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2022-08-06

第一篇: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勇担社会责任第七课积极奉献社会第1框关爱他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关爱他人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增强关爱他人的情感,以真诚的态度、积极的行动,关心他人、爱护他人; 2.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具有关爱他人的情怀,提高关爱帮助他人的能力。 能力目标:

1.理解关爱的重要性;

2.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关爱他人的能力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能力。

知识目标:

1.知道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关爱,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 2.理解关爱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关爱他人的表现,概括关爱他人的要求; 2.懂得如何关爱他人。 难点:

1.理解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2.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盲人提灯笼

有一个盲人,晚上出门总提着一个明亮的灯笼。别人看到了,很是奇怪,就问他:“你又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着灯笼走路?”那个盲人认真地回答说:“这个道理很简单,我提灯笼并不是为自己照亮道路,而是为了给别人照亮,这样他们也能看见我,这就既帮助了别人,又保护了自己。” 议一议:

角度一:你认同盲人的做法吗?为什么?

角度二:生活中,如果我们都能向盲人学习,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变化? 点拨:帮助他人,就是关爱自己。良好社会风气与氛围;和谐稳定、文明进步。

作为当代中学生,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关爱他人?又该如何去关爱他人?这些就是本节课我们要探讨的话题。

二、新课讲授

第一目: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1.探究一:小鸣和妈妈约好时间看电影,在错过公交站,手机又没电的情况下向陌生人说明情况,请求借用手机……

你有过类似的经历吗?如果有,当时你的感受如何? 学生回答,老师评点。

点拨:关爱就在身边,我们在关爱中成长。 2.探究二:“社会聚焦”

镜头一:在成都地铁4号线上,一位坐着轮椅的乘客上车,一名小伙伸出一只手拉住轮椅并用脚卡住轮子,另一只手握着手机玩耍,一直保持该状态20多分钟后,直至坐轮椅的乘客下车。

镜头二:曾在烟台市某公交车站点发生了这样一幕::一位环卫工捡到一个女大学生的钱包,在雨中苦等2小时,终于等来了失主,女大学生赶到后,感动得直掉眼泪。见女大学生还淋着雨,这位环卫工撑起雨伞上前为她遮雨,而他自己却一直被雨淋着。 此刻,你有怎样的感受?如果让你对这位环卫工说几句话,你会说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3.探究三: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或者腿有残疾的人士乘坐公交地铁或者过斑马线的时候,司机大叔都会耐心等一等,售票员也会上前帮忙,车上乘客也会纷纷让座。 (1)你如何评价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 (2)你从中体会到关爱具有怎样的作用?

点拨:(1)售票员、司机和乘客们的行为是关爱老人的行为。

(2)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4.探究四:小李培育的南瓜个头大、品质优,为了避免蜜蜂授粉时将较差南瓜品种传给自己的南瓜,小李将优质的南瓜种子分给邻居们种植,从而使邻居和自己都获得更大的收益。 小李的做法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点拨:关爱他人的人往往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从一定意义上说,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知识归纳:

1.关爱的含义和表现是什么? 答:(1)含义:关爱,就是关心爱护。

(2)表现:在长辈的呵护下,我们健康成长;在老师的鼓励下,我们增强学习信心;同学之间相互帮助,我们更懂得友谊的珍贵。 2.为什么要关爱他人?

答:(1)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2)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

(3)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就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第二目: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1.探究一: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类似教材:P78图中中学生这种情况,做了好事反被误会,如果没有目击者,可能就会引发不必要的纠纷。 思考:(1)你如何看待这位中学生的行为?

(2)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

点拨:(1)这位中学生的行为是心怀善意的行为,他懂得关爱和帮助他人。

(2)我会与自行车车主解释情况;寻找当时在周围的人作证。

2.探究二:居委会在小区开展向贫困山区孩子献爱心活动,小区居民纷纷捐款捐物。 甲:我要把我的压岁钱和珍爱的书捐给他们。

乙:献爱心是大人的事情,我们小孩子还是以后再说吧。 丙:我又不认识他们,跟我有 什么关系?

你如何看待他们的观点?遇到类似的情况,你怎么办?

