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2022-04-15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非遗传统音乐;有效普及“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强化。”而传统音乐中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更是值得珍惜和传承。今天小编给大家找来了《音乐鉴赏教学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篇1:

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如何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对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加强对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促进高中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提升。众所周知,音乐是高中教育阶段的重要课程之一,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音乐这门课程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其中音乐鉴赏是高中音乐课程的必修内容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在音乐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能力;教学策略

音乐是人类创造的一门极为独特的艺术。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是培育学生音乐审美感知和文化理解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只有深刻地认识到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不断探索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教学策略,才能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有效提升。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培养学生鉴赏能力的重要性

(一)激发联想,调动学生的综合感官

众所周知,音乐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音乐的创作灵感来源于生活,不同的音乐素材也会带来不同的音乐体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联想思维,从而调动学生各个感官共同发展,对于帮助学生掌握音乐的精髓和内涵有重要作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1]。如在对《春天的故事》的鉴赏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相关的视频为学生播放这一作品,让学生将歌曲与画面进行充分的结合,从而让学生的视觉、听觉受到刺激,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深刻了解作品的思想和内涵,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通过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音乐所要传达的信息,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接受音乐的教育和熏陶,还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消除不良的心理情绪,让学生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学生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作用。如在鉴赏《光荣与梦想》这一作品时,学生会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还能明确自己的梦想,进而为之不断地奋斗和努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造意识

音乐可以启迪智慧,丰富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激发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音乐不具有语义的确定性和实物形态的具象性,为人的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音乐实践形式的创造性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所以,在音乐鉴赏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如在鉴赏“鼓乐铿锵”这一节中的作品《滚核桃》时,教师可在不对作品做任何介绍的情况下,让学生聆听一段鼓演奏的音乐片段并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音乐描绘的是怎样的场景。学生的回答各不相同,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从而获得创造能力的提升。

二、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提高学生鉴赏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提升教师的音乐综合素养

只有教师具备良好的音乐功底和音乐素养,才能有效地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音乐鉴赏课堂教学效率和水平的提升。因此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应该树立良好的学习意识,不断地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这样才能促进音乐教学目标的实现,才能有效促进高中生音乐素养的提升[2]。

(二)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

新课标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实施素质教育以及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所以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也需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及时转变教学理念,充分地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讓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在音乐学习中提升自身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教师可在课前收集有关的音乐资料和文字资料,在课堂上让学生给大家讲解介绍,教师做点评或者补充。还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方法,在教学评价中也可以让学生相互评价。这些教学方法都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想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还要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以及需求出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从而为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多数高中生都对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师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可适当地穿插一些和教学内容有联系的优秀的流行音乐,引导学生充分感受多元化的音乐美,从而潜移默化地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如在教学“京剧传统戏”这一课时,教师可以融入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作为导入。如《说唱脸谱》是一首京剧与流行音乐相结合的戏歌,借鉴了京剧唱腔和旋律,将我国的传统戏曲元素巧妙地融入到歌曲中。这首歌曲也是初中教材的教学内容,学生听到这首歌会有熟悉感和亲切感,也起到了复习和回顾已学知识的作用。像这样带有京剧元素的流行歌曲还有很多,如《新贵妃醉酒》《北京一夜》《三国恋》《在梅边》等,教师可以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将其引入课堂,以此提高学生对京剧传统戏的欣赏兴趣。

(四)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

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贯彻和落实新时代的教育理念,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歌唱表演的创编、音乐角色表演的创编等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对音乐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知[4]。

如在欣赏“鼓乐铿锵”这节以我国民间打击乐为主的内容时,教师可让学生创编表现紧张不安的、兴高采烈等各种不同情绪的节奏片段。如在欣赏“丝竹相和”中的江南丝竹乐作品《中花六板》时,在给学生讲解了“放慢加花”的创作手法后,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用这种创作手法创编一段旋律。又如欣赏“柏辽兹”这课的《幻想交响曲》时,在反复聆听主题音乐的铺垫之后,可以让学生创编三拍子圆舞曲风格的舞步和舞蹈动作。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具有创造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可以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此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

