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习俗范文

2022-05-18

第一篇:彝族习俗范文

彝族的生活习俗

居住环境和住房

彝族村寨大多选择在依山临田,周围有树而又向阳的地方。一般是几十户人家一寨、住宅排列无规则,依地势而分布。住房一般是土木结构的“土掌房”,。土掌房是彝族先祖为了适应农耕生活,除去原来土墙草屋顶上的草顶,在房梁架上加铺横木,再放上松木劈材,上铺山草和泥,把粘性土摊平后捶实,既是房顶又是晒场。高寒边远山区的彝族居住的是土木建筑和竹木建筑的尖顶茅屋。无论土房、草房,一般分为三大间。中间堂屋,供会客、吃饭和祭祀用,左右为卧室和厨房。牛马猪鸡另建有厩舍。建房材料自备齐全后,择吉日由亲友邻居帮助建盖。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住房也有了很大改变。坝区多像汉族房屋式样建盖成三间四耳的瓦楼房,“土掌房”的屋顶也逐渐为钢盘混凝土所取代,茅草房也正向“土掌房”和瓦楼房发展,屋内的陈设也逐渐讲究起来了。

饮食习惯

红河地区的彝族饮食因居住地条件不同而不尽相同。坝区和半山区彝族的主食是大米、包谷、麦子、红薯等;山区和高寒山区的主食为包谷、麦子、荞子和洋芋等。高寒山区彝族的主要饭食是苦荞粑粑和荞疙瘩饭,他们用荞粑粑蘸蜂蜜,苦中带甜,是逢年过节和招待贵客的食品。彝族大都有抽水烟筒和嗜酒的习惯,彝族善于酿酒,他们把糯米或包谷或木薯或芭蕉芋蒸熟后酿成的酒叫“甜白酒”,经放入瓦罐中密封好,贮藏一段时间后再拿出来喝时,就叫“辣白酒”。坝区有种蔬菜的习惯,但山区因水利、日照的因素,只在包谷地中插栽一些青菜、白菜、四季豆、南瓜、黄瓜等作为下饭菜。每逢年节或红白大事都要宰猪。彝族都喜欢吃一种叫做“皮干生”的食物,即杀猪后,把新鲜的猪血旺和各部位割取一点切成薄片,用姜、蒜、辣椒、酱油、醋等拌合腌制后食用。糯米粑粑和糯米饭也是节日和祭日不可缺少的食物。

精美的服饰

彝族的服饰也因居住地区不同而样式繁多,各地彝族之间有“隔县不同语、隔区不同装”的说法。建水、石屏坝区彝族少女的发辫用红绒线扎三道冠绕头上,前面用黑纱帕包裹,后面露出并列的三道红色,故有“三道红”的称呼。而已婚妇女的妇女只扎二道红绒线。居于红河南岸的彝族未婚姑娘头上戴一顶用大小1200多颗银泡镶得银光闪闪形似鸡冠的“鸡冠帽”,而已婚妇女就只用绣花帕包头。但无论婚否,都穿右衽宽长上衣,袖子和胸襟都绣上各色花纹图案或镶着闪亮耀眼的细银泡,腰间系一条绣五彩花纹图案的腰带,脚穿勾尖绣花鞋。男子上穿黑色或青蓝色对襟外衣,下穿宽裤脚打褶裤。

石屏龙武、哨冲一带有一种被称为“花腰”的彝族妇女,是彝族尼苏支系的一部分,其衣服采用多种颜色的布做成,一套青年妇女的盛装由大小十一件组成,衣服上面用各种颜色的丝线绣上蝴蝶、花朵等图案,同时在衣服显眼处的胸襟是镶上珍珠似银泡,头戴绣有花纹图案镶有银泡的“花冠”,故人称“花腰”。花腰衣服是花腰妇女最喜爱的服饰,也是花腰妇女艺术的结晶,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生活在红河东部的蒙自、个旧、开远、屏边、河口一带的彝族妇女喜欢用花毛巾包头,毛巾两端露出无数小辫,包成四角形,耳戴大五柳半月形耳环,身穿青蓝色右襟衣,大裤脚打褶裤。生活在红河北部弥勒、泸西一带的彝族妇女头饰花冠,两角朝上,一角朝前,前角较长。白彝的头冠是两朵花,阿细是两个小花辫;黑彝头饰呈牌坊形;阿哲阿乌戴花围腰;黑彝穿花长袍,未婚的头戴红布,定婚的包蓝布,已婚的包黑布。白彝的裙子分四块,前后长、左右短。阿细妇女上穿蓝右襟长衣,前襟斜束于腰间,下穿青色裤角过膝的短幅裤,腰间挂一个精致的小荷包,男子在外衣上加罩白底蓝花的领褂。

