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煤的资源状况分布图

2022-12-14

第一篇:褐煤的资源状况分布图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科目:旅游地质学姓名:张宇学号:1010111224任课老师:张静

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随着社会、经济、政策的发展,旅游成为了社会经济第三产业,在国际社会已经成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在通过对旅游和地质关系的简单了解,分析了我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及分布,作出此学习报告。

一、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与分类

在一系列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导下,如社会、经济、交通、政治等,旅游业迅速成长,各行各业也逐渐融入其中。而地质科学作为研究大地、矿物等诸多绮丽景观的学科,向我们展现了诸多自然之美,让人们不断认识到地质科学的瑰美与绮丽,旅游地质也进入人们的视线。旅游地质学是地质科学中一个正在发展的新的分支学科,也是介于旅游科学和地质科学之间。而且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建设和保护,都与地质科学密切相关,这些工作为旅游地质学的创立奠定了条件和基础,也是旅游地质学的出现促进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1、 旅游地质资源的概念及一般特征

旅游地质资源,通俗地讲,就是与地质有关的旅游资源,也就是旅游资源中那些在地质历史时期中形成的山水名胜、自然风光等自然遗迹,或人类文化遗址。从学科定义上讲,旅游地质资源,是适用于旅游业中的地学方面的资源的物质基础形式;在地球几亿年漫长的演化过程中,由于地壳构造变动、岩浆活动、古地理环境演变、古生物进化等因素而保存在岩层中的化石、岩体、构造形迹、矿床、地貌景观等景象,并具有观赏、科学研究与普及教育价值,对游人产生了某些吸引力,这些景象就叫做地质旅游资源。

同时,由于这些旅游地质资源的形成的困难和时间的漫长,所以这些资源都是具备空间定位性、永续性、不可再生性,并且更具有鲜明的科学性:

空间定位性:如丹霞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红色砂砾岩分布区,岩溶地质景观只出现在碳酸盐岩等可溶岩分布区,等等;

永续性:地质作用的速度除了一些突发性的变化,如火山、地震、滑坡等能使地质体瞬时发生变化外,一般都较为缓慢。相对于人的历史来说,地质遗迹的存在具有永续性;

不可再生性:地质作用的速度一般都较为缓慢,当破坏了这些地质遗迹时,它将是不可或难于再生的;

鲜明的科学性:旅游地质资源可以帮人们研究地质遗迹的形成、演化和发展的规律等。

2、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

旅游业,作为伴随着社会的进步而诞生的一大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占据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地质旅游作为旅游业的新兴的黑马,也露出了它的峥嵘。在世界现有的旅游资源中,不外乎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几乎绝大部分都与与旅游地质资源有关联,可以说,旅游地质资源是旅游形成的基础,也是旅游业发展的促进因素之一,进一步形成了地质旅游这一行业,比如许多的地质公园等。

当然,旅游地质资源在旅游业的作用还有很多。首先,旅游地质资源的发展,让人们的眼光不在只集中与景物、景色,让人们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满足了人们的求知欲望;旅游地质研究旅游资源的地学成因,揭示了旅游资源在观赏、科学及历史等方面的功能与价值,因此,它极大地丰富了旅游的含义,为其注入新鲜活力;比如,你欣赏的黄山、华山的雄伟壮丽,成就于它的花岗岩地貌,等等。其次,旅游地质作为一门科学,有它的实际价值和意义,在它的发展中不断发现新的地质、旅游资源,并且通过科学的手段对其进行保护和开发,充分发挥资源的社会、科学价值,当然也可以进行很多科学研究,例如研究古代的地质地貌等;比如,国际教科文在我国建立的诸多地质公园,不仅保护了那些资源,创造了许多社会价值,还吸引许多学者专家进行科学研究。

2、 旅游地质资源的分类

在诸多的旅游资源的发展中,就产生了许多的分类方法,如:

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旅游价值:

(1)地质科学普及与考察类;

(2)山水风光观赏类;

(3)增长文化历史知识类;

(4)疗养类;

(5)开展体育运动与探险活动类等。

根据旅游地质资源的地质特点:

(1)自然地质遗迹;

(2)人类活动遗迹;

(3)地质灾害等。

根据地质学分类方法:

(1)岩石矿物与旅游资源,如:花岗岩,玄武岩,中、酸性喷出岩,红砂岩,石灰岩,变质岩与旅游资源;

(2)地质构造与旅游资源,如:岩石的产地与岩层变、节理、断层与景点形成;

(3)新构造运动与旅游资源,如:地壳强烈上升、地壳一般上升、地壳下沉运动与景点形成;

(4)外力地质作用成景,如:河、湖、海、风化、风、泉、土;

(5)人类活动与旅游地质资源,如:古人类遗址,古文化艺术遗存,探险旅游。 在本学期的课程中,根据资源的形态特征及其自然属性分类:

(1)山岳地貌旅游资源;

(2)岩溶洞穴旅游资源;

