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周周练答案

2022-06-26

第一篇:第十三周周练答案

一年级语文第三周周周练

一年级语文周周练(第三周)

姓名__________家长签名_____________

一、 读一读,把不会读的圈出来。

小学学生学校我校同学多学生多学校里老师语文我们上学玩一玩读书写字问一问问答游玩说一说你们儿歌快乐明日明月大学大学生尖头没有有人无声过去去年下去来回来来去去上来

1、王老师教我们语文。

2、老师问:“你会读儿歌吗?”小明说:“我会读。”

3、 《画》宋*佚名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4、我是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每天早晨,我背着书包高高兴兴上学校。学校里同学真多,下课了,我们在操场上玩,我们在校园里唱歌、做游戏,真快乐。上课了,我们读书、写字,汉字多奇妙,识字真有趣。

二、认真读词语,每个读三遍,不会读的圈出来,多读几遍。看书看戏看一看天天天上明天白天一个个个不去会不会回来回去

三、认真读句子,把不会读的字圈出来再读几遍。

1. 小天鹅,大天鹅,天鹅湖上天鹅多。阿姨带我去看天鹅,我

看见一群白天鹅。

2. 大萝卜,萝卜大,两个娃娃抱不下。抱不下,当马骑,马儿

送我快回家。

四、正确读拼音,读准声调。

ǎâòēǒáãàāó

第二篇:第十三周食谱

时间 餐别 星期一 5月13日

星期二 5月14日

星期三 5月15日

星期四 5月16日

星期五 5月17日

早 餐 瑶柱花生瘦肉粥

蒸番薯 橙

上汤面

南瓜瘦肉玉米羹

公主包 罗汉果水

冬菇肉沫蒸肠粉 木棉花竹茹粥

苹果

牛奶 提子蛋糕 木瓜 课间餐

火龙果

午 餐 椰菜花炒瘦肉 枸杞蛋花肉蓉汤

双色滑蛋 青瓜炒瘦肉 苹果南北杏辗肉汤

面豉蒸猪肉 蚝油瓜脯 菠菜猪肝汤

五彩烩饭 (加豆角) 芫茜豆腐鲫鱼汤

冬菇肉饼 炒大白菜 节瓜淡菜汤

雀菜薯仔红萝卜大午 点 鱼猪骨汤 双色花卷

燕麦豆浆 水晶饼

杞子淮山瘦肉粥 核桃芝麻糊 眉豆咸瘦肉粥

第三篇:九年级政治第一学期第十四周周练

**初中九年级政治第十四周周练

命题人

分 值 50分

时 间20分钟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

1. .法律最主要的特征是 ( )

A. 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B. 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有普遍的约束力 C. 规定了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D. 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2. 季节性秸秆焚烧一直是困扰扬州的一个难题。作为一个志愿者,下面可以作为劝说农民放弃秸秆焚烧恰当的理由有( )

①秸秆焚烧危害周边环境 ②秸秆焚烧不利于资源节约利用③秸秆焚烧是愚昧无知的表现 ④享受权利以不得侵犯国家、他人的合法权利为前提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3. 2012年3月5日至1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听取并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刑事诉讼法修正案》。材料说明 ( ) A.我国的一切权力属于全国人大代表 B.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C.全国人大是我国最高法律监督机关 D.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4. 新华网发展论坛推出了“2012年你最希望解决哪些民生大事”的调查,网友投票结果排名前三位的是:降房价、稳物价、增收入。政府解决这些民生大事的根本途径是 ( ) A进一步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和分配制度 B.坚持计划生育政策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科教兴国战略 5. 某市在市政府网站开设“评议机关互动平台”,市民可上网投票,表达对政府部门的工作是否满意。政府此项举措保障了公民的 ( ) A.选举权

B.监督权 C.决策权 D.管理权

6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 A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 B立国之本 C基本路线的制定依据 D强国之路 7. 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保证是 (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C. 实行改革开放政策 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2010年3月1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作出了关于修改选举法的决定,我国将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据此回答5-6题。

8、材料表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

(

) A.权力机关

B.行政机关

C.审判机关

D.检察机关

9、全国人大的这一决定有利于进一步保障公民的

(

) A.监督权

B.建议权

C.政治自由

D.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二简答题:

1. 我国公民享有哪些政治权利和自由

2. 公民在行使民主权利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3. 十一届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期间,“为老百姓说话”成为许多代表恪守的一条重要原则,在大会收到的各项议案中,“关注民生”成为最大的特点,有关“稳定物价”“分配”“保障房”,“反腐倡廉”“幸福”“十二五”成焦点。

⑴人大代表为什么要“为老百姓说话”?

