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核心期刊一览

2022-07-29

第一篇:中文核心期刊一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核心期刊定义

核心期刊——某学科(或某领域)的核心期刊,是指那些发表该学科(或该领域)论文较多、使用率(含被引率、摘转率和流通率)较高、学术影响较大的期刊。

分类 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

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

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

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国际三大索引:

SCI《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 EI《工程索引》,The Engineering Index ISTP《科技会议录索引》,Index to Scientific & Technical Proceedings

期刊分类介绍

1 、什么是核心期刊 ? 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

2、什么是中文核心期刊? 对中国(不含港、澳、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两种版本。一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另一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 1996 年出版了第二版, 2000 版,2004年版以及最新出版的2008年版(第五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3、什么是国家级期刊? 一般说来,“国家级” 期刊 ,即由党中央、国务院及所属各部门,或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各民主党派和全国性人民团体主办的 期刊 及国家一级专业学会主办的会刊。另外,刊物上明确标有“全国性期刊”,“核心期刊”字样的刊物也可视为国家级刊物。

4.什么是“省级”期刊? 即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其所属部、委办、厅、局主办的期刊以及由各本、专科院校主办的学报(刊)。

5、什么是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以学术论文为主,而非学术期刊刊发的文献则以文件、报道、讲话、体会、知识等只能作为学术研究的资料而不是论文的文章为主。由于《总览》选刊的依据是 载文量多、收录量大和被引次数多 ,并不强调学术期刊与非学术期刊的界线,对此自然也就没有进行严格区分。 具体说来,《总览》学术与非学术不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期刊的定性,二是期刊的宗旨

6、什么是CN类刊物 ? 所谓C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内注册、国内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均标注有CN字母,人们习惯称之为CN类刊物。

7、什么是ISSN类刊 ? 现在许多杂志则同时具有CN和ISSN两种刊号。

所谓ISSN 类刊物是指在我国境地外注册,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该类刊物的刊号前标注有ISSN字母。

8.什么是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hinese Science Citation Database)来源期刊简称为CSCD期刊。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扩展库的来源期刊也经过大范围的遴选,是我国各学科领域较优秀的期刊。核心库期刊:669种(以*号为标记); 扩展库期刊:378种(动态)。

9.什么是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是由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经过严格的定量和定性分析选取的各个学科的重要科技期刊。2005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共1608种。

10.什么是SCI期刊 SCI(《科学引文索引》,英文全称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它收录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挑选刊源,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从来源期刊数量划分为SCI和SCI-E。SCI指来源刊为3500多种的SCI印刷版和SCI光盘版(SCI Compact Disc Edition, 简称SCI CDE),SCI-E(SCI Expanded)是SCI的扩展库,收录了5600多种来源期刊,可通过国际联机或因特网进行检索。SCI涵盖学科超过100个,主要涉及农业、生物及环境科学;工程技术及应用科学;医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及化学;行为科学。

11.什么是SSCI期刊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SCI和SCI-E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几点

(1)SCI-E是SCI的扩展版,目前前者收录期刊3600多种,后者收录期刊6000多种,被SCI收录的期刊应该都被SCI-E收,但反之却不成立。

(2)通常情况下,SCI收录的期刊档次更高一些,但有时候也会发现SCIE收录期刊的影响因子可能比SCI还高,可能跟学科不同有关系。

(3)SCI是核心刊,全刊文章都被SCI收录;SCI-E是扩展版的期刊,并非所有文章被SCI收录.

核心期刊标准

确定核心期刊的标准可以概括为以下几项,其一主办机构的权威性,其二文章作者的权威性,其三,文章的被引用率及文献的半衰期(测定文章内容新颖性的指标,一般科技文献半衰期较短,社科文献则较长)。简单地说,核心期刊是学术界通过一整套科学的方法,对于期刊质量进行跟踪评价,并以情报学理论为基础,将期刊进行分类定级,把最为重要的一级称之为核心期刊。

一、目前,在国际科学界,如何正确评价基础科学研究成果已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而被SCI、SSCI收录的科技论文的多寡则被看作衡量一个国家的基础科学研究水平、科技实力和科技论文水平高低的重要评价指标。

1. SCI即《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是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Institut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简称ISI)创建、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文献检索工具。该数据库通过其严格的选刊标准和评估程序来精心挑选有代表性的权威的科技期刊作为数据源,声称这些数据源包括了世界上90%以上的重要的科技文献,所以被它收录的论文具有较高的质量,代表了当时有关领域的先进水平。包括了全世界出版的数、理、化、农、林、医、生命科学、天文、地理、环境、材料、工程技术等自然科学各学科的核心期刊3700多种,使得SCI收录的文献能够全面覆盖全世界最重要和最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SCI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不但收录文献的作者、题目、源期刊、摘要、关键词,以及出版信息等,而且还收录每篇论文引用文献的信息,建立了引文索引。不仅可以从文献引证的角度评估文章的学术价值,还可以迅速方便地组建研究课题的参考文献网络。SCI创刊于1961年。经过40年的发展完善,已从开始时单一的印刷型发展成为功能强大的电子化、集成化、网络化的大型多学科、综合性检索系统。所以SCI不仅作为一部文献检索工具使用,而且成为科研评价和的一种依据。科研机构被SCI收录的论文总量,反映整个机构的科研、尤其是基础研究的水平;个人的论文被SCI收录的数量及被引用次数,反映他的研究能力与学术水平。

2. SSCI即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为SCI的姊妹篇,亦由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创建,是目前世界上可以用来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科学论文的数量进行统计分析的大型检索工具。1999年SSCI全文收录1809种世界最重要的社会科学期刊,内容覆盖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收录文献类型包括:研究论文,书评,专题讨论,社论,人物自传,书信等。选择收录 (Selectively Covered)期刊为1300多种。