(3)河流、湖泊、泉水、瀑布旅游资源;

(4)海岸海岛、冰川旅游资源;

(5)风沙地貌和黄土地貌旅游资源;

(6)重要地质剖面;

(7)构造及地质灾害遗迹;

(8)典型矿产地及古采冶遗址;

(9)重要古代水利工程石窟;

(10)岩画、摩崖题刻、观赏石十大类型。

二、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特点与分布

1、中国地质旅游资源的特征:

在第一部分已经介绍了旅游地质资源的一般特点,而在我国,这些特点愈发的明显,当然,除此之外,还有以下几个突出特性。

(1)多样性和丰富性:多样性是指旅游资源的类型多样,丰富性是指同一类型的旅游资源,其空间分布广泛,当然也有区域分异明显的特点,如:我国数百座大山,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都有分布;海岛海滨等旅游资源,在东部及东南部沿海也是随处可见;在气温高、降水充沛,温度湿热的南方地区,发育有各类型的岩溶地貌、溶洞和地下河;而在气温较低、降水较少的华北区域,地表岩溶很少发育,地下岩溶发育。

(2)奇特性,广泛、多样,千奇百态,对世界旅游者都具有吸引力:我国有许多以世界奇绝著称的旅游资源,其中许多被公认为世界独有或第一。如长城、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泰山、黄山、武陵源、九寨沟,庐山、峨眉山等17处被列为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另有长白山、卧龙、梵净山、神农架、武夷山、西双版纳等12个自然保护区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生物圈保护内容。另外,我国名山中几乎都有佛教和道教的寺庙,诸多名山经常是帝王将相、名人墨客、高僧道士出没之地,因此,我国的自然地质旅游资源的奇特性还表现在它与人文旅游资源紧密结合,将生活与艺术感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将中国的独特的人文知识融于旅游之中,对世界旅游者都有巨大吸引力。

2、中国地质旅游资源的分布概况

中国旅游地质资源的分布,基本上受控于区域地质地貌条件,而地质地貌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旅游资源的开发程度。

(1)丹霞地质景观:丹霞地貌为红色砂砾岩在内外营力作用下发育而成的方山、奇峰、赤壁、岩洞等特殊地貌。中国的丹霞地貌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浙江、江西、云南、贵州、四川、广西、湖南、陇、冀北等地。目前已发现丹霞地貌600多处。较著名的有广东仁化丹霞山、福建武夷山,龙虎山,甘肃麦积山、崆峒山,贵州梵净山,四川灌县青城山等。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景色最优美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2)花岗岩地貌景观:花岗岩是地面上最常见的酸性侵入岩,花岗岩地貌节理发育,经抬升作用可形成高大挺拔的山体,其主峰突出,山岩陡峭险峻,气势宏伟,岩石裸露,沿节理、断裂有强烈的风化剥蚀和流水切割,多奇峰、深壑、怪石,球状风化作用突出,可形成“石蛋”(最典型的为“风动石”)。我国的花岗岩分布十分广泛,约占全国基岩出露面积的1/4~1/3,以闽南沿海和东北北部分布最广。花岗岩山地集中分布在云贵高原和燕山山脉,以中低山和丘陵为主。如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山东泰山、崂山,陕西华山,安徽的黄山,浙江普陀山,湖南衡山,另外在华北地区也有分布。花岗岩地貌景观以安徽黄山最为著名,断裂和裂隙纵横交错,长期受水侵蚀,形成瑰丽的花岗岩洞穴与孔道,使之重岭峡谷,关口处处。前山岩体节理稀疏,岩石多球状风化,山体浑厚壮观;后山岩体节理密集,多是垂直状风化,山体峻峭,形成了“前山雄伟,后山秀丽”的地貌特征。黄山号称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主峰莲花峰与光明顶、天都峰一起,雄居在景区中心,周围还有77座千米以上的山峰,群峰叠翠,组合成一幅有节奏旋律的、波澜壮阔的立体画面。

(3)变质岩地质景观:我国变质岩地质景观较多,具体分布地域不胜枚举,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存在,著名的有泰山、嵩山、五台山、武当山、梵净山、苍山洱海等,其中以泰山

最为称奇。泰山以山体高大雄伟著称,尤其是由古老的杂岩组成的南坡,主体是由古老的花岗闪长岩体变质而成。另一代表是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有“地史教科书”之称的嵩山,一是具有35亿年以来的太古宇、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地层,即“五世同堂”,另一是25亿年的嵩阳运动、18.5亿年的中岳运动和5.7亿年的少林运动三个前寒武纪构造运动形成的不整合面,使嵩山闻名于世。

(4)砂岩峰林地质景观:发育于湘西北的张家界、索溪峪、天子山等自然保护区中,还有武陵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该类型景观为国内外罕见,是我国独特的旅游地质资源。砂岩峰林地貌主要由方山、台地、峰墙、峰丛、峰林、石门、天生桥及峡谷、嶂谷等构成。湖南省武陵源砂岩峰林地质公园尤其值得一提,其峰林集中分布区86km2,是在特定的地质构造部位、特定的新构造运动和外力作用条件下形成的一种举世罕见的独特地貌。

