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常规工作总结

2022-09-03

忙碌的时光虽然匆匆,但不虚度,无论是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我们应当对自身的工作进行反思。通过工作总结的方式,详细记录自身的成长,可促使我们认真、全面的了解自身,改进自身的工作方式,提升自我,在往后的工作之路上,不断成长。今天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了关于《幼儿园常规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第一篇:幼儿园常规工作总结

幼儿园中班常规总结

幼儿良好的常规包括:进餐、睡眠、上课、盥洗、穿脱衣服等十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根据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础素质全面发展。为此,特制定相应常规方案,使本班幼儿养成良好的常规。

一、晨间与离园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将自己的衣物整齐地放在固定的衣橱里。

4、积极参与区域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5、担任值日生时认真完成任务。

二、早操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冬天不怕寒冷,积极参加锻炼。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听音乐节奏做操,精神饱满,情绪愉快,注意力集中,动作协调,努力达到锻炼目的。

4、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5、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

6、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

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三、入厕

1、上厕所时不拥挤,会排队。

2、会自己拉裤子,大便好后会自己擦屁股。

3、不随地大小便。

四、集体活动

1、能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工作,如入厕、洗手、教玩具、幼儿学具的选择。

2、积极参加教育活动,心情愉快。

3、注意力集中,乐于动脑、动口、动手。

4、与老师、同伴分享活动经验。

5、写、画姿势正确,握笔姿势保持正确。

6、活动结束后,主动整理活动材料,物归原处。

五、盥洗

1、学习洗手、漱口的方法,懂得水的宝贵,会节约用水,在洗手时不玩水,不把别人和自己的衣服弄湿。人多时学会排队等候。

2、需要老师帮助时,能有礼貌的开口请求帮助。

3、能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人多时能自觉的排队打水,排队期间不用水杯打闹、不玩水杯。

六、户外活动

1、整理好自己的服装,冬天不怕寒冷,积极参加锻炼。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4、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

5、大班幼儿能自己组织小型多样的体育游戏。

6、在教师带领下,积极参加劳动、散步、自由活动等其他户外活动。

7、正确使用器械,注意爱护,用完后帮助老师将玩具、器械、

材料放回原处并摆放整齐。

七、游戏活动

1、知道增减衣服,身体不适主动报告。

2、值日生协助老师准备好器械。

3、在指定的范围活动,兴趣浓厚,活泼愉快,学习和提高动作技能,会利用器材锻炼身体,具有基本的自我保护能力。

4、遵守规则,活动时不乱跑,不喊叫,不打闹、不做危险动作,不玩危险游戏。

5、喜欢参加各项体育活动。

6、各种基本动作自然协调,姿势正确。

八、午餐

1、餐前认真洗手,正确使用肥皂,冲洗干净后对准水池甩三下,最后一个幼儿关好水笼头。

2、正确使用餐具、养成文明进餐的良好习惯,进餐时不大声讲话,不随便说笑打闹,咽下最后一口饭再站起来。主动整理好自己的餐具,收拾食物残渣,

3、专心进餐,不挑食、偏食,尽量不掉饭粒,保持桌面干净。

4、餐后用毛巾擦嘴,然后去盥洗室洗手、漱口。

5、积极参加餐后游戏。

九、 午睡

1、稳定情绪(睡前小故事、轻音乐等),懂得午睡对身体有益。

2、安静进入寝室,铺平被子,放平枕头。

3、按顺序穿脱服装,并叠放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

4、盖好被子,闭上眼睛,安静入睡,保持正确睡眠姿势(右侧卧或仰卧)。

5、不带小玩物上床,不东张西望,不蒙头睡,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6、早醒幼儿可进行安静活动,不出声响,不影响同伴。

7、按时起床,不拖拉,学习整理床铺。。

十、离园

1、离园时,带好自己的物品,整理好自己的仪表,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

2、离园前把玩具、椅子、材料收放整齐,归位,整理好活动环境。

3、主动向老师、小朋友及其它家长道别。

4、不独自离开幼儿园,不跟陌生人走。

第二篇:幼儿园常规工作小结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大致包括晨间活动、室内学习活动、户外活动、餐前活动、午睡、过渡环节、区域活动、离园活动等几大块的内容。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活动都蕴含着教育的功能和价值,教师只有切实关注幼儿的一日生活各环节,才能全面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真正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一、入园活动(含晨间活动) 1.教师值班巧安排