(五)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积累

积累丰富的音乐作品对于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5]。教师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反复聆听学过的歌曲和音乐,只有经过反复聆听,才能延长记忆时间,做到对音乐作品的积累。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对一些重要的歌曲进行背唱,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音乐记忆力,也能增强音乐作品的积累效果。还可以让学生收集和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课外音乐作品,这样既能拓展和延伸课堂鉴赏的内容,也能让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课外音乐作品。

如教材中的“西方音乐”这块内容,大部分的课题都是以音乐家命名,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

“舒伯特”“肖邦”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让学生了解和鉴赏教材中的音乐作品,还需要让学生适当了解这些作曲家其他的重要音乐作品,这样才能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作曲家及其创作风格。这就需要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外收集和整理有关这些作曲家的其他音乐作品,学生对音乐作品的反复聆听、记忆、整理的过程,也正是学生音乐鉴赏能力逐渐提升的过程。

综上所述,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培养高中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成为新时期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转变教育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开展具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积累,从而促进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郭艳.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J].考试周刊,2020(28).

[2]路好云.浅谈高中音乐教学中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J].东西南北:教育,2019(17).

[3]李学舫.浅谈高中音乐课中如何培养学生鉴赏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10).

[4]李巧.浅谈高中音乐的鉴赏能力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20).

[5]吴涛.浅谈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师版),2019(10).

【作者简介】

郑向红(1979~),女,汉族,浙江金华人,本科,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音乐教育。

作者:郑向红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篇2: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非遗传统音乐的普及策略

[关键词]高中音乐鉴赏;非遗传统音乐;有效普及

“中国民族音乐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积淀丰厚,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各地区、各民族的民歌、器乐、歌舞音乐、戏曲、曲艺和民间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汇聚了中华文化的精华,理当是音乐课程的重要内容,在高中音乐教学中强化。”而传统音乐中被列入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项目更是值得珍惜和传承。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作为基本理念之一。近些年逐渐兴起的非遗保护项目,让一些中国传统音乐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通过了解非遗传统音乐的项目类型、聆听感受音乐特征、主要表现内容、文化背景等,从而提升音乐的理解和审美,透过音乐感受古老艺术背后的强大历史和文化内涵.坚定文化自信,达成对文化的传承。

青少年群体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高中阶段,他们既青春又饱含热情,既充满希望又需要给予力量,在高中阶段普及和推广非遗传统音乐意义非凡。但如何能更有效地普及和推进呢?高中阶段学生学业繁重,音乐课时安排有限,每个学期有规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所以,笔者基于高中音乐教材中原有的传统音乐内容,又适当地进行扩充,形成专题,主要在高一学年渗透和普及。经过近两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用心选材,精心准备

(一)分专题分类别,使内容多样化

截至目前的统计,中国非遗传统音乐共170项,中国非遗传统舞蹈131项,中国非遗传统戏剧160项,中国非遗传统曲艺127项。在这些音乐类和与音乐相关的项目中,我分专题以非遗中音乐类的传统乐曲、民间乐器、传统民歌为主,辅之民间歌舞、戏曲曲艺,在立足高中音乐鉴赏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再从中甄选出一些项目形式进行有益补充,使形式和内容更丰富更具多样性。在分专题的教学设计中我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个课题内容只深入介绍某一项傳统音乐项目,比如:《江南丝竹》《古琴音乐文化》《新疆刀郎木卡姆》《国粹京剧》等;另一种是将相关的非遗项目内容放在一个课题中,比如:蒙古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马头琴、呼麦、长调民歌,综合放在《蒙古族歌舞乐》中,通过结合历史发展和文化背景来更好地理解音乐。

(二)用心挑选最佳音乐版本,利于学生的听赏体验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对作品音频、视频的选择上要进行对比筛选。首先,音质要佳,这需要教师大量聆听对比,甚至要进行音视频的剪辑处理,做到听觉效果的舒适状态。其次,版本要适合,突出其艺术特征。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资源看到同一作品的多种演绎形式,比如,一首传统民歌,有原生态唱法、有流行唱法,有改编的合唱,选择哪种版本,要看如何设计教学,哪个版本更能促使有效达成教学目标。既然我们普及传统音乐,原汁原味的艺术形式我们必须要聆听,要了解其艺术特点。其他版本可以作对比,作为发展创新的引导方向。

