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是生命范文

2022-05-19

第一篇:工作是生命范文

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

侯家寺小学自评总结

侯家寺小学郭春林

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下,侯家寺小学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坚持了以人为本、求真务实、全面发展、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学生活动精彩纷呈,教学研究初见成效,教师专业素质强势推进,办学水平快速提升。过去的一年里,侯家寺小学全体教师以“教学质量是学校工作的生命线”为指导,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提升教学质量为基本点,以“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落后局面”为奋斗目标,全体教师团结协作,积极进取。一年之间教学质量显著提升,成绩明显进步。下面从五个方面就学校各项工作做自评总结,与大家交流探讨,不妥之处,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一、校情简介

渭源县上湾乡侯家寺小学,是上湾乡中心小学,位于渭源县北部,国首212线西边200米处,是上湾乡的经济文化中心,与会川相邻,距县城45公里,学校始建于1926年7月,服务于侯家寺、尖山两个行政村的20个社,人口4000多人。 学校入学率100%。

学校占地面积为90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094平方米,其中砖木结构924平方米,土木结构170平方米。现有专任教师16人,其中女8人,本科学历13人,大专学历3人,中师2人,学历合格率100%.中级职称3人,小一13人,小二2人,县级优秀教师3人。现有学生272人,其中女137人,有8个教学班,学校有图书6068册,生均22册,各班建有读书角,人人有书读。实验仪器、远教宽带设备正常使用。学校有

多媒体室、会议室、图书室、仪器室,现有双人课桌120套,单人课桌62套,配套率100%

2007年学校重建后面貌焕然一新,为孩子们提高第一个宽敞、明亮、舒适的学习环境。现在学校突出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求真务实、质量兴校的办学理念,让校园成为生命成长的乐园,是永恒的奋斗目标。全校师生以勤奋、求实、和谐、创新为校训,积极营造和谐关爱的校园文化,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形成了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校风,勤于教书、精于育人的教风,诚实、勤奋、健康、进取的学风。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教学质量逐年提升,得到社会的认可。

学校积极实施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改进和加强德育工作,建立音、美、体等兴趣小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千方百计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工作水平。在校学生巩固率、毕业率、升学率等指标均为100%。目前学校正朝着条件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的发展目标前进。

二、取得的成绩

在过去的一年里,学校管理目标考核成绩居学区第一,教学成绩与上学期末统测相比,全校语文成绩均分提高11.9分,及格率上升12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22名,数学成绩上升9.6分,及格率提高14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19名,英语均分提高10.7分,及格率上升18.1个百分点,名次为全县18名,综合成绩均分上升

7.8分,及格率上升16.1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的25名上升到24名,双合由155人增至189人,双合率上升16.5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

升为18名,全校全合人数由97人增至138人,全合率上升近19个百分点,名次由全县25名上升为22名。基本实现了“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整体目标。

三、我们的具体做法:

(一) 目标引领,思想统一,重视学习。我们的目标就是“甩掉全县倒数第一的落后帽子”。我们充分利用每一次机会,尤其是学习机会,时刻提醒全校师生,同时又想方设法鼓励他们要有敢于面对落后的勇气,并且我们要超越自我,改变落后局面。因此,统一思想,钻研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们以业务学习为平台,多方开展交流学习。学校先后2次去临洮第一实验小学学习取经,并借学区送教下乡活动和文峰小学送教活动,与大家交流学习。我校教师也能及时,积极地将学到的东西运用与自己的工作当中。

(二) 规范管理,提高效率。首先是依据制度管理人,引领人,发展人的理念,按照学校计划开展工作。只有这样,工作才能顺利展开,也只有这样,工作才能有根有据,有条不紊。其次是提高工作效益。为此我们采取了七点做法:①对教师教案,提前批阅,并及时反馈不足。②开展学校教学能手评比活动,要求每人上好一节公开课,并对教学案例及课堂教学座谈打分评比,最终评选出语文,数学,综合三科的教学能手,进行表彰奖励,鼓励其他教师向他们学习。③实行班子成员包级管理制度:由校长抓六年级,两个主任分别抓

一、

二、三年级和四五年级。靠实责任,分担任务,互相促进。④科任教师责任到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习惯,抓好每一个学习点。学校要求教师提前10分钟签到,将

