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组织党建推进会

2022-08-25

第一篇:社会组织党建推进会

关于深入推进两新组织党建

全覆盖的指导意见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省、市有关会议精神,扎实开展“基层组织建设年”,全面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经研究,现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市第七次党代会精神,进一步摸清底数、理顺关系、有效覆盖、规范活动、强化保障,扎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实现组织体系全面覆盖、工作体系有效健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作用发挥不断提升,着力消除两新组织党建覆盖空白点和盲区,以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的实际成效,迎接党的十八大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召开。

二、工作目标

4、5两个月继续深化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力争在今年“七一”前基本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目标。

1、组织全覆盖

非公有制企业组织全覆盖的目标是:

(1)固定员工在30人以上的非公有制企业,力争100%有党员;

(2)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100%建立党组织;

1 (3)有3名以上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力争100%单独建立党组织;

(4)有流动党员但没有在册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100%纳入联合党组织;

(5)处于工业园区、工业功能区以及作为商会会员但没有党员的非公有制企业,100%纳入园区、功能区、商会党组织。

新社会组织组织全覆盖的目标是:

(1)从业人员50人以上的民办非企业单位、社会中介组织和拥有80家以上会员单位且有一定数量专职工作人员的社会团体, 100%建立党组织;

(2)从业人员或专职工作人员中有3名以上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力争100%单独建立党组织;

(3)从业人员或专职工作人员中有个别党员包括流动党员的新社会组织,力争100%纳入联合党组织。

2、工作全覆盖

因条件暂不具备尚未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通过以下措施实现工作全覆盖:

(1)有上级派驻的专(兼)职党建工作指导员; (2)有党建工作联络员; (3)有入党积极分子; (4)有工会、共青团组织;

(5)有每年一次的业主或负责人教育培训; (6)有一个基层党组织联系。

三、主要举措

2

1、全面摸清实情。按照单位性质、经营状况、职工人数、业主身份、党员数量、组织设置、隶属关系、组建方向等“八个清”要求,以乡镇(街道)、园区为主体,对辖区内两新组织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建立台账,健全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库。

2、深化集中攻坚。坚持边调查摸底、边推进覆盖,对尚未实现党组织覆盖与工作覆盖的两新组织,实行挂号销号,力争在6月中旬初步完成覆盖任务。在抓覆盖同时,着力巩固2011年党建覆盖成果,对新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进行“回头看”,掌握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等情况,严格按照全覆盖标准,做好查漏补缺、巩固提升工作。

3、配强党务力量。探索面向社会公开选聘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规模较大的两新组织,要配备专职副书记。继续选派机关退二线领导干部担任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制定出台《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组织书记报告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评价等制度,探索建立党组织书记薪酬待遇保障制度。对两新党组织书记,做到每年组织一次外出参观、开展一次业务培训、组织一次专题研讨、进行一次谈心谈话、撰写一篇工作体会文章,加强激励引导,提升能力素质。建立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组建市、县区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协会,规范管理服务。

4、壮大党员队伍。继续开展“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党员找党员”活动,查找“口袋党员”、“隐性党员”,加大组织关怀力度,引导他们主动亮明身份。对组织关系不在所工作两新组织的党员,切实加强引导,在尊重党员意愿

3 基础上,及时帮助做好接转组织关系工作。推行“公推选优”办法,加大在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为组建党组织创造条件。规模较大、党员较少或没有党员的两新组织,要制定详细的党员发展规划,有针对性招聘党员员工。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优势,加大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加强与劳动就业等部门协调,把外来流动党员引导介绍到没有党员的重点组建对象。

5、推广区域组建。统一规划,因地制宜,科学划分区域党建单元,以园区统筹、村企统筹、片区统筹、商圈统筹等模式,组建区域性党组织。按照“区域化大党建”目标,统筹考虑组织设置、党员培养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统一配备、集约利用党建资源,按照“一区域一中心”的要求,统筹建立区域公共服务中心,为区域内两新组织提供活动阵地。按照“共驻共建、民主协商、自治管理”的原则,建立区域性党组织领导下的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协商自治机构,协调区域内社会管理事务。合理控制联合党组织覆盖两新组织数量,防止“打包”组建。在联合党组织内的两新组织,具有单独组建条件后,都要尽快单独建立党组织。

