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文化论文范文

2022-05-11

评职称或毕业的时候,都会遇到论文的烦恼,为此精选了《杭州文化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茶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第一篇:杭州文化论文范文

杭州文化产品设计研究

【摘 要】从文化的层级结构出发,分析了杭州地域文化对象的层次结构与产品设计元素之间的层级关系,融合地域文化产品的设计程序与方法,提取杭州自然景观荷花文化的层级元素,通过信息提取、设计定位、产品设计等阶段进行文化产品设计,为设计人员进行文化产品设计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杭州地域文化 产品设计 荷花

引言

文化对产品的设计从内在到外延都有极大的影响。可以说产品设计始终是在当地文化的约束和滋养下进行和发展的。杭州蕴含了旖旎的山水风光及特有的动植物自然景观。从这些独特的景观文化中提取设计元素并融入到产品设计中,既可以增强杭州文化产品的识别性和附加值,还可以伴随产品的使用传播独特的文化,实现应用和传承地域文化的双重效果。

1 文化产品层次研究

基于语言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文化常常被描述为与人类文明发展过程相关,牵涉到语言、习俗、信仰、艺术、思想以及行为的过程[1]。Frans Boas认为文化由三个层级构成,它包括物态文化,即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行为文化,人际交往中以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表现出来的行为模式;心态文化,人在社会意识活动中孕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等主观因素,它是文化的核心。Leong 和Clark亦将文化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研究层次[2]:有形的、物质的外在层次,行为的、习俗的中间层次和意识形态的、无形精神的内在层次。

综合以上对于文化内容归类分层的理解,参考现有的文化层次划分,本研究中将地域文化的要素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外在的物态文化层,包括该地域的历史器物文物以及图样纹饰,艺术文化遗产、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以及建筑等。中间的行为文化层,指该地域人们独特的风俗习惯、行为模式。内在的心态文化层,该地域人们的意识形态、精神、价值观和信仰,以及他们的审美观。

徐启贤、林荣泰为了在设计时更容易对比、应用地域文化元素,将文化的三层次分别对应了产品设计时所需要考虑的设计因素[3]。文化的形体层次对应产品设计中的色彩、质感、造形、表面纹饰、线条、细节处理、构件组成等属性。文化的行为层次对应了产品的功能、操作性、使用便利、安全性、结合关系等属性。文化的心理层次对应产品使用时引申出的文化涵义、故事性和情感。

2 文化产品的设计程序与方法

在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文化对象的文化因素重新审视、思考和定义,从而获取大量有价值的设计元素并融入到设计之中。在具体设计实践中可以通过信息提取、设计定位以及产品设计三个阶段来完成文化产品的设计开发工作。

2.1 信息提取

在设计探讨初期,通过实地走访、文献检索等多种方法对文化的表象及意涵加以调研, 提取初始文化对象中所蕴含的的文化因素,获取三个层面的设计元素,包括与形体层次相关的形态、材质和色彩,与行为层次相关的功能、使用方式和操作性等,以及与心理层次相关的情感、文化内涵和故事等文化设计元素。通过文化信息提取的过程,设计师能够从文化对象中获取设计信息,构建文化产品的基本设计元素,并加以评估和利用。

2.2 设计定位

通过信息提取的阶段,设计师对文化对象中的设计元素有了较为深入地理解,此时,设计师要结合以往积累的设计经验,通过对文化、技术、社会之间的转换与思考,将文化对象中获取的设计元素转换为设计知识。在搜集的资料中撷取当地文化特色,并与目标产品以及使用需求进行合理化结合,以确定产品的设计定位。

