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工作典型发言

2022-07-19

在企业会议中,很多人针对一项议题都要进行发言,那么如果不准备发言稿在发言过程中就可能缺乏逻辑性,无法获得同事、领导的认可,因此在会议前准备逻辑清晰、重点突出的发言稿是至关重要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宣传工作典型发言》的文章,希望能够很好的帮助到大家,谢谢大家对小编的支持和鼓励。

第一篇:宣传工作典型发言

群众工作典型发言

转变观念 创新机制

把群众工作打造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平台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责任

我们实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机制,通过“领导抓、抓领导”,“系统抓、抓系统”以及“谁主管、谁负责”的具体实施,把班子成员重视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我们坚持把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作为全年工作的首位,纳入镇委、镇政府工作要点,摆上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为组长、镇长及分管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建立了群众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群众工作,解决群众服务室、站、点基础设施建设、队伍建设、制度建设等重大问题10余个。各村队也都结合各自实际,成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形成了镇、村、组三级联动的领导组织体系。二是严格落实责任。镇党委政府与各管理区、村签订了群众工作责任书,全面落实“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制,按照“ 谁主管,谁负责” 的原则,树立了群众工作“一盘棋”思想,做到信息相互通报,工作相互配合,形成坚实的工作合力。三是抓好督导考核。我们坚持把群众工作纳入各相关部门、村队年终千分之考核,实行月通报、季督查、半年考核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完善科学的群众工作评价机制。考核结果当作各单位和个人年终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对成绩突出、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在年终的总结表彰大会上大张旗鼓的予以表彰;对成绩较差、群众满意度差的单位和个人,坚决实行一票否决。四是班子成员定期接待群众来访机制。每个工作日班子成员轮流接待群众来访,并把班子成员的职务、分工和电

话号码公示于众,增强来访接待的针对性和解决问题的实效性,最大限度地把上访群众吸引在当地,把信访问题和社会矛盾消除在酝酿形成之初、积聚爆发之前。

二、搭建工作平台,健全工作网络

为让群众话有地方说,气有地方出,事有地方办,问题有地方解决,我们坚持“积极探索、三级联动、稳妥推进、注重实效”的原则,在全镇建立起了以群众工作服务室为龙头,以群众工作服务站为纽带,以群众工作服务点为基础的群众工作网络,使群众工作室成为转变作风的指路灯、解决问题的直通车和服务群众的连心桥。一是加强镇群众工作服务室建设。我们在办公用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专门腾出12间房子作为办公室,拨付专款16万元,按照“有人员、有场所、有牌子、有电话、有微机、有台帐、有《干群联系卡》、有工作制度”八有标准,建立了标准化群众服务室。整合镇纪委、信访、综治、司法等10余个单位,抽调12名骨干人员联合办公,为群众提供“一条龙”服务,形成“联调、联防、联动、联治、联管、联创”的群众工作整体合力。二是加强群众服务站点建设在30各行政村全部成立了群众服务站,设有办公室、调解室。由镇统一制作了制度和门牌,配置了相关办公用品,保证了群众服务站的正常运转。同时,30个村庄共推选出60名有责任心、德高望重的民意代表,建立了纵到底、横到边、覆盖全镇的三级群众工作网络。做到有场所、有人员、有上墙制度、有规范运作,充分发挥村级综治服务站在基层综治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三是加强群众服务队伍建设。我们组织召开了全镇群众工作动员会议,对群众服务室、站工作人员进行每月一次的定期培训,

聘请县信访局、司法局等部门领导对群众工作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群众服务队伍的政治敏锐性、政策理论水平、化解群众矛盾的能力大为提高。