点拨:甲的观点是正确的。她是一个具有爱心,懂得奉献社会的人。

乙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但只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就是一个友善和值得称赞的人。

丙的观点是错误的。虽然我们不认识他们,但他们有困难,我们仍然要尽己所能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的学习,我们明白关爱就是关心爱护,关爱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他人,我们能收获幸福。我们在关爱他人时要做到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

策略。 板书设计 关爱让人

关爱他人是一种幸福 关爱他人是一门艺术

第二篇:教案第七课

鹤壁金话筒教师教案

第七课(36)页

教学目标:

一、掌握身体舒展训练形体:芭蕾手位

二、学习语音训练舌尖后音zh chi shi r

1、口才识字

2、绕口令学时事、晒人肉 教学难点:平翘舌音的掌握

教具准备:非洲鼓,音乐1.绕口令2.伴奏

三、少儿基础版教材第七单元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身体舒展训练

今天我们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形体训练,为什么要学习形体训练呢?练大家的形体,也就是气质,像我们学习主持,表演,朗诵等等都是要登台的,如果你在舞台上松松散散的,给观众的第一印象就不行,何来表演呢?所以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踊跃一点,积极一点,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冲在最前边。表现好的可以得到奖励贴。

1、 准备动作: 丁字步起踵,前脚掌着地,两腿并拢夹紧,臀部夹紧,立腰,两手叉腰。

2、 一位:两臂放于体前,兰花指,放小腹前,两臂呈弧形,立肘。

3、 二位:上臂带动小臂向上提至胸前处,肩最高,好像有一个球从肩膀顺着手臂滑落至指尖。

4、 三位:在二位的基础上继续向上,之额头前。

5、 四位:右臂保持不动,左臂下行至二位。

6、 五位:左臂继续打开至体侧,眼神随着手动。

7、 六七位同四五位相同。

8、 收:双臂自然下垂,两脚同时落踵。

(整个动作要连贯,充满乐感)

9、下面跟着音乐练习一遍

同学们刚才的动作还是比较连贯的,注意在四位以后的动作眼神要跟上,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部分口才识字。 第二部分: 语音训练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是舌尖后音,也叫翘舌音, 读这些词语的时候要注意与平舌音的区分,

发翘舌音的时候舌尖要顶住硬腭前部(把舌头翘起来)。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相关的词组。

鹤壁金话筒教师教案

1、 师领读(老师读一遍,大家跟着老师一起读,注意口腔要打开,声音要洪亮)

2、训练学生大声读(下面老师考考大家的反应能力,读的声音和我相反:我大声你小声,我小声你大声) 同学们的反应好快啊,但是有几个没有反应过来,整体来说表现都很棒,声音很响亮,每人奖励一面奖励帖,下面我们单独起立读词组,看谁的声音更响亮,发音最准确。

3、 学生单独读词组(检查学生的发音,纠正平翘舌音)

我们练习词组的时候注意一定要把口腔打开,这样发出来的声音又亮又好听,在刚才的提问中声音响亮的同学有:

。奖励两面奖励贴。 进步的同学有

,奖励一面奖励帖,没有得到奖励贴的没关系, 下面这个环节还有机会。

第三部分 绕口令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两则绕口令是:学时事和晒人肉,大家先自己试着读一读,注意发音要准确。

1、 学生自由读

2、 跟着节拍练习(下面我们跟着节奏来学习这两首绕口令)

3、打着鼓来学习(我们学习绕口令很多,我们以前也借助很多道具来学习绕口令(生:杯子,快板)如果让你把他当做一个节目到舞台上表演你会以什么方式呢,今天我们借助的道具是非洲鼓,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吧,全体盘腿坐到地上,双手放在凳子上,

1、首先学习节奏 咚 哒

2、咚哒咚咚哒)

4、 4人一组登台展示。

(接下来到了你们登台展示的时间了,四人一组跟着节奏来表演。)

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形体训练,词组和绕口令,练习的时候要注意平翘舌音的区分,还有用非洲鼓表演绕口令,回家之后把今天学习的内容展示给家长,并请家长做出评价!

家庭作业:每天十分钟的时间练习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可以语音、视频的方式录下来发到班级群里,让老师给你指导,周五检查作业把自己练的最好的发到群里!

第三篇:第七课教案

《桥梁》第七课

教案

教学内容:

课文《吸烟者的烦恼》、生词52个、词语搭配10个、语法例释10个。 教学目的:

1、掌握重点词语和语法项目;

2、进行听说读写技能训练;(3)进行语段训练。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词语、语法例释、课文理解、结合指定词语进行语段训练。 教学课时:8课时(分4次讲授)。

任课教师:吴钰(中级一班)、李海燕(中级二班)、陈轩(中级三班) 教学步骤:

第一讲(第

1、2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3第

一、二段)“说起健康„„一天可以戒十几次。”

生词(P104)1—17 重点组词:者、瘾 重点语法:难怪

次重点词:谈论、毕竟、意识、恐怕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讲评前课作业。 听写生词1—17。 根据课文提问: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2、谁最关心这个问题?

3、吸烟者是不是觉得吸烟对身体不好?

4、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是什么态度?

5、他们觉得戒烟难不难?

6、吸烟者最讨厌什么?