二、目前国内普遍使用的核心期刊索引有CSSCI及其他核心期刊目录等。

1.CSSCI 科学引文索引是从文献之间的引证关系上,揭示科学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引文的统计与分析,可以从一个重要侧面揭示学科研究与发展的基本走向,评价科学研究质量,为人文社会科学事业发展与研究提供第一手资料。由南京大学研制成功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是国家、教育部重点研究项目。2000年该项目完成了CSSCI引文数据库的构建工作,相继研制成功了CSSCI数据库网络版和光盘版。经过数年的努力,现已开发的CSSCI(1998—2004年)7年数据并在国际互联网上和国内电讯网上向社会各界提供多种形式的查询服务,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该项成果填补了我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的空白,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目前,教育部已将CSSCI数据作为全国高校机构与基地评估、成果评奖、项目立项、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考核指标。CSSCI数据库已被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等100多个单位购买使用,并将CSSCI作为地区、机构、学术、学科、职称、项目、成果评价与评审的重要依据。

作为我国社会科学主要文献信息统计查询与评价的重要工具, CSSCI提供多种信息查询、检索途径,可以为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国内社会科学研究前沿信息和学科发展的历史轨迹;为社会科学管理者提供地区、机构、学科、学者等多种类型的统计分析数据,从而为制定科学研究发展规划、科研政策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参考。目前南京大学CSSCI数据库已向社会开展服务,服务项目有网上包库(包库机构在限定的IP地址范围内的任何一台计算机上、任意时间段使用CSSCI数据库)、网上查询(非包库用户通过网络查询CSSCI数据库);委托查询(用户委托南京大学代为查询CSSCI数据库,出具查询报告)、手机查询(中国移动手机用户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形式查询CSSCI数据库),详情可登录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查询。

2.《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是由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多家单位共同主持完成的研究项目。是在深入研究核心期刊评价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选出并收录的该学科论文数量较多,文摘率、引文率、读者利用率相对高,在本学科学术水平较高、影响力较大的期刊。自1992年出版第一版到目前已出版5版,2008版共收入73个学科的1983种期刊。

3.《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出版的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目录。目前已出版了2004版和2008版,2008版共收入24个学科的386种期刊。 但是任何评价体系都会有一定的适用范围,核心期刊的评选也不例外,不绝对化。因此,在使用核心期刊的评价功能对学术论文进行评价时应注意其局限性,并结合其他评价体系进行综合评价。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TU 建筑科学 1.岩土工程学报 2.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3. 建筑结构学报4. 岩土力学5. 土木工程学报6. 建筑结构7. 工业建筑8. 城市规划9.城市规划学刊 10. 中国给水排水11.混凝土12. 空间结构13.建筑学报 14. 给水排水15. 建筑材料学报16.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7.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18.工程地质学报 19. 世界地震工程20.暖通空调 21. 建筑技术 22.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3.工程勘察 24. 建筑科学25.中国园林26.国外城市规划(改名为:国际城市规划)2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8.施工技术29.规划师30.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31.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32.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33.新型建筑材料

TV 水利工程 1.水利学报 2. 水科学进展3. 泥沙研究4. 水力发电学报5. 水利水电技术

6. 水电能源科学7. 水力发电8. 人民黄河9. 长江科学院院报10.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11.中国水利 12.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13. 人民长江

U(除U2,4,6)交通运输综合 1.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2.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3.重庆交通学院学报(改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U2 铁路运输 1.铁道学报 2. 中国铁道科学3.铁道车辆4.铁道标准设计 5. 铁道工程学报6.铁道运输与经济7.铁道建筑 8.铁道机车车辆9.机车电传动 10. 中国铁路11.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U4 公路运输 1. 中国公路学报2. 汽车工程3.公路交通技术 4.公路 5.桥梁建筑 6.汽车技术7. 中外公路8. 现代隧道技术 9.世界桥梁 10.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岩土工程学报

《岩土工程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由中国水利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建筑学会、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中国振动工程学会六个全国性学会联合主办的学术性科技期刊。《岩土工程学报》创办于1979年,在江苏南京登记,由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承办,国内外公开发行。

《岩土工程学报》2004年以前为双月刊,2005年起,《岩土工程学报》改版为月刊,大16开本,160页,每月中旬出版。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0-4548,国内统一刊号CN32-1124/TU。国内邮发代号28-62,国外发行代号MO 520。

经过30年的发展,《岩土工程学报》已是我国岩土工程领域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期刊,是岩土工程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论坛,是我国从事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的勘测、设计、施工、研究和教学人员发表学术观点、交流实践经验的重要园地。《岩土工程学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水利、建筑和交通事业战线上岩土工程学科的带头人,为我国的基础性工程设施建设事业,特别是水利工程建设事业做出了贡献。 《岩土工程学报》作用和影响可以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逐年稳步上升,并位于同类期刊的前列,2004年总被引频次数和影响因子排名均位于建筑类期刊的首位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以下简称《学报》)由中国科协主管、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主办,创刊于1982年。1982~1984年为年刊,1985年为半年刊,1986年经批准改为季刊向国内外公开发行。 其中,1986~1996为季刊;1997~2001为双月刊;2002~2003为月刊;2004~2005为半月刊;2006~现在为月刊,为中文核心期刊,现被EI和国内外较多收录机构收录。 经过28余年的努力,《学报》在科学界取得了较大影响,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排本学科相关领域前列,被评为2003和2008“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此外,学报1997年和2002年获第

