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慈善论坛模块

2022-07-02

第一篇:公益慈善论坛模块

慈善 公益

背景链接:

四川汶川地震后,社会各界向灾区踊跃捐款捐物,对地震灾区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给与了极大地物质和精神支持。2009年台湾“莫拉克”风灾又一次激发了国人捐款做慈善的热情,短期内募集到慈善基金过亿。近两年捐款总额不断地在刷新着一个有一个的世界纪录。但是与某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慈善事业还是相对落后。

标准表述:

由于政府在计划经济时代长期统包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造成公民慈善观念落后,个人主动性慈善捐赠参与率较低。又由于发展慈善事业的相关法律、法规滞后,慈善事业的完整法律框架尚未形成,使一些有意从事慈善事业者只能裹足观望。同时慈善公益机构发展刚刚起步,不仅数量少,而且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弱,多数尚没有足够的社会公信力。所以需要加强慈善宣传,提高慈善事业的影响力,强化组织引导,建设推动慈善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广泛募集资金,培育慈善事业发展的动力源,规范资金管理,提高慈善事业

的公信度,积极实施救助,扩大慈善事业的受益面。

第二篇:公益慈善约定

中国银行业公益慈善自律约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弘扬“责任银行、和谐发展”的银行业社会责任理念,倡导会员单位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进一步规范会员单位对慈善捐赠行为的管理,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结合会员单位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实际情况, 经会员单位协商一致,会员单位开展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自觉遵守本自律约定。

第二条 会员单位开展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的原则是:依法合规、平等自愿、公开透明、诚实守信、量力而行、鼓励创新、奉献社会。

第三条 本自律约定所称的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一) 救助灾害、救济贫困、扶助弱势社会群体和个人;

(二) 支持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

(三) 支持环境保护、社会公共设施建设;

(四) 支持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其他社会公共和福利事业。

第四条 本自律约定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单位,以及地方银行业协会(同业公会)的会员单位,非会员单位可以参照适用。

第二章 自律约定

第五条 会员单位应发挥自身优势, 为社会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

第六条 会员单位应通过捐赠救灾善款和赈灾物资、提供金融绿色通道等方式,积极帮助遭受干旱、地震、洪涝等灾害的地区抗击灾难重建家园,为应对突发事件提供快捷、高效的金融支持。

第七条 会员单位应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提供资金及智力支持等形式,持续推进定点扶贫工作,帮助贫困地区增强发展能力,实现长期持续发展。

第八条 会员单位应提高教育贷款、助学贷款管理能力,积极助力教育事业发展,实施奖(助)学金、专项教育计划等公益项目,实现政府、银行、学生、学校的共赢。

第九条

会员单位应支持科学、艺术、文化和大众体育等的传播普及,积极支持文化体育事业,为促进学术研究交流、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有益贡献。

第十条 会员单位应在商业可持续和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支持环境保护事业,加大对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的支持,开展绿色公益项目,以绿色运营的实际行动降低自身对环境资源的影响。

第十一条 会员单位应制定有关鼓励员工参与志愿活动的管理制度,建立员工志愿者组织管理机构,积极发展员工志愿者队伍,完善志愿活动的长效机制,组织并支持员工参与各种形式的志愿活动,积极回馈社会。

第十二条 会员单位应积极进行公益慈善类银行产品创新, 为公益慈善机构提供有针对性的资产保值增值服务, 创新研发专门的公益慈善类产品和服务,打造方便、快捷、安全的公益慈善平台,满足银行业消费者的慈善需求,带动更多社会公众参与慈善事业。

第十三条 会员单位可根据自身情况设立专项基金或成立非公募基金会,更专业地参与和支持公益慈善事业。

第十四条 会员单位应积极支持公益活动和慈善事业的宣传推广工作,推动有合作关系的公益组织承担信息披露的义务,推动中国公益慈善事业透明度的提升和公信力的建设。

第三章 慈善捐赠的管理

第十五条 会员单位慈善捐赠行为应遵守法律、法规,不得违背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公民和机构的合法权益,并充分尊重受赠人的尊严和隐私。