三、关注热点难点问题,针对主要矛盾进行化解

今年以来,我们以开展“创先争优”和“三下三问三促进”活动为契机,实行“四个七”的工作机制,即每月第一周开展机关干部下村夜访农户活动,重点收集群众意见和存在困难;第二个周开展集中解决活动,把搜集的问题全部摆在桌面上,进行分工解决;第三周开展现场接待群众活动,现场接受群众的有关咨询,现场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重点对第一周收集的问题进行答复;第四周开展集体汇报交流、学习总结活动,对前三周总体工作形成书面材料报镇群众工作办公室。通过实行“四个七”的工作机制,对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能办的立即办理,不能马上解决的承诺时限办理,事后反馈处理情况,对群众工作做到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主动介入,及时将信访苗头性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我们还广泛开展群众意见征集活动,定期召开村民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对发现的矛盾隐患,协调相关部门,及时疏导化解,力所能及地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做群众利益的维护人。在此基础上,我们建立统一的民情档案,实行一村一册、一事一记,随时登记,及时了解和排摸基层的不稳定因素。通过集中下村变“群众上门要求干部办事”为“干部下村为群众做事”, 对群众工作潜在的矛盾隐患、矛盾苗头做到了提前预防诊断,从源头上发现化解各类矛盾,把工作重点由事后解决转到事前排查化解上,实现了群众工作新突破。

四、“五字”联动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

伴随着换届选举、违法占地清理、计划生育等工作的开展,群众意见和建议相对增多,针对这一实际,我们在开展工作的时刻关注民情民意,坚持做到“五字”联动,积极抓好信访排查处理工作。一是彰显一个“理”字。完善信访诉求表达渠道,让老百姓“说事有地方、诉求有部门、接待有场地、回复有人员”,在解决上访上做更多努力,减少集体上访、越级上访和重复上访,做好信访老户的息诉罢诉工作,维护正常信访秩序,变以往的“群众上访”为“领导干部下访”,抢抓工作主动,及时主动出击,将矛盾解决在基层,把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二是坚持一个“实”字。坚持“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的方针,组织机关进村入户进行“下访”,对过去排查出来尚未解决的矛盾纠纷、新排查出的矛盾纠纷逐一登记建立台帐,做到掌握第一手资料、底数清楚。今年以来共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12次,排查矛盾纠纷29件,解决26件。三是立足一个“快”字。我们对群众工作的复杂性、不确定性高度重视,为妥善应对、处理应急突发事件,成立了镇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了应急预案、实行特事特办。一旦出现突发事件,立即行动,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确保问题的快速、圆满解决。四是突出一个“情”字。树立“以人为本,温馨调解”的工作思路,一改过去生硬、被动的调解作风为热情、主动的调解作风,认真接待上访群众,妥善解决群众反映的困难和问题。全面推行“五个一”(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茶水、一声道别)工作法,与群众零距离接触,真正让来访群众感受到尊重和温暖。五是力求一个“稳”字。对于涉及面广或久拖不决的重大、疑难纠纷,由群众工

作办公室协调相关部门联合调处,实行“领导包案制”,确保各类矛盾纠纷都能够得到妥善的处理。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指导下,我们取得一定成绩,但是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兄弟乡镇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在今后工作中,我代表常路镇党委政府公开承诺:群众的事就是干部自己的事;有问题坚决不扯皮、不推诿、不推卸责任;对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做到第一时间了解情况,第一时间进驻现场,第一时间解决问题。通过问计于民、问策于民、问需于民,畅通基层群众反映诉求和解决问题的渠道,提升基层干部的素质和水平,促使全镇社会生活更加和谐。

第二篇:人才工作典型发言

实施“英才兴区” 推动持续发展

(2015年1月22日)

2014年,xx区人才工作在市委组织部、市人才办的指导下,认真落实“xx人才计划”,大力实施“英才兴区”战略,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立足实际谋划,明确目标任务

围绕“xx人才计划”,我们立足实际,制定了《xx区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大力实施“英才兴区”战略。提出“三项目标”:一是每年开展“新星工程”培训、“创业标兵”培训各2期,组织职业技能大赛1次,每两年评选、表彰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批,以此盘活人才存量;二是开展“关注人才、服务人才”活动,每年至少为人才办10件实事,培养5-10名科技新星、10-20名创新人才,引进各类人才200名左右,以此提升人才总量;三是以“岗位先锋”、“基层建功”等五项活动为载体,发挥先进引领作用,以此释放人才能量。着力打造梯次合理、务实重干的人才队伍。经过3年多的努力,我区现有各级各类人才3347人。其中市级拔尖人才10人,区级拔尖人才13人,党政人才358人,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

