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023-01-25

第一篇: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⒈新病人入院后护士热情接待,根据病情安排床位,并及时通知医生。

2.根据一般疾病护理常规测试T、P、R并记录。病人每周测体重一次,以kg记录。新病人入院遵医嘱于次日早晨收集血、尿、便、痰等标本送检。急查者须立即送检。

3.危重、特殊检查和治疗的病人绝对卧床休息,根据病情需要采取卧位,病情轻者可适当活动。

4.按病情分级护理,并嘱病人严格遵守住院规则,定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人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心率、瞳孔、神志等变化及其他临床表现,注意观察分泌物、排泄物、治疗效果及药物的不良反应等,病情如有变化,应立即报告主管医生。

5.责任护士采集主、客观资料,评估病人,填写护理记录。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每周洗澡、洗头、剪指甲。

6.嘱病人严格遵守住院规则。病室保持清洁、整齐、安静、舒适,室内空气保持新鲜,光线充足,保持室温在18℃-22℃,湿度50%-60%。

7.遵医嘱给予适当饮食,病人之间不准互换食物,以免交叉感染。内服中药者注意饮食禁忌。

8.根据内科各专科特点备好抢救物品,做好抢救护理。

9.了解病人心理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10.病人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

第二篇:老年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根据老年人特点,评估生命体征。

2.营养状况。

3.二便情况。

4.活动能力。

5. 自理能力下降程度。

6.休息与睡眠状况。

7.心理需求。

8 加强药物反应的观察 。 9. 评估跌倒的危险因素 10. 评估压疮的危险因素

护理措施

l.掌握老年疾病特点(症状和体征不典型;起病隐潜、病程迁延、恢复缓慢;易出现合并症)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2.加强防护,增加巡视次数,查找不利于老年人行动的因素,防跌倒、防坠床,保证病人安全。

3.根据生理、病理特点及对营养量的需求,合理选择与搭配老年病人的饮食。

(1)一般每日总热量宜限制在6.3—8.4KJ(1500—2000cal)、情况特殊可适当增减,避免热量过剩。

(2)一般每曰需要蛋白为l—1.5g/kg体重,优质蛋白应占总量的30%以上,但肾功能差的老人不宜过多。

(3)限制脂肪、碳水化合物。选用一些含不饱合脂肪酸的植物油,一般每日碳水化合物的摄人量控制在150一250g。

(4)给予丰富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C、E,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和抗衰老。

(5)适量的无机盐,如每日食盐量不超过8g,患高血压者应控制在5g以内。

(6)补充足够的水分,但对患有心血管及肾脏疾病的老人,应谨防水分过多。

4.进餐时根据老年病人的身体状况及饮食习惯,给予指导和帮助。

(1)为病人创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井协助其做好餐前准备。

(2)按照病人的口味、习惯,调配饭菜的色香味,以促进食欲。

(3)食物加工要细软,便于老人咀嚼及易于消化,并给予适量的纤维素。

(4)进食时嘱老人细嚼慢咽,每餐不宜过饱。喂饭时,宜慢,以免呛喳。

5.加强皮肤护理。水温以35—40℃为以宜.选用弱碱性浴皂。冬季洗浴后可用油脂护服,防止干燥和痛痒。衣裤宜宽松、柔软、透气吸湿性强。对卧床老人应重点预防褥疮。

6. 做好二便护理

(1)增加含纤维素多的食物。

(2)每天起床前和入睡前指导或协助病人用双手顺结肠方向按摩腹部。

(3)及时为老人提供方便排尿的场所和便器。

(4)积极对因治疗,改善病人排尿器官功能。

(5)对顽固性尿失禁病人,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7.为病人做好晚间护理,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

8.注意观察药效、副作用,保障给药安全。保证给药途径,合理地应用和保护静脉。

9.根据评佔的心理状态及需要,针对个人特点进行心理护理。 健康教育

1.老年病人认识到衰老是,生命发展的必然过程,向他们介绍有关健身知识及长寿老人的生活经验,调节情绪,增加健康生活的乐趣。

2.做好卫生保健宣传,使病人主动改变不良卫生习惯。

3.进行饮食指导,使其了解食物的营价值状况,选择有利于健康的食品。

4.对药物的作用、副作用等进行耐心讲解,告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避免误服、错服。

5.对病人家属进行健康教育,让其关心老人、尊重老人、理解老人,使老人感到宽慰,促进疾病恢复。

老年内科病人护理常规 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1. 执行入院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按医嘱给予特别护理及

一、

二、三级护理

3. 病室应保持清洁、整洁、安静、舒适、阳光充足、空气清新,室温在18-22℃为宜,相对湿度为50-60%。

4. 按医嘱给与饮食,宜少量多餐,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戒烟酒。

5. 保证老年病人有足够的睡眠时间。入睡前避免声、光、寒冷刺激,睡前不饮咖啡及浓茶。

6. 做好心理护理,维护老年病人的自尊

7. 鼓励能自理的病人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协助不能自理的病人经常变换体位,活动四肢,预防肌肉萎缩,便秘等并发症的发生。

