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部控制电子科技论文

2022-04-23

[摘要]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基本方式,它是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管管理体制,体现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全部需求,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防治企业弊病、保障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内部控制想要得到最有效的运行,还要依赖一系列的环境要素。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企业内部控制电子科技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企业内部控制电子科技论文 篇1:

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摘 要]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工作的发展趋势,本文对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进行探讨。

[关键词] 会计电算化;内部控制;企业管理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0. 10 . 002

随着计算机在各行业的普及应用,会计电算化逐渐在企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推广普及。由于计算机运算速度和计算精度较高,企业实施会计电算化后,提高了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受到财务人员的普遍欢迎。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企业感到会计电算化虽然是会计工作的必然趋势,但是当前阶段会计电算化在给企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因其自身的特点规律,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客观上反而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甚至部分企业对会计信息系统所产生的信息质量持怀疑态度。

在会计电算化普及的过程中,如何做到扬长避短,避免会计信息失真,以确保信息质量,需要对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中寻找答案。

一、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难点

1. 会计部门的人员构成发生变化,控制环境更为复杂

在实施会计电算化后,随着企业核算环境的改变,会计部门职能划分也随之改变。会计部门由原来仅仅由专业财务人员组成,发展到由专业财务人员、管理人员、计算机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组成,甚至有些单位还包括计算机数据信息系统的开发人员。

人员种类增多,控制关系和控制形式也发生了根本转变,由以往传统手工会计系统中涉及的几乎全部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部分转变为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内部控制的方式由人员间的相互牵制、彼此约束转变为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由原来单一的制度控制转变为制度控制与软件系统控制相结合的形式。以上转变,带来控制环境的复杂化,无形中加大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难度。

2. 会计业务处理自动化、程序化,内部稽核不透明、难度大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经济业务的各个环节都要经过特定的具有相应权限人员的审核和签章,环环相扣,制度规范,监督有力,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或者舞弊行为都会被其他制约环节发现和纠正,确保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运用电算化会计系统后,情况发生了根本转变。以往手工条件下的大部分会计核算工作,均集中由会计电算化软件来处理,数据处理集中化、自动化,带来的便利有目共睹,但由于计算机本身并不具备人所特有的对不合乎逻辑事宜的判断和处理能力,因此,一旦某个环节业务数据有误(偶然差错或者舞弊造假)就可能会蔓延到其他环节而不被发现,最终导致文件、账簿、报表以至整个系统失真。

这种差错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数据输入错误;第二,软件系统本身存在开发过程中未检测出的问题。

电算化系统的内部控制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实时控制,而这些程序化的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则几乎完全取决于应用程序的完备性与可靠性,人为干预的审查与复合控制被大大弱化,因此数据与软件的风险控制也是电算化系统在内部控制方面所面临的难点问题。

3. 会计凭证形式的变化导致内部控制的难度加大

随着人工会计系统向电算化会计系统的转变,各种类型的会计凭证、单据、报表的生成方式、会计信息的存储介质、存储方法、处理方式也相应地发生了很大改变。在电算化系统中,在处理经济业务时,与该项业务相关的信息经业务人员确认后输入会计系统,并由软件系统自动执行。以往核算过程中进行的各种核对、审核等工作大部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以往纸质的书面形式的各类会计凭证、账簿转变为以文本、记录形式储存在磁性或光介质中。

以往纸质的会计凭证或会计账册若被修改,较容易发现蛛丝马迹,作弊的难度较高。而存储在磁性或光介质中的数据情况则大不相同,不但易被复制、修改、删除,而且隐蔽性较强,即使发现后破案的难度也较大。

因此,采用会计电算化的企业,内部控制的重点必须由以对人的控制为主转变为对人、机控制为主,控制的内容将更为广泛,必须由原来的对人员的管控、对环境的控制、对文档的控制扩大到对会计数据处理的全过程的控制,同时对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数据的合理合法性以及人机交互方式的选择和控制也要予以足够关注。

