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输管道工程质量成本控制探析

2023-01-27

随着国家宏观调控的逐步深入, 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势头将持续, 固定资产投资将受到抑制, 不可避免的造成建设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投标价格将会逐步降低, 承包商为了降低成本, 减少投入造成质量风险增大, 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有增高趋势, 但被施工单位忽视, 未引起足够重视。长输管道工程由于受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大, 干扰因素多, 如何处理好质量和成本的关系决定着工程建设的质量和企业的形象。由于忽视质量或质量控制不严造成的大量返工的事件时有发生, 轻则造成成本大幅度增加, 重则造成项目亏损甚至重大质量事故。因此, 削减质量成本, 提高项目效益就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就长输管道质量成本控制进行如下探析。

1 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内涵

质量成本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满意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满意的质量造成的损失。质量成本包括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损失成本、外部损失成本, 有时还包括外部质量保证成本。对长输管道施工企业来说, 内部损失成本是指管道及附属设施交工前出现质量问题而造成的损失, 以及为处理质量故障所发生的费用之和。如:废品损失、返工损失、停工损失、二次征地费用等等。外部损失成本是工程交工以后 (保修期内) 在业主使用中管道及附属设施发生质量问题而产生的返修、返工等费用。预防成本是指为保证施工质量稳定、施工质量提高、减少各工序施工质量问题损失而采取的措施所发生的费用。如:质量体系建立及运行所需的质量检查、培训、供方调查、质量改进、QC活动、质量审核等相关费用。鉴定成本是指为掌握产品符合性质量的情况, 特别是为了了解或监测采用新工艺或某一重要工序施工质量所发生的费用。如:各种原材料送检或半成品检验费用、设备维护和校验费用、实验材料费用和人工劳务费用等。

2 质量与成本的辩证关系

质量与成本是相互影响、相互矛盾的。过高的追求质量会提高成本;反过来说, 质量不合格而进行修复或整改, 也必然造成成本上升, 最终也达不到成本控制的目的;另外成本控制, 应以满足质量为提前, 如果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一方面会发生返工或整改带来的一系列费用, 就违背了成本控制的最初目标, 另一方, 施工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 成本控制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所以说, 成本控制要以满足施工质量为前提, 但又不能特意追求过高质量为目标, 应在追求合格产品的基础上, 做好成本控制, 减少浪费, 达到企业和社会效益的最佳状态。

非一致性成本是指因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损失, 为了减少或防止非一致性成本的发生, 就一定要加大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的越多, 发生非一致性成本成的可能性就越小, 甚至会杜绝。当然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并不是没有限度, 盲目的、没有限度的投入也会造成成本的增加。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只是为了减少或防止非一致性成本的发生, 也是以满足施工质量为前提, 而非特意追求过高质量为目标。

3 常见长输管道质量问题分析

(1) 焊接一次合格率低 焊接一次合格率是长输管道质量控制的重点, 同时也是施工当中造成成本增加的重要环节。焊接过程中出现返修口, 为了返修焊口, 机组势必要派遣若干人员和设备, 这样就会影响主体施工的正常进度, 特别是对山区施工的小机来说, 人员和设备有限, 返修施工时会造成整个机组的停工。焊接一次合格率越低, 所造成的返修成本或割口成本就会越高。在现有的施工技术条件下, 提高施工人员质量意识及技术水平, 做好焊口预热、焊条烘干及焊条保温等技术保证措施, 努力提高焊接一次合格率, 降低返修或割口造成的成本增加, 是管道施工单位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2) 防腐层损伤防 腐层损伤会造成极大的管道腐蚀风险, 降低管道运行寿命, 同时也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 根据防腐施工技术规范规定, 直径小于30mm, 防腐层损伤深度小于总厚度50%的用补伤棒、粘弹体和补伤片补伤, 直径大于30mm, 防腐层损伤深度大于总厚度50%的损伤补伤除了上述材料外, 上面还要包覆防腐带, 这就相当于额外增加了若干数量的防腐焊口, 由此造成了防腐材料、人员和设备等方面的损耗, 直接造成了施工成本的增加。防腐层损伤一般是在装卸过程、运输过程、布管焊接过程和管道回填过程中对防腐层的摩擦和磕碰造成的, 因此怎样减少这几个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 就成为管道质量成分控制的关键所在。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研究制定了若干保护防腐层的管理办法, 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实行工序交接制度, 明确责任划分。项目部根据工序交接单判定防腐层损伤责任所属单位, 依据现场发现的防腐层损伤大小和数量, 判定处罚金额数量, 依据所有机组质量评比, 给予优胜机组奖励。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提高了机组的积极性, 减少了施工过程中的防腐层损伤, 提高了企业的施工质量, 同时也大大降低了管道施工的质量成本。

