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小组工作典型案例

2023-02-18

第一篇:社工小组工作典型案例

社工 小组工作“左右手”团队 活动总结报告

湖南农大社会工作13级“左右手”小组活

动总结报告

撰稿人:柳权芳

我们小组经历了从诞生到成熟的历程,期间有过小插曲,这是正常的,一个组织和一个人一样,成长的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前途是光明的。正是在一步一步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小组开始更倾向于成为一个真正的团队,我们深入了解彼此,在新的认识过程中,我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得以巨大地提升。成员互帮互助,积极参与小组活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分彼此,不离彼此。正如我们的组名一般“左右手”。为了进一步促进组员间的互动,形成良好的分工合作,实现每一个人的自我发展,加强与外界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实现小组整体上的快速提升,在快乐中活动、在活动中学习,我们开始了三个阶段的活动。

一、活动基本情况介绍

我们选取天气较好,各组员时间又比较充沛的

14、15和21号,分别开展了递进式三阶段活动——笑把橘子洲、挑战自我,护卫文明、大战牛皮癣。由于本组天生的高凝聚力、高号召力,因此三个阶段的活动,8位组员悉数参加,无人缺席。在组长李新滢的带队中,每个人像吃了摇头丸一般,精神抖擞,很快进入状态。换言之,对于活动,我们不仅仅是形式上的主动,更是内心的积极认可。

在活动方面,我们“左右手”绝对是反慢热型的,远远走在其他小组前面,摇头摆尾。策划书一出来,我们便期待并着手活动的开展,像饿极了的孩子想吃奶一般。为了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围绕知识性,我们精心准备了环环相扣,步步深入的三阶段活动。我们的构思序列,在空间上是从组内到组外的,层次上表现为从组内和谐到挑战自我、再从挑战自我到服务他人。这种构思是组内集体智慧的结晶,可以说策划方案是各个组员的思想集注,可以从中找到每个人的想法。我们小组充分尊重每一个体的意愿,只有在自愿的基础上,活动才会真正开展起来,才能调动每一分子的积极性,迸发每一因素的优势,从而体现小组的本质,彰显出小组活动的意义。为了保证活动顺利开展,我们做了必要的物资准备和行动,比如防止天气突变而带了雨伞,为了便于拍照而带了高像素的手机,为了节约时间而事先选定好路线等等。在分工层面,我们采取集体行动,因为这些活动团聚性比较强,不便于再细化工作,但是在活动进行过程中,我们会依据具体内容进行小的分组,比如两人一组进行盲行,四人一组进行猜字,集体行动刮牛皮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癣等等。每个都有事项,又不固定,这种灵活性体现了我们团队的默契性。

本次活动分为四个环节,分别是笑把橘子洲、挑战自我,护卫文明、大战牛皮癣和感受分享。下面我将细细展开,和大家分享一下我们小组的趣味活动。

(一)活动小介绍

成员事前都仔细查看了策划书,对于活动内容都有了解,包括活动时间、地点、必备物资、防止其他伤害等。由于这个方案的提出是群策群力的成果,所以每个人对于为什么要组织这些活动,怎样去组织这些活动,这些活动将会有什么意义都有清晰深入的认识。我们的三次活动,以时间为线索,都是户外进行,依次开展,基本上都是简单实用的。接下来将是具体的活动介绍!

(二)笑把橘子洲

这次活动的中心在“笑”字,也就是说组员想通过橘子洲之行,更一步促进组员间的交流和合作,从而巩固信任感,持续我们的亲密关系。成员在轻松的活动中放松自我、娱乐他人;也可以说在游玩中活动、在活动中快乐。彼此的互动留给彼此微笑,其乐融融!

整体活动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搭档盲游橘子洲、徒步瞻仰毛主席、八仙施法大竞猜。依然是纵深发展的三个阶段。在第一个活动中,我们的预期目标是巩固信任关系;第二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体力升华;第三个活动中我们的目标是情感爆发。事实上,我们的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基本实现了预期目标。

1、 搭档盲游橘子洲。

我们一路有说有笑,好不惬意。拍完活动前的合影后,下了湘江大桥,随即进行盲行,两人搭档。先是两组进行,候场的两组拍照,然后再交换过来。我们都很自觉,每一个“瞎子”自己用手遮住眼睛,在“哑巴”的搀扶下向前挪动步伐,直到成功地到达目的地(200米左右),在此过程,没有谁流于形式,都是认真对待的,丝毫不让自己的眼角漏出丁点儿光,认真的人是不需要眼罩的,我们一致这样认为。

我和张煊一组,虽然小煊行走过程中表情有点夸张,似笑而非,似哭不是,但是他对我还是比较信任的,绝对不会把他直接带到长江里面去游泳。当然换过来,我也很相信他,因为在连日以来的小组活动中他确实比较可靠(虽然曾经主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演过宰客的老板),而且有点小胖的人定力比较好。于是我几乎是大跨步,雄赳赳的顺着他走。其他组员李新滢和冯冰雪搭档,走的虽然和蜗牛差不多,但也很平稳,自然。庄姝和慧慧搭档,庄姝的瞎子角色扮演得不是很到位,但是尹慧的哑巴确实演得相当不错,所以她俩盲行起来,味道十足。可以说走过这沉寂漆黑的两百米是一种别样的快乐。逗逗的照片足以证明我们很喜欢盲行,都很投入。

2、 徒步瞻仰毛主席

大家盲行过后兴致高涨,中饭过后体力出奇地好。想施展手脚来个体力大比拼,顺势左瞧瞧,右看看,欣赏传说中的橘子洲,想寻找毛主席所说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们相约在青年毛泽东塑像处汇合,主意敲定,大家便忙起来了,毕竟从湘江大桥到雕像处有好几千米。我们是喜欢毛爷爷的,这个大家都知道,对我个人而言,毛泽东是我三大偶像之首,我喜欢他的豪壮、胆略和才能。我急切地想瞻仰这巨大的伟人。

说是徒步,我们便硬是控制住自己不去坐观光车,“小火车”在耳旁窜来窜去,赤裸裸的诱惑,那声音好像在说,“上来么,好坐哦”。我们一个鄙视的眼神当即拒绝了它的爱,值得一提的是女生们,轻盈地走着,没有丝毫说累。我原本以为,仅有的两个男生会不会沦为人力车,结果没有,值得庆幸。

大家前前后后,一边说着天南地北的事情,一边观看四周的风景;一会儿搞点自拍,一会从后边把别人的背影摄成作品。各种姿势,各种逗,组员之间就像家人一般毫不拘谨,毫无距离。我和美娴喜欢猎奇,于是在中途和大伙分流而行,当然她走她的康庄,我跑我的轨迹。我一路走走看看和别人搭搭讪,和景观挥挥手,不知不觉就到了雕塑处,不由惊叹起来,世间竟有如此伟岸的男子,毛主席帅得头发都飘起来了,多么英姿飒爽啊。大伙到了,任务完成了,稍作歇息起来。