6、探索网络党建。按照以用促建、建管同步、上下联动、资源共享的原则,在市、县区、乡镇(街道)及开发区(工业园区)全面建立两新组织党建信息库,强化实时管理、动态管理、在线管理。搭建以微博为主体的网上宣传交流平台,市、县区、乡镇三级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部门以及县级以上“双强”党组织都要开通官方微博,并落实专人负责日常维护。加强网络党支部、党建QQ群建设,探索推广网上宣

4 传党建知识、受理入党申请、接转组织关系、开展组织生活等做法,提高党建工作水平。

7、健全长效机制。认真贯彻落实《浙江省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工作规定(试行)》,开展党建工作标准化认证试点,分类推进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建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登记申报、年检年报”制度,做到党组织与两新组织同步组建、动态覆盖。深化“双强争先”活动,健全党员“闪光言行”考评机制,积极开展建言献策、技术创新、项目攻坚、文化创建等活动,确保每个两新党组织都能正常开展活动,发挥实质性作用。健全“党带群团、一体共建”机制,对暂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企业,要先建立健全工会、共青团、妇联组织,逐步推进党建工作覆盖。建立两新组织出一点、隶属党委补一点、上级党费拨一点的党建工作经费保障机制。

四、组织领导

1、落实责任,形成合力。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全覆盖,纳入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县区、乡镇(街道)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专项述职重要内容。县区委组织部、两新工委要发挥好牵头抓总和指导协调作用,乡镇(街道)和园区党委、两新工委领导班子每人都要联系覆盖难度较大的两新组织,加强工作指导。各级统战、民政、工商、经贸、财政、司法、工会、团委、妇联、工商联等单位和组织要发挥各自优势,切实履行职责,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2、强化督查,量质并举。建立定通报制度,4月、5月两个月,市委两新工委将每半月通报有关工作进展情况。6

5 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覆盖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督查,重点检查党建覆盖目标落实和党组织组建质量、发挥作用情况,确保“组建一个、规范一个、巩固提升一个”。对工作敷衍、流于形式、推进不力的单位和责任人将予以通报,责令整改。

3、注重宣传,营造氛围。重视加强舆论宣传,充分利用报刊、电视、微博、党建工作手机信息平台等媒介,大力宣传两新组织党建全覆盖工作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主要做法和实际成效。特别要加强对企业主的宣传引导,引导他们真正支持党组织开展工作。要结合“闪光言行”展示评选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企业、企业主和企业优秀党务工作者给予表彰。

6

第二篇:大力推进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近年来,义乌市委从实际出发,把加强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作为事关改革、发展和稳定大局的大事来抓,以“消灭空白点、扩大覆盖面、增强有效性”为目标,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按照“把握规律、有效覆盖”的要求,创新党组织组建工作。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纳入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先易后难、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全面覆盖”原则,推进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不断扩大党的工作覆盖和组织覆盖。

健全组建工作机制。市委成立了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各镇、街道也建立相应的具体工作机构,明确工作人员,落实工作任务,建立职责明确、网络健全、上下联动的党建工作体系。同时,建立组织部门、登记管理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三位一体、共同负责、通力合作、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及时指导新社会组织按要求组建党组织。

探索组织设置形式。根据正式党员人数、新社会组织性质等实际情况,分别采取单独组建、联合组建、挂靠组建等方式,成熟一个组建一个,建立一个巩固一个,巩固一个带动一批。对于有正式党员3名以上、党员人数较为稳定、有合适支部书记人选的新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支部。对于党员人数较少的新社会组织,按照“行业相近、地域相邻、工作方便”的原则,由各社会组织共同联合建立党支部。对于不具备单独建立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挂靠社区或主管部门,成立党员小组。对于暂不具备组建条件但又有工作要求的新社会组织,从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或所在地党组织中选派熟悉业务和党务工作的党员,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为以后组建工作创造条件。

