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2023-03-24

第一篇:刑法总论在线作业答案

刑法学总论考试答案

关于行为误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行为差误是客观行为的打击发生了偏差。

 B、

行为差误属于无罪过事件。

 C、

行为差误在主观认识上有错误。

 D、

行为误差可导致行为人的行为与犯罪结果的因果关系产生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D 2

犯罪的主观要件不包括()。

 A、

犯罪的故意

 B、

犯罪的过失

 C、

犯罪的目的

  D、

犯罪的结果

正确答案:D我的答案:D 3

关于犯罪未遂的处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犯罪未遂都要受到处罚

 B、

犯罪未遂都要从轻处罚

 C、

犯罪未遂有不从轻处罚的案例

 D、

犯罪未遂要加重处罚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4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不包括()。

 A、

中止的自动性

 B、

中止的时间性 

 C、

中止的客观性

 D、

中止的条件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下列关于不能犯未遂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行为人能够达成犯罪,但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未能完成。

 B、

行为人由于认识上的错误导致犯罪未能完成。

 C、

不能犯未遂的行为人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意图。

 D、

不能犯未遂是由于行为人的主观原因中止了犯罪行为。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6

下列哪一项不是正当防卫成立的条件?()

 A、 客观存在不法侵害

 B、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C、

防卫行为超过合理限度

 D、

防卫对象仅限于不法侵害人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7

下列犯罪行为中,不能被判定为累犯的是()。

 A、

前罪和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 B、

前罪被判处的刑罚和后罪应当被判处的刑法有一个是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 C、

后罪的发生是在前罪刑罚执行完毕规定年限内发生的

 D、

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后罪时都年满十八周岁

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8

犯罪预备构成的条件是()。

 A、

为了实行犯罪

 B、

准备工具和制造条件

 C、

停止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9

在死刑缓刑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

 A、

六个月

 B、

一年

 C、

18个月 

 D、

两年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0

不属于纯正单位犯罪的犯罪行为是()。

 A、

逃汇罪

 B、

单位受贿罪

 C、

受贿罪

 D、

单位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11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重要区别是()。

 A、

正当防卫只能针对不法侵害人

 B、 紧急避险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

 C、

正方防卫可以针对无辜的第三人

 D、

紧急避险行为人可以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12

有明确分工的共同犯罪被称为()。

 A、

简单共犯

 B、

复杂共犯

 C、

主观共犯

 D、

客观共犯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A 13

下列关于实行行为的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

犯罪定罪要件以实行行为为中心

 B、

教唆犯具有实行行为

 C、

在共同犯罪中,实行行为叫做正犯

 D、

犯罪预备虽然是没有着手的实行行为,但依然要受到处罚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14

紧急避险构成条件中的时间条件是指()。

 A、

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B、

不法侵害已经结束

 C、

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结束之后

 D、

避险行为产生于不法侵害之前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15

刑法分则关于共犯的特别规定应当()总则共犯规定适用。

 A、

独立于

 B、

服从于

 C、

平等于

 D、

优先于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6

特别量刑情节不包括()。

 A、

累犯

 B、

自首

 C、 立功

 D、

逃逸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17

一个新制定的刑事法律对其生效以前的行为有效,称为()。

 A、

无溯及力

 B、

有溯及力

 C、

法律生效

 D、

法律失效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B 18

共同犯罪行为从分工来讲,不包括()。

 A、

实行行为

  B、

组织行为

 C、

教唆行为

 D、

挑拨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19

疏忽大意的过失和意外事件的区别是()。

 A、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应不应当预见

 B、

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是否有预见

 C、

是否具有不可抗力的因素

 D、

是否具有犯罪故意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0

犯罪未完成形态的三种类型不包括()。

 A、

犯罪预备

 B、

犯罪中止

 C、

犯罪未遂

 D、

犯罪阻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1

关于紧急避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紧急避险保护了合法利益,但是牺牲了第三者的利益

 B、

紧急避险所保护的利益大于所牺牲的利益

 C、

紧急避险的行为是无害的,因此符合法律规范

 D、 紧急避险实际上损害了合法利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22

我国主要采用的刑法适用原则是()。

 A、

从新原则

 B、

从旧原则

 C、

从新兼从轻原则

 D、

从旧兼从轻原则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23

关于大陆法刑法理论中的有责性判断,说法错误的是()。

 A、

违法是客观的,责任是主观的

 B、

刑事责任指的是行为人所具备的应该用刑法来加以惩罚的心理

  C、

责任分为责任形式和责任能力

 D、

责任形式涉及到有无阻却责任的事由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4

《刑法》对于无过当防卫的规定中,“其它危及人生安全的暴力犯罪”包含哪些条件?()

 A、

必须是暴力犯罪

 B、

必须危及人身

 C、

必须达到严重危及人身的程度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5

无过当防卫与正当防卫的区别在于()。

 A、

防卫起因不同

 B、

防卫手段不同

 C、

防卫意图不同

 D、

防卫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26

已经认识到危险发生的可能性,但没有任何避免危险结果发生的措施,又无任何自信根据而不计后果的行为属于()。

 A、

疏忽大意的过失

 B、

过于自信的过失

 C、

间接故意

 D、

直接故意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27

关于犯罪客体说法正确的是()。

 A、

客体可作为考量犯罪化与非犯罪化的标准

 B、

客体可作为犯罪分类的标准

 C、

犯罪客体可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28

防卫过当的构成条件是()。

 A、

必须是正当防卫行为

 B、

明显超过必要限度

 C、

造成重大损害

  D、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29

1997年的刑法修改中,胁从犯仅限定于被()参加犯罪的人。

 A、

胁迫

 B、

说服

 C、

诱骗

 D、

引诱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0

国际法公认的才一个普遍管辖原则的犯罪是()。

 A、

恐怖组织最和反和平罪

 B、

海盗罪和恐怖组织罪 

 C、

战争罪和恐怖组织罪

 D、

海盗罪和战争罪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31

80年代我国法学界在选择作为的法律义务的来源时,没有包含下列哪一项?()

