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环境保护论文

2022-04-17

摘要: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有序开发是21世纪全世界倡导的理念。贵州省2015年有16座大型水电站投入运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遭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本文通过研究贵州省水电开发立法现状,分析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贵州省现行地方法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制建议。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水电站环境保护论文(精选3篇)》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水电站环境保护论文 篇1:

哥伦比亚埃尔斯瑞诺水电站项目提交环境保护许可证申请

哥伦比亚麦德林公共服务公司(Empresas Puhlicas deMedellin,EPM)提交了埃尔斯瑞诺(El Sireno)水电站环境保护许可证申請。该电站位于哥伦比亚西北地区,装机容量150 MW。

哥伦比亚国家许可管理局( ANIA)相关文件显示,埃尔斯瑞诺水电站旨在为安提奥基亚( Antioquia)省的乌拉奥地区供电,项日预计总投资1.28万亿比索(约合3.5亿美元)。

而此前,EPM正在处理伊图安戈(Ituango)大坝施工事故导致的工期延误和超支问题。伊图安戈大坝是哥伦比亚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日,同样位于安提奥基亚省,装机容量2.4 GW。2018年4月,伊图安戈大坝引水隧洞在施工中发生塌方,导致11.3万人被迫撤离,大坝施工中止。随后,安蒂奥基亚省政府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应对可能由塌方引发的灾难性洪水。伊图安戈大坝建设工期也将因此延长至少3a,将超支10亿美元。

专家表示,在哥伦比亚开展水电工程建设较为艰难,一般会受当地社会和环境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编译自www.chincold.org.cn)

作者:李晓濛 李慧编译

水电站环境保护论文 篇2:

贵州省水电站建设中的环境保护法律问题探析

摘 要:保护生态的基础上实现可再生能源的绿色、有序开发是21世纪全世界倡导的理念。贵州省2015年有16座大型水电站投入运行,在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遭受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本文通过研究贵州省水电开发立法现状,分析水电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贵州省现行地方法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法制建议。

关键词:贵州省;水电资源;开发利用;保护

作者简介:林晓明(1992-),海南文昌人,贵州民族大学法学院,2015级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一、贵州省水能开发利用背景及现状

建国前,贵州省出产了历史上最早的水电站,位于遵义市桐梓县天门洞。20世纪50年代,乌江流域水电站的规划工作正式的进入了一个新的起点,1982年底乌江渡水电站的建成、2011年贵州省余庆县构皮滩水电站的建成、2013年沙沱水电站的建成,象征着贵州省乌江流域水电开发利用的圆满收官。贵州省第二大河流北盘江自2008至2012年,经历了4年投产发电,2015年该流域的马马崖水电站顺利投产发电,标志着贵州省大型水电站完美收官,同时标志着贵州省水电事业达到繁盛时期。

二、贵州省水电开发利用立法现状

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专项的水电开发利用法,对于水电资源来说,均只是分散在各个法律法规之中。近些年来我国很多省份开始重视水电开发引起的环境保护问题,某些省份相继已出台了相关条例,目前只有吉林省、辽宁省、湖南省三个省相继出台了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1],贵州省目前没有针对水电开发利用制定专门条例的情况,但是从不同方面对水电开发条出台了条例、办法及意见[2],贵州作为生态文明之省,水电也是作为贵州省经济支柱的一大关键,面对各种水电质疑声音的情况下,应在保护生态的情况下、科学且合理的开发水能资源。

三、贵州省水电开发存在的环境生态问题

水电就是指对水能资源的开发利用。不合理开发利用水电势必会引起水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移民搬迁安置等问题[3]。在水电开发过程中势必会改变原河段的生存环境,尤其是水电开发对水生生物的多样性、自身生存环境的破碎、鱼类及濒危物种的资源量的减少,甚至可以导致濒危物种的绝灭的后果、还有一些物种的重要栖息地等方面的影响,同时也会引发社会问题的不利影响:比如移民搬迁安置、地区的少数民族及宗教、社会经济情况、风景保护区等社会环境各方面。

四、贵州省水电开发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立法不完善

在没有国家层面上的专门的水电开发利用法的背景下[4],贵州省在水电开发利用的工作中出现一系列问题的情况,现行的条例、办法中仍然存在很多行政管理职能不规范、水电设施管理和保护范围不明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水电开发利用的工作。所引发的环境问题,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法律上是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今年5月施行的《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①列举的禁止行为中未提及禁止矿渣垃圾等其他废弃物,足以说明保护范围内的禁止行仍并不严谨。