理顺归口管理体制。根据便于管理、便于工作、便于指导的原则,实行行业管理、属地管理、对口管理、挂靠管理、指定管理等不同的

管理体制。对一些规模较小、政策性和专业性不是很强,与街道社区和镇关系紧密的新社会组织,以及行业关系隶属于地方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实行属地管理。对一些政策性、专业性强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直接管理。对已成立行业协会的新社会组织,其党组织关系一般由业务主管单位依托行业协会组织管理。对一些不具备单独建立党支部条件的新社会组织中的党员,挂靠到社区或主管部门党组织管理。对一些行业特点不明显,无明确上级主管部门的新社会组织,则由上级组织部门指定实行属地管理或归口到性质相近的行业主管部门管理。

2.按照“内强素质、外树形象”的要求,创新党组织自身建设。通过实施党组织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

配强党务干部。在新社会组织党组织中,倡导行政负责人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兼职”,同时把党性强、业务精、有一定组织能力和党务工作经验的行政负责人或管理者选拔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来。明确规定新社会组织辞退或解聘党组织负责人,应事先征得上级党组织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同意,确保党组织负责人应有的权利和党务工作者队伍的稳定。完善党组织负责人待遇保障制度,给予享受各单位副职的待遇,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党务干部的考核,建立完善监督考核制度。每年组织一次集中业务培训,提高党组织负责人的业务能力和领导水平。

健全工作制度。按照党章要求,结合新社会组织的特点,建立健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有利于开展党的工作的规章制度。对党组织职责、“三会一课”制度、党员电化教育制度、党员责任区制度等实行统一要求,并做到制度上墙;开展丰富多彩的争先创优活动,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队伍建设。坚持标准,严把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把经营管理者、业务骨干中的优秀分子培养成党员。加强党员组织关系接转工作,对在新社会组织工作六个月以上而组织关系未转入的党员,

原则上将其组织关系转入新社会组织党组织(包括业务主管单位党组织、行业协会党组织、所在地党组织);对长期在新社会组织工作而组织关系确实难以转入或短期在新社会组织工作的党员,凭《流动党员活动证》参加新社会组织党组织的生活。

3.按照“服务党员、关爱党员”的要求,创新党内服务工作。积极探索新社会组织党内服务的新机制、新载体,不断拓展党内服务的新途径,逐步形成“党委服务支部、支部服务党员、党员服务群众”的党内服务格局。

完善党内服务机制。成立市级党员服务中心,各镇、街道建立党员服务站,各新社会组织党支部成立党员服务点,对外挂牌明示,明确工作职责和服务项目。建立新社会组织党员信息库,全面了解党员的需求,并确定重点服务对象和困难党员帮扶名单,有针对性地开展党内服务。建立党员慰问制度、结对制度、扶贫帮困制度、访谈制度、信息传达制度等各项服务制度,将服务落到实处,切实增强党员对党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强化党内服务功能。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注重保障党员权益。从入党教育培训到党组织关系转接,从志愿者服务到优秀党员宣传,从热线求助到代理承办等,全方位地为党员提供服务。各党内服务机构公开服务电话,畅通党员与党组织之间的联系,全面掌握党员的思想状况和实际需求,使服务工作更加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有效整合全市党组织及社会资源,发挥各相关部门、辖区单位在基层党建中的作用,实现上下联动、共同服务,形成服务合力。

落实服务保障措施。通过积极沟通和争取,新社会组织党组织普遍设立了“党员活动室”、“党员之家”,进一步拓展了党员活动空间。探索通过管理费用税前列支、党费奖励、财政补助等途径,为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开展服务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落实人员保障,明确专人负责联系、落实和开展党内服务工作。

4.按照“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要求,创新作用发挥途径。把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支持和推动新社会组织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做到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有机结合,实现“以作为赢

取地位”的目标。

发挥党组织的宣传引导作用。通过党组织负责人、党员行政领导、党员业务骨干在新社会组织中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党员教育,开展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和身边党员实例教育,增强党员意识。做好骨干培育,开展“三推荐”活动(推荐党员到新社会组织就业,推荐优秀职工入党,推荐优秀党员进入管理层),使党性观念强、思想政治素质好、专业技能突出的优秀党员通过竞争走上重要岗位。

