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香茶趣范文

2022-05-16

第一篇:茶香茶趣范文

谷雨茶香溢

山县四道“文化盛宴”越做越“丰盛”

近年来,湖北省英山县牢牢把握先进文化发展方向,加快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着力打造毕昇文化、黄梅戏文化、茶文化、群众文化四道“文化盛宴”,文化精品迭出,好戏连台,为“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别山生态旅游名县”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

毕昇文化:英山是我国四大发明家之一毕昇的故里。近年来,英山县围绕毕昇做文章,巧打“毕昇”牌。省、市有关专家、学者,先后在英山县召开了三次毕昇研讨会,撰写论文20余篇,连续4次参加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编辑出版了首期《毕昇研究文集》,毕昇研究工作已引起东亚科学史图书馆、韩国、菲律宾、德国等国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使毕昇故里———英山县的知名度走向全国,走向世界。该县还先后建起了毕昇纪念馆、毕昇森林公园、毕昇广场和毕昇大峡谷漂流,全县以毕昇人文资源命名的品牌达100多个。由马民权、张渐秋、涂耀坤合著的电视剧本《传奇毕昇》初稿已完成,得到了省内文史专家的首肯。

黄梅戏文化:英山的地方剧种以黄梅戏、大别山民歌为主,特别是黄梅戏剧种在英山得到了发扬光大。英山县黄梅戏剧团创作演出的大型现代黄梅戏《银锁怨》演进中南海、人民大会堂,《天堂梦》获得湖北省“五个一”工程奖。《天职》去年以来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6次播出,首开了湖北省县级剧团精品剧目在央视展播的先河。

茶文化:英山是中国名茶之乡。英山茶叶,传承千年。早在唐代,英山的“团黄”、“圻门”就与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作为贡品送往长安。从1992年至今,英山县已连续举办了17届茶叶节,每届茶叶节以突出名茶之乡的茶乡特色为中心,举办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活跃了节日气氛,推进了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收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好效果。唱茶歌、跳茶舞、写茶诗、演茶戏已成为茶叶节等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

群众文化:英山以广场文化为抓手,农村基层文化活动日趋活跃。县委、县政府把广场文化活动作为建设文化大县的亮点来抓,丰富了城乡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群众的热烈欢迎。据统计,2006年以来,全县共组织大型广场文化活动30多场次,50个部门、单位参加,演出人员达200多人次,观众达10万人次,基本做到“每月一主题,每周有活动”。县剧团每年在农村演出200余场,电影公司送电影下乡2000余场,图书馆协助兴建“农家图书室”80多个,持证读者3175人,文化馆辅导“夕阳红”、“映山红”、“采茶戏”等民间文艺团体文艺节目100余个。文化活动中心每月组织大型文化活动2场以上,每场观众5000余人。每年的元旦、春节、茶叶节、五

一、七

一、国庆等重大节日,全县各地都举办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走进英山:毕昇故里茶飘香

谷雨茶香溢,四月尽芳菲。走进地处大别山南麓的毕昇故里----湖北省英山县,只见山更新,水更秀,茂盛的林木郁郁葱葱,争艳的杜鹃竞相开放。

而更引人瞩目的是满山满园鲜嫩欲滴的春茶。一座座苍翠的茶山,一片片青绿的茶园,仿佛一条条巨大的青龙,磅礴,逶迤,盘旋,婉转,构成如此美丽的画卷。

更美丽的画卷,是茶山茶园中显现和展示极富神韵的动感。在殷实土地上沐浴岁月沧桑的茶山茶园,又宛若浩大无比的天然绿毯,如茵如荫。美丽的采茶女点缀其间,双双巧手,缓缓移动,悄悄忙碌,是深山茶园中最美的风景。茶山茶园中传递的新鲜空气,一丝丝,一缕缕,一股股,一阵阵,流动,飘荡,弥漫着温馨醉人的清香。

千年绿茶,重放馨香异彩

英山是中国名茶之乡。英山茶叶,早有盛名,传承千年。远在唐代,英山的“团黄”、“圻门”就与安徽的“黄芽”并称“淮南三茗”,被选为贡品运往长安,享有“鄂土茶称圣,英茗味独珍”之美誉。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在相当长的历史阶段,这些传统和优势没有发扬光大。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