4. 安全管理形势更为严峻

从安全角度来讲,企业财会信息所面临的风险既有来自企业内部的营私舞弊,也有来自外界的恶意破坏,还有自然灾害等意外情况。

应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原来手工条件下的纸介质将在很大程度上由磁性或光存储介质所取代。而磁性或光介质本身易损坏或丢失,并且具有忌受潮、忌受热、忌磁化、忌弯曲、忌强光照射等缺陷,一旦意外损坏或被盗,就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可见,会计信息系统的资料保存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风险控制问题。

会计电算化系统往往离不开网络的支撑,更多的“不速之客”可能通过黑客工具或木马程序侵入会计信息系统,越权浏览重要数据文件,复制、伪造、销毁企业重要数据等。

另外,部分会计软件系统在设计和开发时安全需求考虑得较少,重功能轻安全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无疑为企业财会信息的安全管理埋下了更大的隐患。

二、完善会计电算化系统下企业内部控制的方法措施

1. 强化人员职能控制,坚持不相容职责相分离的原则

由于运用会计电算化系统后,往往导致操作人员职责权限相对集中,客观上为营私舞弊创造了条件,因此必须制定相应的组织和管理控制措施。

将系统中不相容的职责进行分离,这是在会计工作手工阶段的成功经验之一。即将会计系统中的各类人员进行合理分工,各类角色相互稽核、相互监督、相互制约,以此来减少差错、制约舞弊,从而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在会计电算化系统中,也必须坚持好这一原则。要将电算化部门与用户部门的职责相分离,电算化部门的职责是负责业务的记录,决不能让其越权负责业务的批准与执行;业务批准、执行业务、保管资产则必须由用户部门全权负责。通过这种严格的职责分工来弥补部分企业采用电算化系统后不相容职能过于集中化的缺陷。

2. 强化数据信息的危机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电算化系统中的会计档案,主要是指存储在计算机硬盘中、磁性介质或光介质中的会计数据以及打印或手写的各种书面形式的重要会计数据等。

电算化会计档案管理工作是重要的会计基础工作,企业应建立起完善的档案制度,与会计系统有关的重要资料应及时存档。加强档案管理,应重点加强以下几方面的管理控制:

接触控制,即严格限制能够接触到数据存储介质的人员,一般仅限于电算化部门的特定人员,档案资料必须由专人负责,明确岗位责任,并严格借阅、归档制度。

环境控制,属于预防性的控制措施,主要包括各种防磁、防火、防潮、防尘等措施,并尽可能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加密控制,指对存储介质进行特殊的加密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安全性,采用加密处理的数据不易外泄和被非法篡改,如采用特殊的硬件装置、采用特殊的记录方式、对磁盘加上特殊的标记等。

备份控制,会计档案必须进行定期备份,并进行定期检查,防止由于磁性介质损坏,而造成会计档案丢失。对于特别重要的档案资料必须复制多份并分别存放在不同地点。

3. 强化数据权限等级控制

对电算化系统必须明确操作权限,对不同级别的使用者分别授予不同的权限,各负其责,按权限办事,严禁越权操作。

一般来讲,电算化系统的主管具有最高级别的权限,负责制定相关的管理制度和规定,并对系统的安全操作进行跟踪管理;负责数据录入的人员,则必须严格按照凭证输入数据,如果对数据有疑问,则必须在输入软件系统前交由凭证编制人员进行更正,绝不允许擅自修改凭证数据;而审核人员只具有审核权,系统维护人员则只能根据情况对系统进行维护,对数据进行备份等,对数据无权修改。

4. 强化内部审计力度

内部审计是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对企业经营状况、资产状况和会计信息真实状况以及工程预决算等重大经济事项所进行的审查。内部审计既是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强化内部会计监督的有力武器。尤其是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后,会计工作产生的新情况、新问题,更注定了内部审计的必要性,而且要求更严、标准更高。

