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感动“不会感动的学生”——一堂思想政治课的教后反思

2022-09-12

“现在的学生不会感动”这是不少教师对今天学生的感叹。然而这次在上《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公开课中, 学生却被感动得流下了眼泪。他们怎样被感动?为何这一堂课有这么好的效果?课后我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中。现将反思整理如下。

研究学生生活, 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进入思想政治课课堂, 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有效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就是将各种思想政治教学资源有机整合、优化配置以达到师生共同成长的最佳教学效果。这就要政治教师去发现、去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 在此基础上才谈得上整合、优化。过去被我们长期忽视的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是极为重要的教学资源, 必须加以重视, 让它们进入思想政治课课堂。这是落实新课堂理念——教学要与学生生活世界密切结合的要求, 也是思想政治课克服自身问题, 提高其鲜活性, 提高其对学生的兴趣、吸引力, 增强其生命活力, 实现其教育功能的要求。这节公开课教学能获得成功, 教学能感动学生,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进入了课堂。让学生生活经验、体验进入课堂不是目的, 而是手段, 通过这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 最终学会生活, 并能积极主动的去创造健康向上的生活。怎样才能有效地开发这种教学资源?首先, 教师要树立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的资源观。没有教师这种观念的转变, 这种教学资源是不可能去开发的。其次, 教师要去观察学生生活, 了解、研究学生生活。观察得越仔细, 了解得越深入, 你掌握的、能用的学生生活经验、体验的资源就越多。最后, 教师要努力创造条件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丰富其生活。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要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 在实践中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 感悟做人的道理, 思想政治理论才能真正发挥作用。这种实践也会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 丰富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资源。

研究教学对象, 合理地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在此基础上,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要善于“取舍”, 巧于安排。教学资源无所谓好坏, 只因教学对象不同, 教学目标不一样而产生优劣。因此, 对教学资源的取舍一定要考虑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 优先选取最宜学生接纳的、最能引起学生共鸣的教学资源, 以此来打开学生心理上和情感上的一个口, 在此基础上再选用其他的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而对于一些不考虑教学对象、教学目标, 只考虑与教学知识内容的联系而言是所谓好的教学资源, 要舍去。这样才能较好地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三维目标,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准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这一节公开课时, 我针对所教班级是个相对层次低, 学生对自己信心不足, 认为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没用的情况, 将教学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维目标的实现放在首位, 努力唤起学生的信心和进取心, 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 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而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这二维目标的实现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最能说服感动自己的是谁?自己, 与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最宜自己接纳的、最能引起自己共鸣的是什么?自己的事例, 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的真实的事例。因此, 在这堂课上我优先选取了学生自己经过奋斗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事例。其次才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等人的事例以及“长征”的事例和贝多芬的事例及其“命运交响曲”。至于其他的如古人苏秦等的头悬梁、锥刺骨的事例, 科学家高士其的事例等等就舍弃了。选择好了教学资源, 还要对之进行巧安排, 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告诉我们:结构变化和排列组合的次序的不同也能导致质变。因此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对教学资源的优化、整合与安排。这一课的教学资源我是这样安排的:先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让同学欣赏, 再以此为背景音乐让学生到讲台上来回忆、讲述自己的经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事例, 并与同学分享。接下来是作为教师的我, 和同学们一样, 上讲台讲述自己的失败与成功, 与同学们分享。然后是多媒体展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等人的事例以及“长征”的事例。最后以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结束。在这其中教师以提问的方式加以串联。而在前几个班, 我上这一课时, 教学目标的重点放在知识与技能上, 对情感、态度、价值观重视不够, 结果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没有较好实现, 也导致知识与技能的目标实现也成问题。与此对应, 在教学资源的安排上则是重点安排古人苏秦等的头悬梁、锥刺骨的事例等等, 对学生自己的事例则点到为止, 甚至没有。正是这种对教学对象的认识, 对教学三维目标的重点的调整而导致的对教学资源的不同取舍和安排, 使这节公开课感动了学生, 取得了成功。

研究政治教师角色, 运用好教师角色资源。不同角色有不同的言行, 不同的心理和情感。这些不同是重要的教学资源, 要加以运用好。新课程对教师角色有多种定位, 我认为一个教师特别是政治教师对自己角色的定位, 首先应是学生人生的引路者和奠基者, 其他角色都是服务、从属于这个角色的。认清了自己的角色, 当你去践行自己的角色时, 角色就幻化为具体的言行、心理和情感, 它就成为了教学的有效资源。正因为新课程理论的学习中对教师角色的新的感悟, 使我在这节课的教学中的言行、心理和情感和以往相比有很大的变化, 我认为这种变化是这节公开课能感动学生, 取得好效果, 得到同行首肯的重要原因之一。这节课我以导为要, 平等参与, 较好地创设了课堂教学情境, 组织了课堂。课前我对学生说:“明天在课堂上我与大家平等分享生活经历, 我讲我的真实的事例, 决不渗假, 我相信同学们也会讲自己真实的事例”。诱导学生回忆, 整理好自己的经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事例。在课中, 让同学上讲台讲述自己的经过奋斗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的事例, 使讲台、课堂成为学生展示自己成功的地方, 成为再次体验自己成功的艰辛和愉悦的地方。几个同学在讲述中不自觉地流下了眼泪, 台下的同学也深受感染, 他们这时已为自己感动, 为自己的同学感动。讲述完自己的事例后, 我会发自内心地对他们进行肯定, 然后以平等探讨问题的形式, 引导他们对之进行理性的思考, 引导学生自己思考, 认识到自己行, 从而重拾信心, 并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去奋斗。我和同学们一样, 以平等的角色参与其中, 像同学们一样上讲台讲述了自己的失败与成功, 以及为成功、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付出的艰辛的努力。没有所谓的师道尊严, 同学生一样沉浸于自己的失败与成功的经历中, 喜与恼等等情绪都体现在脸上, 在讲的过程中我的眼框也湿润了。在这样的真正的平等参与中, 平等的生生、师生生活经历、体验、情感、认知的交流互动中, 生生、师生相互感动, 师生的生命得以共同成长, 人格境界得以共同提高, 教师作为学生人生引路者的角色作用才能得以实现。在此基础上, 再以“长征”的事例引导他们进行思考, 进行升华:一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要有理想、要去奋斗, 人生价值要在理想的激励引导下, 通过艰苦奋斗才能得以实现。我们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的复兴, 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幸福结合起来。在奉献中、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在砥励自我中实现人生价值。

研究多媒体教学, 努力掌握、运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资源。电脑、因特网技术的出现和发展, 为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模式的创新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作为一个政治教师要掌握、运用好这一手段和资源, 整合好思想政协办治课教学的各种资源, 提高思想政治课教学的生动性和有效性。在这节公开课中我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 通过多媒体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 与再现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等人颁奖场面以及红军“长征”的情景交融在一起, 创设出了较好的课堂教学情境, 它促进了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 特别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这也是这节公开课能上好, 感动学生的一个原因。

摘要:感动学生, 实现教学三维目标要研究学生生活, 让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进入思想政治课课堂, 丰富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要研究教学对象, 合理地确定教学三维目标, 在此基础上, 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要善于“取舍”, 巧于安排;要研究政治教师角色, 运用好教师角色资源;要研究多媒体教学, 掌握、运用好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和资源。

关键词:教后反思,感动学生,思想政治课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M].新课程的教学实施,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2] 钟启泉, 吴刚平, 等.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导读[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3.

上一篇:离散数学在计算机中的应用下一篇:收发球筒自动排气装置的研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