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2022-06-26

第一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

道德与法治一年级复习计划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复习计划

姜庄小学

张晓庆

2017年12月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复习计划

本学期即将结束,为了在期末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将复习计划制定如下:

一、教材分析:

教材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通过一系列生动活泼的活动,帮助新生形成对入学的正确认识和态度,缓解新生中普遍存在的“入学不适应”现象。逐步适应并喜欢小学生活,为入小学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开端,以愉快、积极的态度迎接新生活。

第二单元 学校的一天:本着以生为本的原则,时刻关注学生的行为习惯,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本单元以“上学的一天”为主线,按照上学路上→学校生活→放学的线索展开,旨在配合小学的入学教育,帮助学生顺利地实现由幼儿向小学生的角色转换,使学生能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心情愉快,并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第三单元 我爱我家:“家”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所,儿童对“家”有着很深的情感依恋。要培养儿童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生活习惯,使其获得基本的健康意识和生存能力,从儿童的情感入手、从儿童对“家”的热爱入手是十发明智和有效的。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本单元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让儿童了解冬天里的自然现象。知道当冬天到来时,季节变化的特点及其对动植物的活动、人类生活的影响。尽可能地帮助儿童通过亲身做、实际的体验产生对冬天的热爱,让儿童了解各地冬天不同的景象,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同时引导学生探索了解“冰是怎么来的?”的科学道理,并尝试做一个小实验和一个美丽的冰饰,以激发儿童从多角度多层面认识冬天。同时结合学生生活安排了新年联欢活动,鼓励儿童通过各种途径作好新年联欢活动的准备,并积极表扬和鼓励孩子们主动参加活动,实际地感受新年的节日气氛。除此外还可以组织堆雪人、做冰饰、滑雪等孩子们喜欢的活动感受冬天的乐趣。

二 、复习时间12月18日――1月23日 三 、教学目标

1、在介绍家庭成员,回忆甜蜜往事的活动中,引导同学体验家庭生活的欢乐与幸福,激发同学爱生敬长,热爱家庭生活的积极情感和态度。

2、通过开展生活小故事的讲述活动,引导同学学会关心,初步养成文明礼貌的行为,逐步培养良好的家庭生活习惯。

3、自身的事情自身做,不会做的学着做,不依赖家长,并掌握正确的保健常识,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使同学懂得自身是家庭的一员,热爱劳动也是爱家长的表示,学会一些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初步培养自身独立生活的能力。

5、引导儿童去观察,探究,体验爱的真谛,协助儿童学会爱,乐于爱,不只爱人,还要去爱人类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在爱心的培养中,快乐地生长。

6、通过日常生活经验的积累,了解夏天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中的自然常识,生活常识,了解昆虫的一些基本知识。指导同学在日常生活中随时地和有组织,有针对性地观察,在观察活动中增强实验能力和应用能力。

7、通过暑假生活中平安,健康,欢乐,有意义活动内容的布置和选择,丰富同学的日常生活知识,增强分辨是非好坏的能力和自我管理自我调控的能力,知道自我维护的方法,掌握初步的适应社会的常识的技能。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掌握课程目标,通过教学协助同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掌握必备的知识,和早适应学校生活。

2、善于调动和利用同学已有的经验,结合同学实际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一起探究,引导同学去进行角色转换。当前学校的大多数同学是独生子女,家长代替过多,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相对较弱,他们不知道自身在家庭,学校,社会中所承当的角色,更不知道自身由于角色不同所应当承当的责任。而角色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一个人社会性发展的基础,需要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奠定初步基础。通过角色转换,让同学多进行一些生活体验,并引导同学对生活进行观察,人们在生活中是怎样在根据不同的场所很好地进行着角色转换,履行自身的职责。教师要注意运用同学的生活经验来提高同学的认识。

3、重视创设学习情境,灵活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同学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沛的空间,以人为本,引导同学自主学习。

4、重视发展性教学评价方法的运用。发展性教学评价关注人的发展过程,课程规范将同学的发展,教师的发展与课程的发展融为一体。强调评价过程化,重视儿童在活动中的态度,情感,行为表示,重视儿童活动中付出的努力的程度,以和过程中的探索,考虑,创意等;强调评价多样化,如:主体多样化,角度多样化,尺度多样化;强调质性评价,强调日常观察过程,强化专题性探究过程,建立生长记录袋,实施阶段性评价。

5、开发教学资源,从教科书扩展到同学的整个生活空间,把教学内容与本地区实际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关注社会新的发展和变化,增进课程内容的实际性和亲近感。

6、拓展教学空间,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创设条件尽可能向社会延伸。让同学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复习进度表

第一单元 我是小学生啦 2课时 第二单元 校园生活真快乐 2课时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2课时 第四单元 天气虽冷有温暖 2课时 总复习 2课时

第二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们爱整洁

《我们爱整洁》说课

横林小学 鄢露

一ˎ说教材

《我们爱整洁》是《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的单元主题是《我的好习惯》,《我们爱整洁》是第一课,本课侧重外在基本文明形象的塑造,培养儿童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 二ˎ说学情

一年级学生年龄偏小,天性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弱,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知道什么是整洁,不懂得个人卫生该怎么做,更不理解整洁不只是个人卫生习惯,还是对待生活的态度问题。这一阶段,多数学生爱整洁的良好行为都是在家长的督促下完成的,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要认识到这一点不容易,更加需要教师的引导,帮助和监督。 三ˎ说目标

1ˎ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什么叫整洁,人和环境为什么要整洁。 2ˎ培养学生从小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3ˎ重难点:让学生认识到在平时生活中如何算整洁,培养学生爱整洁的良好习惯。 四ˎ说教法

在教学手段上采取多媒体教学,直观形象,接近生活,更容易吸引学生注意。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取启发式教学,加强师生互动,采取我来照一照,我会做一做,我有好办法三个主要环节进行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启发式教学。 五ˎ说教学过程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因此教师必须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将教材中的原有材料与学生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材料紧密结合起来,使活动内容贴近儿童的生活,易于被儿童接受。根据本课的目标要求,我将内容设计了三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我来照一照 多媒体出示:教师打扫前和打扫后的样子,让学生领会整洁的含义。引出那我们自己整洁了吗?

同桌同学两人一组互相“照镜子”,看看别人的仪表是不是整洁,在哪些地方存在问题。同学之间互相帮助,检查了对方整洁和不整洁的地方。如果有问题,请帮他改正。学生根据自己所见,谈感受。

活动二:我会做一做

我们已经是小学生了,很多事已经不需要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操心了。那谁能告诉大家,你每天起床后都做了哪些事?你是怎么做的?(学生交流展示)

进一步提问:出示PPT,呈现第3页中上面的三幅图。 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三幅图,看看他们这样做好不好呢? 出示任务:

① 学生思考:对三幅的内容做出正确判断。

②想一想,他们这样的情况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试着分析一下。 ③想一想: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不整洁的样子呢? 活动三:我有好办法 出示任务(分组讨论): ①在家怎样做到整洁? ②在学校怎样做到整洁?

