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学会了下象棋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学会了下象棋

我学会了下象棋

香学小学 五年级4班雷涛

指导老师赵小英

现在,班里开始流行象棋这玩意 了。’’当头炮 ‘’’马来跳’’你来我往,兵临城下,斗智斗勇,不亦乐乎。我也是'棋友'之一,每天都要和同学大战几回合,给课余生活带来无限欢乐。如今,我的棋艺至少在五年级4班是数一数二的。也许有人会问“你的象棋为什么下得那么好?有何武功秘籍?”听了我的学棋故事,你就知道了。

二年级期末,我考了个数学状元,学校奖励我一副中国象棋。那时,我不懂中国象棋,正不知如何处理,同学张小禾在一旁却说:“你会下象棋吗?”我还没来得及回答,她又说:“不会下就给我吧”。

“想得美 !” 我不服气,”我一定要学会下的”。因为这句赌气的话,我的象棋之路开始了。回到家,我扔下书包就对爸爸说:“爸爸!我要学象棋!”

爸爸一听乐了,说”好啊,太好了!”他把我抱到膝上,“下棋不能太急躁,要顾全大局,全神贯注。来,我先教你棋子的基本走法和规则“。刚开始学的时候,我总是记错,要么把”马“当成”象“使,要么让”象“过河,或者”兵“没过河就横着走,总是弄得啼笑皆非,于是爸爸教我背口诀,”马走日,象走田,车走横直“我牢牢记住,并多次体验。总之我在棋的基本走法和规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当我对棋子的走法烂熟于胸时,爸爸开始教我如何使用,对付一些常见的招数。比如:双头炮:在对方只架了一个炮时,就把将移上;将军抽车:在敌人未动一边的”车”,”马”,”炮”,”象”,”士”之时,一炮打掉象……将军!对方肯定会动“士”或“将”来防卫,那

时,我便可用反方向的”车”来进攻啦,这招绝对好使,百试百灵,让我的对手骑虎难下,一筹莫展!

不过,由于学业忙,我很少有时间请教爸爸,只能和我一起拜师学艺的妈妈过招,许多棋法,技术就是靠和妈妈切磋过程中,自己慢慢琢磨,总结出来的。所以,我的棋法对于有些人来说比较怪异。随着棋艺的不断进步,我开始挑战我的师傅---爸爸。开始,爸爸取掉一个 车,马和炮与我下;后来正式和过招,爸爸的棋看似平凡,毫无动机,其实稳打稳实,一步一个陷阱,攻守兼备,环环相扣,难找破绽,我棋法出奇不意,如毒蛇出动,异常迅猛,偶尔阴险毒辣,偶尔竟能险胜爸爸一局!

下象棋,让我和我的朋友都很开心,更让我懂得了很多道理。现在,我的棋艺大有进步,不相信的话,你也来和我过两招!

联系电话:13829731244

第二篇:小学作文:我学会了下军棋

我学会了下军棋

今天上午,爸爸在东宇书店给我买了一副军棋,我非常高兴,真想马上找人杀一盘。

我们回到家之后,就马上把军棋打开,要求爸爸来教我下军棋,爸爸告诉我说 :“玩军棋,要把军棋全都扣过去,然后洗一洗,这样,就为下军棋做了第一步准备。”我听完,就照着爸爸的话做了,接着,我一边下,一边听爸爸讲解,我知道了大官吃小官,每队都有一个军旗,只有自己的工兵把敌方的雷全都给挖完,去拿旗,你就胜利了。

要领找到了,我就又再三要求要和爸爸决战,我很紧张,可爸爸很嚣张,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刚开始,爸爸用了巧妙的方式来阻拦我,我很是不服气,就一个劲地往前攻,慢慢地,我们俩就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越战越勇,突然用“工兵”把他的“地雷”全拿走了,爸爸看见了,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在那里团团转,我马上用我的“连长”把他的“军棋”拿下了,“我胜利了!”我高兴得叫起来,心想:下棋真好玩。