⑵假如你将来当选人大代表,你将如何“为老百姓说话”?

(3)有人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解决民生问题。”你同意这种说法吗?并简要说明理由。

九政第十四周周练参考答案:

一:D C D

C

B

A

D

A

D 1. 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六项政治自由和权利(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 ③监督权(批评建议权、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 2.(1)树立主人翁意识 ,珍视宪法 和法律赋予的各项政治权利和自由,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齐心协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团结奋斗。 (2)、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 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3)、公民在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时,必须严格遵守 宪法和法律 ,严格依照法定程序

,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3. (1)人大代表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他们来自人民,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人大代表应当为“老百姓说话”。(注意该题考查“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需要答出两层含义:一是,人大代表是由人民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行使国家权力;二是,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或人大代表必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2分)

(2)①人大代表要认真履行义务。密切联系群众,听取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努力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接受人民监督。

②正确行使职权。在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提案权和质询权等方式,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各项职权

(3)

1、此观点不科学。1分

2、(1)关注民生,认真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2分)(肯定正确的并说明理由)

(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2分)(指出错误的并补充不足)

第四篇:周练2答案分析

四会中学2014学年高三语文第二次周练答案分析

一.

1.(3分)*D.【A.震、赈都读zhân,咯kǎ/炮烙luî,蹊跷qī/独辟蹊径xī;B.弋yì/颐yí,侪chái/跻jī,轴承、垂直轴线zhïu;C.纰pī/癖pǐ,绁、泄都读xiâ,薄荷bî/薄利多销bï;D.颈jǐnɡ/径jìnɡ,晤wù/梧wú,散失sàn/散兵游勇sǎn】

2.(3分)*D.【“泥沙俱下”比喻好人和坏人混杂在一起。依据文意,应该改为“江河日下”或“变得不可收拾”。】

3.(3分)*C.【A.结构混乱,中途易辙;应该把“在”调到“中央”前面;B.成分残缺,“成为”后面加“的‘金桥’”;D.“这一点毋庸置疑”表意不明。】

4.(3分)*B.【要与“经过”“浸透过”搭配;“生命旅程”依秋、冬、春、夏顺序;“生命元素”依出土前后、由内在而外在的顺序。】

二、

(一)

【参考译文】乾隆末年,桐城姚姬传先生姚鼐,善于写古文,仰慕、效仿他的同乡先辈方苞所作的文章,还向刘大櫆和他的伯父姚范学习写作道法。这三位先生已是学识渊博名望极高的儒者,而姚鼐先生研究文章道法更加精湛。历城的周永年为此说道:“天下的文章的精华,大概就在桐城吧!”因此学习的人大多归依桐城,号称“桐城派”,好比前代所称的江西诗派一样。

姚鼐先生晚年主讲钟山书院,列名弟子的,上元有管同、梅曾亮,桐城有方东树、姚莹。这四个人称做优秀弟子,各自把学习所得传授给学生朋友,所到之处衣钵相传,没有断绝。在桐城的,有戴钧衡,跟从方东树学习很久,更是刻苦用功超过众人,他自己觉得坚持本乡先辈贤人的学说,传授给后辈,在道义上不应该谦让。那些没有列入弟子名册而同时衷心敬服自许弟子的,有新城鲁仕骥,吴兴吴德旋。