二、三届中国科协优秀科技期刊三等奖,2001年获第四届湖北省优秀期刊奖。编辑部1998年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先进集体奖,2001年获湖北省科技厅颁发的“湖北省科技期刊先进集体奖”及湖北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颁发的“1999~2000、2001~2002和2003~2004先进集体奖”。2004~2009,编辑部均被评为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优秀文明团队”和“最佳文明团队”。自1990年设立“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以来,2005年《学报》首次获得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基金三等资助;2006~2009年《学报》 均获得“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工程资助项目”C类资助。 成就

据2002年1月22日《科学时报》报导,在“中国自然科学期刊显示度排名表”中,《学报》被列入前100名。根据2003和2005“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3)”统计结果,2004年12月和2006年10月《学报》分别被评为“第三届、第五届 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 《学报》反映我国岩石力学与工程的新成就、新理论、新方法、新经验、新动向,促进海内外学术交流,特别欢迎国家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其他重要项目的研究成果,倡导和鼓励有实践经验的作者撰稿,并优先刊用这些稿件,本刊也发表少数侧重于工程应用的土力学方面的文章。为尽快交流最新的学术信息,本刊还发表近期博士学位论文摘要、会议简讯、新书简介与相关的学术动态。

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学报总被引频次:1997年103篇,1998年272篇,1999年346篇,2000年433篇,2001年557篇,2002年758篇,2003年1564篇,2004年2647篇,2005年2521篇。

建筑结构学报

《建筑结构学报》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建筑学会主办的学术性刊物,创刊于1980年,2010年起为月刊,大16开,112页,至2010年已出版了31卷。 简介

该刊宗旨在报道和交流建筑结构领域中代表我国学术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反映本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推动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主要刊登建筑结构、抗震防振、地基基础等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科学实验技术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及最新进展动态,为我国建筑科学技术研究的发展服务。

设置栏目

1.综述评论。主要对本学科的具体专题简要介绍其发展历史,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主要问题,展望发展趋势。欢迎相关的专家学者撰写有关文稿,需具有独创性见解。

2.学术论文。刊载我国在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科学技术成果以及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体现该学科的前沿学术水平。来稿在理论上需具有创造性,试验研究工作需具有开拓性, 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国家重大课题的研究成果可考虑优先刊登。

3.工程实践。刊载国内重大工程的开创性设计计算和研究成果,以及工程实践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研究、探讨和经验。来稿需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较高的实用价值。

4.海外进展。该栏目主要向国内工程界报道国外本学科的最新学术进展情况及重大工程应用。

5.学术讨论。栏目主要刊登对本刊稿件的讨论稿及作者的回复,讨论期限在论文刊登一年内。

6.信息报道。主要报道国内外的新结构、新材料、新技术,以及与广大读者相关的一些信息,如结构工程师注册信息、学术会议信息等。来稿要求简短明了,具有时效性。

7.规范动态。介绍新编或修编规范中的关键要点及应用中要注意的问题,为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服务。

收录情况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CJFD)

《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万方数字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中国核心期刊要目数据库》(CCJGD)

METADEX(金属文摘) Scopus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

《中国期刊信息与知识数据库》(CJIKD)

《中国力学文摘》

被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 收录

期刊获奖情况介绍

2001年获得首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2年获第二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6年获第六届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

2008年中国精品科技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土木工程学报

杂志简介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本刊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土木工程学报》创刊于1954年3月,由郭沫若同志题写刊名。1958年学报由季刊改为双月刊,1959年至1961年为月刊;1962年起再次改为双月刊。1966年曾改为3个专业分册出版,直至1966年9月"文革"开始时停刊。1980年5月复刊,出版季刊,96页。1992年起由季刊改为双月刊,80页。1997年起由铅排印刷改为激光照排胶印,印刷质量及时效性大幅度提升。1999年由16开80页,改为大16开(A4)80页;2000年至今改为大16开112页;2003年起出版大16开112页,月刊。

《土木工程学报》被Ei(美国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网络版)、台湾华艺CEPS中文电子期刊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核心期刊。

本刊是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首批收录的315种来源期刊之一。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出版的《中国科学计量指标:期刊引证报告》2007年版公布的信息表明:《土木工程学报》2006年在CSCD核心库收录的666种学术性期刊中排名第180位,总被引频次为627次,他引频次546次。

本刊也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首批收录的统计来源科技期刊之一。2009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8年收录的1723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1876次,他引率0.96,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159位;影响因子0.755,在本学科44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868种期刊中列第227位。

2010年11月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数据指标显示:在《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CSTPCD)2009年收录的1946种统计源期刊中,《土木工程学报》总被引频次2162次,他引率0.94,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4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167位;影响因子0.772,在本学科43种期刊中列第5位,在全部1946种期刊中列第218位。综合评价总分60.1,在土木建筑工程类43种期刊中列第3位,在全部1946中期刊中列第192位。

在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科技期刊影响因子年报(2009版)中,本刊2008年影响因子0.925,总被引频次2335次,在“建筑科学”学科中均列第2位。

获1991“建设部好期刊”称号;1996年、1999年、2001年连续被评为“建设部优秀期刊”。

获2000、2001、2002中国科协“基础性及高科技期刊专项经费资助”。 主要栏目

结构工程 桥梁工程 道路工程 隧道工程 水利工程

基础工程与岩土力学 建设管理

基本信息

期刊名称:土木工程学报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主办:中国土木工程学会 协办: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出版周期:月刊

创刊时间:1954年3月

刊名题字:郭沫若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0-131X 国内统一刊号:CN11-2120/TU 地址:北京三里河路9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内 邮政编码:100835 定价:25 元

编委会

第七届编委会成员名单

名 誉 主 任 委 员:黄卫

主 任 委 员:徐培福

副 主 任 委 员:凤懋润,王俊,袁驷,张琳

常务副主任委员:张 雁

名 誉 主 编:陈肇元

主 编:王 俊

副 主 编:陶学康 李广信 焦明辉

编 委:(按汉语拼音顺序)

