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下语文6雪范文

2022-05-23

第一篇:八下语文6雪范文

八年级语文下册 6《雪》教案 新人教版

《雪》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培养学生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能力。 2.反复读,探究并体会文章写法的精美之处。 3.积累课内外有关雪的佳句妙词。 能力目标:

(一)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1.反复读,探究并体会文章写法的精美之处。 2.体味作者在对雪的描绘中寄寓作者的精神追求。 3.写作———和“雪”话题有关的片断。 情感目标:

学习和感悟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顽强的斗志和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拼搏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的阅读,探究并体会文章写法的精美之处。 2.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难点:

1.反复读,探究并体会文章写法的精美之处。 课型:学生展示课

第三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从古到今有多少文人赞颂过雪花,有多少称赞雪花的诗句名垂千古,谁能说出关于雪的诗句呢?教师简评入课:“雪”,洁白的自然之物,是纯洁与刚毅的象征,因而,它也成了古今中外名人竞相吟咏的对象。今天我们来欣赏著名作家鲁迅先生的散文诗《雪》。

二.交流展示

(一)自主预习篇 【了解背景】

本文写作时间为1925.1.18,鲁迅写作《野草》时,适值“五四”退潮,正如作者在《〈选集〉自序》〔《南腔北调集》〕 中所说:“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 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 以后印成一本,谓之《野草》。” 【朗读学习】

(一)听读

学生齐读听诗朗诵是一种高雅的活动,而听美好的散文诗更能让人陶醉。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心听读一遍课文,边听边想象画面,同时感受散文诗这种文体独具的特点。

说明: 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让学生感知两种雪的不同。初步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

(二)展示听读收获

在听读中感受到了什么画面(学生自由谈)南方之雪的生机盎然滋润美艳、朔方之雪的如粉如沙、蓬勃奋飞等特点)

(三)朗读 配乐

接下来集中精力,走入散文诗的意境,感悟诗中的情韵,恰当运用朗读技巧,用声音加以传达。这时,我们的心灵深处便会激起情感的火花,受到美的熏陶。老师评价两位同学读的非常到位,分别读出了南方之雪的温婉恬静、朔方之雪的雄浑俊伟。

说明:教师借助多媒体电脑,演示江南的雪,北国的雪,让学生直观感受江南之雪和北方之雪的不同之处。

提问:根据听读和朗读到的画面,给文章分层,并概括层意。 明确:1—3:南国之雪 4—6:朔方之雪 通过以上独学过程培养学生独立把握文章的基本能力。

师:现在让我们再次走进鲁迅先生的《雪》,去探寻本诗写作的精妙之处. 同学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一下合作探究的内容,准备展示你的风采。2分钟准备时间。

(二)【合作探究篇】

【自由交流,小组合作,组长组员配合作答】

探寻本诗写法的精美之处?(由第

一、

二、三小组展示,其他小组补充)

通过以上群学过程,让学生进行知识互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本环节为本课学生展示的难点和重点,需要占整节课的二分之一时间(约20分钟).

三.写作交流篇 (学生展示自己的小作)

师:通过同学们的精彩讲析,相信同学们对《雪》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学们肯定是感慨万千,已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自己的小写作中。就让我们竖起耳朵,倾听他人的心声吧 通过感受交流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写作潜力。

四、小结本节课:

本节课我们班的37位同学表现都很出色,在老师的心里你们都是100分,因为老师深信你们是最棒的!今天我们共同感受了鲁迅先生《雪》的优美文字,相信学了这篇文章,你会对雪更加热爱。最后我们伴随着音乐家殷秀梅演唱的《我爱你塞北的雪》结束本课!

第二篇:《俗世奇人》八下6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课文,了解刷子李和泥人张的高超技艺,思考他们的“奇”,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情节安排并能够根据文中情节进行复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身边的俗世奇人,学习他们身上的优点。

2、认识祖国博大精深的民间文化传统,为民间的“奇人”、“绝活”而自豪。 教学方法:品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设计:

一、导语:在我们的平常生活中,不乏有奇人高手,他们各自都有非同寻常的本领,虽然他们的姓名并不为世人所知,但他们的本领常常令人叹为观止,先让我们见识一下: 播放视频

看完奇人高手表演,不禁让我们拍手叫绝,原来在我们的大众百姓生活世界里也是卧虎藏龙,无奇不有,今天我们还要来见识两位奇人,他们就是我国著名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笔下的刷子李和泥人张。

二、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师出示课文生字词

2、留意课文情节发展的关键之处,准备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3、选一男一女生分别复述故事内容,比一比谁复述得更精彩

4、学生评价

三、品读课文

过渡:刚刚同学的复述让我们对课文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了解,那么大家能否用一个字概括你们对刷子李和泥人张的总体印象呢? 学生可能说出“奇”“绝”“妙”“神” 师:“奇”在哪?同学们能否谈谈自己的看法?

