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事故制度范文

2022-06-03

在当今社会,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会接触到制度。制度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对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制定一般制度?以下是小编收藏的《医疗事故制度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篇:医疗事故制度范文

医疗事故上报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由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当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将出现的问题上报医疗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

3、医疗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实向院领导报告。

4、发生事故责任人应于事发后 12 小时内将事情经过及对问题的认识如实写出书面材料交到办公室。医疗事故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填写医疗事故差错登记本。

5、发生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15日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6、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12小时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7、发生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2小时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8、各级人员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报告,不得隐瞒、漏报、谎报、缓报等,违反者逐级追究责任并给予相应处罚。

第二篇: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包头市云龙骨科医院

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 由 于诊疗过错、医药产品缺陷等原因,造成患者死亡、残疾、器官组织 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等明显人身损害的事件。

1、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发生医疗事故或发现可能引起医疗事 故的医疗过失行为时,应当立即向负责人报告。

2、科室负责人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将出现的问题上报院办公 室或医疗质量控制组。

3、院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进行调查、核实,将有关情况如 实向院领导报告。

4、 发生事故责任人应于事发后 12 小时内将事情经过及对问题的 认识如实写出书面材料交到办公室。 院办公室填写医疗事故差错登记 本。

5、发生一般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日起 15 日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6、发生重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 12 小时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7、发生特大医疗质量安全事件,医院应当自事件发现之时起 2 小时内,向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报告上报有关信息。

8、 各级人员严格按照上述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不得隐瞒、漏报、谎报,缓报等,违反者逐级追究责任并给予处罚。

包头市云龙骨科医院

2011年11月29日

第三篇: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上海新科结石病医院

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为防范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的发生,正确处理医疗事故,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制定本院医疗过失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

医院发生或发现医疗过失行为,应立即报告所在科室主任,主任应在第一时间报告医务科,医院应在12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医管科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

1、医院名称。

2、当事医务人员的姓名、性别、科室、专业、职务和/或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3、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就诊或入院时间、简要诊疗经过、目前状况。

4、医疗过失行为发生的时间、经过。

5、采取的医疗救治措施。

6、患方目前情况及提出的要求。

第四篇:医疗差错事故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龙湾区人民医院医疗差错事故制度

一、各科室均应建立差错、事故登记本,由本人或他人及时登记所发生的差错事故(登记项目:记录日期、病人姓名、住院号或门诊号、诊断、发生经过、发生时间、发现人姓名、发现时间、科室讨论及定性意见、讨论定性日期、登记人姓名、科室负责人签名)。科室负责人应经常检查差错事故的记录。

二、发生差错事故后应积极采取补救措旌,以减少或消除由于差错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

三、各科室每月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一次医疗安全基本情况。发生严重差错、事故或医疗纠纷,责任者应立即报告科主任或护士长,由科主任或护士长上报医务科、护理部和院领导,重大医疗事件医院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不按规定报告、有意隐瞒,事后经领导或他人发现者,按情节轻重给予处理。

四、发生严重差错或事故的有关记录、检查报告,不得涂改,要认真保管不得丢失,以备封存。造成事故的药品、血液、器械、病员的标本等均应妥善保存,不得擅自销毁,以各鉴定。

五、各科室应在一周内对所有的医疗差错或事故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找出原因,以提高认识,吸取教训,提出改进措施,作出初步的定性和处理意见,科室定性困难时可请医务科或护理部成员参加。严重差错或事故必须以医院学术委员会讨论定性意见为准。医疗纠纷必须作出原因定性(包括差错、事故定性原因)。严差、事故的定性和医疗纠纷的原因定性原则上不超过2个月,特殊情况需说明原因,不超过半年。

六、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做到定性准确无误,在讨论时应注意倾听当事人的意见,讨论前本人到场说明事件发生的经过,并允许个人发表意见。决定处理时,领导应做好思想工作,以达到教育的目的。

七、医疗事故的处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行。

八、一般差错,每月组织一次讨论,并上报医务科或护理部。

九、医务科或护理部每季度汇总全部医疗差错事故发生情况,并向院长作出分析报告,向全院通报发生情况。着重于缺陷、差错事故发生的原因,管理缺陷等的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医院应每半年向上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医疗安全基本情况。

附:医疗差错事故防范措施

l、医务人员应加强医德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思想,对工作极端负责。

2、努力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对技术要精益求精。

3、充分发挥二级质量控制网络的作用,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把好质量关。

4、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5、加强后勤保障工作。

6、各科室每月必须召开一次安全生会,分析讨论本月的医疗安全情况。找出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做好记录。

龙湾区人民医院

医疗差错、事故登记报告处理制度

1、医务科、护理部及医疗、医技科室都应建立医疗差错、事故登记、讨论报告制度。各科室应指派专人登记发生差错、事故的经过、原因及后果,务必做到及时、准确并及时组织讨论总结。