2.3 产品设计

经过前两个阶段,设计师就可以将这些积累的知识同对产品设计的理解相结合,应用文化因素的三个层次来设计文化产品,将文化涵义转换并适应于设计目标的文化产品。外在的形体文化层次,可将所撷取的文化元素通过明喻、隐喻、寓意、象征、借用、重构等设计手法, 将抽象的文化元素转为具体化呈现,设计出具有文化表征的创意产品;中间的行为文化层次,可以通过实际探访观察当地人们的生活形态,使设计充分符合文化产品使用时所需的情境和考虑的重点;内在心理文化层次, 通过对文化资料的系统整理和选取, 形成概念并转换。使用者可以通过观看、触摸、认知和使用等方法来感知所设计的文化创意产品,达到对所用文化元素的共鸣。

3 杭州文化产品设计

杭州地域文化丰富多彩,而最具代表性且最有特点的便是杭州西湖的自然景观。西湖傍杭州而名,荷花因西湖而盛。古时的白乐天守杭时有“绕郭荷花三十里”之句。南宋杨万里的“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把西湖的咏荷诗词推到了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巅峰。作为城市文化的符号和缩影,今日的曲院风荷、断桥残荷和西溪碧荷不仅是杭州西湖最直观的自然景点,还同时蕴含了大量极具品质的历史文化元素。它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文明的象征和社会生活的缩影,展现了当时人和自然交融的和谐程度。它能够唤起人们对杭州独特景观文化的感知与记忆。藕丝牵作缕,莲叶捧成杯,在杭州文化产品的设计元素中它可以起到承载和传播城市文化的名片作用。

首先,从荷花的形体层导出设计元素。形体层主要以荷花元素为主,荷叶宽大圆形呈盾状,表面深绿色,全缘稍呈波状,圆柱状叶柄挺举荷花高托水面。花瓣多数,矩圆状椭圆形至倒卵形,由外向内渐小,嵌生在花托穴内,花托表面具多数散生蜂窝状孔洞。花色有白、粉、深红、淡紫色、黄色或间色等变化[5]。整体造型优雅,色彩质朴,可以作为设计元素融入到文化产品设计之中。

其次,从行为层提取设计元素。荷花作为中国十大名花,可在湖泊池塘中吐红摇翠,水缸盆碗中亦能风姿卓越,其外表有沁人心脾的观赏价值,其果实有别具一格的实用价值。荷花的这些功能也可考虑到产品设计中。

最后,从心理层提取设计元素。荷花出尘离染,娴静高雅,一直是历代文人咏诗作文的对象,也是佛教艺术中常见的符号,它也是圣洁祥瑞,驱浊辟邪,纯洁清高,遗世独立的代表。这种心理层面的设计元素不仅是从几千年的荷花文化中引申和导出,今天的杭州种植荷花静默的环境、西湖清冽的水质、周边浩淼的水系及东方园林独特设计风格均展现了人们绿色环保和谐自然的意愿,也给现代设计工作者提供了更大的想象空间,提出了新的设计课题。

在成功提炼出荷文化三层次的关键设计元素后,要根据积累的设计经验和知识把这些设计元素信息转换为能够为现代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设计知识。

利用荷花作为观赏性水中花的特性,将产品设计定位为加湿器。它模仿荷花的水生长环境,让水在雾化过程中,释放大量负氧离子,有效增加室内湿度,并与空气中漂浮的烟雾、粉尘结合使其沉淀,除去空气中的异味。还可以添加荷香的精油,让荷香舒缓神经,滋润肌肤,消除疲劳。加湿器小巧便捷,可直接放入水杯之中,可以作为时尚的摆设,同样也环保实用。加湿器的这些功用能很好地体现荷花的特性,唤起用户对杭州荷文化景观的记忆。

在产品设计阶段,根据之前所搜集的荷文化设计元素将其合理地运用到加湿器设计中。产品的整体造型选用荷花中心部位的花托为基本形态,呈倒圆锥状,颜色选取荷花的粉白花色及荷叶的翠绿色,色泽素雅恬淡。顶部分布小孔,作为水雾出口,喷出的雾气能形成荷花花瓣之状。材质上选用杭州本土宋窑白瓷,质感圆润饱满,丰富了产品的文化信息量,给人以温润如玉的舒适感。加深了用户对此文化景观环境的理解。最终产品见图1和图2。“荷韵”加湿器产品充分展示了荷文化的内涵,再加上设计人员对现代产品设计的独到理解,实现了其文化因素各个层次在文化产品中的体现。