随着时代进步,各民族文化的频繁交流,特别是彝族人民与外界的交往和联系日益增强,彝族服饰发生了变化,彝族男子的服装已趋汉化,妇女服饰朝着简便实用的方向发展,坝区的彝族妇女已基本与汉族一样,有的妇女已烫发、穿高跟鞋和连衣裙,山区的彝族服饰也在逐渐发生变化。

彝族礼仪

彝族的婚姻习俗 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严格实行同宗不婚、姨表不婚,但盛行姑、舅表优先婚烟,有“河水往低处淌,姑娘向舅家嫁”的俗语。具体婚姻习俗因需而异。生活在建水、石屏一带坝区的彝族,解放前多由父母包办,请媒说亲、送聘礼、择日以花轿迎娶成亲。有的在出嫁时,由女方小伴唱“哭嫁歌”。迎亲不骑马不坐轿,而和送亲的人一起步行,一路上由两人吹奏喷呐。在新郎家中毕摩或长老主持结婚仪式、拜天地祖宗父母后入新房,当天宴请亲友。也有的是双方自由恋爱,只要男方父母同意,就可在夜间偷偷把新娘领回家,待生了孩子后,双双背着孩子,带着鸡、酒、糯米饭等到娘家拜见岳父母再择吉日宴请亲友。这两种婚俗至今还不同程度保留着。还有部分地区还保留着某些原始社会特点的婚烟习俗。如:弥勒西山地区的阿细村寨解放前都盖有供未婚青年男女社交的“闲房”,未婚青年男女均可到“闲房”自由交往;自称“普勒泼”(朴喇)的还有一种拖拉新娘的婚俗(即抢婚)。通过《婚姻法》的贯彻和宣传,一些落后的习俗已逐步革除。

家庭生活

彝族家庭一般为男性家长制小家庭。子女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组成小家庭,父母一般与幼子同住。男性家长掌握着生产调配、经济收支和祭祀大权,家庭财产也只有男子才有继承权。但在家庭生活中,妇女起支配作用,彝族民间有句俗话说:“夫找钱来交妻管,妻用钱后向夫报”。男人干一天活,只要有烟抽、有酒喝就满足了。舅父在家族中普遍受尊重。彝族很少有离婚现象,偶尔有离婚只需要由长老判决。如果是男方提出离婚,由男方支付一定钱财给女方,如女方提出,互不支付。夫死妻可改嫁,但由新婚男家给原夫家一定“损失费”赔偿。有些地区还存在兄终弟及的转房婚现象。现已大多通过法律机关办理手续。

丧葬习俗

彝族和哈尼族一样,在历史上也盛行火葬习俗,明中叶以后,受汉族习俗的影响,逐渐改为木棺土葬。丧葬礼仪在内地的坝区基本上与汉族相同,而边疆和内地山区仍保持自己民族的一些习俗。人死了要先鸣枪或敲锣报丧,待同村人及远方亲友前来吊唁后,用酒给死者洗身入棺。非正常死亡者不得抬回家中,也不得葬入祖宗墓地。选坟址由毕摩(彝族祭祀活动主持者和知识分子)择吉日进行,用一个鸡蛋在山上滚,停住之地即是坟址。出殡的日子以死者属相和丧日推算,安葬前要请毕摩念《指路经》,使死者能顺利到达祖宗居住之地。在此期间,丧家要张灯结彩、昼夜歌舞,以示对死者的敬意,使死者不要打扰活着的人。出殡的时候:鞭炮、喷呐、锣在前面鸣放吹打开路,孝子在灵柩后大哭相送,直送到墓地坡脚。

