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村庄规划文本

2022-08-10

第一篇:广东省村庄规划文本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

广东省建设厅二○○六年五月(试 行)

目录:

1、总则;

2、规划原则;

3、规划内容;

4、成果要求;

5、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6、规划的实施;附录A: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1 总 则

1.0.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与《中共广东省委 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2006-2010年)》的相关要求,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和整治,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指引。

1.0.2 村庄整治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进行的基本的房屋、设施和环境整理,近期的工作重点是开展“三清五改五有”,即清理垃圾、清理河塘、清理乱堆放;改路、改水、改房、改厕、改灶;有整治规划,有文体活动场地(室)、有一片成荫绿地、有垃圾收集池(站)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

1.0.3 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1],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的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

村庄整治规划应符合已批准的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2]、上层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等的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 1.0.4 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2]中确定予以保留或城乡规划确定为村镇建设用地且村民户数在50户以上的自然村、行政村,在根据村民意愿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开展工作。

1.0.5 本指引分为基本要求和其它要求:基本要求是原则上应当达到的,其它要求则各地可根据实际取舍。其它要求用斜体字表示。

1.0.6 各县(市、区)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 1 目录和编制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为村庄整治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1.0.7 本指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广东省建设厅负责解释。 注释:

[1] 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目录是各地落实《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根据本地区村庄实际情况,以解决村民在饮水、行路、用电和燃料等方面的困难为重点而制定的整治项目清单。凡符合指导性目录的整治项目,各地政府应给予技术、资金、实物等方面的引导和扶持。

[2] 县域村庄整治布点规划是按照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的要求,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另行组织编制的专题规划,其主要任务是科学预测和确定需要撤并及保留的村庄,明确将拟保留村庄作为整治候选对象。

2 规划原则

2.0.1 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并积极引导村民自主参与村庄治理规划的编制工作,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的意愿和利益,并鼓励村民对治理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2.0.2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村庄整治切忌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应立足实际,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分类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村庄整治要适应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要,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重点解决行路难、住房难、饮水难、看病难、读书难等问题;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或城镇边缘的村庄应充分利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偏远地区村庄应配置基本生活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的鼓励相邻村庄共建共享。 2.0.3 合理分区,配置设施

对村庄功能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人畜分离。配置村庄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重点解决村民在饮水、行路、用电等方面面临的困难,同时提高村庄防灾抗灾能力。 2.0.4 延续特色,美化环境

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并围绕传统建筑适当 2 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活动场所;要通过对废弃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的清理以及对庭院的美化和绿化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2.0.5 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少点用耕地;履行节约,做到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提供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同时避免脱离实际的拆建与过高标准设施的配置。 2.0.6 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从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指导村庄长远发展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结合村庄的发展实际,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并提出分期实施的安排,提高规划的可操作性。 2.0.7 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力求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3 规划内容

3.0.1 确定村庄整治区范围

以村庄已建成区为主体,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地域风俗、地块特点等要素确定村庄整治区。

3.0.2 现状调查和村庄咨询

调查村庄人口、经济和建设现状,咨询村民整治意愿,并公布咨询结果。 3.0.3 调整村庄用地布局

1.通过功能置换,适度调整用地布局,保持不同功能地块之间的合理间隔,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相互干扰。

2.通过对闲置宅基地和乱搭乱建房屋的清理,梳理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村庄道路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村民活动场所等。自然村梳理出村庄道路用地和村民活动场所即可。

3.在保证合理的房屋间距及尊重现状用地权属的前提下,明确拆除、保留、新建、改造、置换的居住建筑,以相关的农村住宅政策为依据调整划定并预留必要的宅院地块。

3 3.0.4 整治村庄道路

1.确定村庄的出村道路,提出确保畅通的措施。 2.确定村庄内部道路的走向、宽度。 3.确定需硬底化的路段和采用的路面材料。 4.确定需进行绿化以及需安装路灯等设施的路段。 3.0.5 提出改善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的建议性方案

1.提出村民住宅的改善类型与改进方案,积极推广节能节地新型住宅。 2.提出村民住宅内炉灶、厕所、圈舍等的改造方案建议。 3.提出村民住宅院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方案建议。 3.0.6 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各地固本强基工程和已开展的村庄建设,统筹安排小学、托幼、医疗点、文体活动场 (室)、商业销售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位置与规模。自然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3.0.7 配套公用工程设施

1.改善饮水工程,确定卫生、安全的取水点,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用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

2.划定污水排放片区,布局污水排放沟(渠),鼓励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设施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3.采取统一供应沼气的村庄,应确定沼气池的位置与管渠的敷设方式。 4.确定包括垃圾收集点、卫生公厕等环卫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5.提出防治洪涝灾害以及地震、风灾、火灾、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措施。 3.0.8 塑造村庄风貌

1.确定优秀传统建筑,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使用和修缮的相关对策。 2.确定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提出保护措施。

3.梳理乡村民俗,选择性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文化传承。 3.0.9 制定规划实施措施

1.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村庄整治的进度安排和实施要求,并对第一年开展的整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2.对村庄主要整治项目的投资金额进行估算,并提出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的具体建 4 设。

3.制定合理的实施程序与管理制度,规范实施过程,并提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以及便于村民监督的机制和措施。

4 成果要求

4.0.0 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包括“一书”(规划说明书)、“一表”(项目一览表)和“三图”(建设现状平面图,整治规划平面图,公用工程管线与设施综合图)。 1.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有关规定性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的文本。

2.项目一览表是表达村庄整治的主要项目及其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实施时序等内容的表格。

3.成果图纸是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的图示。 4•1 规划说明书

4.1.0 规划说明书的文字表达应当简要、规范、通俗易懂。其主要章节包括: 1.规划依据,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范和其它依据。 2.现状评述,包括村庄自然、历史、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咨询村民意见的整理与回应。 4.规划范围、整治目标和原则。

