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课程改革中亟待关注的若干问题浅析

2022-09-11

我院电子商务专业课程改革始于2005年, 以《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院级精品课程建设工作为契机, 围绕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教学条件四个层面展开课程改革, 循序渐进, 稳步推进, 逐步形成了以教学活动为中心, 学生为主体, 电子商务师国家职业资格鉴定标准 (三级, 助理电子商务师) 为基础, 以提高学生商务活动中基础技术应用能力为抓手, 以培养商务理念、熟悉商务环境、强化商务应用为目标, 集技术与商务应用于一体, 项目驱动、工学结合等多种教学模式相互渗透的全网络化课程教学体系。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诸多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出来, 如观念的转变、对课程项目式改革的认识以及对课程改革的艰巨性、不同课程改革模式选择的多样性等问题。在课程改革进程中, 必须高度关注这些问题, 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各种矛盾, 才能不断地将改革推向前进。

1 观念的转变需要循序渐进, 改革主导者观念转变必须落到实处, 并保持相对稳定性

目前一些院校在进行课程改革时, 缺乏明确的改革目标, 常常这山看着那山高, 今天一个方案, 明天一个主意, 期待一步到位。事实上, 任何课程改革, 无论改革程度高低, 都构成对原有课程体系的挑战, 都是一种观念替代另一种观念的过程, 只有改革者自觉转变观念, 改革才能顺利进行。在此过程中, 改革的主导者观念转变尤为重要, 主导者在改革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特殊的影响力, 其观念具有强大的辐射效应, 对整个团队产生着导向作用, 这也决定了改革主导者必须有明确的改革方向, 并保持方向的持续稳定, 切忌大起大落, 否则将使整个团队无所适从, 失去明确的改革方向和目标。观念的转变原本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而更痛苦的是不断在被迫的情况下转变观念。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人必然身心疲惫, 观念混乱, 改革何以持续?可见, 任何一项改革措施落实之前, 改革的主导者必须切实明确为何要改?改什么?怎么改?改革的范围是否需要设限?改革的目标是什么?改革后的结果将对现有体制产生哪些冲击?现有体制是否能够适应新体制的运行?不适应怎么办?等等。

2 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改革者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

在一些人看来, 似乎课程改革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一个教师, 申请一个课改项目, 花上一年半载就能完成。于是出现了一个学院一年完成数十项课程项目开发的壮举, 成果之丰, 效率之高, 令人叹服。然而, 课程改革不同于一般的教学方法改革, 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牵涉面广, 影响因素多。任何一门课程的改革都不是孤立的, 必须考虑该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考虑该课程的改革对整个课程体系产生的影响。改革的成果必须经过实际教学活动的检验, 并在教学活动中不断调整改革的方向和目标。因此, 课程改革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认为改革可以一蹴而就的想法是幼稚和不切实际的, 而改革过程中急功近利的做法更是不可取的。改革者必须做好长期奋斗的心理准备, 同时必须做好面对改革失败风险的准备。

3 认真学习, 提高对教学改革理论认识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随着高职院校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各种基于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理论不断涌现, 只有认真学习, 深入领会理论内涵, 才能更好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课程改革实践。目前关于课程改革的理论很多, 每一种理论都有充分的理由表明该理论的正确性, 甚至可以找出许许多多成功案例来佐证该理论的有效性。然而我们常常忽略了这样一个实事, 就是基于特定课程的改革理论, 没有一个是可以放之四海皆准的, 这些理论的正确性常常必须在满足特定的条件时, 其有效性才能得以体现。当我们试图使用某种理论来指导课程改革实践时, 首先必须清楚地认识所改课程是否满足该理论所需具备的条件, 只有在这些条件基本满足时, 运用该理论来指导课改实践才能取得较好的改革成效。另外, 深刻领会课改理论的基本观念, 可以消除人们由于认识模糊而产生的无意之争。比如近年来在我国职教课改中风靡一时的项目式课程开发中, 对于“项目”涵义的理解不同而引发的争论至今仍使许多人倍感茫然。事实上, 我国最早提出项目式课程开发理论的蒋庆斌、徐国庆在《基于工作任务的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研究》一文对“项目”的相关概念做出了明确阐述, 并且明确提出:任何具备可执行意义上的任务均可理解为是“项目”, 它可以由单一任务构成, 也可以是多个相对独立的任务的组合。即“项目”可以理解为一件产品的设计与制作, 一个故障的排除, 一项服务的提供等;项目课程开发的最终目的是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 任何一个教学项目, 只要它有利于教学, 并能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发展, 就可以看作为项目, 项目没有必要是完整的产品;项目不一定要求是真实的, 只要能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模拟项目也可以。由此可见, “项目”在教学过程中不过是充当课程载体的角色, 而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理解了这一点, 就为课程项目开发打开了广阔的空间。相反, 若刻意强调项目必须来源于企业实际应用, 必须是一个完整的产品制作过程或提供完整的服务过程, 那么只能是自缚手脚, 限制了课程改革的空间。

4 课程改革必须从实际出发, 实事求是, 不搞“一刀切”

一些高职院校在开展课程改革过程中, 不考虑具体课程的特殊性, 一律采用同一种模式。目前,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改方案最具吸引力, 也最能反映高职院校教育与企业应用的有机融合。于是, 是否体现工作过程导向就成为课程项目开发是否得到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诚然,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在高职院校课程教学中具有众多的优势, 它有效地缩短了学院教育与市场需求间的距离, 甚至使两者间保持“零距离”成为可能, 因此,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向是完全正确的。然而, 在课程改革中引入工作过程导向, 其目的是改变基于学科逻辑的专业教学形式, 给学生创建一个模拟 (或仿真) 的工作环境, 使学生的学习活动更接近实际工作情境, 增强专业教学的真实感, 使学生通过学习, 学会做事、学会工作, 有效缩短从学生到职业人之间的距离, 也就是说引入工作过程导向同样不是课程改革的目的, 而是改革的形式和手段。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改革打破传统的专业课程体系构建模式, 以工作逻辑为主线, 构建新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尽管这种结构变化可能会引发具体知识和技能在整个专业课程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改变, 但是, 无论采用怎样的课程体系都不可能改变知识和技能在学习过程中层次递进规律, 也无法改变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 知识和技能存在地位和作用上的差异这一实事, 也就是说, 专业基础和专业应用的互补关系并未因引入工作过程导向而消失, 而是以另一种形式存在并发挥作用。