发挥党组织的组织协调作用。组织党课培训、技能培训、专题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为党员学习党建知识、经济管理知识、法律法规知识、科技知识和相关业务知识创造有利条件,提高党员党性观念,努力把党员培养成各自领域的带头人。促进业主与职工、协会理事会与会员的联系沟通,丰富职工和会员的业余文化生活。开展党员先进性承诺、党员示范岗、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亮身份、亮职责、亮业绩”等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党组织健康发展。发挥党员的带头示范作用。争做无私奉献的模范,引导党员爱岗敬业、奋力拼搏、永葆本色;争做新农村建设的模范,鼓励党员通过各种途径参与新农村建设;争做扶贫帮困的模范,鼓励党员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争做科学发展的模范,激励党员紧紧围绕生产经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篇: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要“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近年来,各地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迅猛发展,从业人员日益增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是形势所需、发展所迫和基层党建当务之急。必须创新思路、创新举措,着力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题,进一步扩大党组织覆盖面、提高党组织工作影响力,推动“两新”组织健康有序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们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作为固本强基工程的重要工作常抓不懈,有力地促进了“两新”组织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发展到3037家,新社会组织185家,从业人员33625人,“两新”组织中党员总数4582人。非公有制企业中单独组建党组织的131家,122家规模以上企业全部单独建立了党组织;新社会组织通过独立、联合、挂靠等方式,实现了党组织的全覆盖。但从整体上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突出表现为“一低两难”, 1

即:党组织组建率低,全市3222家“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只有316家,仅占“两新”组织总数的9.8%;党的工作开展难,从前期调查的50家“两新”组织党组织来看,仅有11家能够正常开展活动,其余39家很少甚至从不组织开展活动;党组织和党员作用发挥难,调查发现,大多数党组织都不能像传统形态党组织那样发挥战斗堡垒作用,70%的受访党员也认为,自己仅是“打工仔”,谈不上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造成“一低两难”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深入座谈分析,我们认为主要有四方面因素:一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主管部门“两个不到位”,即:认识不到位、指导支持不到位。尽管中央和省、市各级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非常重视,但基层党组织对开展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认为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没有地位,处在边缘化的状态,起不到任何作用,可有可无,因而对如何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题研究不深,指导无方,措施乏力。二是已经建立的“两新”党组织“四个缺乏”,即:缺乏必要的活动场所、缺乏必要的活动经费、缺乏开展活动的时间、缺乏经验丰富的党务工作人才,致使党组织形同虚设,活动难以开展。三是“两新”组织中的党员普遍存在“两怕”,即:怕暴露党员身份、怕接转组织关系麻烦。一方面个别私企老板有偏见,觉得党员参加党的活动,会耽误工作时间,“两新”组织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和党员与业主的雇佣关系, 2

使得党员怕暴露身份后,影响个人发展和收入,甚至失去饭碗;另一方面部分流动党员工作不稳定,在不同单位之间频繁流动,觉得还是把组织关系放在原单位或村里不动对自己有好处,不愿把组织关系转到任职的企业。四是“两新”组织业主对成立党组织有“三个担心”,即:担心党组织会行使与国有和集体企业中相同的权利,影响到自主决策经营;担心党组织会领导工会为员工争取权利,给单位带来麻烦;担心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会挤占生产经营时间,影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困难就是挑战。只有变观念才能出思路,变思路才能出实招,抓落实才能见成效。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要求,大胆探索实践,突破工作难点,着力建立“一个体系”、抓好“三个创新”、强化“三个保障”,努力开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局面。

一、建立齐抓共管、三级联动工作体系,加强对“两新”组织党建的领导和指导

“两新”组织类型多、分布广、具体情况千差万别。加强这一领域的党建工作,必须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管理架构,理顺归属关系,落实工作责任。县(市、区)委要成立“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委员会,作为县(市、区)委的派出机构统一领导全县(市、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相关部门和行业党的基层委员会,负责具体指导本系统本行业“两新”组织开展党建工作。乡镇(街 3