2、凡发生医疗差错、事故或可能是医疗差错、事故的事件,当事人应立即向本科室负责人报告。科室负责人及时向医务科或护理部报告。发生严重差错或医疗事故后,应立即组织抢救,并报告医务科、院领导。对重大事故,应做好善后工作。当事人及所在科室主动填写差错登记表或医疗事故登记表。

3、差错、事故发生后,如不及时(当即)汇报,或有意隐瞒,事后发现,要根据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4、差错、事故发生后,医务科护理部及其它有关部门,要认真调查事发的详细经过,并必须于当班或当时完成调查经过(含讨论),尽快做出准确的科学结论。由医院依照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并上报院领导及上级卫生行政部门。

5、医务科、护理部在组织调查处理医疗事故或医疗纠纷过程中,应有专人保管有关病案、资料和空药瓶、血袋,任何人不得涂改、伪造、隐藏、销毁、丢弃,违者按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

6、为查明事故和医疗纠纷原因,必要时由医务科、护理部向死者家属及时提出尸检要求,要有书面要求及家属的书面答复意见。如拒绝和拖延尸检而影响对死因的判断,由拒绝和托延一方负责。为确保尸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应在患者死亡后48小时内进行,具有冰冻条件的,可延长至7日。

7、情况调查清楚后,由院、科向家属、单位做详细说明。任何人不得随意向其家属及单位解释。必须严格遵守保护性医疗措施。

8、各科室要严格执行各项部门规章及医疗制度,积极采取措施,有效地防止和避免重大差错事故的发生。

第五篇:医疗事故(纠纷)责任追究制度

医疗事故(纠纷)处理及责任追究管理方案

第一章 总则

1.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增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事故的发生,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结合我院的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2.本方案适用于临床、医技及护理人员等。

3.各科应进一步健全各项医疗制度,加强医疗质量管理,重视医疗安全工作,制定医疗事故防范预案,积极防范医疗事故、医疗纠纷的发生。

第二章 医疗纠纷的受理

1.医疗纠纷发生后,首先当事科室负责人及当事人应积极做好患者及家属的解释工作,并妥善保存病历,收集和保存有关实物及证据等,尽量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科室层面,并书面及时上报医务科。

2.医务科接到报告后,应按有关规定立即封存有关的病历资料及相关物品,对医疗纠纷进行调查核实和调解,及时组织科内讨论,得出初步结论,并将情况如实向业务院长或院长报告,向家属通报、解释,并组织力量维护医院正常工作秩序。

3.较为复杂或严重的医疗纠纷由业务院长或院长根据医务科的报告,组织院内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进行讨论和鉴定,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4.医疗纠纷发生后经医患双方协商,同意进行医疗事故鉴定或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由医务科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准备相关资料,报分管院长、院长同意后,按程序进行。

第三章 医疗纠纷的鉴定

1 医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承担我院医疗纠纷鉴定工作,办公室设在医务科,承担日常工作,工作内容如下:

1.各科室对发生的医疗纠纷必须组织科内讨论和评析,并把结果及时上报医务科。

2.纠纷主要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要写出书面报告材料,包括事故发生经过、自己应负的责任及吸取的经验教训。

3.医务科负责收集材料。

4.整理有关资料,组织并通知有关医疗、医技、护理、管理方面鉴定专家进行医院内的医疗纠纷鉴定。纠纷复杂者可临时聘请市或省医学会鉴定专家参与鉴定。

5.已经申请专业医疗鉴定机构鉴定的以鉴定结论为准。 6.组织院内医疗纠纷鉴定的目的:

(1)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应对医疗纠纷发生的原因、存在的缺陷、应吸取的教训提出意见。

(2)医院有无过错及医院是否应该承担责任及责任大小。 (3)纷性质的判定,初步判定是否构成医疗事故或医疗过失。

(4)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小组应按情节及后果,认定当事人应承担责任的大小,主要责任人、次要责任人及处理意见。

(5)确定有无免除或从轻追究的情况。

第四章 医疗事故(纠纷)中医务人员责任程度鉴定程序

1.医院医疗事故(纠纷)技术鉴定小组成员组成按大外科、大内科系统分类,由技术鉴小组组长或者副组长抽取人员参加。每次不少于9人。

2.每次鉴定由医务科负责主持。对参与鉴定的人员提前一天通知。 3.技术鉴定小组组长或副组长指定一名人员担任鉴定委员会临时主任。

2 4.医务科汇报医疗事故(纠纷)调查、处理情况。

5.参与鉴定的人员参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暂行办法》中有关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有关内容进行充分讨论研处,商讨医疗纠纷发生原因、认定相关责任人员。