教师予以肯定鼓励和指导,小结学生的办法。 实践游戏:比一比,谁最会系鞋带? 六ˎ教学反思: 1.教学效果: 一堂好课,应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学生活动设计来看,注重了教师的引导性,忽视了活动的趣味性,影响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导致部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重视了学生互动,忽视了师生互动。这是今后教学要加强的,及时与学生沟通互动。

2.不足及措施:

①教学过程中,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的客观存在,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不能忽视,应当堂点播,引起他的注意和兴趣。

②学生通过教学,虽能认识到要爱整洁,但要想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依靠课堂教学可是还远远不够,课下还要和家长多沟通,利用好我们的微信群平台。

③学生的课堂主人翁意识不强,忽略在学生中树立榜样和督促的作用,学生时时刻刻都不放松对自己要求,把爱整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

第三篇:冀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案

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制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大纲对低年级的最基本要求和初入学儿童的年龄特点,着重对学生进行最基础的社会公德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深入浅出地寓道德概念和行为习惯要求与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刚刚上学,对学校、老师、同学以及学习都很陌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学校这些陌生的事物对于他们都有一种新鲜感,能引起他们强烈的探索欲。在这个过程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习,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三、教材分析 :

《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性质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生活型综合课程。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生活性;(2)开放性;(3)活动性。材力求体现思想性原则、科学性原则、现实性原则、综合性原则和活动性原则。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要求和本套《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教材将以主题单元形式展开,并重点突出以下特征:

1. 从儿童真实生活出发实现学科内容的整合

教材不是从传统德育的规范体系或德目体系展开学习内容,而是着眼于儿童现实生活的整体性,从学生生活原型出发,重新融入儿童生活之中,有机整合为学习主题。

2. 强化教材的生活指导职能

教材试图“以适应儿童现实生活为起点,帮助儿童实现高质量的幸福生活”作为一以贯之的编写线索和基调,围绕“如何发展儿童判断、选择、适应、超越的能力,以争取个人幸福、社会有用性和更广泛的人类福祉”的生活教育主题,突出教材的生活指导意识,发展儿童对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一方面通过现实情景的捕捉和再创造,让儿童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快乐,激发热爱生活的情感;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儿童生活中的典型问题,鼓励儿童自己在探寻问题解决方案过程中,参与生活、创造生活,展示儿童多样化的个性和丰富的智慧,培养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3. 以活动型教学为主要特征的过程导向设计 为切实地引导活动型教学的开展,教材设计将改变传统教材编写中以教师的“教”组织教学过程的设计思路,消解以“预成的学习结果”为核心的教材组织模式下课文加练习的刻板结构,将活动型教学中学生的活动过程作为设计的主要依据。因此,教材试图从学生的学习行为出发组织主题单元,促进自主活动,在学习活动的渐次展开中,引导教师重点关注学生学习过程里呈未分化状态的整体学习状态和学习需要,使学生能在活动的不断演进过程中实现原来被课程目标割裂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目标的自然统整。

4. 让教师和学生走进教材,保持教材的弹性和广泛适用性各主题单元均选择具有通用性的、可供师生具体真实地参与的活动题材,使教材成为师生开展活动的指导,从而将各地具体而微的自然、人文资源和经济、文化背景,以及师生的经验和兴趣等等都纳入课程资源体系,为师生在活动中进行二次开发留有空间。

四、教学目标:

1、了解自己的成长过程,感受自己成长的变化。

2、认识同学和老师,愿意与他们交往。了解学校概况,知道自己的兴趣、特长、生长的基本情况,手的作用及保健。关注天气变化对生活的影响,学会使用简单的测量工具。

3、有计划有目标地安排自己的学校生活。知道规则在学校生活中的作用并自觉遵守。热爱集体,乐于与他人合作,生活中有自己的创意。

4、形成初步的时间概念;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5、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策划、创意的能力和交往、合作的意识。能认真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充分体验集体生活的快乐。

五、教学措施:

1.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第一单元 我爱我家

一、相亲相爱一家人

1、说说我的家人 教学目标 :

1.初步了解家庭的基本构成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能有条理地介绍自己的家庭。 2.了解并介绍家庭主要成员的工作、爱好、习惯,热爱关心家人。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和家人,从而激发学生对家的自豪感与幸福感,并能在此基础上主动关心、体贴家人。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与家人的合影,以作介绍、交流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我们都有自己的家。你喜欢你的家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家”吧。 2.了解家庭成员间的关系:教师展示不同长辈的头像,让学生认识家人之间的关系,如何称呼、怎样称呼才是礼貌的。 3.介绍自己的家。

(1)教师介绍自己的家:我先来说说我的家。(师展示自己的全家福)看,这是我六岁时的一张全家福照片,猜猜哪个是我?(指照片介绍)我们家共有四口人。这是我的爸爸,这是我的妈妈,我的姐姐,这个就是我。

(2)学生介绍自己的家:学生展示自己的家庭照片,介绍家庭成员的基本情况。教师可以从“我叫 。我家住在 。我们家有 口人。”等方面引导学生进行有条理地介绍。 (3)小组交流: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各自的全家福,说一说。

(4)击鼓传花,全班交流:让学生对照全家福中的每个家庭成员,介绍一下家人的职业、爱好、生活习惯等。

例1:这是我的爸爸,他是一名医生。这是我的妈妈,她平时很关心我的学习。

例2:这是我们家第一张全家福。你们看,中间这个就是我。我爸爸很喜欢上网,我妈妈做的饭很好吃。

(5)诵读儿歌小结:从大家的介绍中可以大家多爱自己的家啊。来,让我们一起诵读儿歌。2

2、大家庭里欢乐多 教学目标: 1.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等方面体验、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

2.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关爱。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有变化,内在也有变化。 教学准备:学生收集爸爸妈妈关爱自己成长的点滴小事例,以备交流时用 教学过程:

1.教师引导:父母之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呢?你的爸爸、妈妈是怎样关心、教育你的?

2.游戏:爱的火车

(1)举例示范:教师出示自己与家人一起的照片,讲一讲小时候父母关爱自己的故事。

(2)教师引导:老师是在家人的关爱中长大的。你们的家人是怎样关心、教育你们的?让我们都来讲一个“爱的故事”,把我们“爱的火车”开起来。

(3)教师宣布自己是“火车头”,师生一起诵读儿歌(见教科书),火车“呜呜”开动。

3.感受体会:同样的爱。

(1)教师导入:父母长辈总是无微不至地关爱着我们,但他们对我们的爱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爱,有时候会深藏在背后,需要你慢慢体会。

(2)学文思考:(观看36-37页6幅图)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你能体会到其中的爱吗?

(3)分组讨论:把你的故事将给大家听,让大家分享你的爱。

4.教师小结:家人的爱是温暖的他们对我们的关爱总是那样无微不至。家人的爱也是严格的,因为他们希望我们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一个知错就改的人,一个懂得体谅、关心别人的人。

二、在家人关爱下成长

1、家人养育我 教学目标:

1.从家人对自己的关心、教育等方面体验、感受家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微不至的爱。

2.体会成长的变化,感受成长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家人的关爱。感受自己的成长不光是外形有变化,内在也有变化 教学准备:

准备自己的“全家福”,做好示范准备。

准备歌曲《吉祥三宝》

教学过程:

(一)“全家福”展示

1、教师示范,了解“全家福”。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神秘的礼物,想看吗?请小朋友们找找老师在哪里。

2、小组介绍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全家福”,在四人小组中作交流。教师巡视,注意指导学生并对学生的介绍做到心中有数。

3、全班交流

先由教师指名学生上台交流,再由学生推荐交流。 拓展交流

小结:小朋友们“全家福”上的人有多有少,不管人多还是人少,这都是我们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家人之间你关心我,我关心你,亲亲热热在一起,多幸福呀!小朋友爱自己的家吗?

(二)好歌共欣赏

1、小朋友们说得都特别好,这让老师想起了一首好歌曲,下面我就把这首歌介绍给大家。

2、了解歌曲:这是一首蒙古族民歌,名字叫作《吉祥三宝》。在歌曲中,小朋友们都听到了什么?

3、是啊,太阳、星星、月亮是吉祥的一家,花儿、叶子、果实是吉祥的一家,爸爸妈妈和你也是吉祥的一家。我们来学一学这首歌吧。

4、再次播放歌曲。可引导学生表演动作学长歌曲。

2、家人关爱我 教学目标: 1.能学会用自己的方式孝亲敬长、关心家人,向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在家庭中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成为家里的小主人,用自己的行动回报家人的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教学让学生学会真诚地感受家人的爱,并发自内心地表达自己的爱。初步感受作为家庭中一员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

1.教师导入:同学们,父母在我们的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画面(父母为孩子操劳的图片或影像资料)。

2.观看交流:看到这些画面,你们想对父母说些什么呢?学生充分交流。

3.小结要点:请大声对父母说出你们的爱吧!

4.学文明理:

(1)看41页四幅图,说说你想怎样对家人说出自己的爱。

(2)想一想:当父母听到你的爱时,他会怎样想、会对你说些什么?

5.角色扮演(学生小组活动):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邀请小伙伴和你一起演一演。

6.学习探究。

(1)教师导入:爱,仅仅说说是不够的,还要用行动去表达。请用行动告诉爸爸妈妈你们的爱吧。

(2)学习思考:引导学生看42页的三幅图,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行动向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并在课堂上分角色演一演。

(3)交流体验:当你关心、体贴家人时,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当父母、长辈得到你的关心后,他们又是怎样想的,怎样对你说的?