对会计资料必须定期进行审计,审查电算化会计账务处理是否正确,是否有违反《会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行为,审计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和执行是否有效,审核费用签字是否符合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凭证附件是否规范、完整,审计软件系统内数据与书面资料是否一致等,并根据审查出来的问题,协调各部门解决。

三、结 语

随着会计电算化在企业财务部门的推广普及,对会计工作的职能划分、稽核关系、责权关系及会计文档的管理形式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给企业内部控制带来了新的挑战。

因此,企业的财务部门必须结合电算化系统的特点和自身实际,加强理论研究,并从实践中不断摸索创新,找准切入点,使企业的内部控制不断迈上新的台阶。

主要参考文献

[1]李立志,王定迅.会计电算化基础及其应用[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2]许永斌. 基于互联网的会计信息系统控制[J].会计研究,2008(8):35-39.

[3]朱荣恩.内部控制评价[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2.

[4][美]乔治·H·鲍德纳,威廉·S·霍普伍德.会计信息系统[M].第8版. 卢俊,译.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5]邵丹.从会计电算化到现代会计信息系统[J].中国管理信息化:会计版,2006(6):21-24.

作者:郑 维

企业内部控制电子科技论文 篇2:

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需具备的环境要素

[摘 要] 内部控制是企业加强经营管理的基本方式,它是按照企业发展规律建立起来的一种经管管理体制,体现着现代企业经营管理职能的全部需求,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防治企业弊病、保障企业长期生存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企业内部控制想要得到最有效的运行,还要依赖一系列的环境要素。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需要具备的环境要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 企业 内部控制 运行 环境要素

1、引言

内部控制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源远流长,从中国古代“一毫财赋之出入,数入耳目之通焉”的纯朴哲理,到20世纪中后期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一系列《审计推则公告》的长篇累胺,无不向世人昭示着一个浅显而又发人深思的道理:无论是国家的强盛,还是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完善的内部控制。尤其是近年来先后发生的安然丑闻和世通的轰然倒塌,使我们进一步理解了前人的苦口良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有效的信息互动是企业做强做大的必由之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我国政府和各类行业协会对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化解企业财务风险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人们也逐步意识到,企业内部控制想要得到最有效的运行,还要依赖一系列的环境要素。本文主要探讨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需要具备的环境要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2、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需要具备的环境要素

21世纪的企业与过去几十年相比,所面临的环境条件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比如,信息的搜集和技术的改革需要更加及时、有效的竞争反应和行为;政府的相关政策对企业选择的影响;社会改革对消费者产品需求和企业管理实践的影响等。所以,企业如果能准确把握和定位自身所处的环境条件,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内部控制效率。一般来讲,企业内部控制运行需要具备的环境要素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经济环境

经济环境涉及很多要素。与企业内部控制运行有关的要素主要有:①经济体制。众所周知,企业不同的管理机制和组织形式主要由不同的经济体制所决定。而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经济体制也就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②市场环境。作为企业外部环境的主要部分,市场对企业内部控制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企业不仅要分析与之密切相关的产出需求市场和投入供应市场,还要深入研究企业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一般来说,市场竞争越激烈,企业提高效益和效率的努力程度就越高,进而促使内部控制向着效益改进方向转变。

2.2相应的法律法规

内部控制是企业为了保证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取得最大化的经济利益而提供合理保证的一种过程。所以,一切对企业经济行为有约束力的法律法规都要成为内部控制的法律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内部控制的内容、目标、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控制方法和控制工具等都是合法的,才能充分保障内部控制系统的合法性,进而保障企业经济行为的合法合规性。

2.3科学技术进步

科学技术进步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内涵以及控制手段都能产生深刻的影响,引发相关领域的创新和变革。一方面,科学技术进步对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使得企业的生产工艺和经营方式产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新兴产业也不断出现。在这种形势下,如何适应科技进步所带来的控制工作创新,成了企业管理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另一方面,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也成了一种必然趋势。一些控制方法由于比较复杂,在传统条件下只能束之高阁,这就需要信息技术的帮助,借助计算机等工具增强企业控制系统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2.4公司治理