来,英山大力实施“特色立县”战略,坚持“农业抓特色,特色抓茶叶,茶叶抓质效”的发展思路不动摇,瞄准市场,立足资源优势,把茶叶作为兴县富民的支柱产业。

“跑遍英山县,村村见茶园”,此话不假。英山人民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回报。据统计,全县茶园面积已发展到20.99万亩,茶叶产量2700.9万公斤,系列产值12.15亿元,茶叶产值占农业产值的38%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的40%来自茶叶产业,茶叶产业规模位居湖北前列。英山县先后被国家授予“中国茶叶之乡”、“中国绿茶(名茶)之乡”、“全国重点产茶县”和“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称号,是湖北省政府命名的“湖北茶叶大县”,英山县政府获“中国茶产业发展政府贡献奖”。 茶叶,已经成为英山名符其实的重要支柱产业。

一个“立足英山,辐射全国,内外结合,多头并进”的茶叶产销格局基本形成。北京、济南、武汉、南京、江苏溧阳、苏州等大中城市,英山茶叶有着较好的知名度和较高的市场占有率。现在,英山已成为《全国茶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中名优绿茶基地之一。“色泽翠绿,香高持久,滋味浓醇,汤色清澈”。英山茶叶凭借品质的超凡俗脱,不仅名扬全国,走进各大城市的超市,而且远销美国、欧盟、非洲等40多个国家和地区。

英山人终于发现了祖宗留下的这份“宝藏”,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建设大规模、高标准的茶叶基地,实施精品名牌战略,全力打造“英山云雾茶”品牌。产茶,在“弹丸之地”的英山,又一次重放出氛围浓厚意味深长的馨香异彩。 打造品牌,形成合力活力

“品牌就是走向市场、占领市场的命牌,要把‘英山云雾茶’打造成全省、全国的知名茶叶品牌!”英山县长张树林满怀信心,坚定信念,无限畅想,掷地有声,对茶叶品牌有着深刻而独特的真知灼见。

于是,英山走与科研单位携手合作开发的道路,集中力量主攻名优茶,推进茶叶上档次、创名牌、出精品,坚持一个标准组织生产,一个品牌对外宣传,既做大了茶叶品牌,又促进了茶叶质效提高。

通过招商引资、整合重组、政策扶持等措施,着力培植了一批产业“龙头”,全县有10多家龙头企业和30多家骨干茶场参与了名优茶、大宗绿茶、砖茶、红茶、乌龙茶、精制出口茶生产。县农业银行以服务“三农”为己任,先后积极提供3.8亿元,给予茶叶产业发展强力的信贷支持。县农业局、质监局等部门组织科技人员到乡镇、茶叶企业进行科技服务,积极探索绿色防控体系,全面推广以空中挂灯、园中插板、生物机防为主体的绿色防控体系,并与生态茶园、绿色食品认证的有机结合,促使全县科技兴茶上水平的同时,“英山云雾茶”品质得到不断提升。全县现拥有省级龙头企业1家,市级龙头企业5家,有2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重点加工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茶业十强企业”,有1家企业被评为“湖北省十佳名优加工企业”。2011年4月,组建成立了“英山云雾茶业有限公司”,成为全县最大的绿茶精制加工企业。今年年初,英山县委、县政府高昂创业创新大旗,又果断决策,突出龙头带动,着力打造“茶产业城”,努力把英山建设成为中国茶叶大县和大别山区重要的茶叶聚散地。

“色澄碧而清洌,味馥香而沁芳”。加强茶叶品牌建设,成功地生产出“英山云雾茶”系列名优产品,其先后荣获“湖北十大名茶”、“湖北名牌产品”、“湖北十佳文化旅游名茶”等称号,有效地增强了茶农和企业的质量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空前地提高了全县茶叶的市场竞争力。2009年,“英山云雾茶”荣获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1年10月,被省农业厅认定为“大别山生态名茶”称号,12月份荣获农业部“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英山云雾茶”已成为响当当的标志性品牌,终以“片片绿叶,杯杯香醇”以及“形美、色绿、香高、味醇”的品质特色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村村有茶场,山山出佳茗”。品牌建设带来效益的提升和放大。茶叶,提升了英山在全国的地位,更改变了英山人民的生活。产品销售扩大了市场份额,提高了销售价格,促进了茶农增收,走上了致富之路。全县80%的农民住进了楼房,已建成55个新农村示范村,涌现出乌云山、河南畈、宋家榜、百丈河等依靠茶叶产业发展建设新农村的先进典型,使英山新农村建设走在了全省、全市前列,被誉为“大别山的一面旗帜”。