1、合作交流:

用自己的语言来说说刷子李和泥人张各自“奇”在何处,并对他们给予简单的评价。先在小组交流然后再选一个同学起来回答。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 归纳小结:

“刷子李”之奇就在行事奇、做派奇。他手艺出众,技艺高超,原本已在“奇人”之列,但是,他为自己设立的近乎苛刻的“从业标准”更是奇崛之极。他以这样的标准使自己远远超越了同吃这一碗饭的同行,使自己成为高山仰止的偶像。“刷子李”其实是用奇特的方式展示自己的才能、渲染自己的本领。大胆的“承诺”,充满自信,豪气干云。同时又心细如发,对于小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

而“泥人张”则是另一种风格。他沉稳、干练,面对他人羞辱镇定自若,喜怒不形于色。他胸有成算,后发制人。面对无端侮辱,他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予以还击,一招制敌。这是一位个性内敛、应对从容的奇人,恰与“刷子李”形成鲜明的对比。

2、品读赏析 (1)两位俗世奇人,果真是高手,奇绝、妙绝,虽是市井里的凡夫俗子,但却有不平凡的智慧和本领,那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刻画他们的形象的呢?你觉得本课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哪些值得借鉴之处?

小组内先交流一番再请同学来说一说,注意结合相关语句来谈 学生谈看法,教师补充,如: ①善于抓住特征 ②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③巧妙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手法,如比喻、对比,夸张等 师:本文的语言本色朴素,具有浓郁的“天津味”,且幽默传神,极富表现力,无论人物语言还是叙述语言,均简洁富有情趣,在用词方面更是简洁凝练,试举例揣摩评析。

师范读第一段中的“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儿,靠边儿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的一种活法” (这个句子在句式上什么特点?这样写突出了作者什么观点?) 请同学们再自已找一些句子来读一读 备案:

(1)浓郁的“天津”风味。如“要哪没哪”,“一个泥团儿砍过去”“就赛升天一般美”等,吸取了方言的精华,津味十足。

(2)富有情趣。如“您别说不好,这一来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只有这一绰号在码头上响当当和当当响”等。

(3)用词凝练。如“他把这泥团往桌上叭地一戳”,一个“戳”字看出泥人张内心的愤怒、鄙夷与不屑。“泥人张这边肯定把这些话在他手里这团泥上全找回来了”“找”看出泥人张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的机智,还看出了海张五自作自受的可笑。

四、 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讨论:你觉得作者对待手艺和手艺人持怎么样的态度。你认为在今天的社会不环境下,按作者的观点做事做人能行得通吗?

(在作者看来,手艺人必须有本领。有了本领,才能有自己的尊严。)

五、小结:好一篇《俗世奇人》,做派奇的刷子李,行事奇的泥人张的高超手艺让我们叹为观止;冯骥才先生写人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拍案称奇;那津味十足、本色朴素而又幽默传神的语言更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相信同学们也和老师一样从中获得不少收获,也相信大家对这两位俗世高人都称赞有加,其实在此之前我们也认识了一些奇人,大家是否有印象呢? 大家也许不会忘记那位奇巧的雕刻家王叔远的故事吧。他能把一个长不盈寸的桃核雕刻成舟,形象地再现了苏轼泛舟赤壁的故事,奇绝!大家也一定记得那位技艺十分高超的口技表演者把半夜失火的场面表演得逼真动人的精彩,妙绝。这些都是我们民间文化的宝贵财富,我们应该为这笔精彩的财富而骄傲。

六、作业:

中央电视台“想挑战吗”专栏节目正在招聘有奇特本领的人,请为刷子李、泥人张分别写一份推荐词。要求语言形象生动,并能够抓住人物的特征来写。

第三篇:八下道法第6课练习题(范文)

八下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

一、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入括号内。)