从前,我曾经奇怪姚鼐先生在湖南主持科举考试,而出自他门下的我那些同乡士人,没听说跟从他把学习文章作为事业的。不久得知巴蜀的吴敏树,称扬述说姚鼐的学术,深深喜爱而不满足,而武陵的杨彝珍、善化的孙鼎臣、湘阴的郭嵩焘、溆浦的舒焘,也都认为姚氏是文人写作的正道,违背了这个还追求什么呢?最后得知还有湘潭的欧阳生。欧阳生,是我朋友欧阳兆熊的儿子,他跟从巴陵的吴君、湘阴的郭君学习为文之道,也师从新城的二陈。那些接触了同派学说而深受影响的人很多,他们志趣爱好所向,就是集中天下全部精美事物,也无法替代他们对桐城姚氏的仰慕。

在乾隆中期,海内的大儒奇士,崇尚宏大博杂,旁征博引,文风浮华;考证一个字,堆积几千字不能停止。另树旗号标志,叫做“汉学”,十分排斥宋代诸子的义理之说,认为不值得再保留。他们写的文章更加杂乱无章,不得要领。姚鼐先生独自排除各种议论,认为义理、考据、辞章,三者不可偏废。一定要以义理为实质,然后文辞才有所附丽,考据有所归依,一篇文章里面,只有这个特别要小心谨慎。当时孤立没人支持,传授了五六十年,近来的学士,逐渐诵读他的文章,接受他的学说。思想主张的废弃和兴旺,也各有时机,这大概就是命吧!

欧阳生名叫勋,字子和,在咸丰五年三月去世,年龄二十几岁。他的文章和诗篇,清新细密,喜欢酬答唱和,也不时有乱离的感慨。庄子说:“听到人的脚步声就高兴,何况是兄弟亲戚就在自己身边谈笑呢!”我没有听到桐城各位老先生的谈笑很久了,那么,看了欧阳生写的诗文,难道只像是听到脚步声而已?因此替他作了序,来弥补他父亲欧阳小岑的悲痛,也可以看出文章和世道的变化相关联,使后来的人能够查考审视。

5.(3分)*C.【畸:奇异。畸士,性格志趣异于俗人的异人。】

6.(3分)*D.【均是介词,把、将。A.为,动词,写;介词,对。B.其,语气副词,大概;代词,他的。C.之,代词,代前面的“先正之法”;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7.(3分)*A.【②说的是四位高第弟子;⑤说明当时姚鼎的观点无人相助。】

8.(3分)*B.

9.(10分)【(1)(4分)就算集中天下精美的事物,也没有能替代桐城姚氏文章的。举:拿出,集中。美:精美的事物。易:交换,替代。“举”“美”“易”各1分,句子大意1分。

(2)(3分)研究(考证核实)一个字,堆砌几千个字还不能罢休。“考核”“累”“休”各1分。

(3)(3分)那么,看了欧阳生写的诗文,难道只像是听到脚步声而已?“为”、“直”、反问语气(句意)各1分。】

(二)

10.【答案】B(雅:非常)

11.【答案】A(A.而:转折连词,但。B.①乃:连词,于是,便;②副词,才。C.①连词,表目的,用来;②介词,用,拿。D.①之:动词,到;②助词,的。)

12.【答案】B

13.【答案】D(“同时赐谥号康节”错误)

14.(1)①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评分点:①燕:安定,闲适。1分。②晡时:晚饭的时候。1分。③辄:就。1分。全句大意1分。)

②邵雍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评分点:①言:交谈。1分。②就:接近,靠近。1分。全句大意1分。)

(2)示例一:在极度贫寒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或“躬樵爨以事父母”)

示例二: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或“司马光兄事雍,而二人纯德尤乡里所慕向,父子昆弟每相饬曰:“毋为不善,恐司马端明、邵先生知”。只要符合题意要求,其他答案也可,言之成理即可)

附:文言参考译文

邵雍,字尧夫。邵雍年少的时期,也是自称有雄才大志的人,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凡是书籍他都要去认真的去读。开始为学就是艰苦而勤奋的。冬天不生炉子,夏天不打扇子,

夜里不睡觉地刻苦学习好几年。在苦读中他叹息道:“ 过去的古人们,为求学尚好访友拜师的,但唯有我自己没有去四方走走学学的。”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越过黄河、汾河、徒涉江淮、汉江平原。考察了西周的那些分封国的齐、鲁、宋、郑遗址,游历了很长时间,然后幡然归来感叹地说道:“道就在这啊!”于是不再出行远游。

