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

2023-04-07

第一篇:小学教育学知识与能力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考点 第1章 教育基础 小学教育

1、小学教育的任务:

(1)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2)具体任务:①进行系统的学习,但不应过度疲劳;②引导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③培养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④培养学生初步分辨是非的能力,逐渐发展对道德的理解。 教育概述

1、教育的概念: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测试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2、教育的构成要素:

(1)教育者: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其中。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做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用。 (2)受教育者

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既包括在各级各类学校中学习的儿童、少年和青年,也包括各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中的学生,是教育者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3)教育影响

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手段,是置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并把他们联系起来的纽带,主要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

3、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三者间的关系

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这三个基本要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教育者是教育影响和教育者之间的纽带,受教育者是教育者选择和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影响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作用的桥梁,是教育实践活动的工具,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中介。

4、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的质的规定性。它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5、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只要人类存在,它就存在。

(2)教育具有历史性:在不同的社会或同一社会的不同历史阶段,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独立性: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独立性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育具有继承性;第二,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的影响;第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6、教育的功能

(1)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 (3)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教育学 教育学是以教学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学科。

1、教育学的发展 教育学萌芽阶段 (1)《学记》(礼记,中的篇目)是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步教育专著。《学记》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反对司机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主张开导学生;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里发展的特点,循序渐进。

(2)孔子,主张“有教无类”,重视因材施教。提出学习过程包含“学、思、习、行”四个基本环节;提出“庶、富、教”的观点。 (3)墨翟,“兼爱”“非攻”。 (4)道家,顺其自然。

(5)苏格拉,以其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6)柏拉图,《理想国》。 (7)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教育遵循自然,主张按照儿童心里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教育。

(8)昆体良,《雄辩术原理》,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步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论演说家的教育》《论演说家的培养》。 教育学创立阶段

(1)培根,近代实验科学家鼻祖,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夸美纽斯,捷克教育学家,教育学之父。《大教学论》,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3)卢梭,法国启蒙思想家,《爱弥儿》,主张自然教育。

(4)康德,德国哲学家,把教育学作为大学一门课程在大学授课,《康德论教育》,认识为宜需要教育的动物。

(5)裴斯泰洛齐,瑞士教育家《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 (6)洛克,英国教育家,提出“白板说”。 (7)赫尔巴特,德国教育家,科学教育之父,《普通教育学》,标志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8)杜威,美国教育家,《民主主义教育》,新三中心论,活动中心课程论。 教育学发展阶段

(1)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 (2)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步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3)马卡连柯,《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4)杨贤江,《新教育大纲》,中国第一部一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5)赞可夫,苏联教育家,《教育与发展》,以最好的教学效果是学生达到最理想的发展水平;五条教学原则: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理解学习过程、所有学生达到一般发展。

(6)布鲁纳,美国教育家,《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倡导发现教学法,学科中心课程论。

(7)瓦根舍因,德国教育家,《范例教学原理》。 (8)皮亚杰,瑞士教育家,《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教学目的:发展学生的智力。 (9)苏霍姆林斯基,苏联教育家,认为全面和和谐是儿童个性发展的不可或缺的条件。 (10)布鲁姆,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 我国近代教育家

(1)蔡元培,“学界泰斗,人世楷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教育独立思想。

(2)晏阳初,“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公民教育。三大方式。

(3)黄炎培,中国职业教育的领导者,主张“知行结合、手脑并用、做学合

一、理论与实践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4)陶行知,“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提出生活教育思想。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1、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②生产力水平制约这教育结构的变化;

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2、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 (1)政治经济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权;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做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可以促进民主;

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3、教育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③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2)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

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②教育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③教育具有更新和创新文化的作用。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

一、教育目的的作用

1、导向作用

2、激励作用

3、评价作用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小学教育的基本依据)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立教育目的的重要根据;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确立教育目标的理论依据。

四、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建设主义建设事业服务,培养劳动者和社会主义接班人。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资本论》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根本途径。 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课程

1、课程的作用

(1)课程是实现教育目的,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保证。

(2)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的依据,是师生联系和交往的纽带。

(3)课程是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组织形式的确定、教学手段的应用的根据 (4)课程是国家检查和监督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依据。

2、课程的类型

(1)学科课程和经验课程;

(2)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3)必学课程与选修课程;

(4)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5)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

3、课程内容

(1)课程计划。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课程计划的内容: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学周安排。作用: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2)课程标准。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指导教师工作,评价教师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的标准和依据。

(3)教材。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作用:是学生获得知识进学习的主要材料;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知识;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是学生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为教师的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提供基本材料。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分化又综合的现实。;

(3)内容联系观,既课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4)学习方式关,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3、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2)体现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6)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教师的专业发展

1、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2、教师职业的特点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示范者的角色。(榜样角色)

(4)教育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管理者。

(5)朋友的角色。

(6)研究者的角色。

3、教师劳动的特点

(1)复杂性。主要表现在:教育目的的全面性、教育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主要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教师的教育机智。

(3)主体性和示范性。学生具有可塑性、依赖性、向师性。 (4)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5)长期性和间接性。长期性:培养周期长;间接性:不直接创造财富。 (6)系统性。教师之间、年级之间相互协调配合。

4、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背(背过) (1)专业理念。

教师专业理念是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遵守的一套行为规范和为实现美好生活而提升自我的内在品格和德性。教师的专业理念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和专业道德。 (2)专业知识。

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四方面内容。 (3)专业能力。

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语言能力、教育教学交往能力、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创新能力。

5、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三阶段发展

关注生存。

关注情景。

关注学生。 (2)四阶段发展

职前储备。

入职调整。

巩固稳定。 创新成熟。 (3)五阶段

新手、进步新手、胜任性、精通型、专家。

6、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小型课堂) (3)进行专门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7、《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试行)》 (1)师德为先。

热爱教学教育事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履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人师表、教书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2)学生为本。

尊重小学生权益,以小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小学生的主动性。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促进小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 (3)能力为重。

把学科知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相结合,突出教书育人实践能力。遵循小学生成长规律,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 (4)终身学习。

学习先进小学教育理论,优化知识结构,提高文化素养,具有终身学习与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

教育科学研究

1、教育科学研究的意义

(1)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需要。 (2)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 (3)不断激发教师工作的热情。

2、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做出结论。 (7)撰写成文。

3、教育文献的主要方法 (1)顺查法。 (2)逆查法。 (3)引文查法。 (4)综合查找法。

4、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1)教育观察法。 (2)教育调查法。 (3)教育实验法。 (4)教育行动研究法。 (5)教育叙事研究法。

(6)个案法。 (7)历史法。(8)比较法

5、教育科研成果撰写要求 教育观察报告 ①题目 ②引言 ③正文 ④观察结果 ⑤附录

教育调查报告 ①题目 ②引言 ③正文

④讨论或建议 ⑤结论 ⑥附录

教育实验报告 ①题目 ②引言 ③实验方法 ④实验结果 ⑤分析与讨论 ⑥结论

经验总结报告 ①题目 ②前言 ③正文 ④结尾

教育科研论文 ①题目 ②内容提要 ③序言 ④正文 ⑤结论 ⑥参考文献

第二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1.当代小学教育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义务教育得以全面实施

(三)教师队伍建设日趋完善与规范

(四)办学体制走向多样化

(五)课程改革不断深化

2.请简述孔子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孔子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

——提出了“性相近,习相远”的哲学命题,强调后天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 ②孔子关于教育对象的观点

——提出了“有教无类”的观点。 ③孔子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

——孔子致力于培养一批“士”和“君子”,以完善人格为教育的首要目的。 ④孔子关于教学内容的观点:“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文指六艺,其他指道德行为规范。

⑤孔子关于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观点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朱熹提出)。

——启发诱导的原则。孔子在《论语·述而》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启发式教学的人。 ——学思结合的方法(“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谦虚笃实的方法(“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请简述《学记》的主要教育思想。

①教育的作用

“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而“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 ②教学原则

——教学相长原则。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预时孙(xùn)摩原则——“禁于未发谓之预,当其可谓之时,不陵节而施谓之孙,相观而善谓之摩。此四者,教之所由也”。这包括四条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长善救失原则。 ——启发诱导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 ——课内外结合的原则。“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4.简述赫尔巴特的教育贡献。

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独立教育学的诞生。

(1)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2)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和性格的完善。 (3)教育性教学原则。

(4)提出了四段教学法。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5)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5.简述杜威的教育贡献。

杜威(1859—1952),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能够不断地生长下去。教育的无目的论的代表人物。 (3)论课程与教学 活动课程

(4)提出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 (5)提出了儿童中心论

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6.简述素质教育的含义。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简述新时代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 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8.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一)复杂性

(二)创造性

(三)长期性

(四)示范性

9.简述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

1.尊师爱生 2.民主平等 3.教学相长 4.心理相容

10.简述构建现代师生关系的基本策略

(一)了解和研究学生

(二)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三)加强自身修养

(四)发扬教育民主

(五)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人际沟通艺术

11.简述教师应具有的专业素养。

教师需具有学科专业素养:

(1)精通所教学科的基础性知识和技能; (2)了解与该学科相关的知识; (3)了解学科的发展脉络;

(4)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法和方法论。 教师需具有教育专业素养: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 (2)具有良好的教育能力; (3)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12.简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基本方法。

(一)进行社区调查,了解社区资源情况

(二)充分利用校外资源

(三)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找资源

(四)了解最新科技成就,注意与现代科学发展的联系

(五)充分利用校内课程资源

13.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特征。

(1)基于学生的兴趣和需要

(2)立足于学校现有课程资源的充分利用 (3)开发主题是教师、学生和家长而非专家 (4)是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补充

(5)课程开发追求一个共同的目标:学校教育哲学。

14.简述课程实施的结构

1.安排课程表 2.分析教学任务

3.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 4.选择并确定教学模式 5.规划教学单元和课 6.组织教学活动

7.评价教学活动的过程与结果

15.简述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一)育人为本的学生观

(二)开放的大课程观

(三)民主平等的师生观

(四)三维目标观

(五)自主学习观

(六)发展性评价观

16.简述新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7.简述新的教学观

(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

(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3)教学重过程而非结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教学更关注人而非学科。

(5)关注体验式教学、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运用。

18.简述新课程改革提倡的三种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学生独立地分析、探索、质疑、创造等来实现学习目标。

合作学习:学生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探究学习:学生主动参与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运用科学的方法对问题进行探究,在研究过程中获得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自主构建知识体系的一种学习方式。

19.简述小学教育研究的意义

最突出的成果是促进小学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有助于转变教师的教育观念,重塑角色形象

(二)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意识与能力

(三)有助于教师创新教学实践,摆脱教育困境

(四)有助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改善教学行为

(五)有助于增强教师职业乐趣和价值感,舒缓倦怠

20.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一)课题选择

(二)查找文献资料

(三)设计研究,撰写研究方案

(四)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五)资料的处理与分析

(六)研究报告的撰写

(七)课题结题

21.教育研究报告撰写的基本要求有

(1)在科学求实的基础上创新; (2)观点和材料一致;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借鉴吸收;

(4)书写格式符合规范,文字精练、简洁,表达准确完整。

22.简述行动研究的步骤。

(1)发现问题 (2)分析问题

(3)设计研究方案

(4)研究实施与资料收集

(5)总结与反思,确定下一步研究问题 (6)整理和分析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23.简述叙事研究的一般程。

1.确定研究问题 2.选择研究对象 3.进入研究现场 4.进行观察访谈 5.整理分析资料 6.撰写研究报告

24.在教学中如何帮助学生有效控制注意?

1.要善于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 2.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

3.要善于运用两种注意相互转换的规律

25.简述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识记规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根据遗忘规律有效地组织复习 3.提高学生的回忆效率 4.记忆的心理卫生

26.简述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 2.前运算阶段(2-7岁) 3.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4.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27.简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问题的特征

2.已有的知识经验 3.定势

4.功能固着

5.原型启发与酝酿效应 6.情绪与动机

7.个体的智力水平

28.简述小学生学习兴趣的特点

(1)儿童初期对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外部活动更感兴趣,以后逐渐对学习的内容,对需要独立思考的额学习作业更感兴趣。

(2)学习兴趣从不分化到逐渐产生对不同学科内容的初步分化;

(3)儿童在整个小学时期内,对有关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有关抽象因果的知识的兴趣有待发展。

(4)游戏因素在儿童学习兴趣中的作用逐渐降低。

(5)在阅读兴趣方面,一般从课内阅读发展到课外阅读,从童话故事发展到文艺作品和通俗科学读物;

(6)对社会生活的兴趣逐步扩大和加深

29.简述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的方法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造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30.简述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的方法。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庭和学校共同培养学生学习习惯的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评价体系;

31.、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32.简述德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及使用过程中的基本要求。

小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主要有:

(一)导向性原则(我国德育的根本原则)

(二)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三)正面诱导原则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对小学生进行德育,要注重摆事实,讲道理,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行为规范。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德育要善于把学生的积极性和志趣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批评和处分只能作为辅助方法。

(四)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五)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

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确保德育切合小学生的实际以及连贯性和巩固性。

(六)集体教育的原则

贯彻集体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

2、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学生个人转变影响集体。

3、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与集体的教育力量结合起来。

(七)长善救失原则(发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

贯彻长善救失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一分为二的看待学生。

2、要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自觉开展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3、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因势利导,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八)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贯彻该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要组建教师集体,使校内教育影响一致。

2、要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相互配合。

3、要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和一致

33.简要列举德育过程的基本方法

(一)说服教育法

说服教育法是借助语言和事实,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以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识,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认识的方法。这是社会主义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方法。