结语

人类在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工业文明以后,人们在精神与物质领域越来越追寻返璞归真的生活方式。这种倾向反映在对现实要求上即希望产品在满足功能的前提下更注重材料的自然属性和人内心深处的精神诉求。文化是人们共有的生活形态,相同的生活体验与共同的文化记忆最容易感动人心。我们需要有自己的意识形态、精神面貌以及价值观来设计文化产品,使中国的传统、文化、自然、哲学、思想得以保护和传承。荷花型加湿器是设计者本土思考的结果,是具有文化延续的一个生活道具,它确确实实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邱春林.设计与文化[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2]Leong,B.D.Culture—Based Knowledge Towards New Design Thinking andPractice—A Dialogue[J].Design Issues,2003:(19)48-58.

[3]LIN Rung-tai.Transforming Taiwan Aboriginal Cultural Featuresint o Modern Product Design: A Case Study of a Cros scultural Product Design Model [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sign,2007,1(2):47-55.

[4]钟蕾,王宁宁.基于系统论的天津民俗旅游纪念品设计探讨[J].包装工程,2010,31(6):9-12.

[5]张义君.荷花[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1.

作者:陈辰

第二篇:浅析杭州茶文化旅游

摘要: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迅速发展的一种旅游形式,茶文化与旅游业的有机结合,不仅为旅游业增加了人文内涵,又弘扬了中华茶文化。杭州是我国著名的茶文化发源地,有丰富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茶文化旅游应作为其最具潜力的产业来开发,实现其旅游价值。

关键词:杭州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茶文化旅游概述

茶文化旅游是以茶及茶文化为主题而展开的系列旅游活动。它是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茶文化旅游是利用茶叶的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保健实用价值等吸引旅游者进行休闲体验的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它是将茶叶生态环境、茶生产、自然资源、茶文化内涵等融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以秀美幽静的环境为条件,以茶区生产为基础,以茶区多样性的自然景观和特定历史文化景观为依托,以茶为载体,丰富的茶文化内涵和绚丽多彩的民风民俗活动为内容,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而涵盖观光、求知、体验、习艺、娱乐、商贸、购物、度假等多种旅游功能的新型旅游产品。

二、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西湖秀丽的山水孕育了龙井茶,而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杭州,更是吸引了有识之士为杭州谱写茶文化的诗话篇章。

千百年来,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如柴米油盐酱醋茶。千百年来,人们除了品茶,还追求“廉、美、和、敬”的茶德,如琴棋书画诗酒茶。正是这些平凡与高尚造就了茶文化的秀丽篇章。西湖风景区内韬光烹茗井。是因为白居易与韬光禅师汲泉煮茗,至今让人记忆犹新。而据史料记载,唐宋两代嗜茶并留下诗文的就有好多。如白居易、范仲淹、苏轼、陆游等,他们为杭州茶文化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05年中国茶叶学会、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中国旅游报》等10家权威机构联合授予了杭州市“中国茶都”的称号。作为茶都,茶文化旅游也因此显示了无限的生机。杭州茶文化旅游作为一项新型的旅游项目,以自然资源优势为基础。西湖龙井开茶节、西湖茶文化博览会、茶文化嘉年华等地方节庆为平台。吸引大量中外游客,虽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但仍存在问题与不足。