8. 老年人因齿龈萎缩,牙齿脱落或安置假牙等,影响口腔卫生,每日需2次清洗口腔,预防感染。

9. 老年人皮肤干燥,角化过度,不宜勤洗澡,由于皮肤变薄、弹性缺失、感觉迟钝、血流缓慢应防止压疮、跌倒和烫伤的发生。

10. 注意观察药物反应,对进行输液病人必须根据病情控制滴速。

老年痴呆病人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设专人护理,避免意外伤害、迷路及走失。

3. 饮食应加强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卵凝脂及维生素的摄入。中、重度痴呆患者进食时,喂食速度要慢,每次的量要少,让病人充分咀嚼,防止窒息发生。

4. 指导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的训练,加强体育锻炼。对语言障碍者进行语言训练,提高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生活质量。

5. 鼓励病人有效咳嗽、多饮水、预防呼吸、泌尿系统感染。

6. 向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指导,介绍疾病有关知识,通过心理护理,社会干预,最大限度的改善病人的社会功能和生活质量。

老年心肌梗塞病人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无并发症者绝对卧床休息1天。保持环境安静,减少探视,防止不良刺激,减轻焦虑,第2-3天可在床上作四肢活动,第四天可协助病人离床站立,逐渐在室内缓步走,合并有严重并发症者,卧床休息应延长。

3. 给予持续吸氧,氧流量为2-4l/min,以改善心肌供血供氧。

4. 安置在冠心病重症监护室,持续心电,血压监护,并密切观察变化,每日行全导心电图1-2次。必要时监测肺毛细血管压和静脉压。

5. 如心前区疼痛不能缓解者可遵医嘱给予度冷丁或安定肌肉注射。 6. 给予低盐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切记饱餐。 7. 行溶栓治疗的病人注意观察又无出血倾向。

8. 保持病人大便通畅,避免用力大便,必要时给予缓泻剂或灌肠。

9.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又无并发症的出现,如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如出现并发症则按并发症护理常规处理。

老年心瓣膜病病人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及心血管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根据病情适当休息和活动。 3. 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 4. 预防及治疗上呼吸道感染。

5. 对症护理。针对呼吸困难、心前区疼痛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6. 保持大便通畅。

7. 预防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

帕金森氏病病人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及神经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轻者可下床活动,严重震颤和肌强直者应卧床休息. 3. 给予高热量半流质、多食水果、蔬菜、鼓励病人独立进食。有吞咽困难者给予鼻饲。 4. 观察有无胃-食管返流症状,及时吸出口腔内的返流物,防止窒息和吸入性肺炎,大量流涎者,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口腔炎症。 5. 长期卧床者,防止压疮发生。

6. 注意观察抗胆碱药,抗组胺药金刚烷胺、左旋多巴等药物副作用。

7. 鼓励患者自我护理,做自己力所能及事情,加强主动运动,每天活动各关节2-3次。必要时,提供日常护理需要。

老年痛风病人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当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时,要绝对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关节制动,尽量保护受累部位免受损伤。 3. 饮食护理

(1)

避免进食含嘌呤高的食品,如动物内脏、海产品、肉类、豆类、菠菜等。 (2)

饮食清淡,戒烟酒。

(3)

指导病人进食碱性食物如牛奶、鸡蛋、柑橘、各类蔬菜。

(4)

补充大量水分,每日液体摄入总量需达2500-3000ml,使尿量每日达到2000ml以上。 4. 病情观察

(1)

观察疼痛的部位、性质、间隔时间。 (2)

受累关节又无红、肿、热、痛,功能障碍。 (3)

又无痛风结石的体征。 (4)

监测血、尿酸水平变化。

(5)

又无过度疲劳、寒冷、紧张、饮酒、饱餐等诱发因素。 5. 注意患者的皮肤护理,保持患部的清洁、避免感染的发生。 6. 用药护理:指导病人正确用药,观察药物疗效,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7. 健康教育

(1)

指导病人保持心情愉快,避免紧张、生活有规律,以消除各种心理压力。 (2)

教导病人严格控制饮食。

(3)

鼓励病人定时且适度运动,每日早晚各30分钟,每周3-5次。运动种类以散步、健身运动等有氧运动为宜,避免剧烈运动。

老年耳聋病人护理常规

1. 避免和减少环境的噪音刺激。

2. 保持睡眠、生活规律;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如慢跑、舞剑、打太极拳。 3. 饮食清淡,避免浓茶、咖啡、戒烟酒。

4. 给病人佩带适当的的助听器,以改善听力,帮助其进行语言交流。 5. 加强两耳卫生,切记挖耳朵,防止耳朵进水。

6. 老年人必须慎用耳毒性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 7. 加强社会家庭支持系统,消除病人的精神心理障碍,尊重病人。

更年期综合征病人护理常规

1. 合理安排饮食,多食高蛋白食物,如鱼、瘦肉、豆制品;多食含钙较丰富的食物,如牛奶、小鱼、虾,以防骨质疏松;多食新鲜蔬菜、水果以防便秘;要适当控制进食量,少食过甜和含脂肪高的食品,以防肥胖。