- 1

(四)注重典型引领。充分发挥拔尖人才在本行业的示范引领作用。农业系统重点推行以一带多的培养模式,在市级拔尖人才xx、xx等同志的带动下,一批年轻同志表现突出,多人被评为市、区两级拔尖人才,解决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青黄不接、脱档断层的难题;鼓励工业园区科技专家带动青年同志科技攻关,成立科技小组17个,转化科研成果208项,解决技术难题189件;市级拔尖人才、企业家xx发挥自身优势,通过开展多种经营,带动3000多群众创业致富。

三、开展“五项活动”,增进工作实效

(一)倡导创先争优,开展“岗位先锋”活动。结合“xx先锋”工程,引导各类人才争当分析问题的能手、解决困难的高手、服务群众的强手和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配合市重点工程“火车站区域综合改造”项目,激励各类人才争当“攻坚先锋”,12名基层经验丰富的同志经过选拔脱颖而出;农技类人才争当“致富先锋”,在全区推广应用农作物良种40余个、农业新技术10余项,推动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窗口单位争当“便民先锋”,党员亮身份上岗,推广速办式、倾听式、承诺式服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环卫系统人才争当“敬业先锋”,在全市创卫“五个一”竞赛活动中,连夺45面红旗。全区形成了干事创业、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 345 -

第三篇:水利工作典型发言

全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暨农业

综合开发工作会议交流材料

高举生态立县改善民生旗帜

强力推进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淅川县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1日)

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结合部,集山区、库区、边缘区、贫困区于一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渠首所在地,全国移民大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国土面积2798平方公里(折420万亩),其中耕地70万亩,水域60万亩,山地290万亩,大体是“七山一水二分田”。辖15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

淅川县区位独特,地形复杂,农业发展条件先天不足,特别是地处调水源头,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近年来,为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县委、县政府提出以农建工作为抓手,以“净化库区水源、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新型农村”为目标,按照“突出生态、培育产业、持续发展”的思路,带领全县人民大打农建攻坚战,积极治理水土流失,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探索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兼顾、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发展道路,初步实现了传统水利向生态水利、民生水利、多元水利、永续水利的转变,开创了农建工作的新局面。全县共治理水土流失294.98平方公里,建设高效农田6.5万亩,解决

农村饮水7.7万人,修筑生产道路460公里,高标准修建堤防36公里,发展特色产业基地54.3万亩,农建工作连续三年获得省“红旗渠精神杯”,连续五年获得市“兴水杯”,并被省、市推荐参评“全国农建百强县”。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服务大局,建设生态水利。淅川县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主要水源地, 确保源头水质责任重大,使命神圣。为此,我们把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农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开展“生态兴水杯”活动为载体,精心组织,强力实施。一是科学规划重实效。立足县情,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做到生态、富民、富县共赢。结合15个乡镇的区域立地条件,突出重点,打造特色。在县城东南部的九重、香花、厚坡等乡镇和库周低山丘陵区,以坡耕地改造为重点,实施农综开发,建设农水小区;在丹江口水库以西和丹江南部的中低山区,以荒山造林和封禁治理为重点,辅之以生态移民,恢复自然涵养水源、保持土壤功能,建设绿色乡村;在丹江口水库以北的低山丘陵地区,结合东桑西移等项目,以营造水保经济林为重点,培育湖桑、柑桔、山杂果等绿色产业。二是集中连片出精品。根据流域分布情况和地质条件,集中连片治理,突出规模效应,打造精品工程。近年来,我们对治理的近20条小流域,每条小流域都是高标准、严要求,治理面积均在5000亩左右,确保治理一条流域,保持一方水土,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我县上集镇的王沟、莲花寺、铁娃河三大流域水保工程,由于规格高、面积大、成效好,被国家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生态环境十百千示范小流域”。三是配套设施强产业。农建工程只有与产业配套,才能发挥出最大效益。为此, —2—