公司治理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十分重大。一方面,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依据和基础。公司治理不健全,公司内部必然缺少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不管设计多么完美的内部控制制度都会成为一纸空文或者流于形式,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所以,只有在良好的公司治理环境中,内控系统才可能有用武之地。另一方面,公司治理是内部控制的组织保障。由于公司治理具有协调功能、激励约束功能和权力配置功能,所以可以约束和规范代理人的行为,克制他们的机会主义倾向,进而大幅度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

2.5内部监督

所谓内部监督,是指监控和评价企业内部控制的运行和结果,它可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有效运作。进行内部监督方法主要分为个别监控和持续监控。一般而言,企业在其所构建的内控制中都包含有对自身的某种程度的持续监控的机制和程序,其作用十分明显,如果个别监控和持续监控能够有机结合在一起,基本上可以保障企业内部控制有序运行。

3、结语

在我国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程中,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的活动将更多地建立在理性行为的基础上,也将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和获得回报。内部控制作为企业获得经济效益和利润的重要保障,也要在市场中接受检验,并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内部控制本身的作用,也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王美英.浅谈企业内部控制[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10).

[2]孔旭.对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的几点建议[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S2).

[3]高志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面临的问题及完善对策[J].中国市场,2009,(35).

[4]韩玲.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和完善[J].财会研究,2009,(20).

[5]刘晓东.我国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其对策[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09,(05).

[6]赵霞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2009,(10).

[7]王伟.关于企业内部控制若干问题的思考[J].梧州学院学报,2009,(05).

[8]张雪菊.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建议[J].中国棉花加工,2009,(05).

[9]姚崇峦.浅谈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交通财会,2009,(11).

作者:朱乃翙

企业内部控制电子科技论文 篇3:

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

[摘 要] 本文阐述了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投资和内部控制三个方面的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并且根据这些现状,总结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从中小企业自身和外部环境两个层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财务管理 问题 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小企业在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提供服务,解决就业等方面发挥了突出的作用,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此同时,由于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缺陷,我国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往往片面追求提高企业短期经济效益,财务管理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不能发挥财务管理对企业资金的计划、运用和分配的功能,财务部门仅仅体现了会计核算和监督最基本的职能,使得企业抵抗风险能力较弱,企业寿命周期短、生存力不强。本文通过对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与对策进行研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指导我国中小企业如何更好地运用财务管理促进自身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一、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融资现状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不大,大多都处于成长发展时期,这一时期是资金需求量在企业生产周期中最大的阶段,企业自有资金较小,资金短缺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据统计,90%的中小企业通过银行贷款来获取资金,10%通过其他渠道。由于中小企业信用评级较低,加上担心发展前景,银行不愿轻易向其放贷,导致很多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面临着众多的问题。首先是因为中小企业资本规模有限,抗风险能力不足,影响其贷款的信用等级,导致信贷资金主要地向大中型企业倾斜。其次,在当前实行浮动利率时,对中小企业的利率浮动较高,这样贷款利率也高,影响其筹资成本,使其在市场竞争地位上处于劣势。再次,由于当前资本市场都侧重于为大企业提供优质服务,中小企业想通过债券市场、股票发行等方法融资难行其道。最后由于政府支持中小企业的优惠融资政策较少,使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得不到应有的政策支持。

2.投资现状

当前中小企业将营运资金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难以快速周转抽离,一旦企业需要资金运转,导致营运资金周转紧张,加上此时中心企业投资弹性较小,可能立即面临严峻的财务危机。而且中小企业规模较小,如果分散投资,这需要投资项目风险能够互补。但分散投资致使原有项目资金分散,资金运转周转困难。如果投资新的项目又难以形成规模,无法建立竞争优势。同时中小企业对于投资方向与方式缺乏专业的决策者和投资者,这在一定程度上也由于中小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健全,财务人员数量少而且不专造成的,决策失误成为中小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一个重要原因。