主班教师迎园(若是使用机器刷卡教师可携带人数清点记录表,即可实际了解班内幼儿来园情况又能记录个别幼儿需要注意的事项);副班教师在班内带便签走动值班,一是便于观察幼儿在区角活动的情况并记录,二是能迅速处理班内幼儿出现的突发状况;空班教师门口值班,负责带领个别幼儿如厕,也可引导可视范围内爱边走边玩的幼儿及时走到本班教室,另外第一时间处理楼道中幼儿的突发状况。

2.幼儿活动重总结

晨间活动结束前十分钟,教师组织各区角内幼儿整理好相关材料,分组小结“你发现了什么?你和你的同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儿?遇到了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问题等等”副班教师继续跟踪记录并对晨间活动进行总结。

(幼儿表达交流的过程中不但会有二次收获,同时也支持幼儿分享经验向同伴学习;能有效的稳定班内幼儿的情绪,为接下来的活动做好准备)

二、生活活动

1、饮水活动

可男女生分组也可根据桌号分组,结合生活区大小来决定即可。

(幼儿排队位臵和喝水位臵固定好,既能让幼儿有序取杯、接水、喝水、放杯,也能省去喝水时地面湿滑面积过大的现象)。

结合班级布局,布臵生活区(喝水)位臵:如图: (A接、B等、C准备)

2.如厕

主班教师陪同男生、配班教师陪同女生。

为了解决小男生如厕时经常出现的拥挤、多人同用一个便池或者推搡打闹等情形出现,可以根据蹲位数量确定每轮如厕人数对应使用,逐轮次完成。可以遴选小组长,临时管理本轮如厕人员。突出幼儿自我管理,教师角色退后。

三、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时,主副班教师尽量在场地对角站位,避免遮挡,确保全班幼儿都在教师的可视范围内。

1.提示到位。发出语言指令提示幼儿“上下楼梯排好队,不推不挤靠右行”,确保上下楼安全。大班幼儿可轮值当小小带队员,负责提醒和带领幼儿上下楼,树立幼儿的榜样意识。

2.明确规则。活动前,师幼借助小儿歌的形式共同熟悉规则,确保游戏中幼儿的安全。比如说:“玩滑梯要注意,不推也不挤,千万不能头朝下、做好扶好腿伸直、呲溜一声滑到底”。 3.职责分清。

准备。早操(或活动)前,空班教师提前清理场地并准备好相关器械、主班教师积极鼓励幼儿参与活动,比如讲清早操要求选取早操小明星、教师与幼儿击掌、幼儿之间相互击掌等,为幼儿全身心投入早操活动做好带动引领。

带操。主班教师和一名幼儿带操(带操幼儿每天轮换,也可由前一日的早操小明星带操,提高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副班和空班教师协助配合。

组织。早操(或活动)组织时,充分利用口令、手势养成听从指令有序活动的良好习惯,减少不必要的管理行为。

四、集体教学活动

1.教研提升。建议反复观摩钉盘优质课视频、参与园里举办的听评课活动,听评课选取各领域的典型课、类型课,事半功倍提升把握孩子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的专业素养,渐次提高集体教学组织能力。信息技术应用为后发园所提升最佳助力因素,须深研常用。

2.强化准备。备好课案、准备好相关教具、学具,集体教学所需技能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活动前支持孩子做好充足经验准备。园所须建设完善的资源体系。

3.师幼互动。

提问注意指向幼儿具体经验,避免无效提问。比如说“小猫喜欢吃鱼对不对啊?这里有5个桃子对吗?”等类似的无意义互动。

称赞幼儿尽量具体到点,杜绝泛泛表扬。比如说“旭旭这句话说得真完整!琪琪认识这么多颜色呀!萌萌是一个有爱心的小姑娘!”等让幼儿真实感受到自己好在哪里!

活动结束前可使用两类信号:一类是视觉信号;一类是听觉信号。这两种信号的灵活使用能提醒幼儿结束手中的工作,为自然、顺利地进入下一个活动做好充分的准备。如视觉信号中一日活动流程表的使用:按照时间及活动的先后顺序,将一日活动流程用图片、照片或图加文的形式展示出来,帮助幼儿理解怎样从一项活动转入下一个活动。听觉信号:活动即将结束时,教师或幼儿可轻摇小铃提醒幼儿活动结束。

五、离园(含离园活动)

1.充分活动。借助离园前二十分钟的时间开展师幼律动、手指谣、快乐阅读、半日回顾等活动,帮助幼儿梳理经验、稳定情绪、友好互动,做好离园前准备。

(小班也可开展穿衣比赛活动等相关活动,既能让幼儿整理的自己的衣帽物品又能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中大班可安排小小值日生,让幼儿一起打扫室内卫生,既能提升主人翁意识,又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还能体会的教师的辛苦,何乐而不为呢?)