6.无记名投票决定医疗纠纷中责任人员的责任等级以及有无降低赔偿金额情况。 7.由鉴定委员会临时主任统一汇总鉴定人员的评判意见,形成最终评判结果,当场宣布鉴定结论。

8.医务科向分管院长、院长汇报医院技术鉴定小组的鉴定结论,请示处理。 9.按照本办法细则中“医疗事故(纠纷)责任人责任追究”进行经济处罚。

第五章 医疗事故(纠纷)中医务人员责任程度分级

1.严重差错(重度责任):指医疗事故(纠纷)损害后果完全或者主要由医疗过失行为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完全或主要作用;

2.一般差错(中度责任):指医疗事故(纠纷)损害后果主要或者绝大部分由其他因素造成,医疗过失行为起次要或者轻微作用;

3.医疗缺陷(轻度责任):指医疗纠纷、争议非医疗诊治行为引起,而由其他因素造成;

4.医疗意外:指医疗纠纷、争议难以防范或预料,非医疗诊治行为引起。 5.对不积极配合医院协调处理医疗事故(纠纷)的相关责任人员提高一个责任等级处理。

第六章 医疗纠纷的处理

1.对一些小的纠纷,当事科室和家属通过协商予以解决的,医院认可处理结果,但事前必须向医务科报告,事后必须在医务科备案,在医务科的指导下和家属签署有关处理协议,协议必须符合有关法律规定,避免给医院造成隐患或带来不良后果。

3 2.主要责任人认定:一般情况下主管医生或首诊医师为主要责任人;危重抢救病人主管医生不请示、不汇报,私自决定治疗方案或手术方案,产生的纠纷主管医生为主要责任人;下级医师及时请示上级医师,上级医师技术失误、不负责任、脱岗、不作为甚或推卸责任等产生的纠纷上级医师为主要责任人;手术台上主刀医师为主要责任人;因见习医生(新分配大学生、未取得执业医师证书),实习生、进修生发生的纠纷,带教老师为主要责任人;医疗纠纷、事故主要原因属于护理方面的,追究护士、护士长的相应责任;责任人界限不清的视为共同责任人。

3.经过院内及(或)市级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鉴定,和通过法律途径或上级主管行政部门主持解决的,科室和责任人必须认可处理结果。

4.相关科室主任必须主动、积极参加医疗纠纷处理。鉴定或协商解决医疗纠纷时,当事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参加。由法院判决的医疗纠纷,开庭时当事科主任、当事人必须出庭或参加旁听,并尽可能组织科室医生旁听。

5.纠纷发生科室和相关责任人不配合解决纠纷,不参加医疗事故鉴定等,均以医务科处理意见为准;故意给医院制造麻烦,挑起医疗纠纷的,医院从行政处理角度给予从严处理。

6.医疗纠纷处理结束后,科室应组织全科医护人员进行认真讨论,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对较重大的医疗纠纷,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应组织全院医务人员进行讨论。

第七章 建立科室安全基金

1.按院、科二级负责制原则,对发生的有赔偿的医疗争议由医院、科室、个人共同承担。

2.建立科室安全基金:医院根据科室医疗风险程度、科室人数、建立科室安全基金。提取标准:科室每人每年300元、安全基金由财务科设立专门帐户进行管理。

第八章 奖励办法

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委员会每年2-3月份召开一次专题会议,根据相关科室的备案材料,对照本办法及相关规定讨论并进行无计名票决后实施。

在本年度内未发生医疗赔偿的科室,医院从科室安全基金中提取50%发放科室医疗安全奖;医院另外奖励所在科室的主任、护士长;发生医疗赔偿的科室,但赔偿金额不超过科室安全基金50%,提取剩余额的50%发放科室安全奖;赔偿金额超过科室安全基金50%,不发放科室安全奖,如有剩余则转入下一年度科室安全基金。

第九章 医疗事故(纠纷)责任追究

凡医疗纠纷发生赔偿结果的,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均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责任和行政责任。主要包括:责令其改正,并作出书面检查;告诫谈话;降低考评等级;通报批评;调离工作岗位;责令暂停执业活动;移送司法机关等。

1.经法院或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委员会鉴定后解决的有经济赔偿的医疗纠纷,按法院判决或鉴定结论进行处罚。院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不再进行调整。

2.凡因私自请会诊(出诊)、私收费、私自带教、非医行医(指无执业资格人员从事医护工作)及跨地点、超范围执业等原因发生医患纠纷产生的经济赔偿和法律责任由责任人全部承担。