(二)管理体制不规范,缺乏环境公众参与制度,环保意识淡漠

现行条例在立法上都出现了行政管理、管理职责不明确,导致规划及管理工作严重滞后,各个行政管理部门只针对本部门管辖的范围内进行独立的管理,各部门之间缺乏统一协调合作,还会出现多部门管电的交叉矛盾的现象,严重的阻碍了水电的开发利用,而且贵州省在现行的有关水电条例、办法中还缺乏公众的参与,公众参与度不够,民众对水电开发利用及其环境保护的意识较薄弱,诸如近几日贵阳发生的因周边村落生活垃圾堵塞致使水电站无法顺利发电的事件,一方面严重的导致了水电工程的进度,另一方面严重的污染了环境。

(三)行政管理法律责任不健全

现行条例与权责相配原则相抵,缺乏对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的规定,或者是偏重规定行政机关的职权,忽视其相应的法律责任,只规定行政相对人的法律责任,且法律责任只限于行政处分。另外对一些违法行为的惩治力度还不够,致使连带着更多问题发生,应该在处罚数量和处罚金额上加大力度。

五、关于贵州省水能资源开发的法制建议

(一)完善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法律法规

充分明确规定管理权限、水电设施管理和保护的范围,比如禁止行为要具体化、严谨化,进一步地完善贵州省水电相关法律法规。针对贵州省而言,笔者建议在秉承着发展可再生能源的理念,制定贵州省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条例,系统的完善水电法律法规体系,竭力遏制违法行为的出现。

(二)创新水能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体制,建立水电公众参与制度,提高公众保护环境意识

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要明确规定,具体规定各自的工作职能以及管理权限。目前,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国都是环境保护方面走在最前端的,水电开发率也是最高的,应该借鉴美国、加拿大、日本、挪威等国颁布的专门的水电法,针对水电开发施工项目、审批及核查项目、整个水电规划项目民众的参与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关于贵州水电开发法律法规中应该建立起公众参与制度,涉及社会公众利益需要听证的,应当向社会公众公知,举行听证等措施。同时,可以积极在各领域、各地区开展绿色水电的宣传工作,提高民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三)健全各级政府相应的法律责任

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权责相配是值得地方政府立法借鉴的,在整个水电开发工作中,充分明确规划部门、审批和监督部门及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的法律责任。因此,贵州省各级政府应对其相应的法律责任的明确规定予以重视,比如从责任行为与责任方式予以明确的法律责任规定。为了让水电开发在一个有法可依的环境下有序发展,笔者建议可补充明确对行政机关的法律责任,保障水电的有序开发、保护环境。

[ 注 释 ]

①<贵州省水利工程管理条例>第十七条:“在水利工程保护范围内,禁止下列影响工程运行和危害工程安全的行为:(一)生产、加工、储存或者销售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等危险物品;(二)爆破、打井、钻探;(三)兴建涵洞、开挖隧洞、开采矿产资源影响工程蓄水和安全;(四)其他可能影响工程运行或者危害工程安全的行为”.

[ 参 考 文 献 ]

[1]周焱.我国水能资源开发法律问题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12(5):11-15.

[2]贵州省人民政府法制信息网.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贵州省水能资源使用权有偿出让办法>和<贵州省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费征收管理办法>[EB/OL].2009/4/15.http://www.gzfzb.gov.cn/html/Tracing/332/.

[3]彭雨.水电资源开发之环境法律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13(9):169-170.

[4]段凯莉.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利用法律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5(4):92-95.

作者:林晓明朱四喜

水电站环境保护论文 篇3:

生态修复在小水电中的应用

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小水电站的建设产生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并且日趋严重。小水电站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实际的施工行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或者实际施工设计不合理,就可能对于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在小水电站施工的同时,如果存在对应的破坏行为,就需要采取对应的生态修复技术来应对,这样才能够进入到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关键词:生态修复;小水电;可持续

引言

水电站生态环境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使得河流流量不满足生态流量,对水电站下游河流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水电站周围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电站周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由此可知,当前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来降低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逐步实现水电站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共存。

1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意义及作用

1.1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意义

分析研究区水电站的建设及运行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影响生态环境的对象、影响的范围等,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以减缓水电站建设对原始生态环境的破坏及影响的范围;并建立相应的工程措施修复周边生态环境;为后期小水电站建设中的生态修复问题提供一定理论依据。研究成果对于今后不同地区小水电站开发建设在生态修复方面起到参考作用;从而可以减少和避免生态问题对小水电站建设运行带来的不利影响;研究水电站生态修复,使小水电站建设达到水利防洪、发电灌溉、保护生态、改善水质、美化环境等多重功效,为发展我国的小水电站建设提供参考借鉴。