说服法包括讲解、谈话、讨论、参观、报告。

(二)榜样示范法

榜样示范法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型、示范、评优等

(三)实际锻炼法

实际锻炼法也称指导实践法,是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包括练习、制度、委托任务、组织活动等。

(四)情感陶冶法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五)品德评价法

品德评价法也叫奖惩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六)品德修养指导法

品德修养指导法也称个人修养法或自我教育法,是教师指导下,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品德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的德育方法。

“慎独”是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

34.简述班主任的基本职责

(一)全面了解、深入分析、关心尊重每个学生

(二)认真做好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组织指导班级活动

(四)组织做好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

(五)经常与任课教师和其他教职工、家长、社区联系与沟通,形成教育合力。

35.简述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了解学生,研究学生 2.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3.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4.做好操行评定工作

5.协调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形成合力 6.做好班主任工作计划和总结

36.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原则

1.积极主动,严肃认真 2.沉着冷静,善于控制 3.严宽适度,掌握分寸 4.满怀爱心,教书育人

37.简述教学突发事件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

·热处理法 ·冷处理法 ·宽容法

·因势利导法 ·寓教于喻

·爆炸式教育法

38.简述教学过程中的基本规律(理解)

(一)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

(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教学的发展性规律)

(三)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结合

(四)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39.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理解)

(一)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二)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三)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

(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40.简述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及要求(理解) 1. 直观性原则

(1)定义: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直接感知事物、模型或通过教师用形象的语言描绘教学对象,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

(2)贯彻直观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2.启发性原则

(1)定义: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启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教师应讲的“少而精”,给学生留出思考的空间。②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③设置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积极思维的状态。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使学生学会思考。 3.巩固性原则

(1)定义: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

(1)定义: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2)观点: 《学记》:“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5.因材施教原则

(1)定义: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1)定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7.量力性原则

(1)定义:量力性原则又称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2)观点:

墨子: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 8.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

(1)定义: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是指教学中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知识,同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教育。 41.简述上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 (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 (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 (7)气氛热烈

42.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要素。(了解)

第一,情境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能力因素和相关学科的因素。 第二,素材要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

第三,情境具有调动学生积极学习和成长的情感因素,具有学生参与的角色要素。 第四,教学情境中包含大量的课程资源,具有可供操作的硬件设施与时空要素。 第五,情境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探索问题的兴趣。

43.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一般程序(了解)

第一,明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的落实点 第二,了解学生的认知状况和经历,运用贴切的教学素材 第三,筛选丰富的课程资源。

第四,精心设计教学情景和教学方案。 第五,准备教学设备和试操作

第六,做好学生可能出现问题的预案,以便及时调整方案

44.简述教学情景创设的基本方法(理解运用)

第一,直观演示,创设形象情境 第二,生动讲述,创设想象情境 第三,设疑启智,创设探究情境

第四,营造氛围,创设合作交流情境。 第五,联系生活,创设实际教学情境。

45.简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

1.高度强烈的学习动机和低强度的学习动机一样降低学习效率。

2.任务难度越高,最佳动机水平越低;反之任务难度低,动机水平要高。

3.动机最佳水平与学习课题的难易程度有关。一般来讲,最佳水平为中等动机强度。 4.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呈“倒U型曲线”。

46.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特征

(一)课堂教学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和归宿

(二)探索研究和解决问题方式是教学反思的着眼点

(三)追求教学环节的最优化是教学反思的不竭动力

(四)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最终目标 47.简述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

(一)内省反思

1、总结反思

2、档案袋反思

3、自我提问反思

(二)交流反思

1、行动研究法:行动研究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2、诊断反思法

3、比较反思法

4、对话反思法

5、录像反思法

第三篇: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冲击卷4

2012年教师资格《小学教育知识与能力》最后冲刺试题4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

1.最早对遗忘进行系统研究,并绘制了遗忘曲线的是( )。

A.冯特B.巴甫洛夫

C.艾宾浩斯D.弗洛伊德

2.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墨子

C.荀子D.孟子

3.个体早期生命中有一个较短暂的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的时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这一时期称为( )。

A.关键期B.守恒期

C.转折期D.过渡期

4.建国以来,我国小学教学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 )。

A.教学方法B.教学内容

C.教学组织形式D.考试制度

5.一个国家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 )。

A.普及教育B.普及基础教育

C.普及国民教育D.普及义务教育

6.我国于1986年第一次将( )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A.体育活动B.群众活动

C.文娱活动D.课外活动

7.教师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 )。

A.有直接影响B.有间接影响

C.没有影响D.有一定影响

8.家长对考试成绩好的孩子给予物质奖励是( )。

A.正强化B.负强化

C.消退D.惩罚

9.“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身心发展的( )。

A.阶段性B.差异性

C.不均衡性D.顺序性

10.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的培养,即以“三基”为中心的基础教养。“三基”是指( )。

A.读、写、画B.读、算、画

C.读、写、算D.画、写、算

11.教科书中的练习题多属于( )问题。

A.创造性B.认知性

C.有结构D.无结构

12.第斯多惠说:“一个坏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这体现了( )原则。

A.启发性B.直观性

C.巩固性D.循序渐进性

13.在心理测验中,智力测验属于( )。

A.认知测验B.人格测验

C.兴趣测验D.成就测验

14.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在( )。

A.1862年B.1898年

C.1902年D.1922年

15.学校中开展各类活动的最基本的基层组织是( )。

A.小组B.班级

C.年级D.教研室

1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D.道德观

17.( )的儿童常常对学习成绩、陌生环境反应敏感,担心害怕,显得很不安分。

A.诵读困难B.过度焦虑

C.强迫观念D.交往困难

1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 )。

A.礼、乐、射、御、书、数

B.文法、修辞、辩证法、礼乐、书数、射、御

C.礼、乐、射、辞、书、数

D.算术、几何、文法、辩证法、天文、书、数

19.在教育心理学看来,( )既是课堂管理研究的范畴,也是学习过程研究和教学设计研究不容忽视的内容。

A.教学内容B.教学环境

C.教学媒体D.教学过程

20.教师( )的流畅性与他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A.记忆B.思维

C.想像D.观察

21.基于某种特定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的评价是( )。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

C.常模参照评价D.标准参照评价

22.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实验者是( )。

A.布鲁纳B.加涅

C.罗森塔尔D.波斯纳

23.学校在课堂教学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是( )。

A.课余活动B.课外活动

C.群众活动D.文娱活动

24.试图以心理学“统觉”原理说明教学过程的是( )。

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

C.杜威D.凯洛夫

25.提出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的是( )。

A.加涅B.布卢姆

C.波斯纳D.罗森塔尔

26.学与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部分是( )。

A.教学媒体B.教师

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

27.“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体现了德育的( )原则。

A.疏导B.导向性

C.因材施教D.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8.教“鱼”的概念时以“鲸”为例,说明“生活在水中”是“鱼”的概念的无关特征。这是为学生提供( )。

A.比较B.变式

C.正例D.反例

29.专家型教师的课时计划简洁、灵活,以( )为中心,并有预见性。

A.学生B.教师

C.教材D.教学思想

30.我国近代小学开端于( )。

A.1878年B.1887年

C.1897年D.1898年

二、简答题(共5道题,每题5分,共25分)

1.学习有哪几种策略?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的我国今后一个时期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是什么?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什么?

4.简述《教师法》中规定的教师应承担的义务。

5.如何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冲突?

三、材料分析题(共2道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亮亮,男,9岁,聪明,兴趣广泛。上课时能认真听讲,并完成作业。课后爱看小说、摄像、踢足球,对功课关注不多,每期期末考试前几天才抓紧时间复习,所以考试成绩总是不好,他十分苦恼。

问题: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亮亮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近几年在美国发生了哪些大事吗?(学生踊跃发言)。

出示图片:美国纽约世贸大厦。

师:看看这幢楼,把它和周围的楼房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

师:这幢楼有110层,曾经是美国纽约最高的楼,但是由于恐怖分子的袭击,它已经被夷为平地,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都感到气愤。设想一下,假如你曾经站在这幢楼上往下看,会有什么感觉?

生1:会很害怕。

生2:会腿发软。

生3:那么高,我会觉得要掉下去一样。

师:你平常站在我们教学楼3楼或4楼走廊往下看,也会有这样的感觉吗?

生:不会。

师:你知道为什么吗?

生:我们的教学楼矮,世贸大厦高。

出示课题:高矮(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高矮的知识)

师:你们平时见过这样比高矮的例子吗?

学生列举出许多例子。

教师放音乐,学生自由寻找教室里“高矮”的例子,自由讨论。

问题:请用所学的教学理论,分析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了哪些教学方法?遵循了哪些教学原则?

四、教学设计题(共1道题,每题35分,共35分)

请在上述三个材料中任选其一,就课堂教学目标及某一教学环节(譬如课堂导入、讲授新知识等)进行教学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C【解析】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最早对遗忘进行了系统研究。

2.D【解析】孟子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优良品质就能得到发展。

3.A【解析】题干是对关键期的解释。

4.A【解析】建国以来,我国小学各科都实施了改革试验,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5.D【解析】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遍实施一定程度的基础教育的义务形式称为普及义务教育。

6.D【解析】我国在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课程总计划。

7.A【解析】教师不同的领导风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8.A【解析】呈现能提高反应概率的刺激的过程叫正强化。

9.D【解析】人的身心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若人为地打破这个顺序,就会适得其反。

10.C【解析】“三基”是指读、写、算。

11.C【解析】已知条件和要达到的目标都很明确,个体按一定的思维方式即可获得答案,这就是有结构问题。

12.A【解析】第斯多惠认为好教师应引导学生去接受和发现真理,体现了启发性原则。

13.A【解析】智力测验是认知测验的一类。

14.A【解析】1862年在京师同文馆首先采用了班级授课制。

15.B【解析】班级是学校领导工作的基本单位,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基层组织。

16.B【解析】略。

17.B【解析】题干是过度焦虑的儿童的表现。

18.A【解析】西周以后,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

19.B【解析】教学环境影响着学生的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心理特性的发展,因此,它是课堂管理研究的重要范畴。

20.B【解析】教师思维越流畅,教学效果越好。

21.D【解析】题干是对标准参照评价的解释。

22.C【解析】罗森塔尔等人提出了皮格马利翁效应。

23.B【解析】课外活动是在课堂教学之外开展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活动。

24.B【解析】赫尔巴特从心理学“统觉”原理出发,认为教学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25.C【解析】波斯纳提出了“经验+反思=成长”的教师成长公式。

26.C【解析】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的过程中传递的主要信息。

27.A【解析】通过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使他们积极向上,这是德育的疏导原则。

28.D【解析】适当运用反例,可以排除无关特征的干扰,有利于加深对概括和规则的本质认识。

29.A【解析】专家型教师关注的是学生,所以他们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

30.A【解析】1878年张焕纶在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小班,这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二、简答题

1.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一般来说,学习策略可分为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认知策略是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准确地理解和有效地从记忆中提取信息。认知策略因所学知识的类型而有所不同,针对陈述性知识有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针对程序性知识则有模式再认策略和动作系列学习策略等。元认知策略是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包括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和资源的策略,有助于学生适应环境并调节环境以适应自己的需要,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作用,包括学习时间管理、学习环境设置、学习努力和心境管理。

2.(1)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3)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4)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5)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

3.问题解决的共有特点是:(1)目的性。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没有明确目的指向的心理活动不能称为问题解决;(2)认知性。问题解决是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自动化的操作,如走路、穿衣等虽然也有一定的目的性,但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3)序列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即认知操作,如分析、联想、比较、推论等,仅仅是简单的记忆提取等单一的认知活动,都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

4.(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1)加强沟通,促进心理接近;(2)角色互换,形成互相理解的心理氛围;(3)避免滥用惩罚;

(4)适当调整任课教师。

三、材料分析题

1.艾宾浩斯的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先快后慢”的趋势。亮亮违背了遗忘规律,表现在只是上课时认真听讲,考试前临阵磨枪,而平时没有有效地复习,使知识牢固化。对策:要运用遗忘规律,整个学习过程中都要注意复习。(1)组织有效的复习。①及时与经常复习相结合;②正确分配复习时间,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③复习方式多样化,动员多种感官参与复习;④复习是注意排除前后材料的干扰;⑤复习时要对学过的知识进一步加工,使之条理化、系统化,形成知识网络。(2)适当的超额学习。最好的超额学习量是50%。(3)注意脑的健康和用脑卫生。

2.【答案要点】(1)该教师应用的教学方法:①讲授法:以教师讲解、引导为主;②谈话法:教师通过设问,引导学生自己获得知识。

遵循的教学原则:①直观性原则:用事例、实物讲解;②启发性原则:启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③科学性与思考性结合的原则:用“9•11”事件教育学生热爱和平;④理论联系实际原则:让学生联系教学楼,在教室里找证据等生活实际来学习。

四、教学设计题

答案:略。

撰写教学设计注意点

一个教学设计包含的要素

标题、课题(诗意、整齐、有个性特征);教材分析(要点、特点、作用,分析要有个性);设计理念(结合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三维,具体化);教学重难点;教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简洁明了);设计意图。

叙写教学目标常用的行为动词

知识:

了解——说出、背诵、辨认、列举、复述

理解——解释、说明、归纳、概述、整理

应用——设计、辩护、质疑、撰写、解决

模仿——模拟、重复、再现、临摹、扩展

技能:

独立操作——完成、制定、解决、绘制

迁移——联系、转换、运用、举一反三

体验性目标:

经历(感受)——参与、寻找、交流、分享、访问、考察

反映(认同)——认可、接受、欣赏、关注、拒绝、接弃

领悟(内化)——形成、具有、树立、热爱、坚持、追求

教学过程的安排

1.开课:简洁有趣,整合鲜明。

2.思路:板块结构,主线分明。

3.过程:重点凸显,过程展开。

难点化解,深入浅出。

4.媒体:适时适量,真正辅助。

教学过程撰写注意点

板块安排,写详细,写具体,策略丰富,重点凸显。

1.尽量写好“过渡语”(导语)。

2.注意行为动词。

3.科学使用教学语言。

4.列出重点句子、段落的过程。

5.切莫写上“师生对话”(师:„„生:„„)。

6.合理预设学生语言。

7.设计意图少而精。

8.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第四篇:2018年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归纳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小学)2018版

第一章

教育基础

第一节

小学教育的发展及其特点

一、小学教育概述

(一)小学教育的概念

现代教育学定义“小学”为学龄儿童(6-12岁)接受初等教育所设的学校,属于基础教育的一部分,现分为初级小学、高级小学、完全小学、中心小学以及实验小学五种类型。

我国传统教育阶段的划分只有小学和大学两级,小学也称蒙学。蒙学以学习儒家经典为主,着重儿童认知和行为处事的训练。

(二)小学教育的任务 根本任务:打好基础

二、我国小学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据记载,我国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

(一)古代的小学教育(先秦至鸦片战争) 特点:

1、具有鲜明的等级性

2、教育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服务

3、教育过程是通过对儿童的管制、灌输来进行,具有一定的刻板性和专制性。

(二)近现代的小学教育(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 四个标志性事件

1、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2、南洋公学外院是中国近代意义上最早正式成立的公立小学堂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3、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癸卯学制》,该学制第一次系统构建了以小学堂、中学堂、大学堂为主干的学校教育体系。将小学正式纳入义务教育的范畴。(清政府1904年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设立了初等小学堂,学制五年,人学对象为7岁儿童,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这是我国历史上首次实行义务教育的开始。)

4、到了1912年,“中华民国”教育部改小学堂为小学校。

四个学制

1、壬寅学制,中国首次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

2、癸卯学制,中国开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实行新学制的开端)。

3、壬子癸丑学制,男女同校,废除读经并改学堂为学校,是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学制。

4、壬戌学制,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六三三学制。它是我国小学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其影响一直持续到1949年。

(三)当代的小学教育

1、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开始推行九年制义务教育,标志着我国的义务教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2、1992年《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小学开始了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的改革

3、2001年开始了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三、小学教育的基本特点

小学教育的基本矛盾主要表现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与人类文化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小学阶段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也是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最佳阶段,更是儿童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一)小学教育的特殊特点

1、教育对象的特殊性 (1)小学生的身心发展

①童年期是生理发展相对稳定与平衡的时期。

②刚入学的儿童感知觉都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教育教学中的不断强化训练,逐步发展和提高。

有意注意不断发展,但无意注意仍起着一定的作用,低年级注意力容易分散 观察事物缺乏兴趣和系统性 记忆的主要方式是形象记忆,直观形象记忆发展较好,因此教学中要注意运用直观教学。 思维发展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度。 道德感较为模糊,常依靠教师的评价来衡量事务的好坏。 理智感大多和具体事物相联系。 (2)小学生的发展可能性 (3)小学生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补充:小学生认知发展的一般特点 (1)小学生感、知觉的发展

小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注意新鲜、感兴趣的东西,要达到对事物清晰、精确、本质的认识尚需一过程。

(2)小学生记忆和注意的发展 小学生记忆能力迅速发展,表现在:从机械记忆占主导地位逐渐向理解记忆占主导地位发展;从无意识记为主向有意识记为主发展;从具体形象记忆向抽象记忆发展。

(3)小学生思维的发展

小学生思维的基本特征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低年级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成分居多,高年级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成分居多。两种思维形式的转折大多发生在四年级前后。小学生意识不到自己的思维过程。思维的自觉性、批判性、灵活性等品质较差。

(4)小学生想象的发展

小学生想象的有意性逐渐增强。想象由模仿性、再现性向创造性过渡,中高年级学生想象的创造性成分不断增加。想象由具有浪漫性向现实性过渡。

2、小学教育的基础性

(1)小学教育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①小学教育是各级各类教育的基础

②小学教育对于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起着奠基作用 (2)小学教育是个体发展的基础 (3)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具有基础性

3、小学教育的义务性

补充: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强制性、免费性和普及性

4、小学教育的全面性

小学教育是向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

2

补充:小学教育在义务教育中的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1)普及性

(2)基础性

(3)强制性

(二)小学教师的特点

1、小学教师的劳动特点 复杂性

创造性:体现在因材施教、教学上的不断更新和教育机智三个方面。 示范性:

杨雄《法言•学行》中言:“师者,人之模范。” 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劳动空间的广延性 长期性 系统性

2、小学教师的素质

(1)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忠于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等 (2)教师的知识修养 (3)教师的综合能力素养 (4)教师的心理素养

四、我国现行的小学学制

六三制和五四制并存,其中六三制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基本学制和发展方向。

第二节

小学的组织与运行

一、学校管理概述

1、学校管理的基本要素:管理者、管理手段、管理对象

2、教学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

二、学校的运行机制

包括学校管理体制和学校规章制度,其中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是领导和管理学校的根本制度,支配着学校的全部管理工作,是学校内部机制的核心和灵魂。

校长负责制成为我国现阶段中小学的管理体制。包括了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保证监督、教职工民主管理三个组成部分。

三、学校组织机构主要职能部门的功能 职能部门:

1、校办

2、教务处

3、政教处

4、总务处

基层教学实践机构

5、教研室

6、年级组

第三节

教育学基础知识

一、教育概述(重点)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词的由来

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最早将教和育结合起来用的人是孟子-《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

2、教育的概念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产生于人类的生产劳动,是传承社会文化、传递生产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的基本途径。

教育具有广义和侠义之分

(1)广义: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可以称作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

(2)侠义:以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校教育的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变化的活动。

(二)教育要素

教育者:是指对受教育者在知识、技能、思想、品德等方面起到教育影响的人。包括学校教师、教育计划、教科书的设计者和编写者,教育管理人员以及参与教育活动的其他人员。学校教师是教育者的主体,是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 教育影响

(三)教育的性质(重点)

1、教育的本质属性

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它具有以下四方面特点:

(1)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

(2)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3)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4)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这教育者、受教育和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

(1)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有人类社会存在,就存在教育

(2)教育具有历史性:不同历史阶段或社会形态,教育的性质、目的、内容等各不相同,每个时期的教育都具有自己的特点。

(3)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教育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因素的制约,但教育作为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又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a、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b、教育要受其它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 c、教育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教育超前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发展水平,这时教育对新的政治经济起着催生的作用。

(四)教育的功能

1、根据教育功能的作用: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根据教育作用的性质: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呈现的形式: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二、教育的起源与发展(重点)

(一)起源

1、神话起源说: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人格化的神创造的。

2、生物起源说:人类教育起源于动物界中各类动物的生存本能活动,认为动物界就有教育活动。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美国的桑代克、英国的沛西·能。

3、心理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孟禄

4、劳动起源说:教育起源于劳动,起源于劳动过程中社会生产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的辩证统一。代表人物:前苏联的米丁斯基、凯洛夫

(二)发展

1、原始社会的教育

无阶级性、教育目的是为生产和社会生活服务; 教育内容以生活经验为主,内容贫乏; 教育手段主要是言传身教、口耳相传等;

教育权力平等,男女教育有别的根源在于分工;

教育水平低,没有专门的人员、机构场所以及组织形式; 教育与原始宗教仪式有着紧密联系。

2、古代社会的教育

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教育两个时期。 (1)奴隶社会教育

中国,专门的施教机构产生,如我国夏、商、西周“庠”“序”“校”

西方:古希腊:雅典(显著特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和斯巴达(显著特点:军事教育)

古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所罗门教和佛教手中,宗教教育盛行

古埃及:设置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 (2)封建社会的教育 中国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发展,百家争鸣,其中儒墨为显学 汉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行文化教育政策和“察举制”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实行九品中正制,教育上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隋唐:科举

宋代:程朱理学成为国学,四书五经被作为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明代: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固定格式 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 西方:教会学校和骑士学校 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阶级性 道统性 专制性 刻板性

象征性: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 宗教性

3、近现代教育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新特点:

终生化:法国的保罗·朗格朗。.《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全民化: 民主化: 多元化:

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补充: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教育中的任何活动都要靠教师进行,教育目标的实现,实现效果如何都取决于教师。教师素质的现代化包括:教育思想观念的现代化;职业道德素质的现代化;能力素质的现代化。总之,教师素质的现代化是现代社会对现代人的总体要求在教师职业上的特殊反映。

(2)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

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二、教育学概述

(一)教育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学是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不断探索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 教育问题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二)教育学的发展

1、萌芽阶段

(1)萌芽阶段的教育思想 中国:

《学记》是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的文献,相传作者为乐正克。对教育进行了系统阐述,阐发了教育的功能、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以对教育原则的总结最突出。

孔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结合。 墨翟:兼爱、非攻,注重实用技术。 西方:

苏格拉底:教学方法:产婆术(包含苏格拉底讽刺、定义、助产术三歩)。

柏拉图:《理想国》,是“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出者。

亚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的哲学家,代表作《政治学》。追求美德是教育的最高目的;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的原则,注意到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

昆体良:《雄辩术原理》或翻译为《论演说家的教育》。将学习过程概括为:“模仿—理论---练习”三个阶段

(2)特点:

尚未从哲学、伦理学、政治学中划分出来,表现为零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点,缺乏理论上的思考和经验上总结。

6 以习俗的认识为主

以机械类比、比喻、寓言等思维方式为主; 有关教育的论述包含于哲学或道德论述之中。

2、创立阶段

(1)创立阶段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被誉为“教育学之父”、“教育史上的哥白尼”;1632年发表了《大教学论》是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主要思想:

关于教学原则: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关于教学制度:最早提出并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关于教学思想:提出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关于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

具体的教学原则: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原则

卢梭:

法国思想家,代表作《爱弥儿》,倡导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的教育观。著名的一句话:“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

康德:1776年在德国柯尼斯堡大学的哲学讲座中讲授教育学,使教育学首次进入大学课堂。

裴斯泰诺齐:代表作《林哈德和葛笃德》《葛笃德怎样教育她的子女的》。其根据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和要素教育理论,研究了小学各科教学法,被称为“教育史上小学各科教学法的奠基人”

主要观点:倡导自然主义教育思想

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提倡情感教育,爱的教育

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一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

洛克:

提出白板说 主张绅士教育

赫尔巴特:科学教育学之父

1806年《普通教育学》的出版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

主要观点:将伦理学和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的基础

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强调教师的中心地位,形成了传统教育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的三中心论

提出“四阶段教学”理论:明了、联想、系统、方法。后其学生齐勒修改为“五段教学法”

提出了教育性教学原则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 杜威: 代表作:《民主主义与教育》,是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 主要观点:

新三中心论:学生、活动、经验

7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主张做中学,在问题中学习 学校即社会

提出五步教学法:

创设疑难情景;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困难;验证这个假设。

陶行知:

被毛泽东称为“人民教育家”。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

3、发展阶段

(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的形成和发展 代表人物:

克鲁普斯卡娅:最早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探讨教育问题。

凯洛夫:总结前苏联20世纪20-30年代教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论述了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对我国建国初期的教育有着广泛的影响。 马卡连柯:集体主义教育思想。 杨贤江:《新编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 我国学者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开始编写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2)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赞科夫:《教学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性教学理论,使所有的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一般发展。 布鲁纳:《教学过程》强调学科结构,提出了结构主义教学理论,倡导发现法 瓦·根舍因:《范例教学原理》 皮亚杰:论述了智力发展的阶段

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的教育思想,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 布罗姆:《教育目标分类学》。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认知领域由低到高分为六个层次: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三、教育与社会发展

(一)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重点)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1)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 第二次工业革命:提出了普及初级中等教育的要求 第三次工业革命:普及高等中级教育的要求 信息革命: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 (3)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1)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通过教育,可以使人掌握一定的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即把可能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2)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重点)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即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思想政治方向和为谁服务的问题,并非决定着教育的一切。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决定着受教育权

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和思想道德的内容

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2)可以促进民主

(3)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三)教育与精神文化的相互关系

1、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表现在: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使用。

教育的文化功能:具有筛选、整理、传递和保存文化的功能

具有传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具有更新和创造文化的作用

2、教育与文化关系的特殊性:文化本身是一种教育力量;教育本身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

3、学校文化

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是学校各群体所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其中最具决定作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缩影,校园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或观念文化(校园文化的核心)和制度(规范)文化。

四、教育目的

(一)教育目的概述

教育目的的含义: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核心问题,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他规定着人才的质量和规格,对教育工作具有全程性的指导作用。是整个教育工作的方向,是一切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如家长的期待等

狭义的教育目的:各级各类学校在国家对受教育者培养的总的要求指导下,对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上的具体要求。

(二)教育目的的作用 导向作用 激励作用

评价作用:评价学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习质量等的根本标准和依据。

(三)教育目的的理论

1、宗教本位论:把人培养成虔诚的宗教人士。代表人物:奥古斯汀、托马斯·阿奎那

2、社会本位论: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注意教育的社会价值。评价教育要看其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代表人物: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赫钦斯、巴格莱等。

3、个人本位论:从个人本位的本能需要出发,强调教育要服从人的成长规律和满足人的需要,注重教育对个人的价值。代表人物:卢梭、罗杰斯、福禄贝尔、裴斯泰洛奇等

4、教育无目的论:杜威。教育的过程在他自身以外没有目的,它就是它自身的目的。否定的是教育的一般的、抽象的目的,强调的是教育过程内有的目的,即每一次教育活动的具体目的,并非主张教育无目的。