姓氏

彝族在历史上也是没有姓氏,实行父子连名制,由父名和子名顺推正连,十代为一轮。如在本州发现的彝族古籍《苏颇·祭笃慕》中记载着笃氏谱系:祭笃慕——慕容客——客颇麻——颇麻查——查末勒——勒阿德„„。现代汉姓的由来,一是官赐,封建王朝分封土司时,赐土司长官以汉族姓氏,如纳楼土司被赐姓普。二是以地名为姓,如弥勒西山一区,有从昆明碧鸡关迁来的取姓“毕”,从金马迁来的以“金”为姓。三是与其他民族融合带来的姓氏。还有的则是随民族头人或汉族头人取姓。

道德

彝族人民自古就形成许多优良的伦理道德,被写成《道理书》代代相传下来,教人们处事公正、不为非作歹;要务农为本,要勤劳节俭、行善敬孝、和气待人等,《道理书》完整反映了彝族道德观。 彝族文化

语言文字

彝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分为六个方言区。据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州内的彝族分别属于二个方言区,一个是以弥勒地区彝族语言为中心的东南部方言,包括弥勒、泸西、开远、蒙自和屏边的一部分彝族;另一个是以石屏彝族语言为代表的南部方言区,包括红河、绿春、金平及蒙自、屏边、河口的一部分彝族。以下又有若干土语,不同方言区的彝族语言各有差异,以致难以相互通话和交流,但语法结构基本相同。彝族文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字,明清以前称“爨文”、或“韪(wěi)书,近代称“倮文”、“夷书”或“毕摩文”,一般俗称“老彝文”。据一些专家考证,彝族文字至少有五千年历史。彝文是一种古老的超文言的表意文字,一个字形代表一个意,彝文书写行序由右而左,并有标题、章节和标点等特殊符号。由于彝族分布地区较广,各地文字不统一,一字异体者颇多。据初步调查,各地彝文单字总数达两万多个,较通用的只有二千字左右。掌握彝族文字的只有少数掌握彝族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

我州的彝族人民曾用彝文写下许多古籍文献,内容十分丰富。但散存于民间。据1982年州民委组织的彝文调查组调查,全州散存于民间的彝文书籍有二千多卷。著名的有《尼苏夺节》、《彝族创世纪》、《吾查》、《太阳历》、《指路经》等。1985年,在元阳县攀枝花一个名叫马光福的彝族家中发现了一卷古代彝文医书,这是距楚雄州发现古彝文医书后的又一本古彝文医书问世。另外还在一些地方发现了彝文的碑刻。

天文历法

红河地区的彝族曾创制了十月为一年的历法,并用彝文记述成书。在弥勒县法果哨的毕摩杨家福家中保存着一部用彝文写成的历书《彝族天文史》,继承了前人观测太阳的经验,根据世间万物围绕地球转动的理论测绘太阳运行的规律,具体方法是以十棵杆影的移动情况与南北和东西二线焦点的水珠反光时发射出来的光环变化来确定其轨道的南北极,从而分出年、季、月。一年分四季,每季90天。一个月36天,分上中下三旬,十个月为360天、余6——10天为“阴阳交替节”(俗称星回节或火把节)和“年尾上下联”的祭祖过年日,一年共366——370天。此历法又叫太阳历。

传统节日

彝族的主要传统节日有农历六月二十四的“买遮菲托”(火把节)和冬月二十四日的“咱合枯莫”(冬月年)。火把节是彝族最普遍而又最隆重的传统节日。关于火把节的由来,各地说法不一,仪式和内容也是不一样,但多数是白天宰牛喝酒、摔跤、斗牛、赛歌舞等,并且人人着节日盛装。晚上点火把巡绕住宅、田间,以驱虫。然后围绕于篝火旁,尽情歌舞、通霄达旦。冬月年是太阳历的新年,是去旧岁,迎新春的节日。由于汉文化的影响,彝汉杂居的地区已改为过春节,只有绿春和红河县的大部分地区的彝族还保留着过十月年的习俗。节期从冬月24日杀猪开始,一直延续到腊月初一止。过年期间,歌手聚在一起对歌,共同祝愿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彝族文学

彝族人民在长期历史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学成就、保存在彝文写就的古籍文献和民间传说中,据州属有关部门调查,红河地区的彝文古籍多达一千多册,其中成文作品一百三十余部,还有口头流传的长诗一百七十多部,内容极为丰富。主要有创世史诗、叙事诗、山歌、民谣、民间传说等。创世史诗《彝族创世纪》《尼苏夺节》《阿细的先基》等,迁徙史籍有《卓莫苏》(指路经)等。其中有关人类来源和繁衍地和迁徙史。如《卓莫苏》虽属丧葬仪式中必诵书卷,但生动地描绘了历史上彝族各支系大迁徙的路线图,是研究彝族迁徙史的重要资料。撒尼人的长篇叙事诗《阿诗玛》及《嫁了不愿在夫家的姑娘》等反映了青年男女争取幸福自由斗争。