1. 2017年3月15日,近3 000名全国人大代表投票表决通过民法总则,经民主程序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愿上升为国家意志。一位全国人大代表说:“有了民法总则,13亿中国人的生活之路将走得更安全、更踏实、更有平等的机会、更有尊严。”这表明我国

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立法权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具有最高决定权 ③法律由国家制定并体现人民的意志 ④法律靠强制力保障,地位高于道德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闭幕。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关于201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说明

A. 在我国,人民群众直接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力 B.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C. 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D. 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力量

3. 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批准“十三五”规划纲要、表决通过慈善法……2016年3月16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顺利闭幕,这说明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监督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立法权 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 A. ②③ B. ③④ C. ①④ D. ①③

4. 每年3月,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的人大代表,都会肩负着各族人民的重托, 1 代表人民的意愿,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商国是,共议大计,共话发展,行使国家权力。这说明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②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③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决定国家和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 ④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参与行使国家权力 A. ①② B. ②④ C. ②③ D. ③④ 5. 对人民代表大会理解正确的是 A.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 人民代表大会只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C. 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D. 人民代表大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国家权力机关

6. 2017年3月1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这体现了全国人大具有 A. 决定权和审议权 B. 决定权和立法权 C. 审议权和监督权 D. 立法权和监督权

7. 国务院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要由全国人大代表进行认真审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经国务院修改后才能获得通过。上述材料体现了全国人大的 A. 立法权 B. 任免权 C. 决定权 D. 监督权

8. 丽水市委、市政府、《丽水日报》主办的《问政进行时》是首个丽水网络问政互动平台,市民代表现场问政,为丽水的发展出谋划策,这体现了 A. 人民可以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B. 市政府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 C. 人民依法行使建议权和监督权 D. 网络问政是政府行政的主渠道

9. “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提出的这一要求 A. 说明依法治国首先是依法行政 B. 有利于人民直接管理国家大事 C. 有利于推进依法行政

2 D. 体现了《政府工作报告》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

10. 2017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等;表决通过了《关于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名额和选举问题的决定( 草案 )》等。材料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会议议程表明

①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全国人大负责,并受它监督 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最高行政权和最高决定权 ③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④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

11. 对漫画《简政不能懒政》评价正确的是

A. 符合依法治国的方略 B. 体现政府只服务社会 C. 不利于政府依法行政 D. 体现严格依法办事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主动公开政府信息,并通过政府公报、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以及报刊、广播、电视等便于公众知晓的方式公开

①有利于政府依法行政,履行职责 ②有利于政府成为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 ③杜绝各类腐败现象的发生 ④有利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3. 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家国务院及其领导的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以下有关国家行政机关说法正确的有

3 ①我国行政机关的层级不同,职权相同 ②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分别在各自的职权内为人民服务 ③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④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以实现社会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4. 我国各级行政机关的职权有

①依法维护社会治安,维护社会稳定 ②进行市场监管,确保食品和药品安全 ③监督本级国家权力机关的工作 ④根据本地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障服务水平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责任制度,建立公正、独立的司法制度。面对改革,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应该

①制定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提高执法人员的水平,公正司法、依法行政 ③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与监督 ④接受同级人大的监督,对同级人大负责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③④

16. 下列能体现我国人民检察院职能的是 A. 对刑事犯罪行为代表国家提起公诉 B. 审理经济纠纷和行政纠纷 C. 宣告公诉案件被告人无罪 D. 侦查网络金融诈骗活动

17. 人民检察院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设立的检察院有

①最高人民检察院 ②基层人民检察院 ③省级人民检察院 ④专门人民检察院

A. ①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18. 人民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进行信用监督、警示和惩戒,说明

4 A. 人民法院公正司法

B. 违法犯罪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C. 法律维护公共安全 D. 法律比道德作用更强大

19. 在司法活动中,人民法院必须坚持

①以事实为根据 ②以法律为准绳 ③少数服从多数,民主决定 ④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20. 某县国税局两名工作人员涉嫌违法交由司法机关处理期间,该县国税局领导以单位的名义,开具两人工作业绩突出的证明,建议法院从轻处罚。对于这一建议,法院应该

A. 采纳,因为公民平等地享有建议权 B. 不采纳,因为法院不受国税局管辖 C. 采纳,因为法院和国税局都是国家机关 D. 不采纳,因为法院应独立地依法作出审判

二、非选择题

21. 2018年3月3—2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 ( 1 )全国人大在我国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 2 )请你结合材料谈谈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哪些。

5

22. 李总强总理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全面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始终保持廉洁本色。各级政府要依法接受同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自觉接受人民政协的民主监督,主动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认真听取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各人民团体的意见。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政府自觉接受监督有什么意义。

23. 同学们学习了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国家行政机关一部分后,决定开展一次探究活动,请你参加。

( 1 )我国的行政机关的层级是怎样划分的?怎样为人民提供服务?

