定是蚂蚁或蝼蛄对落叶松根系的啃噬。,当落叶松造林后,应加强造林地的巡护检查力度,做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和防治工作,发现病株立即用药水灌根,对被害严重的植株要立即拔出烧毁,用药水消灭穴内的蚂蚁,并用5%石灰乳处理病穴,以防病株的感染。

3结语

落叶松是北方林区林业工程和各项工作的重要目标树种,对落叶松进行规范地育苗和科学地造林是林区做好各类工作,建设各种工程的基础。应该从落叶松的生长和繁育的规律出发,突出育苗和造林两个落叶松种质资源繁育与增殖的重点环节,突出人工作业生物技术在落叶松育苗和造林的应用过程,以林业实际操作和科技实践为基础,建立落叶松育苗和造林的新技术与新错所,在提高育苗质量、提升造林效率的前提下,为落叶松的资源培育,开拓林业工程潜力打下技术、资源、操作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杜怀平.华北落叶松育苗日灼害防治技术[J].山西林业.2009(01)

[2]刘春延.塞罕坝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水肥变化规律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09(01)

[3]刘春延,陆贵巧,陈平,谷建才,李吉跃.华北落叶松、樟子松生长与气候因子的关联度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03)

[4]张世杰.落叶松与华北落叶松生长量调查[J].河北林业科技.2009(04)

[5]徐学华,于树峰,崔立志,黄选瑞,盖力岩.冀北山地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水源涵养功能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2009(05)

作者:厉锦华 厉辉

落叶松育苗造林技术论文 篇3:

鹅掌楸种子育苗及山地造林技术探讨

摘 要 鹅掌楸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具有观赏性,受到当前城市绿化的欢迎,也是重庆市酉阳县青华林场的一个乡土树种,已在林场育苗造林近30余年。基于此,阐述了鹅掌楸的生态习性,从采种处理到育苗管理等方面总结了育苗技术以及鹅掌楸的造林技术。

关键词 鹅掌楸;种子育苗;山地造林技术;青华林场

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e (Hems1.)Sarg.]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植物,国家Ⅱ级保护野生植物。鹅掌楸有着奇特的树叶、雄伟的树姿,因此具有一定的观赏性,受到当前城市绿化的欢迎。同时,营造鹅掌楸混交林或纯林非常适合于公益一、二类国有林场改革转型,扩大生态阔叶林比例,改变林种结构,强化林场生态主体地位。

重庆市酉阳县青华林场位于渝东南酉阳县境内,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鹅掌楸生长十分适宜的山地黄棕壤。酉阳县自1987年成功采种育苗、造林之后,该地区的造林面积越来越大,主要采用杉木、柳杉、日本落叶松等树种进行混交造林,海拔1 000~1 400 m的山坡地段为主要分布位置。目前,鹅掌楸已成为青华林场的一个优良速生阔叶乡土混交树种。2011年,在青华林场庙湾管护站建立母树林基地13.3 hm2,2013年又建立市级无性系种子园15 hm2,为鹅掌楸的大力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1 形态特征与地理分布

鹅掌楸为落叶大乔木,高达40 m,胸径1 m以上,有着灰白色树皮,浅纵裂;叶互生,形态犹如马褂,叶子的大小约6~12 cm,先端平截或微凹两边各具1裂片,下面密被乳头状突起的白粉点,柄的长度为4.5~8.0 cm。花两性,单生枝顶,形状犹如杯子,直径长度5~7 cm;花被片排成3轮,外轮相对较小,内二轮形状犹如花瓣,颜色为黄绿色。雌雄蕊均多数,纺锤形聚合果,6~8 cm长,径1~2 cm,小坚果有翅,连翅长2.5~3.5 cm。北纬22°37′~32°38′,东经103°15′~120°17′是其自然分布范围,具体包括江西、浙江、湖北和重庆等地[1]。

2 鹅掌楸种子育苗技术

2.1 采种

鹅掌楸属树种结实量相对较大,但是雌雄花期有所不同,且花粉量较少,自花授粉能力较差,导致每个聚合果中的成熟种子相对较少。在选择鹅掌楸采种时,最好选择较为集中的林分,年龄在20年左右的母树,且需要保证其无病虫害。采摘时间最好是9月下旬至10月中旬,这是果实相对比较成熟的时期,且果实没有脱落。采下的果放在通风阴凉的地方晾晒,时间为1~3 d,然后采取手搓果实的方法,将果序捡除,选择带翅的种子[2]。