“一天一斤油,一月一身绸,一年一栋楼”。这是英山茶农种茶致富生动形象的写照。位于鄂皖交界处的杨柳湾镇河南畈村发展茶叶产业,户平茶叶达2.5亩,全村人均纯收入的80%来源于茶叶,成为全县产茶大村。如今,这里家家户户不仅住上了小洋楼,而且垸垸修通了柏油路,成为闻名遐迩的文明新村,村党支部还被中组部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叶雪平,英山县绿屏茶叶有限公司的老总。短短几年内,他以茶为业,开拓创新,在全县建起了第一个集产购销茶于一体的民营企业。目前,总资产达1000多万元,年销茶800多万元。

特色立县:又好又快发展

“加快实施‘特色立县’战略,促进英山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落实向‘中国茶叶大县、湖北山区经济强县、大

别山生态旅游名县’目标迈进的战略举措,是推进英山县域经济特色化、外向化的有效途径,是争创大别山创业创新先锋区的重要‘抓手’。茶叶,已成为英山走出湖北、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一张亮丽名片,承载着英山人民谋发展、奔小康的憧憬和希望。”4月13日上午,在英山县举行“全民阅读活动暨毕昇讲坛启动仪式”上,县委书记陈武斌就弘扬英山“茶文化”发表激动人心的演讲,精彩而又响亮。

“通过专业市场,将英山茶叶市场形成对接,让茶叶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历任英山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四大家”领导高瞻远瞩,达成共识,竭力接力。从1992年开始,英山每年举办一次茶叶节,并将茶叶节搬到武汉、北京,令人大开眼界。500克“英山云雾”茶中的极品,拍出了12800元天价。从1992年至今,英山县已连续举办了21届茶叶节,无不收到了文化搭台、经贸唱戏的好效果,夺取了一次次一年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今年茶叶节,英山县委、县政府以突出名茶之乡的茶乡特色为中心,以“生态茶城·人文英山”为主题,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节促产,以节促销,外拓市场,内兴产业,树品牌,壮支柱”的形式,主办“茶企评优、茶品争艳、茶厂奠基、茶城欢歌、茶节盛典、茶动江城、茶园踏青、茶香远播”一系列内容新颖、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跃节日气氛,致力推进茶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唱茶歌、跳茶舞、写茶诗、演茶戏,已成为茶叶节等重大节日必不可少的一道“文化大餐”。坐落在异峰突起、绵延多姿的山峰中的红山镇乌云山村,利用其自身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建“农家乐”,建茶叶景点,开发“茶叶自采自制”旅游项目,将茶叶产业与旅游完美结合,使昔日名不见经传的穷山沟变成今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茶叶式公园。 “人间四月天,茶叶看英山”。天然优越的生态环境,特色鲜明的茶叶产业,给复苏的英山经济带来空前的繁荣,更给英山人民带来莫大的福祉。

毕昇故里茶飘香。走进毕昇故里英山,人们看见这里不仅有享誉全国的温泉胜景,不仅有风光秀丽的山水奇观,而且更有传奇的特色,丰饶的物产。

第二篇:《茶香四溢》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历史,知道茶的相关知识。懂得包装艺术的一些简单方法。

2.尝试设计造型别致、色彩和谐的茶具、茶叶包装盒,或用粘土或彩泥制作出自己喜欢的茶具。

3.认识设计与学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茶文化,并能大胆、巧妙地对茶叶包装盒、茶具进行设计与表现。

难点: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精神。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有关中国茶文化的图文资料。

