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硕论文范文

2022-05-14

要写好一篇逻辑清晰的论文,离不开文献资料的查阅,小编为大家找来了《会计专硕论文范文(精选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摘要:随着图书情报专硕招生规模的急速扩张,能否承载与发扬数字管理能力上的专业竞争优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图书情报专硕培养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通过访谈调查深度剖析其内在形成机理,并给出做好“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数字管理能力建设相关建议。

第一篇:会计专硕论文范文

电气信息类专硕实践能力 培养创新基地建设

摘 要:为大力加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创新基地的建设,改革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导师、实践基地、学生等多方角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对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加强基地建设、建立完善补助体系等对策进行探索,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气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增长,对应用型硕士人才的需求日趋增大。据调查,大部分研究生的就业意向从教学、科研岗位开始向企业转变。根据2013年教育部下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

培养模式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3号)》文件,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要产学结合,着重培养实践能力,加强实践基地建设,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文章结合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一、培养目标定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主要为国家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不同于一般意义上侧重于理论研究的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更侧重于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2018年学位办下发的《关于转发〈关于制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

指导意见〉及说明的通知(学位办〔2018〕14号)》文件,明确强调了工程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指出高校要根据学位基本要求制订改革培养方案。

随着电气信息类人才需求逐年增长,企业急需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的注入。而且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数量逐年增加,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改革受到广泛关注[1]。目前,高校针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开设的课程,大多还是以理论为主,学生无法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造成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与教育部的培养目标背离,人才无法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对此,通过认真分析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现状,发现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的建设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中的重要环节,高校应大力加强实践基地的建设,加强校企合作,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实践能力,满足国家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

二、面临的困难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自2008年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目前拥有农业工程与信息技术专业学位、电子信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近三年来的招生规模分别为19、22、37人,呈逐年扩招趋势,专业学位招生势头强。在学校及学院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纵观三年来学生的实习实践过程,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数量和质量均有较大提高,学生实践不再仅仅是走过场参观的形式,而是实实在在的顶岗实习,效果也较之前有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以下几点不容忽视的问题。

1.从实习时间上看,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规定工程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习实践时间不少于6个月,同时规定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2年。在学制为2年制的情况下,如果在实践基地实习半年,去掉理论课程学习的一年时间,学生用于学位论文研究的时间就变得少之又少,时间分配上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矛盾。

2.从导师角度来看,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目前硕士研究生的招生情况,尽管已经达到了规定的招生计划,但是,仍然存在导师数量大于学生数量的情况。大多数导師不愿意让学生花费大量时间在外实践,因为这样会耽误教师课题研究的进展。

3.从实践基地角度来看,实践基地负责人多为学校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经过多年的创业,企业有一定规模。实践基地负责人碍于师生情谊,勉强接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实习。这是一种建立在个人感情上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并不是长久之计。实践企业并不能从中获得任何利益,企业没有专门的负责人指导研究生进行专业训练,学生在实习期间只是完成一些简单的办公文秘工作或是简单的体力劳动。

4.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外出实践期间的费用较高,尤其是去到一些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学生认为付出没有回报(收入),这导致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最主要的是实践内容和学校导师布置的课题相关性不大,学生没有充分认识到专业基础实践能力训练和专业实践之间的关系,学生认为实习就是浪费时间,产生消极懈怠心理。

5.从制度上看,现各学校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实习实践没有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和可操作的管理方法,无论是研究生学院,还是培养学院,对于研究生实习实践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得过且过。研究生在实践基地也不会受到严格的监管,这也使得学生完全不重视实习过程,无法达到相应的培养定位目标。

三、对策

(一)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模式

学校与实践基地应建立“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提高学生与实践基地的积极性,才能长久、高效合作。一方面,学校应与实践基地达成共识,让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能够真正学到技能,发挥积极导向,让实践基地真正变成一个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平台,使得学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为日后就业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学生在实践中,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实践基地解决实质问题,带来经济效益,不让学生成为企业的负担。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学生为实践基地位创造成果效益,达成双向效应,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实践基地建设。以“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为基础,大力建设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提供坚实基础[2]。