早自习前20分钟定为早读辅导,并分配给相关学科,要求各学科教师准时到岗辅导,早自习更是如此。并且我们严格要求学生,按时到校,中午提前半小时进教室,完成作业,进行读书活动,课外活动30分钟大扫除后定为集体阅读时间。⑤抓好校本培训,要求教师每人按校本培训内容撰写发言稿,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发言讨论,并达成共识付之行动。⑥抓好活动落实,学校各项工作责任到人,要求活动不拖,不落,不打折扣,一学年中,学校先后开展了主题朗诵会、演讲会、4次安全演练,3次家长会、2次法制讲座、少先队主题征文,三笔字,书画评比、爬山活动等。⑦评优选先,树立榜样。学校先后进行了四次表彰奖励,学生奖分:成绩优异奖,成绩进步奖,四好少年,优秀班干部,优秀队干部,作业工整奖,优秀路队长,教师奖有: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教学能手,并对班级管理进行月评比,分高、低年级,一次奖励四个班。

四、存在的不足

当然,我们的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有待我们进一步努力:①是课堂效率有待进一步提升,成绩还需进一步提高。②参加学习交流的机会少。③学校的活动设施欠缺,满足不了师生的成长需求。④家校合作欠佳,家长对子女教育力度不够。⑤部分科目成绩依然落后(六年级语文,一年级综合仍在全县倒数第一)。

五、我们今后的打算是:

1、 继续以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教学成绩为重点,毫不放松,毫不动摇,争取三年内各科成绩达到全县中等成绩以上,排名十三名以前,

2、 本学期全校实行月考,及时查漏补缺。

3、继续抓好各项活动的落实。丰富师生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健体,增强学生集体观念。

4、以常规管理为抓手,向课堂要效益,为我校的进一步发展而积极进取,努力奋斗。

总之,一学年来侯家寺小学全体教师辛勤工作,奋力拼搏,圆满地完成了2011年的工作目标。回首2011,硕果累累,展望2012,任重道远。我们深信:机遇与挑战并存,成功与艰辛相伴,在今后的岁月里,我们将迎接新的挑战。我们相信,有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有团结向上、凝聚力强、乐于奉献、勇于创新的教师团体,侯家寺小学一定会成为学区的典范、力争教育质量进入全县的中上水平。

第二篇:李鸿忠:群众工作是党的“生命工程”

调查人:李鸿忠(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现在交通、通讯发达了,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薄了。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和水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末和根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儿女和父母的关系、仆和主的关系、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这九种关系决定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常念养育之恩、深怀感激之情,经常深入群众,主动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是党夯实执政基础的“生命工程”,是各级党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今年3月至6月,我省组织开展了“万名干部进万村入万户”活动(简称“三万”活动),省市县三级10万多名干部组成1.8万个工作组,深入到全省2.4万个行政村、1062万家农户,访民情,送政策,办实事,促发展。6月初,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期间,听取了我省“三万”活动的情况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给我们增添了巨大的精神动力。

一次走访孕育一次新的探索

去年底,我到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时值隆冬大雪,我走进红安县何家湾村刘海华家里,看到他和妻子都有残疾,房屋四壁透风,76岁的老母亲被褥单薄。我看了很心酸。全省还有多少这样的家庭?我们的干部知道吗?密切党同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最大政治优势,脱离群众是我们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做好群众工作这个“生命工程”,履行好这个政治责任,关键是要走进群众、深入群众。湖北开展“三万”活动的决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基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作出的,是我们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一次新探索。

⒈着眼于落实中央“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党一贯的政治主张和执政理念。“农,天下之大本也。”湖北作为农业大省,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要求,必须抓住农民这个最大群体,突出农村群众工作这个重心。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与农民面对面交流,了解农民所思、所忧、所盼,促进惠农政策落实,帮助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让广大干部走进千家万户,深切地体验农民的艰辛、勤劳、伟大,从感情上自觉地贴近、尊重农民群众,为党员干部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提供“训练场”,最终实现党心与民心的交融。

⒉着眼于解决农村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无论是算历史账、现实账还是感情账,加强“三农”工作都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应尽之责。当前,农业农村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矛盾和困难。现代农业新型生产主体缺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解决问题的资源、能力有限,迫切需要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和帮助。解决这些问题,各级干部首先要知“三农”、爱“三农”、懂“三农”。为政,以通下情为急。只有沉下去,才能知道要干什么;只有对“三农”有感情,才能真正重视“三农”。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党员干部深入实际,体察最真实的民情,为做好“三农”工作打下扎实基础。

