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心理医生除怯场病根

2023-02-22

1 常见现象及原因

1.1 自卑感强、缺乏自信

具有自卑心理的学生, 尽管平时表现很好, 但一到台上, 往往就面目全非:两腿打颤、心跳加速、气息上浮、双唇抖动、口干舌燥、破声、跑调等现象, 而演奏者也会身体僵硬、面红耳赤、手指发抖、神态焦虑、节奏失衡, 甚至大脑出现空白、浑身冒冷汗而不知所措。那么学生为什么会有自卑心理呢?这有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两方面的原因。从先天因素看, 人的气质中, 粘液质和抑郁质属内向型, 其性格表现为:重视主观世界, 在同外界的接触中, 缺乏自信, 比较孤僻和害羞, 对于受到贬低和遭受失败比别人更为敏感。具有这种性格的学生心理素质差, 缺乏自信, 容易“怯场”。从后天因素看, 它直接受个体的心理状况、能力、性格、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生活经验的影响, 尤其是童年生活经历的影响。加之老师又过多地采用否定教学法, 苛刻严厉, 专挑毛病, 极少鼓励、表扬, 长期势必使学生形成否定自我的心态, 认定自己很糟糕, 会砸锅, 担心被嘲笑、讽刺, 甚至被轰下台。在这样的心态下, 上台难有好的表现。

1.2 求胜心切, 目标太高

耶乐克斯——多德森定律表明, 为了获得理想的竞技状态, 较高的激动水平, 对于比较简单的任务比较适宜, 但是当任务相当复杂时, 较低的激动水平则更适宜, 至于一般操作, 则需要有中等水平就可以了。而有些学生在场发挥中未遵循这一规律, 遇到重大演出、比赛、考试, 由于好胜心强, 很想争第一, 心情十分激动, 心理压力较大, 吃不下, 睡不着, 造成大脑疲劳过度。也就是说, 动机太强, 超过了一定的限度, 效果反而会更差。学音乐的目的是启真、益智、导善, 适度的竞争是督促学生学习、培养社会适应性的一种方法, 而过分强调竞争会扭曲孩子的心灵, 不利于孩子健康发展, 教师要善于把握这个度。当然临场发挥时, 如果动机太弱, 内驱力激发不起来, 台上缺乏激情, 同样难以达到扣人心弦的艺术效果。

1.3 表情欠佳, 缺乏经验

音乐艺术表演的目的主要是传情达意、以情感人、以美诱人, 这就需要表演者能深刻理解作品的内涵, 正确分析作品的结构, 根据作品中喜、怒、哀、乐等不同的感情色彩, 淋漓尽致地进行表达。但在实际舞台上, 我们往往发现学生表情呆板, 生硬腼腆, 音乐表演技能 (身体、手势、台步等) 差, 虽然声音很美, 但不能将表演艺术与唱、奏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 往往不感人, 不能引起听众心灵共鸣。这与他们平时缺少实践和锻炼, 没有舞台表演经验有关。有的学生虽有表情, 但不准确:无法体味《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地师生情、《摇篮曲》中的纯净、脱俗, 二胡曲《赛马》中的欢快、明朗……缺乏真情实意, 上台不能尽快地被音乐所感染, 尽快地进入音乐意境中, 激活情感以表现作品, 反而矫揉造作、无病呻吟, 引起哄堂大笑, 从而紧张, 怯场。还有的学生在台上随意掩耳、囊鼻等, 缺乏一个表演者应有的风度和美的形象, 这与他们平时缺少严格的舞台训练有关。

2 解决办法与措施

2.1 夯实基础, 练好本领

常言道:“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年功”。出色的表演来自对基本功的扎实训练。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各种技巧, 并根据自己的现有水平选择胜任的曲目, 对谱面上的一切理解得十分准确, 驾轻就熟, 上台时才能减轻思想负担, 才能尽可能地表现作品内容, 让良好地表演心理和才能得到充分体现。平时要练就过硬地本领, 消除畏惧, 激发起“我能行”地自信心, 这是具备从容自如的先决条件。例如, 针对个别学生上台演 (唱) 奏时常因忘词忘谱而造成中断的现象, 就要求我们帮助他在记忆上下功夫,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争取有所突破, 有所创新。