3、 八仙施法大竞猜

休息好后,成员们饶有兴趣地准备竞猜了。那还等什么呢,热火朝天干起来,我们就像回到童年时代一样,说得好听一点返璞归真;说的粗陋一点乳臭未干,不过只要大家快乐就行,这不是小组的目标吗?——致力于每个成员的功能恢复、提升。

首先我们确定了游戏流程,即先出题、后竞猜、再颁奖。

然后进行了简单的分工,总体上分为两个竞赛小组,每四个人一组,即两个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猜词人和两个比划者一组,其余四个人一组(含出题者、计时者和拍照人)。游戏进行过程中的分工如下:两个命题人秘密商议,用手机出题,展示给比划者,并交由他们去想办法比划;两个比划者尽可能比划出题中内容,不能说话,只能利用动作和表情传达出题中名词的含义(我们限定为名词);两个猜题人根据比划者的比划去猜名词,直到猜出为止;剩余的两人,一人负责拍照,争取每个人都上镜,另一个人负责计时。

最后我们开始正式比赛,商议以下三点:第一,轮流进行,每个人都必须参与上述所有的四种工作。第二,猜词过程中,不能提醒,猜词者独立完成。第三,相同题量的前提下,花费时间短的小组获胜。

猜题过程中妙趣横生,有猜不出的尴尬和适度紧张,也有才出来的成就感、优越感。说实话,就猜题人方面而言,猜词要求的不过只是将知识、常识的良好储备和快速反应能力结合起来。

在此说一下猜题过程中每个人华丽的一瞬间。

美娴喜欢出些莫名其妙的名词,比如说什么飞船、台灯之类的,属于很难描绘它动作的“动”物和更难描绘它形态的的“静’物体。给比划者和猜词人带来很大困难,不过正是这种曲折性给人带来快感,韵味十足。“文似看山不喜平”,同样地,游戏有点难度,更能引人入胜。

韩颖的猜词本领一绝,几乎所有名词都能猜中,这是她一个比较可爱的地方,但也有个别没有猜准。这就不得不提提幽默大仙张煊了。

在一个比划中,张煊不停地踩脚尖,让人忍俊不禁,又猜不出他描绘的是什么东西,鞋子、溪流什么的都猜过了,结果答案是烤鞋器。然后大家都一脸茫然地看着他,展开眼神战,他自己也被逗乐了。最后有了张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照片。

慧慧(尹慧)在猜词过程中都是很冷静的,这让我很钦佩她,她总是认真的去比划,虽然有点慢,总是认真的去猜,虽然不是猜得最好,但是只有她能做到心静如水,宠辱不惊。

庄姝在这个过程中,热衷于拍照,当然她天生嘻嘻哈哈的形象在比划中已经得以见证了,于是在其他人猜词的时候,她十分乐意地拿相机拍照,甚至在此过程中跑到路边给美娴拍美人俏皮照去了,真一个活泼的小女孩。

冯冰雪和李新滢配合十分默契,我一度认为她们是失散多年而重聚的孪生姐妹,为什么这么说呢?每看一道题,她俩几乎同时,不约而同地比划着同一个动作,而且十分形象,比如说比划手表,那模样可以演小品了,像模像样,这也是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韩颖高猜中率的一个原因。

而对于我而言,比划得不是很形象,我比划的飞船变成了别人眼中的飞机,这叫我哭笑不得,而在猜词过程中也常常表述不准确,本来都是较先说出来的,嘿嘿,这当然离不开我特强的反应能力哦。比如说,原词是长江,我猜成了河(我心里是想着长江的);本来是广场舞,我猜成了舞蹈。

猜题在我们忘我的投入中结束了。我们小组输了,但也赢了,输了猜词,赢了感情和快乐,不也爽么?

(三)挑战自我,护卫文明

这是我们左右手第二阶段的活动,也是我们小组由组内互动转成组外活动的过渡性活动,我们的目的是挑战自我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护卫文明。

也许有人会怀疑我们的两个活动——与陌生人照相和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拍照。但是我每个组员内心深刻认识到它们的意义所在。与陌生人拍照是需要勇气的,心里随时准备着被当下拥有高度戒心之人的拒绝,这也是需要沟通技巧的,能够说服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心甘情愿的和你照相确实不容易呀,事后我们不由地感叹,搭讪容易,拍照不易,且行且坚持;而对不文明现象进行拍照的活动,意义性则更广泛化了,不仅强化了组员的文明意识,减少自我的不文明行为,而且这些照片一定范围内也是对市民或者游客不良行为的见证,能教育大家,引导大家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1、 挑战自我

这是四人组第一组抽到的任务,难度还是蛮大的。活动中,韩颖因上课,提前回校了,这项任务就交给我、庄姝和张煊了。

我在想办法怎么去说服别人出于自愿和我拍照,如果贸然拍照,围绕肖像权,我只怕还得吃官司。 我的策略一是,向陌生人说明自己是出于完成课程学习的目的,辅以自己本来善良的外表,来消除陌生人的顾虑和紧张,然后抓住时机,立马拍摄。于是成功地和一位带小孩的大叔合了影,他还笑得挺美。策略二是,搬出组员,不单独作业。在我试图说服几个青少年和我拍照的时候,他们防备心很重,对于这种怪异行为无法理解,可能担心个人体征泄露。这时组员上来了,大家一起说明原因,青少年见状,才相信我不是骗子,结果可想而知,我成功了,虽然照片有点猥琐,我只能说失真了,本人是特别帅的。

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庄姝嘛,也有她的一套, “找软肋”加“美人计”,为什么这样说呢,庄姝的出发点是找小孩“下手”,见着小孩,一阵赞美,又是可爱啦,又是聪明啦。搞得人家家长笑呵呵的,不仅不防备,还十分乐意自己的小孩和袁大美女合影。当然,无可非议的是这是庄姝的策略,也说明她童心未泯。那“美人计”从何说来呢?一个男性环卫工人在拒绝我之后,居然和庄姝嘻嘻哈哈的拍了照,可把我气得不轻,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该去演黑帮老大了。虽说第一个吃西红柿的人是勇敢的,可能没吃成,但是庄姝无形的“美人计”杀伤力的确不小,当然她口才也是不错的,这是后话。