(5)喀斯特地貌:中国的该地貌分布广、面积大。主要分布在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130万平方千米 ,其中以广西、贵州和云南东部所占的面积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喀斯特区之一,西藏和北方一些地区也有分布。其代表为云南石林,漓江山水、珠穆朗玛峰北麓等。

(6)火山和熔岩地质景观:主要分布在东北北部山区、内蒙古高原、华北山地、长江下游、闽浙沿海、海南岛、台湾及滇西等地,长白山天池——火山口湖、著名的五大连池、镜泊湖等,都是火山活动形成的典型熔岩地质景观。

(7)与水有关的地质景观:我国地广景多,湖海河流俯拾皆是,其具体分布地域遍及天南海北。我国著名的水系为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闻名世界的湖泊有青海湖、纳木错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西湖等,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不同;瀑布更是千姿百态,如我国最美的四川九寨沟瀑布群、世界第一黄色瀑布壶口瀑布、亚洲最大的跨国瀑布德天瀑布、中国最大火山瀑布镜泊湖瀑布等;除此之外,海岛海岸、湿地泉水等奇观异景比比皆是,在这里不一一叙述其分布地域。

(8)雅丹地貌:雅丹地貌系因强大的风力侵蚀和搬运作用而形成的地貌,常呈现风蚀垄脊、土墩、风蚀沟槽、洼地等形态。此种地貌出现于多大风、干涸的古湖盆或湖积平原。中国新疆的罗布泊、乌尔禾与将军崖为此种地貌的典型。

参考文献:百度百科网站;

历年学生报告论文;

《中国旅游资源概况》 万剑敏 陈少玲, 2007-01; 《中国旅游资源学》中国旅游出版社 ; 《旅游地质学》杨世瑜等南开大学出版社。

第二篇:萤石矿资源分布情况

一、 萤石矿资源状况

萤石资源在世界各大洲分布十分普遍。从成矿地质环境来看,环太平洋成矿带的萤石储量最多,约占全球萤石储量一半以上。萤石资源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中国、蒙古、泰国,北美洲的墨西哥、美国、加拿大等地。非洲的南非、肯尼亚和欧洲的法国、意大利和英国等地也有一定的储量。据1996年《Mineral Cammodity Summaries》报道,1995年世界萤石储量为1.9亿t、储量基础为2.8亿t。

中国是世界上萤石矿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总保有储量CaF2 l.08亿吨,居南非、墨西哥之后,处世界第3位。已探明储量的矿区有230处,分布于全国25个省(区)。以湖南萤石最多,占全国总储量38.9%;内蒙古、浙江次之,分别占16.7%和16.6%。我国主要萤石矿区有浙江武义,湖南柿竹园、河北江安、江西德安、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贵州大厂等。矿床类型比较齐全,以热液充填型、沉积改造型为主,伟晶岩型等类型不具重要意义。萤石矿主要形成于古生代和中生代,以中生代燕山期为最重要。下图为中国萤石矿资源情况及分布示意图

二、萤石矿地理分布

我国除上海、天津、西藏、宁夏等省、市、自冶区尚未发现有价值的萤石矿外,其余各省、市、自冶区均有萤石矿分布,现已发现各类萤石矿床、矿点874处(下表)。主要萤石矿床及其储量均分布在我国东部的省、市、自冶区。而大中型萤石矿床又都集中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华中地区和内蒙古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带。

1、东部沿海地区,萤石矿主要产于北东向火山-构造活动带中,北起辽东半岛,经胶东半岛、安徽、浙江、福建,延伸至广东、广西。全长2,000km,宽200km。该范围内已知大型矿床22处,中型矿床28处和众多的小型矿床(点)。如浙江省就有萤石矿床(点)359处,占全国矿床(点)数的41.08%(下表)。

2、华中地区的湖南、湖北、河南三省,萤石矿床分布在京广线的郴州以北至郑州以南的铁路线两侧。该地区的萤石矿床多数与花岗岩,或者与夕卡岩型钨锡、铅锌硫化物相伴生。目前我国已知与钨锡、铅锌伴生萤石矿床几乎都集中在这一线的南部。如湖南的桃林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床,柿竹园钨锡多金属伴生型萤石矿床。

3、内蒙古白云鄂博-二连浩特一线,萤石矿主要分布在阴山东西向构造带的中段,有四子王旗苏莫查干敖包热水沉积型萤石矿和白云鄂博稀土黑色金属伴生型萤石矿。这一带集中全国17.96%的萤石矿床(点)。

4、云南、贵州地区,该区还包括四川南部。这一地区主要是与锡石、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如云南个旧与锡石、铅锌硫化物伴生型萤石矿,萤石品位一般在7%~8%;贵州、四川主要是产于碳酸盐岩中重晶石型萤石矿,萤石品位一般在35%以上。