2.2 种子贮藏

干藏种子,需将杂质清除,采用透气布袋进行贮藏,扎实袋口后,将其放在木桶内。对干藏种子来说,需要进行不定期检查,以使种子质量得到保障。

湿沙藏需要搅拌均匀湿沙,湿度以用手将其捏成团,抛之即散最为适宜。贮藏过程中需合理分配湿沙子、种子的比例,8∶2最为适宜。通风良好、鼠类不易进入的仓库是最佳贮藏点[3]。1)将5 cm湿沙铺在下面,抹平之后将种子放在湿沙上面;2)再铺一层湿沙,厚度为3 cm,将种子放在湿沙上面,可以根据种子的数量铺设湿沙的层次;3)将稻草、草席盖在最上面一层,以保持水分。这种贮藏方式需要定期检查湿度。

2.3 育苗

腐殖土或砂质壤土具有透气性好、肥沃的特点,是该育苗最佳选择土壤类型,此外,还要注意选择在易于排灌的地块进行育苗。苗床高度和宽度分别为18~20 cm、1.2 m,床长则视地势而定。为了防止出现病虫害,应将易染病虫害作物的种植地避开,任何土壤都需提前做好消毒工作。春季惊蛰前后是播种的主要时间段,为了使鹅掌楸种子发芽率得到提升,在播种前可采用温汤催芽的方法。1)在播种前,提前10 d取出干藏种子,将质量较差的种子去掉;2)催芽前需展开消毒操作,主要采取2%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时间为0.5 h;3)采用50 ℃温水浸种,时间为1 d,在这个过程中需要进行换水,并均匀搅拌种子,然后将其放在温室内催芽,室温以20 ℃为宜;4)种子播种应满足20%的种子裂口的需求;5)对于湿沙藏种子来说,需要采用筛子将湿沙拣尽,然后对其进行撒播、条播[4]。播种前用细沙拌匀种子,均匀地撒播在播种沟上再覆盖细土,盖土厚度为看不见种子为宜,覆土之后将稻草盖在苗床上。

2.4 苗圃管理

鹅掌楸是一种喜欢光的树种,但幼树耐阴蔽,播种之后需要为其搭好遮棚,高度为1.0~1.5 m最适宜。与此同时,需要保持圃地土壤的湿润,需要定期浇水。苗木出土之后,需将覆盖的稻草及时揭除;当苗木生长至30~45 cm时,在阴天需将阳席揭除,使苗木光合作用增加,促进苗木生长;另外,在苗木生长期间,要做好松土除草工作[5]。

苗期生长的速度相对较快,为了保持土壤湿润,需要经常对其进行浇水;为了促进更快生长,可以对其施氮肥。在8月中旬期间,可对其施磷钾肥。在上冻前需要灌封冻水,以保障苗木顺利越冬。4—6月需对苗木的密度进行调整,一般情况下每株苗木的距离保持20 cm×25 cm最佳。间下的苗木可以移栽到其他圃地培育。完成间苗之后,对其施氮肥,停止施氮肥的时间为6月后,然后适当施磷、钾肥,以使苗木的抗病力得到提高。幼苗出齐后,需要用多菌灵喷施幼苗,以防止出現病虫害;另外,还需要做好幼苗的遮阴工作。

3 造林技术

3.1 造林地选择

在鹅掌楸造林过程中,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考虑,包括海拔、坡位、土壤条件等,以充分激发鹅掌楸的生产潜力。向阳坡地比较适宜鹅掌楸种植,且需要保证土层深厚、肥沃,为酸性土壤,具有较强的保水保肥能力;600~1 500 m是其正常生长的海拔位置,6°~20°是适宜的生长坡度。高海拔地区(1 000 m以上)山坡中下部,背阴沟槽等地方生长较好,山顶山脊及迎风面会生长不良。

3.2 清林

在造林整地之前,需要将清林工作落实到位,其对提高整地造林的效果有着直接联系,且能为日后的管理提供便捷并减少病虫害发生。在8月采取全面割除的方式统一清理造林地上的杂草、灌木等。

