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2022-09-11

一、引言

近年来, 我国以国外及港台知名高校经验为参照, 以国内知名高校为主阵地, 进行了大量富有成效的本土化探索, 其中比较典型的通识模式有:中山大学和重庆大学博雅模式, 清华大学新雅模式, 北京大学元培模式;推进通识教育的方式有:北京大学以元培学院为试验点的小步探索和复旦大学的全面推进等。与我国通识教育研究上千篇的论文总量相比, 反映通识教育领域研究现状及问题的元研究——通识教育研究现状综述缺乏。已有综述侧重于主观归纳, 基于信息特征描述的客观分析寥寥。基于此, 本文运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共词分析的方法, 从通识教育研究的基本情况、研究主体和研究热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以求客观准确反映通识教育研究现状, 为后续通识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二、数据来源及研究思路

(一) 数据来源

本文不限年份选取中国知网CNKI学术期刊库收录的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文献数据, 具体检索表达式为: (核心期刊=Y或者CSSCI期刊=Y) 并且 (主题=通识教育) (精确匹配) , 共检索出2691篇论文, 日期为2018年3月31日。

删除了会议通知、书评、广告、重复论文等不符合要求的论文148篇, 最终锁定符合条件的期刊论文2543篇。

(二) 研究思路

一是运用SATI3.2作通识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分析;二是运用SATI3.2构建共词矩阵, 借助Ucinet、Netdraw生成高频作者的合作网络图谱, 作合作情况分析, 三是运用SATI3.2构建共词矩阵, 进一步构建相关矩阵及相异矩阵, 运用SPSS22.0进行聚类分析, 作研究热点分析。

三、研究结果分析

(一) 基本情况分析

发文量年度分析。总体上看, 我国通识教育研究可以分为起步和成长两个阶段。1994-2001年为起步阶段, 该阶段发文量呈现低位波浪形变化, 通识教育未引起学者关注;2002-2018年为成长阶段, 论文数量急剧增长, 于2010年达到第一个峰值209篇, 2016年达到第二个峰值240篇。

发文机构分析。共有725个机构发表了通识教育研究论文。其中发文量最多的南京大学 (77篇) , 然后依次是北京大学 (63篇) 、厦门大学 (51篇) 、清华大学 (50篇) 、武汉大学 (50篇) 、复旦大学 (47篇) 。可以看出, 高等院校是我国通识教育的发文主体, 多位于一线城市和区域中心城市, 具有明显的地域性。

发文期刊分析。统计发现, 2543篇论文刊载在387种核心期刊上。发文量最大的期刊为中国大学教学 (153篇) , 其次为中国成人教育 (119篇) 、教育与职业 (117篇) 、黑龙江高教研究 (108篇) 、中国高等教育 (95篇) 、江苏高教 (64篇) 。按CNKI对专辑、专题的划分, 刊载通识教育论文的核心期刊主要集中在社会科学专辑和高等教育类专题。表明我国通识教育研究论文多发布在高等教育类期刊。

(二) 高频作者合作分析

依据普赖斯定律[1], 计算出发文量≥3篇的100位作者为高频作者, 运用SATI3.2构建共现矩阵, 将共现矩阵导入Ucinet进行网络密度分析, 得到100位高频作者的网络密度为0.0034, 此值较低, 说明高频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接着运用Netdraw绘制高频作者合作关系网络图, 如图1所示。图中每个节点代表作者, 节点越大, 代表该作者与其他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越紧密;线条越粗, 表明两个作者之间的合作次数越多。

图1显示, 27%的高频作者组成了4组合作群体和7个2人合作对。而73%的高频作者没有建立合作关系, 并且合作形式以校内合作为主。

第一合作群体由汪霞、吕林海、龚放和刘学东4人组成, 核心成员为汪霞和吕林海, 该合作群体为南京大学校内合作和师生合作, 主要研究大学通识课程的实施与评价。第二合作群体由王伟廉、马凤岐、陈小红3人组成, 为汕头大学校内合作, 主要研究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合作群体为徐辉、张寿松、季诚钧3人组成, 核心成为徐辉, 该群体为浙江师范大学的校内合作及其与浙江丽水学院的校外合作, 主要从事通识课程及通识教育的历史、比较研究。第四合作群体由李曼丽、孙海涛和张羽3人组成, 核心成员为李曼丽, 为清华大学校内合作和师生合作, 主要从事通识调查与评价研究。