三、中国萤石矿资源特点

我国萤石矿产资源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

1、储量居世界第一,资源潜力巨大 我国已探明,萤石(CaF2)储量达1.3亿t。如果把白云鄂博铁铌稀土伴生型萤石(CaF2)13,183万t也计算在内,我国萤石(CaF2)储量将达2.6亿t,占世界储量的2/3强,居世界第1位。

同时,大多数矿床(点)未做过地质勘查工作,特别边远地区地质工作程度更低,很多新的萤石矿产地有待发现。因此,有充分理由认为我国萤石资源的潜力是巨大的。

2、萤石储量相对集中 从已经探明的萤石资源分布情况看,我国萤石储量从地理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内蒙古、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云南等八省、区,这些省区的萤石矿床(点)数占全国萤石总矿床(点)数的70%,而储量占全国萤石总储量的90%;特别是浙江、湖南、内蒙古三省区,占全国萤石储量绝大部分,到目前为止,浙江省保有萤石储量为2,293万t,湖南省保有萤石储量5374万t,内蒙古保有萤石储量2,315万t,三者达1亿t以上,占全国萤石保有储量的72%。并且这些储量又集中于几个大的矿床,如湖南柿竹园储量达4,590万t,内蒙古苏莫查干敖包1,031万t,湖南桃林606万t,浙江湖山451万t。

3、单一型萤石矿床(点)多,储量少;伴(共)生型矿床(点)数少,储量大 我国主要萤石矿床230处,其中单一型萤石矿床190处,占总矿床数的83%,萤石储量占总储量的57%。而伴(共)生型萤石矿床数为40处,占总矿床数不到20%,储量占总储量43%。如果把内蒙古白云鄂博铁铌稀土型萤石矿也计算在内,伴(共)生型萤石矿的储量将大大超过单一型萤石的储量。但是,伴(共)生型萤石矿利用水平还很低,目前只有湖南桃林等少数几个矿山萤石资源已综合回收利用,而多数矿山如柿竹园、白云鄂博等几个大的矿山都尚未利用,有待进一步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4、石储量相对集中 贫矿多,富矿少是指单一萤石型矿床而言。在单一萤石矿中,一般平均CaF2品位在35%~40%左右。而CaF2品位大于65%的富矿,可直接作为冶金级块矿的储量只有3,000多万t,仅占单一萤石矿床总储量的百分之二十几,而在这类富矿储量中CaF2品位大于80%的高品位富矿却不到1,000万t,占总储量不到10%,而这些富矿的70%分布在浙江、湖北、内蒙古、江西等省区。

5、难选矿多,易选矿少 在萤石储量中,伴(共)生矿除桃林矿已综合回收萤石外,多数矿山萤石的综合回收利用技术工艺尚在研究之中,还没有回收利用。

在单一萤石矿中,也有很大一部分萤石矿床由于矿物结晶细小,嵌布紧密,矿石矿物与脉石矿物连生体很难分离,目前尚难开发利用,如浙江武义鸡舍湾萤石矿,萤石矿物储量达200多万t,就是由于矿物结晶细小,因此萤石和石英连生体很难分离,矿床的利用价值受到极大的限制。

四、萤石矿生产布局

我国萤石矿山企业和产量与萤石资源分布特点基本一致,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的华东、中南和华北。这些地区的萤石生产企业规模大、数量多、生产量高;而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萤石生产企业少,规模也小,产量也低。下表列出了我国主要的萤石矿山及选矿厂,其中萤石生产骨干企业有:

第三篇:宁夏矿产资源分布(精选)

宁夏矿产资源分布

来源:信息新闻中心 更新时间:2008/4/6 23:13:14 责任编辑:王盼

银川市

银川市郊区:磷矿、石灰石、辉绿岩、白云石、石灰岩、硅矿石、建材砂石 永宁县: 煤、铁、石膏、石灰、磷 石嘴山市

大武口区:煤、建筑石材、石英岩、粘土 石嘴山区: 煤炭、粘土、沙金 石炭井区:煤 平罗县:煤

惠农县:煤炭、硅石、水晶、硅铁、镁 吴忠市

利通区:石灰岩、沙砾石和、红胶泥

青铜峡市:煤、重晶石、石膏、石灰岩、砂砾、胶泥 灵武市:煤炭、石油、天然气、陶土 同心县:煤、石膏、白云岩、石灰岩

盐池县:石油、天然气、煤炭、石膏、石灰岩、白云岩 中宁县:煤、石灰岩、锰、金 固原地区

固原县:煤炭、石灰石、石英砂、大理石、白云岩、铝、锌 海原县:石膏、硅石、花岗岩、料石、砂 西吉县:油页岩、铜、石膏、泥灰岩

隆德县:油页岩、煤泥、石灰岩、泥岩、铁、铅、磷 泾源县:石灰岩、泥岩、铁、铅、磷

矿产资源概况

宁夏矿产资源的特点与本区大地构造性质及其发展演化紧密相关。矿产资源以煤、石膏、石灰岩、石英岩、粘土、白云岩等为主,占全部矿床的90%。预测煤炭在1000m以浅资源量576亿吨,2000m以浅资源量1470亿吨,优质冶镁白云岩300m以浅资源量2亿吨,优质石灰岩300m以浅资源量469.6亿吨,优质石膏300m以浅资源量404亿吨,优质硅石300m以浅资源量15亿吨。综上,宁夏煤及其它非金属矿产资源潜力巨大。

