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施农业宏观管理论文

2022-04-24

摘要:从江苏省园艺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园艺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进江苏省园艺业转型升级、培育市场竞争优势的方向与措施。关键词:园艺;转型升级;路径;江苏省;机遇;挑战近年来,江苏省园艺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第一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我国设施农业宏观管理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我国设施农业宏观管理论文 篇1:

行业专家解读中央“一号文件”

1月27日,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农业现代化”连续4年出现在标题中,凸显了农业现代化的紧迫性和重要性。2016年不仅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实现小康和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开局之年,往年的“一号文件”是年度性的,旨在指导一年的工作。而今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了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就是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更要为今后5年的工作作出指导。设施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寻求发展之路,行业内备受关注。

1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文件通篇都体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路。

供给侧改革是相对于需求侧改革而言,强调要在供给端调整和优化结构,促进产业迈向中高端。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实际上也面临着在供给侧改革的要求。过去十几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来看,我国农业存在诸多矛盾和现实难题,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在供给侧。针对这一情况,农业部也于2015年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指导意见》,对调整优化农业结构的总体思想、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供给侧改革可以解决我国当前农业发展的难题,农产品供给主要由市场来决定。而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却是异常激烈,我国农业必须实时把握国内外两个市场及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竞争不仅是价格的竞争,也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竞争。

中国工程院李天来院士也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作出了分析解读。目前的蔬菜的产量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包括露地生产和设施生产),但个别地区的个别蔬菜种类在不同季节的市场供应存在着一些问题,有的季节某些蔬菜价格偏贵,这也是需要进行结构调整的一部分。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仅仅是调整结构问题,更重要是如何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种植效益。这个问题要从多个方面和角度来考虑,除了需要调整种植结构外,如何培肥土壤和完善基础设施、实现蔬菜丰产稳产,如何实现机械化生产、提高劳动效率,如何改变生产模式、提高产量,如何实现适度规模经营、提高蔬菜生产效益,以及如何建立产前、产中和产后的生产经营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等等,这些均将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的生产模式正发生着变化,从以前一家一户的小型拱棚生产模式,正逐渐过渡到生产规模化经营,但生产规模化经营仍存在很多问题,如在设施内实现自动化、机械化,这样才能减轻劳动强度和降低人工成本。这些改革也是供给侧全方面的改革。

2 农业绿色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但资源环境也付出了代价,为了能使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有所保证,农业走绿色发展之路已是势在必行。“一号文件”强调“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设施园艺作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集成应用了丰富的现代农业科技成果,对提高我国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确保食物有效供给,以及为绿色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我国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农业资源环境频频“亮红灯”,这是环境承载能力的预警,只有走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缓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设施园艺从一定方面来说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特别是“一控两减三基本”战略的提出,更为设施园艺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道路。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其长研究员认为,为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对设施园艺来说,应将关注点放到“节本增效”方面上来。首先,设施园艺绿色发展应始终注重“节本”,最基本的是要做到节地、节能、节水、节肥、节药、节劳动力,而实现设施园艺“六节”目标,其根本的有效途径就是要不断提高科技在设施园艺领域的贡献率。概括起来,包括六个方面:第一,通过新型设施农业装备研究与推广应用,实现设施园艺生产过程的节能减排,如节能蓄能、栽培模式创新、水肥一体化等技术的应用;第二,大幅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针对日光温室等设施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进一步研究大型化技术,使土地利用率由目前的40%左右提升到80%以上;第三,通过栽培技术突破、标准化生产和加强流通监管,从生产源头上减少化肥、农药等的使用量,提升食品安全质量;第四,通过在大城市周边发展设施园艺生产基地,以及在城区发展植物工厂等手段,减少运输过程的产品损耗和能源消耗,降低流通成本和碳排放;第五,通过采用循环农业发展理念和相关技术,实现设施园艺生产中的上下游环节有效对接,减少生产的废弃物排放和面源污染,有效提升设施园艺生态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第六,通过推广应用现代设施园艺装备和栽培技术,有效提高我国广袤的盐碱地、荒滩、海岛、高原等不适于大田农业生产地区的资源利用。其次,设施园艺应注重“增效”,实现单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第一,通过先进技术、装备、设施等要素的集成应用,制定科学有效的设施园艺生产标准体系,以实现设施园艺“产量与质量双提升”;第二,通过发展规模化的、具有法人责任的设施园艺生产主体(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龙头企业),在设施园艺产品的量和质上做到有据可查、有责可追,切实提升设施园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促进国家食品安全战略的实施;第三,通过设施园艺与“互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VR)等技术的结合,创新设施园艺产品的营销方式(如新型农村电商),减少从“田间到餐桌”的流通环节,确保生产者与消费者的双向受益;第四,通过发展设施园艺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拓展设施园艺多方面功能和盈利潜力,推进设施园艺与休闲旅游、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整合,提升设施园艺综合收益。