5.用地布局调整,需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6.村庄道路整治,需列出“道路整治一览表”。 7.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改善建议。 8.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与完善。 9.公用工程设施的配套与完善。 10.塑造村庄风貌规划。 11.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需列出的表格参见《附录 B:规划成果示例

一、规划说明书相关表格》) 4•2 项目一览表

5 4.2.0 项目一览表

项目一览表主要栏目包括:项目类型、工作量、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实施时序。 1.项目类型和工作量

将整治项目划分为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建筑、整治道路、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公用工程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等若干类型,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分,列出工作量。 2.投资估算

根据各整治项目的工作量,结合当地市场指导单价,估算各类项目造价和投资金额。 3.资金来源

区分不同整治项目的投资主体、资金筹措渠道和筹措方式,明确资金额和到位时间。 4.实施时序

根据村庄现状及资金筹措情况,以落实“三清五改五有”为重点,统筹整治项目的实施时序,具体明确项目的实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参见 《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二、项目一览表》) 4•3 成果图纸

4.3.0 成果图纸应尽量绘制在有效的最新地形图上,图纸包括:建设现状平面图、整治规划平面图和公用工程管线与设施综合图。图纸上应显示地形和建设现状,并标注项目名称(“XX村村庄整治规划”)、图名、比例尺(l:500-1:2000)、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或编制人员签字。

成果图纸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说明书一致,表达的深度可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执行。 4.3.1 建设现状平面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现状各类建筑的分布与质量、道路走向与宽度;标明现状各类公用工程设施、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层数与规模(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4.3.2 整治规划平面图

标明需整治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生产建筑、公用工程设施、仓储、公共绿地、村民活动场所、停车场等的位置和占地范围;标明需整治道路的走向和路段;标明新增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环保、环卫设施的位置和占地范围;标明村容村貌的整治范围,传统建筑、古树名木的保护范围(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6 4.3.3 公用工程管线与设施综合图

标明需整治的各类公用工程管(渠)线的走向以及有关设施的位置、规模与防护范围;标明现状与需整治的防洪涝、防震、防风灾、防火、防滑坡、防泥石流等各类防灾设施与构筑物的位置及占地范围(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5 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5.0.1 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推进,以各县(市、区)规划建设部门为主导力量,各地级以上市规划建设部门要抽调规划技术骨干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 5.0.2 县 (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具体组织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工作,镇(乡)负责村庄整治具体项目的指导和组织实施工作。

5.0.3 村庄整治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镇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若规划涉及对上层次规划的局部调整,还需取得上层次规划的原审批机关同意,方可审批。

5.0.4 村庄整治规划的调整,经村民会议同意,可由镇级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相关流程参见《附录A: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6 规划的实施

6.0.1 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通过村庄整治规划来统筹农村各项建设,特别要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6.0.2 村庄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末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的村庄,原则上停止任何建设的审批。

6.0.3 村民在村庄建住宅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6.0.4 兴建村办企业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执行。 6.0.5 村级公共设施、公益事业建设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执行。

7

附件A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8

粤建规字„2006‟74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开展村庄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

各市、县、自治县建设局(建委)、规划局:

村庄整治工作是各级规划建设主管部门的重要职责。开展村庄整治工作,进一步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人居环境,是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抓手,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广东的必由之路。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粤发„2006‟4号)和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建村„2005‟174号),现

9 就全省村庄整治工作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村庄整治工作的原则

开展村庄整治,要以编制村庄规划为龙头,以配套建设农村交通、文体、环境卫生等公共设施为重点,以治理农村“脏乱差”为关键环节,逐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全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地在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中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是农民主体、政府引导、社会支持。要以农民为主体,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具体工作中,要充分依靠村民自治组织,组织动员农民自主投工投劳投资。政府主要在政策上加以引导,在技术、资金和物质上予以支持。同时,要动员和鼓励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和参与村庄整治工作。

二是规划先行、分步实施。要遵循“先规划后整治”的工作方针,按照规划分步推进整治工作。山区和东西两翼的自然村,要按照《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的要求编制简明适用的村庄整治规划;经济较发达地区和城镇边缘地区的村庄,规划的编制应结合实际,其内容可增多,深度可加深。在城镇规划区范围内的,可将城镇规划覆盖到村庄,统一布局,综合安排。

三是突出重点、明确底线。要从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入手。当前要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 10 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要切实做到“五不”: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破坏优秀传统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这是村庄整治的底线,不得突破。

四是统筹建设、协调共进。第一,加强规划统筹。强化规划对农村房屋以及道路、供水供电、垃圾污水治理、沼气工程等设施建设的统筹,避免零敲碎打。第二,加强项目统筹。要统筹村庄整治中所涉及的各有关部门的项目建设,整合资源,齐抓共管,协调共进。第三,加强城乡统筹。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

五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鉴于我省区域差异较大的现实,我们对于村庄整治工作不设全省统一的标准。各地应根据自身实际,因地制宜地采取不同模式和突破口来推进工作,尤其要注重突出乡村特色、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同时,必须充分认识村庄整治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要量力而行搞建设,先易后难地开展整治工作。防止片面追求政绩,违背农民意愿,搞华而不实的表面文章和政绩工程。

二、村庄整治的各阶段目标

全省村庄整治工作的各阶段目标是:2006年为启动阶段,各 11 地对村庄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开展村庄规划编制和生态文明村康居工程试点,积累经验。2007年到2010年为攻坚阶段,全省完成40%的村庄规划编制,30%的村庄整治。2011年到2015年为全面铺开阶段,全省完成90%的村庄规划编制,70%的村庄整治。各地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本地区开展村庄整治的各阶段目标,于2006年7月15日前报告省建设厅。

三、村庄整治的工作重点和任务

各市、县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和部署下,以“五改”为重点,因地制宜,制定50户以上自然村特别是中心村的村庄整治工作重点和任务。

“五改”的主要内容是:

——改路。按照规划逐步推进村道、巷道硬底化,为主要村道安装路灯,实施简单绿化。结合村道、巷道建设,实现“雨污分流”,即雨水排放明渠化、生活污水排放暗管化。

——改水。采取符合当地实际的形式,如集中供水、分户设置水箱等,使更多的农户用上清洁卫生的自来水。

——改房。加快对农村危房、泥砖房和茅草房的改造。新房、新村建设必须按照规划进行。未完成村庄规划编制的村,原则上应暂缓农房建设审批。要做到两个分离,即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 12 (人畜分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

——改厕。结合改房,推进家庭卫生厕所的建设。对于未普及家庭卫生厕所的村庄,应当根据村庄的人口规模建设一个或以上规模适中的卫生公厕。落实公厕的保洁,避免公厕成为污染源。

——改灶。发展适合当地特点的清洁能源,如沼气、太阳能等,逐步减少柴炉灶的使用。沼气工程的选址和建设要符合村庄规划。

在上述“五改”的基础上,各地还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到“三清五有”或当地党委政府确定的重点和任务。

“三清五有”的主要内容是:

——清理垃圾。清除村道、田边、活动场地、房前屋后的垃圾,做到垃圾定点收集、堆放,及时清运,实现一定时段的保洁。

——清理河塘。清理污水塘、臭水沟,以及受污染的河道,截住排放至河涌、池塘的污水。利用河塘的自净功能,逐步净化河涌、池塘的水体。

——清理乱堆放。引导村民把杂物堆放到房屋、庭院里的杂物间或村集体指定的地点。对于各种线路(如供电、电话、有线电视等),有条件的要按照规范进行铺设。

——有村庄规划。编制了村庄整治规划并达到《广东省村庄 13 整治规划编制指引》的基本要求。已编制村庄总体规划、建设规划的,不必再编制村庄整治规划。

——有文体活动场地(室)。包括篮球场、羽毛球场、娱乐小空地、文化室等,规模较小的村庄有其中之一即可。

——有一片成荫绿地。如小公园、小绿荫地等,绿化、美化环境,并为村民乘凉、休憩提供方便。

——有垃圾收集池(站)。根据垃圾量及选址情况,垃圾收集池(站)可建成密封分类式或敞开分类式。要有专人管理或村民轮值,保持垃圾收集池(站)周边的卫生,避免成为新的污染源。

——有污水处理简易设施。经过整治的村庄,都要对污水进行集中收集,通过处理后再排放。污水处理简易设施的建设应根据村集体的经济能力进行,推广建设“三级处理池+生物池”。

四、采取有效措施,稳步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一)按照“省管到县,市管到镇,县管到村”的要求,建立村庄整治工作分级责任制。省负责提出全省村庄整治的原则、目标和政策,资金和技术支持直接面向县;地级以上市负责提出本地区村庄整治的实施意见、阶段性目标以及政策措施;县(市、区)是村庄整治组织工作的主导力量,负责制定村庄整治的具体 14 实施方案,统筹组织村庄规划的编制工作;镇(乡)负责村庄整治具体项目的指导和协调推进工作。各市、县要明确负责村镇建设工作的部门和专职人员,切实做到“四有”,即有分管领导、有专门机构、有专职人员、有工作计划,扎实推进村庄整治的各项工作。

(二)通过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稳步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关于“各级政府要拨出专项经费用于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组织专业技术力量,深入农村基层,切实帮助农村搞好建设规划”的要求,各市、县规划建设部门要争取当地财政给予村庄规划工作一定的资金支持,并区分轻重缓急,做出计划,稳步推进。村庄规划工作,以各县(市、区)规划建设部门为主导力量,各地级以上市规划建设部门要抽调规划技术骨干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省建设厅将给予各县(市、区)一定的规划资金补助和技术指导。

(三)抓好试点,以点带面。各市、县、镇都要抓好村庄整治的试点,先易后难,典型引路,以点带面。试点的选择着重考虑:第一,村干部有威信,有号召力,有为村民办事的热情,或有具备一定技术特长、热心村集体事业的返村能人;第二,村民 15 有改善村容村貌的迫切要求;第三,村集体有一定经济基础,较容易在近期取得明显成效,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各市、县确定试点后,请及时将试点名单及整治工作推进情况报告省建设厅。在各地试点的基础上,省建设厅继续开展生态文明村康居工程试点工作。

(四)多途径筹集村庄整治资金。各地可根据实际,采取“一个为主,五个一点”的做法,落实村庄整治资金投入。即以村民劳动、出资为主;政府财政补助一点;政府各部门对口帮扶一点;企事业单位赞助一点;本村外出经商者资助一点;其他途径解决一点。

(五)建立村庄整治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规划统筹机制。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通过村庄规划来统筹各项建设,特别是要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的沟通和协调,整合各部门资源,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二是建立管理维护制度。要转变“重建轻管”的思想,及时协助村庄制订设施维护、卫生保洁、绿化养护等管理制度,把阶段性集中整治与日常性管理结合起来,巩固整治成果,防止“脏乱差”现象反弹。

(六)广泛开展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的培训。各市、县要 16 切实加强对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以及村干部的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学习班、讲座、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提高村庄整治一线管理和技术人员的管理素质、专业水准,并将省、市、县的有关政策和要求贯彻到村庄整治的实际工作中。省建设厅将与有关高校合作,每年对全省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人员进行轮训。

二OO六年六月八日

主题词:城乡建设

乡镇

管理

意见

抄报:省委,省政府,建设部

抄送:省委农办,省精神文明办,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国土厅、省交通厅、省水利厅、省农业厅、省文化厅、省环保局,省扶贫办。 广东省建设厅办公室 2006年6月8日印发

(共印120份〃电子版)

17

《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基本符合 粤建规字[2006]66号,珠海规划局网站版本)

目录:

1、总则;

2、规划原则;

3、规划内容;

4、成果要求;