●金属矿产有一定资源潜力,卫宁北山—香山铜、金、铅、铁成矿远景区与西华山—月亮山—六盘山铜、金、铅、锌成矿远景区位于北祁连多金属成矿带东段,贺兰山北段金成矿远景区紧邻阿拉善多金属成矿带南缘。

● 宁夏中南部缺水地区的地下水勘查潜力很大,中部的古生界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中南部的白垩系碎屑岩孔隙裂隙水、黄土地区的第四系洪积层孔隙水和新近系的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等,蕴藏有丰富的地下水资源 宁夏矿产资源的主要特点及优势有

1、矿产资源种类不多,但潜在价值大。

全国有查明资源储量的159种矿产宁夏只有33种(含亚矿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金属矿产5种,非金属矿产23种,水气矿产2种。资源储量以煤为主,次为建材非金属矿产,金属矿产贫乏。截止2009年,全区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矿产有8种:煤第6位,冶镁白云岩第3位,冶金用石英岩第5位,冶金用砂岩第8位,石膏第7位,水泥配料用板岩第2位,建筑用辉绿岩第4位,砖瓦用粘土第6位。全区矿产资源储量潜在总值(未包括水气矿产)为17664.25亿元,居全国第12位。潜在价值大于10亿元的矿产有7种,分别是煤15870.10亿元,镁28.03亿元,冶金用白云岩27.15亿元,冶金用石英岩15.92亿元,石膏1525.85亿元,水泥用灰岩108.64亿元,石油23.39亿元,占总潜在价值的99.63%。人均矿产资源潜在总值为28.95万元。按人口和面积占有量排序,均为全国第4位。

●宁东煤田—是国家重点发展的13个亿吨级煤炭基地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292.29亿吨,占全区总量的87.3%,保有资源储量289.93亿吨,占宁夏全区保有总量的88.8%。

●香山煤田—主要包括中卫上下河沿、梁水园、中宁碱沟山、下流水,累计探明储量0.765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0.6433亿吨。

●宁南煤田—包括固原炭山和彭阳王洼矿区。累计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2.48亿吨,保有资源储量12.33亿吨。

● 石膏:石膏90%以上资源储量分布在盐池县、同心县与固原市原州区古近纪盆地和中卫市西部石炭纪地层中。资源储量丰富,大中型矿区居多,已查明的石膏矿石大部分属I级品和II级品,且开采技术条件优越,矿体厚度大,埋藏浅,产状稳定,均适于露天开采。主要分布在中卫市、同心县、盐池县。 ● 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主要分布于贺兰山、青龙山、牛首山、天景山等地。石灰岩主要为水泥用灰岩和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分布广泛,资源储量丰富,矿石质量较好,大多数矿体裸露地表,开采条件好,多为奥陶系石灰岩。电石灰岩后备资源潜力较大。

宁夏质量特优矿石是炼焦煤、无烟煤、不粘结煤和冶镁白云岩。石炭井矿区和呼鲁斯台矿区是西北地区主要的优质炼焦煤基地之一,汝箕沟矿区是全国优质无烟煤(太西煤)基地,石炭井矿区是西北地区现有最大的焦煤基地;汝箕沟所产无烟煤(“太西煤”)具有低灰、低硫、低磷和高发热量、高化学活性、高比电阻率、高强度、高含炭量、高块煤率等“三低六高”特点,其质量为全国之冠,适用于造气、生产碳素制品、冶金高炉喷吹的优质煤种,并畅销国际市场;宁东煤田的不粘结煤是优质化工用煤和动力用煤;固原炭山的长焰煤是目前全国少有的液化用煤,液化率达70%左右。非金属矿产矿石质量大部分属Ⅰ、Ⅱ级品。青龙山的冶镁白云岩氧化镁含量达21%,二氧化硅小于1%,质量为国内之冠。银川市地热田的地热水为含锶、溴、碘、硼酸、偏硅酸的氯-钠型医疗热矿水,对人体具有多种医疗作用,为国内外罕见的医疗热矿水。 石膏

宁夏石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预测储量3000多亿吨。膏盐地层分布面积广泛,资源量可观,仅同心--海原地区分布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预测石膏地质储量超过100亿吨,其特点是量多质佳,开采的技术、经济和交通条件均较优越。尤其是中卫县甘塘、小红山规模大,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矿体裸露地表,矿区靠近铁路,采运十分方便。畅销国内,并出口朝鲜和东南亚等国。 石灰岩和白云岩