(四)教育目的的层次

1、国家的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五)教育目的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主要依据

2、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与需要

3、制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六)我国的教育目的

1、我国当前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以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3、我国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要求

(1)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2)要求使学生在德智体美扥方面全面发展 (3)实现的根本途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4、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

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面向全体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要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并渗透于教育的各个方面。

五、教育制度

(一)教育制度概述

学制:是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具体规定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以及他们之间相互衔接的关系。

学校教育制度处于国民教育的核心和主体地位,体现了一个国家国民教育制度的实质。

(二)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1、前制度化的教育:始于人类早期的原始社会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为制度化的教育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发展基础。也是一种实体化的教育,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具有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2、制度化的教育:形成系统的各级各类学校 标志:近代学校系统的出现。 制度化教育的特征:

①对入学资格有严格的要求; ②明确的修业年限:

11 ③规范的教学组织; ④整体一贯的课程设置; ⑤严格的管理制度: ⑥专业化的教育人员: ⑦具有固定的教学场所。

3、非制度化的教育

指出了制度化教育的弊端,但又不是对制度化教育的全盘否定。推崇“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的围墙之内”

库姆斯等人的非正规教育 伊里奇:非学校化观念

构建学习化社会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

(三)教育制度的影响因素

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

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3、青少年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4、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外国学制的影响

(四)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

1、我国当前的学制是由单轨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规定了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 优先发展(战略地位) 育人为本(根本要求) 改革创新(动力)

促进公平(基本教育政策) 提高质量(核心任务)

“两基本、一进入”: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第四节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一、课程的概念

“课程”指课业及其进程,把课程用于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始于英国教育家斯宾塞。 广义的课程: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的课程:特指一门学科 我们所研究的课程是广义的课程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二、课程的类型

(一)从课程的组织方式来划分:分科课程、综合课程与活动课程

综合课程:是打破传统的学科课程的知识领域,组合两门以上学科领域而构成的一门学科。

活动课程:又称儿童中心课程、经验课程,是为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

(二)从对学生的学习要求的角度来划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三)从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实质上是一个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民主决策过程。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起主导价值在于通过课程展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特色。

(四)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 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隐性课程是伴随着显性课程而生的,没有显性课程就没有隐性课程。计划性是区分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主要标志。

三、课程理论流派

(一)学科中心课程论

是最早出现、影响最广的课程理论。夸美纽斯、赫尔巴特、斯宾塞和布鲁纳等是学科中心课程理论的代表人物,要素主义、结构主义是其代表理论。

(二)活动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三)社会中心课程论 代表人物:

社会改造主义:布拉梅尔德 批判理论:金蒂斯、布迪厄

四、课程内容(需重点把握)

(一)课程计划

1、概念:

课程计划,又称教学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它是学校组织教育和教学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学校安排整个课程检查、衡量学校工作和质量的基本依据。

2、课程计划的组成

主要包括课程的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以及学年编制和学周安排。 课程设置是制定课程计划的首要问题。

3、课程计划的作用

是指导和规定教学活动的依据,也是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补充:我国义务教育的教学计划应具有的三个基本特征:强制性、普遍性、基础性

(二)课程标准

1、课程标准的含义:是国家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某门学科的内容及其实施、评价的指导性文件。

2、课程标准的结构

第一部分是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与地位、课程的基本理念、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等。 第二部分是课程目标,这是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包括总目标和阶段目标。 第三部分是课程内容,是具体的知识内容要点。

第四部分是实施建议,包括教材编写的建议、评价建议、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

3、课程标准的作用: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对教师工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三)教材

又称教科书,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的编排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和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形式。

教材包括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其中,教科书和讲义是教材的主体部分,故人们常把教科书与讲义简称为教材。

13 教材的作用:

1、教材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同时,也便于学生预习、复习和做作业。教材是进一步扩大知识领域的基础,所以要教会学生如何有效地使用教材,发挥教材的最大作用。

2、教材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条件。

四、课程开发

(一)课程开发的概念

是指通过社会和学习者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在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个学科的教育内容和相关的教学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以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课程反映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的要求,受一定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以及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制约。也就是说,社会、知识、儿童是影响学校课程开发的三大因素。

(二)课程开发的模式

1、目标模式:泰勒

2、过程模式:斯腾豪斯

3、情境模式:劳顿的文化分析理论

五、课程评价

1、目标评价模式

首先由被称为“当代课程评价之父”的美国课程评价专家泰勒提出,以目标为中心而展开,是在泰勒的评价原理和课程原理的基础上形成的。

2、目的游离评价模式

由美国教育家和心理学家斯克里文提出。他认为,评价者应该注意到的是课程计划的实际效应,而不是其预期的效应。

3、CIPP评价模式

是指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的缩写

4、CSE评价模式

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一)基本理念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价值观三维目标

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

3、内容联系观:课程内容与社会生活、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使学习更有意义。

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过程的评价,通过评价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

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

(二)核心理念

14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具体表现在:

1、关注每一位学生

2、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用“心”施教

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 具体目标:

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即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

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

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甑别和选拨的功能。

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

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

(一)课程结构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和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

(二)课程内容

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标准体现出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 教材管理由“国编制”转变“国审制”,教材呈现方式多样化

(三)课程实施

1、学生观:强调学生是发展中的人、独特的人,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2、学习方式:提倡自主、合作和探究

3、教师观方面: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4、教学行为方面: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在对待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四)课程管理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建立民主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建立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五)课程评价

在教师评价方面,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打破关注教师行为表现、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

补充:我国小学课程设计的原则:

1、高度的科学性和高度的思想性相统一;

2、要以实现教育目的和学校培养目标为最终目的;

3、要适合小学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节

教师专业发展

补充: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除了我国宪法和法律所赋予公民的一般权利和义务,教师还具有其职业特有的权利和义务。

(一)教师享有的权利

教师的权利是指我国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教师享有的与其职务相关的权益。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享有以下权利:

1.教育教学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这是教师的最基本权利。

2.科学研究权。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

3.管理学生权。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

4.薪资休假权。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期的带薪休假。

5.民主管理权。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教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

6.进修培训权。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

(二)教师承担的义务

教师的义务是指法律规定的教师依法承担的与其职业职务相关联的责任。依据《教师法》的规定,我国教师承担以下义务:

1.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3.对学生进行宪法所确定的基本原则的教育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的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思想品德、文化、科学技术教育,组织、带领学生开展有益的社会活动:

4.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

5.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

6.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含义

教师由一名新手发展成为专家型教师或教育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包括两方面: 一是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过程,教师通过自身反省和反思在专业知识与技能态度上实现个人成长。

二是促使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即外力促使教师提升的过程。

答案二: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一个人历经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到在职教师阶段,直到离开教职为止,在整个教职生涯过程中,都必须持续学习与研究,不断地发展专业内涵,以逐渐迈向专业成熟的境界。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

1、漫长性

2、生长性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一)专业理念

包括:专业态度、教育理念、专业道德

(二)专业知识 包括:

本体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等。

条件性知识:是教师所具有的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

实践性知识:是教师灵活完成教学实践活动所具备的知识,如一般教学法知识。 文化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知识。

(三)专业能力

1、教学设计能力

2、教学语言能力

3、教育教学交往能力

4、组织和调控课堂的能力

5、教育研究能力

“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提高即收获”是中小学教师最常用的研究模式。

6、创新能力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

1、关注生存阶段

处于这一阶段的一般是新教师,他们非常关注自己的生存适应性,最担心的问题时:“学生是否喜欢”“同事如何看我”“领导觉得我干得咋样”等等

2、关注情境阶段

关注如何上好每一堂课的内容,关心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

3、关注学生阶段

考虑学生个别差异性,进行因材施教。

能否关注学生是衡量一个教师是否成长成熟的重要标志之一

(二)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路径

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2、开展微格教学

是指以少数的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间内(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的训练

4、反思教学经验

波斯纳的教师成长公示:经验+反思=成长 科顿等人:教师反思框架

布鲁巴奇:四种反思的方法

(1)反思日记。在一天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以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

(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

17 行讨论分析。

(3)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方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合作学校所共享。

(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用以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是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

代表人物:库尔勒 ·勒温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策略 (1)加强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 (2)注重对教师创造性人格的培养; (3)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

(4)鼓励教师身体力行,知行统一; (5)促进科研,发展教师的批判思维; (6)加强自我教育,形成反思意识。

第六节

教育科学研究

一、教育科学研究的分类

1、研究的功能可分为:发展性研究、评价性研究和预测性研究。

2、按研究的目的可分为:基础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

二、教育科学研究的基本步骤

1、确定研究课题—教育科学研究的第一歩

2、查阅文献与阅读文献

3、提出研究假设

4、制定研究计划,设计研究方案

5、收集、整理和分析资料

6、作出结论

7、撰写成文

三、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一)教育观察法

是研究者根据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自然条件下,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并做出准确、具体和详尽的记录,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中使用广泛的基本的研究方法。

(二)教育调查法

是研究者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搜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

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三)教育实验法

自然情境中的实验和实验室中的实验等

前实验:是指实验中缺乏清晰的假设,缺乏控制无关因子的措施,一般不设对照组,干扰因素较多,内外效度较差的实验。

准实验:是指在现成的教学班级内进行的假设,没有随机分派被试,不能完全控制误 18 差的来源,只能尽量减少误差的实验。

真实验:指随机分派被试,完全控制无关因子,内外效度都很高的实验。

(四)教育行动研究法

是指教师在现实教育教学情境中自主进行反思性探索,并以解决工作情境中特定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目的的研究方法,他强调研究与活动一体化,使教师从工作中学习、思考、尝试和解决问题。

凯米斯提出教育行动研究由计划、行动、观察和反思四个基本步骤组成。

(五)教育叙事法

是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教师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经验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内隐于这些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类型:教学叙事 生活叙事 自传叙事

(六)个案法

(七)历史法

通过搜集某种教育现象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事实,加以系统、客观的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其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

(八)比较法

第二章

学生指导 第一节

心理学基础知识

1879年威廉·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成为全世界心理学学生的“圣地”,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英文名称Psychology)的正式定义是:关于个体的行为及精神过程的科学的研究。

19 桑代克:使教育心理学从教育学和儿童心理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因此,桑代克被称为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智商是智力年龄被生理年龄被生理年龄相除而得出的商数。智商的计算公式如下:IQ=MA÷C.A×100,智商表示人的聪明程度.智商越高,表示越聪明。 生理年龄指的是儿童出生后的实际年龄、智力年龄或心理年龄是根据智力测量测出的年龄。

通常人们对智力水平高低进行下列分类:智商140以上者称为天才,智商120-140为最优秀,100、

110、120为优秀,90-100为常才,80-90为次正常,70-80为临界正常,60-70为轻度智力落后,50-60为愚鲁,20-25为痴鲁,25以下为白痴。

一、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结构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学科。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感觉、知觉、思维、想象、记忆

情感过程---情感、情绪

意志过程—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价值观、世界观(小学生主要表现为理想、信念、价值观)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性格、气质

二、认知过程

(一)感觉

1、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感觉是一种简单的心理现象,是认知的起点,是一切知识和经验的基础,是正常心理活动的必要条件。

2、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也就是人对刺激的感觉灵敏程度。通常,感受性是通过感觉阈限来测量,感受性与感觉阈限成反比关系,感觉阈限越大,感受能力越差。

(1)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

是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是指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2)差别感觉阈限与差别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做差别感觉阈限,又称最小可觉差。 在感觉上,能察觉出两个同类别刺激物之间的最小差别量的能力,叫差别感受性。

3、感觉的特性

(1)感觉适应:在外界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 嗅觉:“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温度觉:手放在温水里,开始觉得热,慢慢就不觉得热了。

视觉: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现象。如从光照的室外走入电影院,或夜晚由明亮的室内走到室外等。

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亮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现象。

(2)感觉对比

①同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同时对比。

马赫带现象:明暗相邻的边界上,看起来亮处更亮,暗处更暗。 绿叶陪衬下的红花看起来更红了。

20 ②继时对比:几个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继时对比。

如,吃完苦药后再吃糖觉得更甜

从冷水里出来后再到稍热一点的水里觉得热水更热了。 (3)感觉后象

外界刺激停止作用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感觉后象,也叫感觉后效。 电灯灭了,你眼睛里还会看到亮着的灯泡的形状; 声音停止后,你耳朵里还有这个声音的余音在

感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负后象可以相互转换,后象的持续时间与刺激的强度成正比。

(4)感觉的相互补偿

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补偿。如盲人的听觉灵敏。

(5)联觉

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叫联觉。如红色看起来觉得温暖等。

(二)知觉

1、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器官协同活动的结果,并受人的知识经验和态度的制约。

2、知觉的种类 (1)空间知觉

(2)时间知觉: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3)运动知觉

真动知觉:是指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指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地相继刺激视网膜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诱动知觉:是指实际不懂的静止之物因周围其他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 自主运动知觉:是指缺乏外在参照物的情况下,把静止的对象视为运动的一种幻觉。 (4)错觉和幻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不正确的知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 幻觉是在没有外界刺激物的情况下出现的虚幻知觉。

3、知觉的特性 (1)知觉的理解性 (2)知觉的选择性

是指人们根据当前的需要,对客观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加工的过程。 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①刺激物的绝对强度 ②对象和背景的差别性 ③对象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奇特性 (3)知觉的整体性

21 是人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把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多种属性整合为一个整体的过程。