 A、

法律规定的义务

 B、

职务业务要求产生的义务

 C、

先行行为产生的义务

 D、

法律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32

犯罪主体是指刑法所规定的,实施犯罪行为并依法应承担刑事责任的()。

 A、

自然人

 B、

单位

 C、

法人

 D、

自然人与单位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A 33

田华下班回家,遇到持刀抢劫,田华逃跑但进入了死胡同,而劫匪持刀紧随其后。田华慌忙中拿起墙角的木棒向劫匪挥去,劫匪应声倒下。田华的行为属于()。

 A、

正当防卫

 B、

防卫过当

 C、

过失伤害

 D、

紧急避险

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34

根据刑法通说,下列选项中具有未完成形态的是()。

 A、

直接故意犯罪

 B、

间接故意犯罪

 C、

过失犯罪

 D、

结果加重犯罪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35

行为人是否能预见危害结果,其判断标准有:行为人标准、()和折中标准。

 A、

职业标准

 B、

行为能力标准

 C、

主观标准

 D、

一般人标准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6

当新旧法律均认定为犯罪时,且最高刑和最低刑相同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可以通过量刑情节来比较处罚轻重

 B、

可以根据附加刑来比较处罚轻重

 C、

可以根据情节轻重进行比较

 D、

根据旧法进行处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7

犯罪,是指具备构成要件()。

 A、

该当性、违法性和目的性

 B、 该当性、危害性和有责性

 C、

该当性、责任性和危害性

 D、

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38

瓜农在西瓜中注入农药防治被偷,一定要在旁边设立警示标志,这样才会避免间接故意杀人。()

 A、

正确

 B、

错误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B 39

犯罪论的结构涉及到的三要素不包括()。

 A、

 B、

责 

 C、

 D、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0

关于犯罪的未完成形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着手实行以前停止的犯罪是犯罪预备

 B、

着手实行以后停止的是犯罪未遂

 C、

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止的犯罪都是犯罪未遂

 D、

由于意志以内的原因而停止的犯罪都是犯罪中止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41

下列犯罪中,我国刑法没有规定单位犯罪的是()。

 A、 走私罪

 B、

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 C、

盗窃罪

 D、

金融诈骗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B 42

剥夺政治权利不包括()。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B、

言论、出版、机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

 C、

担任国家机关职务的权力

 D、

参与国家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的权利

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3

单位犯罪的客观特征体现在()。

 A、

由自然人代表单位来实施的行为

 B、

自然人代表单位实施的个人行为

 C、

自然人利用职权实施的个人行为

 D、

以单位名义,代表单位的职务行为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B 44

在司法实践中,某些案件根据具体情况,可按照()的规定不予犯罪处理。

 A、

行政处罚

 B、

民法

 C、

法律原则 

 D、

但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45

修正的犯罪构成在总则中主要有共同犯罪和()两类。

 A、

有组织犯罪

 B、

间接故意犯罪

 C、

未完成犯罪

 D、

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A 46

下列关于正当防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正当防卫的起因是客观上存在不法侵害行为,而这种不法侵害行为只能是法定的犯罪行为。

 B、 对合法的行为不能实施正当防卫。

 C、

对尚未开始的不法侵害进行的反击,不是正当防卫。

 D、

防卫不适时不属于正当防卫。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47

紧急避险行为人的主观保护意图不包括()。

 A、

保护国家利益

 B、

保护公共利益

 C、

保护动物权益

 D、

保护本人的合法权益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D 48

()是任何犯罪构成所必须具备的。

 A、

危害行为

 B、

危害结果

 C、

行为的手段和方法

 D、

行为的时空条件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C 49

我国刑法如何规定当行为地和结果地不一致时的犯罪?()

 A、

采取行为地管辖原则

 B、

采取结果地管辖原则

 C、

同时采取行为地和结果地管辖原则

 D、

采取属人原则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50

犯罪的受害人处于危险状态,犯罪人对其有救助义务,若不作为导致其死亡,我国法律对此如何认定?()

 A、

算重罪谋杀罪

 B、

将数罪并罚

 C、

不单独定罪,视作结果加重犯

 D、

其不作为行为是否要独立定罪,将取决于刑法分则规定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利用身份犯的身份来共同实施犯罪的,非身份犯不能构成身份犯的共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

不作为构成犯罪的前提条件是行为人必须同时具有作为的法律和道德义务。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 管制的期限为一个月以上,两年以下。数罪并罚时最高不超过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

我国刑法原则上对单位犯罪直接责任人员不区分主犯和从犯,但在具体案件中,对所起作用较小的人,可按从犯依法予以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

共同犯罪的犯罪主体限定于两个以上古河犯罪主体条件的自然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6

委托他人代为投案不能被视为自动投案。()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7

行为人对毁坏财物的行凶采取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8

刑法规定的所有犯罪都有犯罪目的的要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9

认定间接故意必须有实际的危害结果发生。()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0

积极中止指的是犯罪行为尚未实施完毕,采取作为的方式。()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1

某个行为是否属于犯罪,一定要有刑法的明确规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2

在大陆法,刑事责任建立在责任有责性,是在定罪要件的基础之上。()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3

迷信犯属于不能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4

身份可以决定某些犯罪的罪与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5

大陆法理论中,抽象危险犯是指在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的危害行为,而是需要证明其危险后果的存在的一类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6

有期徒刑数罪并罚以后,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判决刑期不能超过二十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7

犯罪动机可用于决定罪与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8

甲伤害乙后,警察赶到。在警察将乙送医途中,车辆出现故障,致乙长时间得不到救助而亡。甲的行为与乙的死亡不具有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19

我国刑法中规定,同种数罪原则上是要并罚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0

对于域外的外国人犯罪,我国没有管辖权。()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1

立法之后,自首的条件只包括自动投案、如实供述罪行。()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2

禁止事后法的正确含义是禁止不利被告人的事后法,不禁止有利被告人的事后法。()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3

法律行为产生的义务通常是指合同义务,并且在实践中只涉及民事违约责任,不会产生刑事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4

为保护个人名誉产生的紧急避险行为可不负法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5

经鉴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了危害结果,可不负刑事责任,也无需进行治疗。()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6

我国刑法中规定,聋哑人和盲人应当负刑事责任。()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7

在英美法系中,如果有介入因素,直接根据前行为和后结果的事实因果关系进行判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8