当时北海李之才担任共城县令,听说邵雍好学,便亲自造访其庐。问邵雍说:“你知道万物中的道理和性质、性命的学说吗?”邵雍回答道:“如果我有那个幸运的话,愿意接受先生的传授教育。”于是侍奉于李之才左右,系统学习了《河图》、《洛书》,伏羲氏八卦六十四图像。

邵雍初到洛阳的时候,非常的贫寒,所居住的房屋四面用蓬草做成的,不能挡风避雨。在这样的环境下邵雍亲自打柴、烧火做饭来侍奉自己的父母。虽然总是很穷苦,什么也没有,但他很安然自得其乐的样子,周围的人不能理解。(人们不知道这样一个人在这样的环境里怎么就这样的安然生活的原因何在。)到了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为尽孝道,他倾其所有安葬了母亲,成为一贫如洗的人了。当时的前宰相富弼、做过高官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大学问家、著名诗词家吕公着等退居洛中,敬重邵雍的儒雅高深的学问,为大家在一起交谈的方便就集资为邵雍置办了接近都市的宅院。从此,邵雍依据时节耕种收获,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为自己的宅院起名叫“安乐窝”,于是自己起个道号叫“安乐先生”。 邵雍时常早上就焚香安适地坐着(思考问题),到吃晚饭时总要喝三四瓯酒,微醉就不再喝了,常常不至于大醉,兴起的时候就自己吟咏作诗。春秋农闲时节,常出入城乡游历、风雨天常不出门,出门就乘坐小车,一个人推着,随意所行。当官的人家听到他那独特熟悉的车音,争相迎候,连小孩子和老夫人和那些仆人、衙役们都会欢愉的说“我家先生来到了。”不再直呼他姓名的。有时候留下连宿两夜才离开。有好事者在洛阳周边建有别致的小屋,如同是邵雍的小歇的居所,以方便他的到来时居住。名字叫“行窝”。

司马光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邵雍。它们二人的纯正品行成为四周乡里所仰慕学习楷模。父亲训斥儿子,哥哥教育弟弟都会说:“不要做不好得事,恐怕司马端明、邵先生知道。”有读书的士子取道洛阳,有不去官府,但必到邵雍处拜望的。邵雍德行气质纯粹,看上去就知道他的贤良,但邵雍自己从来不表露自己。不设置什么界限。和大家在一起谈笑风生的,没有区别于他人。与人交谈,乐意说人家的长处而隐讳人家的缺陷。有靠近他向他请教问学的,他总尽力地解答,从不以强迫的方式来告诉别人。待人不分贵贱,不论年纪大小,一样诚恳地接待。所以,贤良的人喜欢他的德行,不贤良的人也佩服他的感化力。一时间洛阳人才特盛行,忠厚之风传遍天下。

熙宁时颁行新法,官吏受胁迫难以推行,有的就递上引咎辞职的呈文,想要离开。邵雍居住在州县的门生旧友都带着书信造访邵雍,邵雍说:“这是有才德的人应当尽力的时候,新法固然苛严,能尽己之力宽厚一分,老百姓就会受一分恩赐。弃官有什么好处呢?”嘉祐时,皇帝下诏求散失的贤才,西京留守王拱辰把邵雍上荐应诏,任命他为将作监主簿,下诏再推举有杰出才能的人,补任颍州团练推官,都坚决推辞之后才接受任命,最后还是称病不赴任。熙宁十年,去世,终年六十七岁,追赠他秘书省著作郎。元祐时又赐予他谥号康节。

(三).