⒊着眼于适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群众不仅对物质生活有更高要求,而且对人文关怀、精神文化、干部作风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新的期待。面对群众的新期待,仅靠简单地送钱送物,既不能切实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也

不能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求。只有深入群众,问政、问计、问需、问心于民,才能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才能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增强群众的信任感和幸福感。否则,可能积怨日深、“地动山摇”。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创造一个干部群众真情互动的平台,纾解农民心结,促进农村和谐发展。

⒋着眼于树立党员干部的新形象。推进湖北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干部是第一要素,作风是第一保障。干部必须与群众心连心,围绕群众转、带领群众干。我省绝大部分干部作风是好的,但也有一些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愿做群众工作,缺乏工作本领、不会做群众工作。“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风在一线养成,形象在基层提升。到不到基层、到不到群众中去,对群众的感情就不一样,作决策的起点就不一样,抓落实的力度也不一样。干部只有深入基层、奔赴一线,在艰苦的地方与群众血肉相连、同甘共苦,才能经风雨、增胆识、长才干。开展这次活动,就是要让干部“接地气、鼓士气、增底气”,转变作风,提高能力。

让干部足迹踏遍荆楚农家

在“三万”活动中,全省10万多名干部用坚实的脚步践行宗旨,用辛勤的汗水书写本色,用优良的作风凝聚民心,进行了一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进村赶考”。

⒈坚持“两个全覆盖”,增感情、暖民心。大别山革命老区调研看到的情景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送床棉被给贫困老人,只要两三百元钱,可我们的干部却没能做到,不知道他们如此的艰难困苦。因此,我们特别强调“两个全覆盖”,要求“三万”活动工作组要覆盖全省所有村,工作队员的足迹要覆盖全省所有农户。同时强调干部进村入户,不是简单地送钱送物,而是重在增进与群众的感情。我们把这作为活动的“第一要求”,作为对全省人民的“政治承诺”。全省各地采取多种办法、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克服重重困难走访农户,不管是平原湖区,还是高山峡谷,只要有农户住在那里,就一定找到那里,确保不掉一村、不漏一户,实现了对全省农户的“全覆盖”。

⒉坚持“四个在一线”,访民情、问民意。我们把访民情作为“三万”活动的重要任务,提出“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在全国“两会”结束后,我走访了海拔1800多米的恩施州宣恩县椿木营乡。那天雨后初晴,山路泥泞,我帮着85岁的易单香老人抱柴下山,同村民王云武夫妇一起参加生产劳动,跟农民和村干部一起座谈。通过这次走访,我看到了山区少数民族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了解到很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省长王国生同志和省“四大家”领导都到自己的联系点进行了民情走访,有的还住在农民家里。我们的工作队员更是把脚印“印”在每一个农户的堂屋里,与农民坐在一条板凳上拉家常;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一起劳动话农事。对举家外出务工的农户,通过信函、电话、网络等方式,千方百计取得联系,了解情况,送去问候。在访民情过程中,我们特别关注农村留守人员、困难户等特殊群体的生产生活情况,特别关注村支部书记、种养大户、回归创业者等特定群体的工作情况,对民情民意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把握。

⒊坚持“五个进农家”,办实事、解民忧。民有所呼,党有所应。解决问题是农民群众比较强烈的呼声,也是这次活动的特别要求。我们提出,要做到“党员干部进农家、利民实事进农家、政策法规进农家、信息技术进农家、文明新风进农家”,使“三万”活动工作组成为农村政策的宣传队、社情民意的调查队和为群众办实事的工作队。“三万”活动一开始,