5、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6、规划的实施。

1 总则[返回目录] 1. 0. 1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与《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200一2010年)》的相关要求,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和整治,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指引。 1. 0. 2 村庄整治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进行的基本的房屋、设施和环境整理。各市、县近期的村庄整治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1. 0. 3 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

村庄整治规划应符合已批准的上层次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等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

1. 0. 4 中心村及村民户数在50户以上的自然村,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开展工作。

1. 0. 5 本指引分为基本要求和其它要求:基本要求是原则上应当达到的,其它要求则各地可根据实际取舍。其它要求用斜体字表示。 1. 0. 6 各县(市、区)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目录,为村庄整治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2 规划原则[返回目录] 2 .0. 1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但应避免行政命令和包揽代替。应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中所有成果应当及时公开,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和利益。 2 .0.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村庄整治切忌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应立足实际,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分类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村庄整治要适应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求,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重点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或城镇边缘的村庄应充分利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偏远地区村庄应配置基本生活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的鼓励相邻村庄共建共享。

2. 0. 3合理分区,配置设施

对村庄功能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两个分离”,即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人畜分

18 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配置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同时提高村庄防灾抗灾能力。 2. 0. 4延续特色,美化环境

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河流)、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并围绕传统建筑适当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活动场所。要通过对废弃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的清理以及对庭院的美化和绿化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2. 0. 5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鼓励建设联排式、公寓式住宅。厉行节约,做到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提倡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避免脱离实际的拆建与过高标准设施的配置。 2. 0. 6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从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指导村庄长远发展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结合村庄的发展实际,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提出分期实施的安排,切实做好村庄整治不同项目的统筹。 2. 0. 7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力求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3 规划内容[返回目录] 3. 0. l确定村庄整治区范围

以村庄已建成区为主体,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地域风俗、地块特点等要素确定村庄整治区。

3. 0. 2现状调查和村庄咨询

调查村庄人口、经济和建设现状,咨询村民整治意愿,并公布咨询结果。 3. 0. 3调整村庄用地布局

1. 通过功能置换,适度调整用地布局,保持不同功能地块之间的合理间隔,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相互干扰。

2. 通过对闲置宅基地和乱搭乱建房屋的清理,梳理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村庄道路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村民活动场所等。自然村梳理出村庄道路用地和村

民活动场所即可。

3. 在保证合理的房屋间距及尊重现状用地权属的前提下,明确拆除、保留、新建、改造、置换的居住建筑,以相关的农村住宅政策为依据,调整划定并预留必要的宅院地 块。

3. 0. 4整治村庄道路

1. 确定村庄的出村道路,提出确保畅通的措施。 2. 确定村庄内部道路的走向、宽度。

3. 确定需硬底化的路段和采用的路面材料。

4. 确定需进行绿化以及需安装路灯等设施的路段。 3. 0. 5提出改善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的建议性方案

1. 提出村民住宅的改善类型与改进方案,积极推广节能节地新型住宅。 2. 提出村民住宅内炉灶、厕所、圈舍等的改造方案建议。 3. 提出村民住宅院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方案建议。

19 3. 0 .6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各地固本强基工程和已开展的村庄建设,统筹安排小学、托幼、医疗点、文体活动场(室)、商业销售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位置与规模。自然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3. 0. 7配套公用工程设施

1. 改善饮水工程,确定卫生、安全的取水点,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用水。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

2. 划定污水排放片区,布局污水排放沟(渠)。鼓励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设施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3. 采取统一供应沼气的村庄,应确定沼气池的位置与管渠的敷设方式。 4. 确定包括垃圾收集点、卫生公厕等环卫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5. 提出防治洪涝灾害以及风灾、火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措施。 3. 0. 8塑造村庄风貌

1. 确定优秀传统建筑,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使用和修缮的相关对策。 2. 确定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提出保护措施。 3. 提出池塘、溪流的保护措施。

4. 梳理乡村民俗,选择性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文化传承。 3. 0. 9制定规划实施措施

1. 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村庄整治的进度安排和实施要求,并对第一年开展的整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2. 对村庄主要整治项目的投资金额进行估算。提出资金来源和筹措方式的具体建议。 3. 制定合理地实施程序与管理制度,规范实施过程,并提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以及便于村民监督的机制和措施。

4 成果要求[返回目录] 4. 0. 0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应达到“三个一”,即包括一本简要的规划说明书、一张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和一套规划图纸(包括建设现状图、整治规划图、设施管线综合图三张图)。

各地可根据现状特点、经济发展、设施水平、风俗村貌等实际,对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要求进行适当的扩展。

1. 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有关规定性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的文本。

2. 项目一览表是表达村庄整治的主要项目及其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及实施时序等内容的表格。

3. 成果图纸是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的图示。

4. 1规划说明书

4. 1. 0规划说明书的文字表达应当简要、规范、通俗易懂。 其主要章节包括: 1. 规划依据,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范和其它依据。 2. 现状评述,包括村庄自然、历史、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 咨询村民意见的整理与回应(也可列为规划说明书的附件)。 4. 规划范围、整治目标和原则。

20 5. 用地布局调整,需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6. 村庄道路整治,需列出“道路整治一览表”。 7. 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改善建议。

8. 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的配置与完善。 9. 塑造村庄风貌规划。 10.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需列出的表格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一、规划说明书相关表格》) 4. 2 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4. 2. 0 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主要栏目包括:项目类型、工作量、投资估算、资金来源和实施时序。

1. 项目类型和工作量

将整治项目划分为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建筑、整治道路、完善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等若干类型,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分,列出工作量。 2. 投资估算

根据各整治项目的工作量,结合当地市场指导单价,估算各类项目造价和投资金额。 3. 资金来源

区分不同整治项目的投资主体、资金筹措渠道和筹措方式,明确资金额和到位时间。 4. 实施时序

根据村庄现状及资金筹措情况,以落实“五改”为重点,统筹整治项目的实施时序,具体明确项目的实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二、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4. 3 成果图纸