道)党(工)委负责本区域内“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具体组织实施。为推进“两新”组织党建责任落实、工作落实,各级要建立实行领导干部联系新经济新社会组织制度,选派懂经营、会管理、党务工作经验丰富的机关干部作为党建指导员,派驻到“两新”组织,帮助研究党建工作,指导开展党的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难题。通过落实县(市、区)委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有关部门行业配合、乡镇(街道)具体负责的责任,构建起三级联责、条块结合的网状管理体系,形成上下联动、左右衔接、齐抓共管、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确保“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抓得实、管得好、有成效。

二、创新设置、创新方式、创新载体,破解“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难题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必须按照“有利于加强管理,有利于开展活动,有利于发挥作用”的原则,坚持重点突破、全面创新,在组织设臵、工作方式、开展活动上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努力实现组织全覆盖、工作全覆盖,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和发展协调推进、共同提升。

1、创新组织设置,实现党的组织全覆盖。从实际出发,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推进党组织组建工作。一是独立组建。对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业态相对稳定、业主理解支持的“两新”组织,加快组建步伐,单独建立党组织。二是联合组建。对党员 4

人数不足3名、不能单独组建党组织的“两新”组织,按照“地域相邻、行业相近”的原则,联合建立党组织。三是挂靠组建。对仅有个别党员、因工作和活动而不便与其他单位建立联合党支部的,把党员组织关系挂靠到乡镇主管部门或驻地农村、社区党组织,待党员人数发展到符合条件建立党支部条件后,再单独建立党组织。同时,对业主有疑虑、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依托所在地党组织或社区服务中心党组织,先行外围建立党组织,把“两新”组织中的党员管起来,待条件成熟后,再转到“两新”组织中。总之,尽最大努力把党员都纳入到组织中来,尽最大努力把党组织覆盖到所有“两新”组织。

2、创新工作方式,实现对党员的有效教育管理。针对“两新”组织党员流动性强、组织关系接转频繁、教育管理难规范的实际,采取四方面措施,积极稳妥、扎实有效地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逐步规范、健康开展。一是灵活组织党员参加组织生活,解决党员怕接转组织关系麻烦的问题。积极开展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双找”活动,引导和鼓励“两新”组织的“隐型党员”、“口袋党员”亮明身份;对这部分党员让他们不一定接转组织关系,只要持有流动党员活动证就可以参加“两新”组织党组织的活动。二是采取“小型、业余、分散、灵活”的方式开展党的活动,解决业主担心影响正常生产经营的问题。本着“有利于严格党内生活,有利于党员教育管理,有利于两新组织发展”的 5

要求,结合“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特点,采取相对集中和分散活动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工作空隙、班前班后和业余时间开展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组织党员过好组织生活。三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依托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信息系统,设立“两新”组织党员管理窗口,组织党员活动和思想交流,让党员在网上过组织生活,搭建起“两新”党组织和党员信息管理交流的崭新平台。四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重点抓好在生产经营骨干、技术能手和重点岗位、关键岗位的一线优秀员工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注重宣传引导,严格标准程序,把那些素质过硬、业务熟练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向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使党员队伍成为“两新”组织广大职工群众的代表。

3、创新活动载体和内容,实现党建工作和“两新”组织发展共进双赢。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认同、为员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原则,以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为重点,有针对性地组织安排活动。一是围绕生产经营谋划党的活动。找准党的活动与“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结合点和平衡点,把解决“两新”组织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列入党组织活动重要议事日程,围绕“两新”组织迫切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开展“为企业发展献计、作改革创新表率”、“党员先锋岗”等主题鲜明、业主和职工都拥护的实践活动,提高组织活动的适用性、针对性、实 6

效性,让业主体会到发展离不开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业主理解和支持。二是贴近党员工作生活实际开展组织活动。改变过去开会、学习的单一形式,采取岗位练兵、技能培训等多种形式,通过开展活动全面提高党员的综合素质、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定期组织开展结对帮扶、爱心奉献日等活动,为生活困难党员办好事、实事,在政治上、工作上、生活上解决党员实际困难,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让党建工作为党员所欢迎。三是围绕协调企业发展、维护各方权益开展活动。积极协调“两新”组织与党员和职工之间的关系,做好他们之间矛盾化解工作,维护好各自合理权益,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为职工群众所认同。

