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服务的概述范文

2022-06-17

第一篇:物流服务的概述范文

物流五要素及物流信息的特点概述

毅旭昇国际货运代理网http:///

物流五要素及物流信息的特点概述

1、物流信息特点:

(1)物流信息量大、分布广,信息的生产、加工、传播和应用在时间、空间上不一致,方式也不同。物流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的桥梁,任何生产和消费的情况都可称为物流信息的组成部分。

(2)物流信息动态性强,实时性高信息价值衰减速度快,时效性强。

(3)物流信息种类多,不仅本系统内部各个环节有不同种类的信息,而且由于物流系统与其他系统(如生产系统、供应系统)密切相关,因而还必须搜集这些物流系统外的有关信息。使得物流信息的搜集、分类、筛选、统计、研究等工作的难度增加。

(4)物流信息趋于标准化。随着信息处理手段电子化,要求物流信息标准化。

2、物流五要素

物流五要素 (Five Elements of Logistics)是指评价物流体系的五个主要要素,它们是:品质、数量、时间、地点和价格。品质是指物流过程中,物料的品质保持不变;数量是指符合经济性的数量要求和运输活动中往返运输载重尽可能满载等;时间是指以合理费用及时送达为原则做到的快速;地点是指选择合理的集运地及仓库,避免两次无效运输及多次转运;价格是指在保证质量及满足时间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物流费用。(原文毅旭昇国际货运代理网地址http:///article/?type=detail&id=516)

毅旭昇国际货运代理网http:///

第二篇:物流概述总结

《物流管理》复习

1. 物流的发展阶段和每阶段的特征:初级阶段、开发阶段、现代化阶段

2. 物流的定义: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3. 物流和流通:1.流通和物流关系2.最后物流和商流,彼此关系

4. 物流的分类:1)按物流活动范围和性质分:采购与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废弃物流2)按物流系统性质分:社会物流、行业物流、企业物流3)按物流活动空间范围分:地区物流、国内~、国际~4)按物流的主体分: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第三方~、第四方~ 5.物流的功能:运输功能、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 6.物流冰山说:[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 ] 指当人们读财务报表时,只注意到企业公布的财务统计数据中的物流费用,而这只能反映物流成本的一部分,因此有相当数量的物流费用是不可见的。 7.效益背反论:两个相互排斥而又被认为同样正确的命题之间的矛盾。物流的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背反,物流各功能活动的效益背反。

8.物流管理管理的理解:1)物流管理的侧重点是成本和服务2)物流管理的对象是物流活动3)物流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

9.现代物流管理的发展趋势:供应链管理趋势、全球化经营~、信息化管理~、精益物流管理~、企业规模化经营~、第三方物流发展~、服务一体化管理~、绿色物流管理~ 10.物流战略的目标: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改善服务

11.战略计划层面包括的四个问题:顾客服务水平、物流设施分布、库存、运输

12.物流成本的定义:物流成本是指在物流活动中所耗费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货币表现。 13.物流服务从不同角度来看的表现形式:1)一般商品服务的延伸2)。。。。。。。 14.物流服务的特性:从属性、即时性、不确定性、可替代性、权变性

15.增值服务领域:以顾客为核心的服务、以促销为核心的服务、~制造~、~时间~、~创新~ 16.物流质量的内涵:物流商品质量、~服务~、~工作~、~工程~、 17.物流质量管理的方法:PDCA 18.►物流标准化的作用1)物流标准化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基础2)~是实现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前提条件3)~是消除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发展的重要保障4)~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重要措施和手段 19.运输和仓储是物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系统的基础 20.物流系统的目标:服务目标、节约目标、规模化~、库存调节~ 21.物流系统模式:输入、处理与转化、输出、制约和反馈等功能

22.物流系统的物质基础要素:物流设施、物流装备、物流工具、信息技术及网络、组织及管理

23.物流系统分析的原则:1)内部条件与外部条件相结合的原则2)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3)局部效益与总体效益~4)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24.物流系统分析的过程1)界定问题2)确定目标3)提出方案4)建立模型5)系统优化6)综合评价 25.物流系统分析常用理论及方法:1)运筹学2)统筹法3)系统优化法4)系统仿真