(4)教师小结:父母、家人也需要我们的关心,我们要用行动表达对他们的爱。

三、我是家中开心果

1、小手捧出爱 教学目标:

1、通过展示“全家福”、欣赏歌曲、交流幸福一家人的故事等活动,帮助学生体会和感受家庭幸福,学会有爱心地生活。

2、通过实践活动,知道学生表达对家庭的爱,并把爱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上,为家庭成员增添快乐。

教学过程:

(一)我做“开心果”

1、今天的课堂上,老师还请来了一位小嘉宾: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开心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叫“开心果”吗?因为我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特别疼我爱我,我非常开心,整天乐呵呵的,我觉得快乐真好。所以,我也是想办法给全家人带来快乐。

2、小朋友们,你们愿意和“开心果”做朋友,回答它的问题吗?

3、问题游戏:

(1)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3)请说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4)请说出你在家帮助大人做过哪些事情。

4、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懂事、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那么,小朋友都愿意在家里当一个人见人爱的“开心果”吗?

5、小组分角色演一演:在平时,小朋友们还能做哪些事让家人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我们来分角色演一演。

6、每组推荐代表表演,指导学生评价,相机进行肯定和鼓励。

7、听听“开心果”的话:我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也是能给家人带来欢乐的“开心果”,我愿意和你们交朋友。现在,我想给你们提一个问题:作为家中的“开心果”,今天回家后你打算怎么做呢?

8、小组讨论:今天回家后怎样当回“开心果”?

(二)活动总结

希望小朋友们以后能经常为家人做事,让家人开心,真正成为家里的“开心果”

2、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1、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

2、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3、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4、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使学生懂得整理的原则是方便、美观。

2、使学生学会自己整理自己的物品。

教学用具:课件、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书包、书本。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准备:想想自己整理过什么物品,自己回家整理一件物品。看看你是怎么整理的,说说为什么这么做,这么整理有什么好处?

2、如果自己不会整理物品,看看家长是怎么整理的。

3、自己曾经整理物品时的录像。

4、教学器材:衣物整理箱、床上用品、学生文具、学生服装、书籍、透明书包、书本模型

教学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自己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6、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5、师:一天玲玲到帅帅家串门,看到帅帅在整理书架,她也要帮忙。想看看他们是怎么合作的吗? 他们合作得怎么样?

四、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四大组:书籍组、衣物组、文具组、床上用品组。

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第二单元 春天到了

四、寻找春天的足迹

教学目标:

1. 感受春天的美,体验春天到来的愉快和亲近大自然的乐趣。 2. 观察春天的主要特征,探究春天大自然的各种变化。 3. 了解春天常见的动植物。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用自己的方式了解春天的变化,初步培养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比较,认识春天的花,进一步了解春暖花开的季节特征;了解春天来临时动物们的活动变化。

3.培养学生爱护花草树木和保护小动物的良好习惯,具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1、春姑娘来了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歌曲:《春天在哪里》

教学过程:

1.提问导入:春天来了,你们找到她吗?

2.集体交流:学生交流各自在周围生活中找到的“春天”。教师有意识地将学生的话总结为“春天在„” 的句式。

3.小结要点:春天真的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4.唱歌《春天在哪里》

(1)跟着广播或老师,复习歌曲《春天在哪里》。

(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创编自己的歌:“春天在„„” (3)在音乐伴奏下,表演各自的创作。

(4)小结评议各组的创编,鼓励学生的创作。

5.自由创作: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记录下自己的“春天印象”。

2、分享春天的快乐 第一课时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调查并收集有关春天里的花和动物活动变化方面的资料,并准备好彩笔和纸或剪贴工具。 教学过程:

1.经验导入:你们知道哪些花是春天开放的吗?

2.自由表现: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在纸上描绘春天的花,可以写,可以画,可以剪贴 3.布置展板:一起将学生作品放在展板上,并商量给展板取个合适的名称,如“春天的百花园”之类。

4.小结要点:春暖花开,春天的百花园真美。 5.故事表演:《春天的动物们》。 (1)看图,讲故事。

(2)学生谈论故事的内容,使学生了解春天到来时动物的一些典型行为。如:燕子迁徙、冬眠的青蛙醒来、产卵„„

(3)提问,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故事内容:春天里,你还发现哪些动物有一些行为变化,是什么样的变化呢?

(4)学生自由组合进行即兴故事表演。

6.小结要点:春天天气和暖,是动植物们生长、繁殖、活动的好时节,不同动植物以不同方式迎接着这个温暖季节的来临。

7.延伸活动:“动植物们以其特有的方式迎来了春天,那我们小朋友应该怎样迎接春天的到来呢?”

活动拓展:

进一步观察春天里身边动植物的生长变化,并在家长的帮助下学习逐步建立一些常见动植物一年四季生长变化的小档案。

五、探索春天的奥秘

教学目标:

1. 了解春天是个种植的季节,初步理解“一年之计在于春”的含义。 2. 通过亲自种植,观察和记录等活动,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3. 懂得树木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意义,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

1、奇妙的种子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种子发芽了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亲自种植种子,观察、记录小苗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种植活动分享劳动的快乐,感受生命的成长和收获的不易。

教学准备:

1.歌曲《春雨滴答》

2.在家长帮助下选择一两颗易成活的种子种下,观察、记录发芽情况。 3.纸、彩笔。

教学过程:

1. 作品导入:欣赏儿歌《春雨滴答》

2. 集体交流:你知道哪些种子是在春天发芽吗?

3. 小结要点:春天气候暖和,雨水充足,是播种的好时节。 4. 观赏活动:学生互相观赏各自种的种子。

5. 介绍体验:请几位同学代表介绍自己种子的发芽情况,自己是怎样照顾它的。

6. 画画:请学生观察记录的基础上,根据种子发芽的过程绘制种子发芽的画。

2、奇妙的大自然

六、春天里的节日

1、妈妈的节日

教学目标:1.知道自身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乐意为家长长辈做自身力所能和的事情。

教学重点:同学在体会到家长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并乐意为家长长辈做自身力所能和的事情。

教学难点:能够以自身的方式表达对家长长辈的爱,乐意为家长长辈做力所能和的事。

教学准备:向日葵评比表。

教学过程:

一、了解家人

1.请小朋友回答几个问题: (1)请说出小朋友的生日 (2)请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 (3)请说出小朋友最喜欢吃的水果 (4)请说出爸爸、妈妈最喜欢吃的水果 (5)请说出小朋友最喜欢的玩具

(6)请说出爸爸、妈妈什么时候最快乐

2.师:我们的爸爸妈妈,因为有了听话、可爱的你们才感到非常快乐、开心。这就是“家人因我而快乐”。

二、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在三八妇女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

2.师:你想知道你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吗?

3.师: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

三、美丽的向日葵

这有一棵向日葵,我们就把自身在家做的能使自身家人开心的事,写在花瓣上,并涂上漂亮的颜色,使它成为一朵美丽的向日葵。

2、过个有意义的植树节 教学内容:春天里,植树忙

教学重点:认识植树造林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学生能以实际行动爱护绿色生命,认养爱护树苗。 活动准备:

学生课前观察植树节期间的植树活动,了解植树的意义。

活动过程:

1. 经验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周围人们的植树活动,引出植树节话题。 2. 资料介绍:中国的植树节来历:

我国1915年规定每年的清明节为植树节,后于1929年把植树节改为每年的3月12日,这一天是孙中山先生的逝世纪念日。孙中山先生生前一贯倡导植树造林,定3月12日为植树节,表达了人们对他的敬仰和怀念。解放后,党和政府对植树造林十分重视,1979年第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仍以3月12日为全国的植树节。

3. 集体讨论:为什么要提倡植树造林?

植树造林能调节气候,保持水土,净化空气,防风吸尘,防暑降温,减少城市噪音。 4.小结要点:植树造林对人类很重要。 5.儿歌学习:《小树苗》。 6.认养活动:

(1)我们年龄小,不能直接参加植树活动。那么,我们可以为植树造林、绿化校园做点什么呢?激发学生认养小树苗的愿望。

(2)带领学生认养小树苗,设计认养牌,挂在小树上。

(3)讨论:小树是我们班级的一员,我们应怎样关心它?