三、落实经费保障、人才保障、活动场所保障,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康开展

加强“两新”组织党建,有保障才能有实效。经费、人才和场所是“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保障。具体工作中,必须强化组织措施,把保障落到实处,推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健康顺利开展。

1、强化经费保障。一要有财政拨款。各县(市、区)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保障“两新”组织党组织正常运转,财政列支的基层党建经费要向“两新”领域倾斜。二要有党费返还。县(市、区)一级对“两新”组织党员缴纳的党费要实行全额返还 7

制度,用于补贴“两新”组织党组织开展党的活动。三要有业主支持。在“两新”组织中开展党的活动是《党章》和《公司法》规定的一项义务,是必不可少的。基层党组织要积极与业主沟通,争取从管理费中按照一定比例划出资金,作为党组织的活动经费,确保组织活动正常开展。

2、强化人才保障。一是广辟途径,选好配强党务工作者。通过内选、外聘、公开选拔、推荐选派等方式,把优秀人才选配到党组织书记岗位上,并依照有关规定,积极推荐党组织负责人进入“两新”组织管理层,为党组织发挥更大作用创造条件。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人才库,积极探索解决党务工作人才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采取组织推荐、双向选拔、人才推介等形式,向“两新”组织推荐和输送优秀党务工作人才。二是强化培训,努力提高党务工作者的素质。把“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列入干部培训计划,每年对“两新”组织党组织负责人进行定期集中培训。在抓好党务知识培训的同时,增加经营管理、实用技能和科技知识培训,全面提高组织领导能力、协调能力、经营管理能力。三是强化关怀,保障党务工作者的合法权益。真正关心、真情关怀“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帮助解决实际困难,调动好、保护好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教育引导业主尊重党务工作者的劳动,支持党务工作者开展工作。“两新”组织解聘党组织负责人要事先征求上级党组织的意见,并说明理由。

3、强化活动场所保障。一是建好活动场所。引导鼓励“两新”组织充分利用现有房屋改造或投资新建党员活动场所;同时,像解决农村党组织活动阵地那样有计划有步骤地在“两新”组织较为集中的工业园区、商贸市场建设党员服务中心,做为“党员之家”组织开展活动。对新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和新成立的非公企业,明确要求预留党员活动空间,为开展组织工作奠定基础。二是配好必要设施。结合工作实际,在“两新”组织党员活动室配齐党员学习资料、党旗、电教设备并接入党员现代教育网络,为党员活动提供便利条件。三是管好、用好、发挥好作用。完善落实管理、使用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把责任落实到人,定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组织活动,使之成为党员喜欢去、经常去的活动之家,成为“两新”组织党组织服务企业发展、服务党员群众、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阵地。

第四篇: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龙源期刊网 http://.cn

加快社会组织改革,推进社会管理创新 作者:

来源:《检察风云·创新社会管理理论》2013年第02期

【编者按】社会组织的兴起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领域发生的重大变化,随着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也将日益突出。如何培育发展社会组织,稳步推进政社分开;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社会管理功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良性互动、合作治理的社会管理新格局等,是本期关注的话题。

【摘要】随着国务院机构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进一步转变,社会组织成为了社会管理格局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如何发展社会组织的话题,上海市社会工作党委书记崔明华同志指出,要在充分理解现代社会组织体制内涵基础上,认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培育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方向和工作重点。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组书记沈国明教授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势在必行的,我们在鼓励的同时还要规范其运作,让社会组织在有序的状态下发展。上海市社联科研处处长徐中振教授指出,当前应加快形成和完善社会组织体制的公共性领域、支持性体系和社会化机制,注重解决制度安排、政策环境和购买服务方式等问题。上海商学院韩狄明教授和同济大学詹兆雄教授指出,社会组织在解决社会冲突方面有积极的作用,应充分释放其正能量的发挥,同时完善制度以规避社会组织可能造成的风险。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章友德教授针对目前社会组织在运作中出现的角色不清、角色紧张和角色冲突的问题指出,社会组织必须要认清和明确其在社会转型中的角色和位置,才能发挥其作用,参与社会管理。上海商学院李红艳副教授从国外社会组织的发展概况探讨国内社会组织的发展路径,指出社会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和规范。

