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发展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使得中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中国在追求高速工业发展的同时引发了水土流失严重、草场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水体大气污染加重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这些问题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难以承受。然而,生态环境保护对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生态环境保护达到更高的标准,两者之间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实现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共同协调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目标。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研究区间为2003—2018年,以黄河流域的74个地级市为研究样本。首先,本文大致分析了黄河流域的研究区位概况,详细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形势。其次,基于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构建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指标体系,运用组合权重法测算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其子系统综合评价值,对黄河流域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污染治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高质量发展、经济活力、创新驱动、绿色发展、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等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同时,进一步探究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两大系统之间的相关性。尔后,探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之间的耦合机制,并利用耦合协调评价模型测度了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进一步分析了黄河流域地区这两大系统耦合协调度的时空差异特征,然后,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探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并进一步运用非线性自回归神经网络模型预测2019—2023年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探究未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的发展趋势。最后,通过研究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确定了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四个主要影响因素,形成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指标体系,运用空间自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探析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力的全局规律与局部规律,进一步确定了造成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差异的全局影响因素和局部影响因素。基于此,提出有关提高黄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对策建议。文章主要结论如下: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测度方面。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水平逐步增高,由2003年大面积的极弱生态环境保护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等生态环境保护水平。2018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地区的污染综合治理平均水平保持在中度污染综合治理水平,且黄河流域具有强污染综合治理能力的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以南的中下游地区;而黄河流域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在考察期内始终处于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且多数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呈现负增长模式,致使原本处于水资源高可持续发展水平和中上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地区均跌落至极低可持续发展水平。2003—2018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高质量发展水平逐步增强,由2003年大面积的低质量发展水平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下等质量发展水平。在高质量发展子系统中,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经济活力水平停滞不前,始终维持在经济活力不足的状态,十六年以来,黄河流域创新驱动平均水平增长了51.62%,增幅较大;而绿色发展平均水平经历了“中下等-中上等-中下等”两阶段变化,但总体呈增长趋势;人民生活和社会协调平均水平缓慢上升,均上升了一个等级,分别由中等人民生活水平提升至良好人民生活水平、社会轻度不协调水平提升至社会初级协调水平。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方面。研究结果显示,2003—2018年,黄河流域各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逐年提升,由2003年大面积的初级协调发展转变为2018年大面积的中级协调发展,大多数内蒙古地区及黄河以南中下游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已提升至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空间自相关性方面,就全局而言,黄河流域考察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发展关系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存在较弱的空间正相关性;就局部而言,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空间集聚特征以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模式为主,局部空间正相关性逐步增强。预测结果显示,2019—2023年,黄河流域大多数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呈现平稳上升趋势,整体发展形势较为乐观,黄河流域各地区预测期内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平均水平分别为0.802、0.807、0.809、0.813和0.816,将能够实现从中级协调发展水平到良好协调发展水平的转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方面。从全局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和城镇化水平均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其影响程度由强到弱排名为:能源利用程度、城镇化水平、水资源开发程度、工业化水平。从局部规律进行分析,能源利用程度是导致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差异化的形成根源。在能源利用程度中,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与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分别表现为负向影响和正向影响,其中,单位工业增加值电耗的影响强度远高于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量对黄河流域74个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影响程度由东向西逐渐减弱;而单位工业增加值电消耗量的影响程度由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逐步增强。综合上述研究分析结论,笔者提出了可能提高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的几点建议。水资源利用方面,工业企业应着力于改进工业产品和生产技术,提升工业循环水处理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用水,最大限度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率和利用效率;政府应狠抓污染源,着重限制农业和工业生产过程中废污水所排放的农药、化肥、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减少中重度污水排放量,同时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将达标后的污水用于水循环和土地灌溉中,实现废水的无害化综合利用与污水资源化。能源开发方面,国家和企业应正本清源,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和科技发展水平,找到可替代不可再生能源的新能源;政府应加强对能源资源开采量和使用量的管控权,要求企业科学合理地使用煤炭、石油、核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深入开展节能减耗的相关工作,削减能源的耗损,加强能源的循环利用,从源头降低能源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城镇化与工业化方面,国家、政府和企业应助推新型工业化与新型城镇化共同发展,企业应坚持以节能降耗、减少环境污染为核心提高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推进新型工业化转型;国家和政府应以人为本,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福利保障政策,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推动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SAR-GWR模型;耦合协调度;驱动因素

学科专业:统计学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内涵研究

1.3.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调推进的路径选择研究

1.3.3 多系统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1.3.4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图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5.1 可能的创新

1.5.2 不足之处

2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动态分析

2.1 研究区域

2.2 经济发展动态分析

2.2.1 经济规模分析

2.2.2 产业结构分析

2.2.3 对外开放程度分析

2.3 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分析

2.3.1 水资源状况分析

2.3.2 土地资源特征分析

2.3.3 生态保护状况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子系统分析

3.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1.1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3.1.2 生态环境保护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3 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3.1.4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5 指标权重的确定

3.2 生态环境保护系统分析

3.2.1 污染综合治理能力子系统分析

3.2.2 水资源可持续能力子系统分析

3.3 高质量发展系统分析

3.3.1 经济活力子系统分析

3.3.2 创新驱动子系统分析

3.3.3 绿色发展子系统分析

3.3.4 人民生活子系统分析

3.3.5 社会协调子系统分析

3.4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关系研究

4.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性评价模型

4.1.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机理研究

4.1.2 耦合协调评价模型及标准

4.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时空分异分析

4.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时序演变特征

4.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演变特征

4.3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4.3.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4.3.2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3.3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 生态环境与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度的预测

4.4.1 预测模型

4.4.2 模型预测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研究

5.1 研究方法

5.1.1 空间自回归模型

5.1.2 地理加权回归模型

5.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选择

5.2.1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影响机制研究

5.2.2 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耦合驱动因素的指标体系构建

5.3 基于SAR-GWR模型的耦合驱动力分析

5.3.1 耦合驱动力全局规律分析

5.3.2 耦合驱动力局部规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研究结论与建议

6.1 研究结论

6.2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上一篇:限额管理论文提纲下一篇:网络技术哲学研究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