3.3 整地

细致整地是保证造林效果的主要环节,能使造林质量得到提高。造林地应保证生物的多样性,以达到预防山火及病虫害的效果;一般可以将杉木、柳杉、日本落叶松等与鹅掌楸混合进行造林,针叶树和鹅掌楸按3∶7比例带状或块状配置,比较合适的株行距为针叶树(2.0~2.5)m×2.5 m,鹅掌揪3 m×3 m。针叶树每667 m2用苗32~40株,鹅掌楸每667 m2用苗52株。带状混交时,针叶树与鹅掌楸间距3 m,种植坑沿等高线带状品字形布局,整片林地穴状整地,50 cm×50 cm×40 cm的大穴规格,将适量有机肥、复合肥洒入每个穴中,回填时需要将表土填至底部。

3.4 造林

造林时间为鹅掌楸萌芽前15天,最好选择2年生、顶芽饱满、无病害的幼苗进行造林,且需保证幼苗无机械损伤。做到随取苗随栽植,取苗不能选择根系不发达、不合格的苗木,需保证苗根的湿度,严格把关苗木质量。在种植时不能深栽,需保证根系密切接触土壤,不能出现苗木悬空的现象。造林2年之后,需要及时对苗木进行补栽,以使造林成活率得到提高[6]。

3.5 抚育管理

抚育管理与造林成活率也有着直接联系,一般抚育时间为连续4~5年,造林当年无需进行锄抚,但是在秋季一定要对造林地里的杂草、小灌木进行抚育管理,将杂草清除,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措施,在当年应每株追施0.2~0.4 kg有机肥及复合肥。造林第2年起,需将造林的管理抚育工作加强,每年春季、秋季定期进行抚育管理,窝抚、刀抚分别为春秋两季的主要抚育形式。窝抚主要是在直径1 m的窝内进行培土,清理窝内杂物;刀抚需要清理造林地里的所有杂草。郁闭成林后,需要根据鹅掌楸的长势做好造林地的抚育管理工作,对鹅掌楸的枯枝进行修剪,并清理其他非造林用树的病树枯枝,以此为鹅掌楸的健康生长奠定基础。

抹芽整形也是鹅掌楸抚育管理的重要环节,主要是其生长较快、萌芽较多所致。在1~3年培育期间,第1年抹芽次数为3~5次,第2和第3年每年各3次即可。第1年的第1次和第2次抹芽时间分别在3月中下旬、5月下旬,每个主干保留3~5个枝条;7月下旬需将30 cm以下的枝芽去掉,保留叶片20片左右,秋季将全部侧枝剪去。

3.6 病虫害防治

鹅掌楸有着较强的抗病能力,其造林后很少出现病虫害,但是由于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也会出现一些病虫害。因此,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也是不可忽视的环节。大袋蛾和卷叶蛾是鹅掌楸常见的病虫害,如果发生可采取人工摘除虫袋的方法或喷施90%敌百虫等有效的防治方法,以保障鹅掌楸健康生长。

4 结语

为了获得鹅掌楸最佳的造林效果,要对鹅掌楸的生态特征有所了解,并采取科学合理的苗木培育方法,这样才能使鹅掌楸优质苗木的成活率得到提高。与此同时,在造林过程中还需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选择优质的苗木和合适的造林地块,做好造林的前期准备和后期管理,这样方能获得最佳的造林效果。

参考文献:

[1] 孟庆军,袁长国,徐加虎.鹅掌楸山地造林技术[J].林业实用技术,2013(2):25-26.

[2] 曹铁如,陆承松,杨一团,等.高海拔山地营造鹅掌楸林的研究初报[J].湖南林业科技,1989(3):10-13.

[3] 刘立才.鹅掌楸种子育苗及造林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5(1):37-39.

[4] 温谋德.木荷鹅掌楸混交造林初期效果分析[J].中國林副特产,2017(3):15-17.

[5] 孙静,杨志刚,贾晨,等.通江县鹅掌楸超级苗选育初步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7,38(3):69-71.

[6] 林永华.闽北鹅掌楸纯林和混交林造林效果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2016,22(17):114-116.

(责任编辑:刘昀)

作者:张海陵

上一篇:混凝土工程质量监督论文下一篇:生态农牧业发展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