7.小结要点:让我们和小树苗一起快快成长

3、清明节追思 教学目标:

1. 知道世界上不同地区的人们都有自己的传统节日。

2.通过对春节、圣诞节的体验,使学生深刻地认识传统节日,领会民族的传统文化,明确不同的节日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节日文化。

3.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不同国家所产生的不同节日和独特的传统节日活动,并能理解各个国家的传统,分享节日的快乐。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珍视和热爱生活、乐于与他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教学过程: 走近清明节

1.清明节的由来

2.清明节的风俗

3.清明节的现实意义

4.清明节怎么过

5.除了清明节还有哪些传统节日

第三单元 做个好孩子

七、文明有礼人人夸

1、学会礼貌用语 教学目标:

1、知道日常生活中常用的礼貌用语。

2、感受到使用礼貌用语的好处,愿意学习并使用礼貌用语。

3、正确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礼貌用语:“请”、“你好”、“谢谢”(别客气)、“对不起”(没关系)、“再见”等。

教学重难点:学生愿意学习并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喜欢听歌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歌曲,一起来听听吧。 (多媒体播放《看谁懂礼貌》)

2、你听懂了什么?

3、教师小结:是啊,同学们说的真好,人人都喜欢有礼貌的孩子,没有礼 貌的孩子大家都不欢迎。你想成为有礼貌的孩子吗?这节课老师给大家介绍几位好朋友,和它们交上了朋友,你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礼貌的孩子。它们就是礼貌用语。(贴版贴画)

二、感知明理

1、在生活中你经常用到哪些礼貌用语?(教师将十字礼貌用语贴在黑板上)

2、这就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貌用语。礼貌用语要用在合适的场合,相 信同学一定在生活中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下面这些情景应该使用什么礼貌用语呢?

3、唤起经验,举一反三。

(1)早晨两个学生见面问好“你好”。 a.你什么时候用过“你好”?怎么说的? b.“你好”和“您好”的区别。

c.小结:你好是问候语。互相问候了“你好”,心里暖融融的,人与人之 间的交往都从这美好的问候中开始。 (2) 借书

a. 你什么时候用过“请”?怎么说的?

b. 小结:请是请求别人用的。同时,用上了“请”就表示对别人尊重,是 很有礼貌的表现。 (3) 还书

a. 你什么时候用过“谢谢”?怎么说的? b. 小结:得到别人的帮助、关心和礼物时都应说上一句“谢谢”,对方也 要有礼貌地说句“不用谢”或“别客气”。这样就让我们的友情更加深厚了。 (4)撞倒

a. 光说对不起,行吗?我们要言行一致,说了礼貌用语,也要付出行动。 b. 你什么时候用过“对不起”?怎么说的?

c. 小结:对不起是道歉语,对方听后也要有礼貌地说句“没关系”。 (5) 放学

a. 你什么时候用过“再见”?怎么说的? b. 小结:要和别人分别时,说上一声“再见”,让别人心里感到很温暖。 人与人的交往,是从一声“你好”开始的,是在“再见”声中结束的。

4.除了黑板上这5个礼貌用语,其实还有很多礼貌用语。你还知道哪些礼 貌用语? 拜托语:请多关照、拜托您了 慰问语:辛苦了、麻烦了

赞赏语:好、很好、太好了、真棒

挂念语:身体好吗、病情好一些了吗、学习好吗、学习有进步吗

答应语:知道了、明白了、好吧

5、同学们,从刚才表现中,老师发现我们班的同学都很有礼貌,会使用礼 貌用语,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

2、做客和待客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倾听的要领。

2、能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并加深记忆,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3、学会专心倾听他人的讲话,知道这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是自己学习的关键。 教学重点:掌握倾听的要领,学会专心倾听。 教学难点:将倾听的事情,记忆后进行讲解。 教学准备:游戏《传递悄悄话》中的悄悄话。 教学过程:

一、活动导入

1.指名上讲台,观察同学们的神态。 2.说说你看到了什么。(谁在认真听,谁没有认真听,为什么) 3.教师引入本课学习。

二、活动体验 1.传递悄悄话。 (1)学生分组。

(2)每组开头的学生对第二位学生说一句悄悄话,低声,不能让别人听到。 (3)第二个再把话传给第三人,以此类推。

(4)最后的学生大声说出听到的话,然后评价是否正确。 (5)学生根据情况进行讨论,说说为什么会出现错误。 (6)讨论交流。

(7)结论:没有注意听或没听明白。 2.萝卜蹲。

(1)教师说明游戏规则。 (2)学生分组游戏。 (3)说说出错的原因。

三、总结提升

1.讨论: 倾听有什么重要性,我们如何倾听?(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2.学生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 (1)注意听

(2)听明白别人的意思。 (3)用目光和表情回应别人。

(4)不打断别人讲话,听完后再提问。

四、课堂小结

倾听是对别人的尊重

八、我很能干

1、我自己会整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过程与方法:能表现整理自己东西的愿望;表现出料理自己生活的能力,能以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

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父母做简单的家务活。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难点:初步掌握整理物品的一些基本方法或原则。

教学准备:课件,整理箱、学生文具、书籍、书包、书本。

教学过程:

一、游戏明理:

1.请你们从自己的书包中拿出音乐书、语文田格本,找好后摆在桌面上并起立。 2.教师计时:第一名和最后一名差多长时间。 3.师采访第一名:为什么找得这么快? 4.根据学生的话总结:

(1)妈妈给收拾书包的,引出“有条理”。

(2)再问谁是自己整理的,引出自己会整理,板书课题:我会整理。 5.请自己整理书包的同学给大家讲讲自己收拾有什么好处? 6.比赛:

(1)老师准备两个大的透明书包,用泡沫塑料做的书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具。 (2)指导两名学生分类表演收拾书包。 (3)学生观察、比较、评析。

二、师导:会整理、有条理能给我们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1 .录像:消防员出勤前后 2.学生谈自己的体会 3.录像:杂乱的施工现场 4.学生谈体会

三、导行:整理自己的书

1.师出示当天课表,让学生把书包里的东西都拿出来放在桌上。 2.请学生对放在桌上的物品进行分类并确定哪些该放进书包里。 3.说说你想怎么整理,其他同学有什么建议。 4.实践:学生自己收拾书包。师指导以整齐、分类清楚为原则。

四、小组合作: 1.将学生分为两大组:书籍组、文具组。 2.整理原则:方便美观 3.学生自由选择,结合小组 4.学生分组整理

5.指两名介绍整理经验,让大家体会东西摆放有序的好处。

五、小组讨论:

1.除了自己已经做过的,说说我们还可以做哪些? 2.录像:学生在家整理物品的实录 3.评选谁是“棒棒小当家”,学生采访录像中的主人公,问技巧也可以,问这样做的好处也可以。

4.小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具有自理能力也是体谅父母、孝敬父母的表现。

六、布置作业:练习收拾书包和摆放书本。

2、不做“小马虎” 教学目标:

1. 交流一天中应该做的事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掌握清洁手、脸、牙等生活部位的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交流一天中应该做的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难点:

掌握清洁手、脸、牙等生活部位的方法,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讨论:一天中我们该做哪些事情 1.组成四人学习小组。 2.梳理每天所做的事情。

三、制作简单的作息时间

根据自己离家的距离长短制定起床时间、上学时间、上学和睡觉时间。

四、照一照:我爱整洁

1.照镜子之前观察头发、脸、牙齿、手、衣服、鞋子是否整洁。 2.拿出小镜子照一照。互相看一看。

五、选一选:我能清洁

结合教材,学生选一选有关个人卫生的好习惯你能做到哪些。

六、我有好习惯

每天坚持按作息时间做事并填写表格,争取养成好习惯。

九、做事不怕难

1、做事有始有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按时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饮食、卫生等方面的基本常识。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学难点:能按时起居,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播放儿歌:

小小鸟,喳喳叫,小朋友们起得早, 洗漱干净上学校,遵守纪律不迟到。 小书包,整理好,做事认真不可少, 争做学习小主人,动手动脑要记牢。

引导:我们是小学生了,要做一个合格的小学生,该怎么做呢? 2.学生回答,教师正确引导。

3. 引入课题:那么,一个小学生的一天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二、课堂交流

1.你的一天是怎么过的,都做了哪些事?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其中,并进行正确引导。 2全班交流,进行整理。