3 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中央“一号文件”提到“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总体上达到发展中国家领先水平,力争在农业重大基础理论、前沿核心技术方面取得一批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统筹协调各类农业科技资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专项和工程,重点突破生物育种、农机装备、智能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关键技术。”近年来,设施农业在科技创新方面交出了很多令人满意的答卷,不仅在高端自动化系统、生产全程机械化方面有亮眼的成绩,在“互联网+”现代农业方面,也有物联网、云计算、农业大数据、农业遥感技术、智慧气象等现代信息技术也已应用到生产中。在“四化同步”的道路上,农业现代化正迎头赶齐,不做“木桶”的短板。

在谈到“农业科技创新”的话题时,李天来院士以日光温室为例进行了解读。在我国的设施中,现代连栋温室有从国外引进的,也有一些是在引进的基础上加以改良创新,应该说在这方面的技术已比较成熟,但这类温室在我国所占的面积比例较小,主要用于示范园和观光园,不是解决我国冬半年蔬菜供应的主要设施。而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等所占面积较大,是解决我国冬半年蔬菜供应的主体。但我国日光温室距离现代化生产的要求还较远,首先日光温室结构需要创新,要使它像现代连栋温室一样,在工厂里生产部件,到生产基地进行组装,而且其内部要实现环境控制自动化。从栽培的模式和技术上看,无论是无土栽培、营养基质栽培,还是土壤栽培,其生产模式和技术体系一定要适合日光温室,要建立一套全新的适宜栽培技术模式,从而达到高产优质生产。在低温寡照、雾霾等恶劣气候条件下,日光温室如何进行生产,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再有就是农药安全施用、化肥科学施用、病虫害安全防控、连作障碍防控等均需要进一步创新。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已超过60%,然而设施内机械化水平还很低,只有滴灌、卷帘机等的应用还算比较广泛,其他的机械化就比较少见,所以设施内的机械化水平还有待提高,以逐步解放人工劳动力、降低劳动成本。总之,我国设施蔬菜科技创新仍然任重道远。

4 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成了近年来的热词,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从以往的单一结构向多元化发展。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指出“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我国当前的大农业存在的问题较多,其中最重要的是效益和质量问题。以上海为例,上海是都市农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也可以作为典范。上海的都市型生态农业不仅具备生态功能,同时也具备经济、社会文化和示范辐射功能。如在市郊建立融教育、娱乐、生产于一体的农业公园,可满足市民了解农业的需求,也可以让市民回归自然,体验农耕与丰收的喜悦。

针对“设施园艺如何在一二三产融合中发挥作用”这一问题,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齐飞总工程师是这样表示的,对于设施园艺来讲,它是一种工程化的农业,不能用传统的一二三产业来进行简单的分类。实际上,农业工程项目所带动的许多产业都具有其他产业的特征,如装备制造业、信息化、种业等。设施园艺不完全是一产,它具有一部分工业化的特质,对前端的带动非常大,后端也很容易拓展到第三产业,比如休闲农业、养生、旅游、采摘等。观光农业在发展中,设施园艺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比如美丽乡村、农家乐、乡村旅游等。另外,设施园艺方面还包含技术服务、咨询等,这都属于第三产业,并且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当前,利用设施园艺配合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不仅可以激发整个社会的经济和市场活力,也使设施园艺的发展充满了无限可能。

企业与行业是相互互补的,企业发展的好坏可以直接地反映一个行业的发展状况。企业是一个行业内的先行者,手里往往掌握着一线最实际的生产数据,也是最有发言权的代表之一。就“一二三产业融合”问题,北京京鹏环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刘文玺副董事长表示,首先,设施园艺产业应该建立合理的宏观管理体系。其次,必须提高设施园艺生产要素的质量。让二三产业依附于农业之上,使原本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变身为综合产业来提升设施园艺产品的附加值,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实现从品质到品牌转化的同时实现低碳经济的发展。最后,完善产业运营模式和体系保障。技术生产融合之后的设施园艺产品必然是一种产业链式的发展模式,除了传统的营销模式,信息技术和电商平台也将成为其销售终端。

5 大食物观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在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时,可以通过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产量来满足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 经过多年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农产品的供应由长期短缺变为总量大体平衡、丰年有余,但农业的发展却面临着资源和市场的双重压力。2014年,国土资源部、农业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设施农业健康发展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了现行设施农用地政策,规范设施农用地的管理。如何开发“大食物”新的资源地,成为了又一新的课题。

就设施园艺来说,不仅是“菜篮子”的保证,也是充分利用资源进行生产的具体表现形式,如已经投入市场的集装箱植物工厂、适合西北非耕地的温室结构与建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垂直农业等,不仅可以解决人们在高原、沙漠地区吃菜难的问题,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就是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要“食物”。目前在国内开展的非耕地项目也是“大食观”的一种表现形式。