白国良 白 云 陈宜明 陈肇元 陈 重 陈祖煜 程良奎 邓学钧

丁士昭 董石麟 范立础 方东平 冯大斌 凤懋润 傅学怡 龚晓南

顾宝和 顾 明 关宏志 韩林海 胡家顺 江欢成 江见鲸 蒋永生

柯长华 赖 明 蓝 天 李广信 李国强 李 乔 林 皋 林元培

刘伯权 刘金砺 刘维宁 刘西拉 陆化普 吕西林 罗祥麟 孟凡超

牛恩宗 钱七虎 秦顺全 秦淞君 任辉启 容柏生 邵容光 沈世钊

沈珠江 宋向群 孙 钧 陶学康 汪大绥 王 俊 王梦恕 王 宁

王要武 吴慧娟 吴 澎 吴学敏 项彦勇 肖汝诚 肖 岩 徐培福

杨 浩 杨 敏 杨秀敏 袁 驷 张 琳 张 弥 张 雁 张在明

郑 刚 郑颖人 钟登华 周锡元 周 云 邓汉忠(中国香港)

李焯芬(中国香港) 刘正光(中国香港) 杨永斌(中国台湾)

Hoi Tok (Todd) Chan(加) Man-Chung Tang(美) Paul T.Y. Chang(美)

Thomas T.C. Hsu(美) Wai-Fan Chen(美)

铁道学报

《铁道学报》》(英文名称 Journal of the China Railway Society;汉语拼音名称:TIEDAO XUEBAO)是中国铁道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1979年创刊,2011年由双月刊改为月刊,国内外发行),致力于全面反映铁道科学技术最新研究进展,扩大交流与传播,为促进学科发展和铁道科技进步服务。

本刊主要刊登铁路运输、铁道机车车辆、铁道电气化、铁道通信信号、铁路工程等学科的学术论文、综述等,注重论文的科学性与创造性,旨在交流铁路同行间的科学研究成果,互相启发与借鉴,共同进步,为铁道科技的发展服务。适合铁路科技工作人员阅读。

由于广大作者和审稿专家的厚爱与支持,本刊赢得了学术界的承认,入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目录”;连续位于《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铁道运输类核心期刊的首位;被俄罗斯文摘杂志(AJ)、美国工程索引(Ei Compendex)、德国国际建筑学数据库(ICONDA)、剑桥科学文摘(CSA)、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英文版、台湾华艺等国内外十余家大型数据库收录。连续4年获“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2008年荣获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评出的“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称号。读者遍及十几个国家和地区。

《铁道学报》的全文除印刷版外,还可以从中国期刊网(CNKI)、万方数据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台湾华艺中文电子期刊服务数据库(CEPS)、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检索阅读。[1]

主管单位: 中国科协

主办单位: 中国铁道学会,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

铁道工程学报封面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创刊于1984年,本刊为月刊,主编:何宁。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是面向整个铁路工程技术领域的大型综合性学术刊物,由中国铁道学会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联合主办,1984年创刊,获中国标准刊号(CN号和ISSN号),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社长:秦家铭,主编何宁。长期以来,《铁道工程学报杂志》被铁道工程界公认为高层次的权威性刊物,为铁道工程界科技人员,管理人员和决策人员提供了大量理论、实践研究成果和规划论证。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稿件内容主要涉及铁路网研究,铁路线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地质与路基、城市轨道交通、环境工程研究、爆破技术、房建技术、电气化技术、工程机械、电子计算机技术、工程经济与管理以及其它与铁路工程建设相关学科的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包括阶段性研究成果)、重大设计施工动向、对新技术推广及国外先进技术引进问题的研究、对信息技术等技术手段的运用研究等。 杂志栏目

铁道工程学报杂志设有栏目有:路网研究,勘测设计,线路与路基,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工程地质,城市轨道工程,电气化工程。 杂志常见论文发表案例

1、黄土及其边坡稳定的一些探讨

2、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设计及施工研究

3、张唐重载铁路的综合选线技术

4、盾构法施工对既有桥基础变位的影响分析

5、旧桥承载力的分析及鉴定

6、连续梁桥荷载试验梁格法分析

7、贵广铁路东平水道特大双拱肋钢桁架拱桥分析和设计

8、思贤窖大桥四线铁路宽桁斜拉桥关键技术研究

9、铁路隧道工程地下水风险评估探析

10、MUIR WOOD公式法在盾构隧道中的运用

11、通透肋式拱梁隧道变形机理及力学特征分析

12、克什克腾越岭隧道区地应力特征分析

13、道/隧上下交叉段隧道支护分析和加固探讨

14、大体积混凝土芯部温度监测

15、圆钢管轻骨料混凝土轴压柱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16、地铁同台换乘车站设计方案的研究

17、城市轨道交通规划选线存在问题及建议

18、严寒地区地铁环控系统方案探讨

19、轨道交通PIS与CBTC无线组网技术及干扰分析研究

20、地铁深基坑渗流应力耦合研究

第二篇: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2013-2014年版)

《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和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主持。1996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二版)》,2000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三版)》,2012-2013 年推出《中文核心期刊目录总览(第四版)》第一编 哲学、社会学、政治、法律类、军事