4. 3. 0 成果图纸应尽量绘制在有效的最新地形图上,图纸包括:建设现状图、整治规划图和设施管线综合图。图纸上应显示地形和建设现状,并标注项目名称(“XX/村村庄整治规划”)、图名、比例尺(1:500一1:2000)、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或编制人员签字。

成果图纸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说明书一致,表达的深度可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执行。 4. 3. 1 建设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现状各类建筑的分布与质量、道路走向与宽度;标明现状各类公用工程设施、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层数与规模(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4. 3. 2 整治规划图

标明需整治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绿地、村民活动场所、停车场、生产建筑、仓储用地等的位置和用地范围;标明需整治道路的走向和路段;标明需整治的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环保、环卫设施及饮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等公用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标明村容村貌的整治范围,传统建筑、古树名木及池塘、河流的保护范围(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4. 3. 3 设施管线综合图

标明现状和需整治的客类公用工程管(渠)线的走向以及有关设施的位置、规模与防护范 21 围;标明现状与需整治的防洪涝、防风灾、防火、防震、防滑坡、防泥石流7等各类防灾设施与构筑物的位置及占地范围(参见《附录B:规划成果示例

三、成果图纸》)。 5 规划的编制与审批[返回目录] 5. 0.1 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推进,以各县(市、区)规划建设部门为主导力量,各地级以上市规划建设部门要抽调规划技术骨干切实加强对各县(市、区)的指导。

5. 0. 2 县(市、区)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镇级人民政府负责村庄整治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镇级人民政府负责村庄整治项目的指导和协调推进工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负责村庄整治的具体组织及实施工作。 5. 0. 3 村庄整治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镇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若规划涉及对上层次规划的局部调整,需取得上层次规划的原审批机关同意,方可审批。 5. 0. 4 村庄整治规划的调整,经村民会议同意,可由镇级人民政协调组织,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相关流程参见《附录A: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6 规划的实施[返回目录] 6. 0. 1 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通过村庄整治规划来统筹农村各项建设,特别要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6. 0. 2 村庄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未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的村庄,原则上暂停各项建设的审批。

6. 0. 3 村民在村庄建住宅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6. 0. 4 兴建村办企业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执行。 6. 0. 5 兴建村级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执行。

附件A 村庄整治规划编制与审批流程

22

第二篇:广东省村庄整治规划编制指引(试行) 1总则

1. 0.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建设部《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与《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定》、《广东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纲要))的相关要求,更好地指导村庄建设和整治,依据《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村镇规划编制办法》、《村镇规划标准》等法律、法规和标准,制定本指引。

1.0.2村庄整治是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而进行的基本的房屋、设施和环境整理。各市、县近期的村庄整治工作重点是结合当地实际,有重点、有步骤地组织村庄开展改水、改厕、改路、改灶、改房等五改工作,逐步改善村容村貌。

1.0.3村庄整治规划是指导和规范村庄人居环境建设和整治的专项规划。 编制村庄整治规划应当在现状评估的基础上,依据政府发布的指导性目录,,合理确定村庄整治的具体项目和整治要求,并提出实施计划和措施。

村庄整治规划应符合已批准的上层次城镇总体规划和村庄、集镇总体规划等要求,并符合相关的政策、法规和规范。

1.0.4中心村及村民户数在50户以上的自然村,在编制村庄整治规划时,应参照本指引的要求开展工作。

1.0.5本指引分为基本要求和其它要求:基本要求是原则上应当达到的,其它要求则各地可根据实际取舍。其它要求用斜体字表示。

1.0.6各县应从实际出发,尽快制定村庄建设和人居环境整治的指导性目录,为村庄整治规划提供指导和依据。

2规划原则

2.0.1政府引导,村民参与

政府应加强政策指导、技术服务,但应避免行政命令和包揽代替。应积极引导村民参与和监督村庄整治规划的编制与实施工作。村庄整治规划过程中所有成果应当及时公开,确保规划确定的目标、内容和实施方法能充分体现村民意愿和

第1页共7页 利益。

2.0.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村庄整治切忌照搬城镇建设模式,避免大拆大建。要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稳步推进.应立足实际,采取多种有效的形式,分类指导。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村庄整治要适应本地区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需求,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重点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迫切、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位于城镇建成区内或城镇边缘的村庄应充分利用城镇公共服务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偏远地区村庄应配置基本生活服务设施,规模较小的鼓励相邻村庄共建共享。

2.0.3合理分区,配置设施

对村庄功能用地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两个分离,即生活区与养殖区分离、居住区与工业区分离。配置必要的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同时提高村庄防灾抗灾能力。

2.0.4延续特色,美化环境

保持村庄的自然特色与人文景观,尽量做到不推山、不砍树、不填池塘、不盲目改直道路、不改变河道的自然流向、不破坏历史文化风貌,并围绕传统建筑适当地布置公共服务设施或公共活动场所。要通过对废弃旧房、猪牛栏、露天厕所的清理以及对庭院的美化和绿化等措施,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2.0.5节约资源,降低成本

落实农村一户一宅基地政策,节约用地,尽量少占用耕地。鼓励建设联排式、公寓式住宅。厉行节约,做到节水、节能、节材和就地取材,提倡利用太阳能、沼气等新能源。避免脱离实际的拆建与过高标准设施的配置。

2.0.6整体规划,分期实施

从本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出发,提出指导村庄长远发展建设的整体思路,同时结合村庄的发展实际,处理好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改建与新建的关系,提出分期实施的安排,切实做好村庄整治不同项目的统筹。

2.0.7简洁规范,通俗易懂

规划成果的图文表达方式应力求简明扼要、规范、平实、通俗易懂,确保广大村民关心规划、了解规划、支持规划,进而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3规划内容

第2页共7页 3.0.l确定村庄整治区范围

以村庄已建成区为主体,综合考虑行政边界、地域风俗、地块特点等要素确定村庄整治区。

3.0.2现状调查和村庄咨询

调查村庄人口、经济和建设现状,咨询村民整治意愿,并公布咨询结果。 3.0.3调整村庄用地布局

1.通过功能置换,适度调整用地布局,保持不同功能地块之间的合理间隔,或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避免相互干扰。