我们根据各乡镇地域气候和地质条件的差异性,科学实施生物配套设施,真正做到建一处工程、兴一方产业、活一方经济。目前,通过对10条小流域89.98平方公里的水土治理,我县的马蹬、仓房、滔河、老城、大石桥等环库山区乡镇已成为花椒、柑桔、仁用杏农产品基地,荆关、寺湾、西簧等沿库沿河乡镇也已成为花椒、湖桑、鲜杂果等特色产业基地。马蹬镇结合“长治”工程发展花椒10万亩,成为中原花椒第一镇,仅花椒一项每年群众人均增收1000多元。寺湾镇结合“东桑西移”工程,发展湖桑4万亩,成为中原湖桑第一镇。特色产业的稳步发展,不仅致富了群众,而且促进了生态保护。

二、利民为民,建设民生水利。为政之要,民生为本。在农建工作上,我们始终坚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致力打造民生水利。一是改善生产条件打基础。淅川山多、丘陵多,水浇地少,农业发展基础薄弱,部分地区的农业基本上是“靠天收”。为逐步改变这种面貌,我们立足长远打基础。对九重、香花、厚坡、上集等乡镇岗丘地集中进行治理,先后实施了灌区配套、农综开发、中低产田改造、节水灌溉等建设项目15个,新增灌溉面积5000亩,提高灌溉标准4.5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万亩,大大增强了农业防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以前一度被群众称为的“三跑田”变成了现在的“三保田”。二是改善生活条件利民生。为改善农村面貌,方便群众出行,我们把农建工作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狠抓农村沼气一池三改建设,大力推广“畜—沼—果(粮) ”等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目前,全县共建农村户用沼气3.6万余座,有效减少了面源污染,改善了周边环境。同时,为解决 —3—

群众行路难、饮水难问题,全县共修筑乡村路1700公里,行政村新通水泥路200个,总共达到510个,65%以上的行政村通了班车;修建水窖4400座、小高抽52处、高泉引水46处,打井320眼,解决农村饮水安全7.7万人,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防灾减灾保民安。淅川河道多,小水库多,为全面消除隐患,确保其安全运行,保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去年以来,我们累计投资1400余万元,用于各类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和险工险段的治理。目前,盛湾镇裴营水库除险加固已进入扫尾阶段,金河蒿坪水库、马蹬孙庄和厚坡岗西水库的除险加固工程有序推进。同时,完成了宋岗码头护岸、鹳河西湾段险工修复,共修复水毁工程38处,新建加固堤防1.5千米,疏浚河道2千米,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创新机制,建设多元水利。资金问题是搞好农建的关键问题。近年来,我们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群众参与”的思路,拓宽融资渠道,多元投入搞建设。在工作中,我们做到了三个坚持:一是坚持政府主导。对治理难度大,投资多,以社会效益为主的水保工程,政府出面向上争取政策性项目资金,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调控,将农综开发、退耕还林、湿地保护、土地整治、东桑西移等项目资金与水保工程捆绑使用。仅2007年,全县捆绑使用各类资金达4000余万元,为农建工作提供了雄厚的资金保障。二是坚持市场引导。在水保工程上,我们坚持走水土流失治理市场化的路子,将水土流失治理与培育水保产业结合起来,按照“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引导扶持企业、个人和民间组织投资开发四荒资源、发展水保经济。政府在征地拆迁、 —4—

经营环境、规费征收、技术服务等方面给予最大限度的政策优惠,激发他们投身农建事业的热情。我县仓房镇是柑桔大镇,种植柑桔面积近3万亩,其中农户种植2万多亩,种植农户达2400多户,初步形成了大户带动散户,采摘、包装、运销一体化发展的良性格局,实现了生态改善、农民致富双赢。2007年全县参与水保开发的企业达到22家,私营业主320余人,投入资金近1200万元,逐步形成了遍地开花之势。三是坚持发动群众。采取多种措施,激发广大群众参与农建工作的积极性。利用“一事一议”政策,通过有针对性的宣传和县、乡、村不同会议动员,发动群众参与水保工程建设。去年通过该形式共建设生产路40公里,植树120万株。同时,实行民办公助和以奖代补形式,对小型水利水保工程统一按照工程直接费用的10—20%,进行以奖代补和民办公助,引导群众投资200余万元建设水窖500多个,谷坊120多个。