(教师)专题学习网页(事先设计好一个集图、文、音、像等信息于一体的《中国茶经》的网页),网络教室(有50台计算机以上,能与因特网相连)。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播放《采茶舞曲》,教师表演茶道艺术,并斟上一杯热茶,让学生观察茶叶在水中的姿态,欣赏茶水的色泽,闻一闻茶水散发出来的清香。请几位学生品尝茶的味道,并交流喝茶的感受。

(2)学生汇报、交流课前通过各种方式了解到的中国茶文化信息,引出学习问题。

教师:很多同学对中国的茶文化很有兴趣,今天老教师将和大家一起,运用网络资源,通过自主探究,进一步了解中国茶文化。

二、明确目标,确定研究主题。

(1)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你准备了解、学习哪一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研究问题说出,教师板书。

(2)教师提供学习网页。

三、网上学习,自主探究。 (1)学生通过网络进行探究。在学习目标的指引下,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充分利用《中国茶经》网页课件,通过超链接等方式大量搜索图文资料,转入不同的知识点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

(2)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提供适当帮助和指导。

四、汇报交流,深化提高。

(1)剖析整理。学生分组,围绕共同问题协作学习,通过收集、讨论、分析和整理,做好向全班汇报交流的准备。(学生可利用复制、粘贴等方法自制演示文稿)

(2)汇报交流。小组之间进行充分交流,及时修改、完善自己的探究成果。

五、发表感受,拓展延伸。

(1)教师学生进入网上留言板,进行在线发言交流。

(2)学生个人留言完成后,认真阅读、思考老教师和同学的留言。

(3)在交流的基础上,根据学习的感受和体会,鼓励学生课后进一步学习,可以以小组为单位画一画记录家乡茶文化的联画,并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水彩笔或蜡笔。 (教师)课件,范作,收集各种茶叶包装盒。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课题。

(1)教师出示普通纸的茶包装(里面装着茶叶),请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这样的包装让人有购买欲望吗?再拿出一个精美的茶包装盒,将茶叶放进去。这样呢?

(2)小结: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能直接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好的茶包装具有收藏价值,也可作为复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

(3)揭题:今天我们学习茶叶包装设计。

二、欣赏与评述。

(1)老教师收集了很多精美的茶叶包装盒,请同学们欣赏。

(2)找一找共同点:文字(茶名、品牌、学生产厂家及简要说明)、图案、色彩。

(3)请学生谈一谈第一印象:美观、醒目、色彩和谐、形状各异……

三、启发与尝试。

(1)讨论设计特点及规律。

①茶包装的文字设计。

主要包括:茶名、品牌、学生产厂名、简要说明。茶包装的文字是设计的重要部分,一个包装可以没有任何装饰,但不能没有文字,正如同一个人一样,他一定有名字。你认为文字设计中哪些文字要醒目?哪些文字可以小些?

茶名、品牌要设计得较大,特别是茶名,而学生产厂名、简要说明可设计得较小。

提问:怎样将文字设计得更美观?(教师可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各种字体)

②茶包装的图案设计。

提问:你打算在茶叶包装盒上设计怎样的图案?

茶叶是一种民族性的产品,可以运用一些具有强烈民族文化气息的图案如:体现茶文化的中国画、装饰纹样、吉祥图案以及民间剪纸、少数民族图案…… 茶叶出产地的风光图片,咏茶的诗意图。

运用学到的点、线、面和几何曲线也是很好的表现方法。

③茶包装的色彩设计。

提问:你认为在茶叶包装盒上什么样的色彩最能吸引你?

注意问题:色彩和整体风格的统一,不能用色过多,否则形成不了色调。 小结:茶包装设计中的文字、图案、色彩等要素是与茶叶紧密相关的,并表现出整体和谐、统

一、完美的艺术特点。

四、创意设计,作业练习。

(1)要求:今天我们来做小小设计教师,用水彩笔或蜡笔设计茶叶包装盒。 (2)学生确定茶名、品牌、学生产厂名、简要说明。

(3)学生作业设计,教师进行针对性指导,对有创意的设计进行表扬和点评,以此来启发其他同学。

五、教师学生共同评价,深入体会。 (1)自评:介绍自己作品的创作过程。 (2)组评、互评和教师评相结合。

六、提供主题,拓展思路。

了解和关注其他商品的包装设计。

第三篇:茶楼何处闻茶香

洪城茶馆文化的嬗变

本刊记者 柳丹(实习)