正在援疆的齐飞总工程师也谈到了设施园艺在“非耕地”上应用的问题,他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设施园艺产业在不断创新发展的同时,某些问题也日趋明显,如日光温室的土地利用率低的问题就是个典型。设施农业和传统农业不同,传统农业必须依靠土地,设施农业可以利用先进技术、智能装备、优良品种等进行独立于土地的生产,并且可以在无土的条件下为作物创造最佳的外部条件,这也是大家有信心在南极、月球乃至火星上获得食物的技术背景之一。所以,设施农业应力争在不争地的情况下不断拓展发展的新空间,非耕地项目也正是基于这个考虑而推出的,沙漠、戈壁滩、盐碱地、荒滩地的恶劣环境都已不是阻碍。非耕地项目目前从技术研究上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和成果,但仍存在一些发展的障碍。设施农业需要基础设施的保障,如水源、电力、通讯等,有些地区落实基础保障存在困难;老百姓缺乏积极性,不会主动到荒漠上去做种植,这就需要政策的推动和拉动。我国的沙漠、戈壁滩等大都远离生活区和工业区,生态和自然条件优良、光照资源丰富、病虫害少,这也是非耕地具有吸引力的一方面。所以对非耕地的利用要从多个方面未雨绸缪,早做安排,在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促进设施农业与其他产业融合发展,更好地实现增加农民收入与保障地区民生、改善生态环境与加强资源保护等当前与长远目标的实现。

在植物工厂方面有着丰富研究经验的杨其长研究员表示,大食物观是“十三五”期间中央对现代农业发展提出的新理念和新要求,因此,作为我国蔬菜保障的重要行业,设施园艺发展更应以大食物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国家“十三五”规划部署要求,为我国新食物资源地开发和应用做出应有的贡献。因此,建议应重点从三个方面来落实设施园艺领域大食物观的发展要求:第一,大力推动多种资源的有效利用。我国是一个资源多样性的国家,拥有非常广阔的盐碱地、荒滩、海岛、高原等国土空间,而这些地区往往不适于开展常规农业生产。通过现代设施园艺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可以在不依赖于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下,开展设施园艺生产,实现上述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第二,深挖设施生产空间的生产潜力,树立“环境替代资源”的思想。就是同样一块地,生产方式、环境控制水平和工程装备技术不同,其产出差距巨大。现代设施园艺通过生产环境要素的优化与控制、立体种植以及垂直空间的拓展,可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变相替代,将平面二维化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三维化的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从三维立体空间上拓展生产资源,如植物工厂,使单位土地的利用效率和食物产能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为解决资源短缺、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等诸多问题和保障食物有效供给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第三,努力探索城市生产空间的利用可能,进一步拓展食物产能。现代城市空间广阔但不具备农业生产能力,但可以积极探索城市农业的发展可能性,如将设施园艺技术、装备等要素进行重新创意,构建符合城市空间条件的设施园艺产品(如城市微耕系统和家庭园艺产品等),充分利用城市空间拓展设施园艺产业,实现在社区、家庭、楼宇等无所不在的空间进行食物生产。都市型设施园艺技术的突破也可以让园艺生产从农村走进城市,从农场走进社区,从感官走进心理,让城市充满绿色,让每一寸可用空间变成食物产能拓展的方向。

6 国际化,走出去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及周边国家和地区的农业投资、贸易、科技、动植物检疫合作。支持我国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跨国经营,加强农产品加工、储运、贸易等环节合作,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商和农业企业集团。”

乘着“一带一路”战略的东风,“中国制造”的设施农业技术、装备、农产品走出了国门,走向了世界,而中国的设施农业企业也被世界各国所熟识认可,如今的“一带一路”已经从一幅蓝图扩展为一个个项目的名字。那么,中国的设施农业企业或产品要做国际化,要走出国门,并得到世界各国更广泛认可,企业还需要做些什么呢?针对这一问题,刘文玺副董事长给出了答案。