2.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注意居室安静、清洁、空气通风,温度适宜,以促进睡眠。 3. 积极参加体育活动,注意活动的量与活动强度,避免骨折的发生。

4. 保持病人稳定、乐观的情绪,鼓励家属理解关心病人,帮助病人平稳度过更年期。 5. 出现潮热症状的病人,尽量采用多件式穿着方式,以便潮热时脱掉。学会控制对潮热的反应,如淋浴、用冷毛巾或冰块、幻想冷却的方法。

老年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常规

1. 执行老年内科病人一般护理常规。

2. 指导病人控制体重,肥胖者减轻体重,时体重下降5%-10%。戒烟酒,睡前勿饱餐。 3. 睡眠时,取右侧卧位,保持气道通畅。

4. 遵医嘱经鼻面罩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APA)治疗。

老年便秘护理常规

1. 找出便秘的原因,尤其是因疾病引起的便秘应对症治疗。

2. 多食含纤维速多的食物,如粗粮、芹菜、水果、适当增加饮水量;少吃或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咖啡。

3. 生活有规律,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4. 在体力允许的情况下,指导其适当活动,卧床的老年人,可给予被动活动。 5. 每天用双手顺结肠蠕动的方向按摩腹部(右下腹开始向上、向左、再向下顺时针按摩)2-3次,每次10-20回。

6. 解除老年人的思想顾虑,减轻其心理负担,已取得老年人与医护人员的配合。 7. 必要时使用小剂量缓泻剂、开塞露通便及灌肠。

老年人用药护理常规

1. 评估老年人服药能力,采取适当的给药途径、辅助手段和观察方法。

2. 了解老年人的用药史,尤其时曾引起过敏和不良反应的药物,以及病人对药物了解的情况。

3. 规范适当的用药时间即付药间隔。给药的方式尽量简单,配合病人的能力及生活习惯。 4. 向病人讲解药物的种类、名称、服药时间、药物作用、不良反应、服药方式,使其可以正确复述。必要时,采用书面的形式。

5. 每日的口服药按次数分别包好,写清服药的时间,以免造成误服。 6. 加强药疗的健康指导,是老年病人可以正确服用药物。

老年神经系统的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经系统的症状、对刺激的反应、说话、肢体活动的能力,控制大小便的能力 2.生命体征;神志、瞳孔、血压、呼吸、血氧、体温、脉搏。 3.皮肤完整性 4.吞咽功能评估

5.出入量;摄入的食物和液体以及排出量 6.有无呕吐。头痛等并发症的先兆 7.用药情况及用药后反应 护理措施 1.入院须知

2 根据病情和医嘱行等级护理 3 卧床休息,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4.保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吸氧,吸痰。 5.正确及时用药 6.指导功能锻炼

7.预防并发症(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等),翻身、拍背两小时一次,保持皮肤清洁,会阴护理,口腔护理。

8.防坠床、防褥疮、防误吸、窒息、防便秘。 健康教育

安全警告:为辽防护您在恢复的关键时期发生意外: 1.您床旁的围栏应伸起

2.您将被叮嘱卧床休息,如您的吞咽功能存在障碍,您将不能进食。 (1)下床活动循序渐进,坐起->床沿活动双脚->扶下床活动. (2)进食时病情许可可半卧位,卧向健侧,不疲劳为度,鼓励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多饮水,适当活动,防便秘。

(3)对进食困难,吞咽困难,呛咳等病人嘱禁食,防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4)对偏瘫病人进食时食物放置健侧舌后部,易于吞咽,每次量少,动作要慢,不能催促病员。

(5)禁食病人置鼻饲,鼻饲呈半卧位,确保胃管在胃内,鼻饲前温开水冲洗胃管,插入胃管长度适宜,防胃管打结或返折,鼻饲液应营养丰富并充分搅拌成勻浆,以防堵管,鼻饲用具沸水消毒,清洁卫生,防污染。

(6)便后温水清洗肛周,擦干,小便后温水清洗,手纸柔软,质地要好。 (7)大小便失禁者保持皮肤及床单清洁干燥。

老年呼吸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T、P、R、BP、神志等生命体征的变化,是否有感染性疾病所致的全身毒性反应如畏寒、发热、乏力、食欲减退、体重减轻、衰竭等,以及本系统的局部表现如咳嗽咳痰、咯血、哮喘、胸痛等

2.恢复期可下床适当活动,危重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

3.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纤维素易消化饮食,高热和危重患者,可给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4.病室空气要流通,每日通风两次,每次15—30分钟,但避免对流,空气消毒每日一次,每日一次监测空气污染情况和消毒效果。

5.呼吸困难者应给予氧气吸入,护士必须掌握给氧的方法(如持续或间歇给氧和给氧的流量,给氧的器材的选择。

6.结合临床,了解肺功能检查和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7.呼衰患者如出现兴奋、烦躁、谵妄时应慎用镇静药,禁用吗啡、地西泮、巴比妥类药,以防抑制呼吸中枢。

8.留取痰液、脓液、血液标本时按常规操作,取样要新鲜,送检要及时,标本容器要清洁干燥。

9.做好卫生宣教工作,积极宣传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措施,指导患者进行体育锻炼,阐明吸烟对人体的危害,劝告患者注意保暖和预防感冒。 10.备好一切抢救物品和药物。