先行行为所产生的法律义务包含了道德的要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29

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态是指犯罪的完成形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0

判处无期徒刑的,减刑后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五年。()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1

根据案件的具体情节,对于从犯可以减轻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2

构成要件的齐备与否,是犯罪成立与否的标准。()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3

自然犯罪主体的构成要件是必须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4

我国的刑法理论中,保护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所必须的条件。()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5

危害结果是选择要件。()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6

共同犯罪的基本行为方式中强调作为,一般不考虑不作为的行为人。()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7

“着手”可以区别预备犯罪和犯罪未遂。()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8

只有主观的犯罪意图,而没有客观的危害行为,不构成犯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39

共同犯罪在法律上强调事先是有通谋的。()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0

刑事责任能力只需满足精神病学(或称医学标准)即可。()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1

我国单位犯罪的单罚制指只处罚代表单位实施犯罪的直接责任人员,而不处罚犯罪的单位。()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2

对于按照行为时的法律已经判决生效,当新法律发生变化后,可根据新的法律更改判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3

共同犯罪人,无论他共同犯罪的哪一个环节起什么作用,都要对整个共同整体犯罪行为及其后果负责。()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4

盗窃之后防火、毁坏现场属于牵连罪。()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5

我国《刑法》规定,预备犯应当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6

着手实行是犯罪预备的终点。()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7

但书是对刑法的补充条文()。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8

紧急避险的起因条件与正当防卫相同,都是存在不法侵害。()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49

胁从犯可以是受到精神上的威胁,也可以是受到身体上的威胁。()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50

意外事件的行为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具有预见义务,并且应当有预见能力。()

正确答案: × 我的答案: √

第二篇:刑法学在线测试 (4)正确答案

《刑法学》第04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哪个年龄是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B、14至16周岁的人C、16至18周岁的人D、18周岁以下的人 2,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

B、14周岁以下C、16 周岁以上18周岁以下D、18周岁以下 3,不适用死刑的年龄

A、14周岁以下B、14周岁至16周岁C、16周岁至18周岁4,李某在家中喝酒,喝得高兴随手将啤酒瓶扔出窗外,恰巧砸中过路行人刘某,经医院多次抢救,刘某没有死亡但成了植物人。李某居住的楼房正好处于闹市区。问:李某的主观方面是什么?

B、直接故意C、疏忽大意过失D、过于自信过失

5,钱某身强力壮,喜欢逗弄小孩。这天,他抡起邻居的小孩左摇右晃,小孩很开心。钱某走到桥上,继续晃悠小孩并问小孩:“你怕不怕?”小孩回答:不怕。钱某十分得意加大了摇晃力度,一失手小孩被甩出去,撞上了桥墩,当场死亡。问:钱某的主观罪过是什么?

B、疏忽大意过失C、直接故意D、间接故意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我国刑法中犯罪主体(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共同要件有

B、犯罪主体不必是自然人

D、自然人的犯罪主体可以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2,企事业机关团体可以成为下面哪些犯罪的主体.

3,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有

A不可抗力 B、意外事件C、过于自信的过失D、疏忽大意的过失

4、我国刑法规定的特殊主体主要是:

C、聋哑人D、醉酒的人

5没题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主体必须是自然人.×

2,特殊人群可以成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3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 ∨

4,不可抗力事件和意外事件不认为是犯罪. ∨

5,甲想杀死乙,举枪瞄准乙扣动扳机,枪声过后乙没有被杀死,却击中了丙,丙当场死亡。甲不构成故意杀人。×

第三篇:刑法学在线测试 (2)正确答案

《刑法学》第02章在线测试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犯罪客体是我国刑法所保护的、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 ).

A、我国公民B、国家财产C、个人财产

2、关于言论能否定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C、作为思维成为可以犯罪 D、发表言论是言论自由,不构成犯罪

3、甲侮辱乙后,乙因羞愤而自缢.

A、侮辱与死亡都是直接结果B、侮辱是直接结果,死亡是间接结果

D、死亡是直接结果,侮辱是间接结果

4、一青年辱骂公交车上老人,致使老人心脏病突发当场死亡.老人犯病突发死亡与青年的侮辱行为

AB、没有因果关系C、不好说D、

5、犯罪的时间和地点不动对量刑有无关系.

A、无C、由法官裁定D、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犯罪要件包括

A

2、不能认定构成犯罪并追究刑事责任的.

A、在睡梦中或精神错乱状态下的举动.B、在不可抗力作用下的举动

CD

3、不作为在客观方面具备的三个条件是

AB

CD、行为人错误

4、不作为的义务来源是:

A

C、职务或业务上的要求义务D、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5、作为主要有以下实施方式

A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1、对直接客体的侵害有物质性也可以是有非物质性的. ∨

2、言论可以治罪. ∨

3、不作为不是犯罪. ∨

4、作为是身体的静,不作为是身体的该动而不动. ×

5、不作为是应为而不为∨

第四篇:刑法总论试题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6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答题要求:

1.请将所有答案统一写在答题纸上,不按要求答题的,责任考生自负。 2.答题纸与试卷一同交回,否则酌情扣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下列哪些选项不是罪刑法定原则应有的内容( ) A.禁止习惯法 B.禁止扩张解释 C.明确性原则 D.禁止事后法

2、下列关于刑法空间效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国普通公民甲在我国领域外犯罪,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该罪应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我国司法机关对甲无管辖权。

B.我国军人乙某在邻国A国旅游期间对韩国人B某实施一侵害行为,该行为按A国刑法不构成犯罪,但按我国刑法规定则构成犯罪,应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则对乙某行为不适用我国刑法。

C.毒贩丙某(C国人)来我国旅游,虽然丙某不是我国公民,亦从未在我国境内贩毒,但对其贩毒行为仍可适用我国刑法。

D.丁某因犯故意杀人罪在国外已受过刑罚处罚,如其回国,不可再受我国刑法追究。

3、陈某于1997年1月至6月(当时其未满16周岁)多次盗窃他人财物5万余元,一审法院于1997年9月4日根据1979年刑法认定陈某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年。陈某承认自己构成犯罪,但以量刑过重为由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上诉。二审法院于1997年10月13日审理该案,此时新刑法已生效。新刑法规定不满16周岁对盗窃罪不负刑事责任。则对于新刑法溯及力说法正确的是( )