7、他们为什么对吸烟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二、讲读课文难点(参考)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健康联系在一起,因为吸烟对身体有害。这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2、吸烟者知道吸烟对身体不好,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上瘾了。

3、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无可奈何,不愿认真地戒烟。

4、他们觉得戒烟太难了,烟瘾上来的时候,如果不吸烟太难受了。

5、吸烟者最讨厌别人把香烟和毒品联系到一起,因为涉毒属于犯罪,也会引起社会公愤。

6、他们戒不了烟就不戒了,也就不重视吸烟危害健康的问题了。

7、由于这种不在乎的态度,他们会很随便地谈论吸烟和戒烟的问题。

三、讲解重点词语(参考)

1、者;用在形容词(或词组)、动词(词组)后边表示有此属性或做此动作的人或事物。

老者、作者、读者、吸烟者。我们要帮助弱者。

2、谈论:用谈话的方式表达对人和事物的看法。大家正在谈论今天早上的事情。

议论:一般对好坏、是非表示看法。不要背后议论人。

讨论:就某一问题交换意见或进行辩论,有庄重色彩。

代表们认真讨论了治理污染的问题。

商量:用于一般的具体问题。这件事我们要商量一下/商量商量。

3、毕竟:用在句首或句中动词、形容词前作状语,不能用在疑问句中。

(1)表示对某一状况的确认,相当于“到底”“究竟”。

学一门外语毕竟不是很容易的事,要下功夫才能学好。

(2)表示某一情况最后还是发生或出现了,相当于“终于”。

他毕竟认错了,就不要再罚他了。

究竟:能表示追究到底或表示原委、结果的意思,可以用在疑问句中。

听到外面很热闹,他就打开门去看个究竟。外面究竟怎么了?

到底:(1)用在疑问句中,表示进一步追究的语气。相当于“究竟”。

常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作状语。你明天到底来不来?

但是,主语如果是疑问代词,“到底”只能用在主语之前。到底谁是班长?

(2)用在陈述句中,表示经过较长过程,最后出现某种结果,相当于“终于”。

经过大家的努力,问题到底解决了。

终于:表示经过种种变化或等待之后出现的情况,多用于希望达到的结果。

可用于句首,加逗号。在北京学习两年之后,我终于考到了HSK六级。

4、意识:[名] 哲学专用名词。人的头脑对于客观物质世界的反映。

地震使中国的年轻人产生了强烈的爱国意识。

[动] 觉察。常说“意识到”。他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赶快道歉。

5、嗜好:特殊的爱好,多指不良的。他的嗜好是饮酒。

6、戒:戒出,改掉(不良嗜好)。戒烟、戒酒、戒毒

7、瘾:烟瘾、酒饮、上瘾、对„„有瘾

8、难受:身体不舒服,伤心。我感冒了,浑身难受。听到这个消息,他心里很难受。

9、感受:收到(影响),接受外界事物得到的体会。

感受风寒、感受到主人的热情、看完改革开放成果展览,有很多新的感受。

10、讨厌:[形容词] 这种病真让人讨厌。

[动词] 我最讨厌别人抽烟了。

11、恐怕:[副词] 表示估计或猜测,相当于“大概”“也许”;有时兼有担心之意。

他恐怕不会来了。这天恐怕要下雨,你们别走远了。

[动词] 表示担心,宾语一般为非名词性词语。

他恐怕晚了,提前两个小时就到了飞机场。

12、难怪:表示明白了原因,对某种情况就不觉得奇怪。(见P109语法一)

13、不在乎:不在意,不放在心上,觉得没关系。

花钱多少她不在乎,只要衣服样子新奇她就买。

听到别人说他的坏话,他装出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其实心里很不高兴。

14、干脆:直截了当,爽快。这人说话、做事都很干脆。你干脆说,要多少钱?

四、第一讲作业

造句:者、谈论、毕竟、意识、瘾、恐怕、难怪、干脆 背诵:课文第一段

阅读:(P112)副课文《烟酒不分家》 预习:第二讲内容。

第二讲(第

3、4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3第

三、四段)“既然戒烟那么难„„照样一支又一支。” 生词(P105)18—39 重点组词:干涉、尊重、保障、生气 重点语法:既然、反正、况且、然而、偏偏

次重点词:权利、想象、字眼、创造、被动、公布、达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复述课文第一段。 听写生词18—39。 根据课文提问

1、为什么说吸烟是个人的权利?

2、为什么吸烟的“权利”和“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

3、“烟民”和“被动吸烟”是什么意思?

4、吸烟者为什么不喜欢“烟民”这个词?

5、大家都说吸烟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烟民们还吸烟吗?