小煊的任务是在后面完成的,在此不赘述了。

2、护卫文明

这是四人组第二组抽到的任务,要求拍摄即时之间的不文明现象,也就是说要拍到不文明行为的动感瞬间,比如说要拍到某人正在随地吐痰,而不是吐在地上的痰液。

难度确实较大,一是我们所处的地方是文明地段,本来不文明现象就较少,二是上瞬时动作性太强,拍不清晰。所以大家一致同意降低了要求,改为拍摄静态画面。

慧慧和美娴对此特别热心,相机随时打开,就如子弹早已上膛一般。她们四处网罗对象,唯恐错失时机,我们正是在这种合作中,使情感得以升华的。相机本来更多是用以拍摄美感的,我们在此专寻丑陋现象,这让我们瞬间有了使命感,责任感,自豪感和成就感。

我们每个人,或许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渐渐地爱上了长沙,对它有认同感,归属感,从而争做文明市民,维护长沙良好形象。

美娴、尹慧拍摄了很多不文明现象,比如说垃圾扔在垃圾桶周边、上面,就是不放进去,这是偷懒心理造成的。又比如说橘子等果皮随意倒在草坪上,这完全是没有卫生、环保意识而造成的。

在这个活动中,李新滢充分发挥了组长的作用,调动组员活动起来,每个人都有参与。

(四)大战牛皮癣

这是小组最后阶段的活动了,公益性也最强,“左右手”的成员们同样情绪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高涨,参与度极高。本来有敬老院服务和社区义工活动两个方案,后因为时间紧迫、敬老院也没有相应需求,我们只好选择了备择方案——义工活动,刮牛皮癣。

下午两点集合后,一起买了刮刀,扫把等,大有上街干架的架势。关于这个方案,王老师在我们策划书里备注了“有意义”,我们能不兴奋么?

我们走街串巷,到处寻找乱贴乱涂现象,到达现场后,迅速刮起来,清扫的清扫,帮忙的帮忙,三下五除二,路灯美白了,墙壁漂亮了,宣传栏、公告栏也洗干净脸儿了。我们忙的不亦乐乎,看到小区变得更整洁了,我们高兴得脸抽筋。

就这样,我们先后去了新农大酒店、东湖小区、科教新村小区等,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的服务,确实做好了社区卫士。这次集体行动,不仅锻炼了我们手脚,而且娱乐了心情。

(五)感受分享

每一阶段活动结束后,我们都会聚在一起分享自己的感受,每一个组员敞开心扉、畅所欲言,可以是对自己的认识、也可以是对团队的建议;可以是经验,也可以是教训;可以是学到的东西,也可以是娱乐性谈资,可以是主观感受,也可以是客观见闻等等。大家都能在这个团体讨论交流中获得新的体验,我们追求思想多样化,我们喜欢听不同的声音。

分享完之后,我们会聚在一块,拍张合照,各种姿势,各种表情,用来记忆属于我们的快乐时光。

二、活动效果

我们小组的活动都是选在天时、地利、人和三者完美组合的时候进行的,所以顺利开展,也完成了预期目标,甚至取得了意外的收获和惊喜。三个阶段的活动,无一缺席,相互之间完美配合,美不胜收,拥有“左右手”专属标签,让其他小组望尘莫及,下面且听我细细道来。

(一) 寓学于玩,玩学结合

有人概括了我们的小组活动为“纯粹在玩,实属享受”八个字。这话说对了一半,“纯粹在玩”说错了,“实属享受”倒是说对了。然而我们小组的真正八字是“寓学于玩,学玩结合”,我们的八字自己看。

活动的娱乐性本来就是我们认定的目标和理念之一,劳逸结合不能光说不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练,我们是有意为之,而不是全意为之。

用柳哥我的话说,只有娱乐性元素才能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元素,枯燥乏味的东西,人们一般性反应,首先是拒绝接受,其次是被动接受。

所以我们的第一二阶段的活动,都选取在5A风景区——橘子洲头。一方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我们能高质量地完成任务,发展自我,另一方面,这种安排圆了一部分组员想畅游橘子洲的梦想,娱乐自我。比如说柳哥我就是第一次去见硕大毛爷爷的。在这种浓厚的人文情怀和秀色可餐的风景里,我们收获的的不仅仅是活动带给我们的,还有视觉冲击、内心震荡。

除了游玩之外,我们基本如期、如质、如量地完成所策划的活动,在情感、体力、能力上都有提升,我们在组内学会了分享,在组外学会了与人沟通,服务他人。所以说不是“纯粹的玩”而是边学边玩。

那为什么“实属享受”又是说对了呢?我们无论是完成小组活动的任务,还是观看如画的风景,都是无压力的,有动力的。这归因于我们没有勉强自己,也没有勉强别人,一切都出于自己内心的自然认同。我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快乐地学习,学习的快乐。

(二)亲近自然、贴近生活

和谐是本团队的一个核心理念,虽然没有谁提到书面上来说,可是我们是这么做的。成员之间的和谐自不必说,在这里我要强调的是我们小组的行动都是和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谐统一的。

自然可以说是人类之母,她哺育了人类,人类从她那里激发灵感,学会东西。 基于这些认识,所以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我们小组活动中体现得很明显。我们在橘子洲头沐风赏江,谈天说地,时而呼吸新鲜空气,时而听闻婉转鸟鸣,或张开双臂怀抱青空,或俯下身来拈花惹草,充分感受自然之美。

在橘子洲有一个两型社会的小广场,里边有许多利用环保物资做成各种作品,有机器人,有两型报,有恐龙,有老鹰等等,让人在一饱眼福的同时,深入了解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环保理念,树立或者强化保护环境的市民意识。

其中一件作品,叫做“蝴蝶效应”,给人深刻的印象,让人类深刻地反思,蝴蝶的翅膀振动一下,可能会引起全球气候的变化,连锁反应不容小觑。

而人们的社会生活是每个人能够直接感受得到的,是直接作用于人的,对人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而言是最有意义的,那些天方夜谭的童话,那深邃诡秘的宇宙离我们太远。柳哥我是这样想的,一切外在行动,只有围绕社会生活,才有意义,才有生存。

我们小组的活动从来没有脱离社会生活,不是纯粹小组行动,我们在路上不断地和周围人互动,搭搭讪,帮帮忙。拍合影的时候,我们会让路人帮忙。我们在和陌生人照相合影的过程中更是拉近自己与社会的距离。

而刮牛皮癣的公益活动则是贴近生活的升华,为了给社区营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环境,维护周围环境的良好形象,左右手成员迅速出击,大刮牛皮癣。

(三)挑战自我、服务他人

纵观整个活动,我们基本上是基于挑战自我、服务他人的目标进行的。也许有的小组不服,会说哪个活动不是这两者的结合?因为只要个人投入了努力,就挑战了自我,只要活动不只倾向于自身,就服务了他人。说的似乎有理,也有其合理性,其实不尽然。谁不知道,矛盾有双方?我想说的是在“自我”和“他人”两个落脚点,第