26.物流系统规划目标:快速响应、最小变异、最低库存、整合运输、质量、生命周期支持

27.仓库的功能:1)储存和保管2)调节供需3)调节物品运输能力4)物品配送和流通加工5)信息传递 28.仓库的分类:A按仓库营运形态分类:自有仓库、营业仓库、公用仓库

B用途:生产仓库、储备~、中转~、保税~

C建筑结构:平房仓库、楼房~、罐式~ D技术装备和管理方式:普通仓库、专用~、冷藏~、特种~、水上~ 29.盘点:连续性盘点、周期性盘点

30.库存分类:周转库存、安全库存、在途库存、季节性库存、促销库存、投机库存 31.(多选)讲义储存策略(s,S)(t,s,S) 32.计算题经济进货批量

33.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VMI策略、JMI策略(原则、步骤)

34.库存合理化的标志:质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

35.物流运输的特点:运输不会为社会创造新的物质产品、运输的产品既不能储备也不能调拨、运输是通过运输工具的移动来实现生产过程、运输可以创造“场所效用”、运输费用在物流成本中占了较大比例 36.物流运输的分类:A按运输工具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航空、管道B按运输线路:干线运输、支线运输、城市内运输、厂内运输C按运输作用:集货运输、配送运输 D按运输协作程度:一般运输、联合运输、多式联运E按中途是否换载:直达运输、中转运输 37.单选题:5种运输方式的特点

38.物流运输成本的分类:A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共同成本、联合成本B基础设施、运转设备、运营成本、作业成本

39.影响物流运输成本的因素:货物密度、积载能力、处理难度、责任的大小、运输距离和运输量

40.运输方式选择的影响因素:运输货物的特性和数量、运输的距离、运输的时间、运输的成本、运输的安全性 41.计算:供应商A.B基于博弈论,运输方式的选择,一个可以自由选 最短路和CW节约法二选一

42.(选择)不合理运输主要形式:返程或起程空驶、对流运输、迂回运输、重复运输、倒流运输、过远运输、运力选择不当、托运方式选择不当

43.装卸搬运作业的构成:装卸、搬运、堆码、取出、分类、配货

44.装卸搬运的特点:伴生性、支持性、衔接性、均衡性与波动性、复杂性 45.装卸搬运机械:叉车、吊车、输送机

46.装卸搬运合理化:防止无效装卸、利用重力因素,减少装卸消耗、充分利用机械,实现“规模装卸”、适当提高货物的装卸搬运“活性” 47.装卸搬运活性指数: 活性指数货物状态作业说明

0

杂乱地堆放在地面集中、搬起、升起、运走 1

~

搬起、升起、运走 2

~

升起、运走 3

~

运走 4

~ 48. 5W1H 49.包装的功能:保护功能、便利功能、促销功能

50.包装的分类:A按包装在流通中的作用:运输包装、销售包装 B包装层次:单件包装、内包装、外包装

C包装使用的广泛性:专用性包装、通用性包装

D包装使用的材料:纸质包装、织品包装、木质包装、玻璃和陶瓷包装、金属包装

51.包装合理化的实现途径1)包装的轻薄化2)包装的单纯化3)符合集装单元化和标准化的要求4)包装的机械化与自动化5)注意与其他环节的配合6)有利于环保

52.配送的概念: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活动。 53.配送的内涵:1)配送是在合理的区域范围内进行的。2)配送以满足客户要求为出发点。3)配送是“配”和“送”有机结合的形式。4)配送的实质是送货5)配送是一种“中转”形式。 54.讲义(配送和运输的区别)

55.配送七要素:1)备货2)储存3)分拣及配货4)配装5)配送运输6)送达服务7)配送加工

56.配送的类型:A按照配送机构划分1)配送中心配送2)商店配送3)仓库配送4)生产企业配送B配送商品的种类和数量:1)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多品种小批量配送3)成套配送C配送的时间及数量1)定时配送2)定量配送3)定时定量配送4)定时定路线配送5)即时配送D配送组织的经济功能:1)销售配送2)供给配送3)销售—供应一体化配送4)代存代供配送E配送企业专业化程度1)综合配送2)专业配送 57.配送中心的功能1)储存功能2)分拣功能3)集散功能4)衔接功能5)加工功能