3.因医疗事故(纠纷)发生的经济赔偿,首先扣除责任人800.00元作为基础责任扣款(不足800.00元的按800.00元计算);责任人承担剩下赔偿金额的10%(个人最高限额不超过个人上年度总收入的30%,从奖金中扣除,不足部分分期从工资中扣除);责任科室主任承担剩下赔偿金额的1.5%(最高不超过1000元)。责任科室承担剩下赔偿金额的20%,从科室安全基金中支付,超出部分从科室奖金中支付(科室最高限额为5万元);其余部分由医院支付。

5 4.涉及多个科室或同一科室多名医师的,各科室或个人各自以书面形式陈述理由,由医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鉴定讨论决定各自应承担的赔偿金额数。 5.在本年度内发生的医疗纠纷,因申请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或直接诉讼至法院等原因暂时不能结案的,待结案后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罚。

6.给医院造成不良影响的当事医生和科室主任,除应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外,根据给医院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作以下处理:

(1)一年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1次,取消当事科室、科主任、当事医生年终评优资格。一年内个人赔偿总金额5万元以上的,当事医生待岗学习3天。

(2)一年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2次,除取消当事科室、科主任、责任人年终评优资格外,扣除科主任1个月职务津贴;一年内个人发生医疗事故(纠纷)2次或赔偿总金额10万元以上的,当事医生待岗学习7天,一年内不得晋升。

(3)一年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3次,除取消当事科室、科主任、当事医生年终评优资格外,扣除科主任2个月职务津贴;一年内个人发生医疗事故(纠纷)3次或赔偿总金额20万元以上当事医生待岗学习一个月,两年内不得晋升。

(4)一年内发生医疗事故(纠纷)4次,除取消当事科室、科主任、当事医生年终评优资格外,扣除科主任三个月职务津贴;一年内个人发生医疗事故(纠纷)4次或赔偿总金额30万元以上,当事医生调离工作岗位。

7.事故责任人涉及刑事、行政责任时,同时按有关规定处理。

8.发生纠纷后未按规定及时上报,或不配合调查等,各科室瞒报、漏报医疗纠纷(指发生补偿或减免医药费用的医疗纠纷),并产生不良后果,科主任为主要责任人,扣科主任200元罚款并通报批评。

9.出现重大医疗事故,给医院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恶劣社会影响的,要追究管理人员的责任(最高不超过2000元)。

6 10.当事科室、当事人对自己承担的责任有异议的,在纠纷处理完毕后15天内写出书面申请,提交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讨论决定。

第十章 医疗事故(纠纷)免于和从轻追究范畴

1.在患者生命危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经请示上级医师后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后经医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鉴定,治疗措施得当而给患者造成不良后果或死亡所引起的纠纷,不追究当事人责任。

2.医院或科室开展的新业务、新技术、新疗法或特殊情况,经过了医院批准,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并履行了告知义务,各项医疗工作符合诊疗常规和有关规定,但因业务技术不成熟及我院医疗设备条件所限而发生的医患纠纷,不追究当事人责任。 3.发生的医疗纠纷或事故,经本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鉴定纯属技术因素,责任人平时工作认真负责,责任心强,以前从未发生过医疗纠纷,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在个人承担的经济赔偿中可以下浮40%。

4.由于社会因素或其他特殊情况导致赔款金额明显偏高,经本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鉴定后,因社会因素医院减免患者的医疗费用等,科室及个人不承担经济补偿的部分。如虽无医疗过失、不足,但因行为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原因引发医患纠纷,经院长办公会研究,在个人承担的经济赔偿中可以下浮40%。

5.在现有的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和医疗意外的。

6.因不可抗力造成不良后果的。(如自然灾害及设备原因等外部因素) 7.原因不明无法定责的其他事件。

第十一章 医疗纠纷、事故的备案登记

7 医务科对发生的医疗事故(纠纷)进行登记备案并永久保存。内容包括: 1.患方投诉登记;

2.当事人员和科室的书面材料; 3.医务科对事件的调查及处理记录; 4.医疗专家鉴定组的鉴定结论; 5.医患双方协商解决的协议书; 6.医院对责任人责任追究的处理意见。

第十二章 附则

1.医院医疗事故(纠纷)鉴定小组为一专业技术组织,其结果供协调解决医疗纠纷,不成为法律诉讼对象。

2.既往有关制度与本制度冲突的,以本制度为准,未涉及内容参阅《医疗事故处理条例》。

3、因科室责任而引发的医疗纠纷所免除的患者的医药费用不计入科室收入。 4.待岗学习期间,除学习有关法律法规外,须参加医院的医疗质量督查和医疗纠纷处理等工作。

5.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医务科。

2014年03月12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医疗事故制度范文】相关文章:

医疗报销制度范文06-03

医疗事故登记报告制度04-30

医疗差错事故管理制度04-07

医疗制度工作制度07-25

公费医疗制度04-27

5医疗会诊制度04-12

上一篇:云南茶叶公司范文下一篇:幽默机智故事范文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