A.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应依行为时刑法即79年刑法对其定罪 B.新刑法不具溯及力,因陈某案已于新刑法生效之前审结

C.新刑法不具有溯及力,但可考虑新刑法的因素对陈某判刑从轻或减轻 D.新刑法具有溯及力,应按“从旧兼从轻原则”判决其不负刑事责任

4、胡某逗邻居家4岁的男孩小强玩,胡某提着小强的双脚将其倒悬在河边,

第 1 页 共 9 页 开玩笑说要把他扔到河里去。小强边喊“害怕”边挣扎,胡某不小心手一滑,小强掉入河中,胡某急忙去救,小强已溺水而死。则胡某对小强的死亡结果所持的心理态度为( )

A.间接故意 B.疏忽大意的过失 C.过于自信的过失 D.意外事件

5、下列犯罪中,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不承担刑事责任的行为有( ) A.绑架后撕票杀害人质 B.投放毒物

C.制造毒品1千克 D.故意伤害致人重伤

6、下列情形中,属于法律认识错误的是( ) A.甲误认张三为李四而将其杀死

B.乙误认经幼女同意与之发生性关系不构成犯罪而实施该行为 C.丙开枪射击王五,枪法偏差打死赵六 D.丁意图盗窃钱包但却窃得一部手机

7、下列有关单位犯罪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 )

A.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以个人犯罪论处;

B.人民法院可以成为单位犯罪的主体

C.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私分的,依照刑法有关自然人犯罪的规定定罪处罚;

D.个人和单位不可以构成共同犯罪

8、黄某有一只价格昂贵的藏獒犬,因与刘某不和,曾唆使藏獒犬扑咬刘某,而且每次见到刘某,藏獒犬均对其狂吠,刘某对此怀恨在心。一日刘某乘黄某牵藏獒犬外出之机,在犬窝中投放毒药,后该犬被毒死。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9、下列情况属于犯罪中止的有( ) A.盗走他人医药费后良心发现将钱送还的 B.犯罪过程中突然生病而停止犯罪的

C.对他人连开三枪,均未击中,还有子弹能继续开枪但放弃

D.张某欲杀林某,在林某的食物中投毒,见林某食用后又不忍心,当即送林某去医院救治,林某经抢救仍然死亡

第 2 页 共 9 页

10、王某教唆李某去抢劫银行,李某接受教唆后,因害怕受惩罚,未去银行抢劫。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李某构成共同犯罪

B.如果李某15周岁,则王某属于间接正犯 C.对于王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D.王某、李某均不构成犯罪

11、关于缓刑,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 A.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

B.对于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不适用缓刑

C.对于数罪并罚但宣告刑为2年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适用缓刑 D.某甲犯故意杀人罪,但是有可能被适用缓刑

12、甲乙两人在菜市场捣乱,保安丙前来制止,甲挥刀朝丙头部猛力砍去,丙侥幸躲开,甲这一刀却砍中了乙的颈部,致其当场死亡。对甲的行为应该如何定性( )

A.故意杀人罪既遂 B.故意杀人罪未遂 C.过失致人死亡 D.无罪过事件

13、罪犯在被剥夺政治权利期间,可以从事以下哪一项活动( ) A.选举人大代表

B.为抗议物价飞涨而参加合法游行、示威 C.成为国家机关公务员 D.成为国有企业的员工

14、甲乘坐出租车企图在偏僻处对司机进行抢劫,坚持要司机将车开进路旁的偏僻小道,司机不肯,双方正在争吵时,联防队员赶到,发现有异,将甲抓获。甲的行为属于哪种犯罪形态( )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5、关于管制下列说法哪项是正确的?( ) A. 被判管制的犯罪分子,没有著作权

B. 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在劳动中应当同工同酬

C. 对于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应当由公安机关就近在拘留所执行

D. 管制的期限为1个月以上6个月以下,数罪并罚时不得超过1年

16、根据我国刑法规定,不能适用减刑的对象是被判处( ) A.管制的犯罪分子 B.拘役的犯罪分子

第 3 页 共 9 页 C.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犯罪分子

17、以下情形应予数罪并罚的是( )

A.赵某见军人甲某往皮包里装入手枪一把、钱款5万,遂趁其不备将甲某的皮包盗走

B.钱某盗窃正在使用中的电线数千米,数额较大

C.孙某为杀仇人A某,不顾B某站在A某身旁开枪射击,一枪将A某打死同时将B某打成重伤

D.李某在公共场所安装炸弹,炸死3人,炸伤10人

18、甲和乙共同持枪抢劫并致人死亡后分头逃跑,后甲因犯盗窃罪被抓获归案。在羁押期间,甲主动向公安人员供述了自己和乙共同抢劫的犯罪事实,并提供了乙的隐藏地点,将乙抓获,乙因抢劫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关于甲的抢劫罪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属于坦白,但不成立特别自首 B.成立特别自首,但不成立立功

C.成立特别自首和立功,但不成立重大立功 D.成立特别自首和重大立功

19、甲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当众持刀抢劫乙某(乙某合法配备枪支),乙某顾不得人多掏出枪来射击甲某,子弹射中甲某后又击中甲某身后的行人丙某。甲某当场死亡,丙某受重伤。则乙某对丙某造成的伤害较为合理的评价是( )

A.正当防卫 B.防卫过当

C.不认为是故意犯罪 D.故意伤害罪

20、张某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孙某有重大立功表现,受到表扬。受到表扬后次日,张某与刘某开玩笑时,将其推倒在地,刘某头部触地,当场昏迷,后抢救无效死亡,对张某应当如何处理( )

A.2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

B.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立即执行死刑

C.其所犯之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2年期满后执行死刑

D.2年期满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与过失致人死亡行为并罚

二、多项选择题(在备选答案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2分,共16分)

1、某甲欲杀某乙,向某乙连砍数刀后,见乙倒地没有再动,以为某乙已死,遂逃离现场。后某乙被人及时抢救未死。某甲的行为不属于( )