宁夏石灰岩储量大,质量佳,种类有水泥石灰岩、熔剂石灰岩、化工大理岩。主要分布在六盘山、云雾山、天景山、牛首山、马鞍山、宁卫北山、贺兰山等地。矿区特点是厚度大,矿体裸露,层位稳定,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开采技术条件好。现已对四个矿区进行了勘探,其探明储量为3.9亿吨。白云岩与磷矿共生,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中段,矿层累计厚度80余米,矿层稳定,矿石质佳,出露较好。已探明储量1.42亿吨,品位很高。 粘土矿

宁夏粘土矿种类齐全,分布面广,按性质和用途可分为陶瓷粘土、耐火粘土、砖瓦粘土和水泥粘土。宁夏陶瓷粘土主要分布在呼鲁斯太、中宁、中卫、海原等地。矿层主要是硬质粘土(厚0.5~0.6m)、白色软质粘土(厚1.5~3.7米)和半硬质粘土组成。仅对中宁和海原部份矿点进行了评价,其远景储量为44万吨。砖瓦粘土全区各地皆有,尤以固原市为佳,其特点是土层厚、塑性好、储量大、青铜峡大泉矿已探明储量为222万吨,目前正在开采利用。水泥粘土在宁夏分布极广,各地都有贮存,资源丰富。仅石嘴山和青铜峡两处矿点,其探明储量为2700万吨。 石英砂

宁夏石英砂矿层稳定,厚度巨大,一般厚度在50-80米之间,局部可达200米。出露好,纯度高。主要产在银川、石嘴山等地。已探明储量4900万吨,远景储量约1亿吨,品位为C+D级 石膏

宁夏石膏资源得天独厚,已探明储量为24.64亿吨,保有储量12.1亿吨,预测储量3000多亿吨。膏盐地层分布面积广泛,资源量可观,仅同心--海原地区分布面积可达1600多平方公里,预测石膏地质储量超过100亿吨,其特点是量多质佳,开采的技术、经济和交通条件均较优越。尤其是中卫县甘塘、小红山规模大,储量丰富,质地优良,矿体裸露地表,矿区靠近铁路,采运十分方便。畅销国内,并出口朝鲜和东南亚等国。 磷矿和硅

宁夏有工业利用价值的磷矿位于贺兰山下的苏峪口、矿区南北长40余公里,东西宽10~15公里,面积400余平方公里,矿区特点属主矿层厚而稳定,地质构造简单。矿石可选性较强,水文地质及开采技术条件较好。已探明储量1354万吨,品位中等。宁夏已在大口子探明硅的储量1000万吨,纯度约98.5%以上。

另外,宁夏的黄金资源远景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地质局已初步探明固原、同心有大型盐矿。 空间展布

● 宁夏矿产资源种类不多,而煤炭资源与非金属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产地相对集中,沉积矿产分布广泛,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并与一定的地质构造背景有关。

● 宁夏优势矿产煤、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其中含煤地层面积达1170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22.6%,后四种矿产出露面积为2393.35km2,占全区总面积的4.62%。煤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北段、宁东、宁南和香山四个煤田区;石膏90%以上储量分布在同心—海原县古近纪盆地和中卫市石炭纪地层;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主要分布于贺兰山、青龙山、牛首山、天景山、烟筒山等地。金属矿产主要分布于卫宁北山—香山、西华山—月亮山—六盘山与贺兰山北段等多金属成矿带中。矿产资源分布集中区与宁夏的Ⅱ、Ⅲ级地质构造单元密切相关,形成矿化集中的矿集区

煤炭资源与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产地相对集中煤、石膏、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沉积矿产分布广泛,其中含煤地层面积达11700km2,占全区总面积的17.6%,后四种矿产出露面积为2393.35 km2,占全区总面积的3.6%。这些矿产预测远景资源量大。 ● 煤炭:煤主要分布在贺兰山北段、宁东、宁南和香山四个含煤区(煤田)。资源丰富,煤种较齐全,资源储量大。全国十大煤种中,宁夏占有9种(缺弱粘结煤),为长焰煤、不粘结煤、气煤、肥煤、焦煤、瘦煤、贫煤、无烟煤和褐煤。宁夏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煤种齐全,煤质优良。截止2009年底,已累计查明的煤炭资源储量为334.73亿吨,保有资源储量326.23亿吨,居全国第6位。有矿产地97处(其中51处达到勘探程度),主要分布在以下四个煤田。

● 贺兰山煤田—主要包括石炭井、呼鲁斯太、汝箕沟和石嘴山矿区,主体均达到勘探阶段,累计探明储量29.18亿吨,占宁夏全区总量的8.7%,保有资源储量23.33亿吨,占宁夏全区保有总量的7.1%。

●能源矿产勘查完成了主要煤矿区及宁东油气区普查,重要煤矿与井田和主要含油气区块的详查勘探,查明了97处煤炭矿产地和11处中、小型油气田。近年来,对煤层气资源进行了初步调查评价,圈定了10个前景较好的区域。地热勘查也已取得重大突破,普查了银川市地热田。