(4)知觉的恒常性

是指人的直觉映像在一定范围内不随知觉条件的改变而保持相对稳定特性的过程。

(三)注意

1、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心理过程的动力特征之一,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共同特征,也是人们获得知识、掌握技能、完成各种智力活动和实际操作的重要心理条件。

2、注意的分类 (1)无意注意

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

无意注意无需意志努力,所以在工作、学习中可以减少脑力的消耗,避免身心过度疲劳。但这种注意是自发产生的,人们不可能通过它获得系统的知识和完成艰巨的任务。

(2)有意注意

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关系: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常常交替发生,一些简单的不重要的活动只需要无意注意,而对于复杂的重要的活动则必须要有意注意的参与。

(3)有意后注意

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这种注意兼有两种注意的部分特点,是一种高级状态的注意,它是从事创造性劳动的必要条件。

3、注意的转移与分散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注意的分散:分散则离开了当前的任务。

4、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 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

①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

(四)记忆

1、记忆的概念

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也可以说是人脑对经验的识记、保持和再现的过程。

2、记忆的分类

记忆按保持时间可分为:

(1)瞬时记忆:也叫感觉记忆,是极为短暂的记忆。 特点:时间极短,一般是0.25-1秒,最长不超过4-5秒。

容量较大:9-20个比特

形象鲜明

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

编码:主要依赖于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编码方式是图像和声像。 影响因素:模式识别;注意

22 (2)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贮存时间不超过1分钟 特点:时间很短:不会超过1分钟,一般是30秒左右

容量有限:一般7±2个组块

意识清晰

操作性强 易受干扰

编码:听觉编码和视觉编码

影响因素: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3)长时记忆

又叫永久性记忆,信息在记忆中储存时间超过1分钟以上,直至几天、几周或数年,甚至终身不忘。

特点:容量无限;保存时间长久

编码:以意义编码为主,有两种方式,被称为信息的双重编码,即语义编码和表象编码。

影响因素: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加工深度 根据信息加工和存贮内容的不同: ①陈述性记忆 ②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

在记忆过程中,从记到忆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1)识记

识记是记忆过程的开端,是个体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它具有选择性,即对信息的识记具有选择性。识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类:

①根据识记有无目的性,可以把它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

学生的学习活动主要依靠有意识记。

②根据识记的方法来分,可以分为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 (2)保持与遗忘 ①遗忘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回忆或再认,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②遗忘的曲线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以无意义音节为材料,绘制了著名的“遗忘曲线”

这条曲线表明:遗忘在学习开始之后立即开始,最初的遗忘速度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逐渐下降,达到一定程度后就不再遗忘了。由此看出,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③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④遗忘的原因

A: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衰退,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桑代克

B: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它刺激的干扰所致。代表人物:詹金斯、达伦巴希

前摄抑制: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材料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材料对保持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C: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代表人物:弗洛伊德 D:提取失败说:代表人物图尔文。

23

4、记忆规律在教学中的运用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4)运用组块化学习策略,合理组织学习材料

(5)运用多重信息编码方式,提高信息加工处理的质量 (6)重视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第一,及时复习,在学习的当天进行复习 第二,合理分配复习时间

第三,做到分散与集中相结合 第四,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第五,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第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

(五)言语 言语的种类:

1、对话言语—最基本的言语形式

2、独白言语

3、书面言语

4、内部言语

(六)思维

1、思维的概念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况的反映。

2、思维的特征 间接性、概况性

3、思维的基本过程

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具体化与系统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也是思维的基本环节。

4、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思维的最基本形式,是构成人类知识的最基本成分。 (2)判断 (3)推理 归纳推理 演绎推理

5、思维的种类

(1)根据发展水平不同划分 ①直观动作思维

是通过实际操作解决具体直观问题时的思维过程。离开了感知活动或动作,思维就不能进行。如儿童边数手指边算术,感知和动作中断,思维也就停止。

②具体形象思维

是人脑对表象进行的思维,具有形象性、整体性、可操作性 ③抽象逻辑思维

是用语言符号进行的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划分

①直觉思维: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做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

24 ②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划分

①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

②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如教学中的“一题多解”。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划分

①再造性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获得的知识经验,按现成的方案和程序,用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如用音标规律读单词等。 ②创造性思维

三特征:流畅性、变通性、独创性 (5)根据思维过程的依据来划分 ①经验思维 ②理论思维

(七)观察

又叫“思维的知觉”

观察的品质:目的性、客观性、精细性、敏锐性

(八)想象的分类

1、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

2、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

3、幻想、理想和空想

三、情绪情感过程

(一)情绪分类

1、情绪的基本分类 (1)快乐 (2)愤怒 (3)恐惧 (4)悲哀

悲哀时带来的紧张的释放,会导致哭泣。当然,悲哀并不总是消极的,它有时能够转化为前进的动力。

2、情绪状态分类(选择题)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散性和长期性。 (2)激情

是一种爆发强烈而持续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激情具有爆发性和冲动性 (3)应激

是出乎意料的紧张和危机情况引起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分类

1、道德感

2、理智感

3、美感

四、意志过程的基本阶段

1、采取决定阶段(准备阶段) (1)动机冲突

25 ①双趋冲突 ②双避冲突 ③趋避冲突 ④多重趋避冲突 (2)确定行动目的

(3)选择行动方法和制定行动计划

2、执行决定阶段

五、个性心理

(一)需要

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一种内心状态。

(二)动机

需要---引起动机的内部条件 诱因---引起动机的外部条件

(三)兴趣 兴趣的品质

广度、中心、稳定性、效能

(四)能力

1、能力的概念

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知识是认识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要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1)按能力的构造 一般能力:是在不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共同能力,是从事一切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如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抽象概括能力、言语表达能力等。其中抽象概括能力是一般能力的核心,创造力是高级表现。

特殊能力:是指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必备的能力的综合。 (2)根据从事的活动时创造性程度的高低 模范能力 创造能力

(3)根据能力在人一生中不同发展趋势

流体能力: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的能力。对关系的认识,类比、演绎推理能力,形成抽象概念的能力等。

晶体能力: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它决定于后天的学习和经验。

4、影响能力发展的因素 (1)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 (2)早期的经验

(3)教育和实践活动的影响 (4)个人勤奋的影响

(五)性格

26

1、性格的概念

性格是指人的较稳定的态度与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人格特征。 2.、性格的结构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

(六)气质

1、概念: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孩子刚出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 胆汁质 多血质 黏液质 抑郁质

(七)人格

1、人格的概念

人格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主要是指人具有的与他人相区别的独特而稳定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风格。

2、人格的特征 (1)独特性。“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等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 (2)稳定性

“江山易改,秉性难易”,这里的秉性就是人格的稳定性。 (3)整体性 (4)功能性

人格决定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当面对挫折与失败时,坚强者能发奋拼搏,懦弱者会一蹶不振,这就是人格功能的表现。

3、自我调控系统 (1)自我认知 (2)自我体验 (3)自我控制

4、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1)生物遗传因素

遗传因素影响人格的发展方向及程度 (2)社会文化因素

决定了人格的共同性特征,它使同一社会的人在人格上具有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3)家庭因素

①权威型:被动、依赖等 ②放纵型:任性、自私等

③民主型:活泼、自立、富于合作等

4、学校教育因素

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的作用。

27

5、个人主观因素 社会上各种影响因素,道德要为个人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动机和兴趣,才能推动他去思考与行动。

第二节

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与一般规律

一、儿童身心发展概述

(一)身心发展的概念

个体身心发展是指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体在从生命开始到生命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积极的方面变化的过程。包括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两大方面。

(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理论

1、内发论

强调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来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决定的。

代表人物:

孟子:人之初性本善

弗洛伊德:认为性本能是推动人发展的根本动因 威尔逊:强调基因复制

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及其成熟势力说

霍尔:遗传决定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 高尔登:优生学的代表人

2、外铄论

认为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力量,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学校的教育等 代表人物: 荀子:性本恶 洛克:白板说 华生:“给我一打健康的儿童。。。。。”

斯金纳:人的行为乃至人格都可以通过外在的强化或惩罚手段来加以塑造、改变、控制和矫正。

3、多因素相互作用论 辩证唯物主义。

强调内外因在个体活动中相互作用。

人是能动的实践主体,没有个体的积极参与,个体的发展是不能实现的;在主客观条件大致相似的情况下,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程度对人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意义。

(三)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

1、遗传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物质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环境

孟母三迁、墨子提出的“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作用: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3、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28 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深度和广度,主要取决于其自身的主观能动性的高低。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力,是促进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4、学校教育

(1)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原因如下:

第一,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第二,有经过专门训练的老师,相对而言效果要好;

第三,学校教育能有效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2)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对个体的发展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 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补充:(3)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必要条件:

教育在儿童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但这种作用并不是自发、自然而然出现的,而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努力完成的。

1、教育目标的设计和教育活动的开展应与社会发展的方向一致;

2、学校教育活动必须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能满足个体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3、学校教育应与家庭、社会环境等方面影响协调一致,共同开展对儿童的教育工作;

4、学校教育必须适应或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

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一)小学生身体发展的特点

1、骨骼

小学生的骨骼骨化尚未形成。因此,家长和教师要特别注意孩子坐、立、行、读书、写字的正确姿势的培养训练,养成良好的习惯,防止驼背。

2、肌肉

呈现“两早”特点:大肌肉群的发育早于小肌肉群、肌肉长度的增加早于肌肉横断面的增加。

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比较用力和动作幅度较大的动作应该避免,小肌肉运动的精确性不高。

3、神经系统

4、心脏和呼吸系统

注意不要让孩子开展过分剧烈的运动和繁重的体力劳动,以防损害心脏。

(二)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1、认知发展的特点 注意的发展特点:

(1)有意注意逐渐发展,无意注意仍起作用 (2)注意的范围依然有限

(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较差 (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较弱 记忆的发展特点:

(1)有意记忆逐渐增强 (2)意义记忆迅速发展 思维发展的特点:

(1)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29 小学

三、四年级是小学生思维发展的质变时期。 (2)思维的基本过程日趋完善

2、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

情绪情感的丰富性、稳定性、深刻性不断增强

3、个性与社会性的发展 (1)自我意识的发展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监控。 自我意识发展的三个阶段: 生理自我:3岁左右基本成熟 社会自我:小学阶段

心理自我:是在青春期开始发展和形成的 (2)社会性认知的发展

三、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及其教育启示。

表现:如身体的发展遵循着从上到下、从中间到四肢、从骨骼到肌肉的顺序发展。 心理的发展由机械记忆到意义记忆,由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由喜怒哀乐等一般情感到理智感、道德感、美感等复杂情感。

启示:在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时,必须遵循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由低级向高级的顺序,循序渐进,不能“揠苗助长”

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以及教育实践中概况的“跳一跳,摘个桃”等都是个体发展顺序性的体现。

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教育启示

教育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在教育要求上不能“一刀切”。

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不平衡性:一是个体身心发展的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是不平衡的;

二是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的发展速度是不平衡的 教育启示:重视关键期和最佳期的教育

关键期:是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在关键期施加教育影响,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错过了关键期,往往事倍功半。(奥地利著名生物学家昆拉多。洛伦兹首次提出)

新生儿与青春期是儿童身心发展的两个高速发展期。

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

机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后,可以通过其他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的补偿。 教育启示:教育要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注重发现学生的自身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此外要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等品质。

5、个体身心发展的差异性

教育启示:在教育工作中发现研究个体间的差异特征,做到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学生得到最大的发展。

第三节

小学儿童的学习

一、小学生学习的特点与规律

(一)学习的概念

30 学习是个体在特别情境下,由于练习或反复经验而产生的行为、能力或倾向上的比较持久的变化及其过程。

变化;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这种变化是因经验的获得而产生的,学习是人和动物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现象。

狭义的学习指的是学生的学习。 补充:学生学习的特殊性 (1)学生以学习为主要任务; (2)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

(3)学生所参加的是一种规范化的学习。

二、学习理论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强化在刺激-反应联结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1、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 桑代克的经典实验-饿猫 桑代克迷笼 基本观点:

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结的过程,联结是通过“盲目尝试-逐步减少错误-再尝试”而形成的。因此,他的观点称为试误说。这是教育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

尝试-错误学习的规律: (1)准备律 (2)练习律

(3)效果律—是最重要的学习定律

2、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 (1)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

巴甫洛夫最早用精确的实验对条件反射做了研究。 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后天获得的经过学习才会的反射 无条件反射:是人和动物先天遗传的本能

第一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物理性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一信号系统。

第二信号系统:凡是能够引起条件反应的以语言为中介的条件刺激叫做第二信号系统。 (2)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获得与消退

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

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②刺激泛化与分化

刺激的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刺激的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

泛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境迁移到另一种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31 基本观点

学习的实质是一种反应概率上的变化,而强化是增强反应概率的手段。如果一个操作出现以后,有强化刺激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增加;已经通过条件作用强化了的操作,如果出现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尾随,则该操作的概率就减弱,甚至消失。

操作性条件作用的基本规律: (1)强化

正强化(实施奖励) 负强化(撤销惩罚):逃避条件作用和回避条件作用 (2)惩罚

惩罚是通过厌恶刺激的呈现来降低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负强化是通过厌恶刺激的排除来增加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 (3)消退

有机体做出以前曾被强化过的反应,如果在这一反应之后不再有强化刺激物相伴,那么,此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便降低,称为消退。

4、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基本观点

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他认为观察学习包括注意、保持、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

强化的三种形式:

(1)直接强化:观察者因表现出观察行为而受到强化。

(2)替代性强化:指学习者通过观察他人行为所带来的奖励性后果而受到强化

(3)自我强化:人能观察自己的行为,并根据自己的标准进行判断,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