A.犯罪中止

B.实行终了的未遂 C.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D.犯罪既遂

第 4 页 共 9 页

2、以下情形必定属于我国刑法中首要分子的是指:( ) A.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B.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C.在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D.参加聚众犯罪的分子

3、下列哪些情形成立共同犯罪( )

A.甲与乙共谋杀丙,并由乙找来两把匕首,约定次日一同行动,但届时乙因为生病而没有前往犯罪地点,由甲一人杀死丙

B.甲为杀丙而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乙也想杀丙,但并不知甲已投毒,也往丙的水杯中加入毒药5克。丙被毒死,实验发现此种毒药的致死量为9克

C.甲发现某商店失火后,便立即叫乙:“现在是趁火打劫的好时机,我们一起去吧!”乙便和甲一起跑到失火地点,窃取了商品后各自回到家中

D.甲将丙打昏抢走其钱包,待甲走后,乙从躲藏处走出拿走丙的一部手机

4、下列情况不属于正当防卫的有( )

A.黄某被姚某殴打后扬言要报复,姚某听说就拿出一把菜刀,被许某劝阻在一旁,此时黄某想先发制人,就从姚某手中夺过菜刀,将其砍成重伤

B.李某身强力壮,对体弱的张某不满,伺机报复,一日见其和女友在一块,遂调戏侮辱其女友,张某看不过就抡起一根铁棍扑向李某,李某轻而易举的夺下铁棍,并将张某手臂打折

C.便衣民警胡某夜晚巡逻,在检查三轮车时被远处的司机林某误认为窃车贼,林某立即找了几个人赶到现场抓贼,而胡某也以为遭坏人袭击,双方因误会而发生冲突,民警开枪将司机打死

D.郭某见狂暴性精神病人吴某拿菜刀在砍杀自己的儿子,情急之下开枪(系合法配枪)将吴某打死。

5、按照刑法规定,应当减轻或免除处罚的法定量刑情节有( ) A.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 B.紧急避险过当的 C.自首后又有立功的 D.胁从犯

6、下列哪些情形不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

A.人民法院受理了王某自诉甲某伤害案件,甲某在接到刑事自诉状后离家出走;

B. 乙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诽谤案提出控告;

C.丙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张某抢劫,因丙某说话含糊不清,公安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将张某抢劫案立案;

D.丁某得知与其共同盗窃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遂逃离居住地藏匿。

7、下列犯罪行为人中,不能适用死刑的有哪些(

)

A.曹某因涉嫌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被抓获,被抓获时其已怀孕2个月,后因证据不足而被释放;2年后因发现新证据证明曹某的确卖给丁某2千克海洛因,

第 5 页 共 9 页 因而又被起诉

B.女青年刘某因绑架杀人被捕,在押期间与看守人员发生性关系致孕,审判之前已自然流产身体康复

C.妇女葛某在怀孕期间将丈夫杀死后逃逸,生产后不久即被公安机关抓获

D.王某在18岁生日当天酒后连杀两人

8、下列关于减刑、假释的说法,哪些是错误的( )

A.对于因杀人、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当他们被减刑后,如果剩余刑期低于十年有期徒刑,则可以假释

B.累犯如有重大立功,符合假释条件,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仍可假释 C.多次减刑后,原判为无期徒刑的,实际执行的刑期不能少于十年,刑期自被告人被关押时起计算

D.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审议决定,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法规竞合

2、犯罪集团

3、犯罪主体

4、犯罪中止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1、简述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

2、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一小题12分,第二小题14分,共计26分)

1、甲乙在乙家因事争执而至互殴,甲从地上捡起一木棍打乙,乙妻恐丈夫吃亏,从家中拿出一把菜刀递予其夫乙,乙持菜刀与甲对打,不想一刀砍中甲太阳穴,致甲死亡。后乙投案,但拒不承认其妻曾拿来菜刀递予他的事实。根据刑法总则理论,全面分析此案。

2、A欲盗窃甲某家,找B(15周岁)商量,B表示跟着干。但A觉得人手少,就去找C,C不同意,A就让B将C的父亲打成轻伤,逼C参加。后D主动为A提供了作案工具;E也主动加入,同意一起去,并和A等人一起计划。当晚,A、B、C前往甲某家盗窃。D趁A走后立即去公安机关投案交待情况;E害怕被抓借口肚子痛未去。半小时后,A、B、C到达甲某家,C在外放哨,A、B入户。B被甲某的家人当场抓获。A盗得5万元,逃离甲某家,在途中遇到公安人员,A为逃跑而将一名公安人员打成重伤,但终被擒获。则:

(1)A让B将C的父亲打成轻伤,在这起故意伤害案中,如何认定A、B的行为性质?

(2)A、B、C、D、E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为什么?

(3)A、B、C、D、E盗窃犯罪中分别居于何种地位,应当如何承担刑事责任? (4)各案件参加者的犯罪形态如何(提示:预备、未遂、中止、既遂)? (5)A在逃跑途中将一名公安人员打成重伤,B、C、D、E是否应对此承担刑

第 6 页 共 9 页 事责任,为什么?

第 7 页 共 9 页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刑法学总论》(304010013)期末考试试题(A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对象:法学专业2006级

本期末试卷满分为100分,占课程总成绩的100%。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C

5.C

6.B

7.D

8.D

9.C

10。C

11。B

12。A

13。D

14。A

15。B

16。D

17。A

18。D

19。C

20。D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ABC 3.AC 4.ABC 5.BD 6.ACD 7.ABD 8.ABCD

三、名词解释题

1.法条竞合—也称法规竞合,指数个法条所规定的数个犯罪构成之间存在包容或者重合关系(1分),当一个犯罪行为同时符合数个法条规定的犯罪构成时(1分),只能选择适用其中一个刑法条文的情况(1分)。

2.犯罪集团—-三人以上(1分)为共同实施犯罪而组成的较为固定的(1分)犯罪组织(1分)。

3.犯罪主体---是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1分),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人,包括自然人和单位(2分)。

4.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1分),自动放弃犯罪(1分)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情况(1分)。

四、简答题

1. 简述正当防卫的一般条件

(1)防卫意图:指行为人意识到不法侵害正在进行,为了保护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而决意制止侵害的心理状态(2分); (2)防卫起因:有不法侵害行为的发生,且侵害有一定的紧迫性(2分); (3)防卫对象:只能以不法侵害者为对象,不得侵害第三者(1分);