(三)音乐形式和作品具典型性,突出艺术特色

在某一类传统音乐专题的设计中,要选择最具特色的作品和表现形式来展现。比如每一种音乐形式有其主要艺术特征,但是众多作品中有些特征明显,有些则不太突出,此时,我们就要选择更具典型性的作品来作为主要分析内容。比如,一提到西北民歌大家的第一反应是高亢嘹亮的,但在不同地区也有不同音乐特征的体现。那么在西北民歌的专题中,就可以选择青海花儿与陕北信天游各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对比。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能在了解学习中迅速抓住关键点,对此类艺术形式留下深刻印象,并能准确理解其艺术及文化特点。

(四)实地采风修剪音视频,体现其原生态特色

例如:在新疆刀郎木卡姆艺术和陕北民歌的教授中,笔者把采风时与非遗传承人交流的照片、录音资料进行编辑,将采风时的亲身体验和感受传递给学生,即使音视频录制不够完美,但最原汁原味的状态会影响和感染学生,让学生觉得这么陌生的艺术也离自己那么近,而且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课堂的反馈,笔者发现学生对这些老的传承人也是怀有一种敬畏之情,能通过视频中的他们看到一种最淳朴、最真实、最自然的状态,也更深刻感受到这些老非遗传承人的坚持和艰辛,一定要让这些古老艺术传播出去,传承下去。

若要让学生真正学到知识,能与这些古老的传统艺术拉近距离、产生共鸣并能培养兴趣,不只是搜集好资料和视频让学生看,更多的是考虑如何去设计教学,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接受。既是常规的音乐鉴赏,又不同于普通的鉴赏,根据其艺术特色进行不同的教学设计并制作课件,要有亮点。这更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不断的自我提升,所以,前期大量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

二、真心体验。开心收获

(一)发挥教师的专业优势,让学生多参与,亲身体验,更有效和深刻地理解其文化内涵

在这里.笔者分享两个课例中的实施环节及学生反馈情况。

课例一:《江南丝竹》

1.本课中,《中花六板》分支声部的旋律体验、《老六板》学唱、两者关系的对比分析都采用教师现场扬琴演奏,这样学生对乐器的真实音色及演奏状态有更直观的感受.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听赏情况灵活调整实施内容.使学生的体验和学习达到最佳效果。而且现场的弹奏比观看视频更有吸引力。

2.在江南丝竹音乐的创编环节中.笔者用扬琴视奏学生的创作旋律,帮他们更好地呈现出来,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有一个直观的概念。另外在一些变奏方法的示范演奏中,笔者用扬琴边示范边讲解,让学生对不同变奏形式有非常清晰的对比。通过创作的体验,学生觉得自己可以尝试从不敢碰触的内容,而且还小有收获,便更有成就感,部分同学对此也产生浓厚兴趣。另外,学生在小组集体商讨的创作过程中,各抒己见并共同完成,也更增强了合作意识和集体观念。

3.在《老六板》与《中花六板》的发展变化体验中,学生演唱《老六板》旋律,教师扬琴演奏《中花六板》,师生互动配合体验,让学生从速度、拍子等不同的变化中来理解江南丝竹加花变奏的创作手法,以及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江南丝竹音乐体系的发展关系。从而更好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和”之美。

课例二:《古琴音乐文化》

1.在介绍古琴的形制寓意时,学生对古琴实物近距离观察,琴身长度、琴体造型、琴面徽位、琴弦定音等都有象征意义。对于古琴的外形构造及与天文历法的关系一一对应,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引起其深入探究的兴趣。学生也深刻认识到古琴的琴制文化实在博大精深,其睿智令人称奇。

2.感受古琴的“泛音、散音、按音”三种音色时,先让学生按自己认为的演奏方式在古琴上自由弹奏,感受古琴的发音,然后教师示范正确的演奏,让学生对比聆听并感受三种音色的特点。既明确了三种音色,又直观感受到不同音色的演奏方式,比语言的描述更有效、清晰。进而也更理解古琴的“地声、天声、人声”三声合一的智慧。