A/K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

1.中国社会科学 2.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4.学术月刊5.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文史哲 7.学术研究 8.江海学刊 9.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0.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11. 社会科学 12.社会科学战线.13.江苏社会科学 14.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 15.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6.河北学刊 17.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8.浙江学刊 19.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浙江社会科学 21.天津社会科学22.社会科学研究 23.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4.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5.求实学刊 26.人文杂志 27.江西社会科学 28.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9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30.学习探索 31江汉论坛 3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3.南京师大社会科学版 34.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5.求索 36.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7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8.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39.中州学刊 40.南京社会科学41.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2.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43.甘肃社会科学 44.思想战线 45.山东社会科学 46.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47社会科学辑刊48.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49.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50.学术界 5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2. 广东社会科学 53.国外社会科学54.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5.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56.学术交流 57.东岳论丛58.东海学术 59.学海 60学术论坛 61.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62.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3.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4.探索 65.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66.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67.齐鲁学刊 68.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69.湖北社会科学70.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71.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2.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73.广西社会科学版74.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75.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6.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7.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78.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79.河南社会科学 80.湖南社会科学 81.学术探索 82.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改名为:杭州时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84.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85.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6.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7.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88.高校理论战线 89.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0.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92.苏州大学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3.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4.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5.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6山西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7.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98.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99.北方论丛100.云南社会科学101.社会科学家102.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3.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4.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5.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06.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7.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8.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09.江淮论坛110.北京社会科学111.前沿112.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13.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14.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改名为: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5.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17.宁夏社会科学118.徐州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19.内蒙古社会科学120.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21.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三编 文化、教育、历史

G0/21 信息与传播、新闻学、新闻事业

1. 新闻与传播研究 2.国际新闻界 3.现代传播 4.新闻记者 5.新闻大学 6.当代传播 7.中国记者 8.新闻界 9.新闻战线 10.传媒 11.传媒观察 12.中国报业 13.新闻与写作 14.新闻爱好者 15.新闻知识

G22广播、电视事业

1.中国广播电视学刊 2.电视研究

G23出版事业

1.编辑学报 2.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3.编辑之友 4.出版发行研究 5.中国出版 6. 科技与出版 7.编辑学刊 8.出版广角9.中国编辑 10.中国图书评论11.读书

G25,35 图书馆学,情报学

1.中国图书馆学报 2.图书情报工作 3.情报学报4.大学图书馆学报 5.图书馆杂志 6. 图书馆论坛 7.图书管 8.情报科学 9.图书馆建设10.现代图书情报技术

11.图书情报知识 12.情报资料工作 13.情报理论与实践 14.情报杂志 15.图书馆工作与研究16.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17.图书馆学研究 18.图书与情报 19.国家图书馆学刊

G27 档案学

1.档案学通讯 2. 档案学研究 3.中国档案 4.档案与建设 5.浙江档案 6.山西档案 7.北京档案 8.档案管理9.档案 10.兰台世界

G3 科学,科学研究

1. 科学学研究2.科研管理 3.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4. 研究与发展管理 5. 中国软科学 6.中国科技论坛 7. 科技进步与对策 8.科学管理研究 9. 科技管理研究10.科技导报策11.当代学术发展研究

G4 综合性教育

1.教育研究 2. 比较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 3.全球教育展望 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5.教育理论与实践 6.教师教育研究 7.外国教育研究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9.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0. 教育与经济11.中国教育学刊 12.教育科学 13.当代教育科学 14中国电化教育 15.教育学报 16.电化教育研究 17. 教育探索 18.中国远程教育 19.教育评论 20.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1.开放教育研究 22.教育科学博览 23.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4.江西教育科研(改名为:教育学术月刊)

G61 学前教育

1.学前教育研究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

1. 课程、教材、教法 2.人民教育 3.教学与管理 4.中国素质教育研究 5.教育科学研究 6.教育研究与实验.理论版(改名为:教育研究与实验 7.教育月刊.中学版 8.外国中小学教育 9.中小学管理

10、素质教育

G64 高等教育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2. 教育发展研究 3.中国高等教育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5.江苏高教 6.中国高教研究7. 现代大学教育8.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9.高教探索

10.黑龙江高教研究 11.复旦教育论坛 12.中国大学教学 13.辽宁教育研究 14.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G71/79 各类教育

1. 中国特殊教育 2.民族教育研究 3.职业技术教育 4. 中国成人教育5.教育与职业 6.职教论坛 7.成人教育 8.中国职业技术教育9.继续教育研究

10、教育学文

G8 体育

1.体育科学 2. 中国体育科技 3. 体育与科学 4.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5. 体育学刊 6.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7.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8.体育文化导刊 9.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10.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11.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2.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13.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14.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15.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16.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H0/2 语言学/汉语/中国少数民族语言

1.中国语文 2.当代语言学 3.中国翻译 4.语言教学与研究5. 语言研究 6.世界汉语教学 7.语言文字应用 8.汉语学习 9.方言 10.语文研究11. 古汉语研究 12.民族语文 13.语言科学 14.修辞学习 15. 上海翻译 16辞书研究17.中国科技翻译 18.语文建设

H3/9 外国语

1.外语教学与研究 2.外国语 3.外语与外语教学 4. 现代外语 5.外语界6. 外语学刊 7.外语教学 8.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9.外语研究 10.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11.山东外语教学 12.国外外语教学(改名为: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13.中国俄语教学

I1,I3/7 世界文学

1.外国文学评论 2.外国文学研究 3. 外国文学 4.国外文学 5.当代外国文学 6.世界文学 7. 俄罗斯文艺 8.译林

I0,20,210 文学理论

1.文学评论 2. 文学遗产 3.文艺研究 4. 当代作家评论 5.文艺争鸣 6.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7. 文艺理论研究 8.鲁迅研究月刊 9. 南方文坛 10. 红楼梦学刊 11.小说评论 12.中国比较文学 13.文艺理论与批评 14.民族文学研究 15. 中国文学研究16.当代文坛 17.明清小说研究. 18. 新文学史料19.文艺评论 20.名作欣赏

I21/29 文学作品

1.人民文学 2.当代 3.收获 4.十月 5.上海文学 6.中国作家 7.钟山 8.作家杂志(改名为:作家) 9.花城10.长城 11.大家 12.山花 13.天涯14.解放军文艺 15.清明 16.芙蓉 17.北京文学.原创版 18. 诗刊19.青年文学 20.莽原 21.飞天 22.