因此, 在课程改革中, 首先必须明确知识和技能在整个专业培养目标中的地位和作用, 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知识和技能的传授模式, 设计与知识和技能实际应用配套的工作过程, 然后根据工作过程特点, 对知识和技能进行解构和重构, 形成课程单元模块。知识和技能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时, 传授模式、配套工作过程也不尽相同, 哪一种模式更适合于一门课程, 必须通过教学实践加以检验。比如我院《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这门课程, 在采用相同的项目课程模式前提下, 05届两年制电子商务专业班级采用“讲授+实操训练”模式授课, 在05届五年制电子商务专业班级采用贯穿式项目设计的课程模式, 在06届三年制电子商务专业班级采用“单元项目训练+综合实训”模式授课。经过实施效果对比分析发现, “单元项目训练+综合实训”模式最能满足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传授和训练的需要, 综合教学效果也是三种不同课程模式中较好的一种。所以, 在07届三年制电子商务专业班级开设该课程时, 一方面承袭了“单元项目训练+综合实训”授课模式, 另一方面, 强化了工作过程情境的构建, 进一步细化工作过程环节, 构建“班前会+课程项目操作+班后会”工作过程, 班前会采用“前一工作日工作评价+结合任务单布置工作+商务应用情境解读+工作要点提示+强调工作要求”形式开展教学活动, 课程项目操作采取“学生根据工作任务单和工作要求进行课程项目操作训练+教师巡回辅导+针对出现问题组织小组讨论+即时点评”方式组织教学, 班后会采用“分组工作情况汇报+共性问题点评+知识体系集成+工作环境清理”形式进行课程小结。全课程采用先练后讲的动态教学模式, 突出“发现问题, 查阅资料, 解决问题”的基本工作逻辑, 对提高学生独立工作能力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教学实践, 我们发现基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课程, 教学中采用单元式项目教学模式可以起到强化单一技能或简单组合技能训练和巩固的效果;对于专业应用型课程采用贯穿式项目设计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5 教师的工作责任心是课程教学改革取得成效的关键因素

课程教学改革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工作, 要想使课程改革取得成效, 教师的不懈努力和无私奉献十分重要。课程改革后, 表面上看, 学生训练的时间多了, 教师讲课少了, 教师工作似乎较以前轻松了, 然而实事并非如此。课改后, 教师的主要工作从课内转移到课外, 要想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真正得到能力上的提升, 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教育科学, 认真设计和组织有效的教学活动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必须为学生学习准备大量的课程资源, 必须为不同的学生定制个性培养方案。同时, 由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以往教师一本课本、一根粉笔走遍天下工作方式已无法适应课改后的教学工作需要。过去, 学生学习中遇到的大多数问题主要源于课本范畴内, 绝大部分问题都是可预知的, 回答这些问题对于有一定教学经验的教师来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 当学生学习基于一个工作过程的时候, 学习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 学生遇到的问题已远远超出了课本甚至课程本身的范围, 很多与实际工作紧密相关的问题恐怕连教师自身都无法回答。因此, 教师的备课工作量大幅度增加, 不仅要了解课程本身已知的问题, 同时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和了解更多与企业应用相关的知识、经验和技能, 才能有效地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讲课的时间的确减少了, 但个性化辅导的工作量却大幅增加。过去对一个班所有学生说一遍的话, 现在可能要对每位学生都重复说一遍;同样的问题发生在不同学生身上所表现的状况不尽相同, 教师回答问题的角度、侧重点也随之而改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以不变应万变的教学手段转变为动态的见招拆招, 这对教师的职业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教师具有高度工作责任心和对课改工作持之以恒的责任感的支持。

然而, 将课程改革成效寄予教师的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心的做法是不现实的, 甚至是危险的。所以, 要使课改能够真正取得成效, 必要的制度保障和激励措施是不可或缺的。我们常常干一些花钱不讨好的事情, 问题出在哪?需要深刻反思。

综上所述,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无论是观念转变, 或是课程教学模式转变, 还是管理机制的建立, 都必须循序渐进, 稳步发展;必须以改革的实际效果作为评价一个课程项目开发是否成功的标准;改革必须立足本学院、本专业现有的基础和未来发展的规划, 加强教学理论学习, 深入分析本学院、本专业优势与劣势, 做到扬长避短;必须充分认识和发挥专业教师在课程改革中的作用, 有效地激发专业教师参与课程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认识课程改革是一项长期艰苦的工作, 没有从领导到教师齐心协力的共同努力, 课程改革工作最终只能流于形式, 无法真正取得预期的成效。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以工作过程导向为代表专业课程改革的展开, 新课程体系与旧体系之间的矛盾逐步凸显, 出于课改目的、目标、观念、措施等不同,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各种问题、矛盾不断涌现, 观念多变、急功近利、一蹴而就、认识不清、政策滞后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新课程体系的建立与课程开发工作。因此, 在课程改革过程中, 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

关键词:课程建设,教学改革,项目课程

参考文献

[1] 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6

上一篇:我国高校民间舞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下一篇:关于职业教育院校数控实训基地运营模式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