●非金属矿产和金、铜等金属矿产的勘查部署较为零散,工作程度不高,查明的资源总量有限。优质石膏、冶镁白云岩、芒硝、贺兰石等矿产探明的资源量较少或尚未查明资源量。

●宁夏累计探明矿产地245处,其中能源矿产110处,金属矿产23处,非金属矿产57处,水矿产55处。按矿产地规模来分:大型的59处,中型的84处,小型的102处。全区矿产总的勘查程度还不高,177处固体矿产地达到勘探(精查)程度的仅69处,占38.98%;煤97处产地仅51处达到勘探程度。矿产勘查的控制深度,煤炭一般1200m以浅;油、气一般1000~2000m;铁、铜、金等金属矿产多为200~300m以浅;非金属矿产一般在100~200m以浅;地下水平原区一般350m以浅,山区达500~800m。

● 目前全区形成以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发电集团等国有特大和大中型煤炭企业为主,地方国有、私有中小型煤炭企业为辅的两大煤炭生产体系,其中大型以上煤矿11个,分属神华宁煤集团、宁夏发电集团、宝丰集团等;中型煤矿(45~120万吨/年)16个;小型(30万吨/年以下)70个。全区煤矿设计生产能力已经突破1亿吨/年,其中:神华宁煤集团公司总设计生产能力8482万吨/年。2009年全区原煤产量5669.34万吨,其中神华宁煤集团公司产煤5025万吨,原煤产量占全区煤炭产量的88.6%。

●近几年来,自治区党委、政府抢抓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西电东送战略的机遇,依托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积极创造条件开发煤炭资源,一批电力和煤化工项目相继建成并投产。全区生产矿井都实行了正规的采煤方法,机械通风、机械运输、瓦斯监测监控达到了国家标准,安全生产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防灾抗灾能力不断得到增强,煤炭产量逐年增长,百万吨死亡率不断下降,安全生产形势趋于平稳。

第四篇:世界各国竹资源分布和发展

竹产业成为全球公认的绿色产业,拥有巨大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日渐为人们所重视。

作为一项重要的非木质资源,在当今关注全球气候变暖,木材短缺的背景下,研究的发展有着切实的现实意义。

世界竹类资源分布状况

全世界竹类植物约有70多属,1200多种,主要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少数竹类分布在温带和寒带。

全球森林面积急剧下降,竹林面积却以每年3%的速度递增。目前全世界竹林面积已达2200万公顷,占森林面积的1%左右;年竹材产量1500万~2000万吨。

世界竹子可分为亚太竹区、美洲竹区和非洲竹区。

亚太竹区是世界最大的竹区,有竹子约50多属,900多种。主要产竹国家有中国、印度、缅甸、泰国、孟加拉国、柬埔寨、越南、日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韩国、斯里兰卡等。

印度有竹林面积约209.7万公顷;缅甸有竹林面积有217万公顷;泰国有竹林面积81万公顷左右;孟加拉国有竹林面积60万公顷;越南有竹林面积100万公顷;美洲的竹产区南至阿根廷南部,北至美国东部,共有18个属,270多种在北美,主要集中在东部。

亚马孙河流域有34,000万公顷森林中,有1,020万公顷的竹林,占森林面积的3%;非洲竹区范围较小,南起莫桑比克南部,北至苏丹东部:欧洲没有天然分布的竹种,北美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

近百年来,英、法、德、意、比、荷等欧洲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从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一些产竹国家引种了大量的竹种。 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状况

亚太竹区是世界竹子的分布中心,竹林面积占世界竹林面积的45%,竹种资源占全世界竹种资源总数的80%。

1、中国竹产业。

历史悠久,树立了产业榜样中国竹类资源丰富,栽培利用历史悠久。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指出,东亚文明过去被称作“竹子文明”,中国则被称为“竹子文明的国度”。

中国现有竹类资源500多种,竹林面积520万公顷,占世界竹林总面积近1/4。竹产业涉及建筑、建材、家居等多个领域,竹产品形成100多个系列。

数千个品种,与花卉业、森林旅游业、森林食品业一起,成为中国林业发展中的四大朝阳产业。

如此巨大的产业为世界做出了榜样,促进了人们关注竹子补充木材资源消耗与维护生态平衡的作用,带动世界各地竹产业的发展。

据统计,中国竹产业产值1981年仅有4亿多元,2000年则达到200亿元,2006达660亿元,2010年达821亿元。

2、日本丰富的竹文化与高科技竹产业。

日本竹产业发展同中国一样历史悠久。

中国文化传入日本后,日本吸收了中国竹文化,并有着较好的传承与发展,与日本固有的竹文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日本竹文化。

日本竹文化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人用竹制作的折扇,在宋朝的中日贸易中,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之一,深受中国人的喜爱。