【关键词】 社会组织 政府职能 社会管理创新 风险防范 社会角色 制度规范 政策环境 购买服务

第五篇:以改革创新的精神, 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用的充分发挥”。要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必须抓紧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以下简称“两新”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是新时期新形势党的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课题新考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抓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结合工作实际,笔者认为应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确定一个理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指导“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按照“为企业所需要、为业主所理解、为职工所拥护、为党员所欢迎”的要求,把“两新”组织党的建设看作一个系统工程,坚持全面考虑、统筹协调、重点突出、分类指导的工作方法,妥善处理系统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和联系沟通,做到上下左右目标同向、思想同心、工作同步,形成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强大合力,保证“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全面、协调、健康地进行。

二、抓好两项工作。要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经济,围绕经济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找准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的结合点,跳出“就党建抓党建、就经济抓经济”的狭隘思想,克服“两新”组织抓党建与抓经济“两张皮”、“两脱节”的现象,真正做到一手抓经济、一手抓党建。要把着力点放在支持和促进“两新”组织经营发展、保持社会稳定上,根据“两新”组织生产经营的特点,在“两新”组织中广泛开展“党员责任区”、“党员承诺制”以及党员结对帮扶等主题实践活动,增强党建工作服务生产经营的效果。

三、实现三个目标。各级党组织要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充分认识推进“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深入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夯实党的执政基础的重要举措,也是强化各级领导干部抓基层打基础和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有效途径。一是实现“两新”组织党组织全覆盖。对有党员的“两新”组织,必须全部建立党组织,并建立“两新”组织工作台帐。对没有党员且职工超过50名的“两新”组织单位,要抓紧发展党员;对职工超过100名的“两新”组织单位,必须建立党组织,实现党的工作全覆盖。对每年新增的“两新”组织,符合条件的年内要完成党组织组建工作。二是实现“两新”组织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的要求。对已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的单位,要积极开展“两新”组织示范点和领导班子好、党员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发展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的“五个好”党组织创建活动,力求达到“五个好”的要求,以全面提高“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三是实现抓党建工作与抓经济发展“互促双赢”的目标。要注重把党建工作与“两新”组织自身特点相结合,与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围绕“经济效益好”谋划活动、“人才队伍培养好”设计活动、“文化氛围好”组织活动、“职工利益维护好”开展活动、“社会责任履行好”筹划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促进“两新”组织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两新”组织党建工作与经济发展互促双赢。

四、建好四支队伍。加强队伍建设是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根本。一要建好党务工作者队伍。建设高素质的“两新”组织党务工作者队伍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顺利贯彻执行。要注重从党性强、懂经营、会管理、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党员中选任党务工作者。业主是党员的,可由业主担任党组织负责人;业主不是党员的,可由工会主席或在企业经营管理层选择合适的人选担任党组织书记。要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特点和任务,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联系点制度、定期分析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做到一级抓一级,级级有任务、个个有责任、层层抓落实的“两新”组织党建带工建工作新机制。二要建好业主队伍。要加强对“两新”组织业主的教育引导,关心、支持和帮助,力求从感情上贴近、政治上关心、扶持上优先,增强业主对党建工作的认同和支持。三要建好人才队伍。建立“两新”组织人才库,把愿意到“两新”组织工作的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党员领导干部和优秀年轻干部以及复转军人、大中专毕业生、退休和提前离岗的党员干部纳入人才库,通过双向选择,为“两新”组织输送优秀人才。对输送的的人才,有固定单位的,其原有工作编制、职务保持不变,工资、福利等由原人事关系所在单位发放;没有固定单位的,进行协调解决。四要建好党员队伍。要积极抓好“两新”组织党员发展工作,把群团组织负责人、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技术骨干作为重点发展党员对象,按照党员标准及时发展,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两新”组织党员队伍,增强党的生机和活力。要加强对党员的教育培训,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大力开展“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党员示范岗”、“ 我为企业添光彩”等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突击攻关有党员,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降本增效、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和谐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五、组建五种方式。要根据不同类型“两新”组织的特点,灵活确定党组织设置形式、工作重点和活动方式。一是单独组建。有正式党员3名及以上的“两新”组织,必须单独建立党组织,对已经建立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要按照“党建带团建”的思路,同步组建共青团等群团组织。二是联合组建。在“两新”组织相对集中的地方,对党员人数不足3名的,按照地域相邻和行业相近的原则,建立联合支部。三是挂靠组建。对仅有个别党员的“两新”组织,把党员关系就近就地挂靠在所在地的行政村、社区或企业党组织,依靠该党组织实施有效管理。“两新”组织业务主管部门、行政挂靠单位及各类行业协会、学会、社团等民间组织要发挥管理职能,把组建党组织作为“两新”组织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积极指导做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组建工作。四是临时组建。在未登记的“两新”组织、不具备单独或联合建党组织条件的,可根据实际情况组建临时党支部,等条件成熟或经上级党组织批准后建立正式党组织。五是派驻组建。对于党员人数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两新”组织,可通过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或联络员的形式,建立党组织,推进党建工作。