2.2 排除杂念, 愉快参与

有的学生因精力不集中, 杂念干扰而使演唱 (奏) 失败, 这就需要我们改进教学态度与方法, 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特点, 让学生保持优点, 改正缺点, 在临场发挥时用自己地镇定和勇敢来排除杂念, 克服恐惧, “我会成功的”, 用自我激励来转移情绪, 排除杂念。教育学生把演出、比赛、考试看成是一次互相学习、改正缺点、自我提高的机会。这样就会使学生放下思想负担, 心里得到充分放松。同时告诉学生一件事情成功与否, 与当事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关系, 学生要树立愉快参与的观念。

2.3 激活情感, 重视实践

情感是音乐的艺术生命, 是音乐的灵魂, 是充分表现音乐作品艺术思想、艺术形象、艺术风格、艺术美感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根据音乐艺术的特点, 通过反复弹、唱、听、动等音乐艺术表演来分析作品, 准确有效地处理作品内涵, 尽可能地根据音乐作品自身的表现特点, 去布置场景、设置情景、制作教具, 以丰富和加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性认识。如在演唱《长江之歌》时, 可用多媒体展示从长江发源地冰清玉洁的雪白世界, 到出海口波澜壮阔的雄伟景象。再加上播音员富有表情的解说, 让学生了解到母亲河的勃勃英姿和哺育万象的情操。只有这样, 当高昂起伏的《长江之歌》响起时, 学生才会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情不自禁地为赞美长江而歌唱。在演唱《青春舞曲》时, 可引导学生跳一跳维吾尔族的民间舞蹈;在演奏欧洲古典音乐时, 可让学生看一看欧洲古典主义建筑和雕塑。无论怎样感受、体验、理解、鉴赏, 最终目的是激活情感, 表现作品。提高学生的情感表现能力, 还要重视舞台经验的积累, 这种舞台可以是社会的, 可以是全校的, 也可以是一个班的, 甚至是一个组的, 互相观摩交流。无论哪种规模的表演, 都必须强调学生要全身心的投入。

2.4 及时总结, 正视失败

舞台给我们提供的是一个不断发现、分析、纠正错误、提高自我的场所。因此每次活动结束后, 教师要及时与学生一起总结, 引导学生积极动脑, 及时感悟和区分对与错。对他们的点滴成功和小小进步, 教师要及时给予充分肯定, 及时表扬, 增强自信心。而对表现不佳或做错什么的学生, 教师绝不能当众大声训斥、谩骂, 而要帮助学生了解、明确自身的优势与劣势, 找出病结所在, 对症下药, 和学生共同找方法, 渡难关, 并把它延的“目标值”, 及时改变策略, 多做尝试, 用“局部成功”来激励自己。在曲目的选择上, 选能尽量发挥优势、掩盖不足之处的作品。教育学生, 只有正视失败, 树立“失败是成功之母”的观念, 做到不因挫折而垂头丧气, 放弃追求, 并以此为动力, 话劣势为优势, 用严谨的学风、踏实地训练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才能在今后的舞台演出中一显身手, 提高竞争力。

当然, 心理素质的提高, 还需要学生能实事求是地自我分析, 在建立充分地自信心的基础上, 强化表现欲和竞争意识, 以及激发与控制热情的能力、应变的能力等。演唱 (奏) 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 也是时间艺术, 平时的千锤百炼要在很短的一瞬间表现出来, 完美地反映学生平时的学习成果, 这不仅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平时重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还要求我们重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摘要:在音乐教学中, 常常会遇到这些情况:有的学生乐感较好, 训练也很正规, 但一到台上, 就会紧张失常, 大打折扣, 甚至“抛锚”;有的学生并不突出, 但上台却很稳, 发挥得较为出色。我们常说, 这是“心理素质”作用的结果。如何使学生在舞台上正常发挥, 完美地反映平时的练习成果, 需要我们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从心理诸因素入手, 分析常见现象及原因, 找出解决办法, 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在多年的音乐教学实践中, 我对学生演唱、演奏等表演、比赛、考试“怯场”心理现象、原因及解决办法与措施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关键词:音乐教学,怯场,心理辅导

上一篇:浅析桥梁裂缝产生的原因下一篇:灸法疗法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