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植孤生松,敛翮遥归来”——论陶渊明的归隐

2022-09-11

陶渊明是东晋著名诗人。青少年时代就有大济苍生的抱负, 他在《杂诗》中曾谈到:“忆我少壮时, 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 骞翩思远翥[1]。”像这样有思想, 慷慨激昂的诗人, 在饮酒中却提到“因植孤生松, 敛翮遥归来[2]。”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与官场诀别呢?从此终身不仕呢?陶渊明是大隐士, 而我在陶渊明的归隐中看到了诗化的归隐, 归隐如诗般有意境和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在整个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大背景下, 仕隐情结一直是很多古代文人难解并深为之扰的一个情结。作为他们中的一员, 陶渊明自不例外, 且体现在他身上的这种独特、鲜明又执着的仕隐观是后代文人所不可企及的。

三国两晋时期, 短短两百多年的时间里, 政权易手, 合分交替, 兼并内讧, 连年混战。统治者在政权上的争权、腐化, 势必导致用人上的任人唯亲, 东晋时用人已把西晋所施行的门阀制度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正如史书上所载:“上品无寒士, 下品无世族[3]”。从而使得庶族出身的地主很少有展示自己的空间, 在政治角逐中有大批文人成为牺牲品。由此, 世人的精神世界建功立业之心日谈, 而向往人格独立摆脱世界的倾向逐渐加重。陶渊明就生活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为了躲避可能伸向他的罪恶的魔爪, 陶渊明不得不退出仕途, 这是诗人从历史的现实的血的教训总结出来的代名词。陶渊明归田多年后, 回首往事, 仍不免心有余悸:“行行失故路, 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还, 鸟尽废良弓。”[4]。因此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陶渊明隐居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他的隐居不是对社会现实和仕途失望乃至绝望, 而转而追求个人心性之自由, 从而循迹山林;更不是天生对世俗政治毫无兴趣, 把隐逸当作始终如一的追求;而是为了逃避现实, 躲避黑暗的政治对自己的迫害, 也就是传统隐者的思想核心是保全自己, 用杨朱派的说法叫“重己”。面对现实不能拍案而起, 不能奋而反抗, 不能钻营求进, 只好退场其实他的这种“不满”和“逃避”, 从侧面正是反映出他对现实的关心。

陶渊明三十三岁之后, 已经在家闲居了好几年, 这和他在《闲情赋》中所表达的情绪是一致的, “遂尽介然分, 终死归田园”。这个决心当时是已经下过了, 也曾坚持下来, 但过了不久, 朝延发生变化, 埋在内心深处的奋起之火又复燃了。在江州他成为了桓玄的幕僚。不久母亲病逝, 在陶渊明守丧期间, 乐于农事, 并写了大量的田园诗, 充满了对农耕和收获的喜悦, 这里面有对农田生活的生动描述, 同时从字里行间中我们也可以看出, 其中隐藏着对晋代政权的担忧, 正是出于这种担忧, 又使他再度入仕, 再次放弃了隐居的志愿, 投入了刘裕的幕府, 先后任镇始参军、建威参军。在这时即陶渊明41岁, 回顾自己年轻的志趣, 并想起在家身穿粗褐、粮食不足的生活, 觉得虽然贫穷但总是愉快。由此, 他想到这次出来作官实在是一种敷衍, 不久还会回到山泽中去, 由于想回去, 自然感到离家路途遥远, 看到消逝在水面上的船, 他就觉得思绪万千, “望云渐高鸟, 临水愧游鱼”, [5]同他后来在《归园田居》中所写的“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6], 是同样的心情, 他还是希望自己思想和性情保持真淳, 不愿受到拘禁。

陶渊明自彭泽归来之后, 不再应召出仕, 长久地居住于园林, 山泽之中, 这也使他成为一个真正的隐士。从二十九岁入仕, 到四十一岁的归隐, 陶渊明用了十三年的时间悟出了自己的人生路, 这种醒悟也饱含许许多多痛苦的心路历程。他个人的性格也已经决定他终将走上归隐之路。下文我们将从他的作品谈论他的本性。

首先, 陶渊明“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7]热爱大自然是他的本性, 他拥有一颗善于体会自然之美的纯洁而敏锐的心灵。不必名山大川, 极平凡的景物在他眼里一样美不胜收, 就连榆柳垂阳、鸡犬相闻这样普通的农家景致都能深深地将他打动。

其次, 陶渊明“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8]“闲静少言”是说其性格内向, 不好活动, 不好交际;“不慕荣利”是说其性格轻视世俗名利而重视精神的高洁境界。内向的陶渊明很自然的倾向于以琴书为友的安静的生活方式。

钱志熙曾说:“追求人和化的艺术, 而不是将艺术生活化。所谓人生化的艺术, 就是诗人用艺术表现自己的人生矛盾和人生态度。”[9]陶渊明的归隐是对黑暗社会现实的强烈反抗, 这种不与统治阶级同流合污、鱼肉人民的行为是不可思议的。

他一生的追求, 而且在他内心希望出仕, 他明确反对无谓的争逐, 反对徒慕虚荣, 甚至也公然宣称自己不与世合流, 不与强权合作, 这都构成了他独立的思想体系。而且成为一种个性与作风, 这也是常为所仰慕。更重要的是他坚持自己的品格, 宁可贫困也不贪求“身外之物”, 不追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 他以高官厚禄为耻, 以安贫守节为荣。当然, 从理论上讲, 这不是一个明确的观念范畴, 但他一生所奉行的都是唯愿以自耕而食, 便说明他不贪他人之利。为了固守这种品格, 他不屈服于官府, 也不向他人屈膝折腰, 这便构成了中华民族的美好节操的一部分, 中华民族不能没有自己的美德, 否则是不能建立并维持一个社会的良好道德环境, 也不能使这个民族走向未来。

摘要:陶渊明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所遗留下来的作品是我国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晶莹的明珠, 一千多年来一直闪烁着灿烂的光辉, 这是众人皆知的。历来对他的研究甚多, 对于陶渊明的归隐也有许多不同看法, 本文将从时代背景出发, 结合他一生的主要经历以及诗人在作品中所流露出的本性进行分析。

关键词:陶渊明,归隐

参考文献

[1] 陶渊明.杂诗之四[M].江苏古籍出版社, 2002.

[2] 陶渊明.饮酒之四[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3] 吴云.陶渊明论稿[M].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1.

[4] 陶渊明.晋故征西大将军长史孟府君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5] 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6] 陶渊明.归田园居之一[M].湖南文艺出版社.1992.

[7]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序[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8]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M].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9.

[9] 钱志熙.魏晋诗歌艺术原论[M].北京大学出版, 1993.

上一篇:《中国科教创新导刊》投稿须知下一篇:企业重组方式选择中的税收考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