剧本 23.小说界24.时代文学25.民族文学

J0,1 综合性艺术

1.艺术评论 2.解放军艺术学院学报 3.云南艺术学院学报4.民族艺术

J2,3,5 绘画,书法,工艺美术

1.新美术 2. 装饰 3.美术研究 4.美术观察 5.美术 6.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 7.世界美术 8.美苑 9.书法 10.中国书法

J4 摄影艺术

1.中国摄影

J6 音乐类

1.中国音乐学 2.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3.音乐研究 4.中国音乐5.人民音乐 6.音乐艺术 7.黄钟 8.音乐创作

J7 舞蹈

1.舞蹈 2.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K85,87 文物考古

1.文物 2.考古 3.考古学报 4.考古与文物 5. 中原文物 6. 华夏考古 7. 东南文化8. 敦煌研究 9.中国历史文物 10.四川文物 11. 江汉考古 12.农业考古 13.故宫博物院院刊14.北方文物

第三篇:教育类中文核心期刊目录

序号 期刊名称 1 教育研究 2 教育评论 3 教育理论与实践 4 教育研究与实验 5 外国教育研究 6 比较教育研究 7 教育与经济 8 外国教育资料 9 中国教育学刊 10 上海教育科研 11 人民教育 12 教育科学 13 山东教育科研 14 现代教育论丛 15 教育探索 16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主办单位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会,福建省教育学会

山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西省教育学会

华中师范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国教育经济学会,华中师范大学

通讯地址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太原市解放路东头道巷(030009) 武汉市武昌桂子山(430079) 长春人民大街138号(130024)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100875)

武汉市武昌华中师范大学教科院(430070)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100816)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北京市海淀区文慧园北路10号(100088)

辽宁省大连市黄河路850号(116029) 济南市历山路53号(250013) 广州市石牌华南师大教科所(510631) 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街19号(150080)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3) 中国教育学会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教育部 辽宁师范大学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山东教育学会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黑龙江省教育学会,黑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所 华东师范大学

17开放教育研究 19中国教育学刊

【G61 学前教育类核心期刊目录表 】

序号 期刊名称 1 学前教育研究 2 学前教育 3 早期教育 4 幼儿教育

主办单位 师范学校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 浙江省教育委员会

通讯地址 (410005)

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南京市草场门石头城9号(210013) 杭州市文二路西溪河下10-1号(310012)

中国学前教育委员会,湖南省长沙长沙市开福区荷花池11号长沙师范学校

【G62/63 初等/中等教育类核心期刊表】

序号 期刊名称 1 课程.教材.教法 2 普教研究

主办单位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教法研究所 学会

通讯地址

北京市沙滩后街55号(100009)

辽宁省教育科学研究院,辽宁省教育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南大街85号

(110031)

3 学科教育 4 上海教育 5 北京教育 6 天津教育 7 中小学管理 8 班主任 9 数学通报 10 数学通讯 11

高三数理化(改名为:高中数理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北京师范大学 上海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教育委员会 天津市教育局 北京教育学院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中国数学会,北京师范大学 华中师范大学,湖北数学学会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语文报刊部 《语文教学通讯》编辑委员会 北京师范大学外语系 华东师范大学 中国物理学会 华东师范大学 天津历史教学社 北京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 上海师范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英东楼八层教育科学研究所(100875)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北京市西城区东绒线胡同40号(100031)

天津市南开区雅安道9号(300113) 北京市德外黄寺大街甲24号北京教育学院北楼(100011) 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100101)

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数学系(430070) 北京市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北京市西三环北路105号首都师范大学(100037)

山西省临汾市山西师范大学(041004) 北京师范大学(100875)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校内(20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天津市河西区马场道251号(300074) 北京师范大学旧图书馆东四层(100875)

西安市陕西师范大学(710062)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200062) 上海市桂林路100号(200234)

12 中学语文教学 13 语文教学通讯 14 中小学外语教学 15 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16 特理教学 17 化学教学 18 历史教学 19 思想政治课教学 20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1 生物学教学 22 外国中小学教育

【G64 高等教育类核心期刊目录表】

序号 期刊名称

主办单位 通讯地址

1 2

中国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

北京市海淀区文彗园北路10号(100088)

武汉市武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

华中理工大学,中国高等教育学研究会

(430074)

上海高教研究(改名为:教育发上海市教育科学院研究所,上海市高等展研究)

教育学会

上海市茶陵北路21号(200032)

4 中国高教研究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教育部内(100816)

5 辽宁高等教育研究

沈阳市黄姑区黄河大街85号

辽宁教育研究院,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

(110031)

6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等 北京理工大学内(100081)

7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国家教委直属高等工业教育研究协作中国高等工程教育研究会,武汉市武组

昌喻家山华中理工大学内(430074)

8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清华大学 北京清华大学

北京新街口外大街19号北京师范大

9

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北京师范大学等 学内高校师资培训交流北京中心(100875)

10 江苏高教

江苏省教育委员会,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

南京市上海路207号(210024)

11 高校理论战线 教育部

北京市海淀路163号北科研楼7层(100080)

12 高教探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 广州市东风东路723号(510080)

13 黑龙江高教研究

黑龙江省教育委员会,黑龙江省高教学哈尔滨市会兴路50号哈师大会

(150080)

14 吉林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吉林省教育科学院,吉林省高等教育学会

长春市湖园路14号(130022)