二、课文难点(参考)

1、因为戒烟很难,烟民就借口吸烟危害自己的身体,与别人无关,从而继续吸烟。

2、而且,他们认为吸烟是自己的事,别人无权干涉。

3、但是,那些不吸烟的人开始反对吸烟者了,这使吸烟者失去了吸烟的自由。

4、不吸烟的人把吸烟者叫做“烟民”,说自己是“被动吸烟”,因此反对吸烟者。

5、对反对的声音提供难得多了,烟民们也不在乎了,还是继续吸烟。

三、重点词语(参考)

1、既然:“既然„„就”用于因果复句,常用来表示劝说、下判断等。(见P110语法二)

2、反正:(1)表示虽然情况不同,但结果是一样的。(2)强调理由或原因,与“既然”意思相近。(见P110语法三)

3、况且:表示更进一层,或补充新的理由;后面一般有“又”“还”与它搭配。

(见P110语法四)

4、权利:公民或组织成员依法享受的权力和利益,书面语。

公民的合法权利应该受到保护。

你们有吸烟的权利,我们有呼吸新鲜空气的权利。

5、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不该管的硬管。干涉别人的私事、干涉子女的婚事、

干涉别国事务、对„„进行/加以干涉

6、然而:用来连接句子或段落,其转折作用,多用在书面语中。(见P110语法五)

7、想象;对不在眼前的事物想出它的具体形象,设想。

可以想象,二十年后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写小说要会想象故事情节,写出来才能精彩。

8、字眼:用在句子中的字和词。不要挑字眼,她说这些话都是好意。

9、尊重:尊敬、敬重。尊重长者、尊重人才、对„„表示尊重、尊重事实、受到尊重

10、保障: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不受侵犯和破坏。

保障公民的自由、灾民的生活物品得到保障、政府要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1、创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成绩、新东西,多用于积极方面。

中国的在经济发展方面创造了奇迹。他创造了一套新的生产方法。

12、生气:别生气、不要为这点小事跟他生气、生了半天气、你再生谁的气呢?

13、偏偏:(1)表示故意跟客观要求或客观情况相反。

(2)表示事实跟希望的恰好相反。

(3)表示范围,跟“只”“单单”基本相同。(见P111语法六)

14、公布: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公布名单/考试成绩/比赛结果/法令

15、达:通,到。常用在成语和一些固定格式中。

„„达70%、掌声达三分钟之久、这里的道路四通八达

四、第二讲作业

造句:既然、反正、况且、干涉、然而、尊重、保障、生气、偏偏、公布

背诵:课文第四段

练习:(P114二)

1、

2、

3、

4、5 预习:第四讲内容。

第三讲(第

5、6课时)

教学内容:

课文(P104后两段)“‘被动吸烟’可就比„„真是没完没了。” 生词(P106)40—52 重点组词:为难、委屈、同情、癌 重点语法:甚至、居然 次重点词:心爱、心疼 教学步骤:

一、检查复习、预习情况

作业讲评。

背诵:课文第四段。 听写:生词40—52。 根据课文提问

1、吸烟者的所谓“权力”是什么?

2、吸烟者是不是越来越烦恼?为什么?

3、有哪些事情让吸烟者“自寻烦恼”?

二、课文难点(参考)

1、吸烟者人觉得吸烟是自己的事,吸烟不吸烟,什么时候吸烟,使自己“权力”。

2、吸烟污染了空气,使“被动吸烟”的人不能呼吸到新鲜空气,因此吸烟必须受限制。

3、反对“被动吸烟”的人越来越多,很多公共场所都不许吸烟了。

4、他们自己烦恼的是:吸烟要花很多钱、污染室内空气、自己也不好受、怕得病;

女烟民还担心将来生的孩子有病。

三、重点词语(参考)

1、为难:(1)感到难以应付。觉得/感到为难、为难极了、这使我很为难。

(2)作对或刁难。不要为难他、故意为难别人、不想为难你们。

2、甚至:“连„„也/都„„”提出突出事例,表示强调或等进一层的意思。

(见P111语法七)

3、居然:表示出乎意料之外。(见P112语法八)

4、委屈:受到不应该有的指责或待遇,心里难过。

觉得挺委屈的、让你受委屈了、别委屈自己、受不了委屈

5、心爱:衷心喜爱,用于人或事物含抽象事物。

她是父母心爱的小女儿。那本集邮册是他最心爱的宝贝。

6、心疼:疼爱、舍不得、惋惜,用于口语。

奶奶心疼孙子,不让他去幼儿园。他心疼地看着摔坏的花瓶,无可奈何。

7、同情:对别人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对„„表示同情、值得同情、

有一颗同情心、需要同情

8、谁来关心:用反问的语气表达肯定的意思,语气强烈。(见P112语法九)

9、准:“一„„准„„”表示只要出现某种情况,肯定会出现某种结果,

表达的意思比“一„„就„„”更肯定。(见P112语法十)