彝族歌舞

彝族人民能歌善舞,彝族歌舞是他们表达感情,自我教育和自我娱乐的重要方式,常常用来纪录历史、交流文化、传授知识和经验、掌握农时节令。因此,不论是在祭祀活动、节日庆典,还是婚嫁丧葬,或者是在生产劳动、男女交往之中,都可以听到彝族人民朴实欢快的歌声和看到彝族人民矫健优美的舞蹈。彝族歌舞丰富多彩,有古朴深厚的诗歌、生动活泼的民歌小调和动人心弦的乐曲。诗歌如《男人出嫁的故事》、《合心兄妹传人种》、《太阳和月亮》等,多在年节时由老人演唱。“阿哩‘是情歌,是尼苏青年男女谈情说爱时唱的小曲和叙事长篇情歌的总称、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特色,艺术成就较高。《阿细的先基》即阿细人的歌。建水、石屏一带流传的“海莱腔”、“五山腔”、“四腔”、“沙莜腔”这四大腔,原为民歌小调,经不断创造整理,已成为由数十种曲子组成,红河北岸尼苏人世代传唱的大型声乐套曲。它以独特的艺术特点,充分展示了尼苏人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及性格特征。舞蹈也是形式多样:红河南岸的垤施、洛孟的歌舞音乐、元阳的罗作舞、红河北岸的阿细跳月等。 彝族烟盒舞有百余套动作、以套数繁多、动作优美舒展、柔和轻快,表演技巧高超而闻名于世,分为歌舞、纯舞、技巧表演等类型,是云南各民族中独树一帜的民间舞蹈。

彝族的绣花衣

云南彝族妇女大多擅长挑花刺绣,在彝族地居住地区,彝族妇女都穿着精美的花衣裳。彝族妇女的服装多为宽边大袖的左衽衣服,在衣服的胸襟、背肩、袖口或整件衣服上用红色、金色、紫色、绿色等颜色的丝线挑绣各种花纹图案,在衣领上还镶嵌有银泡。此外,彝族妇女还喜欢在头巾、衣襟、坎肩、衣裳的下摆、围腰、腰带、裤脚、裙边等处绣上各式色彩鲜艳、寓意深刻的花纹图案作为别出心裁的装饰。

主题:云南红河彝族服饰

说明: 在全国的彝族人口中云南彝族占彝族总人口的60%以上,达400万之多。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为云南两大彝族聚居地之一。这里的彝族自称为“尼苏”,“尼”为“黑色、博大”之意,由于这里的彝族服饰色彩五彩斑斓,故又被其他民族称之为“花腰彝族”。 红河州彝族在隋唐时期称之为“东爨乌蛮”。红河州北部在“东爨乌蛮”境,南部在唐初建置的“‘蜀爨蛮’十七州”内。经过长期与周围部族的交往融合,形成了当今红河地区的彝族。

红河彝族中普遍流传洪水泛滥传说,认为是笃慕繁衍了彝族,认为笃慕是彝民族的共祖。和全国其他彝族一样,这里有毕摩,有巫师,过火把节。另外还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密嘎哈”节日来纪念古时的当地彝族首领阿龙。

红河型服饰主要流行于沿哀牢山流径滇南的红河水系区域。本型男装各地基本上致,多为立领对襟短衣、宽裆裤;女装则多姿多彩,其款式既有长衫,也有长衣和短装,大多衣外套坎肩,普通着长裤,系围裙。头饰琳琅满目,尤喜以银泡或绒线作装饰。红河型服饰为元阳式、建水式及石屏式。元阳式主要流行于云南元阳、新平、红河、金平、绿春,江城、黑江等县山区。本式服饰以女装最具特色。主要特点是多以蓝、绿、红、黄等色布为料,配以银泡、银索等饰物,造成明艳富丽的装饰效果。建水式主要流行于建水、石屏、新平、峨山、蒙自、个旧、开远、通海、江川、玉溪、易门、双柏、元江等县的半山区和坝区以及部分山区。是本型中穿着最为广泛的一个种。石屏式主要流行于石屏、峨山、蒙自、开远、个旧、砚山、屏边、金平、元阳、红河等县的山区。