58.配送合理化可采取的做法1)推选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

第三篇:药学服务概述

摘要:药学服务不但是要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而且应依法提供合理用药咨询服务,才能真正使合格的药品能合理应用,发挥应有的疗效。随着医疗改革的进行,药学服务的内容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要顺应变化,对药学服务的各个方面进行改造和完善。

关键词:药学服务,存在问题,措施

正文

药学服务是在临床药学工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传统的药学基础服务有极大的区别。药师应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应用有关的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有效经济和适宜性,改善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从药学服务的定义上分析,药学服务的主体是“患者”,而不是“药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药物治疗,但更重要的是人性的用药指导等更深层次的服务范围。但纵观我国目前有关药学服务的报道,药学服务开展多年后仍得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药师在窗口按照医生开的药单抓药、配药、发药,简单地交待药物的用法用量简单的工作模式;医药代表和医师联手打造药方指定用药,已成为业内业外公开的秘密,医药代表和医师达成合谋掏患者的钱包;药物不良反应频发不断;甚至消费者在药店不肯买药师的“指导”的贵药、进口药,药师还不高兴等等。总结目前药学服务存在问题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药学服务人才的匮乏。我们现在高等院校药学专业一般为4年制,课程主要以化学为主,培养方向也是实验室药学研究,如药品的稳定性和配伍稳定性、处方筛选、制剂工艺等,而与临床用药直接相关,如对药物体内、外处置的影响等的内容却比较少。在这些教育中,也没有很明确的培养方向和实践。我觉得现在教学中要加强的是“药师在整个卫生保健体系中表明自己在药物使用控制方面能力”知识。让药学服务不只停留在抓药、配药层面。

二、大部分药师没有理解“服务”二字的真正含义,服务质量和内容没有转变。而药学服务建设,并不是一项任务,在各个窗口配药师、组织学习、完成规定的硬件就算完事。药学服务是一项长久的医疗服务,应该根据社会的发展、患者的

需求转变而转变服务质量和服务内容。现如今,“大病入医院,小病进社区”已经进一步合理分配了医疗资源。在社区承担药学服务的药师应根据该社区具体条件和人群特点,制定出一套合理可行的药学服务方案。在社区医院开展的药学服务同样需要药师良好的服务态度,更要保证服务质量。对患者有耐心、细心询问具体情况以及病史再合理配药都是药师要做到的基本工作。

三、药师对患者用药指导和长期缺乏用药常识指导服务缺失。这主要是因为“临床药学”没有转变过来。在开展药学服务时,“临床药学”的概念需得到大家足够的重视和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医院注重的是临床科室,强调的是经济效益,将药学科室视为辅助性科室,极少将临床药学上升到提高医疗质量的高度来认识。药师参与临床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建立强大的医、药、患三者关系。而要改善这样的关系,药师可以作为其中的枢纽,调节好三者的关系

四、硬件条件参差不齐。药学服务对检测仪器和设备都有一定的要求,如各类疾病简易检查设备,资料收集、整理的办公设备等。这些设备在中大医院药房或许能够满足,但是在一些县、乡镇及以下的医疗机构,各种设备却很难得到满足。在社区站的患者,大部分都以慢性病为主,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骨关节病等老年为主要群体的病。老人小孩作为特殊人群,在检查和用药的指导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针对这个现状,应当加强社区和一些医疗条件较差的地区的硬件配置,使药学服务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更好的进行。

五、相关的法规不够健全。与药学服务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完善。通过近几年的报道可以看出,对药品管理的力度不够、缺乏开展有关药学服务项目的指南、对私立药店药学服务有待规范、药店提供药学服务在法规中没有得到充分体现、药学服务的补偿机制不健全、有关药学服务的规定内容过于狭窄。现有的《药品管理法》、《执业医师法》等法律法规对药师、医师的职权范围、责任分工都有较为明确的规定,药师只能在法规许可的范围内开展工作,但仍有很多规范在实际操作中有困难,有待修正完善。

以上是对一些现状的总结和改进措施的看法。在实际的药学服务工作中,作为药学服务是实施者,我们如何开展自己的本职工作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健康,更对我们医疗服务的进步与发展有影响。药师在病人面前树立专业形象,不是靠外在的标识,而是要靠所提供服务的专业技术含量。