我们就开展了农村政策落实情况的检查督办,严肃查处违反政策和截留、挪用、贪污惠农资金的案件。我特别要求有关部门对全省农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暗访,省纪委公开处理了10余起违反农村政策和纪律的案件,处分了几十名责任人,全省震动很大。与此同时,各级工作组发挥各自优势,围绕促进农业生产、落实惠农政策、改善民生、维护社会稳定办实事,立说立行,说一件、干一件、成一件。特别是在活动的中后期,我省遭遇的秋冬春三季连旱灾情加重,对农业生产造成极大威胁。省委、省政府果断作出“高价买粮”的决策,要求各地不惜代价抗灾夺丰收。各级“三万”活动工作组就地变成抗灾突击队,把抗旱保春耕、夺丰收作为重中之重,与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并肩作战,筹钱出力维修泵站、疏浚渠道、引水保苗,为实现湖北农业丰收、粮食总产“八连增”作出了重要贡献。

⒋坚持“四制联动”,抓落实、不走样。我们坚持把建章立制贯穿活动始终,以科学的制度推进“三万”活动扎实有序开展,同时也从制度层面解决发现的各种问题。我们建立工作台账制。所有队员都有《民情日记》,所有走访都有记录、有签字、有公示。我们实行督查通报制。组织督查专班,对活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督办,定期编发《工作简报》和《督查专报》,确保活动稳步推进。我们推行整改责任制。各地各部门对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采取事项承诺、挂牌督办、问题销号、情况公示、效果评议等办法,层层明确责任抓好落实。我多次就群众反映的问题,敦促有关方面拿出有力措施,实行集中整改,较好较快地解决了一些可以“立即办、马上改、化怨气”的问题。我们严格责任追究制。活动之初,就严明了工作纪律,对违纪行为将一律严肃问责追究。省委、省政府还统一印发了《致全省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请农民朋友当“考官”,把整个活动置于广大群众的监督之下。 亲民爱民凝聚发展合力

“三万”活动是湖北一次规模空前的民情大调查,是一次声势浩大的亲民大行动,是一次史无前例的干部大练兵,实现了“机关转作风、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目标。

⒈进一步增进了干群感情。全体工作队员进村入户,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真心实意为农民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农民群众的信赖,增进了党员干部与群众的感情,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干部用生命诠释亲民爱民赤子情怀,用行动谱写干群和谐乐章。钟祥市“三万”活动工作队员刘军累倒在民情走访途中,把生命的最后脚印“印”在田埂上,村民们栽下80棵常青树纪念他。干部走进群众家门,打开了群众心扉,在群众心中激起了巨大“暖流”。鹤峰县居住在高山上的76岁老人徐为成,拉着工作队员的手激动地说:“得知你们要上山来看我们,我一晚都没睡着。”下山的时候,徐大爷眼含热泪把工作队员送出一里多地。很多农民把工作队员当亲人,有心里话向他们诉说,有事情找他们商量,有困难向他们求助,广大工作队员与农民心相连、情相融,胜似一家亲。活动结束时,不少农民用锦旗、诗歌、感谢信等各种形式,表达对工作组的感谢。

⒉进一步摸清了湖北农情。通过民情走访,形成了一大批民情日记和有真情实见的调研报告,使各级党委、政府掌握了最鲜活、最真实、最全面的社情民意,为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农民群众主要有“五喜”、“五忧”、“十盼”。“五喜”是党的农村政策好、收入连年增、生活条件大为改善、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快、乡风文明和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五忧”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社会化服务不够到位、今后谁来种田、留守家庭困难多、农村环境污染严重;“十盼”是农村投入要加大、惠农政策要落实、农资价格要稳定、更加关心农民工、农村教育上水平、科技服务要跟上、有效解决贷款难、环境整治要加强、社会保障再提高、基层干部要务实。农民群众的善政良言和所思所盼,为

我们谋划发展思路、完善农村政策、改进群众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⒊进一步转变了干部作风。广大干部积极响应号召,从城市走向农村,从机关下到基层,发扬了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强化了宗旨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在活动中,所有工作队员吃住在农户,费用自理,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不增加集体负担。有的单位组织全体机关干部都到农村去看一看、走一走,到农民家里去坐一坐、聊一聊。很多机关干部到联系点不用公车,有的市县领导带头乘公共汽车下村。孝南区的干部倡导“五去五换”:去茶杯换水壶,去西装换便装,去皮鞋换球鞋,去皮包换布包,去阳伞换草帽。群众感慨地说:“党的好传统、好作风又回来了!”广大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经受了难得的党性锻炼、实践磨炼、身心修炼,他们在日记中写道:“每天都被震撼着、每天都被感动着。”“三万”活动让机关作风为之一变,干部能力素质明显增强,办事效率和执行力大幅提高。