3.讨论:一天的过程中,有哪些事是很重要的,必须要做的,哪些事是可以不做的?哪些事一定要认真细心的去做,哪些事是很有趣很喜欢做的? 4.讨论交流,教师正确引导。

三、交流总结。

1.教师引导:在一天的生活中,我们该怎样去做好该做的事呢? 2. 情景再现:

(1)早上起床铃响起,明明还很困,妈妈叫了好几次,还没起来。 (2)吃早饭的时候,让妈妈喂。

(3)到校门口了,明明还是不让妈妈离开。

(4)上课了,老师在讲课,明明却在找小朋友玩。 说说明明这样做对吗?如果不对,该怎么做呢? 3. 学生讨论交流。 4.师生共同整理小结

(1)按时起床,不赖床。合理安排时间。

(2)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不做依赖别人的小懒虫。 (3)高高兴兴上学去,多交朋友,互帮互助。

(4)上课认真听讲,不懂的就问老师,做个好学生。 (5)回家做作业,不拖拉,不急躁。 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6)还要锻炼身体,做个健康活泼的小学生。

四、课堂小结 小朋友,学了这一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呢?

2、面对学习中的困难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学习要肯于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 过程与方法:道学习、做事要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情感态度价值观:愿意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重点: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学习,学会合理安排和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教学难点:肯动脑筋,不怕困难,掌握克服学习中各种困难的一些方法,并体会克服困难取得成功的愉悦。

教学准备:课件,相关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听故事导入

1.播放故事《龟兔赛跑》

2.问:听了故事后,你觉得龟为什么能跑赢兔呢?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怎样抓紧时间学习呢?

板题:做学习的主人

二、学文明理 1.交流学习经验

(1)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应怎样做? 你会怎么做?

(2)让学生自己谈谈学习中遇到过的困难和烦恼,再分分类。 (3)讨论:

①对不认识的生字,看不懂的文章应该怎么办? ②对自己不爱学习又必须学习的课程应怎么办? ③学习做某件事,总是做不好,怎么办? (4)小组交流。

(5)小结:我们在学习中也遇到过烦恼,但是只要动脑筋、想办法,总会克服困难的。

三、抓紧分秒,做时间的小主人

1.分组讨论并说说自己在学习,做事时通常会出现的低效率问题,大家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做事更快些?

2小结:在日常生活中,不管是学习还是做事,只有抓紧时间,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才能有效率。

四、教学延伸

1.出示一系列活动内容,让学生想一想,该怎么合理安排时间呢? (1)星期六,小军需要做以下的几件事:

画画儿、做作业、看电视、买文具、看课外书、踢球 (2)王小明每天放学回家,都必须完成以下家务,对他如何进行复习有一定的影响,请大家帮帮他。

扫地5分钟,淘米3分钟,烧开水9分钟 煮饭10分钟,喂鸡5分钟,洗茶壶4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共同给小军出主意。 各组互相交流,并说说各自的理由。

五、深化导行 1.小小辩论会

小芳放学回家,感到有些疲倦。但是,她想起妈妈常说的,回家后先要做作业,于是她打开了作业本,可是,写了一会儿,有些写不下去。 她有两种做法:(1)坚持写下去;(2)先休息一会儿再写。 你同意哪种做法? 2.小小故事会

(1)事先让每个学生找一找有关学习方面的故事。 (2)课上以小组为单位开个小小故事会。

(3)小组选出一个大家都喜欢的故事,编成小节目,在班上交流。

第四单元 呵护生命

十、呵护身体

1、坐立行,姿态美 主题目标:

1. 通过各种活动认识正确的姿势对身体发育的重要性。

2. 知道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能用正确的姿势指导自己的行为。

活动时间:四课时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坐、立、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教学难点:懂得正确的坐、立、走姿势能促进身体健康成长。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坐如钟

活动准备:

“女孩正确坐姿”与“男孩不正确坐姿”图。 活动过程:

1. 评一评:出示“女孩正确坐姿”与“男孩不正确坐姿”图,或表演,请大家评一评两个小朋友的坐姿。

2. 讨论交流:学生经过小组讨论后表述自己的观点。

3. 设疑提问:如果像男孩这样坐,时间长了会怎样呢?像女孩这样坐又会怎样呢?学生讨论后回答。

4. 小结要点:你们看,像女孩这样坐不仅好看,而且我们的脊柱也不会变形,可是像男孩这样坐,我们的脊柱就是弯的,不利于身体发育。

5. 体验活动:我们也像女孩这样练一练吧!学生分组练习坐姿。 6. 交流感想:在练习中,你们有什么感受?

7. 教师小结:坚持练习,才能形成习惯,习惯后就不会觉得累了。

活动要求:

对于脊柱等专业术语不需要过多讲解,只需要在直观的行为训练中提高认识,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即可。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站如松 活动准备:

1. 教师准备国旗班站岗、升起的录像片段。

2. 学生调查正确的站立姿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1. 欣赏录像:观看国旗班的叔叔站岗、升旗的片断。 2. 请学生谈一谈看后的感想。

3. 教师提问:国旗班的战士为什么能站得那么直呢? 4. 再次观看录像:观看国旗班叔叔平时训练的场景。 5. 请学生说说国旗班的战士能站得这么直的原因。 6. 教师提问:我们应该怎样站才最有精神呢? 7. 请几位同学表演站姿,其他同学评议。

8. 教师小结:我们站立时,背挺直,头抬起,看前方。

9. 行为辨析:教师出示几组图让学生辨析正确的行为或请几位学生自己设计几种站姿让其他学生评议。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行如风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运动员仪仗队行走的照片。

2.学生调查正确的行走姿势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过程:

1、欣赏学生运动员仪仗队前进的照片。你们看,这些运动员真神气呀!我们走路时也应该有正确的姿势,谁能表演一下你平时是怎样走路的? 2. 表演评议:请几位同学表演,大家来评一评。

3. 教师示范正确的坐姿并且解说:走路要学小花猫,脚步轻轻静悄悄,不学虾米弯着腰。另外还要收腹摆手挺起胸。

4. 行为训练:学生练习正确的行走姿势。 5. 阅读教科书的小儿歌。

第四课时

活动内容:大家来比赛

教学重点:在生活中自觉运用正确的坐、立、走姿势。

教学难点:展示自我美好形象,做一个有良好精神风貌的小学生。

活动准备:教师自制奖品,可以是小红花或其他的小玩意儿。

活动过程:

1. 师生共同回顾坐、立、走的正确姿势。 2. 学生自由练习。

3. 学生分组比赛,每位同学在组内参加评比,各小组评出坐、立、走姿势最棒的同学参加全班的比赛。

4. 全班比赛:由没有上场的同学当评委,可以采用无记名投票选出最后的胜利者。教师将评比结果写在黑板上。

5. 教师给获胜的同学颁奖。

活动要求:

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情境,引导孩子在真实或者模拟的情境活动中进行行为训练,获得健康常识,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习惯。

2、爱护眼睛

主题目标:

1. 体验感受眼睛的作用,知道眼睛的重要性。

2. 知道不好的习惯会影响视力,体验戴眼睛的烦恼,在生活中尊重关心戴眼睛的小伙伴。

3. 知道基本的护眼常识,形成正确的护眼习惯。

活动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戴眼镜的小老鼠

教学重点:感受戴眼镜的不便及苦恼,体会良好的生活、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体会良好的生活、学习、生活习惯的重要性,知道在生活中保护眼睛。

活动准备:一个老鼠布娃娃。

活动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一只可爱的老鼠布娃娃,讲小老鼠的故事。

“小朋友们好,我叫杰米,你们瞧,我有一对漂亮的大眼睛。可是不久前,我的眼睛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只能戴眼镜,我的眼睛再也不漂亮了。”请学生说说小老鼠为什么会戴上眼镜呢?

2. 看图讨论:出示书上:教学挂图,同学之间互相讨论,教师指明学生在全部交流。

3. 小结要点:小老鼠趴在桌子上写字,躺在床上看书,在太阳下看书,这些不好的习惯影响了他的视力,那么,还有哪些不好的习惯会影响视力呢?