四、建管并重,建设永续水利。为真正把农建工程建成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功德工程,我们坚持做到三高:一是高标准建设。从工程的规划、设计,初道工序开始,要求规划设计单位严格按标准规范执行,使工程设计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并通过上级部门评审论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工程项目质量监理,由技术质量监理员全过程跟班监督施工,确保了工程质量。二是高质量管理。严格落实项目招投标制、公示制和资金报账制,打造“阳光工程”、精品工程。在招投标工作中,严格对施工单位的资质审查,凡达不到资质等级要求的,一律拒之门外。在工程实施前后,按法定程序,将项目建设的有关情况向社会公示,接受群众 —5—

监督。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基建程序,落实工程资金报帐制,形成了主管部门负责项目实施和验收,财政部门负责资金拨付,审计部门监督资金运行的管理模式,保证了治理资金的安全运行。如我县近年建成的上集镇水田河、贾沟,马蹬镇紫气河、杨营河,仓房镇磊山桔园,老城镇仁用杏等农建工程都是精品工程,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三是高效益管护。为使农田水利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们多措并举,加强管护。首先是鼓励群众自建自管。按照“谁投资、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个人自建全部由投资人自己管理,政府负责法律指导和技术服务。其二是实行公建民管。工程由政府组织建成后,按照“谁管护、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土地流转等形式,将经营权交还群众,调动群众管护积极性。其三是采取协会管理。对涉及面广、利益复杂的农田灌溉和饮水工程,引导受益群众组成用水协会,负责用水调度、水费征收、工程维护、矛盾调解和资金使用管理等,解决管理主体缺位和管理粗放等问题。盛湾镇周湾、衡营、陈岗、姚营等四个行政村在政府引导下,成立了成员达2800人的用水协会,协会理事和会长由群众推选,民主议定水价和运作程序,民主约定会员责任和义务,对7000亩农田、3100亩经济林的灌溉工程和3000人的吃水工程进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工程效益,较好地维护了工程设施,为水利工程的永续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近年来,我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相比,与好的兄弟县、市、区相比,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差距。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以这次会议为契机, —6—

进一步加大农建工作力度,学习兄弟县市的先进经验,使我县的农建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谢谢大家!

—7—

第四篇:人才工作典型发言材料

创新机制 服务发展

努力构筑工业经济发展的“人才高地”

(2011年1月)

按照会议安排,我就0000市围绕工业经济优化升级,发挥人才支撑作用的主要做法,以及今后一个时期有关人才工作的思路和想法作以简要汇报:

目前,0000市拥有各类人才1.5万人,其中党政人才344人、经营管理人才592人、专业技术人才1712人、技能型人才1.2万人,农村社区实用人才400人。近年来,我们始终把人才资源视为实现新型工业化的关键,立足调优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大力引进和培养工业经济人才,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人才资源充分利用的良性互动。2006年以来,累计引进各类人才1400余人,其中,引进经济管理类人才168人,占到12%。在现有党政人才中,大专以上学历314人,占到91.3%;在专业技术人才中,拥有中高级职称的919人,占到53.7%。在人才开发这一重要引擎的带动下,全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日益优化,煤炭、电力、冶金和煤化工四大主导产业集群式发展态势强劲。目前,全市煤炭产能4700万吨;电力装机260万千瓦;电解铝产能43万吨;褐煤提质和褐煤干馏转化能力达到300万吨。2008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63.9亿元,同比增长27.8%;实现利税26.2亿元,同比增长38.2% 。在今年应对金融危机冲击和挑战、保持经济平稳快速增长中,各类人才更是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截止到11月末,全市引进市外各类资金59.9亿元,同比增长41.6%;成功引进并开工建设3000吨多晶硅、3万吨电子铝箔、10万吨板带箔等一大批产业延伸和升级项目。预计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2.37亿元,同比增长29.58%。到年底,全市可完成地区生产总值0000亿元,财政收入0000亿元,有望实现财政收入蒙东第000的目标。