10、癌:恶性肿瘤。胃癌、骨癌、皮癌、致癌物、抗癌治疗

四、第三讲作业

造句:为难、甚至、居然、委屈、心爱、心疼、同情、“一„„准” 练习:(P115二)

6、

7、

8、

9、10

(P115四) 熟读:课文

第四讲(第

7、8课时)

教学内容:课文复习,语段训练。 教学步骤:

一、课文复习 作业讲评。 通读课文。

课堂练习(

一、四)。

二、语段训练(口头)

交际训练(P117/九)

四、第四部分作业

练习:(P114一)、(P115三)

写作:交际训练(P117/九/

1、2),选作一题,要求用上所给的词语。

预习:第八课第一讲的内容。

第七课预习

第一讲(第

1、2课时)

生词(P104)1—17 课文(P103第

一、二段)“说起健康„„一天可以戒十几次。”

思考题:

1、人们常常把吸烟和什么联系在一起?

2、谁最关心这个问题?

3、吸烟者是不是觉得吸烟对身体不好?

4、他们对自己吸烟的习惯是什么态度?

5、他们觉得戒烟难不难?

6、吸烟者最讨厌什么?

7、他们为什么对吸烟采取不在乎的态度?

第二讲(第

3、4课时)

生词(P105)18—39 课文(P103第

三、四段)“既然戒烟那么难„„照样一支又一支。”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吸烟是个人的权利?

2、为什么吸烟的“权利”和“自由”离他们越来越远?

3、“烟民”和“被动吸烟”是什么意思?

4、吸烟者为什么不喜欢“烟民”这个词?

5、大家都说吸烟对身体健康没有好处,烟民们还吸烟吗?

第三讲(第

5、6课时)

生词(P106)40—52 课文(P104后两段)“‘被动吸烟’可就比„„真是没完没了。” 思考题:

1、吸烟者的所谓“权力”是什么?

2、吸烟者是不是越来越烦恼?为什么?

3、有哪些事情让吸烟者“自寻烦恼”?

第四讲(第

7、8课时)

熟读课文。

根据练习

(五)理解、复述课文。

完成练习

(一)。

第四篇:第七课 钟 声

第七课 钟 声 教 学 目 标:

1、钟声能唤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本课题的四首音乐作品,都

围绕中外特定的环境下的“音乐与自然”——钟声而创作的不同风格的乐(歌)曲,让我们在美妙的音乐声中提高审美的情趣。

2、唱准 音高。唱准 的自然音列, 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3、初步感受圆号、小号等铜管乐器的音色。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钟声叮叮当》; 音列。

教学目标:

在学唱《钟声叮叮当》的曲调中,唱准 音高。唱准 的自然音列,并进行实践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钟声叮叮当》是一首曲调短小精悍,旋律、优美的儿童歌曲。6/8拍,大调式。歌词 “叮叮当”模拟了悠扬的钟声,仿佛使人聆听到美妙的钟声在空中回荡。全曲只有二个乐句,基本节奏型相同,在旋律上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下移三度的模进,每乐句中都有一个四度的音程跳进,在平稳中呈现出起伏,仿佛动听的钟声在不断地敲着。歌曲的合唱声部,只运用了同音的支声“1”、“ ”作为衬托,丰满了悦耳的钟声效果,犹如交织成一曲美妙动听的“钟声交响曲”,在人们耳边久久回响。

教学过程:

一、 师生问好,组织教学。

二、 复习:

1、 第三课《苏珊娜》的曲调。

2、 第五课《唱给妈妈的摇篮曲》的曲调。(目的是为本节课中出现的fa si 作准备。

三、 音名fa si do(4 7 i) 的学习

1、 跟琴加手势唱准三个音名的音准。

2、 练习:你可以将这三个音重新排列并把它唱出来吗?学生就可能会排列出4 7 i i 7 4 4 i 7 (目的是巩固刚刚学过的三个音的音高)

3、 利用教材中的音节图及fa si do的手势。唱准do--do′的音列。

4、 做教材p29的练习:跟琴唱一唱,巩固音列的学习。

四、 歌曲《钟声叮叮当》

1、 放歌曲的录音,使学生获得完整的音乐形象。

2、 歌曲曲谱的学习:这首歌非常规则,后二句是前二句的下方二度模进,所以学好前二句,后二句曲调也迎刃而解了。第

一、二句的曲调因为是音阶的上行与下行,所以用听唱与看谱相结合,几遍就能唱好, 6/8拍的节奏用听唱模仿进行教学,解决其难点。

第三、四句可以让学生在第

一、二句基础上,画出图形谱自学识谱。

3、歌词的学习:〈1〉自己试着将歌词“叮当叮叮当”填上。

〈2〉纠正出现错误的地方,并告诉学生“v”是换气记号,在这里要换气,这样,就能把这首民歌唱的流畅而有起伏。

4、学生展示:将唱会的歌曲进行展示,其余的学生进行评价。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锻炼学生的能力及对音乐的感受能力。

