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2022-04-24

摘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完善的美国、法国及日本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途径和具體做法,通过总结其农业现代化路径及发展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道路,通过从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发展多元经营结构、构建家庭农场主题培训机制、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等方面推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精选3篇)》相关资料,欢迎阅读!

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篇1:

乡村人才振兴下吉林省农业农村人才队伍的建设路径

摘 要 农村人才队伍建设规划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内容。吉林省把振兴乡村人才作为工作重点,按照当前实施科技兴农、拔尖人才的方针,基本建成一流的农业科技推广队伍。结合吉林省农村人才队伍基础建设现状,详细分析农村人才队伍基础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提出了相关建议,为在推进乡村振兴和发展战略中更好、更充分地利用农村实用型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乡村人才振兴;建设路径;吉林省

优秀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农村人才振兴的意见》,进一步完善现行农村人才振兴政策管理体系,确立了总体目标和方向[1]。为助力乡村振兴,应着力引进人才,培养优秀人才,让优秀人才投身农村,建设懂农牧、爱农村的人才队伍。结合吉林省农村人才队伍基础建设现状,详细分析农村人才队伍基础建设的经验做法和取得的成果。

1 队伍建设目标

2017年10月,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乡村振兴发展战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2]。基于此,基层的农村人才基础建设要与城镇相结合,共同打造人才队伍。

目前,乡村人才振兴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的总体目标是打造一支“一懂、二爱、三拥有和四得”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一懂”就是懂农牧,即专业技术要强;“两爱”就是爱农村、爱农民,即能长期投身于农业建设;“三拥有”就是有梦想、有技能、有担当,让人才成为农民工作的榜样;“四得”就是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及用得上,让人才真正参与到工作中,落实经济发展规划。只有确立基础建设目标,才能促使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优秀人才大显身手,在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中大有作为。

2 队伍建设情况

2.1 新型职业农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经过培训,吉林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建设有了新的进展。吉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型农业服务项目机构负责人等新型职业农民达56.3万人,其中高水平新型职业农民208人,新型岗位农民培训评价规模居吉林省前列。大力开展农业中专学历文化教育,自主创新中高职院校文化教育,探索定点合作委托培养,吉林省积极开展大学生和农民教育资格培训,培育规模在吉林省居前列。新型农民培训质量不断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连续获得吉林省十佳新型职业农民、吉林省产业发展规划新星等荣誉。吉林省强烈推荐农民申请“全国千名优秀新型职业农民支持的新项目”,大批自主创业人才不断涌现,成为推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壮大的优秀职业农民典型。

2.2 完善镇村干部队伍

1)按照“三支一扶”计划的实施,充实农村党员队伍。在我国人力资源局社会保障厅和吉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统一部署谋划下,相关工作者与时俱进,创新体制机制,持续打造关爱自然环境的服务,正确引导一大批优秀人才下乡。2016年以来,吉林省共招收“三支一扶”高校毕业生140名,充实了农村党员队伍。2)利用退伍军人文化教育学习平台,对想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的退伍军人开展基层重点学习培训,达标后,录用到村(居)民委员会[3]。3)以针对性培养为基础,打造镇村干部人才队伍。吉林省与学校合作,招收当地有志回农村创业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并对其进行全日制大专文化教育。吉林省大力支持我国按照延长学制加入高中农民高等职业教育规定,探索学历提升新模式,自主创新开展中高职院校文化教育工作。

3 队伍建设的不足

3.1 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紧缺

现阶段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短缺是普遍现象,导致这种情况的因素主要有以下3个方面。1)编制问题。基层农技推广人员的编制一般由城市农牧业服务站确定,但实际上必须由市人民政府统一。现实中却为解决紧要问题,部分专业岗位成为其他岗位的替代品,这种专业岗位的占用导致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短缺。2)老龄化问题。现阶段各乡镇农技推广人员是1997年“三定”期间产生的,目前该政策已执行20多年,许多推广人员已从壮年步入中年,无论是精力还是体力都有所下降,因此整个农技推广团队老龄化的问题十分突出。随着近几年人员的调整或退休,很多城镇都出现了农技推广人员短缺的问题,呈现出“青黄不接”的现象,农技推广工作面临严峻挑战。3)招不到、留不住人才。由于农村工作难度较大,招聘和留住人才比较困难,外加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与收益不成正比,大学毕业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使农村基层人才缺失更为严重。