第 8 页 共 9 页 (4)防卫时间:不法侵害正在进行,即已经发生尚未结束(2分);

(5)防卫限度: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的,是防卫过当(1分)。 2.简述单位犯罪的特征

(1)单位犯罪行为由单位实施,单位即依法设立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3分);

(2)单位犯罪行为由我国刑法规定(1分);

(3)单位犯罪行为以单位名义实施,即单位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的名义实施(2分);

(4)单位犯罪行为是为单位谋取利益而实施,包括合法利益和非法利益(2分)。

五、案例分析题

1、(1)乙及其妻子的行为都构成犯罪(2分);

(2)甲与乙系互殴,因而乙不得主张防卫(2分)

(3)乙妻递刀与乙的行为表明其主观上存在伤害甲身体健康的故意;乙持菜刀与甲对打,主观上也存在伤害故意,因此构成故意伤害罪(或说构成故意犯罪)(3分) (4)甲的死亡与乙夫妻的共同伤害行为有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2分)。 (5)乙及其妻构成共同犯罪(1分)。

(6)乙不成立自首,因为他没有交代同案犯(2分)

2、(1)由于B未满16周岁,对故意伤害(轻伤)不负刑事责任,故A与B属于间接正犯关系。A应构成故意伤害罪,是犯罪行为;B不负刑事责任(3分); (2)B因不负刑事责任,不能成立共犯。E虽未参加盗窃,但参加了共谋,也属共犯。A、B、C均属共犯,既有共同犯罪故意,又有共同犯罪行为(3分); (3)A是主犯(直接实行犯),C是胁从犯(次要的实行犯),D是从犯(帮助犯),E是从犯(共谋犯)。对于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4分);

(4)A、C、D、E都构成犯罪既遂。共同犯罪中一人既遂,全体既遂(2分); (5)B、C、D、E不应对此承担刑事责任,属于实行过限(2分)。

第 9 页 共 9 页

第五篇:刑法总论多选题

第1——6章

ABC32.广义的刑法包括( )。 A 刑法典

B 单行刑事法律 C 附属刑法规范

D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ABCD33.下列属于罪刑法定原则的派生原则的有( )。 A 排斥习惯法 B 禁止有罪类推 C 禁止重法溯及既往 D 禁止绝对不定期刑

ABC34.在我国对刑法的立法解释的方式有( )。 A 刑法中用条文明确规定的解释

B 国家立法机关在法律的起草说明中所作的解释

C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实施中发生的歧义所进行的解释 D 国家立法机关工作人员撰写的刑法释义

ABC35.在行为人的行为介入了第三者或被害人的行为而导致结果发生的场合,要判断某种结果是否由行为人的行为所造成的,应当考察的因素有( )。 A 行为人的行为导致结果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B 介入情况的异常性的大小

C 介入情况对结果发生作用的大小

D 行为人的行为与介入情况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长短 ABCD36.以下哪些情况可以适用我国刑法( )。 A 我国公民甲将我国公民在泰国杀死

B 泰国人乙贩卖毒品到缅甸,途径我国云南时被捕 C 韩国人丙在韩国对我国公民实施抢劫

D 美国留学生丁在北京将法国留学生打成重伤 ACD37.关于不作为犯罪,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宠物饲养人在宠物撕咬儿童时故意不制止,导致儿童被咬死的,成立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B 一般公民发现他人建筑物发生火灾故意不报警的,成立不作为的放火罪 C 父母能制止而故意不制止未成年子女侵害行为的,可能成立不作为犯罪 D 荒山狩猎人发现弃婴后不救助的,不成立不作为犯罪

BD38.甲系某医院内科医生。在为病人乙治疗的过程中,与病人家属发生争执。后乙发病,甲不闻不问,病人家属百般恳求。甲称:“平时你们不是什么都懂吗?现在来找我干嘛?”结果乙因并发症死亡。对于甲的行为( )。 A 应当批评教育

B 构成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

C 甲的行为系由于病人家属吵闹引起,乙的死亡应由家属和甲共同承担责任 D 甲对乙的死亡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ABC39.有权对刑法作出司法解释的机关不包括( )。 A 各级人民法院 B 各给人民检察院 C 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D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BCD40.下列关于罪刑相适应原则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 A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法不溯及既往

B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事立法制定合理的刑罚体系

C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刑罚与犯罪性质.犯罪情节和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相适应 D 罪刑相适应原则要求在行刑中合理地运用减刑.假释等制度

AC4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犯刑法规定之罪的( )。 A 适用我国刑法 B 不适用我国刑法

C 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可以不予追究 D 刑法规定最高刑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应当不予追究 ABCD42.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的具体表现是( )。 A 行刑上一律平等 B 定罪上一律平等 C 同罪同罚

D 任何人都不享有刑法上的特权 BCD43.下列哪些行为不是犯罪( )。 A 甲酒后驾车将人撞死

B 乙驾车时,刹车突然失灵,致行人被撞死 C 丙趁黑夜盗得他人50元钱

D 丁狞猎时,误击了从树丛中跑出的一个人 AC44.刑法与其他部门法相比显著特点有( )。 A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关系的广泛性 B 鲜明的阶级性 C 处罚方法的严厉性

D 调整和维护的社会利益的广泛性 ABC45.刑法规定的内容包括( )。 A 犯罪 B 刑事责任 C 刑罚

D 保安处分

ABCD46.下列哪种情形体现出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A 对累犯从重处罚

B 对自首、立功的从宽处罚

C 对中止犯的处罚宽大于未遂犯、预备犯

D 对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ABCD47.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刑罚制度有( )。 A 累犯 B 自首 C 缓刑 D 减刑

ABC48.从解释的效力上来划分,刑法的解释可分为( )。 A 立法解释 B 司法解释 C 学理解释 D 限制解释

ABC49.我国刑法采取的保护管辖原则适用的条件有( )。 A 所犯之罪侵犯了我国国家或者公民的利益

B 所犯之罪按我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3年以上有期徒刑 C 所犯之罪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也应受处罚 D 所犯之罪尚未在外国进行审判