老年消化系统疾病的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神志 2.生命体征

3.腹痛、腹胀、腹膜刺激征 4.呕吐物、大便。 5.各种引流管和引流液

6.皮肤、甲床、颜色、肢体温度。 7.周围静脉充盈 护理措施

1.按内科一般护理常规

2.危重患者或行特殊治疗与检查的病人应卧床休息。

3.根据病情给予适当的饮食,治疗饮食,通知营养科,指导病人少食多餐,饮食易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食物,忌烟酒。

4.禁食患者应给予口腔护理,大便失禁病人应保持肛周皮肤干燥,清洁,以防湿疹及褥疮,黑便及呕血是必须正确评估出血量并记录,保持床铺及病人身体的清洁。

5.各种抢救物品,危重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等测其生命体征并记录,维持有效循环血量。 6.遇有HBsAg阳性者做好床边隔离,其用物、引流液及排泄物按传染病消毒处理。 7.转外科急诊手术做好本中转工作 健康教育

1.帮助病人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保健知识。

2.指导患者合理饮食,注意饮食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暴饮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

3.生活规律,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保证身心休息。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4.特殊检查前做好心理护理,消除紧张情绪,取得配合。

老年内分泌代谢性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生命体征

2.定时测量体重、身高和出入量 3.药物的作用和毒副反应。

护理措施

1.按内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2.根据不同疾病,安排休息和活动

3.熟悉饮食治疗原则。根据不同疾病给与不同饮食。饮水量也根据疾病而定。 4.给予心理护理,减轻病人精神负担,安定情绪,愉快接受治疗。 5.发现病情变化及药物的毒副反应,及时与医生联系,并做好相应护理 6.注意口腔、皮肤和会阴护理,以防感染。 7.准备无误的做好各种内分泌功能试验及标本采集。

健康教育 加强卫生宣教,使病人懂得疾病相关知识,主动配合检查、治疗,并定期复诊 1.按疾病给予饮食指导,如热量、水份、钠、钾摄入量的范围,和选择方法。 2.指导适当的活动和休息。

3.进行用药指导,说明药物作用的原理和效果及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4.慢性疾病患者指导自我管理,及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的应对措施。 5.给予心理疏导,帮助病人树立对待疾病的正确心态。

老年糖尿病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高血糖症状:多饮、多食、多尿。

2.低血糖反应:心慌、出冷汗、脉速、饥饿、乏力。

3.酮症酸中毒的临床表现:极度口渴、多饮、多尿、虚弱、纳差、恶心、呕吐、腹痛、头痛、烦躁、嗜睡、呼吸深快、烂苹果味、甚至昏迷。 4.监测降糖药物的副作用。

5.监测血糖水平:随机、两点、四点、七点血糖等。 6.监测实验室结果:血电解质、尿酮、血酮、血气分析等。 7.血压、心率、尿量、皮肤颜色和温湿度。 8.基础体重值,每周测体重。

9.个人卫生情况:皮肤、口腔、会阴部。

护理措施

1.遵医嘱按时提供糖尿病饮食,经常检查病人饮食治疗方案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和纠正。 2.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进行活动。

3.熟悉降糖药的分类及作用,按时执行口服降糖药的给药。准时执行其他给药。 4.按时注射胰岛素。应用胰岛素必须做到计量准确,进餐准时,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有计划更换注射部位。

5.做好血糖的测试和记录,血糖偏高着嘱多饮水。 6.准确做好相关功能试验及血、尿标本送留。

7.一旦出血低血糖反应,立即测血糖,迅速给病人服甜食或糖水,必要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掌握糖尿病的酮症酸中毒和高渗性昏迷的区别及抢救要点。

8.对有微血管病变和末梢神经病变的病人,应设法促进周围循环,抬高患者,避免袜紧鞋硬,避免碰伤,做好糖尿病足的护理。

9.进行心理护理,多于病人沟通,帮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建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太在乎和太不在乎两种偏激态度,对并发末梢神经病变,疼痛剧烈者,做好心理疏导和看护,严防病人有过激行为。

健康教育

1.解释糖尿病的定义、临床表现、并发症和危险性。 2.讲解糖尿病的治疗原则。

3.向病人讲解饮食控制的重要性,进行饮食指导。

4.讲解运动的重要性,如何选择和进行运动,运动时注意事项。 5.讲解口服降糖药的服药时间和注意事项。

6.示范正确抽吸和注射胰岛素的方法、指导注射部位的选择与更换。 7.指导病人皮肤、口腔、足部保健。 8.讲解吸烟的危害性,指导戒烟。

9.指导病人和家属识别高血糖和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以及处理高血糖和低血糖的方法, 10. 讲解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防治要点. 11. 指导自我监测血糖和自我管理. 12 指导糖尿病合并妊娠的保健. 13, 出院指导:服药指导正确注射胰岛素定期复查等.嘱随身携带糖尿病治疗情况卡及3-6块糖块.