五、 小结:复习本课所学内容,提出要求,将音列唱熟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

教学目标:

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灵隐钟声》,感受着两种不同风格的中、外“钟声”音乐。

教材分析:

1.管弦乐《维也纳的音乐钟》

本曲是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1882~1967)所作的管弦乐组曲《哈里·亚诺什》中的第二段。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作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这个主题由木管和钟琴一前一后相隔两拍轮奏,生动地模拟着音乐钟的音响。主题共出现四次(每次旋律重复一遍),每次之间穿插有插部(有新的材料),属于回旋曲式结构。

由于乐曲夸张而富于童话色彩,又有轻松和滑稽气氛,深受人们的喜爱。

2.电子琴独奏曲《灵隐钟声》

这是一首构思巧妙,形象鲜明的电子琴独奏曲。作者以电子琴的丰富音色和宽广的表现力,描绘出杭州著名佛寺——灵隐寺的风采。

乐曲一开始就传来了两高一低的钟声,然后是轻轻的反复,仿佛是僧人们清早敲响的晨钟在青山中回荡。接着是一个半音级进的音型自低音区向高音区作连续模进,渲染出佛寺宁静而神秘的气氛。随后又是一连串钟声,小钟、大钟轮番敲击,钟声荡漾。在乐曲的引子中,电子琴巧妙地模仿出各种钟声,令人有身临佛寺之感。

接着是乐曲主题呈示,由电子琴模仿笙管的音色奏出:平稳庄重而略带刻板的旋律,在木鱼轻击的陪衬下,显得古色古香,颇有几分佛教音乐的神韵,令人如见香火缭绕,如闻经声喃喃。主题第一次反复前半段模仿柳琴的音色,后半段则模仿了笙的音色,显示出佛寺的宁静平和。第二次变化反复则以敲击般的和弦奏出,音响宏大而松散,令人联想起僧人们做法事时钟、鼓、铙、钹、木鱼等齐鸣的壮观情景,十分形象。尾声是引子的再现,再次用钟声营造了神秘幽远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聆听《维也纳的音乐钟》

1、 讲组曲《哈里、亚诺什》的故事,介绍《维也纳的音乐钟》。

哈里·亚诺什是匈牙利民间故事中的一个爱吹牛的老兵。他逢人爱说大话,说什么他曾单枪匹马地战胜过拿破仑;把长有七个头的长龙打翻在地;把烈马驯得服服帖帖等等。组曲就是根据作曲家自己创作的歌唱剧《五个冒险故事》的主题音乐改编的。《维也纳的音乐钟》描写哈里从战场上归来,美丽的公主邀请他到维也纳宫做客时人们欢迎他的情景。.

2、初听全曲。设问:你能否听到钟摆的嘀嗒声。

3.学唱主题曲调:

(见教材谱例,也可简化为前2小节:

4.复听全曲。设问:

(1)主题曲调出现几次?

(2)你能想象王宫里的情景吗?

5.师生交流。展示从网上搜集的维也纳皇宫图片,让学生有一个直观的印象。

6.再次复听,完成教材提出的要求,用动作表示听到的主题曲调。

三、 聆听《灵隐钟声》

1.介绍杭州灵隐寺。由设问导入,设问: (1)你们去过寺庙吗,说说参观的情景。

(2)你们听到过寺庙里的钟声吗?请用声音模仿一下。

2.先听引子部分——钟声。

设问:这是真的寺庙里的钟声录音吗?

(有电子琴的学校可打开电子琴的模拟钟声键试奏给学生听,简单介绍电子琴功能。) 3.再听乐曲主题音乐、曲调,要求学生看着教材中的谱例边听边哼唱。设问:

(1)这样的曲调你听见过吗?

(2)听了这曲调你想象这是哪里的场景?

4.欣赏全曲,学生自由用动作表示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5.小结:这是中国佛教音乐中的钟声,很有特征,特别是除夕晚间和新春第一天的钟声,有很多人前往聆听。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

《美丽的黄昏》、创编活动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唱好《美丽的黄昏》,并用轮唱形式表演“黄昏钟声”的情景;运用打击乐器进行节奏创遍;根据所给的节奏进行旋律创遍。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短小而优美的欧美歌曲,三拍子的旋律优美抒情,歌曲的音域仅六度,开始的4小节是全曲的主要素材,由do、re、mi、fa四个音组成,第