⒋进一步促进了“三农”发展。大批机关干部走进农村基层,结识农民朋友,研究农村问题,亲身体验到泥土之辛、稼穑之苦,强化了重农之识、重农之情、重农之举,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实事、好事,推动了现代农业发展、农村民生改善和新农村建设。据统计,全省在“三万”活动中共帮扶项目2.76万个、筹措资金32.2亿元;捐赠物资折合资金2.56亿元,捐助资金6.85亿元,为农民办实事10万件以上。各级工作组还帮助加强村级班子建设,制定村级发展规划,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农民合作组织,化解各种矛盾纠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 “三万”活动的宝贵启示

我们在“三万”活动的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经验,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也引发我对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这个“生命工程”的一些思考。

⒈增进感情是前提。群众路线和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是感情问题。“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现在交通、通讯发达了,为什么一些党员干部与群众的距离却远了?究其原因,主要是少数党员干部对群众的感情淡薄了。真心比黄金更宝贵,真情比实物更重要。对群众没有感情,哪怕送钱送物,效果也不会很好。我省这次“三万”活动把“增感情”作为主要目的和检验标准,是一次亲民之举、情感之旅。我们与人民群众是鱼和水的关系、血和肉的关系、舟和水的关系、种子和土地的关系、末和根的关系、学生和老师的关系、儿女和父母的关系、仆和主的关系、工具和工具使用人的关系。这九种关系决定我们对群众应该有感情、必须有感情,要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常念养育之恩、深怀感激之情,经常深入群众,主动亲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

⒉群众利益是根本。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做好群众工作必须把维护和发展群众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这次活动,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人民群众对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方面建设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必须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群众利益。一方面,要做大做好并分好“蛋糕”。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壮大经济规模;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更加注重社会公平,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把群众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上,不断巩固和发展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⒊提高能力是关键。群众工作是一门大学问。群众工作能力是党员干部的基本功,也是最重要的能力。在新的形势下,群众工作贯穿于党政工作的方方面面、时时处处,工作的对

象更加多样化,内容更加丰富,环境更加复杂,迫切需要我们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机关不少年轻干部基层实践经验不足,群众工作能力欠缺。这次活动中,有的年轻干部一度感到与农民有距离感、说不上话,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炼,逐步摸索出“十个一”进农家、开展“民情十问”等方法,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10万多名干部奔走在农村广阔天地,经风雨、增见识、长能力,创造了许多鲜活有效的群众工作“秘诀”,积累了难得的经验。实践告诉我们,党员干部只有在群众工作的磨炼中,才能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提高群众工作能力、找到解决难题的办法;善于做群众工作,群众才会真心信服我们、支持我们,我们才能拥有来自群众的无穷力量和智慧;要把提高群众工作能力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不断提高各级干部服务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的能力,使之成为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⒋长效机制是保障。“三万”活动结束后,农民普遍要求工作组留下来,或者询问工作组何时再来。这实质上是群众给我们提出的一项重大政治课题:我们离不开群众,群众也需要我们;群众工作是我们的永恒主题,必须建立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适应党长期执政为民的需要。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情况复杂、任务繁重,开展集中行动是必要的,但还需建立包括责任机制、办事机制、联动机制和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工作机制等内容的长效机制,从制度上保证群众工作落到实处。为此,省委九届十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决定》,建立健全密切联系群众机制,推动干部下基层常态化;建立健全民主决策机制,实现问政于民常态化;建立健全问题查访与解决相结合机制,做到问题整改常态化,在广大群众中建立一支“永远不走”的工作队。

第三篇: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每个人都要选择一种职业,进入一个企业,成为一名员工。那么,如何才能在众多的员工中脱颖而出,如何才能使自己实现价值,如何才能让自己在工作中找到乐趣,如何成为一名卓越的员工,值得我们去思考,去探究。相信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企业中卓越员工的一员。

美国前教育部长、著名教育家威廉•贝内特说过:“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上,找到什么样的工作,工作的内容是什么,从根本上说,已不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问题。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者获得什么,我们才要专注,并且付出精力。因此,工作不再是我们为了谋生而做的事,而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现。而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现,理想的所在。