第十六条 除国家有特殊规定的捐赠项目之外,会员单位对外捐赠应通过依法成立的具有接受捐赠职能的慈善机构、其他公益性机构或政府部门进行。

第十七条 会员单位应按照内部议事规范审议决定捐赠项目,并诚实履行已经向社会公众或者受赠对象承诺的捐赠。

第十八条 会员单位慈善捐赠行为应遵循自愿无偿原则,不得要求受赠方在融资、市场准入、行政许可、占有其他资源等方面创造便利条件。

第十九条 会员单位应建立科学、规范的捐赠管理机制,形成事前甄选捐赠项目、捐赠渠道,事中监督慈善项目,事后评估项目效果的规范化工作流程,保障公益慈善项目的严格执行,专款专用,切实提高捐助效果。

第二十条 会员单位应根据需要安排捐赠项目信息披露,对捐赠项目的捐赠程序、善款善物的管理和使用方式、捐助效果等信息进行监督、评估和总结,并在年报社会责任部分或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相关情况,接受公众的监督。

第四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本自律约定自正式发布之日起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自律约定生效后取得中国银行业协会会员资格的单位,自取得会员资格之日起,视为自愿加入本自律约定,受本自律约定约束。 第二十三条 本自律约定与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不一致的,依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规章执行。

第二十四条 本自律约定由中国银行业协会自律工作委员会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三篇:公益慈善概论

这学期选了张江丽老师《公益慈善概论》这门课,这门课对我们当代的大学生来说很有必要,对培养我们的公益慈善信念有很大的帮助。我很喜欢看央视“感动中国”这个节目,每次看每次哭,太多的感动让我挥之不去,他们中有太多的人都在践行一件事,那就是善行。

面对日益繁杂的社会,慈善一直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不仅包括一些明星,政府之类的,还有我们这些最基层的大众。以我们学校为例,就有例如青年志愿者协会,阳光公益,爱心捐赠协会等一批志愿服务类的社团,我在大一的时候加入了青年志愿者协会,大二的时候加入了阳光公益协会,做过许多公益性的事件,对公益性的事件自然也有很多的了解,虽然有时候别人不了解我们的公益活动,但我觉得我们只要做了我们觉得对社会有益的事,我就问心无愧。 大一的时候我在青协,我们会组织去敬老院和小学,开学初我们去山阳区敬老院,给老人们带去一些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和水果,男生们负责清除院子里的垃圾杂草,女生们负责陪老人们谈话聊天,最后我们一起给老人们表演节目,看到老人开心的笑了,我觉得我们做的事值了,我想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来关爱这些老人,善待他们也就是善待我们自己。另一件印象最深的事就是我们八九个人一起去马村小学支教,马村离学校很远,公交又通不到哪里,我们一行人只好骑车过去,路上很累,但想想那里的孩子在等待我们,我们又一步不停地蹬着自行车,村子的学校很破,有三个班我们两两分组去教他们,有的调皮的很我都没办法,只好三哄四哄的,折腾了一下午,很累,却很开心。大二我加了阳光公益协会,我们一块组织去儿童福利院,一块去慈善医院,看望残疾儿童,陪他们一起玩一起笑。

