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抓好两个“第一”

2022-11-14

程文焕先生指出:“无论是在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中, 还是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 人的问题始终是一个头等重要的问题, 忽视了对人的研究, 忽视了人的作用, 实质上也就是抹煞了图书馆学术和图书馆的事业。”图书馆属于人文社科领域, 是以人文为基础的。新世纪的图书馆缺少的不是技术和资源, 而是人文关怀。所以, “以人为本”是图书馆实践的客观需要, 也是图书馆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的表现。笔者认为:在图书馆工作中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重点要抓好两个“第一”, 即“读者第一”和“馆员第一”。

1 以人为本, 强化“读者第一”的服务意识

读者是图书馆的真正主人, 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占主体地位。众所周知, 图书馆依存于读者, 没有读者, 图书馆就失去生存的意义。“读者第一”、“以读者为中心”是图书馆开展全面管理的核心。图书馆的管理应以确保读者的需求为目标, 把有用的信息用最方便的方法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中, 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社会职能作用。

“读者满意度”是衡量图书馆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决定读者的满意程度。因此, 图书馆一定要树立读者满意的服务理念。

读者对图书馆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图书馆的价值体现。图书馆资源价值的发挥取决于读者对图书馆工作的认可。图书馆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是围绕读者展开的。因此, “读者至上”是图书馆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读者第一”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精神在图书馆行业的体现, 一切从读者的利益出发的观念和行为准则是衡量图书馆职业道德规范的最高标准。

总之, 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 一定要以读者为本, 树立读者满意的服务理念, 开展灵活多样的富有个性化的创新服务, 大力拓宽图书馆服务内容, 注重对弱势群体提供特殊服务, 为读者营造温馨、和谐的读书环境和良好的人际环境, 让读者参与馆内一些规章制度的建立, 设立读者意见箱, 广泛听取读者意见, 拉近读者与图书馆的距离, 树立服务品牌, 把“读者至上, 服务至上”作为图书馆永恒不变的主题。

2 以人为本, 实施“馆员第一”的现代管理方式

图书馆是社会文化教育的服务机构之一。服务是图书馆的天职, 离开了服务, 图书馆的一切功能都等于零。“读者至上”是图书馆一贯倡导的服务宗旨。这一宗旨的实现要依靠馆员的服务来完成。图书馆员的服务水平决定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因此, 馆员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2.1 馆员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

图书馆员是知识的载体, 是图书馆信息库存的建造者和维护者, 是信息资源与读者用户之间的桥梁与纽带, 是高知识含量信息产品的设计者、生产者与操作者。未来图书馆的竞争是服务的竞争, 更是馆员素质与能力的竞争。所以, 馆员的知识、智慧和技术是图书馆的宝贵财富。

2.2 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趋动力

在图书馆工作的整个过程中, 无论是搜集整理还是传递信息都要通过馆员的劳动来完成。图书馆服务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循, 2 1世纪人类社会已步入网络信息时代。因此, 要求每个图书馆员都应该是具有创造性思维的人, 如果每个馆员都能把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发挥出来, 那么将会给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所以, 馆员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动力。

2.3 馆员是图书馆资源构成的第一要素

过去, 人们一般认为馆藏文献是图书馆最重要的资源。如今, 社会的发展更加依赖信息与知识。馆员通过对信息知识、图书馆藏书、网络信息、情报资料等的收集、整理、加工等, 使图书馆的信息资源不断增值。这些高知识含量的设计与操作都是由馆员来完成和实施的。因此, 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说, 馆员是图书馆资源构成的第一要素。

2.4 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

列宁说:“图书馆员是图书馆事业的灵魂。”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是由馆员来完成的, 无论馆藏资源多么丰富, 如果图书馆的服务做不到位, 馆员的服务水平太差, 读者的意见仍会很大。可见, 高素质的馆员队伍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灵魂。

通过上述分析, 我们认识到馆员在图书馆事业生存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图书馆工作机械枯燥、平凡琐碎。长期以来, 馆员们肩负着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双重重任, 为图书馆的发展默默奉献着。因此,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 一定要坚持以人为本, 关心馆员, 尊重馆员, 理解馆员, 信任馆员, 充分挖掘馆员的潜力。

管理者应当多与馆员沟通, 了解馆员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情况, 切实帮助馆员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尽量满足馆员的合理要求, 听取馆员的意见, 消除馆员的不良情绪, 使其心情愉快地投入工作。

图书馆工作比较闭塞, 馆员间很少交流。因此, 管理者一定要为馆员创造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激发馆员奋发向上, 增进馆员间的相互理解, 相互信任, 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图书馆工作需要强大的技术力量作后盾。因此, 要不断地对馆员进行在职教育和培训, 重点加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培训, 鼓励馆员自学成才, 提高馆员的业务能力, 从而提高图书馆的整体服务水平。

推行“岗位聘任制”, 实行竞争上岗, 明确岗位职责, 增加馆员的危机感受, 促使馆员努力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 开拓进取, 提高自身的创新服务水平。

通过建立各种奖励机制, 留住现有人才, 同时吸引一批能为读者提供高层次服务的复合型人才, 提高他们的待遇, 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要人尽其才, 才尽其用, 让他们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到图书馆的发展之中。

总之, “以人为本”在图书馆工作中包括“以读者为本”和“以馆员为本”双重意义。也就是说读者在图书馆服务工作中要以“读者为本”, 坚持“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 即“读者第一”;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要以“馆员为本”, 发挥馆员的主导作用, 即“馆员第一”。读者与馆员相互依存, 相互促进。因此, 抓好两个“第一”是图书馆事业向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的根本。

摘要:图书馆实施“以人为本”的管理, 要重点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以读者为本, 实现“读者至上”的服务宗旨, 即“读者第一”;另一方面要以馆员为本, 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即“馆员第一”。只有抓好两个“第一”才能使图书馆的事业朝着更加和谐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以人为本,读者第一,馆员第一

参考文献

[1] 朱晓华.现代图书馆与传统人文精神[J].图书情报工作, 2002 (2) .

[2] 王世伟.从“读者第一”到“图书馆员第一”[J].图书馆杂志, 1999 (2) .

[3] 王浩.建立“以读者为中心”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 (3) .

[4] 张彦杰.强化管理, 提高读者服务质量[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 (2) .

[5] 马君丽.图书馆的人文理念与管理策略[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02 (6) .

上一篇:关于配网自动化系统设计原则及结构应用的分析下一篇: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