(二)建立完善规章制度

现针对学生实践能力考核的方式有两种——实习日志和成果汇报。这两种方式主要以校方导师考核为主,导致对实践过程的考核方式流于形式,忽略了实习基地在其中起到的作用。企业恰恰是实施实践培养的主体,是学生实习过程的参与者和践行者。缺乏企业参与和过程考核的实践能力考核方式是片面的,是不科学的。学生是校企联合的纽带,抓好学生在企业的表现,建立完善的实践规章制度,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多元化、过程化考核方法[3],是实践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学校应与实践基地共同制定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以提高学生对实践的重视程度,而不再流于形式,明确学校、企业双方的责任、权利,提高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

(三)加强基地建设

学生实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实践内容和硕士期间所研究的课题关系不大,對此学校应大力扩建多元化的实践基地,供不同研究方向、就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选择。使学生能够将自己的科研运用到实践中,在实践中获得相应领域的前沿知识,这才是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实践中的最大收获。学院领导应重视实践基地建设,积极组织带领学院教师深入基地考察、学习,发现问题时,积极沟通协调,以保证日后学生的实践过程顺利、高效。与实践基地共建科研平台、研究生工作站,选派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参与企业生产研发,深化合作沟通,加强企业和学校之间的紧密联系。强化实践基地实践形式的新颖性,让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够切切实实拥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增强实践经验。

(四)建立完善补助体系

学生在实践基地的费用会远远高于学校,尤其是学生去到一些位于经济发达城市的实践基地[5],学校、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一部分实习补助,为学生减少经济上的压力。与此同时,学生将自己的科研能力运用到实践单位中,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建立自上而下的奖励机制,以此消除学生的经济顾虑,提高学生实践的积极性,从根本上提高实践的质量,也是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建设的关键步骤。

大力加强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基地建设,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深入推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举措。只有与实践基地建立“互利共赢”合作模式、建立完善规章制度、大力加强基地建设、建立补助体系等,构建长期发展的培养模式,才能提高电气信息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丽雪.学术型研究生自主实习:选择、参与过程及其价值[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0.

[2]尤嘉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9(12):158.

[3]高振国,王丽君,于力.基于教师工作室的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职业,2015(24):77.

[4]李献斌,刘晓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12(5):24.

[5]姚仲敏,赵岩,靳展,等.电子与通信工程专业硕士校企联合培养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4(8):80.

■ 编辑∕丁俊玲

作者:陈争光 程介虹 张伟

第二篇:我国图情专硕数字管理能力培养研究

摘 要:随着图书情报专硕招生规模的急速扩张,能否承载与发扬数字管理能力上的专业竞争优势,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问题。本文梳理了国内图书情报专硕培养单位的基本情况,重点分析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点的研究方向、课程设置等,通过访谈调查深度剖析其内在形成机理,并给出做好“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数字管理能力建设相关建议。

关键词:图情专硕;人才培养

1 新时代图情专硕人才培养要满足新需求

图书情报学曾致力于解决信息的有效调查与获取这两个问题。如今图书情报管理已不再是简单地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调查和获取,图书情报专业知识在输出有效信息和生成知识与智能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大数据时代海量信息的管理过程中急需一个数据“翻译官”可以将数据语言和潜在价值进行翻译和挖掘,使数据清晰化、可视化,这正是图情专硕作为数字管理人才的能力体现。数字技术驱动高质量发展是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历史机遇。分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数字经济、数字治理已成为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图书情报是信息时代“主力军”,而图情专硕人才是实现现代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排头兵”。为做好2035远景目标数字化人才储备工作,本文对图书情报专硕现开设并招生院校的研究方向和培养现状进行了如下分析。