第二篇:从彝族格言感知彝族的性格和智慧

吉布呷呷

吉布阿且

唐波

关键字:彝族格言

性格

智慧

人们常说“谚语是智慧的结晶”。谚语并非出自某个人,也并不是在某个时候突然出现的,而是作为一种长期生活经验的积累、智慧的结晶,被人们口口相传的经典词句。同时语言与文化有密切的关系,语言表现形式之一的谚语,更是与该民族的文化密不可分。在我们彝族人们的生活之中也存在着丰富的谚语。从谚语可以看到彝族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从谚语中可以看到彝族人民受到自然环境的深刻影响,也可以看出彝族崇尚沉默的民族性和注重实物的客观性。了解彝族格言,对探索彝族的精神气质、文化背景以及他们与环境、地理的关系,都有积极的意义。

民间谚语就是用一句结构完整的话来概括的真理和哲理,是人民口头创作中一种很有特点的民间文学体裁。它形式短小,形象生动,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有不少包含着丰富的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还有深刻的科学性、哲理性和教训意味。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它都是口语形式的通俗易懂的短句或韵语。和谚语相似但又不同的有成语、歇后语、俗语、警语等。彝族谚语可分为农业谚语、生活谚语、气象谚语等。在彝族人的生活中,谚语是我们彝族民间智慧的结晶,反映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恰当地运用谚语可以使语言活泼风趣,也可增强文章的表现力。

谚语,彝语称为“尔比尔吉,有谚语格言”的含意。它与宏篇巨著史诗相反,是彝族民间口头文学中最精致、小巧的形式,是一种很有特点的文学体裁。谚语,为世代彝族劳动人民所创造,是他们在生活、生产和阶级斗争中得出来的知识和经

1 验的判断性的简短结论。它以极其浓缩的、凝炼的艺术语句,概括了彝族劳动群众在实践中获得的体验和认识。它包含着足以教导、规诫人们的精辟深湛的哲理,向彝族劳动人民传授生产知识和生活经验,它指导彝族人们对真假、善恶、美丑的辨别,并在鼓舞坚强的斗争意志,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等方面,都发挥了而且继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可以说是彝族人民斗争的武器,特殊的课本,行动的指南。彝族谚语内容纷繁,题旨广泛,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的谚语,是彝族劳动人民阶级斗争经验的血泪结晶,渗透着人民的自豪感与对剥削阶级的仇恨,反映了阶级斗争的情景,显示了彝族劳动群众对世态人情深刻的观察和判断能力。

谚语是人们从社会劳动中总结出来的语言精髓,也是人们思想、文化、生活的提炼。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生产劳动,也离不开教育活动,任何时候,教育与生产劳动都是相伴而行的。谚语,千百年来一直在彝族人民生活中广泛流传。它是彝族人传授生产生活常识、教育劝诫子孙、启迪思想、增长智慧的知识;它采用彝族独特的五言或七言诗体,句式整齐,想象丰富,语言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富有诗韵,通俗易懂,易记易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爱;它多采用比喻、夸张、对仗等修辞手法,内容形象生动,丰富多彩,包括了时政、事理、修养、社交、生活、自然、经济等方面,蕴含深刻的哲理,发人深思,具有很强的教育启迪功能;它想象丰富,词语精炼,音韵铿锵,旋律和谐,句式整齐,吟咏上口,易于理解,又易于记诵,因而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在彝族地区,村村寨寨,男女老少,都会说出许多自已所熟悉的谚语。朋友聚会、婚丧嫁娶,调解纠纷时,当事人也常运用他们最熟悉、最生动、最具体的谚语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对事物的看法。因此,彝族谚语在人民生活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总结起来,彝族谚语有以下几方面的价值:

一、彝族谚语直接为它的创造者——彝族人民群众服务。它是彝族人民行动

2 的指南,生活的力量。它与彝族教育相伴而生,相随而长,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互为前提,相辅相成,对彝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思想作用、风俗习俗等影响极深,特别是对彝族人民教育起着巨大的作用。彝族谚语给彝族教育以社会价值和存在意义,同时彝族教育给彝族谚语以生存依据和生机活力。我们从以下这些谚语中可以看出彝族的为人和教育方式,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耳要多闻,目要多睹,心要多想,知识各方面比其他人懂的多”;“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懂事老也不懂事,力量小再年轻也力量小”;“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虎贵在于皮,人贵在于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臊别人面,一生没有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弃朋友,十天无朋友”;“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人缺德,大伙失德。”;“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是一生,钱是一天。”;“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心有余而力不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年底要过年,月底要过火把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勤就行,桶不漏就行,牲畜有盐就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话要思考再说,饭要量力而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文明礼貌哪里都找得到朋友,勤俭能干哪里都找得到钱”。

二、它是人们处理问题的依据,辨别是非的准绳,扶持正义,谴责邪恶,反剥削反压迫斗争的有力武器。

彝族谚语蕴含的哲理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有异曲同工之处。哲理类谚语主要通过观察事物的内在联系和变化,哲理性强,寓义深远,耐人寻味,发人深思,劝诫人们要善观察、找规律、勤思考、强实践、重学习,而不要违背事物的自然规律,愚蠢行事。如:“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都要死,猪都要烧。”;“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人有三种,马有三层鞍”;“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恨铁不成钢”;“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暖和的是太阳,太阳挂的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爱的

3 是父母,父母爱永存”;“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开开心心水可以当做酒喝,快快乐乐圆根可以当做肉吃。”;“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树开不要信斯衣阿格,草开不要信衣子阿扎。”

三、彝族谚语集中了干百年来彝族人民的集体智慧,包含着无数劳动和斗争的宝贵精神。彝族谚语使人知理,有助于彝族人民的德育发展。品德类谚语主要通过悉心观察农时、农事和日常生活,告诫人们要热爱劳动,脚踏实地,勤劳致富,诚实守信,以德为先,“知”“行”结合,将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教育人们用正确的观点处事做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天不做,十天没吃的。”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山顶有雾雨要来,路边狗叫客要来,空中有云风要来。”;“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好柴在山上,没有一根不被烧,好水在山沟,都经过石头的磨练,好草在平坝,没有不被羊吃的。”

彝族是一个具有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族,彝族人民以自己勤劳勇敢、聪明才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生动的谚语。这是彝族语言中的精华,是彝族民间文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我国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万树有果树受累,万物有舌会多语”;“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会缝就好穿,会说就好听,会牵就耕得直”;“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团结哪儿去都凝聚力强”;“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一家要富有三把锄头,一家要穷有三个烟斗”;“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ꅳ。”即“不要轻视小的,小的要长大;不要重视大的,大的要变老。”

谚语作为一个民族语言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在富于韵律和简洁的语言形式中,浓缩和凝结着富含思想性的人生哲学,也可以作为人民日常生活的指针和方向。因此,从一个民族的谚语中其民族性格的侧面也被反应出来。作为彝语的教学研究者,语言本身的学习虽然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同时也语言相关的彝族文化、彝族性格、历史等的考察都是语言学习不可忽视的环节。

4 彝族谚语不但具有完整的形式美,而且具有丰富的内在美。富有教育意义的彝族谚语呈现出多元化的教育理念,蕴含着深邃的教育哲理,闪耀着理性的教育光辉。它是彝族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教育理念的集中反映,是新颖独特的教育认知形式。

语言作为社会文化这样表现形式的一部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的观念意识也在变化,单位语言中所包含的意义也随之变化。作为一种语言智慧的谚语也一样,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变化着。彝族的谚语也不另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然,由于谚语是时代的产物,因此,不免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有的不一定全面,不一定科学,在学习与运用时,需要我们进行具体分析,一分为二地加以看待。此外,由于语言具有相通性,一些谚语和俗语、惯用语、成语相互渗透,难分彼此,融为一体,但是,这并不影响谚语本身的使用,相反,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这些谚语的表现力已经大大扩张,成为广为流传的佳句,同时也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彝族谚语的变迁。

第三篇: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族的火把节

六(2)班 陈阳晶

彝族的火把节是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传与云南,贵州,四川等彝族地区。白,纳西,基诺等族也过这一节日。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本词条将从彝族火把节起源、传说、主要活动和意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更是全族人民的盛典。火把节多在农历六月二十四或二十五日举行,节期三天。