当前,“一带一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等重大国家战略,为加快我国现代农业装备产业发展和迈进国际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如何抢抓机遇,实现国际化运营,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的巨大挑战:第一,各企业必须大力强化国际化人才队伍的建设,尤其是具有丰富国际化运营经验和视野的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第二,充分参与相关行业协会、促进会的各项“走出去”活动,加强沟通和交流,共享渠道和信息资源;第三,联合成立行业和企业内部的“一带一路”政策研究小组,加大 “一带一路”政策研究和沿线国家的国别市场调研,根据沿线各国的政策导向和市场需求,采取一国一策的营销方式,全方位开拓沿线各国市场;第四,加强同央企或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大企业合作,积聚行业内优质企业组成团队,打造全产业服务链,抱团出海,以规避各企业海外市场运营能力欠缺的短板,各施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开拓国际市场;第五,创新海外市场开发模式,转变思路,改变以往以一般贸易形式为主的传统营销模式,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尝试合资合作甚至独资运营的市场运作模式,积极参与海外市场项目运营,使企业真正完成走出去、走进去最后走上去的发展历程;第六,鉴于现代设施农业的行业特点,要不断创新EPC、EPCF等不同项目运作方式,根据具体项目的不同情况,申请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中信保、丝路基金等国家政策性银行的融资支持,以提高项目运作和市场开拓的成功几率;第七,要不断加强项目所在国的法律、税务、劳务等政策的研究,实行属地化人才使用和管理,同时最大限度地规避海外市场运营的法律和业务风险;第八,潜心产品研发,狠抓产品质量,树立现代农业装备“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正面品牌形象和国际认可度。

我国的现代农业装备产业的国际化之路还很漫长,相比其他产业的国际化起步相对较晚,面临着一系列的海外运作制约瓶颈,需要行业领军企业高瞻远瞩,敢于创新,勇于担当,带领团队披荆斩棘、一路前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推行,是我国现代农业装备行业走向国际化的绝佳机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战略使命,我们必须共同做好充分的多方面的系统准备……

7 农业园区

近年来,现代农业园区这一新型的农业组织形式迅速兴起,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深化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建设。”

以山东寿光为例,山东寿光的设施农业是寿光的支柱型产业,连续举办了16届的中国(寿光)蔬菜科技博览会,已成为寿光农业对外展示的窗口,使“寿光蔬菜”享誉国内外。而寿光的农业科技园区已发展成组培、育苗、试验、加工销售、科技培训等多功能的蔬菜高新技术示范园,同时引进多项新技术和新品种,并在园区内进行推广,并且对园区进行高科技、集约化的经营管理。

在我国的大农业背景下,农业园区的发展也是不易的,园区在运营中仍然存在困难。就这个问题,北京农业技术推广站李红岭副站长和天水市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园区管理委员会的曹金石副主任为我们点出了问题所在。

李红岭副站长指出,在示范园区里,如何使农业推广技术落地,最终是靠人操作并在作物上表现出来,所以培训技术工人很重要。而现今,劳动力成本已经成为园区的最大开支,成本上升、劳动效率的不稳定已成为制约园区正常运营的因素之一。荷兰的园区是按工厂化来管理,计件工资,流水线作业的。所以,以荷兰模式为参考,并结合园区的现状,合理地转变现有的运营模式和办法,采取专业化分工作业,全程每个流程无缝对接,并制定质量和数量的评定标准,直接与薪酬挂钩。在解决劳动力管理的同时,也要加快培养职业农民(就是把农民变成工人),并基本形成职业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把职业农民培养成建设现代农业的主导力量。办好农业职业教育,依托高职教育资源,鼓励农民通过“半农半读”等方式就地就近接受职业教育,通过3年的系统学习基本可以胜任园区的一线工人工作。在科技创新方面,小汤山生态园今年也会有大动作,现已着手和荷兰进行合作,预计2016年将建成20000 m2荷兰最新设计的连栋温室,其硬件、结构等都是按照专业的番茄工厂设计的,预计在下半年投产。另外,推广站还和国内最好的基质生产商、肥料生产商、棚室应用天敌的供应商、营养液测试仪的生产商等进行合作,建立一个工厂化生产技术研究中心,这个研究中心是个丰产合作的联盟,以创造最大效益为目标,实现合作共赢。

曹金石副主任表示,在园区建立的伊始,就要明确园区的定位,或是示范生产或是观光旅游,又或是采摘园等。由于园区的定位不同,温室的用途也就不尽相同,就决定了温室的规划设计也不一样,是选用玻璃温室,还是选择阳光板温室,还是二者结合,或屋顶采用双层充气膜;是选择智能连栋温室、连体塑料大棚,还是选择日光温室、普通塑料大棚;在供暖保温措施上,选择燃煤供暖、天然气供暖,还是水源热泵、电器加温等。因此,农业园区的功能定位是温室规划设计的前提条件。温室运行成本主要包括温室自身的环境调控成本,包括夏季的强制降温成本,冬季的供暖保温成本,温室内的运行管护成本等。温室运营成本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直接决定农业园区投资回收期的长短,直接决定了温室效益的高低。因此,农业园区也要“节本增效”,用最小的投入创造最大的价值。