3.2 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不能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迫在眉睫,大力推广高效农作物和生态农业,产业链产业化、特色化及系统化转型成为新的发展方向。目前,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大多知识水平有限,无法实现大规模技术推广。此外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主要集中在生产过程阶段,基层农技推广人员对一些建设完成产业链、构建农业经济闭环等缺少足够能力,严重影响农业经济进一步發展。目前基层农技推广人员队伍中,懂技术、懂专业、懂产业链的专业人员较少,造成难以系统化给农业种植人员传授专业知识,无法有效提升农业生产力。原有的“三板斧”已不能发挥大作用,难以适应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需要,急需采用合适的方法解决现有问题,使农业生产在新时代下蓬勃发展[4]。

4 建设对策

4.1 加强组织协调

1)完善学习、培训和评价体系。政府部门要把提高农村实用性优秀人才开发设计纳入农业农村发展趋势总体规划,进一步把人才队伍基础建设作为重点内容。对不同地区农村人才队伍基础建设按时检查评价,高度重视优秀人才“量”的对比,让更多参与农业经济建设的年轻人可以得到锻炼,并在工作中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优秀人才“质”的考核,保证人才可以通过经济规划提升自我能力,对未来发展不迷茫,面对工作上遇到的困难保持乐观心态。2)构建重点优秀人才的长远发展规划,为农业经济长期健康发展做好系统性计划。从示范、推广等多个角度进行评选,对高度重视农村优秀实用人才开发设计并取得显著成效的部门和个人给予奖励。为使更多有理想、有能力的人才加入建设团队中,应提高组织协调能力,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优化规划方向,加大农业农村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4.2 完善人才引进服务项目,引导人才投身农牧业

从乡村振兴角度看,解决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人员短缺的关键是通过多种方式招聘技术专业人才,壮大基层农技推广队伍。要做好这项工作,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着手。1)制定相关政策,吸纳农业高校毕业生和“三支一扶”大学生,增加底层农业技术团队基数。建设人才队伍,鼓励他们在基层农技推广岗位努力工作,为个人成长积累经验,从而推动农牧业长远发展。2)充分利用现行政策,做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的优秀人才定向招聘工作,与高校合作开展“定向招生、定点申请”等工作,解决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想进难留”的问题。3)按照用人要求,做好农技人才各级推广,扩建基层农技推广人才队伍,给予合适条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投入农牧业建设[5]。

4.3 培训教育,持续提升业务质量

1)加强农村党员学习培训,进一步提高乡镇干部队伍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和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使党员干部在未来工作中可以做到以身作则,主动参与农业生产,引导农村地区居民参与经济建设,为农业经济循环发展做好基础工作。2)创建新型职业农民长效跟踪技术和咨询规章制度,对重点培养目标实施团队挂钩、技术支持及户籍专项指导。同时打造新的农产品验证、注册商标及知名品牌,电子商务等领域开展引导服务项目,使原本仅依靠农业种植推动的农业经济呈现多元化发展,从多个角度提高农业建设水平,让人才可以凭借专业技术,保证农村地区居民可以有更多渠道合法创收,提高人才建设农村的自信心。3)推进“引进人才”工程,顺应地方人才发展趋势,凝聚乡村振兴关键力量。以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人才加入农业经济建设中,如住房补贴等,要将其作为长远发展目标系统化研究,避免因政策中断打消人才工作的积极性。

4.4 注重搭建平台,发挥人才引领作用

坚持多种渠道,充分发挥优秀人才的“传、帮、带”作用。以优秀职业农民和高水平人才为技术骨干,组建高新技术服务组,按时进村宣传教育,利用身边的人、事及工作经验开展技术辅导,充分发挥优秀人才“高科技宣傳员”和“致富推手”的作用。开展“一帮一”主题活动,组织高新技术示范户和困难户组成“致富社区”,使人们可以为共同发展贡献力量,达到相互扶持、共同进步的效果。基于正确帮扶理念,使人们可以依靠正确思想稳步前进,并通过合适帮扶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强化经济建设力度,凭借适当帮扶方式使人们在接受帮扶时没有负担,并同帮扶人员一并参加到帮扶工作中,扩大帮扶工作影响力。通过各类有效方法提升致富能力,让所有农村居民实现共同进步,从而共同迈向致富之路,共谋美好生活。