4. 小组讨论:阅读教科书19页,看看眼睛跟小老鼠带了了哪些烦恼? 5. 小结:你想对小老鼠说些什么?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眼睛作用大

教学重难点:体验眼睛的重要作用,感受眼睛给我们带来的方便和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万花筒、放大镜、漂亮的图书、美丽的图画等。

2.学生准备小眼镜或用铁丝弯成的“眼镜”,调查影响视力的坏习惯。

活动过程:

1. 观察和发现:如果你有一双明亮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什么? 教师向学生提供万花筒、放大镜、图书、图画。 问:你们都看见了什么?我们还能看到什么呢? 2. 游戏--蒙眼睛画鼻子。 3. 体验活动。

(1)每位学生将玩具小眼镜或铁丝弯成的“眼镜”架在鼻梁上,体验跑步、游戏、写字等几项活动。

(2)交流感受:说说你周围的人戴眼镜的烦恼。

4. 教师小结:看来戴眼睛真的是很不方便啊,我们可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啊。 第三课时

活动内容:让眼睛更明亮

教学重难点:知道护眼常识,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护眼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组织学生根据教科书第21页下面三幅图排演情境小品。 2.教师自制日历牌、图片与表格。

3.师生课前共同调查保护眼睛的方法与“爱眼日”的资料。 活动过程:

1. 谈话导入:你们知道戴眼睛后做什么事情都很不方便,因此我们必须要好好保护眼睛,你们知道怎么爱护眼睛吗? 2. 讨论交流:

(1)学生先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2)小组代表发言,师归纳。

如:要坚持做眼保健操,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不要躺着看书。 3. 看图辨析:教师出示几组图片学生辨析。

4. 情景表演:学生表演书21面的内容,教师提问:他们这样做对吗?看了同学的表演,你会怎么做?

5. 小结要点:我们要好好爱护自己的眼睛,让眼睛更明亮。 6. 介绍爱眼日。

7.启发行动:爱护眼睛,你的行动是什么?

十一、让身体更健康

1、餐桌上的好习惯 主题目标:

1.对日常的饮食习惯进行思考和探索,并对日常饮食习惯进行评价。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帮助自己健康成长。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我的自助餐菜单

教学重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教学难点:改正挑食、浪费的坏习惯。

活动准备:

1.教师淮备各种食物的照片、图片或实物,以及碗、盘子图片。 2.师生共同调查食物营养的有关知识。

活动过程:

1.情境模拟,导入活动。

(1)教师将讲台布置成餐桌的样子,在上面摆放各种食物,包括主食、蔬菜、水果、奶制品、蛋、肉类等,可以用实物,也可以用图片代替。

(2)教师谈话导入活动:今天我们一起来吃自助餐,请你自己来挑选食物。

2.活动讨论:学生上台进行选择,在组内互相介绍自己挑选的食物,并相互评价食物的搭配是否合理。

3.教师提问:大家知道各种食物中有哪些营养吗?教师指名几位学生发言,并根据学生的发言,相应地传授有关食物营养的知识。

4.小结要点:这些都是我们经常吃的食物,每种食物都是有营养的,缺少任何一种都会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

5.阅读教科书的知识卡片。

6.小调查:昨天晚上你吃了什么,画一画。教师请一位或两位学生上讲台将自己的晚餐画在教师制作的碗、盘教具中,然后贴在黑板上。

7.大家评一评:这几位同学的晚餐搭配得合理吗?学生畅所欲言。教师进行评议。

8.同桌互相评议对方的晚餐,并说出改进的建议。

9.小设计:根据所学知识,为自己设计一日三餐的健康食谱。 活动拓展:

将课堂学习深入家庭生活,开展“我是小小营养师”的实践活动,让孩子尝试为家庭设计一日三餐的食谱。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饭桌上的文明

教学重点:知道基本的进餐礼仪。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他人,养成自觉规范自己行为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师生共同排演小品(内容详见场景1和场景2)。 2.教师制作“文明星”。

活动过程:

1.教师谈话导入:我们从一个人在进餐时做得好不好,可以看出他是不是一个讲文明的孩子。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怎样进餐才算文明进餐?

2.表演讨论: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所进餐的行为。

场景1:进餐前,桌上的菜都摆好了,两个小朋友坐在饭桌旁。一个孩子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盛饭呀,我的肚子可饿了。”另一个孩子说:“碗筷都还没摆,怎么吃呀?” (1)学生表演。

(2)教师提问:你们认为碗筷应该由谁来摆? (3)学生讨论,教师指名说。

场景2:进餐前,桌上的碗筷已经摆好了,空了几张椅子,爷爷奶奶站在桌子旁边。一个孩子说:“开饭啦!”另一个孩子向餐桌冲去,边跑边说:“我最小,我先坐!” (1)学生表演。

(2)教师提问:请你们对刚才的这段表演发表自己的看法。 (3)学生畅所欲言。

(4)教师小结:中国有尊老敬老的传统,就餐时让长者先入座是一种礼貌。 (5)再次表演:有谁能给大家把刚才的情景用文明的进餐行为再表演一下。 3.行为活动--文明星送给谁?

(1)看教科书的图片,给图片中的小朋友送文明星。

(2)由各小组根据自己平时观察到的进餐时的各种现象白编自演故事情节,由其他的小组进行评选“文明星”的活动。

活动拓展:

开展“文明星进我家”活动,争取家长的配合,一个月后利用班会时间进行家庭行为习惯的评比。

2、我不怕打预防针 主题目标:

1. 树立对疾病地正确态度。 2. 提高自我保健的意识和能力。 3. 了解春季防病治病的基本知识。

活动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内容:生病真难受

教学重难点: 通过体验、交流、讨论,感受生病带来的痛苦,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疾病,培养学生的防护能力。

活动准备: 1.体温计。

2.学生课前调查一下春季以来周围人生病的情况。

活动过程:

1. 导入活动:请同学们谈谈自己课前春季疾病调查的情况。 2. 小结要点:春天是个疾病多发的季节。

3. 集体交流:学生交流自己或者别人生病时候的感受。 4. 小结要点:生病真是一件不舒服的事情。 5. 测量体温。

(1)生病时候重要的症状就是发烧,我们要学会测量体温。 (2)指导测量体温的正确方法,并告知学生人的正常体温。

6.小结:人体超过正常体温就是发烧,发烧时人会有一些不舒服的感觉,如浑身无力,头疼等,这时最好量体温,以判断是否真的发烧了。发烧以后要多喝水,还要上医院。 第二课时

活动内容:防病有几招 教学重点:正确认识疾病。

教学难点:了解防病的基本知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身体。

活动准备: 1.给学生讲防病知识。

2.学生课前向成人了解民间防病、治病的好方法。

活动过程:

1.导入:生病很难受,那能不能少生病呢?

2.知识介绍:请保健医生跟同学们讲讲防病知识吧! 3.小结要点:按照医生的话去做,一定能更好的预防疾病。 4.集体交流:你还知道哪些防病的方法? 5.小结要点:在生活中试试这些方法。 6. 看图说话:

(1)讨论书上图片内容。

(2)引导学生谈谈自己打预防针的情况。

(3)小结要点:打预防针有利于防止生病,不要拒绝打防疫针。 7. 集体讨论:生病应该怎么做?学生自由讨论。

8. 小结要点:生病也不可怕,关键是要配合医生的治疗。

十二、它们也需要呵护

1、 可爱的动物 教学目标:

说出自己在生活中和课外阅读中了解到关于有益动物的知识。认识更多有益动物,增强爱护动物意识。 教学重难点:

知道哪些动物对人类有益,怎么有益,用什么方法保护它们。 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脑袋像是小猫咪,黑夜林中当哨兵。

东瞧瞧西望望,抓住田鼠不留情。 (猫头鹰)

二、走近小动物

1.动物是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你从课外搜集中了解了哪些小动物,说说他们的名字,并说说你喜欢谁?