15大学教育科学 16中国大学教学

【G71/79 各类教育核心期刊目录表】

序号 期刊名称 1 中国成人教育 2 父母必读 3 中国电化教育 4 现代远距离教育 5 教育与职业 6 上海成人教育

主办单位

国家教委成人教育司等 北京出版社 中央电化教育馆 黑龙江广播电视大学 中华职业教育社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通讯地址

济南市经10路76号(250014) 北京市三环中路6号(100011) 312信箱(100081)

哈尔滨市和兴路93号(150080)

北京市永定门外安乐林路甲69号(100075) 上海市长宁路491弄36号(200050)

国家教委电化教育委员会办公室,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教育部电教大楼

7 职业技术教育 8 中国电大教育 9 电化教育研究 10 农村成人教育 11 中国特殊教育

吉林职业师范学院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学

河南省教委等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

长春市凯旋路52号(130052) 北京复兴门内大街160号(100031) (730070)

郑州市花园路3号(450003) 北京市北三环中路46号(100088)

中国电化教育研究会,西北师范大兰州市安宁东路95号西北师范大学内

第四篇: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

2010-04-28 22:32:38|分类: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本文引用自三哥·抑郁客·龙三太子·无望者《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引用的目前国内有7大核心期刊(或来源期刊)遴选体系:(1)北京大学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2)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3)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4)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中国科技核心期刊”)、(5)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6)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报学会“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7)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正在建设中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

通常所说的核心期刊应该是指 北大核心期刊,一般都是这样的判断两者是否一致,搜索北大核心期

刊包含的杂志即可,

网址http:///hxqk2004.htm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总览》)和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TIC)出版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以下简称《报告》)分别列出的核心期刊表和统计源期刊表是国内作者发表论文应用最广的选刊标准,它们都是经过一定的选刊原则筛选出的高质量的期刊目录,也是科研院所进行学术成果评价时最常利用的参考工具。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区别。本文以2004年版《报

告》与《总览》为依据,以其中的生物医学类期刊为例,对两者进行比较。

1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

对某一主题而言,将科学期刊按照其登载相关论文数量的减序排列时,可以分出对该主题最有贡献的核心区以及论文数量与之相等的几个区,位于核心区的期刊称为核心期刊。广义的统计源期刊是指被

各类检索系统、数据库等收录而作为其文献统计来源的期刊。

《总览》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术期刊评价及文献计量学研究"的子课题---中文核心期刊评价研究的成果,研究人员采用文献计量统计与定量评价,同时结合学科专家对定量评价结果的定性评审形成最终研究成果。《总览》所确定的核心期刊表在国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应用范围比较广泛。《报告》是按照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ISI)《期刊引证报告》的模式,结合中国期刊发展的实际

情况,确定了在中国出版(不含港、澳、台)的1576种

(2004年版)科技期刊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又称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学科范畴主要为自然科学领域,是目前国内比较公认的科技统计源期刊目录。因其受科技部委托,带有官方色彩,权

威性名列国内首位,人们习惯称其为"统计源期刊",下文所说统计源期刊即指此目录。

2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相同点

2.1 理论依据相同 两者都以加菲尔德引文分布规律与布拉德福分布规律为理论依据,因此可以认为

都是经过严格的文献计量学标准而获得的核心期刊。

2.2 均采用多指标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 2004年版《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定量评价指标体系由7 个评价指标组成。2004《统计源期刊》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期刊引用计量指标与

来源期刊计量指标两部分共15项指标。

2.3 两者研究成果均不能作为金标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都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由于文献计量学理论的局限性、数据采集的不完整性以及统计方法的不全面性,都会使评价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和不足,其研究结果不可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密,因此两者只能起参考工具作用,不能作为检验期刊质量

的"金标准",过分夸大其作用只会带来负面影响。

3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的区别

3.1 编辑出版单位不同 《总览》由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研制而成,属于民间性质;而《统计源期刊》由国家科技部委托中国科技息研究所完成,具有一定官方性质。

3.2 学科分类原则不同 两者都采用分学科统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方法。学科划分对期刊评价结果影响很大,学科划分过大,小学科学术性强的期刊会被淹没;划分过细,小学科的一般性期刊就会进入核心区。《总览》基本依据《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4版)》划分学科,同时考虑学科期刊的数量、期刊性质等多种因素,共设学科类目74个。《统计源期刊》则根据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学科分类国家标准和《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第4版)》的学科分类原则,同时考虑综合性期刊情况及各学科期刊数量与学科性质差异,增设了综合类和理工大学、工业综合类、管理学类,对农业学科及医药卫生类学科作了进一步细分,共设

55个学科类目。

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

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

期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刊

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3.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

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

3.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

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

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

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

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

4 注意合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

夸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中文核心期刊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简称"统计源期刊")之比较(2)2007年12月17日 星期一 上午 11:223.3 期刊的来源与范围不同 《总览》以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统计文献量总计达943万篇,涉及期刊1.2万种,通过多指标综合评价的定量评价方法及定性评价,取各学科专业期刊数量的15%和进入统计的期刊数量的2%,共评选出1798种核心期刊。覆盖的学科范围广泛,包括社会学科(社会学、政治、法律、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历史等)与自然学科(医药、农业、工业技术等),

但未收录港、澳、台及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

《统计源期刊》来源期刊的选择综合参考了国外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国内期刊的情况及国内已有文献计量分析成果、国内大型检索工具、各学会学报及其重要期刊等各种期刊表,并征询了专家意见,每年根据期刊文献的被引用情况等因素对来源期刊表进行一定的调整。期刊入选原则是:①期刊文献的同行评审;②期刊文献计量指标;③期刊的社会和学科影响;④期刊文献是否反映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⑤照顾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⑥适当的地区性考虑;⑦在国际和国内的显示度。《统计源期刊》仅包括国内出版的科技类期