2 机构培养现状分析

2.1 培养机构整体情况

研究人员通过对“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實际招收图情专硕士的各院校官方网站的访问,获取了招生单位名称、招生单位分布、专业开设时间、招生时间、研究方向、所在院系等一系列数据。

在当前全国48所招生单位中,高校占47所,占比97.9%,科研院所仅一所,占比2.1%,为中国农业科学院。2020年总招生人数达1638名,而2019年总招生人数为1245名,同比增长31.57%。基于本文研究目的,以下数据均以开设并实际招生院校为研究对象。图1为国内院校地理分布图。

从图1中可以看出,开设且已招生的图情专硕点分布于20个省市,主要集中于华东地区、华北地区,呈现培养单位数量多且较为密集的特点。从地区分布上看,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单位分布呈现以华东、华北为中心,向东北、中部进行辐射,并通过中部地区向华南、西南地区进行二级辐射。

2.2 研究方向与开设课程词云分析

结合图2,“十二五”期间图情专硕培养在应用导向上,已经基本覆盖财经、医疗、教育、政府等行业。整体研究方向呈现出:依托管理学基本理论,以传统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研究为主,渗透到一些信息化较好的行业。从数字化人才视角来看,“十二五”期间的人才培养,体现出较好的“数字思维能力”培养,但对“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不足,强调以数字驱动的管理,就应用行业来看,除了图情档行业之外,政府、医药、互联网等行业也有所涉猎,呈现出图情专硕可以面向社会一些行业培养具有较好“数字思维能力”的高层次数字管理与服务人才。

结合图3,对比图2,我们可以发现:一是图情专硕研究方向的广度有显著增长,尤其是行业覆盖面扩大到商务、农业、生物、金融等;二是研究侧重于情报学领域,更强调信息管理的研究。从数字化人才培养的视角看,“数字思维能力”的培养得到更大的强化,主要源于应用领域的广泛化,体现出图书情报作为一个专硕点在人才培养上与行业深度结合的内在培养要求,也体现地方高校成为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单位所带来的各自行业竞争优势。然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并没有因为大数据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得到强化,也体现出图书情报专硕培养单位在师资建设上存在一些不足。

通过对培养院校开设专业课的课程名称进行词云分析,可见开设课程中,信息管理一类课程出现频次最高,围绕关键词“信息”的其他课程如信息检索、信息组织一类课程出现频率略低。围绕“图书馆”“图书”两个关键词开设的课程占比次高。

从研究方向和课程设置的词云分析可以发现: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培养以“数字思维能力”培养为核心,主要体现在信息管理能力的培养上,但从“数字人才”所要求的“数字思维能力”和“计算思维能力”并重的角度看,还存在“计算思维能力”培养不足的问题。

2.3 深度访谈与调研

研究人员对来自全国范围内不同院校的150名在读图情专硕学生进行了简单调研和细致的访谈,计划样本150人,实际有效回复120人。

主要访谈问题:

(1)就读图书情报专硕后对计算机的使用是否精进;

(2)当面临一个现实问题决策时,你的决策依据是否来自于数据的积累与计算;

(3)你认为图书情报专硕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调查结果呈现以下特点:特点一,跨考生占比高。120人中非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本科生跨考进入图情专硕89人,占比74.16%。特点二,报考动机源于主观决策考试难度系数较低,因“容易考”而选择图情专硕的考生主要来自一般省属高校,占比75%。特点三,研究内容具有盲目性。在报考前,对各个研究方向知之甚少或错误认识的考生比例较高,占比69.16%。

关于访谈的第一个问题,部分信息管理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表示,研究生阶段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关于计算机应用能力提升方面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的问题,持该观点的研究生占比高达83.33%。若上升到“数据思维能力”培养方面,54.16%的研究生认为现有培养方案虽开设了相关能力提升课程,但对于运用数字技术实现管理实践尚不健全。