8 结束语

我国在经过30多年的探索和发展后,粗放型的传统农业正逐步转变为集约型的设施农业,人们技术和认知上也都日渐成熟,有些技术甚至可以媲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技术指导,我国设施农业面积迅速扩大,已成为全球设施农业生产大国。中央“一号文件”的出台,无疑是给现代农业的发展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脱贫攻坚战注入了新的活力。在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的同时,为设施农业积极寻找转型升级、节本增效、结构调整、绿色发展的新机遇,并在政策大力推动及拉动下,把产业链做大做强,真正实现设施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张瑜

我国设施农业宏观管理论文 篇2:

江苏省园艺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讨

摘要: 从江苏省园艺业发展现状出发,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江苏省园艺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推进江苏省园艺业转型升级、培育市场竞争优势的方向与措施。

关键词: 园艺;转型升级;路径;江苏省;机遇;挑战

近年来,江苏省园艺业发展迅速,成为全省现代高效农业第一产业,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产品贸易全球化的日益临近,市场竞争更趋激烈,加快推进江苏省园艺业转型升级,培育市场竞争优势显得格外重要和迫切。本文着眼现代园艺产业体系建设,分析了江苏省园艺业发展的软肋与潜力,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方向与措施。

1 江苏园艺业发展成效

1 1 园艺产业布局向优势区域集中,区域品牌逐渐唱响

淮北设施蔬菜、苏南城郊精品蔬菜、里下河水生蔬菜等蔬菜优势板块基本形成,丘陵山区应时鲜果、名优绿茶稳步发展,武进、如皋、沭阳、东海四大花木中心更加凸显。通过区域布局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打造出了一批园艺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和区域品牌,如无锡阳山水蜜桃、淮安红椒、赣榆蓝莓、沭阳花木、灌南食用菌、金坛无节水芹等,大幅提升了江苏园艺业市场竞争力。无锡阳山水蜜桃售价达40元/kg左右,高出其他地区桃近1倍;金坛无节水芹效益达27万元/km2,每年向日韩、中东等地出口额400万美元,名声远播海内外。

1 2 园艺生产方式向设施可控转变,生产能力不断提高

大力建设温室大棚、工厂化菇房、遮阳网、防虫网、喷滴灌、避雨棚等生产设施,设施农业持续快速发展。2014年,全省设施农业面积达75 8万hm2,占耕地面积比例由2008年的6 3%提高至16 5%,占比全国第一。灌南食用菌依托工厂化生产强势崛起,常熟董浜蔬菜基地应用物联网实现智能节水灌溉,邳州燕子埠镇通过“七统一自”模式带领农民发展日光温室创业致富。在设施农业引领下,全省园艺生产取得了长足发展,蔬菜播种面积达135 5万hm2,年产量 5 238万t,生产规模列全国第三;食用菌产量289万t,居全国第三;花木面积14 1万hm2,居全国首位。

1 3 园艺产品加工出口较快增长,产业效益持续提升

全省已培育园艺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多家,其中国家级10余家,打造了兴化脱水香葱、徐州黎明大蒜深加工系列产品;南通安惠生物“百菌健”系列产品;江苏鑫园超微茶粉等精深加工产品,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形成一定出口优势。2014年园艺产品出口额达10 8亿美元,占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是江苏省农产品出口第一主力。其中,蔬菜出口8 4亿美元,5年年均增长18 5%。全省园艺业产值2009年突破1 000亿元,列农业各产业之首,2014年达1 950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例达30%。

1 4 园艺产业功能不断拓展,休闲观光农业进入新境界

充分发挥园艺产业内容丰富的特点,开发建设多种类型的休闲观光农业典型,把园艺业单一的生产功能向休闲观光、生态保护、文化传承、创意农业等多功能拓展 [1],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前,已把句容等9个园艺重点县打造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培育了101个省级最具魅力休闲乡村,19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句容的空气凤梨笔画、盐城的“平安观音”海盐雕、南京的菩提纱叶脉画、江阴倍斯特农业专业合作社开发的《绿泾宝宝与虫魔魔》蔬菜动画片等创意农业精品不断涌现,成为休闲观光农业创新发展的新亮点。全省休闲观光农业年接待游客7 2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230亿元。

2 经济新常态下园艺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当前,我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形势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总体来看,“四化”同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的实施为江苏省园艺业转型升级创造了机遇,有利于攻克发展难题,实现现代园艺业建设迈上新台阶。

2 1 发展机遇

2 1 1 园艺发展政策环境优化 农业现代化在“四化”同步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进一步凸显。今后一个时期,国家扶持农业政策措施将进一步完善,各级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有利于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农业现代化建设的活力。园艺业作为现代农业的支柱产业,“菜篮子”产品供应的主要力量,必定能分享更多政策红利,加快实现转型升级。