慈就是慈爱,善就是和善、亲善、吉祥、美好,慈善就是关怀而富有同情心。慈善是一种姿态、一种胸襟、一种艺术。比如引用中国慈善总会部长崔乃夫的话:“父母对子女之爱为慈,讲的是纵向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爱、互相帮助为善,讲的是横向的关系。”平民慈善是老百姓对老百姓自己的爱,是爱的传递,是人们自觉主动表达善的行为。所谓慈善会,是一个民间的组织,而不是一个商业团体。一个慈善组织是否有着老百姓的立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组织者秉持着救世者的心态,就绝不是平民慈善,因为受助者和施助者之间是不平等的。慈善是点亮社会的明灯,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源动力。现代的公益,是人人参与的公益,不管是个人还是集体,人们通过各种公益活动、公益基金、公益网站等途径,通过直接参与、捐赠、公益广告、公益歌曲等方式参与到公益中来。在中国古代,倡导日行一善,就是每天做一些我们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更多的人,让社会更加美好和谐。现代的公益,是结合信息化技术,通过网络的传播,人们通过网络参与公益活动,公益中国爱心满世界实现这个功能,真正实现高速,面广的效果,通过各个地方各种人的协作,让世界更美好。公益对我们每个人来说其实并不遥远,公益就在我们身边,你的一句话一个动作甚至一个微笑,都可以称作为公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确实我们没有过多的金钱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可是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帮助他们。但是自己在以前,由于思想意识未觉醒,参加的公益活动有些少。现在通过学校倡导我们积极参加公益活动,才渐渐认识到了其重要意义和自己的不足。公益和慈善向来是不分开的一个整体。 以前对于慈善我一直有很多的困惑,总觉得慈善组织只是打着慈善的名号来使某些人从中获利,一些凝聚社会各界人士爱心的善款总是不可避免的被挪用而不了了之。再者,我认为慈善是一种施舍,讲得难听点就是对人尊严的蔑视,但是,通过我的亲身实践,我改变了自己的看法,慈善组织其实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黑暗,这个世界上还是有很多大公无私的人真心的在做慈善,更多时候,慈善是透明公开的,它就像阳光一样,照耀我们每个人。此外,慈善虽说是一种施舍,但是这样的施舍却是一种快乐和满足,必要的时候,我们有什么理由拒绝这种施舍呢? “如果每个人都付出一点爱,社会就会便得更美。菩萨不是泥塑的,不是石雕的,只要你做善事,你就是真正的活菩萨。”没错,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感恩之心,知慈善、做慈善。那样,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我国慈善事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无论是企业,个人还是我们国家的政策都有待提高。作为一个大学生我们更应该从自身做起来提高自己的慈善意识,我自身做起来为我国的慈善事业做贡献。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国民慈善观念的不断树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观念的日益深入人心,企业公民和回馈社会理念的确立,我国的企业慈善事业一定会更加繁荣和发达。 慈善事业是一项崇高而神圣的社会公益事业,是人类爱心的生动展现,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大力发展慈善事业,是充分调动社会资源,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的重要途径,有利于兼顾不同群体、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同时,通过以爱心奉献为宗旨的慈善事业,营造尊重、理解和关心他人,热爱集体、热心公益活动的氛围,有利于在全社会形成团结互助的良好风尚和平等友爱、融洽和谐的人际环境,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和重要作用。 在全球化的今天,发展慈善事业成了一个普遍公认的世界潮流。在中国,这股潮流更随着中国经济的全面转型和社会建设的全面提速,成为一种迫切的时代呼唤。改革开放以来,我市经济社会事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各项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但我市仍属于西部欠发达地区,城乡差别大,山川发展不平衡,经济总量小,财政实力弱,自我发展能力有限。按国家新的贫困线标准,我市有近20万贫困人口,仍有近10万人生活在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大山里。位于中部干旱带的红寺堡区、盐池县、同心县是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生产生活条件最为艰苦的地区。同时我市还有各类残疾人10.12万人,他们面临着缺衣少食、住房简陋、缺钱看不起病、子女上不起学等各种困难„„面对这些弱势群体,除了政府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力度之外,还需要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来关心、帮助、救扶,共同托起困难群众生活的希望,让他们共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带来的丰硕成果。 慈善捐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十年来,慈善事业在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下得到了快速发展,为扶贫、救灾、教育、医疗、环保等工作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然而对于中国公益界来说,刚刚过去的两三年实在不太平。郭美美、“卢美美”、尚德门诈捐事件、河南宋基会被指挪用善款放贷、格桑花假账事件„„不论是“官办”慈善机构还是草根NGO,都面临着公众信任危机,这些情况提示我们有必要加强慈善的监督管理,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特别是要依法开展慈善资金的募集和救助。就目前全国慈善资金的募集和救助,仍然是不大规范的。这里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有的到一个企业多次多头募集,搞得企业不堪承受;有的随便救助,不讲计划,不讲对象,甚至还有走后门搞关系的;有的救助虽然作了计划,但是计划救助的对象与所留资金应付突发事情的比例失调,极易造成随意救助的多,而计划救助的少。同时,这种救助和募资,还缺少一种详细的可以让老百姓放心的透明度,大多数都是事后笼统地在当地的报纸上刊登一下救助的对象和金额,没有事先公告,接受全社会的监督。从实践来看,有不少慈善机构竟回避审计机关的审计,这里有没有猫腻?从公众来看,这恐怕是不大正常的。中国有句古话,叫做“日里不做亏心事,夜里不怕鬼敲门。”审计机关是中国政府设立的对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进行监督的权力机关,可信度最大。这里的监督管理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己内部的上下级之间的监督;二是行政机关的层级监督和平级之间的职能监督,包括各个社会团体的监督;三是领导与被领导的正常的监督;四是群众和社会舆论及行业之间的监督;五是捐赠者的正常的监督。因此,除了国家要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外,各慈善机构必须要制订出行业的规则,强化体制内的管理,接受体制外的监督,要努力做到依法办事,树好公正公平的社会新形象,使21世纪的中国的慈善事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第四篇:大型公益慈善活动