5 结语

只有留住人才、用好人才,才有乡村振兴的信心。坚持留住人才,优化农村营商环境,用党员、领导干部及地方人才引领发展潮流。鼓励创业者带资金、技术及创新项目等到基层,参与农村土地承包等优势资源开发设计。坚持对基层员工进行塑造,适度放开优秀人才的招聘和晋升标准,激发优秀人才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完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优秀人才生活水平和办公环境,使高层次人才在乡村振兴工作中自由施展才华。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中央为响应千万农民幸福生活梦想而提出的一项重大管理决策。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实施和产业繁荣的完成离不开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的优秀人才,积极打造“一懂、二爱、三拥有和四得”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才队伍,对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思雨.打造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中央农办负责人解读《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J].中国食品,2021(5):16-19.

[2]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EB/OL].(2018-02-04)[2021-09-10].http://www.gov.cn/zhengce/2018-02/04/content_5263807.htm.

[3] 刘晓琴.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9.

[4] 龙新.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乡村振兴[N].农民日报,2018-12-26(1).

[5] 胡永万.统筹推进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 聚力乡村人才振兴[J].农民科技培训,2018(12):14-15.

收稿日期:2021-11-13

作者简介:宋京阳(1987—),女,吉林长春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为农村经济。E-mail:sjy8472@163.com。

作者:宋京阳 杨左萍

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篇2:

浅析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摘 要:本文通过分析家庭农场发展比较完善的美国、法国及日本国家家庭农场的发展途径和具體做法,通过总结其农业现代化路径及发展经验,探索一条适合我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道路,通过从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发展多元经营结构、构建家庭农场主题培训机制、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等方面推动我国家庭农场发展乃至全国农业农村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美国;法国;日本;家庭农场

农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越来越重视,特别是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经营理念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发展契机。目前,中国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型期,传统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已经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需要在保持以家庭经营为主的基础上,培育新的农业经营主体,以适应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要求。

一、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的经验分析

(一)美国大中型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美国的农业劳动力仅占其总人口的1.8%,不仅养活了近3亿的美国人,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美国之所以能够在农业领域上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其采用家庭农场制农业发展模式息息相关。美国由于地域广大、人口相对稀少,农户散居在各处,其发达的科技与交通帮助形成完善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美国农业模式——大中型家庭农场。其特点表现如下:

1.生产经营区域化。美国把全国分为10个“农业生产区域”,每个区域主要生产一两种农产品。北部平原是小麦带,中部平原是玉米带,南部平原和西北部山区主要是畜牧业带,太平洋沿岸地区盛产水果和蔬菜带。

2.土地所有权私有化。美国政府从1862年颁布《宅地法》使得大部分农民都获得了土地,到上世纪20年代,美国全国可供耕种的国有土地基本上都已流转到农民手中。也正因如此,使得农场不仅都能够相对完整地保持原有的土地不被分割,而且能够得以扩张和发展。

3.政府政策的支持。美国政府通过直接投入、补贴、税收优惠等三个方面为家庭农场的发展保驾护航。大量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制定针对农业、农场主的税收政策等。

4.产业协会的引导。在美国,农业各产业协会的作用无处不在,协会设立网站提供政策、贸易、天气、市场、病虫害防治、新品种等实用信息,适时更新,服务农民。

5.知识农民科学种田。在美国,许多农民都受过大学农业专业教育,他们更容易接受新知识,并愿意运用电脑、智能手机、互联网等手段交流行业信息,了解市场需求。同时,美国农民十分注重科学种田,通过科学的农田管理方法,在提高产量的同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增加农田肥力。

(二)法国中型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法国作为欧盟第一农业生产国,世界第二大农业和食品出口国,世界食品加工产品第一大出口国,其家庭农场的发展功不可没。法国农业的经营方式主要是中型家庭农场,其中耕作面积在80公顷以下的农场占农场总数的81%,它们既是法国农业生产的主力,又是农村经济结构的基础。其主要特点:

1.土地要素的集聚。20世纪50年代中期,法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促进规模经营。如:政府将年龄在55岁以上的农民养起来,一次性发放“离农终身补贴”;鼓励农村的年轻人离乡离土,到城市务工;其他青壮年劳力,政府出钱办班,先培训,再务农。

