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建筑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林兆璋建筑创作历程研究

摘要:林兆璋是著名的岭南建筑师之一,在延续至今近六十年的建筑生涯中集中在珠三角与周边城镇创作了风格多样的建筑作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林兆璋担任过十年广州市规划局副局长兼总工程师,对城市规划管理、城市设计工作亦有建树,在岭南建筑的现代化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目前,学术界已对夏昌世、莫伯治等岭南建筑师展开深入研究,但对林兆璋先生的建筑作品及其创作历程仍关注不够。文章以林兆璋的创作历程为研究对象,试图理清各阶段创作地域性、文化性、历史性背景,探讨其各阶段典型作品的主要特征,总结林兆璋的建筑创作技术观念、时代观念、艺术观念,以期丰富对岭南个体建筑师的研究,深化对岭南建筑创作思想的理解。综合林兆璋主要建筑创作作品类型特征与时间段落逻辑,文章将其建筑创作历程划分为从小体量群组向高层建筑过渡阶段(1964-1983)、以建设城镇地标建筑为主的创作阶段(1984-2000),以及发展现代岭南建筑文化的阶段(2001至今)三大阶段,其背后有着从相对封闭再到开放,从严格管制到自由市场再逐渐回归文化自信。运用建筑史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搜集资料和实地调研分析典型作品,采访相关的建筑师,了解时代背景和社会组织关系,归纳建筑创作的驱动力,探索林兆璋建筑创作历程中各阶段建筑创作特色和代表性观念。系统展示了林兆璋作为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成员,在推动地域建筑创作实践、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岭南建筑教育、推广岭南文化等方面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林兆璋建筑创作实践、设计管理、文化研究相互结合推动的建筑生涯历程,是当下建筑师职业发展提供的参考。《林兆璋建筑创作历程研究》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及其发展研究》项目的子课题之一,是对岭南建筑师研究、岭南建筑创作研究的有益补充。它能够开拓视野,丰富岭南建筑设计理论、岭南建筑史学理论与岭南建筑美学理论。以此为基础,试图揭示林兆璋建筑创作观念对当下弘扬岭南建筑文化的积极意义,促进文化自信建设,为将来的岭南建筑创作实践提供借鉴和指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岭南建筑师林兆璋;建筑美学;小体量群体建筑;城镇地标性建筑;城市街区整体风貌

学科专业:建筑历史与理论(专业学位)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范围

1.3 研究现状与综述

1.4 研究目标与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以小体量群组向高层建筑过渡的阶段(1964-1983)

2.1 建筑创作客观背景

2.1.1 探索地域性现代建筑

2.1.2 反思文化性跟随策略

2.1.3 开发历史性园林资源

2.2 主要建筑创作活动

2.2.1 嵌入园林的酒家宾馆

2.2.2 自然意趣的郊野旅舍

2.2.3 建筑绘画表达

2.2.4 建筑理论总结

2.2.5 外派工作学习

2.3 建筑创作观念特征

2.3.1 多样群组的技术观

2.3.2 人民艺术的时代观

2.3.3 营造意境的艺术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以城镇地标建筑为主的阶段(1984-2000)

3.1 建筑创作客观背景

3.1.1 前沿开放环境的地域优势

3.1.2 审美冲突调适的文化使命

3.1.3 城镇开发浪潮的历史机遇

3.2 主要建筑创作活动

3.2.1 亲近自然的酒家旅舍

3.2.2 地标形象的商业大楼

3.2.3 融入场地的文体建筑

3.2.4 城市规划设计与管理工作

3.3 建筑创作观念特征

3.3.1 结构美观合理的技术观

3.3.2 整合多种语汇的时代观

3.3.3 贴近世俗大众的人文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以重塑城市整体风貌为重心的阶段(2001-)

4.1 建筑创作客观背景

4.1.1 地域骑楼街改造整治

4.1.2 文化复兴的民族自觉

4.1.3 历史街村的保育振兴

4.2 主要建筑创作活动

4.2.1 二沙岛岭南会展馆

4.2.2 传统村落保护规划

4.2.3 旧城建筑街区活化

4.2.4 宣传岭南建筑文化

4.3 建筑创作观念特征

4.3.1 直观务实的技术观

4.3.2 融合传统的时代观

4.3.3 重塑整体的艺术观

本章小结

研究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林兆璋参与建筑创作项目列表

附录三 建筑师访谈

林兆璋访谈

倪阳访谈

林振翔访谈

致谢

附件

上一篇:中等职业学校德育教育论文提纲下一篇:乡镇政府信息公开分析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