2、小结:这些动物有的外形漂亮,有的声音动听,有的姿态优美,跟这些动物交朋友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3、引出课题:看来大家都很喜欢有益动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与有益动物交朋友。(出示课题:保护有益的小动物)有益的小动物,包括(蜜蜂、蜻蜓)益虫、(山雀、燕子)益鸟和(小松鼠、小猫,四条腿的哺乳动物)益兽三种。

三、谈谈小动物

1.师:你还知道哪些有益的动物朋友?讲讲自己所了解到的小动物一些情况,重点说说你搜集到的有益小动物是怎么有益的?

四、夸夸小动物

在这些小动物中,你最佩服哪种小动物?你想对它说点什么呢?

2、 保护小动物 教学目标:

培养小学生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意识,懂得要保护有益的动物,明白保护有益的动物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意识。 教学过程:

一、当当小动物

1、这些小动物对人类做了很多贡献可是放它们也会流泪,你看到了吗?你知道他们为什么流泪吗?

2、观看人类伤害小动物的图片,谈谈感受。

3、有人用高跟鞋的鞋跟踩瞎了小猫的眼睛,小猫会说:“

。”我会对伤害小猫的人说:“

。”

4、生活中还有哪些伤害有益小动物的行为应该受到谴责?

5、不但这些,我们还看到了好多猎杀动物的行为,小动物被伤害的愤怒了,他们用他们的语言说话了,你来猜猜他们都说了什么?从它们的话语中你看出他们的内心了吗?看到这一切你有何感想?如果您遇到捕猎、伤害有益的小动物的情形,你会怎样做呢?

6、由此让学生感受到要保护有益小动物。

7、出示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意义,让学生明确保护有益小动物的意义。

二、关爱小动物

1、在我们周围还有许多保护动物的行为!你知道有哪些保护动物的行为?

2、出示课件,总结保护有益的小动物的方法。

 我们做到不捕捉、不伤害有益的动物,对伤害行为要劝阻教育搞破坏的人或报警。

 我们不要吃野生动物。不掏鸟蛋,多放置鸟巢;

 不乱砍乱伐树木,多种花草树木,扩大森林、动物保护区,增加森林警察,加强巡逻;

 我们可以动手做一块小木牌,写上宣传环保心语,如:请人类爱护小动物”。

 我们可以画一幅人类伤害动物的画,再写上:亲爱的人类,请不要这样对待我们”。

3、写一写:自己如何保护动物。

三、拓展活动:

为保护有益小动物制作标语。

四、 总结动员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让大家都来保护小动物,与小动物交朋友,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生活,让我们用自己的真诚与爱心还大自然一片美丽的绿色,让小鸟自由飞翔,让小鱼快乐游玩,让所有的动物都能舒适自在的生活。

第四篇: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我和我

的家》教案

【教材分析】

1.解读教材:

本课选自“道德与法制”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爱我家”中的主题活动一。他包含四个话题“我来到我家”、“我的家人”、“我身上有家人的影子”和“家人的故事”。本课是依据课程标准“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中的第二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本单元引导学生从了解自己的来历开始,进而了解自己与家人的血缘关系,以及家庭的结构,最后,落实对家庭的爱与责任。引导学生学会不给家人添麻烦,学会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学会主动地表达自己对家人的爱,最终使学生成长为温馨家庭生活的自觉构建者。 【学情分析】

现在孩子们的成长、生活都在家里。他们熟悉自己的家庭成员,熟悉他们的习惯,对性情特点也有所观察和了解。家里人的称呼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这样称呼?对家庭结构、伦常关系,以及自己来历?却不清楚。孩子们在家庭中受到家人的关心,关注。因为一切都太自然,让他们反而不能觉察。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我和我的家》这一课。 【教学目标】

根据对本班学生情况和教材的分析,我希望能达成两个总的目标。

1、“感知家人之间血脉相连”(这是本课的重点)

2、“讲述亲情故事,感受家的温暖”(这是本课的难点),。 【课前准备】

1、课前,学生了解自己名字的故事。

2、了解家人故事。(家人工作照,运动照,兴趣照,特长照……)

3、准备全家福照片。 【教学方法】

1.探索名字的意义----初识自己的出生给家庭带来的喜悦。 2.动手完成关系树----理清家庭伦理关系。

3.听故事,找“影子”-----突出重点,体会家人之间血脉相连的意义。

4.讲述家人的故事------突破难点,感受家庭生活的温馨,学会关心他人。 【教学思路】

一、初步了解——家人之间血脉相连

二、深入探究——家人之间血脉相连

(一)关系树——家庭伦理关系

(二)找“影子”——自己与家人的相似

三、讲述家人故事——夸夸我的家人 【教学流程】

一、初步了解——家人之间血脉相连

1、板书“我”,出示名字“但玉”,因为我爸爸姓但,所以我也姓但,“玉”有宝贝的意思,爸爸认为我是家里的宝贝,所以给我取名但玉,这就是我名字的故事。

2、全班交流“你叫什么名字,这个名字有什么故事?” 师:你知道你的名字有什么故事?谁还想来分享自己名字的故事?谁还想来说?

同学们都还想说一说,来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评价语:你的名字里有家人对你的祝福!你的名字里有家人对你美好的希望!你的名字代表家人对你欣喜的等待!

师:接下来我们继续以家为话题,说说我和我的家(出示题目)。

二、深入探究——家人之间血脉相连

(一)关系树——家庭伦理关系

1、你家里都有哪些成员啊?

预设学生回答: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舅舅、姨妈……

2、师生同理关系树。

师:有这么多的家庭成员,真是个大家庭。在我家,大家都说我是我们家里爱的结晶,你知道我是哪里来的? 生:因为你的父母相爱、结婚,之后就有了你。 师:不仅是我,我们所有人都是爸爸、妈妈爱的结晶,爸爸、妈妈除了生育了你,还生育了谁? 生:哥哥、弟弟、姐姐、妹妹

(孩子们真能干,把我们自己这辈人都理清楚了!) 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仔细想想爸爸是哪来的呢? 生:是爷爷和奶奶生了爸爸。(你平时真是留心了生活啊!) 师:哦?爷爷、奶奶只生了爸爸吗?

生:是的,有同学的爸爸还有哥哥、弟弟、姐姐或者妹妹的吗?给我们说一说。 生:我爸爸有哥哥。 师:你称呼他是——伯伯 师:还有么?

生:姐姐、妹妹——姑姑(看样子孩子们平时都认真跟着爸爸、妈妈学会了对长辈的称呼。)

生:弟弟——叔叔(他们有相同的父母,身上就流着相同的血。) 师:爸爸,这边的亲人理清楚了。我们一起来看看妈妈这边的亲人。谁来试试说一说都有谁?生:妈妈的妈妈是外婆,妈妈的爸爸是外公。妈妈的哥哥、弟弟是舅舅,妈妈的姐姐、妹妹是姨妈。 完成关系树后小结:孩子们真棒理清这棵大大的“关系树”。我们这一大家人就像枝繁叶茂的树一样,每个人都很重要!

3、合作游戏《称谓歌》

老师要奖励同学们玩一个游戏,“我问,你答”《称谓歌》。 爸爸的爸爸叫什么 爸爸的爸爸叫爷爷 爸爸的妈妈叫什么 爸爸的妈妈叫奶奶 爸爸的哥哥叫什么 爸爸的哥哥叫伯伯 爸爸的弟弟叫什么 爸爸的弟弟叫叔叔 爸爸的姐妹叫什么

爸爸的姐妹叫姑姑(真棒,爸爸这边的亲人我们都认识了,接着来哦!)

妈妈的爸爸叫什么 妈妈的爸爸叫外公 妈妈的妈妈叫什么 妈妈的妈妈叫外婆 妈妈的兄弟叫什么 妈妈的兄弟叫舅舅 妈妈的姐妹叫什么 妈妈的姐妹叫阿姨

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棵关系树,这一排是我们的祖辈,爸爸妈妈是他们的孩子,是我们的父辈,我们是爸爸妈妈的孩子,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孙辈,我们这个家就是这样祖辈、父辈、孙辈一代代延续到今天。

3、自己动手完成”关系树“接下来,但老师要考考大家咯! 听清楚要求:孩子们都带来了自家的全家福相片,让我们自己动动手,看着相片,完成我们自家的关系树吧!在称谓里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拼一拼拼音,时间两分钟,开始吧!