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也说过:“如果你有很强的敬业精神,能够接受别人不愿接受的工作,并且从中体会出辛劳和乐趣,那你就能够克服困难,并达到他人无法达到的境界,并会得到应有的回报。”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职业当成事业去做。

既然工作是上天赋予我们的使命,那么把自己喜欢的事情当成使命来做,就一定能够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和潜质。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能够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你完成使命、把工作作出色的同时,会发现成功离你越来越近。 一个人,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该竭尽全力,积极进取,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追求不断的进步。这不仅是工作的原则,也是人生的原则。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用在了闲聊和发牢骚上,就根本不会想用行动改变现在的状况。当别人都在为事业和前途奔波的时候,自己只能茫然虚度光阴,结果只能在失落中徘徊。

那么,从今天起,以饱满的热情全心全意的热爱自己的工作吧,为了让我们的工作不再乏味,为了让我们都过得快乐、幸福,我们需要热爱工作。如果,你能更喜欢自己的工作,就不会丧失进取心,充满热情的工作,前途会无限光明。如果你仍然觉得自己的工作很乏味,那么请用海尔首席执行官张瑞敏的话来勉励自己:不简单,就是将简单的事情,千遍万遍的做好;不容易,就是将容易的事情千遍万遍做对。要时刻记得卡耐基说过:除非喜欢自己所做的工作,否则永远无法成功。这句话是真理!

成功始于源源不断的工作热忱,你必须热爱你的工作。热爱自己的工作,你才会珍惜时间,把握每一个机会,调动所有的力量去争取出类拔萃的成绩。

对工作始终保持一种感恩之情,始终保持一种“我要好好干,争取干出一番事业”的心态,那么我们就真正的做到了------工作是我们用生命在做!

第四篇:工作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你在这个世界中将找到什么样的工作?你的工作将是什么?从根本上说,这不是一个关于干什么事和得什么报酬的问题,而是一个关乎生命的问题。工作就是付出努力。正是为了成就什么或获得什么,我们才要专注,并在那个方面付出精力。从这个本质而言,工作不是我们为了谋生才做的事,而是我们要用生命去做的事。

工作是上天赋予的使命。把自己喜欢的并且乐在其中的事情当成使命来做,就能发掘出自己特有的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即使是辛苦枯燥的工作,也能从中感受到价值,在你完成使命的同时,会发现成功之芽正在萌发。

如果年轻的厨师想早日使自己的手艺精湛,仅仅想着“我要作美味的料理”就以为能实现心愿,那简直是天方夜谭!如果不只是“要作美味的料理”,而是要保持“作美味的料理是上天赐予我的最完美的工作”的念头,料理的手艺就能进步了。为什么呢?因为如果这样想的话,做菜这件事就会变成一个愉快的事情了。

即使是拥有相同条件的经营者,一个抱持着“个人利益最大化”思想的人与一个“工作是上天赋予的使命,完成使命关系着人类幸福”思想的人,两者所得到的结果将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想着“工作是最完美的使命”或“完成这个工作是自己的使命”的话,就不会产生工作是公司委派的任务或因为上司的命令才行动这样的情绪。

做事的第一步是学会如何去做。事情可以做好,也可以做坏。可以高高兴兴和骄傲地做,也可以愁眉苦脸和厌恶地做。如何去做,这完全在于我们,这是一个选择的问题。以下这句话也许是古代罗马斯多葛派哲学家们提供给人类的最伟大的见解:没有卑微的工作,只有卑微的工作态度,而工作态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

一个人的工作,是他亲手制成的雕像,是美丽还是丑恶,可爱还是可憎,都是由他一手造成的。而一个人的一举一动,无论是写一无封信,出售一件货物,或是一个电话,都在说明雕像或美或丑,或可爱或可憎。

一个人所做的工作,就是他人生的部分表现。而一生的职业,就是他志向的表示、理想的所在。所以,了解一个人的工作,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了解其本人。

如果一个人轻视自己的工作,而且做得很粗陋,那么他决不会尊敬自己。如果一个人认为他工作辛苦、烦闷,那么他的工件决不会做好,这一工作也无法发挥他内在的特长。在社会上,有许多人不尊重自己的工作,不把自己的工作看成创造事业的要素和发展人格的工具,而视为衣食住行的供给者,认为工作是生活的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劳碌,这是多么错误的观念啊! 常常抱怨工作的人,终其一生,决不会有真正的成功。抱怨和推诿,其实是懦弱的自白。