关于第二个问题,受访者中有少量出现了“不明确”“不理解”等回答,表现出部分学生对大数据技术方面了解的匮乏。

关于访谈的第三个问题,研究人员同时对15名来自985、211和一般高校图情专硕任课教师或学科负责人进行了线上访谈交流。关于数字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培养方面。受访人普遍认为:目前的人才培养存在学科自信不足,需要提高核心竞争力。

进一步梳理发现,图情专硕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数字思维和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然而现有人才培养体系强调数字思维素养的教育,在数字化管理的技术上存在着实践体系不够完善的问题,尤其是计算思维能力的训练需要得到加强。

3 面向“数字管理能力”核心竞争力的人才培养建议

3.1 夯实“数字思维+计算思维”能力培养,强化数字管理能力,彰显图书情报“新文科”专业特色

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人才培养具有天然的先天优势。就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的培养而言,数字思维是指在大数据时代,面对庞大、杂乱的数据,首先利用数字技术进行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数据梳理,再采用图书情报研究方法进行管理问题求解,是一种大数据驱动的问题求解思维。计算思维是一种采用计算方式进行问题求解的思路,首先对管理问题进行模型构建,然后通过云计算等高性能平台进行模型计算,寻找问题的近似解,从而快速找到较为合适的可行解,为决策提供支撑。

图情专硕人才应着重对其数字思维和计算思维进行有高度、有深度、有领先意识的培养。培养人才在其专业研究领域采用更先进的思维方式进行研究,以便在专业硕士走向市场时,可以将数字化思维运用于其实际工作领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图情专硕的数字管理能力是图情专硕的内在核心与优势所在,就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上,要围绕问题建模、数据采集、数据预处理与数据分析等数字思维的内在逻辑,重构课程与实习实践体系,亮出“数字管理科学”的大旗,树立“数字化人才排头兵”的标杆是图情专硕人才培养的当务之急。

3.2 对接国家“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人才需求,扩大培养规模,构建“N+1+N”培养模式

数字管理是一种生产力,图情专硕聚焦数字管理,是新文科建设的“排头兵”。“新文科”有别于传统文科,其关键在于信息技术的融入。金融科技是传统金融学1.0走向金融学2.0的典型代表,是金融DNA与信息科学DNA结合的产物,既是金融产业的新发展,也是金融学学科发展进入“物理空间+信息空间”双重叠加的结果,能够进行双重叠加源于金融业务数字化的内在本质。对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而言,其传统的图书馆、档案馆等业务场景,也是其核心与关键业务的数字化所带来的管理上的不断改进。数字管理即为信息管理,信息与数字是一种生产要素,对其进行管理,将带动行业的进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对数字管理的深度思考,必然对于其专业硕士点的数字管理内核在业务场景的应用上将做进一步的拓展,由于其在信息技术的早期广泛引入和深入实践,必然是新文科建设的“排头兵”,具有示范效应。

从人才需求的角度看,“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的国家战略目标,必然需要大量具有“数字思维”与“计算思维”能力的产业应用型管理人才。在产业数字化转型中,图书馆、档案馆等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历经百年的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数字管理理论,也积累了丰富的“产业数字化”实践经验,无论是从业人员数字服务能力的培养,还是信息素养的提升等,都具有指导意义。从学科建设角度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已建立较为完备的本科、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图书情报专业硕士是其学术能力与业务实践能力并重培养的一个示范,也是“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第一方队。

在国家2035远景目标中,全面的“产业数字化”人才培养,需要建立“N+1+N”数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第一个“N”表示本科阶段由“N”个学科分别进行人才培养,“1”表示研究生阶段的图情核心数字管理能力培养,第二个“N”表示研究生阶段走向“N”个产业进行实习实践,对接产业需求。

3.3 聚焦“数字管理能力”提升,构建“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图书情报专硕人才培养“新体系”