3.内部控制现状

由于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小、人员较少且一般身兼数职、资本和技术构成较低、资金薄弱等因素,使得许多中小企业把内部控制理解是内部监督,企业大多把内部成本控制,内部资产安全控制等视为内部控制,从而使内部财务控制成为中小企业管理工作的盲点。这样造成其管理模式僵化,管理观念陈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财务控制不严格,财务组织与决策体制人为化,财务机构设置不合理,高级财务管理人员缺乏。

二、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1.财务管理理念落后

我国中小企业经营的初始资本主要来源于个人累积及向亲朋好友的借款,企业性质也主要属于个体、私营性质。这种特征就决定了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和所有者两者合一,其经营模式大多采取家族式管理模式,而不是公司制经营管理模式。目前,很多中小企业的财会人员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教育,会计知识匮乏,中小企业中普遍存在着财会就是记账的观念,缺乏对会计信息的分析,导致中小企业理财观念滞后,缺乏现代理财方法,财务信息失真,不能为决策者提供有效的市场信息,财务管理失去了它在企业管理中应有的地位和作用。

2.财务人员素质不高或经验不足

由于中小企业处于发展阶段,组织规模相对较小,企业财务人员综合素质相对低下。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即取决于人员的素质,也取决于他们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因为现代财务管理也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从事财务管理人员一方面要牢固掌握财务管理知识和技能,又要熟悉企业管理的其他各个方面,另一方面,既要会运用财务管理的常规方法,又要善于运用财务管理的非常规方法。一些企业使用高学历的人才但缺少实际操作经验,急需要一段时间的学习与调整。有些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只有一个会计一个出纳的现象,诸如此类,难以对财务进行科学的规划与管理,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必然对中小企业的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或阻碍企业的发展。

3.财务管理制度缺失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管理者缺乏加强财务管理的理念,一直拼命追求企业的现行利润。而且管理者和企业所有者基本上是同一人,采取一种集权式的管理模式,以为把企业的营业额提高基本上企业就活了,而忽视了加强企业财务管理,也抹杀了财务管理人员的建议和主动性。很多中小企业由于家族化成员管理财务,没有相应的财务制度,任人唯亲,这些人又缺少对于财务预测、财务决策、财务计划、投资预测、项目决策、财务分析及资本保值财务管理问题知之甚少,有时甚至盲目性地进行投资,由于这些管理者集权模式的操作和缺乏财务管理知识,必然会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造成或多或少的消极影响,进而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企业决策的失败。

4.财务控制薄弱,政府配套政策不到位

企业财务管理机制不健全也与政府对企业的监察力度不够存在一定的关系,由于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低下及财务组织的规模较小,导致无从谈起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监察,从而无法建立相应的内控制度,这似乎也给违法乱纪现象造就了某种便利条件,而造成企业资金乱用乱投资现象不断出现,甚至有人中饱私囊,将企业资金转入自己名下进行非法投机,又加上政府监察力度不够和政策法规不健全,难以挖掘深层次的违规违法的现象,即使能够对这种现象进行挖掘,而这段时期对中小企业造成的不良影响也是不可估量的。