刊,包括国内出版的英文刊物,但不包含社会学科期刊。

3.4 评价指标体系不同 《总览》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核心期刊选择了52种数据库或文摘刊物作为评价指标统计源,评价指标体系由7个评价指标组成:被索量、被摘量、被引量、他引量、影响因子、被摘率、获奖或被重要检索工具收录。专家定性评审力度大,共选聘1871位评审专家参加了核心期刊的评审。而《统计源期刊》定性评价力度相对小,虽然经过一定的同行评审,但以定量研究为主,强调研究结果的客观性。2004年评价计量指标选择了两部分共15项指标:①期刊引用计量指标: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扩散因子、引用期刊数、即年指标、他引率、被引半衰期。主要显示期刊被读者使用和重视的程度,以及在科学交流中的地位与作用。②来源期刊计量指标:来源文献量、参考文献量、平均引用率、平均作者数、地区分布数、机构数、国际论文比、基金论文比。通过来源文献的统计分析,全面描述该期

刊的学术水平、编辑状况和科学交流程度

3.5 收录期刊数量 《总览》核心期刊表收录期刊总数1798种,其中生物科学类44种,医药卫生类223种。《统计源期刊》收录期刊总数1576种,其中生物科学类51种,医药卫生类423种。223种生物医学期刊既是《总览》中确认的核心期刊,又是统计源期刊。两者在特种医学、耳鼻咽喉、皮肤、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肿瘤学、儿科、妇产科、口腔医学、外科、皮肤与性病等学科类目中所收刊种完全一致。两者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之比较,见表1,属于《总览》核心期刊而非统计源期刊者,见表2。 表1 《总览》与《统计源期刊》收录生物医学期刊类目刊种比较 学科类目名称 《统计源期刊》(略)

3.6 出版周期不同 《总览》每4年出一新版,出版时间比数据统计大约滞后2.5年,反映期刊变化

不够及时。《统计源期刊》每年更新,能够较快反映期刊发展动态。

3.7 对综合性学科与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评价效果不同 由于《总览》是分学科评价的,因此综合性和交叉学科期刊会因为刊载的论文学科分散而难以进入核心期刊表。2000年版开始通过增加综合性学科类目,将综合性期刊分散在各学科的数据汇总一起进行评价,产生综合性核心期刊表,较好解决了综合

性期刊问题。但边缘性、交叉性学科的优秀期刊进不了核心区的问题仍未能很好解决。

《统计源期刊》选择入选期刊时给新兴学科和高技术学科一定考虑,并适当照顾期刊的地区性。因此诸如《中华男科学》、《颈腰痛杂志》、《循证医学》、《中华航海医学与高气压医学杂志》、《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等边缘性、交叉性学科期刊能入选统计源期刊。

4 注意合理使用

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术期刊评价比较客观公正,从而成为国内目前比较公认的期刊评价工具。但核心期刊与统计源期刊只是一种相对统计的概念,没有完全绝对的量化指标,其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评价学术研究成果的参考工具,可以作为读者投稿的参考工具,但如果作为衡量论文水平的绝对标准来用,就可能发生谬误。从个体角度看,发表在核心期刊或统计源期刊上的论文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高,而发表在非核心期刊、非统计源期刊上的文章未必每篇学术水平都低,应该根据评价项目具体情况请学科专家来评价论文本身学术价值。因此,使用两种期刊表时应避免因片面夸

大其作用而带来的不良影响。

第五篇: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指南

根据学院2007年工作要点提出的科研目标,为了进一步提升我院教育科研水平与实力,展示教育科研成果,充分体现学院办学理念,争创国家示范性高职学院,扩大学院学术影响,方便广大教职工投稿。我们搜集整理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学术影响的教育类期刊投稿方式。现将国内15家教育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电子投稿地址公布如下。

1.《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北京) cvate@163.com

2.《教育发展研究》(上海) jyfz@263.net

3.《中国高等教育》(北京) gdjy@edumail.com.cn

4.《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北京) adge@bit.edu.cn

5.《中国高教研究》(北京) cher1234@263.net

6.《江苏高教》(南京) jsgjzz@ec.js.edu.cn

7.《教师教育研究》(北京) gdsz@chinajournal.net.cn

8.《清华大学教育研究》(北京) jysbjb@mail.tsinghua.edu.cn

9.《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武汉) gaogong@mail.hust.edu.cn

10.《黑龙江高教研究》(哈尔滨)hljg@chinajournal.net.cn

11.《现代大学教育》(长沙) YSJG@chinajournal.net.cn

12.《高校理论战线》(北京) gxllzx@263.net

13.《高教探索》(广州) gaojiao@gdjy.cn

14.《北京大学教育评论》(北京)jypl@gse.pku.edu.cn

15.《辽宁教育研究》(沈阳) lnein.edu.cn

另附12家教育类其他重要期刊电子投稿地址如下:

1.《高等教育研究》(武汉) gjbjb@mailhust.edu.cn

2.《职业技术教育》(长春) cctve@vip.163.com

3.《职教论坛》(南昌) zjltzzs@263.net

4.《职教通讯》(常州) zjtx@jstu.edu.cn

5.《教育研究》(北京) jyyjzz@263.net

6.《教育与经济》(武汉) ccnujyyjj@126.com

7.《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吉林)yxdlh1@sohu.com

8.《教育与职业》(北京) zazhi1917@263.net

9.《职业教育研究》(天津) zhyejyyj@263.net

10.《中国远程教育》(北京) zzs@crtvu.edu.cn

11.《机械职业教育》(无锡) jixiezhijiao@163.com

12.《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职教版)》(武汉)whzb@chinajournal.net.cn

科技产业处

二〇〇七年四月五日

上一篇:作文雨中最美的伞下一篇:植物结构层次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