药品作为特殊商品,受到的是广大社会的共同重视。药学服务不仅要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还需要提供合理用药知识。合理用药咨询就是把现有的用药经验、知识收集起来,经过整理,再应用于指导患者药物治疗之中,达到合理用药的目的。合理用药咨询不是新知识的创造,而是现有知识的积累、总结并应用。因此,是可以普遍推广开展,造福于患者的。合理用药咨询可以更新人们的用药观念,增加大众的用药知识,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可以使药物资源合理配置,而并不需要复杂而昂贵的设施。因此,合理用药咨询是药学服务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应重视这项工作的开展。

开展药学服务,一方面充分发挥作为药师的专业特长,将学到的药学专业知识准确应用于实际工作中,提升服务态度,这不仅是强化了药师在临床医疗工作中的作用,也能在病人面前塑造药师的专业形象。医、药、护、患之间的沟通也是我们在服务过程中应正视的问题,应以患者为中心,医、药、护在沟通的基础上,在专业上紧密结合,药师在其中审核和修正医师处方用药方案,药师可以向护师介绍药代动力学知识等,对护理操作提出建议,使其给药方案的设计和实施更为合理,得到患方认可,使患者受益。建立良性的医、药、护、患关系才能使药学服务工作得到公众的认可。

开展药物信息服务也是推动医院药学服务模式转变的需要。长期以来,医院药学服务属于以药品为中心的供应保障型服务模式。但随着社会人群结构的改变,医院药学服务也正面临着构建新的服务模式,以高技术、新知识带来高效益的挑战。医院药学要向“以病人为中心”的转轨改革,除了更新观念外,增设面向病人的临床业务是改革的实质内容。药师走向病人,开展临床药学,提供完善准确的药学信息服务,良好的服务态度,既顺应了医疗改革的大方向,又为自身进步和医院药学发展开辟出新的活动领域。

参考文献:

[1]李大魁,张石革,等.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国医药科技出版,2011:1. [2]周金生,冯少青,陈元俊.基层医院开展临床药学的现状分析与对策.中国药业,2009,18(14):63.

[3]张国芳.从美国医改发展看药学服务的演变.中国药店,2010,18:71. [4]石小冬.社区医疗服务中药学服务模式初探.首都医药,2010,1(下):25.

第四篇:酒店服务质量概述

一、酒店服务质量概述

假日酒店公司创始人凯蒙斯·威尔逊的名言是:优质服务是构成最终胜利的因素。国际酒店业巨子拉马达公司总裁杰里·马尼昂曾说:“向客人提供卓越的服务是拉马达公司未来成功的关键所在。”客人入住酒店,购买的不仅是设施,客人来酒店就餐,购买的也不仅是饭菜,更重要的是购买优质周到的服务。因此,酒店的使命就是为客人提供优质服务,满足客人的需求。如何提高酒店服务质量,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是酒店管理者的共同目标和基本追求。

1.酒店服务定义

酒店服务可定义为酒店员工以设备设施为基础,以一定的操作活动为 内容 ,以客人需求为目标,倾注员工感情形成的行为效用的总和。

在 英文 中,“服务”一词(SERVICE)通常被解释为七个方面:微笑(Smile)、优秀(Excellence)、准备好(Ready)、看待(Viewing)、邀请(Invitation)、创造(Creating)、眼神(Eye)。它使服务概念一目了然,更具体化、更具有操作性。

2.酒店服务质量概念和内容

(1)酒店服务质量定义。酒店服务质量,即酒店以其所拥有的设施设备为依托,为顾客所提供服务在使用价值上适合和满足顾客物质和精神需要的程度。

(2)酒店服务质量的内容。根据酒店服务质量的定义,酒店质量实际上包括有形产品质量和无形产品质量两个方面。

有形产品质量。首先,酒店设施设备的质量。设施设备是酒店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酒店各种服务的依托,反映了一家酒店的接待能力,同时也是服务质量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其次,酒店实物产品质量。实物产品满足顾客的物质消费需要,通常包括菜点酒水质量、客用品质量、商品质量、服务用品质量等。再次,服务环境质量。通常要求是整洁、美观、有序和安全。