(1)学生根据自己带来的“全家福”完成自己家的关系树。 (2)同学们,很快的完成了关系树,请你对照着“全家福”将家人介绍给同桌,同桌仔细听听看,称呼都对了么? (3)全班交流汇报。

师:哪组同学愿意给全班同学介绍家庭成员?(同时投影关系树和全家福)

师:先拿着照片介绍下,照片里面的家庭成员。再出示关系树同桌的同学评评,关系树填写正确了么?

a、学生介绍家庭成员后,询问同桌,他的称呼正确么? 小结:孩子们,看看我们填写的关系树,我们的亲人间血脉就像这棵树一样,紧紧的连在一起。

B、你再看他的全家福,他和他爸爸的眼睛好像哦!你们还发现他和谁像啊?

是啊,不仅他和爸爸、妈妈,你看他爸爸和爷爷也长得好像哦!为什么他们一家人这么像呢?

小结:是啊,我们和父母有着血缘关系,在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还和妈妈同心跳共呼吸呢!

(二)找“影子”——自己与家人的相像

过渡:家人们血脉与我们相连,除了长的很像以外,还有许多相像的地方,仔细听绘本故事,找找我和弟弟有哪些相像的地方!

1、阅读绘本故事《我和弟弟》

(1)我来到我家时,可不是一个人,还有我的弟弟小亮。(长相像,你听故事真专注,不仅认真听,还仔细看,一下子就找到相像的地方了,真棒!)

(2)听说弟弟只比我晚出生半小时,那我也是哥哥呀,所以„„(我们要找别人还没有说过的相像哦!) (3)弟弟总喜欢跟我在一起,我走到哪儿,他跟到哪儿。(行为相像)

(4)不管做什么,我们都会一起来。(行为相像)

(5)奶奶看着我们经常说你们和你爸小时候一样。性格都那么开朗还爱好运动。有时候连走路的背影都像。(性格、背影) (6)就连小区里的叔叔看见我们都说我们长得像妈妈。一看就是一家人,我们听了可开心了。(我们一家人都很像) (7)我到底像谁呢?我觉得我更像弟弟!

(8)我和弟弟商量好了:长大了一起去航海。(我们还有共同的愿望)师:同学们好能干,一下子从故事中找到了哥哥、弟弟那么多的相像!

二、家人的“影子”

过渡:咦!我们和家人除了样子像,还有什么相像的地方?请同学们和同桌一起找一找,说一说,看看谁能找得多!

1、同桌交流,我们有哪些相像的地方。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演一演。

2、小组合作讨论后汇报。(性格、爱好、兴趣、口味„„)

3、我们的相像说明我们的关系(一家人)

小结:刚才同学们都说了那么多和家人相像的地方,这些都说明什么呢?长相,性格,口味还有兴趣都有相像的地方这些说明了什么?一家人(板书)所以我们的脸上和身上才有家人的影子,我们和家人有着血脉的关系,是这个家庭的传承和延续。

三、提升拓展——讲述家人故事,学会关心他人。

同学们找了家人那么多相像的地方,看样子大家对家人都非常熟悉。

课前我们还收集了许多家人的照片,谁来谁来夸夸家人最能干、最厉害的地方! 同学们出示准备好的相片讲述家人故事。

老师相机小结,我们对家人的介绍中,充满了爱,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枝繁叶茂,因为有了爱,我们的家充满温暖,因为有了爱,使我们对这个家有了更多的依恋。 播放《我爱我的家》

第五篇: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上课了》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教科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第8课

《上课了》教学设计

南大郭小学

张鲜丽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前面已经进行过一日常规训练了,老师需要指导学生的地方:一是上课铃声响后,学生不顾安全抢着跑着进教室,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学生怎样做才算认真听课。

教学目标:

1.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

2.能够在准备的过程中调整上课心态。

3.初步掌握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和其他做好课前准备的方法。

4.听到上课铃声立即进教室。上课不随便说话;要发言,先举手;不做与学习无关的事;不影响别人学习。

教学重点:

1.懂得课堂准备对课堂学习的重要作用,掌握课堂准备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使他们知道课堂纪律的基本要求,懂得人人遵守课堂纪律。

教学难点:能够借助课程表准备用具,采用多种方式调整上课心态,为上课做好准备。懂得上课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活动一:铃声响上课了

1.上课铃声打响后,学生陆续回座位,教师播放视频:律动歌《上课了》,并带着已经回到座位的学生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直到每个学生回到座位。

2.提问:同学们,一分钟前你们还在各处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为什么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呢?(板书:上课了)

活动二:课程表我会看

1.提问:这节课是什么课?你是怎样知道的? 预设:老师告诉、问同学、看课表„„

2.找一找,课程表“住”在哪里? 预设:教室的墙壁上、自己的铅笔盒里„„

3.教师出示班级墙壁上的课程表,请学生观察,说一说课程表上都有什么? 预设:数字和汉字。

4.组织学生讨论:课程表上汉字数字、阿拉伯数字、汉字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们的关系。

举例:周一第一节课是语文„„

5.试一试:找一找某天某节是什么课。

(1)师生找。

(2)同桌互问互找。

小结:课程表真神奇,许多课程藏这里!每天学习有了它,准备真省力!

活动三:用具准备我能行

1.过渡:今天的这节课是《道德与法治》课,同学们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2.教师巡视学生桌面,请出一位桌面整洁、《道德与法治》书摆放整齐的小榜样,并对他进行采访:你是怎样做到的?为什么要这样做?

预设:课前用点时间准备好,上课一旦需要用书时,不用乱翻,心里也不会着急。

3.指导学生像小榜样学习,比赛一分钟,让没有摆放好书籍和整理好桌面的学生完成学具准备。

4.教师再次巡视学生桌面,找到忘记带书的学生,采访他的心情和感受,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按照课程表提前准备本节课的用具,还要按照课程表在家准备好第二天的所有用具。

5.小组合作,想一想:除了铅笔盒和书,哪些课程还需要不同的用具? 举例:舞蹈课需要准备舞蹈鞋、美术课需要准备水彩笔„„

6.教师将一张包含课程名称和安排以及用具准备备注的课程表作为礼物送给学生。

7.小结:在家不忘记,课前心里记,课表小帮手,助我用具齐,上课不乱翻,心里不着急!

活动四:心理准备我也行

1.过渡:祝贺同学们,今天交了“课程表”这个好朋友,如果你养成了让它帮助你的好习惯,就再也不用为学习用品着急了。除了学习用品,为了上好课还需要做哪些准备呢?

2.出示对比图:语文课前一分钟,一个同学在座位附近和小伙伴轻声交流,另一个同学还在教学楼外玩耍,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谁的课前准备对上课更好,为什么? 3.给予学生1分钟,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随意准备,体验各种课前1分钟的准备形式。

4.一分钟活动体验结束,提问:你在一分钟里做了什么?你喜欢哪种形式?不喜欢哪种形式?为什么? 总结:铃声响、上课了,上课准备提前做;用具齐、心平静,开启新课我能行! 活动五:

1.出示图二,小组交流:

1)上课时,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窗外飞来几只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同学们没有一个人看,这是为什么呢?

2)如果上课不专心听讲,搞小动作,会造成什么后果呢?

2.小结:上课玩东西,做小动作,会分散注意力,不能集中精神听老师讲课,既影响了自己的学习,有时还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当自己想玩时,一定要管住自己,不玩,不做小动作,时间长了,就能养成遵守课堂纪律的好习惯。

过渡语:课上除了要专心听讲外,还应该怎样做呢?

3.出示图三,讨论:

(1)为什么想发言时要先举手?

(2)如果自己举手老师没让发言,让其他同学发言时,应该怎么做?

4、小结:想发言时要先举手,得到允许后再发言,如果老师让其他同学发言就认真听。随便说话,发言乱抢,谁也听不清,会影响自己和同学学习,影响老师讲课。同学们都举手发言,有秩序地讨论问题,大家才能学习好。

过渡语:现在咱们知道应该怎样上课了,下面老师想请你们当小老师,来看看下面这些同学做得怎么样,怎样帮助他们? (出示图片)

5、小熊想成为一名勤举手、多发言的学生。但是他遇到了困难:不知怎么才能做到?你能帮帮小熊吗?

上一篇:地产销售实习心得下一篇:督导评估资料汇编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