一、主要做法

(一)拓宽视野,广纳贤才。推进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迫切要求我们在更大的范围内引进高层次、高素质的人才。为此,2006年来,我们先后实施了五项引才工程。一是专业干部“选拔工程”。面向全国公开选拔科级干部,涉及工业经济、商贸流通等多个专业的8个科级领导岗位,做到了按岗选人和引进人才并举。二是领军人才“挖掘工程”。成立了人才猎头公司,面向国内外经营管理及技术人才群体,积极协助驻市企业引进亟需人才。仅2008年,就为驻市企业引进高级管理人才32人,招录本科以上毕业生85人。三是专业人才“招录工程”。连续三年面向全国公开招录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引进煤化工、冶金、煤炭开采等30多个专业、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充实了专业技术力量。四是优秀人才“储备工程”。将公开招录中因名额有限,而未被招录的优秀人才,进行为期2年的储备。对在储备期内条件成熟的,用人单位可直接予以录用;对储备期满并未落实单位的,放

2 入人才市场进行交流。五是企业人才“招揽工程”。充分发挥人才市场作用,先后为企业举办人才招聘会19次,报名人数达到4400人次,成功上岗1572人。今年上半年,我们还组织开展了以“搭建供需平台,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为主题的民营企业招聘周活动,17家单位登记招聘,达成就业意向201人。此外,我们还开展了柔性引才。2006年以来,先后聘请清华、大连理工等高校12位资深教授来我市举办有关工业经济专题讲座和开展实地技术指导;与大连理工等高校合作组建成立了顾问专家库,使之成为了我市工业经济发展对策的智力锦囊。2008年,在有关专家的帮助下,有效解决了内蒙古南澳集团焦炉气回收综合利用问题。先后争取到8名清华大学研究生来我市调研实践,完成了“资源型城市转型问题的研究与探索”等多篇调研报告,为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决策依据。

(二)服务发展,按需培养。一是积极培养经济管理类干部。作为能源型城市,发展能源经济和产业,有竞争意识、熟悉工业经济的党政人才必不可少。为满足需求,我们积极向上争取培训名额,连续三年共选派37名干部到大连理工大学工业经济专修班进行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培训,目前累计储备经济类管理干部80人。二是努力培养优秀企业家。企业家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整合者,发展工业经济、强化工业支撑,最终要通过优秀的企业家和高层次的产业工人来实现。为此,我们依托驻市大企业和市属重点骨干企业,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有创新精神、有培养潜质的未来企业家队伍。目前,已有8名市属重点企业负责人获得在职研究生学

3 历。三是加快培养技能型人才。为满足本地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巨大需求,累计投入2500万元建设资金,成立了职业技术学校,采取与驻市企业联合办学、“订单式”培养的方式,为企业“量身定制”一线岗位急需的技能型人才。三年来,累计为企业培养和输送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2900多人。目前,该校通过评估验收,成为自治区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四是创新培养党政人才。通过开设“科级干部讲坛”、“创新性工作论坛”,创新培养模式。依托党校、素质拓展中心和工业园区等载体,建立了干部学习、技术培训、能力拓展和实践锻炼等培训平台。截止目前,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累计培训党政人才900余人次,开展干部素质拓展训练730人次,先后组织200多名干部到工业园区重点企业考察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

(三)更新观念,量才适用。结合干部使用和管理,把竞争机制引入人才建设中来,实行优胜劣汰,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环境。一是实行竞争上岗选人才。仅2007年,我们就对5个行政事业单位环节干部实行了竞争上岗,共有178人参与79个岗位的竞争。今后,我们将逐步扩大到具备条件的所有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二是凭借实绩用人才。把能力、素质和专业技能作为人才使用的重要标准,对于能力素质出众、专业技能突出、品德优秀的人才大胆使用。2006年以来,破格提拔年轻党政干部3人,破格录用具有专业特长干部6人。三是严格考核管人才。实行了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一票否决制,特别是对经济部门干部,将其部门和分管行业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提拔任用的重要依