3.在学习“琴歌”时,学生吟诗,教师弹琴。学生仿佛穿越回古代,体验文人雅士吟诗弹琴的生活状态,更好地体验琴歌的特点,理解古琴与诗歌的关系。最终,学生通过“看”“摸”“弹”等方式对这件古老乐器产生浓厚兴趣,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对古琴这件乐器所渗透出的传统文化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甚至有学生开始尝试学习。

“在现代化的都市中听琴,更向往连接琴史深处的蓝天、白云与静听天籁的时光。在门户开放、学贯东西的今天听琴,更倾情于铸就琴史的中华元素、文明传承、谱曲声韵和精深琴学。”笔者认为古琴音乐文化非常有必要作为传统音乐的重点让高中生深入了解,而音乐鉴赏模式的授课中融人这样的实践环节,更有效地滲透对传统音乐文化传承的意义。

(二)“中外”结合,“中西”结合,在快乐中学习并收获知识

1.将中国传统音乐与亚洲民族民间音乐融合,感受中国传统乐器的地位和影响力

中国传统音乐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近百年来遭遇了和传统文化同样的命运。中国的音乐曾影响了整个亚洲,日本、韩国至今有所保留,而在中国却逐渐没落,甚至被遗忘。在当下的音乐教育领域,西方音乐完全占据主导地位,中国传统音乐大多只存在于乡间的舞台上。比如,讲《外国民族民间音乐》时,在亚洲音乐部分,通过融合对比中日乐器(如:三味线、五弦琵琶、尺八等),让学生了解中国乐器对外国乐器发展的影响。学生会在中日乐器的外型上先产生疑问,外形几乎一样,名字也相似,于是就有了要找寻答案的兴趣.进而通过中国和日本同历史时期的音乐文化传播交流来了解中国音乐对其产生的影响。进而更提升了学生的民族自信、文化自信力。

2.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相结合,通过融合对比,感受传统艺术的“土”潮味儿

青少年对流行音乐的喜爱度较高,在某些非遗音乐的专题学习中,笔者将之与流行音乐相结合。当然有些作品本身也是融合的典范,比如:摇滚女歌手谭维维的《给你一点儿颜色》,是将华阴老腔与摇滚乐相结合的典范。先通过原汁原味的老腔欣赏,了解特色乐器、艺术特点等,再欣赏相融合之后的歌曲,感受这种古老艺术与摇滚乐的碰撞,在两种艺术的对比中感受风格的统一。让学生觉得原来我们的古老艺术也可以这么潮,甚至是中国最早的摇滚乐。学生们在这种愉悦的氛围中体验传统音乐之美,收获更大。

另外,音乐课有其特殊性,虽在教室中授课,但要创设浓厚的氛围。课前五分钟便提前到达教室播放与本课题内容相关的音乐或视频,渲染气氛,让学生先有一个情境感,在正式上课进入主题时便可更快更自然地融人其中,随着循序渐进的引导也更容易接受课题内容。整节课的尾声也在相关作品的听赏中结束,或提出类似音乐评论等问题,让学生带着更多的思考在课下继续深入了解.甚至能有更深的感悟。保证一节课的完整性,也要让课堂有仪式感。

结语

“传承者对于传统音乐的情感是音乐文化传统得以延续的基石。在民族音乐学者们的实地考察报告中,不乏对乐人与乐器、乐曲、乐社之间情感的描述。正是这份深情厚意,让传统音乐的承载者想方设法要将祖宗留下的东西传下去。”任何一种传统音乐形式不是通过音乐课或者通过传统艺术进校园一项活动就可以让学生喜欢或者全员能学习起来的。一种艺术形式走向没落或消亡,跟她本身的特点有关。笔者和同伴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过这些方式,让学生去多了解一些,多接触一些,了解这些传统音乐的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做到文化的传承。如果期间能有爱好者有意学习技能并做专业的学习那自然是极好的。新的社会和时代下,真正传承或复苏,需要抓住其艺术精髓,去发现这种传统音乐在现代社会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改革创新。正如著名打击乐演奏家安志顺先生在《国乐大典》第二季中提到,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要“先固本,后开新”,这也是我们要秉承的。