(一)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够,管理不善

茶文化旅游的绝好平台——西湖龙井开茶节、中国茶博览会、国际名茶之乡博览会等很多很有特色的节庆活动并没有很好地发挥作用。市场管理不善,行政体制混乱,对西湖龙井茶也产生了很多负面影响。其次,杭州本身所具有的旅游资源也没有很好地利用。例如:中国茶叶博物馆却是冷冷清清,来参观的人很少,只在节日期间热闹一阵,接着形成巨大反差。而且,很多商家为了谋取更多利润,吃、住、行、娱、游、购六大元素,往往只体现在“购”上,更有甚者,将茶叶以次充好,不择手段,不断提高产品价格,却弃产品质量于不顾,往往适得其反。人们到处见到冒牌的西湖龙井茶,使得游客的戒备心理越来越重,失真的茶文化旅游商品更使得游客不敢在旅游区购物,从而影响到整个旅游业发展,产生恶性循环。

(二)独立的茶文化旅游开发路线不足,产品结构单一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样,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作为茶文化旅游的专项路线却少之又少,是我国旅游事业的一大遗憾。而且旅游产品结构很单一,在单一的茶文化旅游项目中,游客的活动形式仅限于游园采茶、购物、茶艺,而不是以个性化的方式参与其中,所以并没有得到很强的感官体验,效果不好也可想而知。虽然茶文化旅游资源很多,但是却缺乏精品路线,只有之江段的梅家坞、龙井村等一小块地方有较稳定的客源,其他很多地方并没有实现其应有的旅游价值。旅游项目缺乏内涵和其应该有的旅游体验项目,从而得不到旅游者的重视。

(三)缺乏具有专业修养与知识的茶文化旅游人才

茶文化旅游除了重视物质享受以外,还很重视精神体会,而这种精神体会只单纯依靠旅游者自己是不够的,往往需要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进行讲解和引导,作为一个“形象大使”,达到茶文化与旅游的完美衔接。这就对导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就目前杭州旅行社的从业人员来说,还存在着素质不均、没有很强的创新意识等问题。

(四)不够重视茶文化旅游资源生态开发与保护

“文化旅游”“茶文化旅游”“生态旅游”这些已经被人们所熟知,但是,“茶文化生态旅游”目前还没有很明确的概念。文化生态旅游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其意义就是文化旅游产品的生态化开发和文化旅游资源的生态保护。虽然近年来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发展很快,有“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与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

三、杭州龙井茶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

茶文化旅游的发展中所存在的问题,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顺利发展,笔者就此提出以下几点解决方法:

(一)不断开发市场,加大宣传与管理力度

从整体上来说,杭州的茶文化旅游宣传力度不强。对于杭州市民和外地旅游者来说,西湖龙井开茶节等活动可以使其对于茶文化有更深一步的了解。除了有盛大的祭茶仪式外,一些以茶文化为主体的歌舞、民俗表演等会激起游客的兴趣,是一种强有力的宣传方式,有利于提高杭州茶文化旅游的知名度。但是,在宣传中,必须有侧重点,要注意挖掘和介绍茶文化内涵与特色。对于旅游市场的开拓来说,应该将重点放在杭州的主要客源国,如韩国、日本、印度等,这些国家本身有饮茶的传统,所以是稳定的客源国。同时应加强市场管理,切忌唯利是图,努力营造茶文化氛围和特色旅游环境,完善旅游管理法的法规与制度。

(二)适当增加茶文化旅游专线,丰富产品结构与内涵

茶文化旅游更注重旅游者的精神体会,所以经营者不只要重视物质内涵,还有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与旅游部门加强合作,努力推出旅游精品专题线路必不可少,当然,还要综合考虑收费标准、季节、时间等因素。比如说:青少年求知欲强,追求刺激,可以安排夏令营等活动,请茶学专家讲授茶文化知识,并让他们亲自参与到采茶、制茶、品茶的活动中去,体验茶文化氛围;对于中老年游客来说,他们更注重保健与养生,所以在旅游过程中,更注重意境,让身心彻底放松。体会茶的保健功效。在茶文化的展示上应加强层次感,在形式上加强多样性,丰富产品结构及内涵,树立好茶都形象。使“中国茶都”成为杭州继西湖之后的又一旅游名片。

