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方案设计

2022-10-06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一个人面对职业选择中的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根据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等, 结合工作世界的实际情况, 有针对性地确定个人的职业目标, 并为之努力奋斗与实现的过程。特别是对于正处在职业生涯探索阶段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而言, 在团体领导者的带领下, 针对团体成员职业生涯规划中遇到的共性问题, 通过一定的活动形式与人际互动, 从而形成团体成员解决问题的共识与目标, 进而改变成员对职业生涯规划困惑的观念、态度和行为。

一、团体组建

招募对象主要面向大三、大四的社会工作专业学生, 以现场报名的方式进行, 人数最好控制在30人以内。报名成员的筛选, 需要参照下列要求: (1) 遇到职业生涯规划的困惑; (2) 有强烈的参加愿望; (3) 能够自觉遵守团体心理辅导的各项要求; (4) 心理健康。确定参加辅导的成员后, 需要在辅导开始前召开见面会, 向其介绍此次辅导中运用的有关理论和方法, 并说明活动规则。见面会最后, 在双方自愿遵守的前提下, 团体领导者与全体成员需要签订辅导协议书。

二、理论基础

(一) 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

该理论认为职业兴趣是人格特征的一种体现, 霍兰德职业兴趣测验也被认为是一种人格测验。该理论将人的职业兴趣类型分为六种:传统型、社会型、现实型、艺术型、研究型和企业型。每个人的职业成就、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满意度取决于他的人格特点与工作环境之间的匹配程度。

(二) 格林豪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格林豪斯把职业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第一个为职业准备阶段:年龄阶段为0~18岁, 其任务是发展职业想象力, 接受必须的职业教育。第二个为进入组织阶段:年龄阶段为18~25岁, 其任务是在一个理想的组织中找到一份工作, 而且是一份较为满意的职业;第三个为职业生涯初期:年龄阶段为25~40岁, 其任务是学习技术, 提高能力, 适应工作, 融入组织, 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第四个为职业生涯中期:年龄阶段为40~55岁, 其任务是对早期职业生涯的重新评估, 调整职业理想, 选定职业, 努力发展;第五个阶段为职业生涯后期:年龄阶段为55岁~退休, 其任务是保持职业成就, 准备退休。

(三) 舒伯职业生涯发展理论

舒伯认为职业生涯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且各个阶段是不可逆转的。人在各个发展阶段中会面对成长、试探、决定、保持和衰退问题, 进而形成了“成长—探索—建立—维持—衰退”的循环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及校内外实习、实践的工作经验, 在建立职业发展时期, 进行职业探索和角色定位, 及时调整职业生涯规划, 实现人生发展的目的。

(四) 帕金森“职业-人”匹配理论

帕金森提出的“职业-人”匹配理论是用于职业指导和职业选择的经典理论。该理论认为进行职业选择的三大条件应该包括:第一, 应清楚地了解自己的性格、态度、兴趣、局限、能力、智谋和其他特征;第二, 应清楚地了解成功进行职业选择的条件, 所具备的知识, 在不同职业岗位上应该具备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第三, 将上述的两个条件进行平衡与协调。该理论的内涵在于清楚认识、了解个人的主观条件, 以及职业岗位需求的条件, 再将主观条件、客观条件与职业岗位进行比照, 最后选择一个职业与个人匹配度最高的职业。

三、团体设计

恰当的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设计是其顺利开展的有效保证。在团体领导者的指导下, 考虑到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目标、任务、功能、对象、规模、时间、场地等, 通过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小组讨论、情景模拟、游戏活动等形式, 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学生更好地进行自我探索, 了解工作世界, 制定职业目标, 彼此分享职业生涯规划经验, 进而提升他们的生涯决策能力。

团体心理辅导的性质为结构化、发展性、封闭式团体, 连续8次, 每周1次, 每次时间为120分钟。方案设计以团体心理辅导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认知行为疗法为基础, 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点, 结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具体要求, 将活动方案设计了八个单元, 各个单元突出一个活动主题, 相互衔接、循序渐进, 有效地探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

四、辅导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分为四大功能, 即教育、发展、预防及治疗功能, 它们彼此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一) 教育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可以看作是一种“经验分享历程”的体验式教学方式。过程中, 成员通过认识自我、了解自我, 可以更好的自我抉择, 进而自我实现。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成员会主动学习, 积极评估, 加强自我改进, 有助于成员的自我教育, 进而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 发展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有利于成员的健康发展, 促进成员的心理成熟, 形成健全的人格特征。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可以增强成员之间的了解, 改善他们的人际关系, 学会团队协作, 掌握人际交往与沟通的正确方法与技巧, 用积极心态面对自己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

(三) 预防功能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成员之间可以更好的倾诉, 彼此之间交流和分享, 商讨遇到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可以有效地预防相应问题的发生。在这个过程中, 成员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对自己的了解和认识, 还可以有效的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四) 治疗功能

团体心理辅导的情景更接近日常生活的状态, 在这种模式下, 处理问题情景的困扰及偏差行为, 通过团队协作的方式, 问题不再恶化而是不断减轻, 从而起到治疗的功能, 达到较好的辅导效果。

五、方案实施

(一) 第一单元

1. 单元名称

我骄傲, 我是社工人。

2. 单元目标

介绍团体的活动目标、方式、任务、时间、次数、规则等, 让成员相互认识, 建立可以工作的团队, 制定团体工作规范。

3. 活动内容

(1) 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社会工作理论和团体心理辅导相关知识等。 (15分钟) 。