1.2小水电站生态修复的作用

1.2.1减少自然灾害

水电站的建设改变了原有的生态保护,在水电站周边造成地表水土流失,促使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对水电站周边进行人工生态修复可以促使地表植被快速生长,以保持水土流失,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水电站上下游修建一定的生态修复工程,恢复河流的自然流态,可以有效地减少和避免自然灾害的发生。由此可见,适时的对小水电站进行生态修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1.2.2提高水电站经济效益

小水电站的建好后,随着水电站的运行,以及对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和控制,水电站周边水土流失以及自然灾害接踵而来。这样河流水资源就会持续减少,而应用生态修复后,就可以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有效控制水土流失,提高需水量,不但会使水电站的使用寿命有所增加,也会大大提高水电站的经济效益。

2生态修复在小水电中的应用

2.1树立环保意识

在小水电站工程开发建设的同时,应该从工程的开发建设到施工以及后期的运行,自始至终贯穿环保意识,以达到对水电站工程的生态环境保护,使得小水电站工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首先,在小水电站工程的设计中加入生态环保理念,增加一定的水土保持生态设计,提高水土保持意识,可以有效地减少水电站修建对生态的破坏。其次,在水电站施工过程中树立环保意识,对于施工裸露地表要及时进行覆盖,施工结束后要采取一定的措施及时进行修复,以达到水土保持的目的。再次,在水电站运行过程中,也要树立环保意识,要在运行盈利的同时对周边环境进行修复治理,最终恢复水电站建设之前的生态环境。

2.2实现小水电站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统一

要想实现小水电站的生态修复,就需要在“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原则下,实现小水电站开发与生态保护的统一,进而将小水电站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充分地发挥出来。对此,建议相关部门对水能资源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进行详细的分析,控制小水电站的开发利用率,提升小水电站开发的科学合理性,确保小水电站的开发始终处于自然生态系统的接受范围内。

2.3建立小水电站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标准

对于不同类型小水电站案例进行归结,将水土保持不好的,水土保持良好的都融入进去,组织专家和学者对于这样的数据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和研判,确保对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着更加全面理性的认知,然后积极结合区域的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小水电站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规范。对于实际小水电站生态修复技术标准和规范的可行性进行研判,建立对应的评价机制,确保可以迅速的反馈实际技术标准的问题,并且采取对应的措施来进行校正,由此使得实际的技术和标准朝着更加科学的方向发展,这样后续小水电站工程就可以依照这样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来做好对应的工作规划。

2.4加强水电站工程边坡防护设计

边坡防护是水电站工程开发建设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对整体建设质量具有直接影响。在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过程中,主要是采用喷混凝土或者浆砌石护坡的方式,该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边坡防护效果,但不利于对植被的保护,会造成一定的生态破坏。因此,为了减少水土流失现象的发生,可在边坡防护设计中采用喷混植被混凝土护坡方式,即达到边坡的防护,又能有效促进植被生长,可有效地预防水土流失。此外,还可将边坡防护与周边的自然景观结合,增加水电站工程生态景观的观赏性。

2.5加强小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

要想实现小水电站的生态修复,还需要加强小水电站的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在小水电站开发总体目标中,体现生态环境目标,提前做好相应的流域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从而在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生态修复;其次,在开发利用水能资源的过程中,及时关注小水电站运行对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并及时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措施,实现生态修复;再次,在小水电站开发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要对施工单位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予以重点关注,优先选择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合理的施工单位;最后,在小水电站建设过程中,监理单位也要对施工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予以重点监督,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的破坏。

2.6完善小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体系

要想实现小水电站的生态修复,还需要对现有的小水电站水土流失防治体系进行完善。首先,在小水电站项目的开发阶段与建设阶段,根据国家制定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进行水土保持方案的制定,并将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落到实处,避免小水电站建成之后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其次,将重点治理与面上治理进行结合,将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进行结合,提升水土流失问题治理的有效性;最后,在小水电站的运营过程中,相关部门要做好相应的监督管理工作,一旦发现有故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就要从严处理、从重处理。

结束语

水电站生态环境如果不加以治理,将会使得河流流量不满足生态流量,对水电站下游河流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影响;还会导致水电站周围水土流失;还会导致水电站周边生态环境严重破坏。当前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大,需要通过生态环境修复来降低水电站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而逐步实现水电站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共存。这就需要研究水电站工程设计及施工组织等的优化措施;对水电站周边环境生态修复加大投入,进行综合恢复,进而可进一步加强水土保持,促进我国水电站工程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昌红.邱静.刘达.河流生态修复技术浅议[J].广东水利水电,2010(10):33~35+39.

[2]张彦文.白龙江流域引水式电站的环境风险评估及减水河段生態系统恢复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3.

[3]侯涛.王丹.黄滔.生态修复在水电水利工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1):288~289.

[4]王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2):42+44.

作者:范国良

上一篇:会计核算与审计论文下一篇:所得税会计准则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