ABC50.下列哪些犯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 A 暴力取证罪 B 保险诈骗罪 C 贪污罪

D 故意杀人罪

AB51.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犯罪地包括( )。 A 犯罪结果地 B 犯罪行为地 C 罪犯住所地 D 罪犯被捕地

AC52.下列哪些犯罪行为应实行属地管辖原则?( )

A 外国人乘坐外国民航飞机进入中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B 中国人乘坐外国船舶,当船舶行驶于公海上时实施犯罪行为 C 外国人乘坐中国民航飞机进入法国领空后实施犯罪行为 D 中国国家工作人员在外国实施我国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ABD53.下列关于刑法解释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刑法的解释按解释的效力分为立法解释和文理解释 B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扩大解释 C 罪刑法定原则禁止类推解释

D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刑法施行中发生歧义所作的解释属于司法解释

某,17岁,因犯盗窃罪被公安机关逮捕,法院根据刑法第17条第3款的规定,对其从轻处罚,符合刑法的( )。

A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

B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C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D 罪刑法定原则

第7——11章

ABCD39.下列哪些选项不构成犯罪中止?( )

A 甲收买1名儿童打算日后卖出。次日,看到拐卖儿童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的新闻,偷偷将儿童送回家

B 乙使用暴力绑架被害人后,被害人反复向乙求情,乙释放了被害人 C 丙加入某恐怖组织并参与了一次恐怖活动,后经家人规劝退出该组织 D 丁为国家工作人员,挪用公款3万元用于孩子学费,4个月后主动归还

AC40.甲乙共谋伤害丙,进而共同对丙使用暴力,导致丙身体的某一部位受重伤。但是,不能查明该重伤由谁的行为引起。对此,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 )。 A 由于证据不足,甲乙均无罪

B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罪的共犯,都应对重伤结果负责 C 由于证据不足,认定甲乙成立过失致人重伤罪较为合适 D 甲乙成立故意伤害(重伤)罪的共犯

ABD41.关于共同犯罪的判断,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 甲教唆赵某入户抢劫,但赵某接受教唆后实施拦路抢劫。甲是抢劫罪的共犯 B 乙为吴某入户盗窃望风,但吴某入户后实施抢劫行为。乙是盗窃罪的共犯

C 丙以为钱某要杀害他人为其提供了杀人凶器,但钱某仅欲伤害他人而使用了丙提供的凶器。丙对钱某造成的伤害结果不承担责任

D 丁知道孙某想偷车,便将盗车钥匙给孙某,后又在孙某盗车前要回钥匙,但孙某用其它方法盗窃了轿车。丁对孙某的盗车结果不承担责任 ABCD42.下列哪些案件不构成过失犯罪?

A 老师因学生不守课堂纪律,将其赶出教室,学生跳楼自杀

B 汽车修理工恶作剧,将高压气泵塞入同事肛门充气,致其肠道、内脏严重破损 C 路人见义勇为追赶小偷,小偷跳河游往对岸,路人见状离去,小偷突然抽筋溺毙 D 邻居看见6楼儿童马上要从阳台摔下,遂伸手去接,因未能接牢,儿童摔成重伤

ABD43.甲把假枪当成真枪杀乙。杀乙时又把丙的尸体当成了乙。他正欲开枪时,被丁阻止。甲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的( )。 A 工具不能犯的未遂 B 对象不能犯未遂 C 实行终了的未遂 D 未实行终了的未遂

ABD44.甲、乙二人所乘坐的“克林顿”号客轮在海上遇难,二人落水一同游向一块木板。甲抓住木板后,发现木板只能承重一人,于是将已经抓住木板的乙推开,致使乙溺水身亡。甲的行为不属于( )。 A 紧急避险,不应当处罚

B 避险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C 避险过当,构成故意杀人罪,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 避险过当,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应当从轻或减轻者处罚 ABCD45.对下列哪些情形应当追究刑事责任?( ) A 15周岁的甲在聚众斗殴中致人死亡

B 15周岁的乙非法拘禁他人使用暴力致人伤残 C 15周岁的丙贩卖海洛因8000克 D 15周岁的丁使用暴力奸淫幼女

AC46.某甲与妇女某乙有一段通奸行为,当他们听到他人议论乙丈夫将向有关方面告发时,某甲自认为他犯了罪而向司法机关“自首”。某甲属于( )。 A 法律上认识错误 B 事实上认识的错误 C 行为性质的错误 D 对象的错误

ABC4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甲取得患有绝症的病人乙的同意而将其杀死,甲仍然构成故意杀人罪 B 甲以出卖为目的收买生活贫困的妇女乙后,经乙同意将其卖给一个富裕人家为妻,甲仍然构成拐卖妇女罪

C 甲征得不满14周岁的幼女乙同意而与之发生性行为,甲仍然构成强奸罪 D 甲在收买被拐卖的妇女乙后,按照乙的意愿没有阻碍其返回原居住地,对甲仍然应当追究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的刑事责任

AD48.甲与乙共谋次日共同杀丙,但次日甲因腹泻未能前往犯罪地点,乙独自一人杀死丙。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A 甲与乙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B 甲与乙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C 甲承担故意杀人预备的刑事责任,乙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D 甲与乙均承担故意杀人既遂的刑事责任 ABCD49.下列哪些行为不构成单位犯罪? A 甲、乙、丙出资设立一家有限责任公司专门从事走私犯罪活动

B 甲、乙、丙出资设立的公司成立后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为主要经营活动 C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以公司名义印刷非法出版物,所获收入由他们二人平分

D 某公司董事长及总经理组织职工对前来征税的税务工作人员使用暴力,拒不缴纳税款 ACD50.因乙移情别恋,甲将硫酸倒入水杯带到学校欲报复乙。课间,甲、乙激烈争吵,甲欲以硫酸泼乙,但情急之下未能拧开杯盖,后甲因追乙离开教室。丙到教室,误将甲的水杯当作自己的杯子,拧开杯盖时硫酸淋洒一身,灼成重伤。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未能拧开杯盖,其行为属于不可罚的不能犯 B 对丙的重伤,甲构成过失致人重伤罪 C 甲的行为和丙的重伤之间没有因果关系