第一合作对由武汉大学冯惠敏和黄明东组成, 属于同事之间的校内合作, 合作次数达到6次, 主要研究通识教育的课程与教学问题。第二合作对由华东师范大学汪晓赞和尹志华组成的校内合作, 合作次数5次, 主要研究美国体育教育专业建设与发展;第三合作对由北京理工大学庞海芍和郇秀红的师生合作, 主要从历史和比较的视角研究通识教育 (博雅教育) 的古今中西;第四合作对由华中科技大学杨叔子和余东升组成的校内合作, 主要研究文化素质教育及其与通识教育关系。第五合作对由浙江大学陆国栋和金娟琴组成, 属于同事之间的校内合作, 主要研究通识核心课程建设。第六合作对由复旦大学乐毅和王霞组成, 属于校内师生合作, 主要研究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第七合作对由湖南师范大学的刘铁芳和张晓燕组成, 属于校内师生合作, 主要研究大学教育。

(三) 研究热点分析

本文选取频次在20次以上的48个关键词为高频关键词, 运用SATI3.2构建共现矩阵, 将共现矩阵导入Netdraw, 得到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如图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网络中节点最大的正方形占据网络核心地位, 说明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高校、通识课程、高等教育、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等时通识教育领域的核心关键词, 是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为更全面了解通识教育领域的研究主题, 本文先对出现20次以上的48个关键词进行整理, 删除比较宽泛与主题无关的关键词, 比如“课程”“学校”“启示”“创新”“改革”“学堂”等;合并意义相近的关键词, 比如将“通识教育课程”与“通识课程”、“通识教育课”、“通识课”合并成“通识课程”, 最终选择频次≥30的25个高频关键词。利用SATI3.2软件构造相似矩阵, 进而构建相异矩阵, 将相异矩阵导入SPSS22.0作系统聚类分析, 选择“组之间链接”的聚类方法, 在测量方法中选择“区间-平方Euclidean距离”方法, 得到图3所示的聚类树状图。

对图3结果进行系统梳理, 发现我国通识教育研究体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主题: (1) 聚类分析的第一大类:通识教育的认知研究。包括通识教育、专业教育、高等教育、文化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博雅教育7个关键词。该研究主要探讨通识教育内涵及其相关概念的关系研究。关于通识教育内涵, 国内比较流行的观点是李曼丽、汪永铨运用理想类型法进行的阐释: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 是非专业性教育, 旨在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 是一种非专业性、非职业性的关于生活各个领域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2]对于通识教育相关概念的协同研究, 属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争论激烈, 主要存在依附论、本位论、融合论、统一论、渗透论、走廊论等观点。[3] (2) 聚类分析的第二大类:通识教育实践研究。包括研究型大学、创新人才、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本科教育、课程体系等11个关键词。该研究主要探讨通识教育在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中的价值, 意在通过加强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 深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 构建与通识教育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来实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3) 聚类分析的第三大类:通识教育途径及经验研究。包括课程改革、人文教育、哈佛大学、核心课程、美国、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7个关键词。该研究主要介绍通识课程的建设以及对美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等地区通识课程实践经验的比较分析。其中通识课程建设的研究, 基本上囊括了课程规划、设计、实施、管理、考核、评价的整个开发过程。

四、研究结论

(1) 当前, 我国通识教育研究尚处在成长阶段;以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为首的国内知名高校, 是我国通识教育的研究主体, 对推动和繁荣我国通识教育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发文核心期刊多达387种, 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期刊有中国大学教学、中国成人教育、教育与职业、黑龙江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 (2) 通识教育领域共有100位高频作者, 其中仅有27%的高频作者组成了4组合作群体和7个2人合作对, 73%的高频作者没有建立合作关系, 说明高频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 而且仅有的合作形式表现为校内合作为主, 校外合作较少。这增加了研究的内耗, 不利于研究效率提高和研究力量整合, 对于通识教育研究有着明显的弊端。 (3) 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三大研究热点分别为通识教育认知——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关系、通识教育实践——高等学校人才培养、通识教育途径和经验传播——通识课程建设, 可以看出我国通识教育研究的“三位一体”框架已全面构建, 未来通识教育研究潜力巨大。

摘要:运用Ucinet、Netdraw、SPSS22.0等可视化软件, 对以“通识教育”为主题的2543篇核心论文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我国通识教育研究尚处在成长阶段, 以南京大学、北京大学为首的知名高校是研究主体, 高等教育类期刊是主体发表期刊;研究作者之间的合作程度较低, 合作形式以校内合作为主;通识教育研究认知、实践和途径的“三位一体”框架已全面构建, 未来通识教育研究潜力巨大。

关键词:高校,通识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 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204-209.

[2] 李曼丽, 汪永铨.关于“通识教育”概念内涵的讨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1999 (1) :96-101.

[3] 张慧洁, 孙中涛.我国大学通识教育研究综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09 (5) :81.

上一篇: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逻辑分析下一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基层党建的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