(二)认知学习理论

认为有机体获得经验的过程,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联结,而是通过积极主动的内部信息加工活动形成新的认知结构的过程。

1、苛勒的完形-顿悟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 完形-顿悟说的基本内容

(1)学习是通过顿悟过程实现的

(2)学习的实质是在主体内部构造完形(蓝图)

2、托尔曼的符号学习理论 基本内容:

(1)学习是有目的的,是期望的获得

学习的目的性是人类学习区别于动物学习的主要标志。 (2)学习是对完形的认知,是形成认知地图的过程。

3、布鲁纳的认知发现学习论

布鲁纳是发现学习的创始者,认为学习的本质不是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的联结,而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1)学习观

①学习的实质是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 ②学习包括获得、转化和评价三个过程

32 (2)教学观

①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②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

A:动机原则:学生具有三种基本的内在动机—好奇内驱力、胜任内驱力、互惠内驱力 B:结构原则:任何知识结构都可以用动作、图像、符号三种表象形式来呈现。 C:程序原则 D:强化原则 ③提倡发现学习

发现学习就是让学生独立思考,提出假设,进行验证,自己发现要学习的概念、规则等知识。

4、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 (1)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

从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的关系:

机械学习:就是学习者并没有理解符号所代表的知识,只是依据字面上的联系,记住某些符号的词句或组合,死记硬背。

意义学习:就是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从学习进行的方式

接受学习:教师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

发现学习:是指学习的内容不是以定论的形式给学生,而是由学生自己先从事某些心理活动,发现学习内容,然后再把这些内容与已有知识相联系。

不能错误地认为接受学习就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就是有意义的。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将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的已有知识进行了联系。

在学校环境下,学生的学习应以接受学习为主。 (2)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实质和条件

实质: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条件:①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

②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③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 (3)先行组织者策略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有较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起来。

(三)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心理思潮,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人的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追求的目标。

1、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

(1)有意义学习包含四个要素: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参与的过程,包括认知参与和情感参与; 学习是学习者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主要作用; 学习是渗透的,它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人等发生变化; 学习的结果由学习者自我评价。

33 (2)主要特征 全神贯注 自动自发 全面发展 自我评估

2、学生中心的教学观

主张废除教师角色,代之以“学习的促进者:

促进学生学习关键不在教师,而是特定的心理气氛因素,促进学习的心理气氛因素有: (1)真实或真诚

(2)尊重、关注和接纳 (3)移情性理解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心理学被视为:“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创始人是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后在维果斯基、奥苏伯尔、布鲁纳等的推动下进一步发展。

1、建构主义学习观 (1)学习的主动建构性 (2)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3)学习的情境性

2、建构主义学生观

强调学生经验世界的丰富性和差异性。

3、建构主义知识观

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最终答案。

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便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

对知识的理解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

1、探究学习

2、支架式教学

3、情境教学

4、合作学习

补充内容:教学实践中,组织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契机: (1)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2)在教学内容的易混淆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3)在思维的交锋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4)在思维的发散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5)在规律的探索处,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三、个体差异与因材施教

(一)能力差异 智力水平差异 智力类型差异

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智力的性别差异

(二)认知方式差异

1、认知方式的含义

34 是指个人所偏爱使用的信息加工方式,也叫认知方式。

2、认知方式的种类

(1)场独立型-场依存型

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提出场独立和场依存两个概念。

场独立型:依赖于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不易受外来的因素影响和干扰。

场依存型:依赖于外在标准或外在参照,易受周围人们,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善于察言观色。

(2)冲动型-反思型

冲动型: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学生反应非常快,但往往不够准确。学习成绩差 沉思型:有的学生虽然反应很慢,却很仔细、准确。学习成绩好 (3)辐合型-发散型

辐合型: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常表现出辐合思维的特征,表现为搜集和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最适当的唯一正确的解答。

发散型: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

(三)性格差异与教育 性格的分类:

根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性:外倾型和内倾型 根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独立型和顺从型

四、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1、事物本身的特性

2、人们已有的知识经验

3、人们对事物产生的愉快情感体验

(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

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创设问题情境

4、改进教学方法

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

五、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一)学习习惯的特点

广泛性、实践性、阶段性、模仿性

(二)促进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

1、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

2、课堂中正确引导

3、注重激励和表扬,对学生进行正强化教育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培养

5、发挥家长的作用,形成家校合力

6、分层渐进,注重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7、建立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评价体系

第四节

小学德育

35

一、德育的涵义

广义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德育:学校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纪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四个构成部分。

政治是方向 思想是基础 道德品质是核心 法制是保障

二、影响态度与品德发展的一般条件

(一)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二)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

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对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心理准备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育的前提。

3、道德认识

三、道德发展的基本理论(重点)

(一)皮亚杰的道德发展理论

皮亚杰通过一些对偶故事的观察实验,揭示了儿童道德判断的发展进程,把儿童的道德分为他律道德和自律道德两种水平,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这时期儿童还不能把自己同外在环境区别开来,把外在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处于无律期,顾不得人我关系,而是以“自我中心”来考虑问题。

2、权威阶段(5-8岁) 也称作“他律期”。该时期的儿童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把人们规定的准则看作是固定的、不可变更的,而且中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对错。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现实主义或他律的道德。

3、可逆性阶段(8-10岁)

这一阶段的儿童已不把准则看成是不可改变的,而把它看作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同伴间可逆关系的出现,标志着品德由他律开始进入自律阶段。这一时期也称为自律期或自主期,道德发展到这一阶段,不再无条件地服从权威。有人称该时期为道德相对主义或合作的道德。

4、公正阶段(10-12岁)

公正观念出现,开始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

科尔伯格编制“道德两难故事”作为儿童道德判读的工具。 揭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前习俗水平

该水平儿童的道德观念的特点是纯外在的。他们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 36 物规定的行为准则。根据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害关系判断好坏是非。 阶段1: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

根据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是好是坏及严重程度,他们还没有真正的道德概念。 阶段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这一阶段的儿童道德价值来自对自己需要的满足,他们不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固定不变的,评定行为的好坏主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9岁以下的儿童和许多犯罪的青少年在道德认识上都处于前习俗水平。

2、习俗水平

处于这一水平的儿童,能够着眼于社会的希望与要求,并以社会成员的角度思考道德问题,已经开始意识到个体的行为必须符合社会的准则,能够了解社会规范,并遵守和执行社会规范。规则已被内化,按规则行动被认为是正确的。

阶段3: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子”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他们认为好的行为是使人喜欢或被人赞赏的行为。 阶段4: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

处于该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认为准则和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因此,应当遵循权威和有关规范去行动。

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

3、后习俗水平

这一道德水平的人,其道德判断已超出世俗的法律和权威的标准,有了更普遍的认识,想到的是人类的正义和个人的尊严,并已将此内化为自己内部的道德命令。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认为法律和规范是大家商定的,是一种社会契约,他们看中法律的效力,认为法律可以帮助人维持公正,但同时认为契约和法律的规定并不是绝对 ,可以应大多数人的要求而改变。

阶段6:原则或良心定向阶段

这是进行道德判断的最高阶段,表现为能以公正、平等、尊严这些最一般的原则为标准进行思考。认为人类普遍的道义高于一切。

科尔伯格认为后习俗水平一般要到20岁以后才能出现,而且只有少数人能达到。

四、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重点)

(一)德育过程是具有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1、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

道德认识: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基础,包括道德知识和道德判断两个方面。 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 道德意志:是调节道德行为的精神力量。

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平的重要标志。

2、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有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导之以行开始,或动之以情,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之间的 37 矛盾,其实质是社会矛盾在德育过程中反映。

1、学生思想品德的任何变化,都必须依赖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

2、在德育过程中,学生思想内部的矛盾斗争,实质上是对外界教育因素的分析、综合过程

3、青少年学生的自我教育过程,实际上也是他们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三)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过程,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1、活动和交往是品德形成的基础

2、学生在活动与交往中,必定受到多方面的影响

(四)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1、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

2、德育过程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学生品德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教师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这种现象,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在反复中逐步前进。

3、德育过程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

长期、反复、渐进性特点要求教育者必须持之以恒、耐心细致地教育学生,要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思想行为的反复,善于反复抓,抓反复,引导学生在反复中不断前进。

五、小学道德原则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它反映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一)导向性原则

1、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2、贯彻要求 基本要求: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2、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2、贯彻要求

(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38 (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2、贯彻要求

(1)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2)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

1、基本含义

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国孔子“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2、贯彻要求

(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补充德育原则:

(六)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

(七)在集体中教育原则

六、小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小学德育的途径

1、思想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

2、课外、校外活动

3、劳动

4、少先队活动

5、校会、班会、周会、晨会

6、班主任工作

班级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教育系统的主导力量。

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其一项重要任务。班主任是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工作的教师,他的基本任务是教好学生,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他的一项重要职责和任务。

(二)小学德育方法

1、说理教育法

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教育是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包括语言说服和事实说服。

2、榜样示范法

这是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 39 法。“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运用要求: 选好榜样

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3、陶冶教育法

又称情感陶冶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 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 运用要求: 创设良好的情境 与启发说服相结合

引导学生参与情境的创设

4、指导实践法

让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5、品德修养指导法

教师指导学生自觉主动地进行学习、自我反省,以实现思想转化及行为控制。

6、品德评价法

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 评比要发扬民主。

此外,小学的德育方法还有角色扮演法、情境体验法、合作学习法、表扬与批评、奖励与惩罚等。

七、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特点

(1)对道德知识的理解,从比较肤浅、表面的理解逐步过渡到比较准确的、本质的理解。但是整个小学阶段,这种理解的具体性强,概括性较差。如分不清“勇敢”和“冒险”、“谨慎”和“胆怯”等。

(2)在道德品质的判断方面,小学生从只是注意行为的效果过渡到比较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

(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从简单依赖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步过渡到受内心的道德原则制约。

(4)从道德行为的发展来看,在小学阶段,儿童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言行基本上是协调一致的,但年龄越小,言行越一致;随着年龄的增长,言行脱节、能说不会做的现象便会出现。这种言行脱节的现象在小学生身上出现是正常的,是需要教育者理解和加强辅导的问题。一般认为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较复杂,主要有:模仿的倾向,出于无意,成人的要求不一致,外界不良因素的干扰,做事、控制自己的能力差。

我国学者研究认为,小学阶段道德品质发展的质变时期,即品质发展的“关键年龄”,大概出现在三年级下学期前后,这是加强辅导和促进发展的关键阶段。

第五节

美育

一、美育概述

1、概念: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 40 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美育的发展

最早提出系统的美育思想的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快乐教育”思想渊源:《诗艺》 孔子:最早提出“比德”思想

席勒:首先提出美育这一概念,建立了独立的研究理论 梁启超:首次提出“趣味教育”

王国维:第一个把美育概念引入中国并对美育的独特性质和独立地位作了进一步阐发的思想家。

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

二、美育的任务

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三、美育的内容

1、形式教育

2、理想教育

3、艺术教育

第六节

小学生安全与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学儿童的安全防范常识

小学生安全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用电安全、消防安全、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

(一)小学儿童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小学常见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 (1)流行性感冒

加强锻炼,流行期避免去公共场所,教室要消毒、通风等。 (2)病毒性乙肝

管理传染源,发病后立即隔离 切断传染途径

预防接种和中药预防的方式保护易感人群 (3)细菌性痢疾 关键是切断传染源

患病后饮食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勿食牛奶和油腻食物 (4)沙眼

重点是做好群防群治

2、小学儿童其他常见病的预防和治疗 (1)缺铁性贫血 (2)龋齿 (3)腹泻 (4)近视 (5)肥胖症

(6)颈椎弯曲异常

(二)小学儿童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41

1、中暑

将病人搬到阴凉通风的地方,让病人躺下,但头部不要垫高。让后解开病人衣领,用浸湿毛巾敷在其头部,再服用一些仁丹或十滴水等药物。

较严重者:用冰块或冰棒敷其额头、腋下,用凉水反复擦身。 昏迷者要及时送医

2、溺水

清除口鼻内的淤泥、杂草等,以确保呼吸畅通;迅速倒水;使溺水者俯卧,腰部垫高,头部下垂,用手压其背部。倒背、人工呼吸

3、电击 切断电源

4、烫伤和烧伤

不要急于脱去贴身单薄的衣服,应立即用大量冷水冲淋烫烧伤部位,等冷却后再脱去衣物。

若伤势较轻,可用红花油或紫草油等涂抹,并保持干燥。

5、骨折

先止血在固定

6、中毒 先清除毒物

7、常见外伤(P130) (1)擦伤 (2)刺伤 (3)扭伤 (4)割伤

二、小学儿童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至少包括了两层含义: 一是无心理疾病

二是有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力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的社会功能。

(二)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

1、多动症

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冲动行为

2、焦虑症

3、学习困难综合症

4、强迫症

5、厌学症

三、心理评估的方法

1、会谈法

2、观察法

(1)项目检核表 (2)评定量表

(3)轶事记录:是教师对学生观察后,及时对所观察到的重要事实,以叙述性文字所作的一种简明的记录。

42

3、自述法

4、调查法

5、心理测验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

(一)心理辅导概述

1、心理辅导的目标

(1)学会调适—基本目标 (2)寻求发展

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实质,在于促进小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形成。

2、心理辅导的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 (2)开设专门的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辅导的内容

(4)结合班级少先队活动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5)开展面向个别学生的心理辅导或咨询 (6)开展小组辅导

(7)进行对学生家庭的心理辅导教育 补充:

