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美术高考后学生的焦虑感

2023-02-08

从事美术教育多年, 也担任了多年班主任, 带了多届美术高考。从历年来美术高考后的情况来看, 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容乐观。美术高考后到成绩揭晓大约需要20天左右的时间, 这一时段是学生心理波动最大的时候, 焦虑感一直伴随其始终。这种焦虑感由一个个的个体组成一个团体, 在整个班级体形成一种强大的压抑感, 如不及时进行引导, 将造成严重后果。作为一名在一线工作的班主任、美术课教师, 我深感其责任重大。因此, 对学生的引导极为有必要。

首先, 分析一下学生焦虑感形成的原因。第一, 美术考试后, 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是一大诱因。同学间的相互讨论涉及到考试的题目、作画时间、作画过程、作画表现方法、作画结果, 许多考生会从中发现自己这样那样的不足, 例如审题出了问题, 或老感觉自己没别人画得好等。学生老是会想:我到底能不能考上?于是, 等待成绩的日子就是焦虑的日子。第二, 家庭对学生寄予了厚望, 使学生生活在压力中。学生老是会想, 我万一考不上该怎样见江东父老。第三, 个人因素, 学生的心理素质很重要。心理素质好的学生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 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化课的学习上来。但是, 学生年龄尚小, 纵然是心理素质较好的学生, 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焦虑, 毕竟考分还没下来。

其次, 学生的焦虑表现在那些地方呢?第一, 课堂上精力不集中, 漠视文化课的学习。上课无精打采, 觉得美术考试成绩还没揭晓, 没有必要学文化课, 万一术科没上线, 学了文化课也是白学。第二, 课后烦躁, 说话语气火暴, 行为异常, 爱发脾气, 自我控制能力减弱。比如:无原由的表现出坐立不安, 突然高声大吼, 与他人交流不注意文明等。第三, 情绪落差大。情感变化快, 上一秒还是阳光灿烂, 下一秒就可能阴云密布, 让人捉摸不透。

再次, 学生的焦虑感一旦任其自由蔓延, 那造成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比如, 导致文化课成绩的下降;比如, 学生之间的矛盾;比如, 师生之间的冲突等。因此,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 开展争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很有必要。

最后, 如何对学生进行引导呢?第一, 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高考的确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 但并不是说只有考上了才是人才, 人生才美好。适当降低自我期望值, 多点自我激励, 不要把高考当作人生惟一的出路, 应看到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成材。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角度的。即使没有考上, 作为高中生, 多数已经成年, 应该勇于承担这样的后果。何况成绩还没揭晓, 谁又敢认定谁没考上呢?第二, 淡忘考试。考试已经成为过去了, 没必要再对考试中的某些细节反复回忆, 反复谈论。时间不可能倒流, 即使某个地方画得不够完美, 也不可能再去画。第三, 开展一些活动, 转移学生注意力。比如, 主题班会, 文娱晚会, 体育比赛等。第四, 及时与家长沟通, 和家长一起共同引导学生。避免由心理问题产生的行为问题。

著名的心理学家爱丽恩指出:“人的认识直接影响情绪, 错误的或不现实的认识会导致异常的情绪反应, 进而产生各种身体和心理病症, 如果矫正了认识, 就能改善情绪反应并消除焦虑症状。”不论是对自我还是外界事物都应有正确的认知方式。首先要对自己潜在能力以及在集体中的位置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次要学会认识事物的主流。用科学的方法认识事物, 会避免盲目的焦虑。美术高考, 对学生是一个转折点, 因为它将决定学生是否能参加文化课的考试;对教师也是一个转折点, 因为一届高考过后又是新的一个挑战, 不仅要总结教学经验、审视教学不足, 而且要解决好学生当前的各种问题, 消除焦虑感, 帮助学生度过等待成绩的难熬岁月。

摘要:从事美术教育多年的经验告诉我:对学生而言等待美术高考成绩的日子何其难熬, 焦虑感一直伴随到成绩揭晓。分析学生焦虑感形成的原因及其表现, 积极引导学生用科学方法认识事物, 消除焦虑感。

关键词:美术高考,学生,焦虑感,引导

上一篇:新形势下基层医疗机构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下一篇:普法育德结合共树社会主义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