一、我们小组活动是均衡侧重的,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谁主谁次问题;第

二、我们小组是有主观导向性的,而不只是客观上达到两个方面的兼顾。

所以,为了挑战自我,我们特意设立了与陌生人拍照的项目,赤裸裸地强迫自己提高胆量,改善交际。而即时拍照不文明现象,则明显为了提高我们善于捕捉的敏感度,以及我们敢于冒着被不文明当事人责骂的胆略。而不同于其他小组在一个活动中,组员客观上变得怎么怎么样了,简言之我们取得是有“预谋”的收获,他们是“顺便”取得了收获。

在挑战自我层面,我们小组主要在意识上认识自我、进而规范自我、最后正向习惯化自我。在能力上,沟通、合作、分工、学习等能力直线上升。

在服务他人层面,无论是前边所提的大刮牛皮癣,还是因为各种原因而流产的福利院项目都体现出左右手团队的服务意识。

(四)简单实用、层递开展

“去繁就简”其实就是精益,这样才能使得结构优化,让部分(阶段)的自由性得以最大发挥,最后实现部门功能之和大于整体。

在活动中,同样是这个道理,以最少的资源表达最多的内容,完成最多的任务,取得最大收获。我们小组基本上除了手机、笔、刮刀,其他什么工具也没有带,轻装上阵,自由自在。但是又不影响活动正常进行。

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实用也是一大特色,这些项目的选取 ,都是紧扣社工理念和促进组员成长的主题的,比什么去吃一顿、K一把强多了。

我们整个活动都是按照时间序列展开的,在逻辑上形成深入递进的关系,而不同于别人的平铺并列的活动关系。我们活动在三个阶段由易到难、由里到外、由个人到社会、由特殊意义到普遍意义。

总之,我们完成了我们喜欢的活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收获,给大家留下了一段美好的回忆,这就足够了。

三、活动不足之处

我们的活动总体上相当完美,但不可否认的,也存在不少问题,以下几个问题相对比较突出,希望能给团队一点反思,也给别人一点启示。

首先,物资准备不足。虽说咱们组,大家思想觉悟高,但是用手遮眼来盲行,不免有点尴尬、随意,给人一种不可信的感觉。盲行,眼罩是必备的,组长和组员都忘记了,这绝对是一个瑕疵。另外,活动时间过长,居然没有谁准备食品,也就只有秦美娴带了一瓶酸奶,最后大家饿得不行,张煊在归途中甚至搞了只烤鸡,我的那个馋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其次,任务降低了要求,没有彻底完成。前边所说的即时拍照变成了找静物拍照,这无疑降低了活动的质量。另外和陌生人拍照,也有人没有去做,去做了的却没有完成数量。这个问题反映出我们能力还要加强,责任心还得提高。

最后,活动过程中,出现了篡改规范的情况。就拿猜词来说,猜词人应该根据比划人的动作所透露的信息去猜。真实情况却是,比划人直接或者间接的告知猜词人,在比划“马路”时,比划人没有去用动作描绘马路,而是直接指向马路,猜词人又不是问路,你这不是告诉她么?这么直接地指向某个东西,谁不会猜呢?所以猜词难度直线下降。在猜“青年毛泽东雕像”的时候,比划人也是直接指向毛主席,这么容易猜出来,毛爷爷恐怕都要发怒了。一句话,没有真正起到对比划能力和猜词能力的检验。

撰稿人:左右手成员 柳权芳 2015年11月20日

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附录:

第一阶段:快乐盲行 柳权芳 张煊 尹慧 袁庄姝 冯冰雪 韩颖(由前往后,从左至右) 第二阶段:拍不文明现象 践踏草坪 乱扔垃圾 (从左至右)

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最后阶段:活动圆满结束 尹慧 秦美娴 柳权芳 袁庄姝 张煊 冯冰雪 韩颖 (从左至右)注:李新滢拍照

撰稿人:柳权芳

15年11月20日

李新滢、柳权芳、尹慧、秦美娴、张煊、袁庄姝、韩颖、冯冰雪

第二篇:司法社工工作案例

矫正对象小宇(化名),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2年,缓刑3年。在社区矫正期间,因个人心智发展尚未成熟、受“无良朋辈” 影响以及家庭教育不当、得不到家人的关注和认可等原因,小宇一直处于低迷反复状态。2008年11月某日,小宇与数名年纪相仿的青少年相约在一招待所内先后以割脉、服用“毒鼠强”进行自杀,但自杀未遂。 本着对正处于青春期阶段的小宇“不抛弃、不放弃”的原则,区司法局领导一直关注和重视对小宇的矫正和帮教工作。在小宇发生自杀事件后,区政府、司法局和街道司法所等部门非常重视,也通过协调相关部门、调动相关社会资源,将社工、医生、心理师、禁毒所等纳入到对小宇的后期服务工作中,帮助他重塑自信,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在讨论会上,社工小邓首先将服务对象的基本资料以及接案以来的矫正服务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听取小邓的案例介绍过程中,司法社工就案主目前的实际状况,分别从案主对自我存在价值的定义、与家人的沟通方式、父母情感交流及相处模式对案主的影响、父母在知道案主自杀后的反应、案主初中班主任对案主心理发展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而深入的分析和交流,并探讨了案主在成长发展道路上自身存在的性格缺陷、家庭结构和教育模式、朋辈群体、学校环境等因素对造成案主目前状况的重要影响。每个司法社工都积极地融入此次个案分析交流,也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以及有利于案主及其周围环境改善的服务跟进对策,并与社工、督导及司法局领导一起探讨、分析。现场气氛非常热烈、浓厚。在讨论的最后,社联中心严书翔董事长表示自己“真的很享受、很欣赏这个讨论交流的过程”,并对此次讨论会上司法社工的积极参与及独到深入的观点给予肯定和赞赏。同时,他也从案主个人治疗与帮扶、家庭社会工作和心理治疗等各种资源的整合利用、家庭治疗及环境改善、创造面谈条件与案主交流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看法。最后,邓向廷督导肯定和赞赏了司法社工的表现,并从案主自杀的理由、心理期望值与现实状况的落差、榜样影响以及身份认同危机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专业的分析和总结,也提出了相应的后期跟进服务建议。

1.上海的司法社工模式

2002年8月,上海开全国之先河,率先在徐汇、普陀、闸北三个区的部分街道进行了社区矫治的试点工作,并且成立了专职的“司法社会工作者”队伍。2003年1月在三个区全面展开,2003年8月又扩大到浦东、卢湾两区,2004年8月,全面推广到全上海。2003年10月,在上海市政法委等组织和推动下,上海市成立了市一级的3个带有民间社团性质的组织。挂靠于司法局的“上海市新航社区矫治事务中心”,负责社区中有刑事记录人员的社区矫治;挂靠于团市委的“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负责社区中“三失”(失学、失业、失管)青少年的社区矫治;挂靠于上海市戒毒办公室的“上海市自强社区戒毒事务中心”,负责社区中的吸毒人员的社区矫治。