日本现有竹林面积为14.13万公顷,有13个属,230种。

在森林的周边生长着繁茂的竹林也是日本植物分布的最显著的特征。除北海道外,其他地区均有竹子生长,60%集中在九州。

日本竹林97%为私人所有,集约经营管理,年产竹材20万~30万吨。

随着罐头笋和竹制品输入的增加,竹产区人口的老龄化,人工费高居不下的影响,山区种竹人口下降,竹林面积从70年代不断减少。

日本每年向外国大量进口竹材和竹产品,尤其是笋食品。

为了维护竹产业的发展,日本加强高科技支持竹产业的发展,在竹材利用技术开发上注重科技投入,开发了竹炭、竹醋液、竹纤维、竹炭纤维等高科技竹产品。

2006年日本三重县开发出了以竹子为原料制造可进行生物分解的成型材料新技术。

日本的竹产业是有着浓郁的竹文化与高科技内涵,引领世界竹子的加工利用方向。

3、印度“国家竹子计划”。

竹材在印度有“穷人的木材”之称。

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称竹子为“绿色黄金”,并表示印度将把大力发展竹产业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争取在2007年为全国创造800万个工作岗位,使500万个农村家庭摆脱贫困,并为政府带来每年1600亿印度卢比的税收。

印度政府希望在2015年前后,使印度成为世界领先的竹制品出口大国。1999年,印度成立国家竹子开发委员会,实施“国家竹子计划”。

纺织部关注对竹子手工艺品的制造;工业部关注竹子的工业用途;食品加工部关注竹笋加工业;科技部通过设在印度东北部竹产区的试验基地进行竹子的研究和开发;商业部注重开发竹产品的出口。

印度的一些主要林业研究部门也开始在印度热带雨林以外的地区开发和建立由农户经营的竹资源培育基地。

这种农户经营人工林的方式将成为未来竹材供应的保障和适应市场特殊需求的竹原材料的来源,同时还有利于保持印度各个地区的生态平衡。

印度是世界上使用竹材造纸最多的国家.全国近百个造纸厂中有一半以上的工厂利用竹子做原料,估计竹材在造纸原料中的比例为45%-60%。

印度也是世界上首批开发竹子发电潜能的地区之一。2006年,印度开始在东北部最大的竹产区米佐拉姆邦省建造两座以竹子为燃料的新型环保电厂。米佐拉姆邦建将成为印度第一个使用这种“绿色”电力的地方邦。

用竹子和竹子边角料发电,不仅成本低,也有利于环境,其原理类似于用稻壳发电,即将竹子干燥后再热解汽化,然后用产生的可燃气体来发电,在印度竹子利用的程度可以同木材相比拟,消耗量亦很大。

4、“美洲竹子”行动。

美国原产的竹子资源并不多,原产的竹子也只有几种,除大青篱竹及其两个亚种外,没有乡土竹种,19世纪末期就开始引入竹子。

20世纪初期,美国农业部组织对竹子制浆进行了研究,从世界各地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竹种采集和引进。种植在美国各地的植物引种站,竹种引进取得了较大进展。

美国人对竹子产生较大兴趣,把它作为景观利用、防治侵蚀、制作工艺品的原材料和食物。

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成立了“竹子协会”,开展了大量竹子教育、宣传和引种工作,为竹子在美国的普及和推广及美国竹业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

据美国竹产业协会提供的数据:美国2002年的竹产业产值为3000万~4O00万美元。美国竹子协会南加州分会实施“美洲竹子”的行动,对原产美洲的竹种实施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竹子加工品的制作和交易也非常活跃。

全美约有40~50家生产和经营竹制加工产品的公司和企业,其中大部分为竹制品分销商。

美国竹子园艺业发展异常迅猛,现有进行竹种买卖的竹种园、竹子苗圃约150余个。其中有6个规模较大的生产销售公司,12个专门的竹子苗圃,约10个有权进口外来竹种的公司,初具产业规模,并建立了较完善的产供销服务体系,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美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竹制品进口市场。目前有几百种竹制产品,大部分从国外进口。

第五篇:知识链接: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

我国水资源分布现状

中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2.7万亿立方米,地下水0.83万亿立方米,由于地表水与地下水相互转换、互为补给,扣除两者重复计算量0.73万亿立方米,与河川径流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约为0.1万亿立方米。按照国际公认的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人均水资源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中国目前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量(不包括过境水)低于严重缺水线,有6个省、区(宁夏、河北、山东、河南、山西、江苏)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为极度缺水地区。

中国水资源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总量并不丰富,人均占有量更低。中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人均占有量为2240立方米,约为世界人均的1/4,在世界银行连续统计的153个国家中居第88位。

地区分布不均,水土资源不相匹配。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国土面积只占全国的36.5%,其水资源量占全国的81%;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的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其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19%。

1 / 2

年内年际分配不匀,旱涝灾害频繁。大部分地区年内连续四个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以上,连续丰水或连续枯水较为常见。

2 / 2

上一篇: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解读下一篇:狐狸和乌鸦的故事绘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