老年肾脏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水肿. 2.高血压

3.肾区疼痛及肾绞痛. 4.尿路刺激征:尿急、尿频、尿痛。 5.排尿异常:尿失禁、尿储留。

(1)尿量异常:若每日尿量超过2500ml为多尿,每日尿量少于400ml或100ml为少尿或无尿。

(2)蛋白尿 (3)血尿。(4)管型尿。(5)白细胞尿、脓尿和菌尿。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急性肾炎、急性肾衰患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待病情稳定后,可逐步增加活动;慢性肾炎、肾盂肾炎、急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疾病期需要卧床休息,恢复期则可适当活动,但应合理安排生活,以免病情反复。

二:饮食:急性肾炎低盐、高维生素饮食,限制水的摄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征低盐、低脂、优质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有水肿者限制水的摄入;肾功能不全者优质低蛋白、高钙、高铁、高维生素、低磷饮食,限制植物蛋白摄入量,尿少者限水、钠、钾盐摄入量。 三:对症护理: 1.水肿护理

(1)准确记录出入液量,限制水和盐的摄入量。

(2)卧床休息注意观察血压变化,如血压低,要预防血容量不足,防止体位性低血压和摔倒;如血压高,要预防肾脏缺血、左心功能不全和脑水肿发生。 (3)做好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损伤和感染。

(4)用利尿药时,注意观察尿量的变化及药物的副作用和水、电解质情况。 2.尿异常的护理

(1)向患者交待留取尿标本的正确方法,容器要清洁,送检要及时。

(2)如有血尿时应分清是初始血尿、全程血尿还是终末血尿,以协助诊断,同时观察血尿的量和颜色。

(3)大量血尿时,应卧床休息,并注意观察血压和血红蛋白的变化,遇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4)适当多饮水,以冲洗尿路,防止血块堵塞和感染。

健康教育

1.保持室内清洁,空气新鲜,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

2.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勤换内衣,剪短指(趾)甲,保持个人卫生,长期卧床者,应注意预防褥疮发生。

老年心血管系统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观察病人情绪,心理状态。

2.注意病人面色、神志、呼吸、生命体征的变化,特别是脉搏。 3.注意观察病人用药后的反应,有无毒副作用。 4.观察病人进食、睡眠、排泄情况。

5.注意病人口腔,皮肤的清洁,全身营养状况,有无口腔粘膜及皮肤破损。 6.注意病人出入量的平衡,观察体重,尿量。

护理措施

1.根据病人及护理等级,病人卧床休息或下床活动。 2.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消除不良情绪。

3.给予低热量、清淡、易消化饮食,少食多餐,不宜吃的过饱过快。

4.遵医嘱测量心率、心律、血压、呼吸及尿量、体重并记录,呼吸困难者给予氧气吸入。 5.巡视病房,了解并满足病人生活所需。

6.注意病人口腔、皮肤清洁,保持床铺整洁,预防褥疮。

7.使用洋地黄及降压药的病人,注意观察其有无恶心、呕吐、头昏等不良反应。 8.保持环境安静,舒适,避免不良刺激,,保证病人充分休息。

病人教育

1.告诉病人等级护理的意义、要求以及遵医嘱的重要性。 2.向病人介绍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及常规治疗方法。

3.指导病人了解药物的作用,服用方法、注意事项及药物的副反应。 4.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饮食原则。

5.指导病人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第三篇: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新入院患儿根据病情及病种安置床位。做好入院指导。

2、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每周空气消毒一次。

3、入院测血压(<7岁免测)和体重。以后每周测一次,并记录。

4、入院后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3次,连测3日,3日无异常者改为每日1次。T37℃~38.4℃每日测3次,T38.5℃~38.9℃及病重患儿每日测4次,T39℃以上者及病危患儿每日测6次,并遵医嘱给予降温,30分钟后复测体温并记录。体温不升者给予保温。<3岁测肛表,<7岁免测脉搏、呼吸。

5、遵医嘱执行等级护理及饮食,注意饮食卫生。

6、入院后3日内收集大小便标本作常规检查。每日记录大便,3日未解大便者,遵医嘱给予通便处理。

7、保持患儿皮肤、口腔清洁及床单位整洁,修剪指甲。

8、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处理。

9、 健全儿科病房安全设施,加强安全护理。

10、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出院指导。

一、小儿惊厥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保持环境安静,减少刺激,一切检查、治疗、护理集中进行。

3、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平卧,头偏向一侧,解开衣领,以免引起窒息或吸入性肺炎。

4、给予患儿高热量流质或半流质饮食,不能进食者,鼻饲或静脉营养。

5、遵医嘱给予吸氧,憋气或窒息者,立即施行人工呼吸和吸痰。

6、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密切观察用药反应。

7、密切观察患儿T、P、R、神志、瞳孔的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8、高热者应立即给予降温处理,以防诱发惊厥。