3.3.1 发挥政府搭台作用,做好产业数字化人才需求规划。我国人才培养的核心在于“立德树人”,关键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接班人与建设者”。在高层次人才培养上,政府要发挥导向作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新形势下,在人才培养导向上,我们不能回避“产业数字化”的必然趋势,不能回避人才需求的“数字”特质,不能回避国家竞争的“数字化”。

为促使“产业数字化”转型,地方政府要积极发挥其在“搭台”上的便利性,积极为产业、高校、科研机构与用人单位搭建人才培养的共同体与协作体,在人才培养上构建具有地域及产业特色的育人生态。地方政府要发挥旗手作用,确保育人生态建设有正确的成长方向,切实保证“社会主义接班人与建设者”的人才培养目标。

3.3.2 对接产业发展所需,實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无缝对接。一般而言,人才培养着眼于产业需求导向。就管理类人才培养而言,如物流管理、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农林经济管理等,均具有管理人才的产业导向属性。对于图书情报专业硕士而言,有别于其他管理类人才的培养,强调“数字管理”的核心能力培养,虽也着眼于图书馆、档案馆等行业所需,但由于电子商务、医疗等产业数字化所带来的大量“数字管理”人才需求,也成为图书情报专业硕士人才就业的新产业。

在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中,我们要发挥行业特色高校在培养“产业数字化”急需的管理人才上的差异化竞争优势。行业特色高校与优势产业对接,实现差异化人才培养,既能发挥高校在特色行业上累积的人才资源优势,又能发挥其面向特色行业“数字化”人才培养的师资优势,这是必然的选择,也是最佳的选择。

3.3.3 立足高校教学科研优势,支撑五位一体的主体建设。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高校,学术研究的主战场也在高校。从数字管理能力培养内容上看,数字管理离不开管理理论的基础,离不开管理模型的构建,离不开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离不开算法的分析与优化等。因此,高校在理论教学、方法传授和实验仿真等知识学习与创新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

高校在以“数字管理能力”为核心目标的五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居于主体建设地位,呈现出“高校+”的特性。换言之,高校与政府互动,立足地方特色人才需求,形成人才培养的战略发展目标;高校与产业互动,提取产业共性需求,形成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与优势;高校与科研机构互动,科教融合,形成人才培养的知识源泉;高校与企业互动,实践能力培养有了着力点与结合点。

基金项目:本文系吉林省社科规划办公室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20C053)和教育厅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于良芝.图书馆情报学概论[M].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

[2]2019年度中国图情档学界十大学术热点[J].情报资料工作,2020,41(01):5—12.

[3]张勋,万广华,张佳佳,等.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经济研究,2019,54(08):71—86.

[4]刘淑春.中国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靶向路径与政策供给[J].经济学家,2019,4(06):52—61.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外文出版社,2018.91.

[6]储节旺.面向2035推进“十四五”开启图书情报事业现代化新征程[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21,39(01):3—4.

作者简介:姜建华(1979—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人才培养、信息情报;张钰龘(1998— ),吉林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方向:开源情报、信息资源管理。

作者:姜建华 张钰龘

第三篇:普惠金融建设背景下金融专硕人才精英化培养定位

摘要:金融专硕培养的研究生教育属性使其在人才培养应该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培养满足我国金融业发展的精英人才。但从认识和现实情况来看都似乎与我国普惠金融建设的背景存在矛盾。本文分析普惠金融建设对金融人才的新要求以及金融专硕的精英教育属性,指出两者在内在是一致的,普惠金融建设的要求能够更好地促进精英教育的实施,我国金融专硕人才培养应该将两者统一起来,为普惠金融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金融精英。

关键词:普惠金融;精英教育;金融专硕

硕士专业学位的设立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重大改革,自从1990年开始设置并招生以来,经过20多年的探索式发展已经初步形成了专业学位硕士的培养模式,特别是在2010年1月我国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并从2011年起全国共75所院校从应届生中招收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金融专硕),更是进一步完善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类别和体系。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金融专硕的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招生规模逐年增加,招生院校从2011年的75所上升到现在的141所,是同年设置的专业学位研究生中发展最快、招生人数最多的一个专业。许多学者在充分肯定金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必要性基础上对人才的培养模式提出了改进建议,普遍的观点包括应该借鉴国外先进院校金融硕士项目经验,区分与传统学术型硕士的差别,注重人才应用型技能培养,加强“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等。