在社区矫治工作的本土化推进中,上海的贡献是巨大的。在改革开放发展过程中,中国实现了政府和市场的分离,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还必须进一步推动政府职能的转变,实现社会、政府、市场的分离。政府应该注重社会公共行政职能的发挥,要还政于市场和还政于民,市场经济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市民社会也有其自身的发展逻辑。

上海司法社会工作的社区矫治模式,是在党和政府的“强力”推动下产生的,三大民间组织仍然有很强的政府行政色彩。表面上看,政府通过向三大组织“购买” 社区矫治的服务,实际上,这种购买的还是单向的。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有利于推动NGO组织的发育。

就预防青少年犯罪来说,上海模式既涉及有犯罪记录的青少年社区矫治,预防其再次犯罪;也涉及到对“犯罪边缘”青少年的社区矫治,预防其踏入犯罪的境地。应该说,上海的模式并没有把所有青少年作为其服务对象,所以,对预防犯罪体系而言,这是一种预防性的工作;但从青少年群体的发展而言,这还是一种补救性的工作。上海的社区矫治模式代表着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向。

2.以北京为主导的司法管理模式

中国的社区矫治工作在司法部和综治委的主导下,产生了与上海模式不同但遍及全国的新模式。北京市于2003年7月在东城、房山、密云三个区(县)进行试点,12月扩大到全市9个区县;天津市确立了在河西区的试点;江苏省确立了在南京、苏州、连云港市

的试点;山东省确立了在济南、青岛、枣庄市的试点;浙江省也从2004年4月开始,在杭州市上城区、宁波市鄞州区、诸暨市枫桥镇进行试点。

这种模式的主要特点是:在管理体系上,以司法系统为主导的垂直管理模式,把社区矫治纳入司法管理体系中,而不是以NGO组织的发育为目标;在工作机制上,没有构建专职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也相应缺乏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导入,以兼职管理为主;在服务对象上,涉及面较小,主要涉及有刑事记录的人员的社区矫治,协助这些人员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目前全国的情况来看,第一批试点的六个省(市)都已完成准备和衔接工作,进入了日常监管阶段,而且第二批试点省(市)也已经确立,这种模式的社区矫治工作正呈现出良好的运行状态与发展态势。但是根据国外社区矫治成功经验来看,可能并非是一种最佳模式。

3.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相结合的模式

团中央根据自身特点和优势,积极倡导志愿者和社区工作者相结合的模式,2005年开始试点工作的杭州市小营街道小营社区的社区矫治模式就是这种模式。

志愿者服务精神是社会中的宝贵财富,是社会积极向上,推进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之一。志愿者队伍中汇聚着一大批“富有爱心”,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人士。社区工作者是目前中国从事基层社区事务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最了解社区居民的需要。这两支队伍的结合无疑是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社会扩散力。因此,这种模式的出生具有先天性的优势。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在管理体制上,以社区为整个社区矫治的工作基地,完善“专业化志愿者”队伍和以“协调”为主要任务的社区工作者的全面对接。在工作机制上,以志愿者的社会工作的“专业培训”为“抓手”,充分运用社区“资产”,采用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手法进行微观层面的干预,以期通过“基层经验”来推动社会政策的变化。

在服务对象上,以社区中的全体青少年为服务对象,重点关注“边缘青少年”的人格成长和心理发展,既注重青少年权益的保护,也关注青少年本身的身心发展。

应该说,这种模式是把“社区资产为本”和“青少年需求为本”两者结合起来,是一种适应中国现实状况的社区矫治模式。不过,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缺乏一个“正式的”组织机构,这种社区矫治模式能走多远,一直是人们心头的“痛”。同时,志愿者的爱心和敬业的精神是“百分之百”的足够,但在具体的社会工作专业价值和专业的手法的融合上还是有所欠缺,这也对专业督导队伍的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

目前,这三种本土化的社区矫治模式的“空间并存”是一种必然的局面,在发展的过程中渐渐完善社区矫治的工作体系。不过,在任何一种模式中,都为社会工作价值理念和工作手法介入社区矫治打开了新的空间。

第三篇:社工小组总结

第一章 社会工作伦理概述

伦理学的对象:物质对象,形式对象

伦理学的分类:描述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分析伦理学

由基本伦理学看社工伦理的意义

社会工作既是一种以人为主体、以人为对象的专业工作,其伦理不只关乎社工人员与案主、同事的关系,还涉及与其他有关专业人员的来往原则,更关心集体性的与机构、与整个社工领域之间的关系,社工伦理并且指出身为社工人,面对所处社会时,所应抱持的态度与原则。 社会工作使命:促进人类福祉,协助全人类满足其基本人性需求,尤其关注弱势族群、受压迫者及贫穷者的需求和增强其能力

社会工作价值观:其对于人的重视,有为广大人类谋取福祉的高远理想,尤其对弱势的存在有所敏感与重视,对弱势有服务的责任感;对人类社会的需求满足有所关怀与投入。

社工伦理的核心价值:服务、社会正义、个人尊严与价值、重视人际关系、廉正、能力

社会工作伦理的重要性:培育社工人员超越性价值与整体性发展,提供社会工作者行为规范与两难处理,社工伦理建立起集体化的良心

社会工作伦理的内涵

社会工作伦理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探究的基本内涵,大体包括探讨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或信仰;在一般社会工作制度中,探讨能反映社会工作基本价值、信仰的行为标准;在特殊情境或尚未制度化的工作过程中,探讨面临各种可能的两难困境时,社会工作者可采纳之思考准据或适当的反应方式;以及探讨总体环境变迁对社会工作价值信仰、行为模式与行为标准的冲击,及可能的解决方式。

自律道德三条件:意志自律、人是目的、普遍立法

消极义务:属于“不作为义务”,即专业者“应以人为目的,不可以人为工具”,以及不可欺骗案主、不可伤害案主及不可妨碍案主的权利等等。违反此种“义务”时,应是一种罪恶

积极义务:属于一种“作为的义务”,要求工作者应以专业的知识与判断,并考虑工作中的环境与条件,尽心尽力为案主服务。在未能达成此种“不完全义务”时,应属于工作上的一种不完美