茶馆是随着商业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兴旺起来的,它是社会的一个窗口和缩影,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

茶馆文化是茶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由于每个地区的文化背景不同,各地区涌现出具有不同文化特征的茶馆,如四川茶馆以综合效用见长;苏杭茶室以幽雅著称;广东茶楼主要是与“食”相结合;北京茶馆则集各地之大成,以种类繁多,文化内涵丰富为特点。据史料记载,南昌摆茶铺,开茶庄也有千年的历史,兴盛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

7月16日,带着对南昌茶馆文化的思索,记者来到了位于中山路百花洲的八一公园内,想听听老人们对南昌茶馆的记忆。在公园里散步的郑老先生告诉记者说:“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南昌茶馆文化味十足,茶道、华筝、香茗、说书……在茶艺小姐的服务下,勾画出一道道令人心旷神怡的风情。高档的茶楼收费一般一泡茶可卖百元以上,一杯茶也可卖20多元。” 在一座取名“九曲桥’”的亭子里,记者看到很多三五成群的老年人在一起聊天。当记者问道:“天气那么炎热,为什么你们宁愿坐在公园里聊天,也不愿进环境比公园好很多的茶馆聊天?”出乎意料的是,老人们的回答竟然十分统一。一方面,他们都觉得现在茶馆装修的那么好,其价位一定不低,不是他们的消费能力所及的。另一方面,有些知道行情的老者告诉记者,“现在南昌的茶馆大都是三四十岁的青壮年去的地方,里面烟雾萦绕,都是打牌和打麻将的人,已经不再是十几年前的茶馆了。”老者说完,不无遗憾的叹了口气。 很多熟悉内情的人都知道,南昌的传统大众化茶楼已经是日暮西山,曾经轰动一时的“自在轩”、“大观园”、“大红袍”、“福鼎”等众多大众化茶楼这几年已相继陨落。7月17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原来的福鼎茶楼如今已经变成了“天美名灯世家”,原来的大观园茶楼换成了“雷氏外语培训”,而曾经号称是“亚洲第一”的自在轩茶楼则摇身成了旺中旺超市。大部分在开门经营的茶楼现状也不容乐观。下午3时许,北湖路上的嫁日茶坊和青山湖隧道附近的无味茗茶茶庄只稀稀疏疏地坐着屈指可数的几个客人,在几年前的炎炎夏日里,这个时候早已是车水马龙。

南昌茶馆衰败的原因何在?为什么如今的南昌茶馆多了吵闹声,却没了茶香味?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近日对南昌茶楼进行了走访调查。

盲目投资造成恶性竞争

“看到烧几壶水,放几片茶叶的生意很挣钱,一些不懂茶的茶老板也竞相投资开起了茶楼。茶馆的文化品位开始降低,扑克、麻将成为了座上宾。于是,茶馆的古筝撤了、茶艺没了,南昌的茶馆茶楼开创了以赌为先的经营格局。”一位对茶馆文化颇有了解的李先生如是说。

对茶楼降价和赌博问题,过去经营酒店现在转行开茶馆的张老板认为,现在茶楼很多,当然只有降价和靠返利来拉顾客。对茶楼打牌的现状,他当初就是针对这种趋势而关酒馆开茶楼的。说到茶馆文化,他却显得不屑一顾。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原自在轩茶楼营业经理李小姐告诉记者,自在轩茶楼一直都是微利经营,在当时情况下,自在轩茶楼关门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茶楼最早开业时,是每人每场10元的消费,除掉一切开支,茶楼是有一些利润的。可南昌茶楼越开越多,不久之后,南昌茶楼业开始出现恶性竞争,新开茶楼纷纷通过降价竞争来打开市场,最后茶楼消费成了每人每场5元钱,包括自在轩茶楼在内的大部分茶楼都在维持这个价格,茶楼此时已经走在利润的最边缘,客源足的茶楼还可以支撑下去,客源不足的茶楼只有亏损。”李小姐说,近年物价上涨,人工工资、场地租金等都出现了不小的涨幅,这些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自身成本的不断上升最终给沉疴在身的茶楼又一次重击,茶楼终于支撑不下去了,只有关门。