2.农业生产经营专业化。法国农场专业化程度很高,根据最有利的自然条件、传统的种植经验和地区的经济特点,将不同的农作物和畜牧生产合理布局按照经营内容大体可以分为畜牧农场、谷物农场、葡萄农场、水果农场、蔬菜农场等,专业农场大部分经营一种产品,以突出各自产品的特点为主。

3.农工商一体化发展。法国政府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就调整发展思路,把扶持农业的重点,放在生产、加工和销售领域,通过“农工商一体化”发展,以工业带动农业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进而扩大农业农产品的需求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把本国农业做大做强。

4.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引导。法国家庭农场发展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其主要政策有:农业保险政策、信贷政策、农产品价格补贴政策、农业技术开发推广政策、培训制度、用工制度,扶持农业合作组织等。

(三)日本小型家庭农场发展特点

日本人口密度大,国土面积小,二战后,日本政府采取强硬措施购买地主的土地转卖给无地、少地的农户,自耕农在总农户中的比重占到了88%,耕地占到了90%,并且把农户土地规模限制在3公顷以内。于1952年制定了《土地法》,从此形成了以小规模家庭经营为特征的家庭农场农业经营方式。

1.土地要素的聚合。日本为了实现土地资源的最优配置,先后进行了多项土地改革。截止2013年年初使得绝大多数城市农村都成立了农地流转中介组织,大大促进了土地向新型农户的聚合。

2.建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日本农技推广是政府管理、开发农村、教育、培养新型农户的行政手段,除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引进新品种等物质方面的推广方面,更重要是在于人才的培养和农业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3.重视农业教育培训。日本农业从初中教育到高等教育都很齐全,分别有初农、高农、短大、大学学校教育以及由农业改良普及系统举办的短期培训;政府对农业教育投资量大,学校教育经费充足,教育仪器设备先进;此外日本的农业教育极重视实践教学,从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都紧密围绕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

4.“农协”组织的推进。日本农协将市场和农户紧密联系起来的中介组织。它的成立不仅可以简化市场中复杂的交易关系,更能节约信息交易成本、提高信息质量。农协为现代农户提供农业生产的技术支持。由“营农指导”员根据各个农户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农业生产与经营计划,并给与具体指导。

二、各发达国家家庭农场发展经验总结

无论是美国的大型家庭经营农场,法国的“专业化”中型家庭经营农场,还是日本以培育“自立经营农户”的小型家庭农场,都着力于解决本国或本地区农业发展实力,协调工农业经济均衡发展。

(一)通过立法保障家庭农场的发展

从美国、日本等以家庭农场为主要农业经营形式形成来看,离不开政府的法律保障。美国于1862年的《宅地法》,使得大部分农民都获得了土地。之后又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法令,进一步推动向农民免费授地。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制定了《农业基本法》,同时还制定了农用土地法、市场流通法、农业主体法、灾害保险法和质量检查法等一系列配套法律法规,随之日本完成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二)政府支农政策的支持

不难发现,美国、法国和日本对农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都是非常大的。美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将大量资源投入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制定针对农业、农场主的税收政策,为家庭农场的发展保驾护航。今日法国的农业繁荣,农民富足,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政府的惠农政策。日本农业发展一直以来都以“超保护”而闻名世界。

(三)实施促进家庭农场发展的土地制度

美国、法国和日本都开展了更深層次的土地制度的改革,鼓励土地的流转,为家庭农场经营提供了基础。美国早期通过无偿分配土地、低价销售土地、赠地、授地等方式奠定了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并通过制定法律保护农场土地的私有权。法国出台了一系列措施推动土地集中,通过“减”、“加”、“整合”等方式,使法农场的土地规模逐步扩大。日本也不例外,颁布的有关土地管理方面的法律就有130部之多。

(四)完善农产品的市场制度

美法日三国政府都相继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视角规范和完善农产品的市场交易制度,保证农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发展。法国实施价格政策,为了防止农产品价格暴跌,以及利用价格来调节农业结构的改革。日本建立农产品最低价格保证制度,并通过财政补贴制度等方式保证农产品市场价格稳定,进而保证市场物价水平稳定。