5、6小节是第

3、4小节的完全重复,主要节奏型“ ”,轻盈而有动感。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6小节的上方三度的模进,第三乐句6小节是歌曲大调主音do的六次重复。由于歌曲的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三度模进,所以当二部轮唱时,二个声部非常和谐协调,歌曲通过简炼的三句歌词,描绘了一幅欧美地区黄昏、教堂、钟声的景色。给人一种雅致、悠闲的感觉。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 歌曲《美丽的黄昏》

1、 听录音范唱,想象歌曲所描绘的景色,让学生理解歌曲的意境。

2、 这首歌的曲调是比较简单的六度音域,二分音符与四分音符为主组成的三拍子歌曲,在听范唱的基础上,可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分句视唱,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乐句前6小节并画出图形谱,然后要求学生自学第二乐句,自己画出第二乐句的图形谱:

3、这首歌的重点是解决二部轮唱的难点。

唱好轮唱有二个关键,首先是学生的听觉要既能听到自己的声部,也能听到另一声部的歌声。另一个关键是教师的指挥要有准确的动作提示,让第二声部进入。当然,学生也要知道在何处进入,谱上已明确提示“第二组在第二句标示处进入。”要唱好这首歌,三拍子的节奏感要好,不然不能表现这首歌的意境。

4、这首歌轮唱的结束可以有二种形式,一种是第一声部把最后6小节“叮咚”重复与第二声部同步结束,另一种不同步结束即第二声部比第一声部晚结束6小节。

5、选择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要指导学生从这首歌的情调意境出发,所以应选择三角铁为主。在教学中要尽量满足学生提出的方案并鼓励其参与进行实践试验,最后让学生自己评价选择。

三、 编创与活动:

1、按指定的节奏编曲

2、用1 2 3 5 6 i六个音,如果学生用1 2 3 4 5 6 7 i八个音也应该鼓励。

3、三年级的编曲创作,不要求规范化,要鼓励学生的参与和创作积极性。

第五篇:第七课《珍珠鸟》教案

7、《珍珠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和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信赖”等词语。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珍珠鸟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依赖。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4.激发学生热爱小动物的感情,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相互之间的信赖。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教学重点:知道虽然珍珠鸟很怕人,但是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才使得它们与“我”越来越亲近,给“我”带来情意,从而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关系要靠彼此的信赖。

教学难点:理解“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含义。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掌握新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摘抄描写珍珠鸟外形和动作的语句。

3.学习作者精心呵护一对珍珠鸟的内容。

4.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具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猫》一课,懂得了动物是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是人和鸟儿友好相处的乐趣。(板书课题)

2.介绍珍珠鸟。珍珠鸟体形小,因后背有珍珠似的小白点而得名,是一种观赏鸟。

二、提纲导路,合作学习

1.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和同学们交流生字的读写。

2.从课文中找出下列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意思。

葱茏

愈发

繁茂

雏儿

蓬松

柜子

画框

细腻

流泻

信赖

3.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4.给课文分段。

三、检查反馈,理清条理

1.检查生字。

⑴指名认读生字词语后,全班齐读。

⑵重点读音、字形指导。字音:“巢、雏、瞅、睁、茏、蓬、框、腻”;字形:“腻、巢、框”。

⑶指名逐段读课文,了解课文通读情况。

2.理解词语。

信赖:信任并依赖。

深幽:深而幽静。

细腻:本课指珍珠鸟的羽毛精细光滑。

神气十足:本课指珍珠鸟精神饱满的样子。

3.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描写了“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它们由怕人到能与“我”和睦相处。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4.段落层次。

第一段(1~5):写“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

第二段(6~13):描写“我”与珍珠鸟和睦相处,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第三段(14~末):人、鸟之间的深情使“我”感悟到“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四、学习第一段

1.教师:课文讲珍珠鸟是“一种怕人的鸟”,可是为什么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一点儿也不怕人?请同学们默读第一段,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一边读一边想。

2.指名读第一段,想想你从中读懂了什么?

3.引导体会:

⑴开头用“真好”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喜悦、喜爱的心情)

⑵“巢”指什么?舒适而温暖的巢是谁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什么样的感情?

(“巢”指一个简易的竹条编成的笼子,笼内还有一卷干草。舒适而温暖的巢是“我”安排的。这反映了“我”对珍珠鸟的关爱之情。)

⑶“我”喜欢珍珠鸟还有哪些表现?