4 据。2008年,对被评为实绩较差的2名科级干部进行了诫勉谈话和免职待岗,对1名科级领导干部直接转任了非领导职务。

(四)完善制度,创新机制。一是完善资金保障机制。市财政每年安排可用财力的2‰作为人才开发基金,对参加通辽市级以上培训班的学员,培训费全部由市财政“实报实销”。二是强化服务机制。建立了市级领导联系人才制度,定期走访高层次人才,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建立了人才引进绿色通道,解决引进人才的后顾之忧。截至目前,共为45名大学生办理了落户手续,为3名市外选任的干部解决了配偶工作问题。投资1000余万元,建设专家公寓、干部公寓,解决外来人才的暂时居住问题。三是建立激励机制。每年都适时重奖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人才。仅2008年,市财政就安排500余万元重奖优秀人才,最高奖金额度达到10万元。实行了引进人才住房补贴政策,对从市外选任的科级干部给予每人3万元住房补助;建设了高级人才和名师住宅小区,对购买住房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每人每平方米200元的补贴。同时,不断优化人才环境,充分运用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草原英才”、“创业尖兵”等先进人才事迹,营造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在人才招录中,通过统一接站、免费食宿、举办欢迎宴会、组织参观等细微举措彰显尊重人才、渴望人才的真情实意。另外,我们还通过大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营造宜居环境,为吸引和引进人才提供了优美的生活环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5 一是从人才现状看,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比较匮乏。除00000集团外,在驻市及市属企业的300多名高层管理人员中,高级职称13人,仅占3.36%。具有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及科技带头人比重偏低。二是从人才引进上看,紧俏专业人才引进困难。在2007年我们组织的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招录中,煤化工、环保两个专业因报名人员不足未能如期开考。究其原因,主要是区位优势、经济优势欠佳,紧俏类人才来我市工作的意愿不强。三是从人才待遇上看,人才激励机制有待完善。尤其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的人才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人才待遇还存在较大差距。另外,从人才政策上看,仍有一些难以突破的“瓶颈”制约,如人才引进和使用过程中与机构编制管理政策的冲突问题,人浮于事与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结构性矛盾问题等。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是科学制定人才工作规划。切实把发挥人才资源作用放在推进区域产业发展的高度来谋划,将人才资源开发和利用与推进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紧密结合,编制好人才规划和人才需求目录。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把0000市打造成为辐射蒙东乃至东北地区的“人才高地”。

二是全面加强人才资源开发。建立继续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在职干部继续深造;计划利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所有科级干部送出去轮训一遍;委托高校定向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在工业发达地区建立符合实际需要的人才培训基地,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驻市大企业挂职锻炼,有计划、有步骤培养培训新型工业化人才。

6 三是着力创新人才引进模式。抓住中央和自治区实施 “千人计划”战略机遇,采用雇佣猎头公司专猎高才,出台优惠政策吸引人才,利用网络渠道聚集人才,借脑发展柔性引才等形式,多渠道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强和改进人才考核评价工作,创新人才使用理念,努力做到靠制度用人、凭实绩用人,用人所长、用人不疑,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四是切实优化人才资源配置。 紧扣发展主题,强化市场对人才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遵循价值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引导优势人才资源向重点产业集聚。推进人才的信息化、网络化建设,提高人才流动的市场化程度,盘活人才资源,促进人才效益的最大化。

五是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把人才工作与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民生工作同规划、同部署、同实施,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格局,培养和造就一批领军人才、专业人才和创新人才,尤其要培养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较高、满足需求的新型工业化人才队伍,助推工业经济不断优化升级,助推0000市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实现新跨越。

第五篇:征兵工作典型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非常感谢市人武部对我镇过去的一年征兵工作的肯定,本人也荣幸被评为 全省征兵先进个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市人武部的正确领导和大家的支持配合。作为一名从事武装工作多年的基层老武装部长,我对武装工作很有感情,也深知武装工作的重要性。今天借此机会,就做好去年的征兵工作谈几点个人体会,不妥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在去年的征兵工作中,本人牢固树立责任意识,紧紧围绕兵员质量核心,攻坚克难,及早部署,广泛动员,严格把关,超额完成了市下达的征兵任务。全镇共输送*名优秀青年入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占*%。主要是抓好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强化责任意识,扎实做好基础保障工作。征兵工作既要靠乡镇武装部长带领专武干部去落实、去完成,也要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本人经常主动向党政主要领导汇报征兵工作的进展情况和遇到问题,推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征兵工作,把征兵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点部署,全面保障。一是健全工作机构。推动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本人任副组长,派出所、卫生院、团委、民政办等职能部门负责人组成的征兵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亲自负责征兵办日常工作,认真督导有关站所、村居密切配合,跟踪抓好征兵工作的每一

