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版权保护中对网络用户侵权行为限制——兼谈“三振规则”的引入

2022-11-23

一、网络用户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版权的侵权行为已经发生了新的变化, 即产生了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所谓的网络版权侵权行为是指在网络平台上发生的侵犯版权的行为。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对网络侵权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明确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作为网络侵权主体的法律责任。但是,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并没有明确对“网络用户”进行定义。

我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管理暂行规定实施办法》第三条规定:“用户, 是指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个人用户是指具有联网账号的个人。”该条仅将用户在通过接入网络进行国际联网的用户。而在侵权法上, 网络用户不限于国际联网的范围, 甚至还包括国内联网的和设置局域网的用户。

我国《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第四条和《电信条例》第六十三条所指“电信用户”、“上网用户”, 系指与电信网络传输运营商建立相关电信或互联网服务合同关系, 并按照合同约定向电信或互联网服务商支付服务费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于在实际生活中没有与网络传输服务商形成服务合作关系也没有向其付费上网的公民即其他主体, 绝不是上述两个法律文件所指的用户, 只能称其为一般的“网民”。网络用户的形态有: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

二、网络用户侵权现状

自二十一世纪网络技术的普及应用以来, 我国网络用户人数迅速增加。据工信部2015年第一季度统计, 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近9亿, 移动电话用户总数为12.9亿户, 其中移动宽带用户数达6.4亿户。网络用户数量的增加, 伴随而来的是要求加强对网络环境监督和管理, 但是由于我国现有法律制度在互联网规范上存在短板, 以及网络用户质量参差不齐, 网络版权的保护面临严峻挑战。

根据网络用户的侵权作品来源不同, 笔者认为可以将其侵权行为分为两类:一是网络用户通过网络对传统媒体的版权进行侵权, 即网络用户将传统媒体转换成数字作品在网上进行传播, 其主要侵犯传统媒体的复制权、发行权、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权利。二是网络用户侵犯网络作品的版权, 主要是网络用户转载、上传、改编网络作品等行为。

笔者现就从文字作品、音乐作品和视听作品出发网络用户侵权情况进行分析, 以具体内容来体现网络用户对传统媒体和网络作品的侵权现状:

(一) 文字作品侵权

在互联网时代, 社会大众已经习惯人手一个手机或i Pad, 习惯了轻便快捷的电子书阅读, 而不是带着厚实的书本出行。例如网络小说, 目前存在许多专门的小说网站, 网站对其签约小说享有版权, 但是由于付费购买小说章节或者读者习惯免费阅读, 就有一些网站论坛顺势而生。在正版小说更新之后, 就有一些网络用户在公共论坛上对其进行转载, 一般标明了作品名称和作者笔名, 但是说明小说来源。传统书籍也经常遭受网络用户的侵权, 网络用户一般会将作品转成电子版在公共论坛上上传。笔者认为网络用户的这种行为已经侵犯了该作品的复制权, 损害了权利人的利益。

(二) 音乐作品侵权

在音乐作品只以磁带、CD等为载体进行发行销售时, 网络用户会在一些公众平台上上传MP3等格式的音乐作品。而在当前数字作品发展时代, 网友为了恶搞或者感兴趣的目的而对音乐作品进行肆意改编。例如, 网友将流行歌曲《情人》改编成二人转、《那些年》改编成《那些白》等分享在网络上, 这些改编行为都侵犯了著作权人的权益。