9、严密观察惊厥类型、发作时间和次数,防止舌咬伤和坠床。如有异常改变,及时报告医师。

10、降低颅内高压。对有意识障碍和反复呕吐、持续惊厥、血压升高、呼吸不规则患儿,遵医嘱给予脱水疗法。在使用脱水剂时,要按要求和速度输入,防止外渗。

二、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按呼吸道隔离,严防医院感染。

3、患儿卧床休息,咳喘患儿取半卧位。

4、给予患儿富营养、易消化的饮食,鼓励多饮水。呛咳患儿喂奶时应夹紧奶头;人工喂养儿用小孔奶头,喂奶时抬高头部或抱起哺乳。无力吸吮者用小匙或滴管喂奶。重症不能自行进食

2 者,可鼻饲或给予静脉营养。

5、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呼吸困难者及时吸氧,痰粘稠不易咳出时,作超声雾化吸入。

6、 密切观察患儿T、P、R、BP、HR、神志等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7、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以防心力衰竭和肺水肿的发生。

8、有高热惊厥、烦躁、腹胀的患儿对症处理。对心力衰竭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

三、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儿床旁隔离,卧床休息。

3、调整饮食。停止进食不易消化及脂肪类食物。除呕吐严重者禁食4~6小时(不禁水)外,均应继续进食。禁食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

4、严格执行补液计划,保证输液量的准确,掌握好输液速度和补液原则。

5、 遵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观察患儿大便次数、颜色、气味、性状及量。

6、加强患儿皮肤护理,保持肛周清洁,勤换尿布,防止臀红和尿道感染。

7、密切观察患儿T、P、R、BP;注意有无腹痛、腹胀;观

3 察脱水、酸中毒纠正情况及有无低钾、低钠、低钙的表现。

8、 加强健康宣教,指导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

四、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做好保护性隔离,防止医院感染。

3、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饮食。饮食调整的原则: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渐进,逐渐增加饮食,直至恢复正常。

4、加强患儿口腔护理,防止并发口腔溃疡或鹅口疮。双眼干燥不能闭合者,滴鱼肝油,以免角膜溃疡。

5、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时翻身,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

6、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对III度营养不良患儿要随时观察面色、呼吸、脉搏、意识等变化。清晨3~5时,患儿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应加强巡视及督促喂奶。

7、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总量,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8、准确记录饮食量,有水肿者遵医嘱记出入水量。

9、指导家长科学喂养方法及添加辅食的重要性,培养小儿良好的饮食习惯。

五、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急性期患儿绝对卧床休息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明显、高血压、尿少时给予低盐饮食,限制入水量;尿素氮增高时给低蛋白饮食;患儿无尿素氮增高时应给予优质高蛋白饮食。

4、正确收集尿标本并及时送检。

5、遵医嘱记录24小时出入量,注意尿量及颜色。

6、 加强患儿口腔、皮肤护理。阴囊水肿者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并用50%硫酸镁湿敷,皮肤破损可涂碘伏。

7、 密切观察患儿T、P、R、BP。如有高血压脑病(头痛、目眩、意识模糊、昏迷)、心力衰竭、肾功能衰竭的表现时,及时报告医师。

六、 肾病综合症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儿严重水肿和高血压时需卧床休息,一般患儿不需要严格限制活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时给高蛋白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在激素治疗过程中,要协助患儿调整饭量,避免暴食,鼓励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

4、遵医嘱记录出入量,注意尿量及颜色。

5、 严重水肿者应尽量避免肌内注射,以防药液外渗。

6、加强皮肤护理。阴囊水肿者可用棉垫或吊带托起,并用50%硫酸镁湿敷,皮肤破损可涂碘伏。

7、 注意观察患儿的精神状态、血压、浮肿程度、有无胸水、

5 腹水,有无发热、腹胀、呕吐及抽搐等,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

8、观察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不良反应,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血尿及电解质失衡等。

9、出院时要交代长期用药的必要性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加强营养,预防感染。

七、出血性疾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儿卧床休息,注意安全,预防外伤。

3、给予患儿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暂禁食。

4、遵医嘱做好血型、交叉合血及输血准备。

5、凡穿刺后局部应加压,防止渗血。

6、高热者一般用物理降温(但禁用醇浴)。

7、化疗进行期间,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注意保护好患儿的血管,防止药物外渗,一旦外渗要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8、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及出血倾向。如发现剧烈头痛、便血、呕血、皮肤粘膜及鼻腔出血等及时报告医师对症处理。

9、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预防医院感染。

八、脑疾病护理常规

1、按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护理。

2、患儿卧床休息,注意安全。

3、给患儿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高热量、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昏迷者鼻饲饮食。

4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昏迷者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

5、备好抢救物品:如氧气、吸痰器、压舌板、开口器、舌钳及镇静剂,脱水剂等。

6、密切观察患儿神志、瞳孔、T、P、R、BP的变化,发现脑水肿、脑疝及呼吸衰竭的早期症状时及时报告医师及时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7、注意患儿皮肤和口腔护理,定时翻身,预防压疮。

8、患儿腰椎穿刺后去枕平卧4~6小时。

9、恢复期协助肢体功能锻炼和语言能力训练。

九、休克护理常规

(1) 执行儿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 严密观察患儿的意识和生命体征,定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观察患儿皮肤温度、颜色,有无呼吸困难及发绀情况等,并详细记录。