个环节。二是加强经费保障。由镇武装部及时制定工作方案提交班子会研究通过,积极争取镇财政优先保证征兵工作的经费保障,年初就将征兵工作经费*万元纳入预算,并跟踪财政所按工作需要及时拨付到位,同时加强资金监管,确保经费专款专用,有效保障征兵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征兵任务的圆满完成。三是严格责任落实。牵头组织召开多次征兵专题会议,提请党政主要领导亲自研究布置征兵工作,并依照各村的人口数量、文化程度等情况,向各村分配了相应的征兵任务,下发责任书,明确了村主干、民兵营长的工作责任和追究办法,推动各村千方百计抓好征兵工作。

二、强化宣传发动,努力营造浓厚征兵氛围。本人注重将宣传作为征兵工作的先行工作,早谋划、早安排、早实施,有效调动了适龄青年自觉应征的积极性。一是广宣传。在市人武部的统一部署下,结合民兵整组,牵头制定镇兵役登记措施,充分利用宣传标语、宣传车、短信平台等搞好兵役登记和征兵宣传,共出动宣传车36辆次,张贴宣传标语83条,群发动员短信5.2万条次,兵役登记率达到100%,重点摸清了适龄青年的基本情况,达到了“符合年龄的人数清、文化程度清、青年的思想状况清、身体素质清、家庭成员清、社会关系清”的标准,使征兵工作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二是勤动员。亲自带领镇、村两级征兵工作人员深入各村走访适龄青年家庭,根据走访掌握的情况,建立兵役登记档案,根据调查摸底情况,认真进行

综合衡量,共确定政治思想好、文化程度高、身体健康的25名适龄青年作为预征对象。同时,定期与预征对象的家庭及本人联系,及时掌握预征对象的思想状况,充分运用身边典型事例和先进事迹,开展面对面宣传,引导广大适龄青年树立正确的国防观念,激发了适龄青年及其父母的参军热情。本人常常深入为应征青年及其家长们算好当兵“三笔帐”即:经济帐、政治帐和成长帐,有效促使多起适龄青年本人及其父母积极要求参军。三是诚慰问。立足镇分管领导的职责,认真做好拥军优属工作,以镇党委、政府名义召开“八•一”建军节座谈会,推动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带队慰问辖区驻军,共发放慰问金*万元;及时发放现役军人家属优抚费,协调组织上级有关部门和镇、村干部走访慰问军烈属,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尽可能多地让退伍、复员军人享受优抚政策和低保政策,努力营造“一人参军,全家光荣”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标准要求,有效确保征兵质量成效。本人始终将确保兵员质量作为征兵工作的关键环节,坚持标准,严格审核,确保征兵工作有序推进。一是严把思想关。在初检后,就及时带领镇武装部干部下村走访民兵营(连)长和适龄青年,两天内跑遍了全镇10个村的村主干和11合格青年家庭,进一步摸清了适龄青年底数和思想情况,对有思想顾虑的青年及时采取相应疏导措施,并在上站体检期间协调做好体检青年的管理工作,确保青年按时体检。二是严把体检政审关。严格按照《应

征公民体格检查标准》及有关规定,组织应征青年到指定的镇卫生院、市第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兵员体检质量,同时,统筹安排工作人员,严密组织体检,重点把好视力体检关,防止自我淘汰现象发生。另外,专门牵头制定政审责任制,由派出所民警和专武干部担任政审人员,实行初审和联审双重审核,本地和外地横向联审,切实查清情况,不留疑点。三是严把廉洁关。严肃征兵工作纪律,经常性组织征兵干部认真学习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廉洁征兵的指示文件,加强群众监督,设立举报信箱、公开举报电话,推行征兵岗位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真正做到“谁签字谁负责”,确保廉洁征兵工作落到实处。

下一步,本人将以此次会议为动力,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夯实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确保圆满完成今年的征兵工作任务。

谢谢大家!

上一篇:现代妇产医院四维下一篇:西藏旅游知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