六、营造六种氛围。营造良好的工作、生活环境和社会氛围是做好“两新”组织工作的关健。一是营造领导重视,全社会参与的氛围。各级党组织要高度重视“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要把“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党建工作责任制,落实书记是抓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带头谋划工作、带头研究情况、带头落实部署工作;分管领导是直接责任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增强“主业”意识,形成“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是失职,抓不好是不称职”的良好氛围。各级组织部门要起到牵头抓总的作用,协调统战、民政、工商联、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抓好“两新”组织党组织的组建和党的各项工作。要充分调动广大业主和广大党员参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努力形成群抓群建的良好社会氛围。二是营造环境规范,积极要求向上的氛围。对已建立了党组织的“两新”组织,要做到有牌匾、有办公设施、有党员活动室、有电教设备、有工作制度、有档案资料(三会一课记录本等)、有党旗、有伟人画像、有党务公开栏(含党建宣传标语)和有公章等“十个有”。同时,要建立健全“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制度、定期开展活动制度、党员经常性教育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发展党员制度、党建活动经费使用制度、党员党性定期分析制度、党务公开制度、领导干部“两新”组织联系点和党建工作指导员制度、适应“两新”组织自身特点的党内生活等制度,努力使“两新”组织党建工作逐渐步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三是营造保障到位,各方积极支持的氛围。要引导“两新”组织业主关心党建工作,积极支持党组织负责人或党员参加党组织各项活动,积极建立党员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场所等公共平台,为“两新”组织党组织提供活动阵地。活动经费可采取以“两新”组织业主拿一部分,隶属党委筹一部分,党费划拨一部分的原则,确保“两新”组织正常开展活动。四是营造广泛宣传,增强社会影响的氛围。要把宣传工作贯穿于加强“两新”组织党的建设工作的全过程,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广泛宣传开展“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重大意义、目标任务、主要措施,充分调动广大业主和广大党员参与“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结合争先创优、“七一”表彰等活动,对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两新”组织党组织和先进个人,给予大力表彰和奖励,努力形成群抓群建的良好社会氛围。五是营造培育典型,探索党建创新的氛围。要针对“两新”组织党建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和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用改革的精神、创新的理念破解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进行工作理念、活动方式、管理方法、工作机制等方面的创新,深度挖掘、及时发现和总结提升基层创造的实践经验,努力形成一批实践成果、制度成果和理论成果,逐步探索符合实际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新路子。六是营造真情服务,上下关系顺畅的氛围。要加强对“两新”组织的服务管理,坚持真情服务业主,落实好党员领导干部“两新”组织联系点制度,做到“贴身服务”、“靠前服务”;坚持真情服务员工,落实好党员联系员工制度,建立党员帮扶困难员工机制,切实维护员工合法权益;坚持真情服务党员,建立“两新”组织党内关爱、关怀机制,把“两新”党组织建成“党员之家”。要及时理顺“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隶属关系,明确党建工作责任主体,按照“谁主管、谁负责;便于组织管理、便于发挥作用”的原则,采取“属地管理为主、行业管理为辅、条块管理结合”的管理模式,使每个“两新”组织的党建工作有人抓、有人管,确保“两新”组织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上一篇:十九大会议精神心得下一篇:设计公司各岗位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