(三)小学生心理辅导的特点

1、小学生心理辅导以身心发育正常的小学生为对象,面向全体小学生,以全面提高其心理素质为目的和重点,而不在于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在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向小学生适当地介绍和普及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但憋蕴点不在于学科理论的系统讲授,就是说,不能把小学生心理辅导作为一门学科理论的知识体系来讲授。

3、小学生心理辅导是一种新型的、平等的、建设性的合作关系。尽管在心理辅导的过程中,也要体现教育性的原则,但辅导者与辅导对象之间并非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也不同于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因而在小学生心理辅导过程中,一般不提批评意见,不搞泛泛地说教,不可以不负责任地出主意,更不能把自己的观点、看法和意见强加于人,而只能通过平等的、民主的、讨论的方式帮助、鼓励、启发和引导小学生面对现实,自己思考,自己去分析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任何包办代替的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小学生心理辅导的基本内容

小学生心理辅导是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化,其中心和主旨是面向全体小学生,旨在全面促进小学生心理健康,包括良好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提高心理素质。因而小学生健康心理辅导的内容是多方面、全方位的。

1.学校生活的心理适应辅导

2.学习心理辅导

3.智能辅导

4.情感和意志辅导

5.个性心理辅导

6.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

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心理辅导主要包括社会交往辅导、休闲辅导、消费辅导和常识性的生活技能辅导。

(二)常用的心理辅导方法 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1、强化法,即正激励

如学生上课不敢发言,一旦发言老师立即表扬和肯定

43

2、代币奖励法

代币是一种象征性强化物,筹码、小红旗、盖章的卡片、特制的塑料币等都可作为代币。当学生做出教师所期待的良好行为后,教师发给数量相当的代币作为强化物。学生用代币可以兑换有实际价值的奖励物或活动。

3、行为塑造法

行为塑造指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反应,来形成某种较复杂的行为。

4、示范法

观察、模仿教师呈示的范例,是学生社会行为学习的重要方式。

5、暂时隔离法

6、自我控制法

是让当事人自己运用学习原理进行自我分析、自我监督、自我强化、自我惩罚,以改善自身行为。

7、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指通过扮演与来访学生问题有关的特定人物,将其可能出现的行为表现出来,以启发来访学生对人际关系及自我情况有所觉知的方法。

8、厌恶疗法。厌恶疗法也叫惩罚消除法,指采用惩罚性的厌恶刺激来减少或消除一些不良的行为。

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

(1)全身松弛训练:雅各布森

(2)系统脱敏法:系统脱敏法。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害怕、焦虑、不安)时,在当事人身上发展起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其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发生敏感反应的方法。

(3)肯定性训练

第三章

班级管理

第一节

班级与班级管理

一、班级的概念

班级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直接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实现社会化发展的重要场所。

最早使用“班级:一词: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教育家埃拉斯莫斯 班级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相互学习与共同成长 (2)有利于学生社会化与个性化发展

(3)有利于学生提升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班集体的形成与发展

(一)班级与班集体的区别

班集体是按照班级授课制的培养目标和教育规范组织起来的,由具体明确的奋斗目标、坚强的领导核心及良好纪律和舆论的班级学生所组成的活动共同体。班集体是班级群体的高级形式。

(二)班集体的发展阶段

1、初建期:松散群体阶段

2、形成期:合作群体阶段

44 班级凝聚力开始出现,大多数学生在班集体中获得了归属感。形成期是班主任培养班级骨干的重要时期。

3、成熟期:集体阶段

有明确的、共同认可的奋斗目标 形成了坚强的核心

学生已有了较强的自我教育能力,形成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和民主团结的风气。

(三)班集体的基本特征

1、共同的奋斗目标和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组成的共同活动 (共同的奋斗目标是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

2、健全的组织机构和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组织纪律和健全的规章制度

4、健康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班风:是班级中多数成员所表现出的共同理想和行为倾向,包含情绪状态、言行习惯、道德面貌等,它是经过一定时间的相互影响而逐渐形成的,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

5、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

三、班级管理概述

班级管理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目标,使学生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

(一)班级管理的功能

1、有助于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

(二)班级管理的内容

1、班级组织的建设

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有利于教育。

2、班级日常管理

纪律管理是班级常规管理中最重要的内容。

3、班级活动的管理

4、班级教育力量的管理

四、班级管理的模式

(一)常规管理

班级常规管理是建立良好班集体的基本要素。

(二)平行管理 平行管理:是指班主任通过对集体的管理去间接影响个人,又通过对个人的直接管理去影响集体,从而把对集体和个人的管理结合起来的管理方式。

(三)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是指班级成员在服从班集体的正确决定和承担责任的前提下,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方法。实质是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力量,使每一名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班级事务。

(四)目标管理

最早提出目标管理的是德鲁克

五、班级管理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2、全面管理的原则

45

3、自主参与原则

4、教管结合原则

5、全员激励原则

6、平行管理原则

六、班级管理的方法

1、调查研究法

2、目标管理法

3、情境感染法

4、规范制约法

5、舆论影响法

6、心理疏导法

7、行为训练法

行为训练法是指在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劳动等实践活动中,班级教育管理者运用心理学的行为改变技术对学生的错误行为进行矫正,使知行统一,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的方法。

小学班级管理的基本方法:

(1)德育工作是班级管理的首要工作。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德育工作时要有耐心,结合具体事例,引导他们认识真、假、善、恶、美、丑,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心灵美,从而立志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人。

(2)开展各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活动,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在“玩”中学。 (3)制定班级的规章制度,规范小学生的言行,培养小学生的自控能力。

(4)抓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

(5)树立正确的班级舆论和良好的班风,以班集体带动学生个人的发展。 (6)建立班级核心力量,发挥班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7)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教师要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在对待学生方面,要做到公平公正,赏罚分明,对学生一视同仁,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

六、班级突发事件的处理

(一)处理的原则

1、教育性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要让学生受教育,促进每个学生的成长为目的。

2、客观性原则

3、有效性原则

4、可接受性原则

5、冷处理原则

教师在处理突发事件时,保持冷静、公平、宽容的心态,那么处理事件就会顺利得多。

(二)处理方法

1、沉着冷静面对

2、机智果断应对

3、公平民主处理

4、善于总结引导

七、课堂纪律的类型

46 (1)教师促成的纪律。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需要教师给予较多的监督和指导,需要教师为他们的学习和工作设置一个有结构的情境,即组织一个良好的集体结构。这样的“结构”就是教师促成的纪律。

(2)集体促成的纪律。从入学开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开始对同学察言观色,以便决定应该如何思考和如何行事。

(3)任务促成的纪律。每一次任务都有其特定的纪律,有时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体内化之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八、处理班级违规事件时应遵循的原则

1、要有法可依

2、态度要正确

3、要有时效性

4、要加强沟通

5、要取得家长的支持

6、要形成群体氛围

第二节

班主任

一、班主任

是学校中全面负责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是班级的组织者、领导者和教育者,是学校办学思想的贯彻者,是联系班级任课教师和学生团队组织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长和社会的桥梁。

在中国,班主任产生于20世纪初期。1904年,清政府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中规定,小学各学级设置本科正教员一人,“通教各科目”,“任教授学生之功课,且掌所属之职务”。

二、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骨干力量

(二)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引导者

(三)是班级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协调者

三、班主任的工作内容(八大方面)

(一)小学班主任的常规管理

1、了解学生

了解和研究学生是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1)了解和研究学生的个体; 班主任对学生个体的了解包括: 个体的思想品德 个体的学习 个体的身体状况 个体的心理 个体的家庭

(2)了解和研究学生群体;

(3)了解和研究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 方法:通过阅读学生的有关材料来了解学生;通过对学生本人或知情者的调查访问;

47 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的行为表现进行观察。

2、组织和培养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 确立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建立班集体的核心队伍 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3、建立学生档案

4、班会活动

5、协调各种教育影响

6、操行评定

班主任以教育目的为指导思想,以小学生守则为基本依据,对小学生一个学期内的学习、劳动、生活、品行等方面进行小结与评价。

7、班主任工作计划与总结

(二)个别教育工作

1、先进生的教育

严格要求,防止自满

不断激励,弥补挫折

消除嫉妒,公平竞争

发挥优势,全班进步

2、 后进生的教育(重点)

关心爱护后进生、尊重他们的人格 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提供范例,增强是非观念

根据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

第三节

班级活动

一、班级活动的特点

自愿性、差异性、广泛性、自主性、灵活性

二、班级活动的功能

1、满足交往功能

2、学习发展功能

3、个性发展功能

4、班集体建设功能

5、班主任专业提升功能

三、班级活动的类型

(一)日常性班级活动

1、班队会活动

2、班级晨会活动

晨会有校级和班级之分:

校级晨会:升旗仪式、专题讲话或少先队广播 班级晨会:晨间谈话或时事教育

3、执勤活动

48

4、班级自办报刊等舆论宣传活动

(二)阶段性班级活动

1、工作型活动

2、竞赛型活动

第四节

班队活动的类型与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986年公布的《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初稿)》中,第一次把课外活动正式列入总计划。

一、班队活动的类型

1、主题教育活动

2、班队活动

3、班队文艺活动

4、班队体育活动

5、班队科技活动

6、班队劳动

7、班队游戏活动

8、少先队活动 (1)教育性 (2)自主性 (3)组织性 (4)趣味性 (5)实践性 (6)创造性

二、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

1、个人活动

2、小组活动(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3、群众性活动

三、课外活动的基本要求

1、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和计划性

2、活动要丰富多彩,富有吸引力

3、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造精神

四、小学课外活动的内容。

(1)思想教育活动

思想教育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时事政治教育、优良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文明礼貌和行为规范教育等。它一般是结合国家重大节日、纪念日和国内外大事件组织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如英雄人物报告会、慰问革命前辈、祭扫烈士墓、瞻仰名人故居等。这些有意义的活动可以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的认识水平,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2)科学技术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实际的办学条件和社会资源,举办各种科普知识讲座、参观科技展览、组织各种科技小组活动,组织“小发明”、“小制作”活动等。这些活动能够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才 49 能。

(3)文艺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文艺爱好和兴趣,开展一些诸如文学写作、朗诵、戏剧、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刺绣和创作表演等活动。这些活动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特长,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有一定特长的人才。

(4)体育活动

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学校可以适当组织一些诸如各种球类、田径、体操、武术、游泳、爬山、滑冰、棋类等方面的训练和竞赛活动。这样的活动既可以发展学生的体育活动兴趣,增强学生体质,又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团结互助的品德,同时还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发现和培养有体育特长的人才。

(5)社会公益活动

社会公益活动是学校组织的一种直接服务于社会公益事业的义务和志愿服务劳动,如拥军优属,慰问、照顾孤寡老人、残疾人,维护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卫生清扫等。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关心集体和他人以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德,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还可以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劳动技能。

五、小学课外活动的教育意义

(1)小学课外活动是提高小学生知识和技能,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2)课外活动有利于发展小学生的个性特长,为各类专门人才的成才打好基础

(3)课外活动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第四章

学科知识 第一节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1、语文课程的定位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2、小学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3、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九年课外阅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4、识字与写字

1-2年级:识字1600-1800,其中800-1000会写,阅读不少于5万字 3-4年级:识字:2500,其中2000会写,阅读不少于40万字 5-6年级:识字3000,其中2500会写,阅读不少于100万字

第二节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1、定位:体现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2、总体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3、内容目标: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际与综合应用

4、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做好预设,过程中及时把握、因势利导、适时调整预案。

第五章

教学设计

50

第五篇: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苏格拉底在教学中形成的“产婆术”属于。 ( ) A.直观性原则B.循序渐进原则C.启发性原则D.巩固性原则 2.班主任了解和研究学生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是。 ( ) A.观察法B.访问法C.问卷法D.调查法 3.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 ( ) A.自主性B.随意性C.规范性D.强制性

4.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 ( ) A.反馈B.行为C.实行D.内化

5.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是。 ( ) A.学习动机B.学习需要C.学习兴趣D.学习期待 6.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包括。 ( ) A.意识和能力B.规则和技能C.认知策略D.经验和方法

7.袁老师中途接手小学三年级(3)班的班主任,有几个学生经常缺交数学作业,经过了解,发现只要题目难一点或计算量大一点,这几个同学就不能按时完成作业,不仅如此,在各项活动中也有一些同学叫苦叫累。如果你是班主任的话,可在全班进行。 ( ) A.积极的情感教育B.意志品质的培养C.人际交往教育D.良好性格的教育

8.学生能够运用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三角形田地的面积。这些知识属于。 ( ) A.陈述性知识B.程序性知识C.条件性知识D.保护性知识 9.对于小学生正式群体而言,其内部成员间在价值上保持较高的( ),而非正式群体之间在价值取向上存在着较多的。 ( ) A.同质性差异性B.一致性差异性C.一致性独立性D.同质性独立性

10.下列属于问题解决的是。 ( ) A.漫无目的幻想B.走路C.联想D.发明创造

11.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 )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 ) A.被动的合作学习B.自觉合作学习C.主动学习D.主动合作学习

12.小敏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学习一直非常努力,成绩名列前茅。在一节自习课上,她遇到一道数学计算试题,半节课过去了还没做出来,正着急时,忽然听到有个同学说“她越来越笨了”。小敏心里咯噔一下,琢磨他是在说自己吧,然后就不断地想自己是不是变笨了。从那以后,小敏很在意别人说什么,而且总觉得是在说自己,非常难受。后来连朋友跟她开玩笑她也耿耿于怀,整天被一些无关紧要的事占着脑子,乱糟糟的,头都快炸了。你认为,小敏同学的心理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 ( ) A.焦虑症B.恐惧症C.强迫症D.抑郁症

1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 ) A.研究能力B.学习能力C.管理能力D.交往能力

14.班集体形成的条件和前进的动力是。 ( ) A.班主任的要求B.共同的活动C.共同的奋斗目标D.班级内部的矛盾斗争 15.在英文阅读中遇到生词时,教师一般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猜测词义,而不是急于查字典。这体现了知觉的 ( ) A.整体性B.理解性C.选择性D.恒常性

16.我国学制沿革史上,借鉴美国教育体制,初次确立了“六三三制”的学习阶段和年限的学制是。 ( ) A.壬寅学制B.壬戌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癸卯学制 17.直观时运用变式方法的目的是。 ( ) A.激发兴趣B.引起注意C.丰富想象D.区分本质与非本质特征 18.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 19.“揠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 ( ) A.阶段性B.差异性C.顺序性D.不均衡性 20.以下不属于实物直观的是。 ( ) A.观察实物B.演示实验C.到实地参观访问D.观察教学电影

二、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21.简述童年期儿童学习的特征。

22.为什么说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3.简述班级授课制的基本特征。

三、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24.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两个教师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

教师A:在教学“半径和直径关系”时,组织学生动手测量、制表,然后引导学生发现“在同一个圆中,圆的半径是直径的一半”。

教师B:在教学这一知识点时是这样设计的:先让学生自学,再让学生表述半径与直径的关系,然后问学生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证明,学生再说出自己的观点。体现的是学生要学,学生再自己通过猜测、验证获得知识。

问题:请比较分析这两位教师的教学设计及启示。(20分) 25.这是某教师执教《放弃射门》导人时的一个片段,阅读并回答问题。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你们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 生:福勒为什么要放弃射门?