(三) 视听作品侵权

由于相关软件技术的普及、简化, 以及相关工具的获取方便、快捷, 许多网友出于搞怪娱乐将一些视听作品进行改编, 并将改编后的作品分享在网络上, 例如胡戈将陈凯歌的《无极》改编成视频《一个馒头引发的血案》。对于视听作品的改编, 网友主要是对一个或多个影视作品进行剪辑并重新进行配音, 制成新的视频, 笔者认为网友这些行为已经侵犯了作品的改编权。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侵犯他人民事权益的, 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符合我国《著作权法》中合理使用情形, 网络用户不承担责任外。但是, 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网络侵权行为的特殊性, 网络用户的侵权责任难以实现。网络用户侵犯网络版权, 无论是网络用户单独侵权还是和网络服务提供者承担连带责任, 都存在困难, 因此权利人一般都放弃对网络用户的法律责任追究或者是向网络服务提供者追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在确定侵权主体方面, 往往因为网络责任主体众多且分散, 对于个案而言很难确定侵权主体, 同时“法不责众”法律理念一般不会追究网络用户的责任。 (二) 在侵权取证成效方面, 因为网络侵权的即时性以及对网络技术水平的要求, 基本上对于证据的获得和保存存在很大难度。 (三) 在侵权责任实现方面, 因为网络用户的分散且经济条件决定, 对于个案的责任承担和损失赔偿很难实现, 而且诉讼成本高, 对于权利人来说得不偿失。

三、“三振规则”的引入

“三振规制”又称“逐级响应”, 本质上属于应对网络环境中作品非法分享行为的版权保护机制。[1]2009年9月15日, 法国首先通过了“三振规则”法案, 对其打击网络盗版了产生巨大作用。鉴于法国的成功实例, 之后世界上多个国家如英国、新西兰、日本等国纷纷效仿, 也在其国内推动“三振规则”法案的颁布与实施。

“三振规则”版权保护机制的运行分为三步:第一步, 如果网络用户非法分享作品, 网络服务商会向该用户发出通知, 对该用户进行警告;第二步, 如果该用户在接到通知后再次实施非法分享行为, 网络服务商会再次发出通知;第三步, 如果网络用户在接到第二次通知后仍然不停止非法分享行为, 那么网络服务商就有可能切断该用户的网络服务。[2]

“三振规则”版权保护机制的目的并非切断用户的网络服务, 而是通过不断发出警告通知, 向实施非法分享作品行为的网络用户提示侵权风险, 最终实现终止非法分享作品行为、保护版权人利益的目的。就此而言, “三振规则”版权保护机制对网络用户的教育意义显然大于惩罚意义。

如今我国网民数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一, 网络版权侵权问题在我国越来越严重。尤其是P2P下载在众多网络盗版问题中显得尤其普遍, 根据统计, 中国在亚太区P2P侵权下载数量列第二位。[3]2012年, 全国地方法院共收知识产权民事一审案件件, 其中著作权案件为件, 而涉及互联网著作权纠纷案件数量近年来又占全部著作权案件的60%左右。[4]我国以上的这些现实条件也决定了我国应该采取有效措施来预防网络用户侵犯网络版权。

总之, 在数字化时代下, 由于传统版权保护措施对网络作品的版权保护具有一定的滞后性, 如何及时、有效地保护著作权人的权利是目前各国法律所需要实现的一个目标。在我国采用“三振”规则来限制网络用户的权利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网络盗版、非法传播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的行为时有发生, 使得网络版权的保护面临严峻的挑战。虽然我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规定了网络用户和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网络侵权责任, 但是由于网络侵权的特殊性, 实现网络用户对版权权利人侵权责任的承担难度较大。因此, 本文中笔者主要从网络用户对网络版权的侵权现状出发, 来说明引入“三振规则”来限制网络用户的行为的必要, 以此在根源上避免网络用户侵权行为的产生, 从而实现网络版权的保护。

关键词:网络版权侵权,网络用户,三振规则

参考文献

[1] 陈绍玲.“三振出局”版权保护机制设计研究[J].中国版权, 2014 (4) :19.

[2] 同[1].

[3] 互联网版权、盗版数据统计[EB/OL].http://www/soft6.com/news/200910/28/15652.html.

[4] 杨维汉.最高法出台司法解释加强网络环境著作权保护[EB/OL].http://www.chinacourt.org/index.php/article/detail/2012/12/id/807913.shtml.

上一篇:人本管理和谐治校下一篇:浅谈历史教学中的记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