(五)建立保证现代农户利益的合作组织制度

政府通过建立民间组织,架起了政府与农户之间沟通的纽带。美国、法国和日本都非常重视农户中农民自治协会的建设。美国的农场主管理局、法国的农业合作社组织、日本的农业协同组织为该国家庭农场的发展提供了较为健全的服务支持。

三、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以及我国的国情,通过分析国外发达国家发展家庭农场的成功经验,对于我国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一)加快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健全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改变原有土地制度中的农田分散、土地承包期短和土地流转过慢的现状是我国家庭农场发展的当务之急。首先要加强政府引导,成立相关部门,制定土地流转的宣传政策,加强农村土地流转的宣传。其次要建立并且完善农村土地流转服务平台,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按照“平等、自愿、有偿”等原则鼓励农户依法进行土地流转,逐步探索建立土地流转双方的价格协调机制、利益联结机制和纠纷调解机制。再者,要建立起完善的土地权属登记制度,明确土地的所有权、经营权以及承包权。最后,要做好家庭农场的建设用地问题。

(二)转变发展思路,发展多元化的经营结构

纵观国外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要想促进我国家庭农场的发展,就必须发展多元化的家庭农场经营结构。首先,政府部门要加大家庭农场经营结构的宣传力度。其次,应该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探索家庭农场的带动效应,尝试与我国不同地区的地方特色建立联系,借助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人文景观,兴办“农家乐”、“休闲农场”、“循环经济”、“生态农业”、“休闲农业”等新型农业生产模式,特别是在迎合现代人对旅游的热衷上,建立独具地方特色的观光农场。

(三)构建家庭农场主体的培育机制,提高农场主的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的师资力量,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发展我国基础义务教育,从最根本上提高我国省家庭农场经营者的素质。其次,我国省要构建家庭农场主的培训机制,特别是有关经济知识、经营管理和风险预判能力的培训,使他们快速的更新理论知识与生产技能,把他们培育成为懂理论、懂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再者,应重点培养准农场主,主要包括农业院校的毕业生、退伍军人以及农村一些有时代观念的农民。

(四)加强家庭农场金融扶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

首先,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家庭农场提供低息或者免息贷款。除此之外,农村金融机构还可以采用多种抵押和担保模式,例如订单抵押、仓单抵押、农场经营权抵押等。其次,政府应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以及流转土地的补贴力度,同时还要对农业生产技术培训进行补贴,对农业生产配套设施进行补贴,降低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市场风险。最后,完善农业保险和风险补偿机制。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做法,增加农业保险的险种,提高农业保险报销比例,分散家庭农场经营主体的经营风险。

(五)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支持家庭农场发展

首先,政府要加强对家庭农场的基础服务。建立专门的农村社会服务机构,为农场经营提供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加强企业和家庭农场的交流与合作。其次,政府要完善农机推广机制,多组织一些农业信息知识讲座,以实地授课、网络授课等形式把市场信息传递给家庭农场经营主体,为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提供技术保障。再者,放宽户籍限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使得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可以到农村从事家庭农场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使他们享受到土地的优惠政策和补贴政策。最后,组建民间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协会,架起了政府与家庭农场主之间沟通的纽带。

参考文献:

[1]何多奇.19世纪美国西部家庭农场制度与传统农业转型[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

[2]赴法国家庭农场运行与管理体制培训考察团.法国农业发展现状考察报告[J].中国农垦,2006,(2):44-48.

[3]Michael Tracy,Government and Agriculture in Western Europe

1880-1988,pp.167 -168.

[4]刘养洁,法国农业现代化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启示[J].调研世界,2006,(05):10

[5]韩鹏.日本农地制度的变迁及其启示[J].世界农业,2002,(14):54-57

[6]何颖,基于钻石理论模型的法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分析[J].江苏农业科学.2015,(9):486-489.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城乡劳动市场演进中贸易、就业和收入的耦合机制研究”(编号:13BJY040),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家庭农场经营模式与制度创新”(编号:2015BJJ053)。

作者简介:何颖(1985-),女,汉,河南西华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农业经济管理,(电话)15824825953(邮箱)heying594@126.com

作者:何颖

我国新型农业技术推广论文 篇3: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对策

摘 要:在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使农业经济发展迎来新的机遇,有助于推动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建设,为农业结构调整、转变提供必要条件,促进现代农业技术、现代农业工艺的应用与推广。但是,现阶段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境问题,如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不高、新型农业技术推广难度大、产业结构依然需要调整等,成为限制与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为了有效解决当前这些问题,需要立足于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对策,促进农业经济健康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业经济;发展机遇;应对对策