2.通过对闲置宅基地和乱搭乱建房屋的清理,梳理出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村庄道路用地、公用工程设施用地、公共绿地以及村民活动场所等。自然村梳理出村庄道路用地和村民活动场所即可。

3.在保证合理的房屋间距及尊重现状用地权属的前提下,明确拆除、保留、新建、改造、置换的居住建筑,以相关的农村住宅政策为依据,调整划定并预留必要的宅院地块。

3.0.4整治村庄道路

1.确定村庄的出村道路,提出确保畅通的措施。 2.确定村庄内部道路的走向、宽度。 3.确定需硬底化的路段和采用的路面材料。 4.确定需进行绿化以及需安装路灯等设施的路段。 3.0.5提出改善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的建议性方案

1.提出村民住宅的改善类型与改进方案,积极推广节能节地新型住宅。 2.提出村民住宅内炉灶、厕所、圈舍等的改造方案建议。 3.提出村民住宅院落以及周边环境的整治方案建议。 3.0.6配置公共服务设施

结合各地固本强基工程和已开展的村庄建设,统筹安排小学、托幼、医疗点、文体活动场、商业销售点等公共服务设施的类型、位置与规模。自然村可根据实际需要取舍相应的公共服务设施。

3.0.7配套公用工程设施

1.改善饮水工程,确定卫生、安全的取水点,提供符合卫生标准的生活用水。

第3页共7页 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集中式供水。

2.划定污水排放片区,布局污水排放沟。鼓励将污水收集到污水处理设施经集中处理后排放。

3.采取统一供应沼气的村庄,应确定沼气池的位置与管渠的敷设方式。 4.确定包括垃圾收集点、卫生公厕等环卫设施的位置和规模。

5.提出防治洪涝灾害以及风灾、火灾、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措施。 3.0.8塑造村庄风貌

1.确定优秀传统建筑,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使用和修缮的相关对策。 2.确定需要保护的古树名木,提出保护措施。 3.提出池塘、溪流的保护措施。

4.梳理乡村民俗,选择性纳入村规民约,确保文化专承。 3.0.9制定规划实施措施

1.制定实施计划,明确村庄整治的进度安排和实施要求,并对第一年开展的整治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2.对村庄主要整治项目的投资金额进行估算。提出资金和筹措方式的具体建议。

3.制定合理地实施程序与管理制度,规范实施过程,并提出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联动、共同推进以及便于村民监督的机制和措施。

4成果要求

4.0.0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应达到三个一,即包括一本简要的规划说明书、一张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和一套规划图纸。

各地可根据现状特点、经济发展、设施水平、风俗村貌等实际,对村庄整治规划的成果要求进行适当的扩展。

1.规划说明书是对规划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有关规定性要求等进行必要的解释和说明的文本。

2.项目一览表是表达村庄整治的主要项目及其投资估算、萝盛袭求及丈港时挤等内容的表格. 3.成果图纸是表达现状和规划设计内容的图示。 4.1规划说明书

第4页共7页 4.1.0规划说明书的文字表达应当简要、规范、通俗易懂。 其主要章节包括: 1.规划依据,包括已审批的上层次规划及专项规划,适用的法规、规范和其它依据。

2.现状评述,包括村庄自然、历史、人口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以及人居环境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咨询村民意见的整理与回应。 4.规划范围、整治目标和原则。

5.用地布局调整,需列出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6.村庄道路整治,需列出道路整治一览表。 7.村民住宅及宅院设施改善建议。 8.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的配置与完善。 9.塑造村庄风貌规划。 10.规划实施的措施与建议。 4.2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4.2.0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

整治项目及概算一览表主要栏目包括:项目类型、工作量、投资估算、资金和实施时序。

1.项目类型和工作量

将整治项目划分为改善居住建筑和生产建筑、整治道路、完善公共服务和公用工程设施、整治村容村貌等若干类型,并可根据需要进行细分,列出工作量。

2.投资估算

根据各整治项目的工作量,结合当地市场指导单价,估算各类项目造价和投资金额。

3.资金

区分不同整治项目的投资主体、资金筹措渠道和筹措方式,明确资金额和到位时间。

4.实施时序

根据村庄现状及资金筹措情况,以落实五改为重点,统筹整治项目的实施时

第5页共7页 序,具体明确项目的实施时间和进度安排。

4.3成果图纸

4.3.0成果图纸应尽量绘制在有效的最新地形图上,图纸包括:建设现状图、整治规划图和设施管线综合图。图纸上应显示地形和建设现状,并标注项目名称、图名、比例尺、图例、绘制时间、规划设计单位名称或编制人员签字。

成果图纸表达的内容与要求应与规划说明书一致,表达的深度可参照《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修建性详细规划的深度要求执行。

4.3.1建设现状图

标明自然地形地貌、现状各类建筑的分布与质量、道路走向与宽度;标明现状各类公用工程设施、主要公共建筑的位置、层数与规模。

4.3.2整治规划图

标明需整治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公共绿地、村民活动场所、停车场、兰产赌对、普褚刀增等的位置和用地范围;标明需整治道路的走向和路段;标明需整治的公厕、垃圾收集点等环保、环卫设施及饮水工程、污水处理设施等公用工程设施的位置和用地范围;标明村容村貌的整治范围,传统建筑、古树名木及池塘、河流的保护范围。

4.3.3设施管线综合图

标明现状和需整治的客类公用工程管线的走向以及有关设施的位置、规模与防护范围;标明现状与需整治的防洪涝、防风灾、防火、厉一雳7等各类防灾设施与构筑物的位置及占地范围。