( 2 )我国的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是怎样的?

( 3 )我国的行政机关应该怎样行使职权?

6

24. 八年级同学黎明在上网时搜索到了一则消息:2016年7月5日,济南市槐荫区人民法院审结一桩考试作弊案:28岁的汪某利用网络和QQ向考场内的考生传送试题答案,借此收取服务费。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该案是我国《刑法修正案( 九 )》实施后,济南首例作弊入刑案。 黎明与同学们进行了探究,请你帮助他们完成以下探究任务。

( 1 )“法院以非法出售答案罪,判处汪某有期徒刑一年”体现了人民法院是什么性质的机关?行使什么权力?

( 2 )结合所学,谈谈人民法院怎样行使职权。

( 3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7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练习题答案

1-5 ABDBD 6-10BDCCC 11-15CBDAD 16-20ADADD

21、( 1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

( 2 )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有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

22、①有利于行政机关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克服懒政、怠政等。②有利于防止工作人员履职不力、监管缺失、失职渎职、徇私枉法等问题,切实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权责要对等,失责要追究,侵权要赔偿。

23、( 1 )我国行政机关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成,其中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都设若干工作部门,这些部门分工不同,分别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它们又相互配合,共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 2 )国家行政机关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负责贯彻执行国家权力机关通过的有关法律、决议和决定。各级人民政府对本级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本级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本级人大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 3 )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行政机关享有哪些职权,具体如何行使职权,都必须严格遵照宪法和法律。行政机关要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

24、(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行使审判权。 ( 2 )人民法院通过审理刑事、民事和行政案件,行使国家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解决民事和行政争议,维护社会秩序,引导公民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 ( 3 )人民法院在司法活动中,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对公民权利提供有效救济和保障,捍卫社会公平正义。

第四篇:八下《历史与社会》5、6单元【自我测评】参考答案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

5、6单元『自我测评』答案❀ 第五单元 工业文明的来临

第一课 工商业的兴起

[自我测评]

1.略 2.此题正确答案的顺序是:A、C、B。

3.见作业本

第二课 冲破思想的牢笼

[自我测评]

1.天主教耶稣会的章程规定人对神绝对服从,下级对上级绝对服从,反映 了等级森严的教会制度,体现了神权的威严。

彼特拉克的话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对人的需要的肯定,他重视 人世俗的生活以及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就扫除了人在神面前的卑微心 态,是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褒扬。

这两段话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对神权的维护,而后者是对人性的肯定。

2.正确答案是C。

3. 达•芬奇的设计体现了一种理想,他想利用科学知识来改变人类的生 活状况,尽管他的设想当时没有实现,但是他指出了正确的思维方向。

第三课 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自我测评]

1.新航路开辟后的正面影响: 加强了各个大陆之间的联系,拓展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与交融;为人们迁徙提供了方便,促成了新的民族产生;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促进了不同地区文明的交流。总之,世界开始走向整体。

新航路开辟后的负面影响: 掠夺土地和财富;毁灭印第安文明;贩卖黑奴。总之,造成了亚、非、拉美长期的落后与贫穷。

3.这种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当时新航路的开辟已势在必行,即使没有哥伦布和西班牙的探索,也会有其他国家和别的航海家进行探险,并发现新大陆。哥伦布发现美洲,并不是偶然事件,而是由当时的许多客观条件所造成的,而哥伦布则是根据这些客观条件第一个实现了这个伟大任务的先行人物。

第四课资产阶级革命

[自我测评]1. 赞同男生的说法,因为资产阶级革命前英国的政治体制是专制君主制,议会是受国王的控制,议会有决定征税、颁布法律等的权力。资产阶级革命后,议会通过了许多法令来限制王权,其中最重要的是《权利法案》,这种由议会制约国王权力的政体,称为君主立宪制,所以英国的政治体制有了根本的变化。