追逐“慈善”

中国的慈善思想源远流长,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对此都曾有过精辟的论述。

譬如:

老子: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

孔子和孟子也曾说道: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以及人之幼;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什么是慈善

怀有仁爱之心谓之慈

广行济困之举为之善

慈善是仁德和善行的统一,是有同情心的人们之间的互助行为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现状

目前先富起来的人们对社会的回报难如人意。中国慈善总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其获捐赠的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国内富豪的捐赠15%还不到。

资产总额超过千万美元的中国企业有过捐赠行为的比例却不到1%。

制约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障碍的因素

国内慈善组织数量的缺少

动员社会资源能力的有限

政府税后鼓励政策的滞后

慈善法律法规的不健全

慈善组织的公信力的缺乏

企事业单位的赞助

1 延伸品牌力量

根据美国一项对469家不同行业的公司的调查表明:资产,销售,投资回报率均与社会公益成绩有着不同程度的正比关系。

也就是说,当企业尽力于慈善事业,大量的潜在消费者会改变对企业的看法,萌发一定的好感,并对该企业的品牌形象,有一定很好的促进作用。

消费者对企业的公益效应非常重视,同一种产品类别,如果某一家企业的慈善公益活动做得好,消费者会主动选择这家企业,价格上稍微高一点,也不会影响正常的销售。

2 提高企业公信力

投身慈善是凝聚企业文化和价值的最有效方法,是企业做大做强必走的一步。企业的社会责任从企业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员工的尊严和福利待遇,从外部看,就是要发挥企业在社会环境的良好作用。

因为企业投身慈善事业会增强员工的归属感,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有利于增进企业管理层与员工,员工与员工的交流,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并推动企业走上规模化发展之道。

此外,企业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的好处还表现在银行融资方面,随着企业社会信誉的扩大,银行对企业的贷款条件也会相应降低等等。投身公益事业,无疑是增进社会信誉和诚信度的最好方式。

3 节省企业成本

企业投身社会慈善公益事业后,可获得比捐助额多得多的社会资源和无形资产,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在这里,社会资源包括企业名誉和信誉的无形传播及政府资源和其他社会资源的无形凝结,尤其是媒体无形宣传给企业带来的种种好处,它是广告所不能完成的。

国内很多企业还没有明白其中的奥妙,宁愿自己花钱出力去搞公关。其实,这是一种正在加大成本的行为。

4 加快国际化需求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与慈善公益事业相连的往往是跨国公司,如诺和诺德公司在中国持续了数年的糖尿病教育工作,可口可乐公司十年如一日支持中国农村教育的希望工程等,而鲜见国内企业的身影。