2 1 2 农产品市场消费升级 江苏省是东部发达省份,拥有长三角城市群,市场容量大,消费能力强;地理位置属于南北过渡地带,通过秋延后、春提前设施栽培,与北方冬季加温棚室栽培和南方露地栽培的园艺产品有一定的上市时间差,为园艺业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2 1 3 农业国际合作机会增多 目前,江苏省园艺业主要进口本地不宜生产的热带水果和科技含量较高的种子种球,不会对现有产业带来致命冲击。扩大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境外先进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产业素质和产品质量,增加江苏省果蔬产品出口,在市场竞争的浪潮中锤炼提升园艺产业,培育壮大江苏园艺品牌。

2 2 面临的主要挑战

2 2 1 环境资源约束加大 江苏省人多地少,人均耕地面积不到600 m2,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3。高化肥农药投入的传统生产方式造成较大环境承载负荷 [2],土壤连作障碍、重金属污染、水污染的趋势未得到有效遏制。在耕地减少、资源压缩趋紧的背景下,通过种植结构调整扩大园艺作物生产空间不大。

2 2 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蔬菜一业独大,果茶花等特色园艺提升较慢,产业区域布局、品种茬口安排等存在不合理性,跟风种植问题突出,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容易发生上市档期集中,产品结构性、暂时性过剩问题,出现滞销卖难和无序竞争现象,不利于品牌建设和效益提升。

2 2 3 核心竞争力不够强 园艺生产集约度不高,设施装备以小型简易设施为主,产前集约育苗、产中“两网一灌”、产后商品化处理等设施应用还不多;科技协同创新不足,自主选育品种竞争力不强,技术推广应用不快,单产水平与先进国家和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产品质量不太稳定,可追溯产品少。生产标准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人工成本已占到总成本的一半。

2 2 4 产业化程度不高 园艺种植多为分散农户,规模小,组织化程度低,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日益突出,产销对接不够紧密。产品物流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在采收、运输、储存等环节上的损耗率高达30%左右。

3 江苏园艺产业转型升级的方向

园艺业转型升级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迈上新台阶的重要内容,必须要以保供增收为中心,以健全产业体系为主攻方向,以“菜篮子”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和特色产业基地为重点,加快推进产业布局优化、生产条件改善、科技集成应用、品牌质量提升和产销模式创新,努力实现“四化”。

3 1 生产基地专业化

坚持因地制宜调整优化全省园艺产业布局,逐步推进专业化生产,打造淮北设施蔬菜区、沿海滨江蔬菜区、南京都市圈蔬菜区、苏南城郊精细蔬菜区四大蔬菜生产中心;巩固花卉苗木优势地位,稳步发展茶叶、食用菌、中药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苏南、沿海应时鲜果。

3 2 生产方式集约化

大力发展多样化的生产设施装备,推广应用园艺生产机械,增强园艺生产可控性及抵御自然风险能力,全省设施农业占比达20%以上。加快推进品种、技术、模式集成创新与推广应用,蔬菜单产超45 t/hm2,果茶商品化率90%以上,花卉与苗木产值比例提高至1 ∶ 2。

3 3 产品质量可溯化

全面应用生态栽培技术、绿色植保技术与采后商品化处理技术,推进园艺标准化生产。建立健全园艺产品质量追溯体系,推进追溯信息远程管理和通查通识 [3],基本达到“生产有记录、信息可查询、流向可追踪、质量可追溯、责任可界定”的目标。

3 4 产业功能多元化

鼓励园艺业与休闲农业结合,突出绿色生态主题和特色园艺产品开发,增加科技含量和文化创意内涵,变资源优势、文化优势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拓展园艺产业功能,增加园艺产业经营效益。

4 推进江苏现代园艺业迈上新台阶的措施

4 1 突出差异发展,推进设施园艺转型升级

大力发展多样化的园艺生产设施装备,合理进行水旱轮作,促进设施园艺可持续发展。一是推进设施提档升级。淮北地区加大老旧棚室改造力度,发展能越冬生产的苏式日光温室;苏南地区建设适于水旱轮作与农机耕作的钢架大棚及“两网一灌”;里下河地区发展水生蔬菜设施。加快发展避雨棚、防鸟网、防霜扇、水肥一体、杀虫灯等抗逆栽培设施。二是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加强集约化育苗场、田头小型冷藏设施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供从育苗到采后预冷、清洗、分级、包装、产品检测、质量追溯、产品配送等服务,提高园艺产品商品性能。三是提升机械化与信息化水平。在园艺生产主要环节引进、示范新机具,推广应用设施环境自动化调控设备及物联网技术,提高劳动生产效率。