我把笼子挂在窗前。„„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阳光从窗外射入„„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

⑷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喜爱地、亲切地)

五、课堂小结

教师:正是因为“我”为珍珠鸟创造了自由自在的生活环境,给它们安排了一个舒适温暖和安全的住处,并且很少去惊扰它们,所以我们就一点点熟悉了。它们可爱的鲜红小嘴儿会从绿叶中伸出来,它们还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

六、作业设计

1.试背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生字词语。

2.比一比,组成词。

睁(

)

愈(

)

柜(

)

茏(

)

蓬(

)

瞅(

)

挣(

)

愉(

)

拒(

)

笼(

)

篷(

)

揪(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由于“我”为它们创造了安逸舒适的生活环境,精心呵护它们,逐渐得到了它们的信赖。

2.揣摩课文的表达方式。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产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体会到人与动物的和谐相处要靠彼此之间的信赖。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作者是怎么描写珍珠鸟外形的?

2.冯骥才先生饲养了一家三只珍珠鸟,在小鸟与大作家相伴的日子里,作者有什么感受,你还记得吗?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读了课文,你知道说的是谁信赖谁吗?(鸟儿信赖作者)

二、品读课文

1.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学习了一至五自然段,大家知道了那一对大珍珠鸟与作者一点点熟悉了,它会“伸脑袋瞅瞅”我。(板书:大鸟

伸脑袋瞅瞅)可作者是怎样描写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作者的呢?

2.出示自学提示:认真阅读第六至十六自然段,从哪些语句看出小珍珠鸟逐渐信赖了作者?你有什么感受?做简要批注,再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3.学生默读,自学批注,教师巡视。

4.学生汇报交流。

⑴“探脑袋”:小珍珠鸟的好奇心很强呀!

⑵“屋里飞”:小珍珠鸟在屋里的具体表现让我们忍俊不禁,它都去了哪些地方?(笼子四周——柜顶上——书架上——灯绳旁——画框上——窗框上)

地点变化了这么多,但我们为什么没有错乱的感觉?作者是如何巧妙描写的?(用了三个“一会儿”)

教师:小珍珠鸟在屋里四处活动,地点变了,方式也变了,如果我是作者,谁来扮演小珍珠鸟,告诉我原因?

师:你为什么先只在笼子四周活动?

师:为什么又敢在我的屋里飞来飞去?

师:你为什么要落在柜子顶上呀?

师:你为什么那么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还敢啄我的名字师:你一定觉得撞灯绳、跳上画框很有趣吧?窗子都打开了,你站在窗框上为什么不飞出去呢?

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⑶“喝茶水”:结合课文内容填空:

它先离我很远,见我不去伤害它,便一点点挨近,它是一只

的小鸟。然后它蹦到我的杯子上,俯下头来喝茶,再偏过脸瞅瞅我有感受,它真是一只

的小鸟。它放开胆子跑到稿纸上,绕着我的笔尖蹦来蹦去,它更是一只

的小鸟。

⑷“啄笔尖”:同桌互读。

⑸“肩头睡”:作者为什么不惊扰它?他当时有什么感受?

三、回读一至六自然段

1.看来,在作者的精心呵护下,小珍珠鸟的活动地点变了,我们感到它的活动方式、性格也变了,它越来越亲近“我”、信赖“我”了,透过小珍珠鸟的变化,你感到仅仅是小珍珠鸟信赖作者吗?

(大鸟也信赖“我”,它们允许自己的孩子飞出笼子,与“我”亲近)

2.文中哪些语句体现出一对大珍珠鸟也信赖“我”?请找出来。

3.朗读自己所画的句子。

⑴它们就像躲进深幽的丛林一样安全;从中传出的笛儿般又细又亮的叫声,也就格外轻松自在了。

⑵小鸟的影子就在这中间隐约闪动,看不完整,有时连笼子也看不出,却见它们可爱的鲜红的小嘴儿从绿叶中伸出来。

⑶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我们就这样一点点熟悉了。

四、关注描写人的语句,体会信赖上彼此创造的

1.教师:不论是大鸟,还是小鸟,都对“我”产生了信赖,但这珍珠鸟一家为什么会对“我”产生信赖呢?(是“我”精心呵护它们的缘故)画一画描写“我”精心呵护珍珠鸟的语句。读一读,体会“我”对鸟的爱。归纳出:不看——不管——不伤害——不停——不写。

2.此时,我们再来体会作者的感受。你感到仅仅是鸟信赖人吗?

五、拓展延伸

1.教师:作者仅仅是想表明生活中需要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吗?(人与人之间也需要信赖)

2.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对“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的体会。

六、课堂小结

因为爱,作者对珍珠鸟一家呵护备至;因为爱,作者笔下的小鸟也充满了灵性。大千世界,处处都需要关爱,处处都需要信赖。让我们再深情地读读作者那富有哲理的话吧!

齐读:“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七、作业设计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细腻(ní

nì)

画框(kuānɡ

kuànɡ)

待一会儿(dāi

dài)

3.用下列词语造句。

一会儿„„一会儿„„一会儿„„

先„„然后„„再„„

上一篇:多媒体教室管理计划下一篇:毒品犯罪的死刑适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