2.见作业本第21页16题。

3. 现在世界上有西班牙、荷兰、比利时等国与英国的政治体制相同,都是实行君主立宪制。 第五课 面临挑战的中国

[自我测评]

1.相同点:手工业发达;商人地位逐渐改变或者可以说是商人资本十分雄厚;都出现了近代进步的思想家; 不同点:明清中国专制皇权不断加强,而西方国家则先后爆发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本主义共和制度;中国的思想控制十分严密,统治者大兴文字狱,加强思想控制,西方国家则在手工工场产生和工商业发展的基础上,诞生了新的阶级,从而引起思想文化领域的变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近代科学的诞生、启蒙运动都是这一时期出现的;中国闭关自守,西方不断向海外探索,开拓海外殖民地。

2.清代统治者认为民族关系的处理重在以德服人,因此采取了比前代更加有效的怀柔政策。避暑山庄的修建,成为清统治者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政务中心;**、**系统的确定和驻藏大臣的设置,加强了中央与西藏的联系;改土归流的进一步实施,保证了对西南少数民族的直接管理。此外,清统治者对破坏国家统一的分裂势力予以狠狠地打击。这些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促进了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及与内地的文化交流,并奠定了今天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疆域版图。

3.从国家体制看,中国仍是皇权占统治地位的国家,皇权得到高度强化,人民没有民主与自由;从思想观念上

八年级下历史与社会

5、6单元『自我测评』答案❀ 看,掌握国家命运的上层统治者仍以中国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自居,不与其他国家进行交流;从对外政策上看,坚持闭关锁国;从经济发展来看,中国虽一度处于盛世的繁华,但旧有的体制与观念,没有形成良好的经济运行机制等。因此,当西方国家先后进入革命的时代,国家体制发生巨大变化,寻求向外拓展时,中国仍然按照自己的轨迹发展,这不可避免地使古老中国面临着来自外部与内部的双重挑战。

第六单元席卷全球的工业文明浪潮

第一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第二课 整体世界的形成

第三课 汇入工业文明大潮的中国

[自我测评]

2. 维新派的目标有提倡西学,兴民权,希望通过变法的道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等;采用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来实现,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革命派的目标有推翻清朝,争取国家独立,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改变封建土地所有制,实现资产阶级的“土地国有”。采用资产阶级革命运动来实现,采取暴力手段。

4.○中国反抗西方列强一再失败的原因有:清朝政府的腐败无能、中国国力的贫弱、资本主义列强军事上占有优势、没有科学的革命理论指导等。

○中国向西方学习屡受挫折的原因有:西方列强并不希望中国真正富强,而是希望中国成为他们的殖民地;封建制度对社会经济和人民思想的严重束缚;中国资产阶级力量相对薄弱;中国国民的整体文化素质较低等。

第五篇:济南版生物八下6.1.3《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第六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来认识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对生物界的重要性。

2、使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和名词概念以及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特点。

3、使学生理解掌握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过程,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意义。

4、通过设计“草场放牧方案”,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能力目标

1.通过电脑课件和课本的图(图解)的观察,培养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观察和分析能力。

2.通过师生讨论交流、学生小组讨论与教师引导启发相结合,将知识化难为易,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相互合作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

3.通过实例和结合课本上例子的分析总结,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和分析实际问题等思维能力,从而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通过生态系统功能的学习,使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热爱祖国的美好山河,培养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

二、教材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及特点

2、难点: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1、“能量流动的过程”

问题情景:生态系统能量的源头是什么?怎样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的渠道是什么?能量流动的过程是怎样的?

学生探索:阅读教材“能量流动的过程”部分,并思考讨论问题 播放课件: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图解 讨论回答: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源头是太阳能。

引导启发:不是所有的太阳能都参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必须是输入到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的能量才能开始在生态系统中流动。

师生谈话:怎样输入?依赖于生产者的光合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化学能。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就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 能量流动的主渠道是:食物链和食物网。

分组讨论: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是怎样流动的?或者说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流向什么方向?