5规划的编制与审批

5.0.1村庄整治规划工作的推进,以各县规划建设部门为主导力量,各地级以上市规划建设部门要抽调规划技术骨干切实加强对各县的指导。

5.0.2县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会同镇级人民政府负责村庄整治规划的组织编制工作;镇级人民政府负责村庄整治项目的指导和协调推进工作;村委会及村民小组负责村庄整治的具体组织及实施工作。

5.0.3村庄整治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镇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若规划涉及对上层次规划的局部调整,需取得上层次规划的原审批机关同意,方可审批。

第6页共7页 5.0.4 村庄整治规划的调整,经村民会议同意,可由镇级人民政协调组织,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

6 规划的实施

6. 0. 1 各级规划建设部门要通过村庄整治规划来统筹农村各项建设,特别要加强与其他涉农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共同推进村庄整治工作。

6. 0. 2 村庄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未完成村庄建设规划或村庄整治规划编制的村庄,原则上暂停各项建设的审批。

6. 0. 3 村民在村庄建住宅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八条执行。

6. 0. 4 兴建村办企业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十九条执行。

6. 0. 5 兴建村级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设施的,参照《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第二十条执行

第7页共7页

第三篇: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1996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66号

《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业经省政府批准,现予发布施行。

省 长 李春亭

一九九六年四月一日

山东省实施《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改善村庄、集镇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本省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必须遵守《条例》和本办法。但国家征用集体所有土地进行建设的除外。

城市规划区村庄、集镇规划的制定和实施,依照城市规划的法律、法规执行。

第三条 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应当坚持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逐步建设,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第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乡级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工作。 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鼓励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的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并组织开展村镇建设社会化服务工作。

第二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制定

第六条 村庄、集镇规划由乡级人民政府负责组织编制,并监督实施。

第七条 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坚持合理布局,十分珍惜土地的原则。各项建设应当相对集中,充分利用原有建设用地,新建、扩建工程及住宅应当尽量不占用耕地和林地。

第八条 编制村庄、集镇规划,必须按照《村镇规划标准》,以县城规划、农业区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为依据,并同有关部门的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九条 村庄、集镇规划包括:集镇域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村庄建设规划。

集镇域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乡级行政区域内村庄、集镇布点,村庄、集镇的位置、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村庄、集镇基础设施以及其他各项生产和生活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集镇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集镇的性质和发展方向,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住宅、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的用地布局、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有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集镇详细规划是指在集镇总体规划的指导下,对近期建设项目及重点地段建设的具体安排。

村庄建设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人口和建设用地发展规模,建设用地范围,住宅、公共设施和公益事业等各项建设用地的布局,有关技术经济指标等。

第十条 村庄、集镇的规划期限,远期规划为20年,近期规划为5年。

第十一条 集镇域规划、集镇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须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村庄建设规划,须经村民会议讨论同意,由乡级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第十二条 村庄、集镇规划经批准后。由乡级人民政府公布。 第十三条 经批准的村庄、集镇规划,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调整和变更。因礼会经济发展需要,经乡级人民代表大会或笆民会议同意,乡级人民政府可以对村庄、集镇规划区进行局部调整,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备案;涉及村庄、集镇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和总体布局重大变更的,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程序办理。

第三章 村庄和集镇规划的实施

第十四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新建、改建、扩建居民住宅、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路边店等必须符合村庄、集镇规划,服从规划管理。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阻挠和拖延规划的实施。

第十五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必须按照《条例》的规定办理有关批准手续,并按规划进行建设。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处进行各类建设。确需建设的,其位置须由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决定,并按照本办法规定办理规划建设审批手续。

第四章 村庄和集镇的建设管理

第十七条 集镇和有条件的村庄建设应当推行综合开发,配套建设各类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

第十八条 村庄、集镇建筑设计应当遵循适用、经济、安全和美观的原则,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节约资源、抗御灾害的规定,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保持地方特色。

第十九条 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下列建设项目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或者选用通用设计、标准设计:

(一)2层以上的住宅和其它混合结构的民用建筑,或者跨度在6米以上的单层民用建筑;

(二)多层或者跨度在6米以上的单层厂房和仓库;

(三)属工程设计规范规定的小型以上的独立烟囱、水塔和水池等构筑物;

(四)道路、桥梁、给排水、供气、供暖等公用设施、基础设施。 第二十条 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从事开发和建设活动的单位和个体组织、个体工匠,必须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并按规定的经营范围承担建设任务。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必须按照设计图纸施工。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擅自更改设计图纸;确需变更的,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并出具变更设计通知单或者图纸。

第二十二条 乡(镇)村企业、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建设,建设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定位验线后,方可开工。

农(居)民建房,应当向乡级人民政府提出开工申请,经审查批准并定位验线后,方可开工。

第二十三条 未经乡级人民政府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经批准建设的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不得改变使用性质,不得出租、转让。

第二十四条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使用期限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长使用期的,必须办理延期使用手续。

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个人应当自行拆除。

第二十五条 村庄、集镇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不得妨碍交通和工农业生产,不得损坏古树名木、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和公共设施。

第五章 房屋、公共设施、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管理

第二十六条 村庄、集镇房屋实行产权登记制度。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产权;产籍管理,依法保护房屋所有人对房屋的所有权。

房屋产权变更涉及国有土地所有权转移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有关手续。

第二十七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庄、集镇房屋的拆迁管理,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村庄、集镇的房屋拆迁,应当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按照规划有计划的逐步进行。在已确定搬迁的区域内,不得进行房屋翻建、扩建、改建、抵押等活动。

第二十八条 从集镇收取的城市维护建设税,主要用于集镇公共设施的维护、建设和管理,不得挪用他用;集镇国有土地出让、转让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于集镇基础设施建设和土地开发。

第二十九条 在集镇规划区内进行各类建设的单位,应当按规定缴纳基础设施配套费。基础设施配套费必须专项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

基础设施配套费的收取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会同省物价、财政部门另行制定。

第三十条 鼓励集体和个人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投资建设自来水、煤气、文化娱乐等公共设施。