15.(4分)(1)使„„知道(2)穿着布衣(3)繁殖(4)认为„„好

16.(2分)C【A、介词,和、同/动词,参加、参与;B、动词,当作、作为/介词,替;C、全是连词,表修饰;D、助词,„„的人/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17.(6分)(1)如果(是这样),你想要什么?(“苟”、省略句、宾语前置,各1分)(2)按一定的时间作息,不好的就去掉,不要让(它或他)损害群体。(“以时”、“辄”,句意,各1分)

18.(2分)丞相认为付出后要求回报是人之常情,卜式则为国家无私付出,不求回报,所以被认为不合“人情”。

19.(3分)皇帝开始不太了解卜式的为人,接着认识到他是忠厚的长者,最后发现他有治国才能。(答对1点给1分)

【参考译文】

卜式,是河南人。以耕种畜牧为业。当时汉正在抵抗匈奴入侵,卜式上书,愿意捐出一半的家财资助边事。皇帝派人问卜式:“想当官吗?”卜式说:“从小牧羊,不熟悉怎样当官,不愿意做官。”使者说:“家里难道没有冤家仇人,想讲出来吗?”卜式说:“臣生来与人无争,家里贫穷的乡人,我就借钱给他;为人不善的,我就教他做好事。去到哪里,人们都顺从我,卜式有何冤事啊!” 使者说:“如果是这样,想要什麽呢?”卜式说:“皇上讨伐匈奴,我认为贤能的人应该为大节而死,有钱的人应该捐出来,这样的话匈奴就可以灭掉了。”使者报告了朝廷。丞相弘说:“这不是人之常情,希望陛下不要允许。”于是,皇上没有接受卜式的请求。卜式回家,又到田里牧羊了。

一年多后,恰逢匈奴浑邪王等人投降,朝廷开支很大,国库空虚,贫民大迁徙,所有费用都靠朝廷补给,朝廷没法完全供给。卜式又拿出了20万给河南太守,用来发给迁徙的民众。河南上报富人救济贫民的名单,皇帝认出了卜式的名字,说:“这是以前希望捐出一半家产帮助边疆的人!”皇帝于是把卜式尊为长者,召见卜式,任命他为中郎。

起初,卜式不愿意做官,皇帝说:“我有羊在上林苑里,想让先生去牧养它们。”卜式做了郎官后,穿著布衣草鞋去牧羊。一年多后,羊肥壮又繁殖很多。皇帝探访他牧羊的地方,对这很满意。卜式说:“ 不仅仅是羊,治理人民也是这样。按时起居,凶恶的立即除去,不要让他败坏整个群体。”皇帝对他的话很惊奇,让他管理人民,有政治声誉。皇帝认为卜式朴实忠厚,任命他为相。

第五篇:第十三周教学随笔

班主任要跳出自己的圈

刚上班就当班主任让我有些措手不及,两个月的适应下来自己也有一些小小的心得,我将它总结为一句话:班主任要跳出自己的圈。

自己班的学生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有哪位母亲愿意别人说自己的孩子不好不乖呢?所以在刚开学时,为了和孩子们处好关系,我对他们比较纵容,对于他们的坏习惯我总觉得他们小,有这些小毛病不足挂齿。但在半个月过后我发现孩子们根本不理解我的做法,依旧我行我素。

从根本发现这个问题是源于和洪校的一次谈话。那次是洪校找我们二年级的四个班主任谈话,各个班主任都说了自己在这几月中带班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成效。这次谈话过后我开始认真地观察我们班的孩子,其他几位班主任提到的问题在他们的身上也有体现。

我开始反省,为什么同样做班主任,人家就能发现问题,而我总是活在自己的理想世界里呢?从那以后,我逼着自己赶紧从自己的世界中走出来,发现孩子们身上存在的问题。

想要跳出自己的圈,必须走进别人的班。在上早自习时,我有时会到二班三班去看看,一是看看他们的早自习是怎么组织

的,二是看看别班的学生在上早自习时会出现哪些问题,再回到自己班对比的看,有些情况就会一目了然。

跳出自己的圈,就要多问问。我们办公室三位老师都是班主任,在课余时间或是放假时间我们总是在聊一些大学的趣事,一些八卦。经过了那次谈话,我会在这些时间问问各位班主任最近在班里发现了什么,再反观自己班,也会发现一些事情已经有了苗头。

做班主任呢,就是要跳出自己的圈,作为一个旁观者会发现更多的问题。

上一篇:电视广告合同范本下一篇:读书我们别无选择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