我赢了爸爸之后,就想:不如把这副棋拿姥家去吧。在那里,我跟二姨下了一盘,家里人都来助阵,结果我又赢了,家里人都说我棋艺见长,我兴高采烈。

自从我学会了军棋,便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认认真真地做事,都能从中获得快乐。

第三篇:小学作文:我学会了下五子棋

我学会了下五子棋

每当我看到“下棋”这二个字时,都会使我回想起一件美滋滋的事情来。

那件事发生在去年的暑假里。一天,家里来了个十

八、九岁的表姐。那天刚好停电,没有电视看,也不能上网,我和表姐都闷得发慌。突然,表姐的眼睛一亮。我顺着她的眼光望过去:啊,是个围棋盘!我失望地对她说:“看着那个没用,我又不会下围棋,你不是说你也不会下吗?你还打它的主意干什么?”表姐说:“我们可以利用它来玩另一种有趣的游戏。”我一听,高兴地跳了起来,“那咱们就开始玩吧!”我们摆好棋盘,表姐才告诉我这个游戏叫五子棋。只要谁先把五个棋子连在一起,谁就赢了。但玩起来也没那么容易,因为对方会堵死你的棋,不会让你连下去。第一局开始了,我很快就把三个棋子连在了一起,还以为就要赢了,心里正暗暗得意。不料表姐分两次就把我的棋给堵住死了。我只好在原来的棋上分杈再往下连。突然,我发现表姐的棋已经有四个棋子连在一起了,但已经晚了,再去堵已经来不及了,这局棋表姐赢了。表姐对我说:“每当对手已经把三个子连在一起时,你一定要去堵死他的棋。否则,你就会输定了。”第二盘棋,我按表姐说的去做,我堵她的棋,她堵我的棋,两人正杀得难分难解。突然,我发现其中有一处三个棋子连在一起了,只被表姐堵了一边。于是,我用了一招调虎离山之计??把一个子隔着一空位放在三个子已连起的那一边。表姐没有发现,还在聚精会神地顾着连自己的棋子。这样,我赶快再下了一个子。“哈哈,我赢了。”我脱口而出。表姐却

还在迷惘之中……

事后,我心里甜滋滋的,就像吃了许多蜜糖一样。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这样快就学会了一样本领。

第四篇:如何学会做人_学会做事_学会共处_学会求知

学会做人做事

一、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我们每个人从小就在追求,终生难以穷尽的篇章和一大课题。关于做人的学问,古今中外有很多的哲人大师都著书立说,发表过高论。比如,《圣经》里有不少章节,就讲述过做人的道理,中国古代的《诗》、《书》、《易》、《礼》、《春秋》也包涵了不少做人的学问,《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也讲了很多修身处世的道理。还有其它很多书也讲了做人的学问,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做人准则,那就是勤劳、正直、自律、诚实、善良、宽容、勇敢、简朴、守信、尽责等。如果我们把这些都做到了,就可以说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了。但现实中我们还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因为人性还有很多弱点。要想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进步,就要克服人性的弱点,包括自私、攀比、欺瞒、奢侈、懒惰、冷漠、嫉妒、残忍、背信弃义、玩忽职守等。这些弱点阻碍着我们走向完美的人生。我们要克服人性的这些弱点,孜孜以求做人的完美,努力做到尽善尽美。要学会做一个完美的人,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思想决定人生。“心态决定命运”。心态是由思想产生的,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态。有什么样的心态就决定着他会有什么样的命运。每个人的思维定势问题,经过从小到大的书本学习和实践,日积月累,观察事物,观察人生,通过人生磨炼,人生痛苦、忧虑等各种体验,形成了我们的思维定势。思维定势就是由于我们的思想基础产生的心态,最终形成固有的对人、对物、对事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思维定势,他们看待事物的角度不一样,高度不一样,对事物作出的结论也就不一样。思维定势可以通过后天的磨练,能够达到一定完善的程度。比如:立志,它是修正思维定势的很好的坐标。思维定势是否准确,与我们立的志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平时的心态,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感恩的心态,有很大的关系,与我们乐观地对人、对事有很大关系。如果立志不好,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没有一个感恩的心,没有一个快乐的心是不行的。有专家说,你把这个世界想成什么样,它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什么样,自己就是什么样,你把自己想成是一个快乐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快乐的人,当然也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就长期来说,你应该是一个快乐的人。