无形产品质量。是指酒店提供服务的使用价值质量,也就是服务质量,包括礼节礼貌、职业道德、服务态度、服务技能、服务效率及安全卫生等。

二、提高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 发展 之本

现代 顾客需求呈现多样化和个性化,对服务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酒店要从顾客需求出发,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提供可满足不同顾客在不同时间的各种需要。 中国 酒店业近年来发展迅猛,数量大量增加,但同时,业内竞争也愈来愈激烈。提高服务质量、提升自身竞争力,是酒店在激烈竞争中取得相对优势的最为直接途径。从根本上说,服务质量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基础,酒店之间的竞争,本质上是服务质量的竞争。其原因如下:

1.顾客对服务质量的敏感性强

酒店服务质量中的无形服务是酒店产品区别于其他行业产品的一个重要特征,顾客特别敏感,正是无形服务使客人从心理和情感上得到最大的满足。无形服务是使酒店产品价值增值的重要手段。

2.顾客满意度与服务质量正相关

有顾客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利润,而酒店能否赢得并保持更多的顾客,关键在于酒店所提供的服务质量能否让顾客满意。顾客满意度是酒店服务好坏的最终评价标准,也是酒店生存与发展的先决条件。

三、酒店服务质量存在的 问题 分析

我国酒店业服务质量总体水平不断提升,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何从根本上推进酒店服务质量的提高成为酒店业发展面临的一大问题。

1.服务质量水平较低 多年来,国内很多酒店员工服务工作缺少主动性,“微笑服务”开展不起来,缺乏基本的礼貌礼节,先进的设施设备不会操作使用,外语水平普遍较差,能熟练操作电脑的人少等等,都是酒店服务质量水平低的表现。虽然近几年情况有所改善,但还不能令顾客满意。

2.部门间缺乏服务协调

酒店服务产品具有综合性,是由不同部门、不同员工共同提供的,酒店服务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的配合与协调程度。在我国酒店行业,部门经理更关心的是如果把自己的部门业绩搞好,而不是与其他部门的合作,由此造成的障碍最终会把客人赶到竞争对手那里去。主管和一线员工在各自经理领导下进行着内部战争,指责其他部门。顾客成为这些内部战争的直接的受害者,他们会选择不再光顾这间酒店,尽管某个部门在某次内战中获胜,但整个组织却输掉了竞争。

3.服务质量管理效率低

酒店产品服务质量比一般实物产品多了无形服务内容,所以质量控制更难把握。无形服务主体是人,也就是酒店员工,对服务人员的行为进行规范和控制是提高服务质量的根本途径,制定 科学 的服务质量标准和规程,并保证其能够切实、有效贯彻实施是保证酒店服务质量稳定性的主要手段。

我国酒店管理者质量管理意识普遍薄弱,手段和技术落后,管理效率低下。具体表现为:缺乏科学、完善的服务质量管理制度,或者是制定了完善的制度,但执行不力,甚至各项制度过于陈旧,和顾客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有冲突。

4.确保服务质量的“硬件”和“软件”不匹配

我国酒店业一直都有“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世界 旅游 组织专家费雷德(Fred)曾走访了我国14个旅游城市,考察了各地112家酒店,认为我国大部分旅游酒店的硬件设施己达到或超过国际同类酒店水平,但从业人员素质、质量管理及服务水平却落后于同行业国际水准。这与我国酒店星级评定标准过分强调酒店硬件设施指标有关,不利于酒店业服务质量的提高。

四、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1.管理者缺乏战略眼光

(1)对服务质量重要性认识不够。服务质量不能直接创造收益,作用是间接的。酒店管理者往往关注能直接增加酒店收益的内容,对服务质量的重要性视而不见。认为服务质量管理投入资金大,得到的效果不明显,倒不如把资金投入到可见可触摸的硬件设施上。结果是“五星级的设施,三星级的服务”!管理者对服务质量管理的漠视,对酒店的伤害无疑是致命性的。

(2)对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用“虎头蛇尾”来形容 目前 我国酒店的服务质量管理尤为贴切。酒店管理者开始抓得很紧,一些规范和制度随之出台,效果也较明显。但由于没有对未来进行科学规划,制定各阶段的计划措施,缺乏对服务质量全过程、全员、全方位的管理,时间一久,质量意识慢慢淡化,问题随之出现,服务质量管理流于形式。