然而,现有研究中被忽视的一个背景是我国当下金融环境的发展,尤其是将2005年联合国提出的普惠金融(inclusive financial system)概念引入我国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机构的设立在这一新兴金融理念指引下有了新的变化。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和关注普惠金融建设,2013年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鼓励金融创新,丰富金融市场层次和产品”,2015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对普惠金融的概念做出了明确定义,这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建设步入了新的发展时期。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金融领域精英人才,普惠金融理念的传播也需要金融教育的更新和进步。金融专硕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类别,本质上属于精英教育,在“普惠”和“精英”之间似乎存在着大众化和高端人才的天然矛盾,在金融专硕的人才培养中如何既坚持金融专硕的精英教育理念,又能够促进普惠金融建设,如何处理这种矛盾关系达到和谐统一,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普惠金融建设对金融人才的要求

要实现我国普惠金融建设的目标,金融人才的培养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一方面,只有培养出业务能力强、真正面向贫困人群和地区的金融服务提供者才能将普惠金融的理念落实;另一方面,为普惠金融重点服务对象如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群体等普及金融知识教育,提升金融素质是普惠金融建设的基础。因此,普惠金融建设对现阶段金融人才培养和金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

1.懂民生、接地气。尽管普惠金融不等同于农村金融、小额信贷,但它从提出来时就是强调为满足落后地区、农村、中小企业和穷人的金融需求,跟传统金融人才更关注股票、保险、基金、外汇等投资或是金融衍生品开发、高端客户维护相比,在普惠金融建设中更加需要接地气的金融服务者。他们需要了解社会广泛大众的金融需求,为提高全民金融知识而贡献力量,甚至可能办公场所和穿着打扮也与传统金融有所不同。在普惠金融理念下培养的金融人才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金融为最广泛社会大众竭诚服务,并且在金融服务过程中加强金融教育,尤其对两低一高的群体(即低收入者、低年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老年人),这就要求金融人才不仅具备扎实的金融知识,还能够将其融会贯通地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2.有正确的金融和财富观念。普惠金融面对的对象主要是低收入群体、农民等,他们本身抵抗风险的能力和风险意识比较差,因此,要求金融从业人员在提供金融服务时不能有丝毫隐瞒、误导、欺骗消费者的行为,需要树立更加正确的金融理念。以印度尼西亚人民银行的乡村信贷模式为例,通过设立独立的小额信贷部门来实现对乡村银行管理和权利下放,根据客户需求量身设计符合其需求的储蓄产品和贷款产品,实现了正规商业银行的乡村信贷可持续发展。同时,金融领域充满诱惑,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逐利心态使得金融日益虚拟化和精英化,背离了为最广泛社会大众服务的初衷。普惠金融发展对金融人才的财富观提出更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道德水平和端正的心态,只有这样才能够将普惠金融真正做到于民有惠。

3.综合运用互联网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硬件基础,互联网普及使得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获取途径多元化和简单化,并且互联网不仅把金融产品放到网络平台,而是用先进的网络技术降低信息不对称和金融服务成本,改进服务效率,扩大服务覆盖面。互联网金融的迅速崛起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代表性事件,并且这种趋势是时代和技术发展的必然。这就需要金融从业人员能够综合运用各种互联网技术手段,熟练使用P2P、第三方支付等平台,实现支付结算、投资融资、财务管理等业务操作。

綜上所述,普惠金融面向广泛的社会大众,对金融人才的业务能力、道德水准、操作工具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更好地用金融教育为普惠金融建设提供人力支持值得深入探讨。下面我们从教育理论中的精英教育来进行阐述。