作者:王彩云

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篇3:

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与海南本土音乐传承

【摘要】海南本土音乐是海南地域文化的瑰宝,是海南文化建设和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探究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与海南本土音乐传承的关系,提出利用高职音乐鉴赏促进海南本土音乐传承的方式,并对高职音乐鉴赏课程内容进行了优化,使其满足对海南本土音乐传承的需求。

【关键词】海南本土音乐;高职教育;音乐鉴赏;文化传承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教指委公共基础课程立项课题“海南本土音乐在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中的有效教学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8GGJCKT79)的研究成果。

一、海南本土音乐的定义与传承现状

(一)海南本土音乐的定义

海南本土音乐是指以海南本土文化为基础的音乐艺术,其在音调、风格、调式、调性方面都具有较为明显的海南地方特色。狭义的海南本土音乐主要是指海南发展历程中所形成的民俗音乐,主要以地方民歌为主,具有一定的历史传承性,通常为海南人民祖祖辈辈相传下来的音乐作品;广义的海南本土音乐是指一些可以反映和体现海南人民生活、文化、地域特点的音乐形式,其可以是现代流行音乐,也可以是传统音乐。

(二)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承现状

海南是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分布地区,在民族发展中,海南逐步形成了以少数民族民歌为主体的本土音乐形式。但是,由于海南本土音乐大部分为少数民族语言歌曲,其在传承难度上高于一般的本土音乐,同时,随着海南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外来文化的兴起以及本土音乐家的流逝,海南本土音乐正在面临着巨大的传承危机。据不完全统计,海南超过80%以上的人群并不了解海南的本土音乐,而专业的海南本土音乐传承者也不足百人。

但是,作为海南地区的文化瑰宝,海南本土音乐传承对于海南文化建设和传统文化保护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促进海南本土音乐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了海南当地文化发展的重要工作。而实现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承,不仅需要音乐传承者的努力,更加需要社会各界予以高度的支持。

二、利用高职音乐鉴赏促进海南本土音乐传承的方式

(一)培养学生兴趣,普及海南本土音乐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基础课程的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学生都需要学习的课程内容。基于高职音樂鉴赏课程的教学平台,可以将海南本土音乐融入到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中,选编部分适合高职学生鉴赏的海南本土音乐,通过教学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未来在音乐方面的发展提供可能,或者帮助学生形成某一兴趣爱好,对海南本土音乐形成相对独到的见解,进而使学生也能够成为海南本土音乐文化的传播者。

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不应一味强调本土音乐的艺术技巧和知识,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本土音乐所折射出的深厚文化底蕴。这就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深入挖掘海南本土音乐的内涵,通过对其歌词、曲调、创作背景等方面的分析,向学生们展现海南富饶的资源、美丽的风景、朴实的民风、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海南在历史中的沿革,进而使得学生通过对海南本土音乐的鉴赏,提高对故乡的认知水平,使其更加热爱家乡,更加热爱海南本土的音乐形式。

(二)结合音乐活动,推动海南本土音乐创新

少数民族语言晦涩难懂,是当前海南本土音乐传承困难的主要症结,语言壁垒造成了海南本土音乐无法广泛传播。而音乐鉴赏课程作为高职院校音乐文化教育的重要方式,其教学形式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在高职院校中,诸多音乐类活动也需要立足于音乐鉴赏课程。因此,实现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承,可以立足高职音乐鉴赏课程,结合丰富的音乐活动,推动海南本土音乐的创新。

对此,可在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中增加“海南本土音乐歌词转译”的内容,通过邀请少数民族歌唱家或语言学者,对海南本土音乐中的歌词进行简要的翻译,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部分本土音乐的歌词大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组织协调校内外的音乐类兴趣社团,利用音乐鉴赏课程中提供的海南本土音乐歌词转译文本,引导学生大胆地对海南传统的民族歌曲进行改编,通过对歌词内容和曲调的改编,形成具有现代特色的、易于传播的、同时保留了海南本土音乐属性的原创歌曲。