4 2 突出生产能力,提升蔬菜生产保供与质量安全

加强“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基地生产条件,提高综合生产能力。一是强化硬件设施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强化蔬菜基地田间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发展“两网一灌”生产设施与产品质量追溯,提高蔬菜标准化生产水平。二是推进品种、技术、模式创新。以园艺作物标准园为载体,聚焦技术推广与服务模式创新,探索园艺“三新”技术互联网线上展示与线下示范相结合的技术推广方式,提高科技应用覆盖面。三是发展社会化服务。积极培育种苗繁育、绿色植保、测土配方施肥等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引导生产者在农机互助合作、农资统购、统供、统配、统施等社会化服务方面突破,形成一批产业服务品牌。

4 3 突出营销创新,推进园艺产品产销衔接

创新园艺产品营销模式,促进产销衔接,提高产业经营效益 [4]。一是加强产能经济数据监测。加强园艺产销信息监测预警,及时准确、系统掌握园艺生产信息与发展动态,为政府宏观管理、企业经营决策及生产指导服务提供依据。二是创新园艺产品营销模式。加快发展农超对接、社区直营、集团配送等直营直销,让生产基地和消费者直接对接。积极探索在超市、社区、批发市场开设品牌直营窗口,集中推出一批让消费者信得过的优质园艺品牌产品。三是发展园艺产品电子商务。加强农村电商创业培训,引导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在知名电商网站开设网店,建设完善江苏蔬菜园艺产销网等电子商务平台,与城市直营店、农产品配送企业合作,不断扩大拓展园艺产品销售渠道。

4 4 突出功能拓展,培育休闲观光农业品牌

继续做好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和中国最美休闲乡村等示范创建工作,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带动[CM(25]园艺业提质增效。一是建设农家乐集聚村。按照产业突

出、配套完善、服务规范、致富明显等要求,建设省级农家乐集聚村,2020年前建设200个“江苏省农家乐集聚村”。二是开发利用农业文化。对全省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进行调查摸底,积极申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项目,传承利用农业文化遗产。融合文化、科技、旅游等产业,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创意开发,深化休闲农业内涵。三是加强休闲观光农业服务指导。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培训,加强休闲观光农业宣传推介,支持各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活动,持续打造江苏休闲观光农业知名节庆品牌。

参考文献:

[1] 李 娟,王 健,任 喆 我国休闲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 北方园艺,2014(9):214-218

[2]葛 莉 治理农药污染是减少农业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J] 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3(7):35-36

[3]韩威威,郑业鲁,李 泽,等 农产品安全追溯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J] 广东农业科学,2010,37(10):20-22

[4]李瑞云,张 华 我国园艺业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J]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31(2):67-70

作者:倪锡林

我国设施农业宏观管理论文 篇3:

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

摘要:我国设施园艺在最近几年取得了绝无仅有的蓬勃发展,同时,其同产业长期累积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引起了有关监管部门的重视。研讨分析了我国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也据此推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用以来实现产业升级,并可为中国在新的历史时代下确立今后设施园艺发展规划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依据。

关键词:设施园艺工程;发展现状;对策

前言:设施园艺是将农业和自动化设备对环境的精准控制结合在一起,其特點是提供最好的认为可控环境条件,获得优质高效速生速产的农产品,同时也是当今海内外最有生机活力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的设施园艺正处于迫切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尽快促进设施园艺的升级的时刻。

一、我国设施园艺的现状及问题

我国在21世纪后设施园艺工程和现代农业的发展也得到了国家大力的扶持,正因此我国设施园艺工程事业得到了迅猛发展,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发展迅猛

据相关记录,我国的设施园艺面具99年已达到百余万hm2,主要以塑料拱棚和日光温室的设施类型跃居世界榜首。在我国一些主要城市的周边地区,蔬菜设施的培育面积都已超过当地菜地总面的10%,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已逐步缩小。

(二)逐步形成中国特色

在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已经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符合国情的以控制资源和成本为重点的设施园艺生产体系。设施园艺的类型和布局更加合理,重点开发和摄取光热资源,因此具有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

(三)向大型化转变

设施园艺正在向大型化转变,小型简易类型比例下降。据资料统计,81到82年度,小拱棚占69%,塑料薄膜温室、塑料大中棚的比例达到59%上升了30百分点左右。而中小棚的比例达下降到40%左右。小拱棚比例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出产率下降,作业不易、劳动强度大。

(四)节能温室发展迅猛

节能日光温室建造容易、性能优越,适合我国目前经济,能实现高产量、高效率的突出性能而受到多数农民的信任和青睐,发展速度极快,以及其配套设备的逐步完善,对于解决我国北方冬季和春季新鲜蔬菜供应困难的问题有明显的作用。普通和节能日光温室的可持续反战性高,今后依旧会保持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传统模式也有可能慢慢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五)在城市周边发展

随着当今社会城市建设的发展,各大城市近郊的耕地不断在减少。为了发展城市周边的农业,近年来都市农业的概念不断被提出,都市农业的定位是在城市 的周边,与大都市的其他产业密切相结合。要做到可持续利用并有利于生态的平衡,因此常常把设施园艺工程作为重点工程。将现代化的温室园艺和旅游观光结合,一举多得,很大程度上扩展了设施园艺的功能。