二、金融专硕人才培养中的精英教育属性

跟国外高校金融专硕培养中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的比较透彻相比,我国金融专硕培养中存在着定位模糊的问题,在招生、就业、课程设置等培养环节上与普通研究生区别并不十分明显。在这样的背景下,一味强调金融专硕的技能培养而与普通研究生教育完全切割不太现实,毕竟金融专硕的招生单位是本科院校,尤其以“211”、“985”等一流院校为主,并不是职业教育范畴,因此应该将其视为研究生教育的一种,而研究生教育普遍地被划分为精英教育。

所谓精英教育顾名思义就是“培养精英人才的教育”,是与大众化教育相对应的一个名词。这一概念是由上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马丁·特罗提出的。马丁·特罗认为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着两个阶段:毛入学率低于15%时是精英教育阶段,在15%—50%之间是大众化教育阶段,但这种传统的以招生规模为标准的精英教育概念已经过时。现在对精英教育的普遍认识是,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一种教育理念、一种教育方法。精英教育旨在充分发挥优秀的教学传统,利用优质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精英”潜质,是一种着重“质”的教育。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精英”并不是特指身居上层地位或具有高学历的少数人,是泛指各行各业中具有卓越才能的优秀人才。

金融专硕培养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分支,应该确立并坚持精英教育理念。在具体做法上包括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主体意识等精英意识;增强大学师资管理的灵活性,努力打造出一支崇尚科学、探索真理、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专兼职并存的开放性精英教育师资队伍;为精英人才培养创造优质教育过程,创新多样化的培养模式,包括以灵活的教学管理制度营造自由环境,以过程性考核改革评价制度,以重视人才、多维度的方式改革选拔机制等。另外,为了保持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的精英教育特性,国家应该根据社会发展需求有序扩张招生规模,以此保障精英教育“质”的要求,进一步提升金融专硕毕业生的社会认可度。总而言之,以精英教育理念把握金融专硕人才培养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培养适合金融行业发展的创新人才、精英人才,也能够以此推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建设。

三、普惠金融与精英教育的矛盾和一致

在认识到金融专硕在我国当前研究生教育发展阶段应该坚持精英教育去培养后,再将其放在我国普惠金融建设的大环境中去探讨,似乎会在普惠金融建设的大背景下发现,用精英教育理念实行金融专硕培养与金融领域所需人才之间存在矛盾:按照精英教育培养的金融人才的“精英”特质似乎并不符合前文分析的普惠金融下需要的“接地气”的金融从业者。这种矛盾之处在于如果金融专硕毕业生按照精英人才去培养,将很少有人会从事更多的与小微企业、农民、低收入群体等打交道的普惠金融机构的工作,将不能有效促进我国普惠金融建设的发展,或者说普惠金融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是能够“降低身段”与“穷人”为伍的金融从业人员,而如果招生规模日益增多的金融专硕培养的都是精英人才,这些精英人才可能并不适合普惠金融发展的业务需要。现实的情况也在佐证这一结论,以我们的调查数据来看,在某“211”院校某一届金融专硕毕业生中,72%的学生毕业后进入到金融系统工作,而在这其中工作单位属于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以及从事再担保、P2P、小额信贷等业务的金融机构不足15%,大部分金融专硕毕业生愿意选择大型国有银行和金融机构总部、投资银行、券商基金去就业。