(三)选编优秀的海南本土音乐进行编曲、演唱、录制

很多优秀的海南本土音乐苦于没有制作成音乐专辑而无法让世人知道其价值,进而阻碍了其传播和推广。海南本土音乐无法广泛传播,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对其进行商业模式的包装。现代年轻人的音乐审美大部分已经偏向西方流行音乐价值体系,对于纯传统音乐的配器模式接受度低,进而影响其推广和发展。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现代流行音乐的创作技法和现代音乐技术同时结合海南本土音乐旋律特点进行编曲再创作,使其符合青少年的审美体系,进而达到传播的目的。

在音乐结构的设计上,可采取重复其原本段落模式的方法对其进行重复扩充。因为海南本土民族语言晦涩难懂,在课堂上无法对其进行模仿演唱,从而增大了学习的难度,所以,在编曲再制作的过程中应该在原有海南话段落中加入翻译后的普通话段落,该歌曲段落的旋律跟原曲一样,只不过歌词变成普通话而已,这样能够跟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中增加的“海南本土音乐歌词转译”模块有效地配合起来。并且现代化的音乐制作技术和音乐技法的融入,使得歌曲变得流行、时尚,符合高职学生的音乐审美特点,进而使得海南本土音乐在音乐鉴赏课堂中能够成功、有效率地开展、进行。

三、基于海南本土音乐传承的高职音乐鉴赏课程内容优化

实现高职音乐鉴赏课程对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承作用,需要在课程中融入海南本土音乐歌曲。但是,由于海南本土音乐的难度较高,且形式多样,在选择适合高职音乐鉴赏课程的海南本土音乐时,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一)语言易懂

海南地区为我国少数民族的重要聚集地,聚集着黎族、苗族、藏族、彝族等30多个少数民族。因此,在海南本土音乐中,存有大量的少数民族音乐,其中不乏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由于语言不通而晦涩难懂,不利于非专业学生学习。因此,在为高职院校音乐鉴赏课程选择海南本土音乐时,应当确保歌曲的语言为汉语,但为了确保充分体现地方特色允许歌词中出现少量的方言。

(二)内容积极

高职学生年齡为18—20岁,学生刚刚步入成年阶段,其思想尚不成熟,社会阅历相对较少,生活观、价值观较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为了保障高职学生拥有积极健康的思想觉悟,音乐鉴赏课程中海南本土音乐的题材应当具有积极健康的特点,主要以亲情友情、社会生活、历史文化为主,可少量涉及爱情、政治等主题,但应确保歌曲内容积极向上、乐观健康。

(三)朗朗上口

由于高职音乐鉴赏课程是公共基础课程,学习者的音乐素养较低,在面对难度较高的音乐歌曲时,往往难以充分理解歌曲内容,甚至是无法充分感受音乐美感。因此,在为高职音乐鉴赏课程选择海南本土音乐时,应当确保音乐朗朗上口,易于传唱,以保证学生在学习音乐鉴赏课程后,不至于因学习难度太高而对海南本土音乐的学习产生抵触心理和畏惧心理,同时便于通过学生进行海南本土音乐的广泛传播。见表1:

四、总结

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以音乐文化传播和音乐素养普及为目标,具有成为海南本土音乐传承平台潜力。通过高职音乐鉴赏课程以及对该课程的教学延伸,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对海南本土音乐的兴趣,丰富海南本土音乐的专业知识,进而实现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播、创新以及传承者的培养,为海南本土音乐的传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睿,徐敦广.管窥海南本土音乐文化教育传承中的困境及解决方案——以海南黎族民歌为例[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54-57.

[2]杜怡佳.海南省黎族本土音乐在中学的教育现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3]陈哲虹,孙晶.海南本土音乐在高职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9(9):75-76.

[4]田中瑞.民族民间音乐在高职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2(1):153.

作者简介:陈哲虹(1986-),海南省琼海市,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领域:音乐教育、作曲技术理论;孙晶(1972-),海南省海口市,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维也纳音乐与表演大学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主要研究领域为音乐教育与课程。

作者:陈哲虹 孙晶

上一篇:原则网页设计论文下一篇:计生档案管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