生: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世界级球星福勒几次放弃射门?

师:同学们在读书时都动了脑筋。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课文,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生:好!

师:请同学们仔细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问题:你是怎样看待以上教学的?请发表你的观点。(20分)

四、教学设计题(本大题有2小题,请任选1小题作答。全部作答只按前1小题计分,40分) 26.请认真阅读下文,并按要求作答。

问题(一):如指导高年段小学生学习上述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15分) 问题(二):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课堂教学环节并简要说明理由。(25分)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

1.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善于激发学生去寻求正确的答案.引导学生从谬误走向真理,符合启发性教学原则。 2.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班主任在自然状态下,通过课堂教学、课外活动和组织劳动。能比较自然地了解到学生思想行为的倾向性、能力、兴趣及习惯特征,例如,在上课时观察学生上课的情绪、注意力,回答问题的情况,完成课堂作业的情况,从中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质量、语言表达能力、意志品质及对各门课的兴趣等。 3.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课外活动是整个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特点是灵活性、自愿性和自主性,把握这几个特点.有助于驾驭课外活动的规律,充分发挥课外活动的重要功能。

4.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一般来说,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三个阶段,即依从、认同和内化。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品德的学习阶段在历年考试中经常出现,以单项选择题、辨析题的题型出现较多。品德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是态度:与品德建立的开端环节;认同更深入一层,行为具有一定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稳一定性;内化阶段,个 体的行为具有高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并具有坚定性,此时,稳定的态度和品德就形成了。 5.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学习需要是指个人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6.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

7.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们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巨大的个体差异,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定性、果断性和自制力。题干中的学生缺交作业是缺乏自制力的表现,班主任可以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

8.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做”的知识,是个体具有的用于具体情境的算法或一套行为步骤。

9.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正式群体中的内部成员间在价值取向上保持较高的一致性,而非正式群体完全是以个人间的好感、喜爱为基础的。各种非正式群体有自身的价值取向,不同非正式群体间的价值取向有差异性。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按照构成群体的原则和方式的不同,可以将群体划分为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由教育行政部门明文规定的群体,其成员有固定的编制、职责权利明确、组织地位确定、价值取向比较一致;非正式群体是指学生在相互交往的基础上,形成以个人好恶、兴趣爱好为联系纽带,具有强烈情感色彩的群体。

10.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认知性、序列性,符合这三个特点的就是问题解决。 11.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们以主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代替教师主导教学的一种教学策略。

12.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强迫症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指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强迫行为指当事人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如果不这样想、不这样做,他就会感到极端焦虑。题干中小敏的心理问题就是强迫症。

13.A【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研究能力是综合地、灵活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创造性活动的能力,是对未知事物探索性的、发现性的、心智和情感主动投入的过程。教师的研究常常是围绕自己的实践工作与对象开展的。 14.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目标是集体发展的方向和动力,一个班集体只有具有共同的目标,才能推动班集体的发展。

15.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知觉的理解性是对于知觉的对象以自己的过去经验予以解释,并用词汇或概念对其进行命名或归类,即赋予对象一定的意义。

16.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1922年制定的壬戌学制,主要是采取当时美国一些州已经实行了十多年的“六三三制”。新学制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新教育制度的确立,标志着中国近代以来的学制体系建设的基本完成。

17.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所谓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本质特征。

18.B【育萃教育专家解析】这是典型的环境决定论的观点,华生认为儿童的成长完全由环境来决定,否定遗传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绝对性。

19.C【育萃教育专家解析】个体的身心发展是有一定顺序的,这些顺序不能颠倒,不能盲目地加速,“揠苗助长”违背了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20.D【育萃教育专家解析】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观察教学电影属于模象直观。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直观是理解科学知识的起点,是学生由不知到知的开端,是知识获得的首要环节。直观的形式主要有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考生应该掌.握这三种直 观形式的概念.能判断哪种教学活动属于哪一类,还要知道如何提高知识直观的效果。 21.【育萃专家答案提示】童年期儿童的学习具有以下特征:

(1)低年级儿童难以深刻理解学习的意义。低年级儿童对学习的价值了解不深,对学习和游戏也难以分得很清楚。教师应尽快使儿童认识到学习不完全是游戏,而是一项认真的工作。 (2)学习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称赞、父母的夸奖。很多小学生努力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对学生打的分数对学生有很大影响,取得高分成为很多小学生学习的主要动力。

(3)学习兴趣与习惯。低年级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形式感兴趣,对学习内容和结果的兴趣相对较弱。同时,小学生的学习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对学习的常规也缺乏足够的了解。

(4)对学习结果的重视随年龄而增加。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逐渐重视学习的结果,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常常是和自己对成绩的满足感的体验联系在一起的,这种满足感常伴随着教师的夸奖而增强。

22.【育萃专家答案提示】学校教育对人的影响巨大而深远,其原因如下:(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3)学校教育由专门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负责。

23.【育萃专家答案提示】(1)以“班”为人员单位,把学生按照年龄和知识水平分别编成固定的班级,即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程度大致相同。

(2)以“课时”为时间单位,把每一“课”规定在统一而固定的单位时间里进行,教师同时面对全班学生上课。

(3)以“课”为活动单位,把教学内容及传授这些内容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综合在“课”上,把教学活动划分为相对完整且互相衔接的各个教学单元,从而保证了教学过程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育萃教育专家解析】班级授课制是我国现行的教学组织形式,因此其相关知识是历年考试的重点考查内容。最早在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加以论述的教育家(夸美纽斯),将其进一步发展基本定型的教育家(赫尔巴特),我国最早开始采用班级授课制的地点(京师同文馆),班级授课制的概念、基本特征、优缺点等,都可能以各种题型出现。

24.【育萃专家答案提示】从设计意图来看,这两位教师都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注重学生的认知过程。但前者课堂气氛沉闷,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而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师生关系融洽。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半径和直径的关系通过自学是能够找到答案的。教师A无视学生的学习能力,没有了解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面对已知结果的操作,学生索然无味,激不起学习的热情。教师B则充分正视学生的现状。调整教学思路,把对未知的探索变为已知的思辨,学生为了证明知识的观点,认真把自己的操作过程展示出来,这样的操作是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的主动学习,这样的操作活动才能达到有效的目的。

在教学中,教师应当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对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要有正确的定位。在设计操作活动时,不能为了操作而设计操作,而应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引 导学生完成操作活动,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

25.【育萃专家答案提示】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注重生成与建构,淡化预设与讲授。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疑问人手,体现以学定教,因需施教。在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自由质疑,这是比传统课堂进步的地方。但问题是,教师没有指导学生对所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筛选,也没有提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只是按部就班地把学生引入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环节,学生思维的空间与自主探究的积极性显然受到了限制。这样的质疑,不过是展示“自主学习”的一张标签而已。如果教师总是让学生解决预先准备的问题,即使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学生解决问题时也会索然无味。实际上,学生的问题往往有一定的普遍性,与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有着必然的联系,如果老师做适当调整梳理,让自己的设计意图融进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自主性会在师生对话中得到更有效的发挥。

【育萃教育专家参考设计】

问题(一):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及其一ing形式:drawing pictures,doing the dishes, cooking dinner,reading a book,answering the phone. ②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及回答“I’m doing the dishes/„” (2)过程与万法目标

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策略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的好习惯以及培养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 2.教学重点 掌握动词短语的一ing形式,理解主要句型What are you doing?并能用I am„来作答。

问题(二):

一、Warming—up and Revision(热身互动,自然导入) 1.Greeting and Sing a song:《I can help)).(投影出示歌词,老师做动作示范,师生一同演唱) 【设计理由】首先以歌曲热身,让学生在优美的歌声中复习所学动词短语,让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进一步复习有关家务劳动的短语,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也让学生迅速进入英语学习的状态。 2.Game:Act and guess. 边做动作边找学生猜。如:read/write/draw/jump/run/swim/fly(T:Wonderful! Let’s go on.)sweep the floor/wash the clothes/do the dishes/cook the meals……

【设计理由】通过做游戏回顾所学的动词,以旧带新,同时也为后面的新授、拓展做简单的铺垫,目的就是从一开始就将学生带入动词的世界。

二、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引入新知,操练巩固) 1.教师展示着动词卡片说:I can draw a tree.Now,I am drawing a tree.边说边在黑板上画一棵树,并强调I am drawing a tree now.鼓励学生做画画的动作,边做边说 I am drawing a tree/an apple/„同时教师播放课件,内容为本课时动词图片和短语拼写。

【设计理由】通过教师的动作示范,引出新单词的学习,并且重点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单词,注意它们的发音及一定的拼读规则,这样对于其他的动词短语加后缀,学生也就能自己拼读了。

2.教师出示洗碗的动作卡片,学生听发音后,教师说:I am doing the dishes.此时可作为扩展知识,告诉学生洗碗有两种表达方法,即I am doing the dishes或I am washing di—shes. 继续播放课件,用相同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认读:drawing pictures,cooking dinner,reading a book,answering the phone。教师注意学生动词一ing形式的读音,必要时多练习几遍,并纠正学生的发音。

3.T:Boys and girls.Here’s a ping—pong.Do you like playing ping—pong.(做动作)Please look at me.What am I doing now?(边托球边解释:现在,我正在干什么)You can ask me:What are you doing?(拿词卡边领读边板书) 教师回放课件内容,学生再次跟读。同时教师询问:What are you doing?鼓励学生说完整句,如:I am doing the dishes.I am reading a book.I am cooking dinner. 教师播放Let’s learn的部分的录音,学生边听边指边读,力争做到“眼到、手到、口到、心到”。

【设计理由】这一环节既是课题的导入也是现在进行时用法的感知,针对本节课的难点,即如何引导学生感知、理解现在进行时所表达的含义,通过play ping—pong这一正在进行的动作,鼓励学生用“What are you doing?”这一句型来问老师,借此老师教学并板书课题,且初步熟悉其陈述句的表达法“I am V-ing.”

三、Practice(练习) 1.Play a guessing game. 一名学生从词卡中挑出一张出示给全班同学,另一名学生背对这位同学,猜一猜自己正在干什么,全班同学问:What are you doing?猜的同学边做动作边用I’m V-ing来回答。

【设计理由】猜单词游戏的设计,是一个常规性的游戏,无多少技巧隐含其中,这是机动处理的部分,同时也是让学生在做游戏中生智。 2.Listen to the tape.Listen,point and repeat. 3.看课件中的图片,回答问题。如:What are you doing?I am writing.(遇到不会答时,可播放课件中相应的录音) 【设计理由】听录音之后看板书领读,领读过程中,通过动词原形与现在分词的对比,使学生进一步理解现在分词的构成。紧接着看课件,进一步练习句型,同时也扩展了学生的思路。

四、Consolidation and Extension(巩固和拓展) 1.写出动词的一ing形式,指导书写及拼读。 2.看课件中的图片造句。

【设计理由】让学生自主思考,自编自演,体验发现的快乐。不仅复习了本节课所学重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Homework(布置作业) 做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或课外运动,边做边用动词一ing的形式来说。

【育萃专家点拨】教学设计中,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所占分值较大,考生应将精力重点放在这一问题上。一般来说,课堂教学包含导入、传授新知和结课三个部分,考生应将这三个部分:都写完整,不能有所遗漏。另外,导入和课堂中的提问是需要重点设计的内容。在设计导入时,教师要有较强的目的性和针对性,要针对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采用适当的导入方法,如经验导入、设疑导入、事例导入等。导入还要有趣味性,有一定艺术魔力,以造成悬念、引人入胜。

在设计提问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1)设计适应学生年龄和个人能力特征的多种水平问题,使多数学生能参与回答;(2)注意明确问题的重点,问题核心内容要集中;(3)问题的表达要简明易懂,最好用学生熟悉的语言提问;(4)依照教学进展和学生的思;维进程提出问题,把握提问时机;(5)学生回答后,教师要给予分析和确认,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强化他们的学习。

上一篇:学校教育教学成果展示下一篇: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