(六)设施园艺的科研受国家重点支持

在我国建国以来设施园艺工程的科研工程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和扶持,在国家科技部所列出的国家级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总体是瞄准21世纪的农业发展趋势,该项目科研经费投入高达5000万元,相对于之前有关设施园艺重点项目经费综合的10倍,说明当今我国对设施园艺工程的重视程度。

然而,我国设施园艺多以日光温室和拱棚为主、设施落后、资源利用率不高、设施比较粗陋、生产环境的调解能力低,在机械化操作的空间下,需要的人工投入过多,这些都是制约设施园艺发展的因素。

设施园艺的发展是依靠资金和市场等资源配置,在我国设施园艺的主要经营者大多数都是个体农民,但是由于个体农户在上述资源的匮乏,以至于造成设施园艺的整体科技含量地,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添置科技含量高的设备,使得我国整体的设施园艺的设备科技含量低,不能很大程度上的发挥设施园艺的优势。在中国从事农业的整体人员素质不高,而设施园艺的整体技术含量高,正是较低的农业人员水平制约了我国设施园艺生产的升级。虽然我国设施园艺工程比发达国家起步晚,但是设施园艺产业的发展速度比较迅猛,其发展过程主要依赖于从业者的自发性,这也造成了比较多的投入较大的设施园艺工程最后由于管理问题使得整个最终的整体效益下降。这方面急需政府的管理,对整个设施园艺工程作出宏观调控。

二、解决方法和对策

首先,要鼓励和加强我国设施园艺硬件的租住开发和创新。目前中国的温室生产厂家很少,要建立符合我国实际情况和水平的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自主开发开发新产品。其次,在软件建设上也要提高,着重开发可持续发展的栽培技术,培育我国的优良品种,逐渐摆脱进口的昂贵品种。荷兰是设施园艺发展的一个榜样,在荷兰早上采摘加工的鲜花,七点就会出现在交易大厅完成检测等工序,然后拍卖,是一条极其成熟的设施园艺的产业链。在我国的设施园艺还是小规模阶段,主要是个体城堡、集体分包。根据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需要对设施园艺工程进行合理的市场分析,采集有关信息,并对个体农民进行相关的技术指导和物资支持。第三,尽快克服我国对设施园艺工程事业迅速发展的盲目性,特别是对国外现代技术的学习工作,要有专业的部门进行统一的管理,要组织相关领域专家进行充分讨论和研究,新闻和媒体做到正确引导。全国各地做到分层发展和开拓,采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重要是应提高品质。设施园艺工程是受控农业,因管理技术的影响程度比自然农业要高产、高效。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最主要的是人才素质的差距,所以培养技术人才和培养经营管理人才是首要的,普及设施园艺的科学知识,让我国在设施园艺工程尽早的转型到依靠可以进步和提高技术人才素质的轨道上来,才能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得到持久、绿色、迅猛的发展。我国相关管理部门要起到监督的作用,应注重对全局的把控,实现宏观管理,必须要了解设施园艺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根据气候应对全国的设施园艺工程进行合理的规划,分层建立各级相关工作机构,指导农民按照市场信息及时调整作业计划、规避盲目性,从而稳定农民的收入,各级相关的管理部门应同时承担技术咨询的责任,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包括资料市场、产品市场、产品售后处理等。

结论:设施园艺工程的推广、建设和全面投入普及科技知识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条件。据农业部推测,不久的将来,全国设施园艺工程将达到百万余顷,将是目前总面积的两倍,足以突显设施园艺工程的发展势头的强劲。为了能够使我国设施园艺工程高效的发展,政府要全力发挥调控职能,加强对设施园艺工程专业人员技术专业性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基层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并给予技术人员更多的发展空间,个体农户也要积极发挥其本身的自发性和主观能动性,发挥价值,以此来促进设施员工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魏晓明,齐飞,丁小明,李中华,何芬,鲍顺淑.我国设施园艺发展区域适应性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05(9)212-216.

[2]赵万远.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肥东县设施园艺发展相关问题探讨[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8(13)119-122.

[3]焦云峰.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与金融支持相关问题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12.

[4]辛宗绪.辽宁省朝阳县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5]孙权,赵晖,张光弟,张源沛,张黎,刘根红.宁夏南部山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农业科学研究,2011,02(17)77-81.

[6]杨其长,魏灵玲,刘文科,程瑞锋,张义,仝宇欣,方慧.中国设施农业研究现状及发展战略[J].中国农业信息,2012,11(19)22-27.

作者:张海峰

上一篇:信息技术建筑施工管理论文下一篇:市区发展生态循环农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