(二)修人先修德。“德”就是一个人的品行、德行。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德”与“才”并在一起,如“德才兼备”是评价一个人的基础。要完善我们的人生,做好人,首先要修好“德”。一是要坚持以德立身。就是处处严格要求自己的品德,以此作为我们的立身之本。以德立身要以自律为提前,没有自律,其品德是不会好的。特别是现在对全体党员提出“慎独”的要求。当他独处时的言行与同他人相处时的言行都一致,其自律的能力就很高了。二是要坚持修德终身。把修德作为人生的整个过程。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失去德行。

(三)向先哲学习,以先哲为榜样。古今中外,有很多人一生追求做人的标准,达到了完善的人生境界。美国的富兰克林是美国独立战争时期著名的革命家、思想家,也是著名的科学家、文学家。25岁时,他就在美国费城建立了第一个公共图书馆,37岁时组织了美国哲学会,45岁时建立了宾夕法尼亚大学;独立战争时期,参加了反英斗争,与杰弗逊一起起草了《独立宣言》,在研究大气电方面,也卓有建树,发明了避雷针。他的成功,不是靠天才。他原本只是一名普通的印刷工人。我为什么要以他为榜样呢?他修炼、完善自我有一个法则,他为自己制订了13条守则,值得我们借鉴,以完善我们的人生。

二、学会求知

关于这“四个学会”的顺序——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顺序。有的同志会认为我们都是成年人,应该把“学会做事”放在第二。但我认为,对于我们每个干部来说,要“知”、“行”结合。先学会了知识,再去做事,才会做得更好。所以,我把“学会求知”放在第二来讲。

(一)提高学习能力。要把学习力的提高作为一个组织、一个人的核心竞争力。一个组织的核心竞争力是人才,而人才的核心竞争力是学习力。因为不管你过去是博士、还是博士后,如果学习力不行,终究是要落后的。过去是人才,今天不一定是人才,将来更不是人才。学习力与我们个人的思维、智力、基础、知识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也与我们自身的培养锻炼有很大关系。比如:阅读理解能力、快速阅读能力、快速记忆能力、快速笔记能力,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培养锻炼能得到提高。要提高学习力,首先要战胜自我。懒惰是我们致命的弱点。大家都想休闲、都想安逸,不想动脑筋,不想下功夫。我们不能改变环境,不能战胜他人,不能改变组织,但可以改变自己,战胜自己,人类最大的敌人是我们自己,不是别人。大家都在学习,都在进步,你不能要求别人停下来等你,只有自己努力去提高自己,完善自己。二要舍得投入。要舍得投入精力、时间,舍得投入资金。学习提高的投入是最有效的。父母不惜一切代价送子女读书,组织也是不惜代价挤出资金送职工去培训,这种投入值得。实施学习培训教育就是给职工增加福利、发奖金、增加工资。三要有周密的计划。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提高学习兴趣,要坚持持之以恒。

(二)掌握读书方法。古今中外,学习方法有很多。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善诵精通。要在精通上下功夫,读了又读、研了又研。把薄书读厚,把厚书读薄。把几十页的书读出几百页来,是因为你理解深刻;一本厚书,你把它读薄了,那是你掌握、提炼的结果。要想有收获,就必须在“精”字上下功夫。

二是回忆法。读书过后,掩卷而思,通过在自己脑海里回忆来琢磨、来掌握。

三是多读、多写、多想、多问。读书没有窍门,就这八个字。

四是追本溯源法。对书中的内容要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否则就容易掌握一些过时的、伪假的知识。

(三)提高读书效果。

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书读。有的同志仅凭兴趣读书,或者拿着什么就读什么,这就是选择性和计划性不够。要根据自身的目标、工作和缺陷,有选择性的、有计划性的读书。

二要理解其意。包括作者的背景、写书的时代、该书的写作目的。

三要泛读与精读结合。现代知识更新太快、书太多,信息量太大,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点。要读尽所有的书,囊括所有的信息,任何人都做不到。这里以《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课》为例,体会一下泛读的方法。

四)向他人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向身边的每个人学习,向身边的老同志、领导、成功人士学习。我们是在向身边的人学习过程成长起来的,这是感恩于我们身边每一个人的重要理由,他教给了我们做事、做人以及一些技能和知识。