村庄、集镇自筹资金建设的公共设施,由其自行管理,自主经营。 第三十一条 村庄、集镇的各项建设活动,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消防管理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切实保护和改善村庄、集镇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他灾害。

第三十二条 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庄、集镇环境卫生管理。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应当维护村容镇貌和环境卫生,妥善处理垃圾、粪便及杂物,种植和保护树木花草,美化环境。

村庄、集镇规划确定的公共绿地、苗圃、防护林带以及建设项目专用绿地等,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占用和改作他用。

第三十三条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村庄、集镇规划建设档案的管理工作。

村庄、集镇规划和各类建设项目的档案由乡级人民政府保管,重要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分别保管。

第三十四条 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实行监察制度,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和乡级人民政府依法对村庄、集镇的规划建设进行监督检查。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五条 村庄、集镇规划区内,未按规划审批程序批准或者违反规划的规定进行建设,严重影响村庄、集镇规划的,由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拆除或者没收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影响村庄、集镇规划,尚可采取改正措施的,由

县级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并可按违法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处以5元以上10元以下的罚款。

农村居民未经批准或者违反法规的规定建住宅的,乡级人民政府可以按照前款规定处罚。

第三十六条 依法取得设计、施工或开发资质证书的单位为无证单位提供资质证书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机关吊销其资质证书。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拆除或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批准擅自在村庄、集镇规划区内的街道、广场、市场和车站等场所修建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的;

(二)上述临时建筑物、构筑物和其他设施使用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又不拆除的。

第三十八条 损坏村庄、集镇房屋、公共设施尚未构成犯罪和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由乡级人民政府责令停止侵害,并可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损失的,应当负赔偿责任。

第三十九条 损坏村庄。集镇内的文物古迹、古树名木和风景名胜、军事设施、防汛设施,以及国家邮电、通信、输变电、输油管道等设施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罚。

第四十条 依照《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处以罚款的,可以处以2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一条 依照《条例》和木办法规定实施罚款处罚时,必须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收据。罚没收人交同级财政。

第四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拒绝、阻碍依法实施村庄、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三条 村庄、集镇建设管理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十四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依照《条例》第四十四条的规定执行。

第七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未设镇建制的国营农场场部、国营林场场部及其基层居民点的规划建设管理,分别由国营农场、国营林场主管部门负责,参照《条例》和本办法执行。

第四十六条 本办法由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四十七条 本办法自1996年5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村庄规划

××村村庄规划

××村全村幅员面积4.99平方公里,辖区16个村民小组,889户,2700多人,有耕地2431.7亩,人均耕地不到1亩。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及村两委会的努力,共建中心村1个,现居住户100户,400余人;附中心村3个,现居住户150户,500余人。全村共有堰塘54口,有百里渠横贯全村,有镇村道路5.9公里,天然气用户360户,沼气池用户480户,配有保洁人员16名。广播、电视、光纤普及率达100%,通信率达100%。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村两委的努力,在十一五实现人均纯收入7198元。

××村村民委员会在十二五规划中,首先是村庄规划和分布全村村庄

1、

2、

3、

4、

5、

6、

7、

8、9组农户建房围绕老君村中心村,

10、

11、

12、

13、14组为附中心村建房点,时间从2011年开始至2015年共5年建房规划,2011年向村中心村靠近建房20户,40人,2012年附中心村建房14户,48人,2013年向中心村靠近建房10户,30人,2014年附中心村建房20户,60人,2015年向中心村靠近建房8户,25人。五年向村中心村靠近规划区建房72户,203人。通过大家的努力,五年来,中心村住户达到712户,居住人口2136人,占总农户80%。

房屋立面打造分三步施工,第一步2013年从中心村开

始打造农村住房达到100户,白墙青瓦,样式纯朴,风格别致,环境优雅,具有川西居民特色的农家小院;第二步2014年打造200户,第三步2015年打造240户,三年打造完。

绿化打造,在2014年老君村公里两旁绿化打造10000米。

断头公路2.5公里,争取在2015年前完成硬化路面。 中心村排污沟渠在2013年底整治500米。

沟渠改建19000米,2011年改建3000米,2012年2500米,2013年3000米,2014年2500米,2015年3000米。

我村村民委员会努力实现以上分年度项目实施,使我村村容村貌很快得到改善而努力工作。

××村村民委员会

2011年6月

第五篇:村庄规划目录

目录:

第一章 村庄建设规划

一、基本情况

二、规划总则

(一) 规划依据

(二) 规划原则

(三) 规划目标

(四) 规划重点

(五) 规划期限

三、规划内容

(一) 村庄建设规划

(二) 村庄环境整治

四、村庄规划布局

(一) 规划结构

(二) 用地规划布局

五、道路交通系统

六、绿化景观系统

七、工程管理系统

(一) 给水规划

(二) 排水规划

(三) 电力电讯规划

(四) 环境卫生设施规划

八、竖向规划

九、防震减灾规划

(一) 消防规划

(二) 防洪排涝规划

(三) 地质灾害防治规划

(四) 地震灾害防治规划

(五) 避灾疏散场地

十、实施措施及要求

第二章 产业发展规划

一、产业发展环境

二、产业发展策略

三、旅游发展策划

(一) 旅游区位

(二) 策划区域

(三) 资源条件

(四) 发展原则及发展定位

(五) 总体形象布局

(六) 旅游项目、产品综述

第三章 环境提升工程设计

一、环境提升工程设计原则

二、环境提升工程总体设计思路

(一) 形象定位

(二) 提升重点

(三) 提升要素

三、详细设计

(一) 建筑整治

(二) 道路整治

(三) 公园节点

(四) 围墙绿篱

(五) 公共设施

(六) 桥梁河道

(七) 工程设施

(八) 乡村家具

(九) 植物设计

四、规划实施与建议

(一) 资金来源

(二) 造价估算

(三) 建设时序安排

(四) 实施建议

上一篇:高等数学一复习提纲下一篇:工程预算员报考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