第二章 社会工作伦理的思想渊源

古希腊“人文精神”:以人为本理念

古罗马“法制精神”:公平公平理念

基督教“博爱精神”:平等互助理念

社会工作伦理的直接理论来源:新教伦理观念(平等、天职),社会正义理论,人道主义哲学社会福利思想

第三章 社会工作价值观

社会学意义上的价值概念:价值是个人或团体所持有的稳定的、持久的信念,因而在社会学中常常称之为“价值取向”。价值反映个人或团体的某种“偏好”,具有强烈的情感倾向。价值一旦“内化”成为个人或团体的信念,就必然转化为行为方式。影响人们行为的价值观念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复合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价值:社会工作价值是为社会工作专业所秉持的一套持久稳定的信念体系,它是在本专业的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被全体成员认同的、对从业者的行为起指导和规范作用的专业取向。 社会工作专业价值是历史性和继承性、共同性和差异性的统一。

终极价值是指那一些概括性的、抽象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价值。它们是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的根基,为社会工作专业指引方向。1的尊严、价值、自由和平等是与生俱来。2人有获得资源并发展潜能的能力和权利。3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应当相互承担支持和帮助的责任和义务4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个别性都应当被尊重。

中介价值是终极价值向社会工作专业领域转化的¡°中介¡±,它们为社会工作专业明确目标,表明社会工作专业应当如何体现上述终极价值。

工具价值是终极价值和中介价值在社会工作专业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它表明社会工作者在实务工作应当采取何种手段或方法来实现终极价值和中介价值。工具价值往往直接表现为社会工作者应当遵循的伦理守则和职业道德。

例如:

为了确保案主自决要遵循“知后同意”原则;

为了实现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尊重要遵循“保密”、“尊重隐私权”原则;

为了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必需遵循“同情”、“接纳”原则。

社会工作核心价值中的矛盾与冲突:横向:冲突中的社会价值观、专业价值观和个人价值观。纵向:专业价值要求的内在矛盾

第四章 社会工作伦理的一般性问题

社会工作伦理的特殊性

伦理问题贯穿社会工作职业活动的整个过程。

社会工作伦理的具体要求更可能与社会价值观冲突。

社会工作伦理中存在更多模棱两可和不确定的因素。

社会工作伦理对社会工作者的道德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一)伦理绝对主义与相对主义的争议

伦理绝对主义承认道德原则的普遍有效性,认为行为的善恶是由行为本身而不是由其结果决定的并且存在着判断行为善恶的确定无疑的标准,断言伦理规则能被系统陈述并且应当在任何情况下都被坚持。

伦理相对主义拒绝任何固定的道德规则,主张伦理标准是基于文化、政治环境、当代的价值观以及其他外在因素所做的考量,认为判断行为的正确与否是要以做出行为选择时的具体情况或造成的实际后果为基础和依据进行的。

(二)义务论与功利论伦理学的困境

义务论和功利论是规范伦理学的两个主要组成部分,它们的分歧在于是以动机还是以效果作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标准。

义务论认为:评价行为善恶的根据在于行为的动机,一种行为之所以具有道德价值,完全在于行为者具有良好的动机。

功利论认为:评价行为善恶在于行为的结果。

(三)同情与关怀伦理学对社会工作伦理的影响

同情伦理学对于¡°同情¡±的理解是在心理情感和道德行为两个层面上展开。

在心理情感层面的“同情”,它作为“同情现象”、“同情作用”体现对他人的幸福、痛苦、仇恨等在内情感的共鸣。

在道德行为层面上的“同情”指的是对他人的痛苦和不幸的怜悯、体恤,以及由此引发的帮助别人摆脱痛苦的行为。

同情伦理学中“同情”的特征

同情是人人天生具有的自然本性,并非强者和伟人的特权。

同情的起点总是对自我和利己的体验,而其终点则是社会和他人的福利。

同情带给同情者的直接结果往往是痛苦,但同情又是带给人幸福和快乐的有效手段。

同情是源于心理而指向行为的;同情是基于自我而指向他人的;同情是经由痛苦而指向快乐的;同情却未必是出自强者而指向弱者的。

同情伦理学把心理学的“同情现象”引进到伦理学理论中来,为道德主体的情感沟通和普遍道德原则的形成提供了理论根据。并在其中隐含着整体性和平等性的观念。

关怀伦理学是“建构于女性主义视角之上的,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责任、感情、关系以及相互关怀的一种伦理理论”。自我保存的倾向,自我牺牲的善暴力的道德

(一)社会工作伦理的功能

作为规范——表明哪些行为是值得尊重的。

作为渴望——提出对理想行为的期待。

作为命令——设定对不道德行为的制裁。

(二)社会工作伦理的前提和依据

伦理学主要是通过界定关系双方的责任与义务来调节人们的日常行为和关系。这种责任和义务的界定有几个方面的前提与依据:

行动者的相对位置

行为者的相对脆弱程度

对行为者的相对危险性

对行为者的相对机会

社会工作伦理界定参与者的责任、约束参与者的行为的前提和依据也是在于关系双方——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

因此,从社会工作实践关系双方的地位和情形来看,对社会工作者提出更高的道德要求、制订伦理的原则和规范约束他们的行为、采取有效的手段制裁他们的不当行为就成为必然的

(三)社会工作伦理的限制性因素

在面对一个具体的案例和案主时,为了解决问题,社会工作者除了要做伦理的考虑之外还要从实践目标、专业技术、机构要求、社会环境、法律责任等多方面综合考察,以制定合理可行的工作方案。

上述的因素必然影响和限制社会工作在面对伦理问题时所做的抉择。这类限制因素可分为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

内部:社会工作实践中,目标、技巧和伦理的不一致

外部:社会环境,机构等的限制

第四节 社会工作伦理守则

(一)一般职业伦理守则

基本思想:

•当从业者面临包括伦理问题在内的实践困境时为他们提供行动指南;

•因为案主无法评估一个职业的正直和能力,守则为他们提供一个保护自己免受无能或欺骗行为伤害的方式

•管理从业者的行为和他们与案主、同事、其他职业从业者、雇主以及社会的关系

•给管理者、顾问和其他专业人员提供鉴定和评估从业者行为的基础

(二)社会工作伦理守则概观

主要内容:

社会工作人员的行为与态度

社会工作人员对案主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人员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人员对专业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人员对机构的伦理责任

社会工作人员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第五章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伦理困境内涵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起源于作为现代社会特点的价值的多元性和矛盾性,在专业实践中表现为,当专业核心价值中对专业人员要求的责任与义务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形,而社会工作者必须决定何种价值要优先考量。

第二节 社会工作实践中的伦理困境

保密原则与知情情况下的授权

当事人的权利与工作者的专业技能

价值中立与强加价值观

平等、不平等、资源限制与权益倡导

专业关系中的限制、困境及问题

科层制与工作关系

变动的世界,变动的问题

保密原则解读

大多数社会工作者都归属于机构或政府体系,有较少私人开业的社工师,对¡°保密¡±问题较难做到绝对的保密,故在面对机构内外所提供助人的服务、实施、政策、法令若是设计不当,或提供服务可能接触的行政或相关人员的态度、价值、信念不一时,亦可能将案主的资讯不小心的流出,而给案主造成伤害。