在积极推行乡村振兴战略的今天,使农业经营生产迎来发展机遇,对乡村面貌的改善、强化农民居民生活品质、实现农村现代化建设等方面都将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乡村振兴战略,农业经济发展迎来许多发展机遇,需要追随时代发展步伐,有效把握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的发展契机,合理应用农业新技术手段,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村居民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本文将围绕乡村振兴下的农业经济发展机遇与对策展开分析,以期提高农业经济发展水平。

1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机遇

1.1 促进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推动农业发展的原动力,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与机械化建设的主要方式。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行,有助于提高农业生产力,强化农业生产水平,使农业机械化、现代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为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基于此,需要进一步重视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整合,加大农业机械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更新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

1.2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为了促进农业经济建设与农村现代化发展,需要强化农业生产产量与质量水平,有效整合农业产业基本结构。乡村振兴下,为农业产业结构整合带来的便利,有助于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提高农业生产力,强化农业生产现代化效果,使农业经济充满无限生机。

1.3 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的推广

在乡村振兴思想理念指导下,农业生产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得到有效实施。长期以来部分地区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得不到良好的推行,以至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效率。基于此,合理利用乡村振兴战略方针,加大对农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观念的推行力度,强化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实现农业经济的快速转型,为推动农业经济创新发展做好铺垫。

2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挑战

2.1 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水平有待提升

当前,农业经济的建设发展与农业机械化生产存在重要的联系,为了进一步强化农业经济建设效果,需要加强农业机械的推行与应用,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尽管农业机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推行与应用,但是农业现代化发展建设中依然面临缺陷问题。如未能及时构建完善的农业机械化推广机制,少数农业机械推广工作者自身综合技术水平不过关,责任意识不强烈,成为限制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主要诱因,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2.2 农业产业结构仍需调整优化

将优化整合農业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主要方式。现阶段,农业产业基本结构尽管不断得到整合与强化,但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行,又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创造了许多可能。我国部分区域依然面临农业产业结构单一化、滞后化的发展现状,整合与强化未能联系当地具体情况,以至于阻碍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效果。除此之外,农业机械推行力度欠佳,农田与水利基础设备建设并不十分完善,这也成为限制农业经济产业结构整合的主要因素。

2.3 农业新技术和新工艺有待加强推广

乡村振兴战略强调农业生产现代化技术、工艺的推广与应用,以此实现农业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品质。但是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农村地区缺少系统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多数农民自身文化程度有限,无法全面掌握现代化农业生产的新型技术与工艺方式,加之缺少对农民展开的教育培训管理措施,未能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使农业生产新型技术、工艺手段的应用存在片面性,影响农业经济发展的整体效果。为了弥补现阶段农业发展的不足,需要立足于当地具体状况、农业种植基本需求,加强农业生产新型技术、工艺手段的推广,为实现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建设做好铺垫基础。

2.4 农民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自然离不开当代农民的全力支持,同时也需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优化,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加强宜业乡村的打造,推动农业经济与农村建设的长足稳定发展。根据相关实践调查表明,部分区域农民综合素质水平较低,没有完全掌握与应用农业机械操作方法、当代农业生产技术等,这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阻碍农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部分农村地区环境保护效果不理想,促使农村环境污染日益严重,打破了农业生态,使农村居民的生活、健康等方面受其不良影响。

3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业经济发展的对策

3.1 推动农业生产机械化现代化

农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农业现代化机械的大力支持。基于此,牢牢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发展契机,运用相关政策、措施,构建健全的农业机械推行机制,实现农业机械化生产的普及与应用。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体系,重视农业现代化科技推广主要内容,使农业机械化手段在当代农业生产建设中有效运用。重视农业现代机械推广服务机制的建立,加大宣传力度,让农民在实际的农业生产建设中学会农业现代机械的合理应用,促进农业现代机械化在农业生产中促进作用的展现与发挥,最终加快农业生产机械化建设发展进程,提高农业经济整体水平,实现农业产业结构的转变与优化。例如,湖南省就对高速插秧机、有序抛秧机、水稻烘干机等重点急需机具按中央财政补贴的30%给予累加补贴。持续开展新产品补贴和自主选择品目补贴,开展购置补贴办理“三合一”(手机APP、机具二维码、物联网)扶持手段。真正的加快购置补贴实施进度,压缩补贴办理与资金兑付时间。而且对符合条件的现代农机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各类农业经营主体购置农机给予市场报价利率50%的贷款贴息和年化率1.5%的担保费补贴。