(五)向实践学习。学习是为了实践,为了使用,为了推动工作,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不到实践中检验学到的知识,那不是我们自己的知识,也不是牢固的知识。那仅仅只是书本知识,脑海中的知识,不能达到知行合一。知识不能真正地用于行动,不能算是真正的知识。要向实践中学习,把知识运用于实践,反复学习,不断提高。

三、学会做事

(一)激情做事。没有激情,谈不上做事,更谈不上做好事。学会做事,首先要拥有激情。要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我们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必须拥有激情。如果没有激情,今天做的工作推到明天,

明天推到后天,做到什么时候算什么时候,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没有追求卓越,没有追求精细,没有追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那就不能实现科学化、精细化管理。

(二)掌握做事的方法。一是管理好时间。管理好时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事,也是每个组织的事,是做好事的重要方法。没有时间就不能做事,每天只有24小时,除去睡觉、走路、吃饭、开小差等,只剩下极少的时间用于工作。据专家统计,一个人活80岁,终身努力工作,只有10年用在工作上,其余的时间都在吃饭、睡觉、开小差等不知不觉地荒废了。“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是小学一年级就会念的话。就我来说,时间真是很宝贵,特别是参加工作以后,我感到一年的时间还没怎么过就完了。 一是把握工作重点。分清重点和一般工作的先后顺序。

二是注重细节。细节决定成败。1%的失败影响99%的成功。

三是立即行动。今天的事今天做。

四是合作共赢。

这四个方法相结合,才能将事情做得更好。

(三)提高做事的能力。一是提高观察分析能力。这个能力每个人都有,只是能力大小的问题,有的人见了也是麻木不仁,或者只见枝叶,不见全面。要提高我们整体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要从很多方面来提高,包括见微知著,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观察现在不忘未来。二是提高管理能力。有人说,管理是领导的事,这一点有误解。现在管理工作涉及到每一个人、每一件事、每一天,家政的管理、个人的管理、我们从事的工作等,都涉及到管理。一方面要重视管理,另一方面要理清管理。我们在拓展培训期间,反复实践,由于管理环节没有做好导致管理失误。要做好管理的每一环节,即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四个环节的管理。三是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国家、组织进步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工作就没有好的效果。四是提高执行能力。今年是我们达州地税系统提出的“执行提升年”。但执行提高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不仅涉及到整体,还涉及每个个体,只有每个干部职工做好了,整体的执行力才会全面提高。

四、学会共处

信息时代使地球已经成了地球村。地球村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信息社会的最大特点也是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今天我们在这里庆祝建党87周年,网上一挂,或打个电话,全世界马上就能知道。因此,学会共处,是我们现代每个人适应社会必备的一项技能。

(一)与人共处是每个人生存的必需。关系致胜已成为21世纪人类进步的法宝。工作成了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成了我们生活之必需。当今时代,没有谁敢说他不需要与外界接触,不和别人说话、不与人交流、不看到朋友,完全与人隔离,是人最难受的事。世界越来越普遍认为,关系是生产力,关系致胜。这个问题我们以前不敢谈,一谈到关系,就认为是不正常的关系,是送礼、送红包,是拉帮结派的关系,公关就是拿糖衣炮弹去攻关。现在的公关,是公共关系,其内涵不一样,每一个人都需要攻关。努力建设、维护公共关系,是我们每个组织、每个人致胜的法宝,是每个人能力之所必需。

(二)共处的基础是尊重别人,理解别人。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和与人共处的关系,其基础在于尊重别人、理解别人。我们每个人要换位思考,如果你是局长,你该怎么办,我是局长,我也要换位思考,如果我是你们,我该怎么办。只要我们都换位思考,就能容易相处,容易对事物的看法形成共识。

(三)共处的核心是把握双赢原则,共同进步。国与国之间、组织与组织之间、人与人之间,都要提倡双赢,不要首先想到自己,要想到别人。你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要想一想对别人有没有利;如果光是对自己有利,而对别人没有利,那这样的事,你就不能做。对大家都有利的事你尽管放心地去做。

(四)共处的技巧。一是讲礼仪,树文明。讲礼仪是公共关系的一部分,我们每位干部职工要处处做到讲礼仪,处处做到讲文明。讲文明,就要处理好与他人、与组织、与社会、与环境的关系,虽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但还是有很多同志还是不注重礼仪。比如:开会时,首先进入会场的同志应该进入到座位中间去,给后来的同志留下通道。否则后来的同志进入中间的位置会很不方便。文明不是坐高档车,说高雅的话,就是在点点滴滴

今天如果你不生活在未来,那么明天你将生活在过去!