工作就是付出努力以达到的目的。最令人满意的工作就是使我们的工作导向我们认为能表现自己的才能和性格的努力。一个人对工作所持的态度,和他本人的性情、做事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看一个人能否达成自己成功的心愿,只要看他工作时精神和态度就可以了。如果某人做事的时候,感到受了束缚,感到所做的工作劳碌辛苦,没有任何趣味可言,那么他决不会做出伟大的成就。

不论做何事,务须竭尽全力,这种精神的有无可以决定一个人日后事业上的成功与失败.。一个人工作时,如果能以生生不息的精神、火焰般的热忱,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那么不论所做的工作怎样,都不会觉得劳苦。如果我们能以充分的热忱去做最平凡的工作,也能成为最精巧的工人;如果以冷淡的态度去做最高尚的工作,也不过是平庸的工匠。倘若能处处以主动、努力的精神来工作,那么即使在最平庸的职业中,也能增加他的威望和财富。

不管你的工作看起来是怎么卑微,你都应当付之以艺术家的精神,应当有十二分的热忱。在任何情形之下,都不允许对自己的工作表示厌恶。厌恶自己的工作,最终也会遭到工作的厌恶。如果你为环境所迫而做一些乏味的工作,你也应当设法从这些乏味的工作中找出乐趣来。要懂得,凡是应当做而又必须做的事情,总能找出事情的乐趣,这是我们对于工作应抱的态度。有了这种态度,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能有很好的成效。

第五篇: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

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其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统计方法制度与指标体系不够科学、基层统计人员的素质与责任心等都是影响基层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提高人员素质,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加强法制工作等都是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举措。

【关键词】基层统计工作 数据质量 因素 对策

基层统计工作是获取经济运行的客观数据,进而分析和认识经济发展的客观态势,即是发现宏观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手段,又是政府进行宏观经济管理,制定正确地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从这一意义上说,就要求我们掌握真实而准确的、详实的基础统计资料。可以说,统计数据和统计资料真实、详细与否直接关系到能否正确认识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对切准经济发展及其未来趋势的脉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是做好统计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当前统计工作中,基层统计工作出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制约统计工作水平的提升。因此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问题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统计工作的重要任务,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结合县级统计部门基层工作的实践,就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因素做一些分析,并就如何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影响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因素

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统计岗位落实不到位,统计人员多数为兼职,而且变动频繁,稳定性差。调查表明,大中型的企事业单位统计工作相对比较规范,有专门的统计机构与专职的统计人员,而一些小型单位,特别是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重视不够,多数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工作只是附带性的工作,而且经常变动,稳定性差,统计数据质量得不到保障;二是部分基层统计单位原始记录不全,未建立规范的统计台帐和统计制度,一些私营、个体企业,对统计工作不完全配合,填报的统计数据不能真实反映企业的实际情况,统计数据的质量存在较大偏差;三是基层开展统计工作所必须的经费和保障条件不能得到保障;四是部分基层单位分管统计的领导对统计工作不重视,对统计数据审核不严把不好关。

2.统计方法制度不够完善,统计指标体系与指标设置不够科学。统计调查方法相对滞后。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全面调查在基层工作中有时难免存在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在搜集资料单位的上下左右之间,往往容易引起矛盾,在层层上报过程中,容易受人的主观因素影响,所以全面统计的结果有时并不全面。对基层的统计抽样工作来说: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限额以下批发零售贸易企业、私营、个体经济等抽样工作,基层统计人员由于对抽样调查认识不到位,往往凭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确定抽样的样本点,抽样调查缺乏科学性导致调查样本的随机性、代表性难以保证,影响了调查样本数据的准确性,扩大了抽样误差。现有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第

一、二产业品种繁多,而满足国民经济核算需要的第三产业报表资料相对较少,影响统计数据质量;在指标设置上存在专业之间个别指标重复上报的现象,同时个别指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基层的实际,存在指标理解上的偏差。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不够健全。虽然一些主要经济指标如GDP已经建立数据联审评估制度,但统计数据评审制度还存在与GDP相关主要数据评估不够配套、同时数据评估制度还存在操作性不强等问题。