(三)全面培养茶文化旅游专业人才

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除了专业知识的掌握,可定期举办茶文化知识讲座、茶艺表演等。在注重知识更新的同时,还要对茶文化的历史,茶的采制、品饮、轶闻及等级区分等方面有所了解。而单有高素质的导游人员还不够,还得有战略性的旅游经营策划方面的人才,在茶文化旅游路线设计、营销上下功夫,才能在最大程度上适应茶文化旅游的发展。

(四)合理利用茶文化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杭州茶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应该以原生态开发为主,商业开发为辅,从物质与非物质、有形与无形两个方面来加大开发力度。比如要搜集、整理、恢复、保护传统茶文化表演,如斗茶、祭茶、茶宴、茶戏、茶歌舞等,促进茶文化保护,同时硬件设施要与自然、人文环境相协调,让游客充分体会当地茶文化的魅力。

四、总结

杭州茶文化源远流长,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生动、鲜活、立体的博物馆。随着杭州旅游业的持续发展,茶文化旅游必将成为高品位的旅游项目,也必将提升杭州这个旅游城市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商品价值、服务价值和品牌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琳洁,论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现状,茶叶,2007,33(3).

[2]宋丁,茶休闲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特区经济,2009(2).

[3]瞿葆,浅谈民俗旅游的发展方向,消费导刊,2009(9).

[4]林朝赐,张文文,刘玉芳,陈春芬,茶文化旅游与茶叶经济发展,中国农学通报,2008,24(2).

作者:瞿 葆

第三篇:杭州手工艺亮相文化遗产日

2012年4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传来让所有杭州手工艺人都大为振奋的好消息——杭州成为以“工艺与民间艺术之都”加入“全球创意城市网络”的城市。这意味着,杭州传统的手工艺和民间艺术有了新的发展空间。

两个月以后的6月上旬,我们迎来了自2006年来,中国第七个“文化遗产日”。“手工技艺”自然成了今年文化遗产日系列活动的关键词之一。6月8日,在位于西湖文化广场的浙江自然博物馆里,我现场领略了专门为文化遗产日举办的“吴越天工”杭州都市经济圈民间手工技艺展盛况。

现场的火爆情景出人意料。主办方在现场安排了十多个项目的艺术家或传承人进行技艺表演,每个表演点都被前来观看的市民挤满。

本土艺人:传承地方特色

杭州本土艺人是此次大展挑起大梁的一支队伍。被称为“最后的男工绣”的杭绣艺人赵亦军,是现场人气最旺的大师。现场展出赵亦军的作品《观经图》,高1.8米,宽1.6米,作品正面有532个人物,背面7721个字,充分展示南宋宫廷绣的风采。

杭绣,起源于汉代,南宋时为鼎盛时期,清末民初杭州的后市街、天水桥、三元坊、弼教坊一带有刺绣作坊近20处,刺绣艺人200余人,以男工为主,行业中有只收男工不收女、只传媳妇不传女儿的规矩,并一直沿传到民国,成为杭绣的一大特色。

但如今,杭州从事男工绣的只剩下赵亦军一人。

在攀谈中,我得知,赵亦军生于1946年,是土生土长的杭州人。他的师傅叫张金法,是一个非常有名的杭绣老艺人,曾经为京剧大师周信芳绣过戏服。赵亦军从13岁开始学刺绣,一枚绣花针拿了整整半个世纪,从英俊少年到满头华发。

“1960年,我考入杭州首届工艺美术学校刺绣班,当时的30多位同学中有6位男生;1964年毕业分配到杭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从事刺绣工作;1999年因病提前退休,一直在家搞创作。”赵亦军话不多,简简单单几句,就总结了整个艺术人生。旁人告诉我,这些年,他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几乎都在忙着刺绣,每天都要坐在绣架前十来个小时。