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北斗星斗柄上指,彝语支的民族都要过火把节,有的学者认为此节原系彝族十月历法的一个年节,火把节又叫星回节,俗有“星回于天而除夕”之说,相当于彝历的新年。

火把节由来传说不一。一说天神与地神斗争,人们用火把助地神灭虫战胜天神。一说出自《南诏野史》及师范《滇系》。这两书载:南诏首领皮罗阁企图并吞另五诏,将会五诏首领集会于松明楼而焚杀,邓赕诏妻慈善谏夫勿往,夫不从而被杀,慈善以精明的智慧和对丈夫执着的爱恋,找到丈夫的尸体并顺利安葬,滇人以是日燃炬吊之。石林彝族撒尼人视火把节为纪念民众与恶魔斗争胜利的节日;武定彝族认为过火把节是要长出的谷穗像火把一样粗壮。后人以此祭火驱家中田中鬼邪,以保人畜平安。

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在彝族地区,对火的崇拜和祭祀非常普遍,云南泸西县彝族在正月初一和六月二十四,由家庭主妇选一块最肥的肉扔进燃烧的火塘祈祷火神护佑平安。永仁县彝族在同样正月初二或初三奉行祭火,称作开“火神会”,凉山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到了节日,各族男女青年点燃松木制成的火把,到村寨田间活动,边走边把松香撒向火把,或进行集会,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近代,人们利用集会欢聚之机,进行社交或情人相会,并在节日开展商贸活动万岁。

啊!彝族的火把节真好,我爱彝族的火把节。

第四篇:彝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

彝三天。 族火把节是所有彝族地区的传统节日,流行于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区。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的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最盛大、场面最壮观、参与人数最多、最富有浓郁民族特征的节日,节期要举行火把节的由来虽有多种说法,但其本源当与火的自然崇拜有最直接的关系,它的目的是期望用火驱虫除害,保护庄稼生长。火把节在凉山彝语中称为"都则"即"祭火"的意思;在仪式歌《祭火神》、《祭锅庄石》中都有火神阿依迭古的神绩叙述。火把节的原生形态,简而言之就是古老的火崇拜。火是彝族追求光明的象征,彝族把火塘看作是火神居住的神圣之地,严禁触踏和跨越。

佳节之前,各家都要准备食品;在节日里纵情欢聚,放歌畅饮。火把节期间,各村寨以干松木和松明子扎成大火把竖立寨中,各家门前竖起小火把,入夜点燃,村寨一片通明;同时人们手持小型火把成群结队行进在村边地头、山岭田埂间,将火把、松明子插于田间地角。远处望去,火龙映天,蜿蜒起伏,十分动人。最后青年男女会聚广场,将许多火把堆成火塔,火焰熊熊,人们围成一圈,唱歌跳舞,或赛马、斗牛、摔跤。一片欢腾,彻夜不息。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

第五篇: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

彝族火把节是彝族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至二十七日,彝族各村寨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祭天地、祭火、祭祖先、驱除邪恶,祈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体现了彝族人民尊重自然规律,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斗牛:一声洪亮的牛角号响起,两头公牛怒目圆睁,相向而来,一声低吼,两对特意削尖的牛角猛然相撞。四周观众呐喊助威,牛得到刺激和鼓励,犟性大发,时而边疆猛攻,时而力敌相峙,时而血花飞溅,时而伺机反攻。胜利的牛头颈披红戴花,由主人牵着绕场一周,由此身价倍增

火把节主要活动有斗牛、斗羊、斗鸡、赛马、摔跤、歌舞表演、选美等。

摔跤:摔跤活动在彝族很盛行,分绊脚和不绊脚两种,以摔倒为输;不同村寨推选最强壮而有能耐的摔跤能手进行比赛,获胜者除了获颁奖品外,他们自己的村寨还另以酒、羊、牛等美食来庆祝和鼓励。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彝族习俗范文】相关文章:

彝族的习俗范文05-22

彝族传统习俗范文06-04

彝族民族习俗打印版09-06

凉山彝族的传统丧葬习俗介绍05-05

彝族女范文05-15

彝族婚俗范文05-18

彝族名单范文05-18

彝族特点范文05-18

彝族婚俗论文范文05-12

彝族人范文05-15

上一篇:自检电路范文下一篇:自己开店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