2.有序离园。在点名离园前引导幼儿帮助教师整理家长队伍,比如请幼儿齐说“请爸爸妈妈排好队!”在幼儿离园环节教师可引导幼儿齐说离园规则“叫一个走一个,不叫不能走!”确保一卡一人安全有序离园!

第三篇:幼儿园生活常规工作总结

幼儿生活环节包括:来园礼貌、进餐、活动、盥洗、入厕、穿脱衣服、睡眠等多个环节,是幼儿必须遵守的日常生活规则。也就是我们平常经常说的常规。根据我园实际情况,我们在一日活动采用各种形式,帮助幼儿养成良好常规,保证孩子的基础素质全面发展。在学期末我们针对制定的计划和园实际状况采取了相应的评价。现将本学期幼儿的生活常规情况做如下小结:

一、幼儿生活常规现状

(一)礼貌

1.衣着整洁,愉快入园,有礼貌地和老师、小朋友打招呼,与家长告别。 2.乐意接受老师的晨检,会将自己身体不舒服的感觉告诉老师。 3.需要老师帮助时,能有礼貌的开口请求帮助。 4.同伴之间也可以互相帮助、友好相处。

(二)自理

1.小班孩子也能正确叠放自己的衣物。

2.来园离园时家长包办代替现象严重,总是代替给孩子穿脱衣物。 3.大班孩子能够整理自己的物品。

(三)活动

1.有班级孩子喜欢在室内大叫、乱跑,不注意公共场合的形象。 2.上下楼梯能够排好对,右上右下。

2.积极参与区域活动,遵守活动规则,活动后将玩具放回原处,摆放整齐。 3.能协助老师准备户外活动器械。 4.大班的值日生认真负责。

5.户外活动之前的服装整理还需指导提醒。 6.能在指定范围内活动。

7.不太爱护公共器械,如户外活动器械。 8.活动结束,整理材料需提醒。

(四)盥洗

1.有的班级创设的生活环境不太实用。如洗手间,有的班级没有给孩子正确洗手方法的提示。

2.洗手时能有序排队、耐心等待,但洗手方法不正确。 3.有浪费水的现象。

(五)喝水、进餐

1.能够自觉排队喝水。

2.进餐时会有个别幼儿讲话撒饭粒。

3.餐后幼儿的整理不太好。桌面、地面不太干净。 4.小班有的孩子不认识自己的水杯、毛巾。 5.进餐时,基本能正确使用餐具。 6.大部分孩子不挑食。

(六)入厕

1.有的孩子存在憋尿的现象。 2.不会随地大小便。

3.大部分孩子不会掖内衣。 4.入厕后没有养成洗手的习惯。

(七)睡眠 1.有个别孩子不喜欢午睡,甚至还影响别的小朋友。 2.有班级孩子午睡时不脱外套。 3.能够积极协助老师整理床铺。 4.能够按时起床。

二、现状分析

1.教师在活动中要多注意一些细节部分,如游戏时搭建的房子不牢固,致使场面有些混乱;摄的视频材料,不仅要注意整体内容,还要关注视频中的对话,它可能就是影响活动的重要因素;教师组织活动要注意提问的设计,不适宜太泛,思维空间不能太大,应多为选择性等较简单的问题,使幼儿稍一动脑就能回答的问题。

2.情感交流与肢体语言相结合,创造愉快、宽松的心理环境,使常规管理生情并茂。 如多用一些身体的语言如:抱抱他们、亲亲他们、与他们握握手,通过这些与孩子情感交流, 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孩子们会越来越喜欢你,有了感情的基础,这是建构良好常规的基本前提。 3.和孩子一起制定常规

通过不断学习落实《幼儿教育指导纲要》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引导幼儿自己解决问题是让幼儿主动发展的好机会,在每次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仅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力,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责任意识。还孩子一起制定常规,能使孩子们由简单、被动遵守规则转变为自身良好的习惯。