三、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理念

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企业财务管理观念,现代财务制度战略要渗透到企业法人的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起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方位的财务监控体系。其次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提高财务管理活动中的诚信观念,塑造中小企业诚实守信的外部新形象,通过观念转变,重新定位财务管理工作,并以新理念来指导工作。最后转变观念应注重人的发展和管理,提高员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在财务管理中以人为本的思想,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行为,建立责权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实施对财务管理人员的激励与约束,充分调动财务人员科学理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2.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加强财务管理队伍建设,人才是关键,实行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取决于财务管理人员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这需要一支作风硬、业务精的人员。这要求财务人员必须靠自己努力逐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使自己成为政策性强、能力强的财务工作者。这些工作者应通过“财务人员要持证上岗”、“财会人员要经常进行职业道德、业务技术教育”等方式的专业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因此这就需要中小企业明确财务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构建最优的企业财务状况为宗旨,运用科学可行的管理方法,持续强化财务管理的各项管理工作。规范会计基础工作与建设财务管理队伍密切相关,有了好的财务管理队伍,才能按照国家要求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3.强化资金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资金的管理是为了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的资金运用第一要保证正常的生产经营资金,但也要资金的使用效率最高,通过控制现金流入与流出来取得日常生产经营和扩大再生产所需的投资,这其中还要控制资金流动过程中的风险,准确预测资金回收与支付的合理时间,闲置的资金要合理规划进行有效的管理与投资,流动资金和固定资金的占用应合理分配。资金的合理运用当然与内部控制相互联系,建立健全财产物资管理的内部控制制度,在物资采购、领用及销售等各个方面建立规范操作程序。财务管理与记录必须分开,以形成有力的内部牵制。还需要定期对财产物资进行检查盘点,以促进管理的改善与责任的加强。当前应该严格执行财政部规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使证、账、表的业务处理及会计档案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都达到标准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使之分工科学合理,职责明确。

4.建立科学的投资决策体系

首先明确投资方向,鉴于中小企业的产出规模,中小企业的投资主要是对内投资,包括新产品试制的投资、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人力资源的投资,发展阶段应注重人力资源的投资,因为加强人才的投入,拥有一定的高素质管理和技术型人才,是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保证,然后是产品和设备方面的引进与更新。其次要有规范的投资程序,中小企业在资金、技术操作和管理能力等方面具备一定的实力之后,向一些好的大型企业借鉴投资方式与做法,建立一套自己的投资程序,实行投资监理,对项目的投资活动各个阶段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实施,建立事前控制、事中调整和事后完整收尾。最后应有自己的专业投资决策者,规范合理的投资方式,合理调配投资项目,让资金合理利用和产生利润。

5.优化融资环境,拓宽融资渠道

资金是企业运转的血液,企业的运转和资金密不可分。对符合条件的发展有后劲的中小企业,地方银行应适当放宽贷款条件,给予积极的金融支持,如加快发展风险投资,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鼓励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筹备上市。借鉴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开辟二板市场,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投入。商业银行要积极转变观念,由被迫贷款转为主动积极地支持中小企业贷款,改革和完善银行现有信贷管理模式,发挥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促进作用。此外,中小企业间可以成立基金会,建立多渠道的融资体系,包括特定用途基金、担保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互助基金等,其资金来源可以是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及中小企业的入会费,管理上实行基金封闭运行,集中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带动地方经济的建设。

6.强化外部监督管理

国家应根据相关规定及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规律,制定出对应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构,明确规范相关财务人员的职责,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审批程序,以及工作流程。同时结合中小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缺陷,制定资金筹集、成本费用、劳工运用及工资管理、利润的合理分配等管理制度,并如实的贯彻执行。要实现财务管理的规范化,一是要充分发挥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和社会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作用;二是要充分利用财政、税务、审计、银行等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作用,共同督促中小企业贯彻《会计法》,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进行会计核算,做到建章立制,务实会计基础,完善内部控制,遏制舞弊和虚假行为,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增强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魏继东,华国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现存问题及解决对策[J].财会研究,2010(16)

[2] 文逢博, 裴更生,高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4)

[3] 章振东.我国中小企业财务风险控制[M].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第1版,2009年6月

[4] 郑学敏,万庆松.中小企业财务管理问题根源及对策研究[J].财会通讯,2010(2)

[5] 王玉.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J].特区经济,2007(2).

作者:王菊

上一篇:幼儿师范学校数学教学论文下一篇:外国经济账户赤字分析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