能够改变自己行为模式的人是最会学习的人,也是最聪明的人。如果一个人能改变自己的行为模式,那么他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社会的脉博”,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终身学习基础之上的“学习社会”,则是人类未来的理想社会和终极目标。实践终身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终身教育和学习社会必须建立在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不断进行四种“学习”的基础之上.

学会求知首先是“知求”,也就是知道怎样探求知识、获知识,现在的学习首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获得的能力,方法和技巧。

“学会学习”本身,即学会掌握知识的工具,学会掌握认识(即“知”)的工具,掌握终身不断学习的工具(包括演绎、归纳、分析、组织知识的工具),学会收集信息、处理信息、选择信息、管理信息,同时学会掌握应用知识于额意义的实践手段。“知”的含义不仅仅是指书本上的知识,而且指广义的“认识” 学会自主学习,学会与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在交流与协作中学会学习、学会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高效地学习、学会在研究和创造中学习,这些学习能力是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能力。学习知识不是一个被动吸收、机械记忆、反复练习、强化储存的过程。一个有意义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以一种积极的心态,调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尝试解决新问题、同化新知识,并构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重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第五篇:浅议如何学会

浅议如何学会“角色互换”思维

早在2500年前,孔子就说了一句老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道出了做人的真实意义。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它和中国民间常说的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别人想一想等等,指的都是一个意思。

我国历史上产生过众多的推己及人的先贤,大禹治水的故事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崇高典范。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死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27万治水群众,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13年的奋战,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之后,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

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

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

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

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这就是成语“以邻为壑”的由来。

从大禹治水和白圭谈治水这两个故事来看,白圭只为自己着想,不为别人着想,这种“己所不欲,要施于人”的错误思想,是难免要害人害己的。大禹治水把洪水引入大海,虽然费工费力,但这样做既消除了本国人民的灾害,又消除了邻国人民的灾害。这种推己及人的精神,多么值得我们钦佩和效法。

一般情况下,自己不喜欢的东西,别人也不会喜欢;自己讨厌的东西,别人也有可能讨厌;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也许接受不了。所以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喜恶强加于别人,非要他人和我们一样,可以说是强人所难。

所谓“角色互换”,就是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把作为主体的自我当作客体的自我来审视和评价,只有这样才能公正地理解别人,也能较客观地对待自己。

作为消防部队的基层中队干部在对待上级的命令时,可

能会觉得上级不了解情况和不体谅实际困难,可对待中队战士时却又往往站在领导的立场看问题,认为下属应服从自己的意愿,这正是因为只站在自己立场上看待问题而产生的态度。领导安排工作时,要站在领导的角度多考虑,理解领导的难处,为领导排忧解难。安排战士工作时,要站在战士的角度,尽量将工作安排合理,人尽其用。

新同志下队后大多都抱有个人的愿望,较为关心个人的切身利益,对自己的进步、前途及未来的生活等问题特别关注。他们入伍一是向往部队生活,想通过部队接受一下部队生活的锻炼,提高自己身心素质;二是希望通过部队工作经历促进个人发展,入党、学车、考学等思想动机占了绝大多数,抑或是抱着学一门技术为将来走上社会后能有一技之长。作为中队干部要用“角色互换”的方法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来到中队后一方面感受到部队的严格管理,保留他们“心目中”的部队形象,同时也要激发他们通过努力实现自身愿望的信心,让他们看得到希望。而不是一味的只是严格训练和管理,不关心他们的思想动态,使他们产生抗拒心理。

总之,中队干部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应身先士卒、一丝不苟、兢兢业业,这样就能真正达到“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效果,中队的管理水平也自然提升;在日常交往中以礼待人、遵守诺言,若与他人产生矛盾,要首先检讨自己,多为对方着想。对他人要谦逊有礼,理解他人,体谅他人,

做到“有理也让人”。这样才能赢得上级领导和中队官兵的信任和支持,调动和激发中队的积极性,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创造更多的成功机会。

上一篇:如何提高服务品质下一篇:如何建立文化强国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