三、采取措施

(一)分清阶段、把握重点。

在学期初就对各班幼儿一年中的常规培养做好定位,分成若干个阶段:初期:以适应、熟悉为主;中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后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二)内容分层、循序渐进。

作为教师都希望把自己的班级常规抓好,但是每班幼儿的特点是截然不同的,要培养千万不可以“一刀切”,更不可急于求成,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应循序渐进。什么常规在什么时候教下去才适当,深入到什么程度才适宜,遇到问题,如何去调整,都应象会计做预算一样有一个统盘的考虑。

(三) 通过相互观摩讨论,寻找成功教学策略。

1.标志法:小班幼儿不认识阿拉伯数字,更不识汉字,记忆的持久性较差,就运用标志引导幼儿分类收拾,中班幼儿可以是图加文的标志图。而大班可以以文字为主,图的标志为辅。

2.游戏法。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的良好手段。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教学游戏对幼儿进行生活常规教育。 3.情景法

3.幼儿的注意力容易转移,对他们感兴趣的东西,他们就容易接受,并且接受很快,反之,幼儿就注意力不集中。

4.观看视频

把幼儿平日里乱收玩具的情况拍摄下来,让幼儿通过观看自己的录象进行思考和讨论懂得爱护和收拾玩具。

第四篇:幼儿园园长一日工作常规

幼儿园园长一日工作常规 晨间接待:

1.以饱满热情的精神状态向老师、幼儿主动问候,并亲切接待幼儿家长。

2.监督各班教师晨检情况,关注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 早操检查:

检查评比各班的出操,做操情况。(各班幼儿和教师做操动作规范情况)巡视全园各班工作:

1. 班上生活管理:了解各班级常规,幼儿生活习惯的培养等。

2.卫生安全管理:抓好卫生安全及膳食管理工作。

3.检查班级卫生消毒情况。

4.了解各班级幼儿出勤人数,及时了解未到园幼儿的情况并与家长沟通。

5.了解幼儿的进餐情况,观察了解进餐常规、早餐质量及饭后游戏情况。

6.认真观察、记录、分析教师执行各类教育活动计划的情况。深 入班级、看课、推门听课。随时了解每一位教师的活动,认真观 察、记录、分析教师执行各类教育活动计划的情况,检查指导 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及时了解幼儿的活动情况、学习情况 及常规情况。

7.处理和解决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巡视午睡:

1.巡视,了解各班午睡起床环节和常规培养情况。

2.巡视值班教师的工作情况。

其他工作:

1. 检查幼儿饮食、饮水卫生安全。

2. 抓好厨房的营养卫生监督,做好食物卫生安全工作。

3.定期倾听家长、教职工人员对伙食的意见,并及时改进。

4. 检查园内安全设施。

5. 检查教师的工作规范。

6. 及时处理解决好教工及家长和幼儿中出现的问题。

7. 做好新生招生工作和分班工作。

8. 不断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接待家长:

接待家长,解决一些突发事情,以及幼儿离园情况。 离园检查:

幼儿园安全卫生检查。

幼儿园园长

一日工作常规

二园2014.2.17

第五篇:幼儿园园长工作一日常规

1、早晨到园,检查园舍、周边环境有无异常,大型玩具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2、检查早班教师打扫卫生情况、到位情况及幼儿接待工作。

3、晨间登记工作,督促老师上课。定期更新班级定员表,点名册。

4、检查幼儿伙食购买情况,每周一更新食谱,及时处理因饭菜质量引发的问题。

5、深入课堂,了解、指导各班教学活动情况,主要检查金脑教学及了解其他课程是否按计划开展。

6、处理日常事务。每月1-5日收费,6-10日开支总账。

7、检查中午幼儿接送情况。

8、检查幼儿进餐情况,督促教师照看好体弱幼儿。

9、检查幼儿午睡情况,值班老师值班情况。

10、检查各班教室卫生情况,及毛巾、餐具清洗、消毒情况。

11、处理日常事务,业务学习及指导教学。

12、准备放学,与幼儿家长交流了解幼儿一日在园情况,听取 家长意见。

13、检查下午幼儿接送情况。每周五发反馈表,月末收发评价表。

14、检查督促教师打扫卫生。

15、整理一日事务,开会总结,并准备第二天工作安排。

上一篇:幼儿园肺炎应急预案下一篇:幼儿美术教育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