播放课件: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的能量流向示意图

(推荐一个同学归纳其中心内容,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引导启发:能量流动的过程: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有三个去处:一部分被自身的生命活动消耗了,即通过细胞呼吸释放和生命活动利用了;储存在体内的能量一部分被初级消费者摄食同化流入下一营养级,没被初级消费者利用的枯枝落叶和初级消费者摄食未消化而排出的粪便中的这一部分被分解者释放出来。对于初级消费者所同化的能量,也是这三个去处。并且可以认为,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呼吸散失的能量十分解者释放的能量十被下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但对于最高营养级的情况有所不同。

2、“能量流动的特点”:

问题引入:为什么肉类食品的价格总比蔬菜价格高?

俗话说,“一山不能容二虎”,有没有道理?为什么?

引导探索: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有什么特点?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是什么?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多少?

播放课件:美国生态学家林德曼“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 学生分析:阅读教材,根据课本中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

分组计算:流入每个营养级的能量占上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的百分率是多少?

一个营养级所同化的能量,是怎样分配的?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引导分析:对能量流动过程的定量分析,是研究能量流动规律的关键。在赛达伯格湖,第二营养级只获得第一营养级同化能量的13.5%,第三营养级只获得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的20%

引导探索: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只有10%~20%,那么,其余80%~90%能量哪里去了?

共同分析: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不能百分之百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这是因为自身要呼吸消耗、生物遗体等被分解者利用释放等,这就决定了能量越流越少,即传递率为10%~20%。一条食物链的营养级一般不会超过五个营养级,因营养级上升一级,可利用的能量相应要减少80%~90%,能量到了第五个营养级时,可利用的能量往往少到不能维持其生存的程度了。

师生谈话:学生思考、回答前面引入的问题

引导探索: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除了逐级递减还有什么特点?

引导启发:对于单向流动来讲,是指能量只能从前一营养级流向后一营养级,而不能反向流动,即从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三级消费者→……。食物链各个营养级的顺序是不可逆的,而各个营养级的能量总是以呼吸散失热能,即能量

必须源源不断地输入,又不断地散失。

课堂延伸:“设计草场放牧方案”,怎样判断一个草场上是不是过度放牧?

(课后质疑讨论、学生相互启迪、探究学习)

3、碳的循环过程

概念突破:生态系统物质循环概念中的物质是指什么、循环是指什么?概念中所说的生态系统指的是什么?

引导启发:概念中的物质不是指由C、H、O、N元素组成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生物体内所特有的物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往返运动,正因为物质可以重复利用,所以物质是永恒的(物质不灭定律)。

播放课件:碳的循环图解 知识迁移:学生回答有关生理过程

引导探索:

1、碳在无机环境中的存在形式是什么?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以什么形式循环?碳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方式是什么?

2、碳在生物群落的存在形式、传递形式是什么

3、碳循环的范围怎样?

播放课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学生讨论:光合作用过程和呼吸作用过程中碳的传递过程

(每组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师生归纳: 大气中的CO2进入生物群落,主要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无机“C”变为有机“C”,再通过食物链进入动物和其他生物体中,因此从“C”的循环可见绿色植物是生态系统的基石;除此之外,还有化能合成作用的微生物也能把CO2合成为有机物。另外,生物群落中的有机“C”,通过呼吸作用和分解作用变成无机“C”回到大气中;还有一部分生物遗体没有被分解者分解,转变成为地下的石油和煤,暂时脱离循环,但一经开采燃烧,便可产生CO2返回碳循环。

引导探索:在碳循环中,森林生态系统是碳的主要吸收者。但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地采伐森林,再加上燃烧化石燃料以及环境污染,因而使大气中CO2的浓度明显增加,这种趋势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世界的气候就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后果令人担忧。

课堂延伸:“温室效应”是怎样引起的?有什么危害?怎样解决?

(小组讨论,推荐同学回答)

4、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关系: 师生谈话:完成缺项的内容

交流总结: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因果关系

(推荐一个同学回答,其他同学补充,老师点拨指导。)

引导启发: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都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渠道实现的,物质是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网)流动,而能量又作为动力,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生态系统和无机环境之间循环往复,两者密不可分

但是,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又有本质上的区别:能量流经生态系统各个营养级时是逐级递减,而且流动是单向的、不是循环的,最终在环境中消失。物质循环是带有全球性的,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间物质可以反复出现,反复利用,循环运动,不会消失。总之,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是相辅相承、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

课堂延伸:写小论文浅谈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与生物生存发展的关系。

(学生探究性学习,课外完成)

四、总结及反思

上一篇:工作总结范文下一篇:qq签名伤感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