3.2 优化农业产品结构升级调整

在乡村振兴战略引导下,立足于农业产业创新、新业态培养,将保障农村经济长效发展作为建设目标,把握现代化发展机遇,加大新兴产业建设力度,整合农业经济产业结构。加强农田、水利等多方面基础设施的完善与修建,重视科学技术作用的有效发挥,促进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同时,有效利用农业与农村的资源,调整产业结构,构建农业产品生产、整合、加工、处理等一体化建设,实现农业产业链与价值链的延伸与发展,使农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不断提高。重视新型农业经营对象的培养,促进农民综合素养水平的提升,切实保护农民的经济效益。根据产业融合的基本规律,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工业与服务业的有机结合,实现农业产业的升级与转型。

3.3 普及培育农业新技术新科技

立足于乡村振兴发展背景下,重视现代农业生产新型技术、工艺手段的推广与应用,有利于实现农业现代化建设。这就需要加强农业新型技术、工艺手段的推行力度,使更多的农民进一步了解与掌握农业生产新型技术、工艺手段,更新农民的生产理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对农业生产现代技术、工艺手段的认知程度,组织农民参加相关的教育指导,促进农民间的相互交流,扩大农业生产新型技术、工艺手段的应用范围。在此之前,云南案例就可以借鉴,咖啡豆不仅在国内种植缺乏推广,在国际市场上,中国咖啡豆品牌更是寂寂无闻,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云南还能种植咖啡。即将突破700亿消费规模的中国咖啡市场,留给40万云南咖农的,是徘徊在咖啡产业链的边缘,充当配角、挣扎求生。为了提升话语权、改善种植生态,云南果断引进“双重发酵处理种植法”,以及19/20产季的推出的全红果熟成法。彻底改变咖啡种植的处理方法,从种植到营养、从采摘到处理,精品化开始贯穿到每一个环节,使得云南咖啡豆的价值不断提升,产量逐年扩大。更是云南省为实现乡村振兴,在新技术新方法运用上提供最佳的案例参考。

3.4 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注重环保

为了推动农业经济长效稳定增长,提高农民的综合素养,让农民确实掌握与了解农业机械的实践方式,并扩大应用范围是当前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构建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利用讲座、授课、参观、现场示范等方式,强化农民对现代化农业生产科技的了解,保障农业生产现代化建设效果。同时需要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訓力度,同时还要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鼓励农村青年创新创业,培养出更多新型职业农民。不久前,在湖北省秭归县郭家坝镇烟灯堡村脐橙示范园,秭归县委书记卢辉带头走进直播间,做起网络主播,为秭归脐橙带货。短短10分钟的网络直播,吸引了几千人参与,当天带货4.6万公斤,销售额达46万元。秭归县以前是国家级贫困县,通过发展脐橙产业,全县140个村10万多农户种植脐橙,综合产值超过30亿元,7000余户贫困户增收脱贫。2019年4月,秭归县通过“触网直播”的手段就成功正式摘掉贫困县的帽子。

4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推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品质,需要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要求,对于目前存在的缺陷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立足于全面发展的角度,推行行之有效的发展策略,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实现农业经济长足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秧分.乡村振兴背景下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机遇、挑战与对策 [C ]//2018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2018.

[2 ]李子君,宋光明.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机遇、困境和对策 [J ].农业经济,2019,(01):116-117.

[3 ]王新,李百华.乡村振兴战略下河北省农村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03):175-176.

[4 ]张雨歆,陈倩如,林敏章,等.乡村振兴中的问题与对策探索 [J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6).

[5 ]王广贞.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J ].中国科技投资,2019,(09):272.

[6 ]李强,杨丛丛.乡村振兴战略下特色小镇建设的产业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 [J ].中共南宁市委党校学报,2019,(4):24-29.

[7 ]顾晖.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业高职院校的机遇与发展路径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31(20):35-36,52.

作者:李明峰

上一篇: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论文下一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措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