不过,即使争分夺秒地做,赵亦军积累的作品也不太多。他说,从1999年到现在只做了3件作品,一幅《大日如来》他绣了整整3年。这次现场展出的《观经图》用了8年,是他最新完成的,也是最得意的作品之一。

在一本画册里,我看到了很多赵亦军之前的作品。内容大多是佛教题材。他说:“我对杭绣有感情,总想把杭绣最有特色的一面推广出去。杭州男工绣最典型的就是彩线绣和盘金绣相结合的一种针法,就像工笔画,一横一划都交代得很清楚,就是柔中有刚,结构非常严谨。内容方面,过去在龙袍上绣,光彩夺目,现在不绣龙袍了,用什么载体才能把这一特色充分表现出来呢?想来想去想到了绣佛像,我觉得杭绣与佛教题材有天然的共通之处,用历史悠久的杭绣来创作金碧辉煌的佛像,这种表现形式是最适合不过了,所以就创作了一系列佛教题材的作品,推出后反响果然不错。”

现在,赵亦军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告诉我,学杭绣是件苦差事,对学生的要求又高,又没有什么经济效益。创作一幅杭绣作品,成本高,成效慢,一件东西要做好几年,像他做一辈子都可能办不了一个展览,更谈不上发财,所以当年一起在杭州工艺美校学杭绣的5个男同学都陆续改行了,只剩他一个人坚持了下来。所以,他现在最想要做的事,就是把杭绣的技艺传下去,“如果有人真心愿意学,我非常愿意教。”

周边艺人:融入大杭州艺术

如果说赵亦军和他的杭绣,让杭州人对本土工艺分外自豪的话,那么姚秀林手底的苏绣,则让观众大开眼界,了解了周边艺人的高超水平。

今年46岁的姚秀林是江苏吴县人。她的家乡是苏绣之乡,母亲、奶奶、外婆都是绣花女。“虽然出身于苏绣之家,但是我想学艺时正赶上‘文化大革命’,那时候谁也不敢绣牡丹、龙凤、波斯猫之类的东西,因为这些都是‘资产阶级情调’。”姚秀林回忆。

“文革”结束后,姚秀林才开始拜师学艺。有母亲、外婆的指点,加上自己努力,几年功夫她就练就了手艺。1987年余杭黄湖镇办起了工艺雕刻厂,雕刻厂到吴江招聘师傅,姚秀林就应聘来到黄湖,之后正式落户余杭。

姚秀林说,她的作品被人接受,也是融入大杭州的艺术圈带来的好处。就在几年前,著名服装企业“斯凯菲尔”的芬兰籍总经理JoukoVesalaineu先生来杭州考察时,偶然看到了姚秀林的作品,大加褒扬之后,才被更多的人知晓。杭州市工艺研究所所长陈水琴最为推崇姚秀林绣的牡丹花,她说姚秀林一枚针、一缕线,竟能绣出508种不同姿态、栩栩如生的牡丹,堪称“苏绣第一枝”。

这几年,姚秀林绣的牡丹花远销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近销全国各地,被北京、上海、天津等许多大都市的星级宾馆购买。目前,有几名年轻的农家女拜姚秀林为师,潜心学习苏绣技术,绣花产业在黄湖渐成气候。

看姚秀林绣花,是一种乐趣。工作台蛮简陋,是用几条木棍做的,中间紧绷着一块绸缎,绸缎上已经画上了牡丹花的底纹。姚秀林身边摆着一缕缕丝线,五颜六色的,仅红色丝线就有30多种。姚秀林穿针走线极快,但不一会就要换丝线,换丝线的时间要多于走线时间,就在十分的耐心中,她绣出了天姿国色。