2.酒店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1)缺乏规范的行业劳动力水平认证及准入体系。酒店行业员工准入门槛低,专业人才市场尚未完成形成,未能成立有 社会 权威性或政府性质的星级酒店员工培训及认证机构,致使酒店行业招工条件参差不齐,降低了酒店业员工的总体素质水平。

(2)薪酬较低、难以吸引高素质人才。在我国现阶段,工作仍是大多数员工谋生的重要手段。既然是谋生,员工就不得不考虑收入问题。酒店员工,特别是与宾客直接接触的一线员工,工作中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体力,更要承受巨大的精神压力。当员工的付出与所得到的回报严重不成比例时,必然产生不满心理、厌倦工作,能力较强的员工容易流失。而现实中酒店业员工薪酬普遍偏低,使高素质人才对酒店业望而却步,酒店员工整体素质难以得到提高。

(3)酒店内部缺乏对员工持续的培训。酒店管理者往往以为,只要在员工刚入职阶段加强培训,合格上岗后就可以一劳永逸。但酒店外部环境不断变化,顾客需求与偏好也在不断变化。如果没有对员工知识与技能进行及时更新就会与 时代 脱节,员工整体素质得不到提高

第五篇: 1 现代物流与物流模式概述

1.1 物流

物流一词最早出现于美国,1915年阿奇•萧在《市场流通中的若干问题》一书中提到了物流一词。二战期间,美国军队为了改善战争中的物资供应状况,研究建立了“后勤”理论,战后该理论逐渐应用到企业界,发展完善形成为现代物流理论。1985 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作了如下定义: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为提高原料、在制品和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存储效率而对其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中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对物流的解释是: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2 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自营物流是指企业自营物流就是企业自身经营物流业务,建设全资或控股物流子公司,完成企业物流配送业务。即企业自己建立一套物流体系。企业在各地的居民密集地区设置自己的配送点,在获得消费者的购物信息后,将相关的信息即刻送往离消费者最近的配送点,然后由配送点的人员将商品为消费者送货上门。优点是掌握控制权;盘活企业原有资产;降低交易成本;避免商业秘密泄漏;提高企业品牌价值;有利于推进客户关系管理;适应性、针对性强。缺点是投资多、风险大;资产利用率的波动性;增加管理难度,降低专业化水平管理机制约束;存在跨行业经营风险。使用对象:适用于具有一定物流资源的传统企业进行电子商务时所采用。代表企业:沃尔玛集团、海尔集团、连邦软件。

(2)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指企业将一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动委托给外部的专业物流公司来完成。物流公司本身不拥有商品,而是与企业签定合作协定或结成合作联盟,在特定的时间内将商品送达消费者。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它是物流专业化的一种形式。优点是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业务;减少投资,加速资本周转;降低运营成本及库存成本;改善企业价值链,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提供灵活多样的顾客服务,为顾客创造更多价值。缺点是成本控制困难;发展目标不一致;不利于整体优化;物流资产的制约;市场交易成本的制约。使用对象:不具备现代化物流技术手段,无法满足对物流系统的高度化需要的企业。代表企业:DELL电脑公司、当当网上书店。

(3)物流联盟。物流联盟是指物流服务的当事人在物流服务方面选择少数稳定且有较多业务往来的物流公司通过契约形成长期互利、优势互补、要素双向或多向流动、互相信任、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物流伙伴关系,是战略联盟的一种具体形式。优点是可降低成本,减少投资,降低风险和不确定性,获得一定的物流技术及相应的管理技术;有利于发挥渠道优势,提高利润水平;有利于拓展经营领域,提高顾客服务水平,提升企业形象。缺点是冲击主业发展,降低专业化水平;破坏旧的客户关系;物流联盟模式非常脆弱,这种关系很难形成且非常容易解体。使用对象:区域配送系统完善、物流内容相对单

一、物流规模较稳定的企业。代表企业:北京世佳、上海梅林正广和、美国UPS。

2 企业物流模式选择关键因素

2.1 物流对于企业成功的关键程度

2.1.1 企业的行业性质、产品性质

企业所处的行业不同、经营的产品不同,物流模式的选择则不同。因为不同的行业和产品,需求的大小不同,物流配送的规模也有很大差别。不同的产品对物流配送时间的要求也有很大不同。