回报率低导致茶馆“茶味”渐失

在青山湖隧道附近的“无味茗茶” 茶庄,就南昌很多茶馆不讲究品位、没有茶文化内涵的经营现象,茶客罗先生认为,错也不全在商家。他指出,在经营方面,茶馆不同于饭馆,同样的面积,同样的装修,茶馆跟饭馆的投资差不多,而回报率却相差甚远。饭馆生意好的话,每张桌子的周转率高,而茶馆每张桌子能坐满就已经很不错了。茶客一般晚上七八点钟到场,一道茶喝上三四个小时,一张桌子一天的营业额也不过如此。为了维持经营,一些茶馆只好创造彻底宽松的环境,并增添一些娱乐设施,以吸引更多的人气,这使得茶馆的“茶味”渐失,文化内涵也越来越淡。

助兴项目的没落造成“断层”

早在几年前,南昌茶楼就成了“牌楼”的代名词,到茶楼就是为了玩牌,否则不会去茶楼。茶楼为什么会演变成这样?江西研究茶文化的专家告诉记者,茶楼在发展中,一些助兴项目(如说书等)的没落,而一时又没有新的大众化助兴项目出现,从而有了一个“断层”,在此形势下,大众化的扑克麻将就替代了这个“断层”。随着经济生活的日益发展,人们物质和精神需求不断上升,这个替代品由于它的俗陋已经满足不了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要,去茶楼开始变得索然无味。在消费群体的上升需求面前,传统大众化茶楼却固执地演绎着自己俗陋的项目,曾经爱它的人们只有越走越远。

消费要求上升导致茶楼难以生存

针对南昌茶楼惨淡现状,江西一些从事茶文化研究的专家认为不完全是茶楼自身成本上升造成的。一刘姓茶专家说,“南昌消费群体的消费要求上升是导致传统大众化茶楼难以生存的一个重要原因。而适时在南昌出现的一批中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又正好满足了消费群体消费要求的上升需要,这些中高档综合性娱乐场所抢占了传统大众化茶楼原有的市场份额。”他指出,南昌现有茶楼基本上成了“牌楼”的代名词,而广大茶楼经营业主也只是迎合顾客在茶楼打牌娱乐或“小赌”的需求,提供服务单一,无论硬件还是软件都无法满足一些中高档的消费需要。“在茶楼,要两副牌,要一桌麻将,容易。如果客人有商务需要,希望提供一台电脑,就难了。”

洪城茶馆文化品位亟待提升

据有关资料显示,江西的茶文化研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出版了国际国内最权威的茶文化杂志《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开办了全国惟一的茶艺大专,南昌女子职业学校已毕业1000多名学生被全国各地高薪聘用,还有一支专业的茶艺编创和表演队伍,多次代表政府赴国内外进行茶艺演出,广为传播中华茶文化。由于江西的“茶博士”培养了大批非常专业的职业技术人才,国家劳动部决定把茶艺师列入国家职业大典,并委托江西省来制定国家考评茶艺师从初级到副高的考核标准,茶艺成为了一个专门的职业。纵观现在南昌茶馆茶楼的赌风,怎能相信茶文化先进的江西南昌竟会产生如此巨大的反差? 江西茶叶协会会长、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茶文化学科首席研究员陈文华在08年接受《经济晚报》记者采访时说:“茶馆行业在文化传播方面的价值远远高于经济收入的价值。茶馆更多的作用在于文化推广,以茶为媒介传播的是大范围的中国文化,这个作用是其他行业所不能比的。”南昌茶馆文化是秉承这座有着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城市的气质,还是继续衰败?传承了几千年的传统大众化茶楼是在嬗变中求生,还是会最终走向消亡呢?个值得我们大家深思的问题。

这是

第四篇:《茶香四溢》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初步了解我国茶文化的知识,学习茶壶的画法。

2、操作目标:用线条和色彩表现一把茶壶。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学习画壶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出有新意的茶壶造型。

2、用多种方法装饰茶壶。

三、教学准备:课件、范图、茶壶实物等。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游戏:摸物背形

游戏过程与规则:

请两位学生来参与游戏。

摸一摸袋子里的物体,记住物体的形状,默画物体的形状,摸的过程中不准说话,不准说出所摸物体的名称。

2、总结学生画茶壶的情况。

3、谈话:茶壶是做什么用的?如果有客人到你家,你会怎样做?