集体创作:让艺术走出去

在现场,68岁的房金泉制作油纸伞,引来了许多市民的围观。

有人告诉我,正是这位老艺人制作的余杭纸伞,去年夏天在米兰工艺展上大放异彩,成为第一批成功“走出去”的杭州本土艺术品之一,也让一直在寻求传统保护和延续油纸伞生命的几个余杭老艺人破茧成蝶。

很多人都觉得,似乎所有与油纸伞相关的影像,比如烟柳画桥、断桥相会、长亭相送……都与那让人难以忘怀的情感有关。随着历史的发展,油纸伞不可避免地成为一种记忆。

可是,正是老艺人房金泉的双手,把记忆变成了货真价实的真金白银。

房大师很谦虚,他说,纸伞的手艺,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上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市场上钢制骨架的晴雨两用伞的出现,代表着传统制伞工艺的“余杭纸伞”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手工制伞师傅们也纷纷改行换业。

家住瓶窑镇塘埠村的制伞师傅刘有泉、房金泉他们,在当时就萌生了把这种传统手艺留下来的念头,这几位手艺人不声不响地买回了100把竹伞骨架,藏在家里。因为制作一把传统的油纸伞,需要好几个工种几十道工序,另外也迫于生计,这100把伞骨架在几位老艺人的家里,一放就是30多年。

直到2007年,已近退休之年的刘有泉找到了几位志同道合的老朋友—当时63岁的房金泉和62岁的陈月祥老师傅,准备“重操旧业”;他们各自分工负责锯竹、刮青、平头、劈骨、锯槽、削骨……60岁的沈丽华负责排伞骨、穿伞……73岁的孙水根则负责糊伞、装柄……衣食无忧的几位老人家,这一次是真想把这传统的油纸伞制作工艺复活,并传承下去。

一把“余杭纸伞”要历经70多道工艺,而且每一道都是手工,尤其是精密度极高。

四位老师傅都是10岁出头便开始学艺,70多道工艺各有所精,几经揣摩、改良、完善,终于,一把铺满历史韵味的油纸伞呈现在大家面前。

尽管每把伞都严格按照传统工序制作,价格也只能卖到一两百元,完全不够人工成本。可即便如此,一年也只卖了20把,还是上海世博会上来的订单,大家忙了一个月,最后发现亏本。房金泉说,亏赚他倒是不太在乎,只要“余杭纸伞”能打响名堂,他也愿意。可是,一年才卖出去20把,这个打击够大,几位老师傅都闷闷不乐,“这手艺,恐怕迟早要丢掉了”。

走出去,成了几位老师傅共同的目标,就在去年夏天米兰展示时,他们终于找到了机会。有不少欧洲人对中国传统的手工纸伞爱不释手。房金泉说,余杭纸伞当时就出口到欧洲,一把伞能卖100欧元,比在国内高了四五倍,之前遇到的很多问题都能解决,而且也能吸引更多人来学制纸伞,对于“余杭纸伞”未来传承非常有帮助。

其实,除了刺绣、纸伞之外,这次从6月8日到6月10日的展会,还展出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内的多项传统手工技艺的精品佳作,其中既有杭州本地的西泠印社金石篆刻、杭罗、杭绣、杭州铜雕、西湖绸伞、萧山花边、南宋官窑瓷、桐庐剪纸、临安农民画等充满杭州历史风情的传统手工艺术品,也展示了杭州都市经济圈内嘉兴、湖州、绍兴三城市具有当地特色的传统手工技艺项目,如嘉兴灶画、硖石灯彩、平湖西瓜灯;湖州风筝、制笔、紫砂工艺;绍兴的花雕、嵊州竹编、根雕等作品,加强了杭州都市经济圈非遗保护工作的交流,实现了都市经济圈的非遗资源共享。

Crafts and Folk Art Show on Cultural Heritage Day in Hangzhou

By Xiao Jie

On April 2012, Hangzhou was named UNESCO City of Crafts and Folk Art. The inscription means that Hangzhou is now a member of the Creative Cities Network, which connects cities who want to share experiences, ideas and best practices for cultural, social and economic growth. For artisans and folk artists in Hangzhou, the membership opens a door for new development and opportunities.