3.基层统计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对统计数据来源把关不严。首先,由于统计体制不科学、统计工作地位和待遇不高,基层统计人员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加之身兼数职,任务重,对日常的统计工作基本上是疲于应付,统计数据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其次,县级统计人员存在对统

计数据的来源把关不严。由于统计部门长期受一无权二无钱、求人的事情多、自己说了算的时候少的认识的影响,对基层上报数据缺乏严格要求,加上评估论证不完全到位,有的专业存在下面报多少是多少、怎么报怎么算的问题,同时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统计执法不严的问题,使少数企业多存侥幸心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统计数据质量;第三,基层统计人员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影响统计数据的质量。基层统计人员缺乏系统的学习培训,其思想观念、工作思路滞后于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要求,是影响基层统计数据的质量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二、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对策

提供高质量统计数据是统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和根本职责,是统计事业改革和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亦是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对统计工作提出的基本要求。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永恒的主题。统计数据质量不仅受统计工作各环节的影响,而且受到相关领导、统计人员素质以及数据采集处理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制约,统计数据质量实际上是多方面工作水平的综合反映。针对基层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1.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建设,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素质。各级统计部门要严格按照上级统计部门关于加强统计“双基”工作的要求,督促和帮助调查单位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立健全机构,原始记录、统计台帐及各项统计管理制度,促进统计基础工作进一步规范。要建立健全和严格实施分级负责的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责任制度。同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综合业务能力。要真正提高基层人员的综合素质,就必须认真做好在职人员的的培训工作,使培训工作目标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提高基层统计人员的业务能力、理论水平、职业道德。针对基层统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部分统计人员存在对统计指标的理解不到位、大多数统计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层次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培训时应注意:培训对象上向县乡两级及基层调查单位倾斜;培训内容上主要是开拓视野,改善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等方面知识,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培训效果上注重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使基层统计人员能够学以致用,达到预期的培训效果。只有加大培训的力度,县乡及基层单位的统计人员才能克服专业范围与自身水平的限制,真正做好基层统计工作。

2.进一步完善统计调查体系。坚持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相结合的原则,凡适合抽样调查的,一律用抽样调查方法。对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应本着“准确、简化、系统、高效”的方针,本着减轻基层负担的原则,对现行的统计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调整。完善统计调查体系要以经济普查制度为基础,进一步完善第

一、二产业的调查体系,加强完善服务业的调查制度。其次不断推广抽样调查在工业、批发另售贸易餐饮业、劳动、社会、信息、服务等范围。再次在完善统计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完善统计制度。在指标设置上,淡化经济指标,强化社会指标,以方便基层填写为原则。对现有统计指标的使用价值(适用性)进行甄别,坚决清除过时的或使用价值不大的统计指标,可以通过加工整理或推算以及本该由统计部门核算的指标也从报表中删去,适当增加和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文化产业、新兴产业等相关的统计指标。

3.加强统计法制宣传,依法开展统计工作。加强统计法制建设,既是统计工作自身建设的本质需要,更是社会经济发展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客观要求。着眼于推动统计工作不断走上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轨道,实现依法治统、依法统计,要坚持把普法、执法、队伍建设和优化执法氛围四个轮子并驾齐驱,强化统计法制建设,促进统计事业的全面发展。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广泛宣传新的统计法,使各级领导和统计调查对象增强统计法制观念,深刻认识按时、如实地报送统计报表与统计资料是每个统计调查应尽的义务,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乃至伪造、篡改统计资料均属违法行为。使每个统计调查单位对统计工作的支持、配合落到实处。

同时建立经常性的统计数据质量检查制度。统计数据质量的检查要与统计执法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加大频率、加大力度。

4.建立科学有效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统计数据质量的监控与评估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可在政府统计部门内建立权威的数据质量监控和评估中心,建立健全完善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对统计数据生产全过程实行全面质量管理,提高统计数据的完整性和透明度。完善数据质量评估体系时要围绕党政领导关注的主要经济考核指标加大审核、评估的力度,多角度、全方位的进行审核评估。对与相关部门统计有联系的指标,加强与部门的联合审核力度,其他指标要加大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联的指标的审核力度,使统计数据真实反映客观经济的运行情况。提高基层统计数据质量的思考

上一篇:河北的特色范文下一篇:公司防台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