课件出示:一杯茶

我国是文明古国,“客来敬茶”自古以来是我们中华民族重情好客的礼俗。宾客临门,一杯香茗,茶香四溢,既表达了对客人的尊敬,又表示了以茶会友的真诚之情。今天我们来画画茶具中的茶壶。

出示课题:茶香四溢

二、新授课:

1、出示茶壶实物,了解茶壶的组成:

壶身、壶盖、壶嘴、壶柄

2、课件欣赏造型各异茶壶:

一把好的茶壶,不仅实用,而且具有艺术欣赏和收藏价值,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茶壶大观园,欣赏造型各异的茶壶。

欣赏时重点解决茶壶的造型设计。

(1)选出你最喜欢的茶壶,说说它的特别之处。像什么?

(2)如果你来设计,你想设计一个什么样的壶呢?

3、出示教师画的茶壶。

4、老师认为每一把壶都是制壶者的智慧结晶,更是他们文化与思想的体现,所以我们经常能在一把壶上读出制壶者的爱好与品位,下面我就来一起解读这些美丽的壶吧。

学生逐个欣赏茶壶的花纹,解决花纹和绘画位置的问题。

师小结:制壶大师的造诣很高,我们的同学品味也很不俗啊,下面老师也来为我的壶添花纹了,同学们仔细看好我们在壶体上画画,画多大合适,如何布局。

5、前面我们欣赏了许多经典的茶壶,他们大都造型别致,色彩素雅。随着制壶工艺的不断提高,也出现了越来越时髦的壶,咱们来看看,它们时髦在哪?

增加了很多丰富的色彩。

三、布置作业:

同学们说的很棒,但老师更期待你们精彩的作业,你们准备好了吗?

6、 展评作品;(作品展示在博古架上)

你最欣赏哪一把茶壶?为什么?

自评、互评、师评相结合。

7、 拓展:介绍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课后请你们上网查阅茶文化知识。

1 了解茶的起源与历史。

2 名茶大观园。

3 制茶工艺知多少?

4 怎样品茶?饮茶与健康。

5 造型各异的茶具。

6 韵味茶馆。

7 茶与艺术

第五篇:茶香琴韵聚会主持词

尊敬的各位朋友、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非常感谢大家能够在百忙之中来到我们茶香琴韵聚会的现场,我是xxx,非常荣幸担任本次聚会的主持人,希望能和在座的朋友共同度过一段轻松愉快的时光。这是一次共同追求美好精神家园的约会,在这次约会中放慢我们生活的节奏,给自己疲惫的身心来一次精神补养!

此次聚会有一个主题,两个讲演。主题是:感受休闲文化。讲演分别是沈老师谈《茶文化》,朱老师谈《艺术与生活》。最后还有书法家现场为我们挥毫送福。

“人生四韵并七雅,琴棋书画诗酒茶。”有请沈老师上场分享《茶文化》,掌声欢迎!

介绍主讲人:……

(演讲和表演结束)让我们再次感谢沈老师。

现在中场休息15分钟,请朋友畅叙友情、自由交流。

下面有请朱老师上场演讲,掌声欢迎!

介绍主讲人:……

下面就请朱老师为我们分享《艺术与生活》,让我们静静地聆听。

(演讲结束)我引用一幅对联概括上面两个精彩演讲,“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可不要;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快乐生活。” 下面我们请书法家现场书写春联,给大家送上龙年的美好祝福。

介绍表演嘉宾:……

结束语:相识是一种缘分,相聚是一份惦念。本次茶香琴韵聚会到此结束,让我们在欢快的乐曲中期待下次的相聚!朋友们,再见!

上一篇:程序检验范文下一篇:创城文明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