(3) 去枕平卧,注意保暖,保持环境安静,避免不必要的刺激及搬动。

(4) 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

(5)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药物或补充血容量。给予升压药时注意其浓度和液速,防止药物外溢而造成组织坏死。

7 (6) 严格记录出入量,观察并记录尿量。

(7) 做好家属的解释工作和安慰工作,消除紧张心理。

五、呕吐护理常规

(1) 执行儿内科疾病护理常规。

(2) 给予头高侧卧位,以免呕吐物吸人呼吸道引起窒息。

(3) 遵医嘱给予禁食或少量多餐喂养。

(4) 严密观察呕吐出现的时间与饮食的关系、伴随症状,记录呕吐量、气味、颜色、性质、次数及出入量,注意观察有无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5) 保证人量,遵医嘱安排输液顺序及液速,并观察补液效果。

(6) 注意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呕吐后清洁口腔,及时更换污染的衣物。

第四篇:骨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观察要点

1. 肢体血液循环皮肤温度颜色感觉运动

2. 肢体是否置于功能位,

3. 有无并发症如如皮肤完整性肺部泌尿系感染便秘等

4. 生命体征的改变

5. 感染征象如体温局部红肿热痛等

护理措施

1手术前后及麻醉护理常规同外科手术前后及麻醉护理常规

2病人一般硬卧硬板床必要时卧气垫床保持床铺清洁干燥预防压疮的发生 3对新牵引或打石膏的病人应列为交班项目

4触摸末梢浅表动脉搏动,除骨胫膜式综合征的病人外均因抬高患肢,卧位时,上肢悬吊于牵引架上,下肢点软枕,长期卧床的病人应保持肢体功能位

5保持固定效果观察石膏夹板牵引装置是否妥当

6骨科病人应保护患肢根据骨骼破坏程度予以制动或石膏固定防止发生病理性骨折 7脊柱骨折合并截瘫者应翻身,翻身时注意保持去干成一条直线避免屈曲扭转使椎体错位加重损伤

8对于长期卧床者加强基础护理营养调配协助咳嗽吐痰预防坠吉性肺炎嘱其多饮水多吃粗纤维实物预防便秘

9指导病人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直

10正确的安置体位对于牵引石膏固定长期卧床的病人以保持肢体功能位

第五篇: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 、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2、工作人员入室更衣、换鞋。

3、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禁止探视。

4、室内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5、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

二、一般护理

1、适宜的环境,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3、保持体温恒定,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异常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4、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病情危重不能吸吮者,予以鼻饲喂养,隔日磅体重,了解营养状况。

5、做好五官、脐部护理,每日沐浴、更衣。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精神、面色、哭声、反应、哺乳、皮肤、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身旁,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小儿身心发育。

2、向家长宣传育儿保健知识,介绍小儿沐浴喂养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3、新生儿筛查以了解对新生儿筛查的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

二、一般护理

1、保证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病情危重拒奶者应给与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

2、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及多喂水,当体温偏低或不升时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创、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5、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

6、配合做好脓液、血液培养和药敏,了解抗生素的效果。

三、病情观察

1、观察面色呼吸、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观察神经精神症状有无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若出现呛咳、尖叫、两眼凝视或抽搐及时协助处理。

3、观察消化道症状,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泻。

4、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观察出血部位、量。

5、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正确喂养, 人工喂养时做好奶具的消毒。

2、保持皮肤清洁,有破损时及时处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注意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自己吸吮或是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

3、保持绝对安静,抬高头肩,减少搬动,避免沐浴。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气道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窒息症状的观察,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及缺氧状况是否改善。

3、观察有无惊厥,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如前囟紧张、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增高时应及时协作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异常分娩所致产伤和窒息。

2、指导长期治疗和随访。

3、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进行功能训练。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侧卧位,注意保暖。

2、喂养少量多次,每次不宜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后误吸,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氧气吸入、吸痰。

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滴速不宜过快以4~6滴/分为宜,必要时用注射泵均匀输入液体,以免发生肺水肿。

5、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物理、多喂水)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三、病情观察

1、观察反应、呼吸、心率等变化,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 、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警惕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做好急救准备。

四、健康教育

1、合理喂养,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二、一般护理

1、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能吸吮者经口喂养,吸吮无力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补充。

2、复温 一般在12~24小时体温恢复在正常范围内,轻者可予棉絮外加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重症患儿放入28℃暖箱,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逐渐升至30~32℃,相对湿度55~65%。

3、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勤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注意哭声反应能力吸吮能力等变化。

2、注意硬肿部位程度、皮肤色泽等。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及并发症发生:如败血症、肺炎、DIC等。

四、健康教育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2、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

早产儿护理常规

1. 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3. 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5. 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6. 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 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8. 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 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 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 A、B、C、D、E复苏方案。

1)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2)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3)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4)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5)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 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 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绝对静卧,抬高患儿头肩部15—30度,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操作宜轻柔。免沐浴,减少搬动和刺激。

4. 病情较重应延迟喂奶至生后72h,可先喂以糖水,然后喂奶,吸吮力差的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 5. 严密观察患儿意识、呼吸、心率、瞳孔、肌张力、囟门的紧张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联系。