相比之下,国内企业对慈善事业的关注程度远不如外资企业那样的热情高涨。

公益行为不等于一个活动,一次捐赠吗,而应成为企业的一种长期战略。这是有国外扩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所决定的,他们更愿意接受具备“社会责任”的企业生产的产品。

项目设想

目的:号召社会,企业,政府等一切力量,以赞助,义捐,拍卖等各种形式筹集资金捐献微笑行动。

形式:以募捐演出,拍卖义卖会,慈善晚会等形式。

第五篇:慈善公益的运营

2012年慈善重点课题(12个)

2013MZACR002-01 吕 鑫 浙江工业大学 慈善事业在社会收入分配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背景的研究

2013MZACR002-02 陈小荣 河北金融学院 我国慈善事业捐赠的公益信托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

2013MZACR002-03 胡绪鹍 江汉大学 新媒体时代公益慈善组织网络募捐运行模式及监管机制研究

2013MZACR002-04 许箫迪 南京师范大学 慈善组织培育与发展的政策设计与路径选择研究

2013MZACR002-05 樊子君 东北财经大学 慈善组织内部控制质量评价及其指数研究

2013MZACR002-06 潘 旦 温州大学 第三方机构参与慈善组织评估的机制研究

2013MZACR002-07 何永达 丽水学院 中国慈善组织绩效评价方法、指标体系及其测算研究

2013MZACR002-08 王 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的范围、方式和保障机制研究

2013MZACR002-09 吴忠魁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公益慈善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3MZACR002-10 张丽丽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社会监督机制下的慈善信息平台功能开发研究

2013MZACR002-11 廖卫民 浙江理工大学 微聚大爱:慈善文化的微传播策略及其效果研究

2013MZACR002-12 田双喜 长沙理工大学 借助自媒体扩大慈善文化传播长效机制研究

二、自选课题(16个)

一等奖

2013MZACR002-25 郭 健 山东财经大学 政府购买慈善组织服务保障机制研究

2013MZACR002-32 张爱凤 扬州大学 慈善文化微博传播的经验、问题及对策

二等奖

2013MZACR002-13 徐 琴 南京理工大学 C2C网络慈善捐赠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研究——基于慈善组织生态的视角

2013MZACR002-15 曹煜玲 东北财经大学 政府培育发展慈善组织的政策措施研究

2013MZACR002-30 袁同成 安徽工业大学 基于新媒体平台的慈善组织监管机制整合研究

三等奖

2013MZACR002-16 李 健 清华大学 公益创投的政府参与机制与政策创新研究

2013MZACR002-18 张 冉 华东师范大学 社会组织体制界面下我国慈善组织公信力建设的政府实施研究

2013MZACR002-19 尹 昱 安徽工业大学 基于信任生命周期理论与BCOS框架的慈善组织公信力提升之实证研究2013MZACR002-22 晁玉方 齐鲁工业大学 基于利益相关者与质量特性的我国慈善组织服务评估标准研究

2013MZACR002-24 傅金鹏 广西大学 服务外包中的慈善组织问责机制研究

2013MZACR002-26 孙远太 郑州大学 政府购买慈善服务的风险识别及其防控对策研究

通过结项

2013MZACR002-21 张 超 安徽行政学院 慈善组织服务评估标准体系构建研究

2013MZACR002-23 秦海燕 安徽大学 慈善组织兴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研究

2013MZACR002-27 孙树仁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慈善事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学校高职教育的视角

2013MZACR002-28 权小锋 苏州大学 中国慈善组织薪酬与人才政策研究:基于个人组织匹配视角

2013MZACR002-31 林 丹 大连理工大学 新媒介技术中的慈善文化传播研究

民政部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司

2014年1月14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公益慈善论坛模块】相关文章:

慈善与公益05-07

公益慈善策划05-15

大型公益慈善活动04-28

博世中国慈善公益04-14

慈善公益活动04-19

中国公益慈善范文06-05

爱心公益慈善协会06-22

公益慈善活动总结07-02

公益慈善事迹简介07-02

慈善公益讲话发言202005-06

上一篇:关于健身众筹文案下一篇:关于情人节的句子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