(3) 管道浅埋 管道浅埋是管道施工中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 管道浅埋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 管道业主单位非常重视, 在平缓的一般施工地段, 管道埋深控制较容易, 但是在一些特殊地段就不容易控制, 例如:山区、河流、沟渠、沼泽地和鱼塘。出现管道浅埋, 整改非常困难, 需要重新投入大量人员、设备和财力, 这就造成了极大的质量成本。整改时有时需要二次征地, 赔付大量的征地费用, 河流、沟渠重新断流或截流, 沼泽和鱼塘重新抽干水, 管道要小心翼翼的挖出断管, 增加弯头弯管或改变弯头弯管度数等措施增加管道埋深, 施工难度有时比原来施工时的难度还要大, 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耗费的质量成本更是巨大。因此减少或杜绝管道浅埋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重点之一。

(4) 未满足安全距离 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也是施工管控的要点, 如果施工中未按照图纸施工或与地方政府及村民沟通不畅, 就会造成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达不到规范要求。重新调整管道与建筑物、构筑物以及其他管道的安全距离, 由此产生的整改费用, 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5) 防腐层漏点 管道施工中并不上所有的管道防腐层损伤都能够在防腐补口补伤以及电火花检漏等工序中检测出来, 这些“遗漏”的防腐层损伤需要在管道回填以后通过雷迪地面防腐检漏来查找, 通过雷迪检测到管道防腐层漏点定位以后, 在征地有效期内及时挖出该防腐层漏点进行防腐补伤, 如果整改时间点超出征地有效期, 还会产生二次征地费。由此看出, 减少施工中防腐层损伤以及在征地有效期内利用雷迪地面防腐检漏及时找出“遗漏”的防腐层损伤并及时整改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6) 管道变形 管道严重变形俗称管道瘪管, 也是一种严重的质量事故, 一般是由于管道受到巨大外力使的管道产生严重变形引起的, 另外管底存在巨大孤石, 在管道上水试压过程中, 在重力作用下也会使管道与巨大孤石接触的部位产生瘪管。管道瘪管会严重影响管道通球, 输送介质也会消减瘪管处的壁厚, 影响到管道运行安全及寿命。管道产生瘪管必须要进行整改, 把瘪管处进行切除更换, 由此会额外产生巨大的进地征地费、误工费、人工费和设备费等, 甚至会影响到企业声誉, 因此防止管道瘪管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7) 顶管施工, 公路、铁路路基下沉 管道施工中会穿越众多的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 穿越这些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 施工单位一般采用顶管穿越的方式通过, 顶管穿越如果土层支撑性能不好, 易塌方, 技术保证措施不到位, 就会造成路基下沉, 路面塌陷。对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处进行处理会产生额外的费用, 因此管道穿越铁路、省道、国道以及高速公路等等级公路时, 防止路基下沉及路面塌陷而产生的质量事故也是管道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8) 管口不封堵 管口封堵不及时也会造成质量事故, 例如在山区沟下焊作业时如果管口封堵不及时, 下雨会使大量的泥沙进入管道, 使管道“灌肠”。清理管道内大量的泥沙会产生大量人工费用, 如果泥沙进入管道较长, 还需要把管道焊口割除进行清理, 清理完毕以后再重新焊接, 由此产生的费用更大。因此防止管口封堵不及时也是管道质量成本控制的要点之一。

4削减管道质量成本的主要措施

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经过多次调查研究总结以下几个方面。

(1) 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项目部配备足额的质量管理人员, 结合本项目部工程管理特点, 明确相关人员及部门的职责和权限, 岗位职责细化到个人, 避免出现“三不管”和“乱插手”现象。编制各工种作业指导书、各种程序文件和各种管理办法等指导和规范施工机组及员工的行为。明确项目部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按照部门和作业机组, 分解质量目标, 下达任务, 并使其具有可测度性, 及时了解施工机组质量情况, 当机组质量有下滑趋势时, 组织机组召开质量问题分析会, 查找问题原因, 制定纠正和防范措施, 使施工质量处于可控状态, 避免施工质量失控而造成管道质量成本的升高。

(2) 选择合适的工艺设备俗话说“好马配好鞍”, 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 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做出优秀的产品。对管道施工也说, 如果没有好的、适宜的设备, 再好的技术人员也不能保质保量地焊出合格的焊口, 组对不出好的管口……。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根据地形和气候特点, 选择适宜的施工工艺和适宜的施工设备。例如:焊接方面, 在多风季节, 选择抗风性较强的焊条电弧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的焊接施工工艺;在少风季节, 选择抗风性能差但焊接速度快的熔化极气体保护焊+自保药芯半自动焊焊接施工工艺, 这样选择适宜的工艺, 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 同时也有效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在资源配置方面, 根据地形特点, 在地形比较平缓, 适宜大型设备行走的地段, 使用移动焊车进行焊接;在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自制爬犁, 配备发电机及焊机, 这样的设备体积小, 重量轻, 满足沼泽地以及山势较陡的山区施工。选择适宜的设备, 既可以满足进度要求又能满足质量要求, 同时也有效的控制了管道质量成本。

(3) 提高员工质量意识人是活动的主体, 施工要靠人去实施, 质量要靠人去保证, 另外质量管理不是某几个人或某个部门的事, 需要各个环节的密切配合, 需要全员的共同参与, 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 就会导致质量管理运行不畅, 甚至质量事故的发生, 为了减少质量事故的发生, 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必须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 开展针对性的层次化质量培训,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 提高全员技术水平。