所以在相对保密的过程中,社工人员应该清楚告知案主所提供资讯保密的限制、信息可能流传的管道,及法律应遵守的相关规定,以克服专业关系中原本既存于机构、社工人员与案主间权力强弱的不对等关系。

(二)保密原则的复杂性

保密问题之所以特别多是因为这一伦理原则建基的实务模式过于简单,只包括了社会工作者和服务对象双方。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要复杂的多,因为在许多情况下涉及多个方面的人和机构。每一方都会提出保密要求,而这些要求彼此间会发生冲突。

(三)知情情况下的授权

知情情况下的授权意味着社会工作者或者另外一个专业人员除非得到了服务对象的许可,否则不能介入服务对象的生活,或者披露与其有关的机密资料。(见书本P83,案例解说)

披露材料

一个人只有在知道了干预或治疗过程中会发生什么,干预的结果会怎样,如果不同意干预会怎样,才能视为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去给予授权。他应该也必需了解可以有的选择及其相关的风险和好处。

主观意愿

授权只有在非高压的情况下自愿给予才有意义。但是因为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特点,社会工作者的实践经常是在一个案主很少自由或不自由的情况下进行的。罪犯和精神病人是其中最为常见不自愿的服务对象。

行为能力

¡°知后同意¡±预先假定给予准许的人有能力这样做。然而,许多服务对象是没有足够的能力的,小孩子、高龄老年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通常被认为没有足够能力给予某些或全部的决定以¡°知后同意¡±。

授权的方式:指示或沉默,口头或书面授权,过去和现在的授权,现在和将来的授权,高压授权

 案主自决的概念

案主自决是指社工实务的重点是要确定案主在服务过程中拥有决定和需要的自由抉择或决策空间,而社工员在服务的过程中,也有相对的义务去尊重案主此一决定的权利或肯定此需要,并进而引进各项适当的社区资源或倚重其个人的力量,使个人得以朝向自我引导的方向去发展。

家长主义是指某实体或个人行使干扰个人自由行动的理由,是为了个人的福祉、善意、喜悦、需要、利益或价值等良性意图。

在社会工作实践中,家长主义以三种形式存在:社会工作者为了案主利益而对案主保留资讯被认为是可以理解接受的;为案主利益而对案主说谎;为了案主的利益而违背案主的意愿而有身体下的强迫干涉。

案主自决的指导原则:

与案主讨论有相关案主自决的意义

与案主一起选择有关决定的各项资讯

确定案主具有决定权,但专业人员仍应让案主了解身为社工所具有的价值判断与想法

价值中立专业实践要求社会工作者不带有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或评判去进行专业的服务。即在专业介入时强调价值中立的态度和立场;以一种客观公正的第三者角度去审视它将要处理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介入方法和技术已变成了专业介入的重要部分。

社会工作强加价值观不但社会工作者的“设身处地”,希望做到“感同身受”;而且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一起进入助人这一合作过程之中,他不但要理解服务对象的困难处境与愿望,也要理解自己与服务对象的互动过程,以及服务对象对这种互动的体验和评价。

三)服务对象与社会工作者的价值观分歧

在接案、评估和诊断阶段,社会工作者应该确定价值观上的不同是否与现有的问题有关。 如果服务对象能够参与确定是否他们与工作者之间价值观上的这些不同会使解决问题的过程复杂化,那么社会工作者就应该同服务对象讨论自己的发现。

共同决定是否继续下去还是把服务对象转给另一个价值观更加吻合的同事。

四、平等、不平等、资源限制与权益倡导

每个人都有从社会获益的平等权利,也有背负社会负担的平等义务。这一原则是基于占第一位的社会价值观平等。一)对平等的承诺:当可以得到的资源非常有限,不可能做到平等分配时,就会产生伦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服务时间分配平等、资源分配平等、机会平等

(二)种族主义:在社会工作实际操作中,种族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会直接影响到社会工作者的实际工作、可以得到的资源以及社会服务的传输。三)资源限制:平等的伦理困境由于资源上的限制而加剧。而资源有限的概念可能只是一种对语言的操控,用来掩盖某些决定。它意味着可以得到的资源被用到了其他地方,或者对资源的承诺或优先权有所转移。这方面的伦理焦点更多体

现在宏观层面上。四)维权倡导中的伦理困境:平等与差别平等的伦理原则为社会工作者充当倡导者角色提供了伦理上的正当理由。工作者有必要运用充权的方法,使受剥夺的群体和个人有机会平等获得生活机会。

专业关系:

专业关系是指社会工作者基于专业角色与职责的承担,对上述各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连结,采取较为有效的形式和做法,藉以协同案主建构新的正面生活模式,并迈向复元之道

专业关系中的双重角色:专业人员在同一时间段或不同的时段与服务对象可能会不止一种关

系。除了专业关系,可能会有一些社会上的、生意上的、经济上的、宗教上的或者其他方面的角色关系。

《全国社会工作者协会伦理守则》上有诸多标准强调了双重角色关系问题,让社会工作者有可能采取步骤为这类关系设定界限,或者尽可能避免此类关系。

(四)从业人员能力受损:社会工作人员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能力有可能因为自己的各种因素受到限制。进而对专业关系产生严重的影响。1反移情2心理淡漠

六、科层制与工作关系

一)与本专业同事的关系

二)与机构的关系:一些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的目的,并不总是符合社会工作价值观。组织可能只是一味强调效率,而忽视服务对象的最佳利益。这是社会工作在科层制机构中要处理的、典型的伦理上的问题。

三)社会工作行政和督导中的伦理问题:行政和督导中的伦理因境主要是:在伦理上有责任保证当事人的利益;对机构的赞助人负责,要出成果;对机构负责,保证机构的运转;对工作人员利益负责;

第四篇:社工小组总结报告

一、背景资料

1、小组名称:社工小组

2、小组性质:成长发展性小组

3、小组活动周期:一周一次,共七次

4、每次活动时间:120分左右

5、小组成员:儿童之家七位小朋友

6、出席状况:除了有事临时不能来的都来了,出席率高

二、小组目标

我们希望通过开展自我认知与成长小组和组员间的相互支持,来帮助组员认识自我、认识他人、认识社工以及使每个组员能够体会并学习到小组的专业知识和技巧,提升小组成员的学习能力与兴趣,还有行为偏差的矫正。

三、评估内容

2、招募及宣传:招募是机构在社区进行宣传招募,招募的成员都是以自愿的形式加入,招募是小组中比较困难的一个环节,但是我们还是招募到了成员。招募到的这些成员都是固定的参加小组的活动,基本上都能出席每一次活动。