(2) 我的社工“心”名片 (填写姓名、年级、爱好、家乡、我的职业理想) , 并逐一介绍自己的社工“心”名片。 (15分钟) 。

(3) 名片雪球 (我是来自哪个年级、爱好什么、家乡在哪里、职业理想是什么的谁, 右手边的第一位成员介绍我是坐在来自哪个年级、爱好什么、家乡在哪里、职业理想是什么的谁右手边的来自哪个年级、爱好什么、家乡在哪里、职业理想是什么的谁, 依次滚动名片雪球。) (30分钟) 。

(4) 团队规划树 (依次报字“社-工-人”, 将报相同字的成员围圈面对面坐在一起, 组建团队, 选出团队队长, 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设计出团队队名、口号、队歌以及团队守则, 并在团队队长的带领下进行团队规划树展示。) (40分钟) 。

(5) 我的职业梦想 (20分钟) 。

(二) 第二单元

1. 单元名称

遇见未知的自己。

2. 单元目标

帮助成员深入地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 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与分享, 进而肯定自我, 接纳自我。

3. 活动内容

(1) “社工人”模仿秀 (10分钟) 。

(2) N个“我”是谁 (40分钟) 。

(3) 我的五样“宝贝” (40分钟) 。

(4) 生命与人的思考 (30分钟) 。

(三) 第三单元

1. 单元名称

我的兴趣, 我探索。

2. 单元目标

通过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对职业兴趣进行探索, 理性认知职业兴趣和未来从事职业的匹配关系。

3. 活动内容

(1) 吹吹我的“社工风” (15分钟) 。

(2) 我的岛屿旅行计划 (30分钟) 。

(3) 走进“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 (45分钟) 。

(4) 分享职业兴趣和社会工作专业之间的关系 (30分钟) 。

(四) 第四单元

1. 单元名称

探访“社工人”。

2. 单元目标

进一步了解成为“社工人”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 以及求职成功必备的因素和条件等。

3. 活动内容

(1) “社工人”与“案主” (15分钟) 。

(2) 探访“社工人”的新发现 (45分钟) 。

(3) 头脑风暴:成为“社工人”的必备条件 (30分钟) 。

(4) 我能做什么? (30分钟) 。

(五) 第五单元

1. 单元名称

我们是社会工作一家人。

2. 单元目标

通过成员之间的自我认识和他人反馈, 进一步明确职业理想, 增强自信, 彼此互助。

3. 活动内容

(1) 社工家人“心”播报 (30分钟) 。

(2) 我要夸夸你 (30分钟) 。

(3) 360度评估反馈 (30分钟) 。

(4) 现实、职业理想与他人评价 (30分钟) 。

(六) 第六单元

1. 单元名称

穿越“社工梦”时间隧道。

2. 单元目标

协助成员有效地管理和规划时间, 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提升成员的时间管理能力。

3. 活动内容

(1) 不一样的“一分钟” (10分钟) 。

(2) 我的一天 (30分钟) 。

(3) 我的时间管理“百宝箱” (40分钟) 。

(4) 我有一个“社工梦” (40分钟) 。

(七) 第七单元

1. 单元名称

探索我的“社工梦”生涯。

2. 单元目标

了解职业理想、社会工作专业、生涯与生涯发展的关系, 认识职业生涯规划对实现“社工梦”的重要意义。

3. 活动内容

(1) “社工”花儿开 (10分钟) 。

(2) 社会工作专业与我的职业理想 (40分钟) 。

(3) 我的“社工梦”职业生涯规划 (40分钟) 。

(4) “社工梦”探索行动与反馈 (30分钟) 。

(八) 第八单元

1. 单元名称

我的未来我做主。

2. 单元目标

总结八次职业生涯规划团体心理辅导的收获和成长, 处理离别情绪, 笑迎未来, 强化实现“社工梦”的信心和行动。

3. 活动内容

(1) 感恩, 我想对你说 (30分钟) 。

(2) 回首与展望我的“社工梦”之路 (40分钟) 。

(3) 祝福有“社工梦”的你 (40分钟) 。

(4) 团体心理辅导效果评估 (10分钟) 。

六、效果评估

第一种是在辅导开始前与结束后, 让成员填写一份《自我评估表》, 从价值观、兴趣、个性、能力等方面入手, 对比辅导前后的效果和变化。

第二种是要求成员在每次辅导结束后, 根据单元活动安排、感受和收获, 撰写成长日记, 进而记录和觉察辅导过程中的成长和变化。

第三种是在辅导结束后, 让成员填写《满意度评估表》, 帮助团体带领者更好地了解成员对辅导的整体满意度, 以及需要进一步改进的活动内容。

第四种是在辅导结束后, 团体带领者可以做跟进访谈, 了解成员职业生涯选择的具体情况, 帮助成员进行生涯决策与行动, 保证辅导效果的持久性。

摘要:根据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的特点, 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方式, 从自我探索、工作世界探索、决策、求职行动、评估与反馈等方面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不仅可以有效地帮助社会工作专业学生进行自我探索, 了解真实的工作世界, 制定出清晰的职业目标, 还可以在求职行动中开展评估与反馈, 进而更好地帮助学生做到“人职匹配”。

关键词:社会工作,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方案,设计

参考文献

[1] 王思斌主编.社会工作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4:56.

[2] 樊富珉著.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36.

[3] 金树人著.生涯咨询与辅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5.

[4] 樊富珉主编.结构式团体辅导与咨询应用实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88.

[5] 刘薇著.高校团体心理辅导与生涯规划协同教育研究[M].四川: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8:75.

上一篇:当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下一篇:浅析全流程医保信息化管理的开发与应用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