6. 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观察并记录患儿呼吸频率、类型、及给氧效果。

7. 保持稳定体温,体温过高予以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注意保暖。 8. 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应用镇静剂要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现象。

9. 向家长讲解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并定期复查。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的目的。

4. 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面色、脱水等情况及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并及时送检,并注意采集粘液脓血部位,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 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6. 禁食补液时,要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尽量使用输液泵,以保证液体按时、按量、正确输入。

7. 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温度、前囟凹陷的程度,发现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体温过高者给予降温处理,做好口腔护理。

8. 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及臀部,并用柔软纸巾拭干,保持干燥,涂搽护臀油,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9. 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教给家长婴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

4.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做操作后要及时洗手;接触患儿的奶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患儿的奶具及奶头应单独使用。

5. 观察患儿的体温及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块的消退情况。 6. 避免使用过硬的奶头喂养;应在哺乳后0.5h进行口腔涂药,以免药物刺激引起呕吐;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或鼻饲喂养。

7. 每天用2.5%碳酸氢钠在哺乳前后进行口腔护理,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要准、轻、快,以免引起呕吐。 8. 向家长讲解鹅口疮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后的护理。患儿用的奶具、食具应专用,定时清洗消毒。喂奶时应注意清洗乳头和双手。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及奶具的清洁、消毒。

4. 观察臀部皮肤发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体温、呼吸、反应等变化。

5. 勤换尿布,勤洗臀部。每次大小便后洗净、擦干会阴部及臀部,涂一薄层植物油或药物。

6. 尿布应用吸水性强,浅色、质地柔软的软绵制作。冲洗干净,不留残皂,并在阳光下暴晒。让尿布服帖地围绕着大腿及腹部,以防尿液漏出。

7. 向家长讲解婴儿尿布皮炎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1. 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 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4. 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3%双氧水、2%碘酒或95%酒精处理,消毒时注意要提起脐带残端,如有脓肿形成,要配合医生切开引流。

5. 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时注意保护脐部,沐浴后做好脐部护理。

6. 指导家长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卫生。

9. 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10.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11. 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 12.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13. 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14. 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15. 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16. 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 (2)A、B、C、D、E复苏方案。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 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 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蓝光疗法护理常规

一、目的

1、以波长为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患儿皮肤,可使患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光-氧化胆红素,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的目的。

二、用物准备:蓝光箱一台、黑色眼罩或墨镜、尿布、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

1、患儿放入光疗箱之前,应先调好光管的升降把手,上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42cm,下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28cm。测体温、脉搏、呼吸,预热箱温30℃,剪短指甲,戴眼罩,丁字形尿布遮住会阴部,脱去衣服,方可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箱温,通常应保持箱温在30~32℃,相对湿度50~60%,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5℃。

3、照射时间每3小时喂奶一次,在两次喂奶之间喂5%葡萄糖液,入量平均为每小时10ml/kg或稍多,详细记录出入量。

4、每日详细记录光照皮肤黄疸情况,将患儿包裹后抱到自然光下观察。

5、光照时间遵医嘱执行,一般可持续照射6~8小时。

6、观察副作用,早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多能自动转为规则。少数患儿经照射后在胸腹部、四肢皮肤可出现一过性皮疹,不需作特殊处理。

7、蓝光照射结束后护理。去眼罩,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发生,并用新霉素眼药水滴眼;沐浴,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炎症或皮疹等;磅体重,消毒脐部,穿衣包裹;测体温,以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观察2日。

8、光疗后复查胆红素,光疗箱消毒备用。

四、注意事项

1、光照前应检查灯管,不亮应及时调整,有灰尘及时擦去,检查是否漏电。

2、光疗箱温直接影响患儿体温,必须保持箱温恒定,以患儿体温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箱温。如夏季天气炎热,可开空调降温、拉开侧窗等。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放置电暖炉等。

3、照射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蓝光灯管使用时间过长,影响疗效,应设记录卡,超过300小时应更换灯管。

5、蓝光可引起视觉损伤,护理人员应戴墨镜,以阻断蓝光对眼的照射。

保暖箱应用护理常规

一、目的

保暖箱使用是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相适宜的环境,使患儿体温保持稳定,用以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

二、入保暖箱条件:

1、凡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

2、体温不升、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新生儿。

三、保暖箱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度是根据早产儿体重及出生天数决定,相对湿度55~65%。

四、保暖箱使用方法:

1、使用前将保暖箱预热,一般先调至28℃,然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注意加水于水箱中以保持相对湿度。

2、新生儿不可穿得太多。

3、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伸入,在箱内进行,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4、定时测体温,记录箱温,根据体温来调节箱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正常。

5、暖箱每日用消毒液内外擦拭1次,水箱用水每日更换1次,出箱后,彻底消毒,备用。

6、暖箱不宜放在阳光直射或对流风位置,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五、出箱标准:

1、体重增至2000g以上。

2、在室温24℃时,能维持正常体温。

3、吃奶等一般情况良好。

上一篇:女朋友要分手挽回的话下一篇:农民文化艺术节开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