3、时间、长度和地点的评估:聚会时间往往是由机构通过电话与各成员家长协商而定,都是确定在大家有空的时间段,方便各组员的参加,每周一次活动,这样的间隔不是很远;每次活动的时间都在两个小时左右,时间的控制和把握每次活动都做得很成功;地点在社区儿童之家,因为时间不是吃饭时间,每次的活动都比较安静,场地也足够。

4、小组结构:由于本小组是普遍性的成长性小组,招募的对象都是小学生。

5、活动的内容及方式:本组的活动由每个实习生和志愿者主持,每次都有深沉的寓意,且方式各种各样,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呈多样化,小组成员都能够接纳,同时也能让其他成员学到一些东西。在内容和方式上都是比较成功的。

6、个别小组成员的表现和改变:有的小朋友刚开始很少发言,显得比较羞涩,但到后来慢慢接受了小组,对小组有了认同感,愿意发言了,积极主动的参与了活动。

7、小组互动:

(1)沟通和交往模式:由于小组成员本来都是一个社区的小学生,大家都认识,所以我们的沟通不存在着问题。

(2)小组气氛:我们小组大都是比较外向、活泼开朗的同学,所以小组气氛从始至终都是保持着愉快轻松的气氛,但小学生容易发生争吵。

(3)小组规范:本每次活动能够提前10分钟到场,不迟到早退,积极参加每次活动。各成员在活动中都能发挥得很好,除了有的临时有事来不了的,大家都能遵守我们的小组规范。

(4)小组凝聚力:小组成员本来都有感情基础的,所以开始就有了较好的凝聚力基础了,在活动中大家的感情又不断的增进,交流增多,彼此更加了解,凝聚力也不断增强;凝聚力的增强使小组的活动顺利的开展,还能够更快更好的处理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

(5)领导模式:我们的小组每次活动都有负责人,而且每次都不同,带活动的同学相当于主持人组织大家开展活动,负责人相当于老师的地位,相互之间都比较自由,但领导的模式很明显。

(6)解决冲突的方式:小学生之间容易出现矛盾和争吵,每次发生争吵,我们都会及时制止,并做出批评教育。

8、小组的发展阶段:本小组分为开始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和结束阶段。在第一次会议中我们对组长的方案进行了商量并达成了一致的意见,这就是开始阶段,此后我们就进入了发展阶段,在每次的不同成员带的小组活动中,我们的小组一步一步的发展着,小组成员都积极开朗、情绪高涨、气氛活跃,给予了他们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增进了组员更深的认识,提升了小组成员的素质和能力。到这里我们的小组也趋近于成熟的阶段了。

四、财务经费报告

在我们的小组活动中,我们是各自准备各自的活动,这里所涉及的经费金额不大,都是机构负责。

五、遇到的困难

1、招募的困难

2、场地的限制

3、小组规范的贯彻

4、每次活动的总结报告,完成不及时。

六、建议

1、在招募宣传时要注意方式,在对大家进行宣传后,对个人进行面对面的宣传,需要让他人明白你表达的意思,语气要陈恳。

2、场地的选择尽量是室内,有足够的空间,这个在事前做好准备和调查,当然也有天气的因素。

3、小组的规范主要是有的孩子喜欢大吼大叫,对此我们是让出现此类问题的成员表演节目作为惩罚

4、控制好活动的时间和节奏,有条不紊的进行。

5、如果有活动幅度较大的活动,要注意安全,比如闭眼行走的游戏。

七、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小组工作的开展,我觉得我对于社工精神以及社工身上的责任有了更好的理解与体会。不同于在课堂上学习,这次是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并且在实际的工作中,有很多东西是书本上所没有的,因此我也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体会到要把社工做好是需要不断学习、总结以及做实务的。

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有期待也有担心,期待能够把小组活动办好,能够真的对组员有所帮助,也担心不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我相信只要认真的去准备、去思考、去付出,就能够有收获。我们在定下课题后,就开始着手准备招募组员,我们利用海报、社区宣传,在召集的过程中也体会到不容易,因为很多人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我们耐心的说明讲解,向身边的人积极的宣传,最终成功的召集到足够的组员。

我们一共进行了七次小组活动,每一次活动对于我们都是一次锻炼,一次学习的机会。我从中学到了很多,学会怎样把理论联系到实践中去,学会怎么样去控制好气氛、调动组员的情绪、怎么避免冷场、怎么让组员敞开心扉,去接纳组员,认真的去倾听他们的想法,不能去定义他们的行为是对是错,要尊重每个组员,让他们从心底信任你,才会配合你去帮助他们自己。

在活动预定时间开始之前,我们很早就来到活动地点,开始打扫卫生,搬椅子、摆桌子,布置黑板、张贴海报,虽然忙忙碌碌的,但是因为是自己用心主办的活动,所以一点都不嫌累,我也是认真的把第一次活动的过程在脑海过了几遍,希望让每个组员都融入其中,从内心接受我们。

在组员陆续到齐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了,我们主要就是让他们了解我们小组的性质与目标,以及开展的形式,并且让组员之间相互认识、了解,这样彼此间才能更好的交流、分享。我觉得,第一次活动开展的怎么样,关系到之后小组的发展,所以我认为首先是要把氛围营造好了,不能太拘束、太严肃,要有一个轻松的气氛。所以我在开场的时候并没有一板一眼,而是带着一点幽默进行下去,并且不时的和组员进行互动。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不熟,组员之间也比较陌生,只是在互相认识的两三个之间有交流。之前考虑到这个问题,所以我们安排了转圆圈和左手右手的游戏,使组员加深彼此之间的了解。在转圆圈的游戏过程中,组员都很投入,比我预想的结果还要好,因为大家表现出很高的热情,彼此之间分享、交流的很好,我们都是喊了好几次暂停才继续游戏的,在交谈期间也是有说有笑,也正是通过这个游戏使小组的气氛达到高潮,大家彼此之间开始进一步了解,逐渐融入到小组中来,达到了我想要的目标。之后组员之间熟络了起来,不再拘束,积极的参与活动,一起玩游戏。

这七次活动顺利的结束了,我们的实习也基本结束了,基本达到了我们预期的目标与效果,我们总结了不足,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总而言之,通过开展小组活动,我对于成为社工有了更好的认识,这是一次宝贵的经历,尤其是当我们做最后一次活动播放的记录PPT和展板时,看着从第一次活动开始的照片,回忆一点点涌现,看着小组的逐渐成长与进步,看着组员的改变与收获,对于组员的配合、大家的团结,我们也很开心。

第五篇:社工小组创意契约书

加强领导

保密原则

手机静音

六组 积极参与

实事求是

准时原则

共同成长

共同成长

上一篇:施工现场水土流失措施下一篇:四个意识专题党课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