2.1.2 企业规模和实力

一般说来,大中型企业由于实力较雄厚,有能力建立自己的物流系统,制定合适的物流需求计划,保证物流服务的质量。另外,还可以利用过剩的物流网络资源拓展外部业务(为别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而小企业则受人员、资金和管理的资源的限制,物流管理效率难以提高。此时,企业为把资源用于主要的核心的业务上,就适宜把物流管理交给第三方物流代理公司。

2.1.3 物流系统总成本

物流系统总成本由运输总成本、库存维持费用(包括库存管理费用、包装费用以及返工费)、批量成本(包括物料加工费和采购费)、总固定仓储费用、总变动仓储费用、订单处理和信息费用及顾客服务费用(包括缺货损失费、降价损失费和丧失潜在顾客的机会成本)构成。这些成本之间存在着效益背反现象,减少库存数量时,可降低库存费用及仓储费用,但会带来缺货率上升而导致运输费用及订货费用的增加。如果运输费用及订货费用的增加部分超过了库存费用及仓储费用的减少部分,总的物流成本反而增大。如图1所示。

图1 物流系统中各物流成本的效益背反

2.1.4 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

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考虑成本尽管很重要,但物流的客户服务能力在选择物流模式时至关重要。也就是说,物流在满足企业对原材料及时需求的能力和可靠性,对企业的零售商和最终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的反应能力等方面也应该作为重要的因素来考虑。

2.2 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

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强,现有的物流网络资源丰富,可自营物流。若物流管理水平低,企业宜于第三方物流或组建物流联盟。

3 企业物流模式决策分析

3.1 定性分析方法

企业采用自营物流模式、第三方物流模式还是物流联盟模式取决于“物流对于企业成功的关键程度”与“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两个因素的平衡。如图2所示,企业所处的位置决定了企业进行物流模式决策时有以下三种方案可供选择:

图2 物流模式选择的图示

方案1:选择自营物流模式。

如果物流对于企业成功很关键,企业对客户服务要求高、物流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大,且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较高,已经有高素质的人员对物流运作进行有效的管理,那么该企业就不应该采用第三方物流模式将物流业务外包出去,而应该采用自营物流模式。

方案2:选择第三方物流模式。

如果对于一家企业来说,物流对于企业成功不是很关键,物流并不是其核心战略,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也不高,那么将物流业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就有利于降低成本、提高客户服务质量。

方案3:选择物流联盟模式。

(1)寻找强有力的合作伙伴。

如果物流对于企业成功很关键,物流是企业战略的核心,但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很低,那么寻找物流伙伴将会给企业带来很多收益。好的合作伙伴在公司现有的、甚至还未进入的市场上拥有物流设施,可以向企业提供自营物流模式无法获得的物流服务及专业化的管理。

(2)成为合作关系的领导。

如果企业的物流活动不那么重要,但是企业的物流管理能力较高,由专业人员管理,那么企业就会主动寻找需要物流服务的伙伴,通过共享物流系统,提高货物流量,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降低企业成本。

3.2 定量分析方法

3.2.1 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 (AHP法)最先于20 世纪70 年代提出,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目标决策分析方法,特别是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的数据的情况下更为实用,近几年中获得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层次分析法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基本原理:首先,把要解决的问题分层系列化,即根据问题的性质和要达到的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的组成因素,按照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隶属关系将其分层聚类组合,形成一个递阶的、有序的层次模型;然后,对模型中每一层次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依据人们对客观现实判断给予定量表示,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每一层次全部因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最后,通过综合计算各因素相对重要性的权值,得到最低层(方案层)相对最高层(总目标)相对重要性次序的组合权值,以此作为评价和选择方案的依据。

3.2.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模糊综合评价是对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全面评价的一种十分有效的多因素决策方法,其特点是评价结果不是绝对地肯定或否定,而是以一个模糊集合来表示。

建立一级综合评判模型的基本步骤:建立评判对象的因素集(因素就是对象的各种属性或性能,在不同场合,也称为参数指标或质量指标);建立评判集;建立单因素评判;综合评判。模糊综合评判的四个步骤中,建立单因素评判矩阵和确定权重分配,是两项关键性的工作,在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选择问题中,可以采用专家或企业管理人员评分的方法求出。

上一篇:实习生培训课程范文下一篇:我已经走得太远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