(4) 注重发挥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项目部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完善机组及分包商质量业绩考核制度, 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制度, 完善项目部质量绩效考核及奖惩管理办法, 定期对机组、员工及分包商进行考核, 机组奖金与质量成本挂钩, 分包商考核与施工质量挂钩, 奖罚分明, 充分调动机组、员工及分包商的积极性, 使质量管理健康有序运行, 提高施工质量, 减少质量事故发生, 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5) 加强施工生产质量管理的过程控制项目部从“人、机、料、法、环”方面加强过程控制, 制定各种措施消减质量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消减“低老坏“的“质量通病”, 重点关注关键工序、薄弱环节的质量管控能力。从事后整改, 改为事前预防、指导, 事中检查控制, 事后验收的施工管理过程, 减少质量事故发生, 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6) 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 管道三公司西三东项目部利用“3+N”网络化管理平台, 每个月对所有施工机组的施工质量成本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对施工成本投入的月度对比, 可以较直观地看出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增大时, 非一致性成本就会减少, 甚至不发生。当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减少时, “不合格品”就会出现甚至增多, 直接造成非一致性成本增加。通过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 可以总结质量缺陷的性质、类别, 以及发现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原因, 便于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避免质量缺陷重复产生造成质量成本增加的现象发生。由此可见开展月度质量成本分析也可以有效及时的降低管道质量成本。

5 质量成本投入与效益平衡分析

谈到投入, 很多人认为只要增加投入就会增加企业的成本, 减少收入和利润。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也是表面的。质量成本投入是一种企业发展良性的增益的投入, 不应该是企业的负担, 不是简单的成本增加。它是一种特殊的细分的专业的投资, 短期内其产生的效益不像通常的成本控制那么明显, 它只能直接体现在施工质量的提高上, 从哲学的角度看, 任何一对矛盾都可找到最佳平衡点;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质量成本投入也并非越多越好。投入一旦超过某个限度, 就变成一种浪费, 一种盲目的投入。因此我们倡导一种必不可少的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 质量成本投入要以满足施工质量或设计要求为目的, 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优化和最大化。

总的看来, 企业进行合理的质量成本投入会起到四两搏千斤的作用。这可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来分析。

(1) 经济效益分析一般来说, 只要经济效益大于或等于质量投入成本, 质量成本投入都是可行的。我们可以利用下面的公式来说明质量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

式中:Se—质量成本投入的经济效益;ΔC—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差额;C1、C2—增加质量成本投入前、后的经济损失;ΔP—增加的质量成本投入;P1、P2—质量事故发生前、后的质量成本投入。

当Se>1时, ΔC>ΔP, 说明质量成本投入的小幅度增加使质量事故的经济损失大幅度下降。这种情况下, 增加一定的质量成本投入, 表面上看起来增加了不能直接产生利润的生产成本, 但实际上却大大增加了经济效益。从质量管理水平先进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实践来看, 得出的统计分析结论是, 质量成本投入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可达投资额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 认为增加质量成本投入会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想法是错误的。企业要提高经济效益, 就必须投入一定的资金到质量管理中去。

合理而必要的质量成本投入的直接结果是, 企业不发生或减少质量事故损失、材料损失、设备租赁费损失、人工费损失和施工时间等损失, 并通过减少这些损失, 给企业增加经济效益。

(2) 社会效益分析当Se<1时, ΔC<ΔP, 说明由质量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的减少, 是以过高的质量成本投入为代价的, 仅从经济效益上考虑是不合算的。但这并不意味着质量成本投入是不必要的, 而意味着需要调整优化质量成本投入的结构和方向, 加强对质量事故产生的预防和质量管理的控制, 以达到合理投资、高效使用的目的。从企业发展的未来和服务社会的长远角度来看, 适宜的加强和优化不直接着眼于经济效益的质量成本投入, 有利于促进施工质量, 有利于促进创新, 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减少返修或返工带来的施工成本增加, 进而提高企业的市场声誉、市场竞争力和社会效益。

6 结语

综上所述,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在中标价格逐步降低, 利润空间逐步减小, 质量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时有增高的情况下, 施工企业可以通过建立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 选择合适的工艺和设备, 加大人员质量培训力度, 加大绩效考核力度, 加大质量过程控制, 开展月度成本分析, 适宜增加质量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的投入, 可有效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降低长输油气管道施工诸多影响因素, 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项目整体效益。

摘要:本文介绍了质量成本的概念和内涵, 分析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总结了质量成本削减措施, 提出了质量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与项目效益的平衡关系。大量实践表明, 虽然长输油气管道影响因素多, 质量风险大, 但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加大培训力度, 适宜加大质量预防成本和鉴定成本投入, 可有效提高项目施工质量, 降低质量成本, 提高项目效益。

关键词:质量成本,控制措施,长输管道,项目效益

参考文献

[1] 曼昆.经济学原理 (第二版) 上册.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12.

上一篇:论在数字出版时代如何培养、提升校对人才的职业能力下一篇:核电站用轴流风机抗震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