June 8 through 10, 2012 saw the city hold celebrations on China’s seventh Cultural Heritage Day since 2006. It was only natural that the city’s artisans and folk artists celebrated the day by showing off their best. The gala took place at Zhejiang Natural Museum at West Lake Cultural Square near Beijing-Hangzhou Grand Canal.

The organizers had arranged for more than ten masters or their disciples to demonstrate the beauty of the city’s best-known and most valuable crafts and arts. Every demonstration spot was surrounded by crowds of adults and children.

Hangzhou embroidery, a local art that is on the verge of extinction, was the major attraction at the celebration. Zhao Yijun is the city’s last master of the art. On display on the spot was a masterpiece he embroidered. The 1.8-meter-tall and 1.6-meter-wide double-sided embroidery shows 532 figures on the front side and 7,721 characters of a Buddhist scripture on the reverse side. The Hangzhou-styled art started about 2,000 years ago and climaxed in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1127-1279) when the city was home to the royal house. In the last years of the Qing Dynasty (1644-1911) and the early year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1911-1949), Hangzhou had about 20 embroidery workshops with 200 embroidery artists in total. Most of these embroidery artists were men, as the industry followed the rule strictly: only males and daughter-in-laws were supposed to learn from masters. This was one of the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embroidery art.

Zhao Yijun, born in 1946, started learning embroidery at the age of 13. In 1960, he was enrolled into the first embroidery course at a craft and art school in Hangzhou. Of the 30 some classmates, 6 were male. Upon graduation, he entered Hangzhou Institute for Crafts and Arts as a specialist of embroidery. He retired in 1999. He has never stopped making embroidery. Nowadays, he spends more than 10 hours per day doing the embroidery. Embroidering is a painfully slow process. Since 1999, he has completed only three pieces and they are all about Buddhism. Zhao explains that the techniques and colored silk threads used in the embroidery are best for making dragon robes for emperors and Peking Opera costumes and that Buddhism-related subjects are therefore next best for the art.

Of the six male students at the city’s first public embroidery education course, he is the only one that has taken the embroidery as his lifetime career. The rest have defected from embroidery to other jobs over years. Zhao thinks it is understandable. It is extremely difficult to master the art and carry it on as a career, largely because it requires talent, total dedication, input of time and resources, but it produces little economic return. It usually takes years to create a piece. He has been expecting someone young and willing to learn the art. He does not care if a future disciple would have to be a male.

The 68-year-old Fang Jinquan was another eye-catching master at the demonstration fair. Fang is a master of oiled paper umbrella, which used to be a household piece in the past. He is a resident of Yuhang, now a district of growing city of Hangzhou. For years, Fang made oiled paper umbrellas for a living. In the late 1950s, the oiled-paper bamboo-rib umbrella was gradually replaced by the umbrella that used steel ribs. Fang Jinquan and his colleague Liu Youquan thought it worthwhile to retain the craft. They bought 30 bamboo skeletons for oiled paper umbrellas and stored them at home. In 2007, Liu Youquan was about to retire. Liu Youquan and his four former colleagues decided to make the traditional umbrella again. The umbrella takes more than 70 steps to make. One umbrella can sell no more than 200 yuan on the domestic market. The comeback proved to be difficult.

In 2010, they sold only 20 to an order for 2010 Shanghai Expo. They worked for a month to produce all the 20. At the end of the month, they calculated costs and there was a loss. They were unhappy about the numbers, but they decided to carry on.

In 2011, the umbrella attracted attention at Design Week in Milan, Italy. One umbrella sells for 100 Euro. Orders come their way. The masters believe the future export prospect might attract some young people to learn the craft and carry it on.

作者:晓?杰

上一篇:数学老师论文范文下一篇:茶叶营销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