但仅凭借毕业生选择去大机构而认为精英教育下培养的金融专硕人才与普惠金融格格不入是片面的,因为我国普惠金融建设中不可或缺大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的共同参与,普惠金融不仅仅是小额信贷、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的建设也并不是通过培养大量的从事简单、基层金融服务的从业者能够实现的,并不是在农村、小微企业集中的地区建立多少分支机构就能够改善的。因此这种似乎天然的矛盾其实并不实际存在,普惠金融建设的要求不仅不会影响在金融专硕中坚持精英教育的理念,而且能够更好地促进精英教育的实施,两者并不矛盾,还存在着一致性。普惠金融是为最广泛社会大众服务的,从全世界范围来看,普惠金融呈现出服务机构和服务内容多元化、服务机构商业化、规模扩大化、服务对象多元化、信贷管理方式多样化的趋势。这些多元化需要更多的金融领域精英人才创造性地改革经营逻辑,提供更丰富的适合社会大众的金融产品,提供更广阔的金融媒介接触途径和工具。普惠金融建设是一个从法律政策健全到金融设施完善,再到金融供给多元化的系统工程建设,在每个环节中都需要大量的金融精英以专业的金融知识、良好的道德水平、扎实的业务能力、高度的人文关怀来实施。这些金融精英人才的供给只能通过精英教育,尤其是在金融专硕培养中的精英教育来实现。通过在金融专硕中坚持精英教育,培养具备创新意识、主体意识、以人为本的合格毕业生,当他们成为金融服务者和监管者后,能够为消费者提供透明度高、没有欺诈行为的金融服务,也能够进行勤勉、公正的金融监管,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再将正确的金融知识和金钱观念传递给其他两个群体,由此,才能够提高全社会的金融素质,推动我国普惠金融建设的发展。

四、结论与建议

金融专硕作为我国培养高层次、应用型金融人才的重要平台,人才培养质量高低关系到我国金融领域和金融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其作为研究生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应该确立并坚持属于精英教育范畴,应该用精英教育理念贯穿整个人才培养环节,培养具有创新意识、个性得到自由发展的金融领域精英人才。这一点看似与我国现阶段大力发展普惠金融建设的人才要求矛盾,但内在两者是相互促进、保持一致的。普惠金融的发展对金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要求都能够通过在培养金融领域精英人才的金融专硕中来实现,普惠金融建设正是需要大量被实施优质金融教育的“精英”去完成,为此应该在今后的金融专硕人才培养中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保证金融专硕人才培养的精英特性。认识到发展精英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后的必然选择,金融专硕培养的不仅是技能型应用人才,更应该是金融领域的政治精英、国际精英、业务精英,为此,从国家层面的制度设计、学校层面的培养环节、社会对于金融专硕和精英的认可到学生个体努力,从培养精英意识、搭建开放性精英教育师资队伍到选拔、评价制度改革,在金融专硕的各个环节保证人才培养的精英特性,保持金融专硕招生规模的有序扩张,保证招生单位的精英文化。

其次,将精英和普惠统一起来。普惠金融背景下对金融人才的个性需要应该放入到精英人才的培养中,金融多元化发展应该促进金融人才的多元化。多层次的普惠金融体系建立,需要除传统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以外,还需要更多新型金融机构如担保、网贷、风投的蓬勃发展,金融专硕的人才培养应与时俱进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环节,为普惠金融建设培养更多合格的金融精英,普及普惠金融理念,将精英和普惠有机结合,为学生树立正确的金融和财富观念。

参考文献:

[1]程孝良.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精英人才培养理念、模式与制度创新[J].北京:中国高教研究,2010,(6).

[2]程瑤.全日制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探析[J].四川:高教研究,2010,(4).

[3]戴宏伟,随志宽.中国普惠金融体系的构建与最新进展[J].山东:理论学刊,2014,(5).

[4]封思贤,范存斌,肖泽磊.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模式比较及优化[J].江苏:江苏科技信息,2012,(11).

[5]郭红玉,张运龙.高等教育功能视角下的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定位[J].上海:金融管理研究,2015,(1).

[6]潘慧峰.国外知名金融专业硕士项目的特色研究[J].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9).

[7]潘懋元.大众化阶段的精英教育[J].武汉:高等教育研究,2003,(11).

[8]吴晓求.关于发展我国金融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若干思考[J].北京:学位和研究生教育,2012,(1).

作者:徐哲潇 郭红玉 张运龙

上一篇:功能材料论文范文下一篇:网络课堂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