D 甲对丙的重伤没有故意、过失,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CD51.甲仇恨乙,某日误将碱面当毒药投入乙水杯,乙喝后安然无恙,甲的行为属于( )。 A 意外事件 B 对象认识错误 C 手段认识错误 D 故意犯罪

ABCD52.下列哪些行为属于过失犯罪( )。

A 甲没有驾驶执照,却在马路上驾驶汽车,行至一急拐弯处时,因为缺乏驾车技能,而没有避免事故的发生

B 乙持有驾驶执照,但在极度疲劳时驾驶汽车,行至一急拐弯处时,因为无力控制汽车而发生交通事故

C 丙持有驾驶执照,驾驶面包车行至某商店时因购物,未使发动机熄火,让12岁小孩坐在副驾驶位上。后者驾车前行,导致他人重伤

D 猎人丁在深山老林打猎,误把上山采药的老农当作野猪,开枪致其死亡

ABC53.甲举枪射击乙,但因没有瞄准而击中丙,致丙死亡。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 甲的行为属于打击错误

B 甲的行为属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事实认识错误 C 甲构成故意杀人(既遂)罪

D 甲构成故意杀人(未遂)罪与过失致人死亡罪

第12——18章

ABD43.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有下列情形( )之一的,二年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A 有过失犯罪 B 有一般立功表现 C 有故意犯罪

D 无任何好的或者坏的表现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AB44.下列属于牵连犯的有( )。 A 以伪造公文的方法窃取公私财物 B 非法侵入住宅杀人 C 盗窃枪支后杀人

D 盗窃军车后冒充军人招摇撞骗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ABD45.对于累犯,( )。 A 应当从重处罚 B 不得适用缓刑 C 不得减刑 D 不得假释 正确答案:ABD 多选题

AD46.大赦,特赦通常由下列机关以命令的形式宣布( )。 A 国家元首 B 最高人民法院 C 国务院

D 最高权力机关 正确答案:AD 多选题

ACD47.下列哪种情形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A 在人民法院受理了齐某自诉汤某故意伤害案件后,汤某离家杳无音信 B 丛某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钟某侮辱案提出控告

C 薛某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因其说话颠三倒四,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有怀疑而未立案

D 秦某得知与其共同诈骗的李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后逃离居住地藏匿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BCD48.罚金与罚款的区别在于( )。 A 期限不同 B 性质不同 C 适用对象不同 D 适用机关不同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CD49.刑罚消灭的法定原因有( )。 A 刑罚执行完毕 B 缓刑考验期满 C 假释考验期满 D 赦免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ACD50.关于禁止令,下列哪些选项是错误的?

A 甲因盗掘古墓葬罪被判刑7年,在执行5年后被假释,法院裁定假释时,可对甲宣告禁止令 B 乙犯合同诈骗罪被判处缓刑,因附带民事赔偿义务尚未履行,法院可在禁止令中禁止其进入高档饭店消费

C 丙因在公共厕所猥亵儿童被判处缓刑,法院可同时宣告禁止其进入公共厕所

D 丁被判处管制,同时被禁止接触同案犯,禁止令的期限应从管制执行完毕之日起计算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ABC51.刑罚权包括( )。 A 制刑权 B 求刑权 C 量刑权 D 免刑权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52.刑事责任消灭的法定原因有( )。 A 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

B 刑法规定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 C 尚未追诉刑事责任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已经死亡 D 其他特殊原因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53.赵某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刑满释放后3年半又因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对赵某依法不得适用( )。 A 假释 B 缓刑 C 减刑

D 临外执行 正确答案:AB 多选题

ABC54.我国刑法中对牵连犯的处罚原则有( )。 A 从一重处断 B 从一重从重处断 C 数罪并罚 D 从轻处罚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55.减刑的适用对象是( )。 A 被判处管制.拘役的犯罪分子 B 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C 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缓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C56.撤销假释的条件有( )。 A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犯新罪

B 在假释考验期限内,发现在判决宣告以前有漏判之罪 C 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公安部门有关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 D 没有立功表现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BC57.对犯罪分子追究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从( )开始计算。 A 犯罪预备之日 B 犯罪之日

C 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自犯罪行为终了之日 D 犯罪结果之日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ABCD58.对( ),不适用死刑。

A 已经自然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B 已经人工流产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C 已经自然分娩的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D 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女青年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CD59.我国刑法中一罪的类型有( )。 A 实质的一罪 B 想象的一罪 C 法定的一罪 D 处断的一罪 正确答案:ACD 多选题

ABCD60.刑罚与其他法律制裁的关系是( )。 A 严厉程度不同 B 适用对象不同 C 适用机关不同 D 适用根据不同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ABC61.我国刑法理论中实质一罪包括( )。 A 想象竞合犯 B 结果加重犯 C 继续犯 D 连续犯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BCD62.下列各项,不能认定为自首的有( )。

A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后作虚假供述,但在一审宣判前能如实供述的 B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以后又逃跑的

C 共同犯罪的主犯仅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

D 向担任人民警察的好友诉说自己的犯罪事实,共商逃避打击的对策的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D63.下列各项中,应当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 )。 A 累犯

B 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 C 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

D 被判处死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 正确答案:BD 多选题

ABC64.罗某因涉嫌抢劫被公安机关拘留后,寻机脱逃。对罗某的抢劫行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追诉期限为10年 B 追诉期限为15年 C 追诉期限为20年

D 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正确答案:ABC

多选题

ABCD65.刑事责任的解决方式包括( )。 A 定罪判刑 B 定罪免刑 C 转移处理 D 消灭处理 正确答案:ABCD 多选题

BCD66.赖以实现一般预防的刑罚功能有( )。 A 个别震慑功能 B 法制教育功能 C 安抚补偿功能 D 一般威慑功能 正确答案:BCD 多选题

BC67.数行为在处理时作为一罪的是( )。 A 集合犯 B 牵连犯 C 连续犯

D 结果加重犯 正确答案:BC 多选题

BCD68.下列各项属于立功表现的有( )。 A 揭发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的 B 协助司法机关抓捕同案犯的

C 提供侦破其他案件的线索,经查证属实的 D 阻止他人犯罪活动的

上一篇:写给保险公司的感谢信下一篇:县公安局业务培训方案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