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2022-07-13

第一篇: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如何有效布置作业

作业本身是为了巩固课堂教学效果而设计的,可供学生进行课外的练习。但如果因为作业本身的不合理而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那就是得不偿失了。如何有效布置作业可从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一、 选择有“质量”的练习题。

在布置作业前,应该先搜题、做题,认真考虑哪些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哪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哪些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能力等,老师经深思熟虑后,从中选出一定数量的题目。布置作业时避免那种随手的抓本资料从多少页到多少页布置的方式。

二、作业最好“多样”化

作业不要总是千篇一律的做习题,适当布置一些预习作业、上网查资料、实地调查等方面的作业,增加作业的趣味性,以此减少学生对做作业的厌烦。

三、作业应该有层次性和区分度

在教学中讲求“因材施教”,其实布置作业也要“因材布置”。因为不同的学生的认知基础、学习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应用速度不同,所以作业布置应该是多层次有区分度的。对优生、中等生、学困生应提出不同的要求,不能要求“一碗水端平”。

四、各科老师要相互协调

老师要改变“哪科是主课,作业就重视哪科”的想法,在布置作业时要相互协调,不要只考虑增加本学科的作业量而不考虑其他科。毕竟学生要做的是所有学科的作业,加起来的数量是不容忽视的。因为盲目追求数量,不但收不到好的效果,还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养成抄袭的不良习惯。

五、站在学生角度考虑作业时间

同样的作业任务如果老师需要半小时完成,那么大多数学生半小时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对知识的熟练运用还不够。老师应站在学生的角度去安排作业的时间。

六、对学生分层布置作业

1、对学生合理分层

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感到“吃不饱”,而成绩不好的学生又常常“吃不了”。所以在分组时要给学生讲清分组的目的和重要性,以消除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心理,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把学生分成三类。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以学生每单元学习的成绩及作业成绩作为评价划分的依据。每单元进行一次划分,鼓励学生力争上游,形成你追我赶的学习氛围。

2、对作业科学布置

为了能够使每个学生有所提高,在作业布置中分清层次,使学生根据自己实际选择难度不同、类型各异的作业。一般情况下,分为A、B、C三个层次。选择B类应该是大多数学生。这类作业面向大多数学生,结合本学段知识,难度适中。具体方法是在作业中使用“自助餐”的形式,要求必须全面完成的基础上,优生可以自选一些操作实践题,使之能够学有所为。如A类的学生注重较多的是课外知识,因为这类学生学有余力,重复而不必要的作业,变得机械操作,让他们在完成了指定题的基础上,进行美文欣赏,资源收集等实践题,丰富他们的学识,为他们赢得充裕的学习时间,既是减负,也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对B类学生,让他们选择性地完成指定题的基础上,可自我尝试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只做认为适合的题目,使他们在没有压力的程况下,可有选择性地做,同时激发他们力争上游的自信心。C类的学生,通常基本能完成,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人,因此,对他们指定一些题目相对A、B类学生作业量减轻,要求高质量完成,只要

求做对,不要求做多,这样他们变得乐意接受安排,学习变得主动。同时对于C类的学生,可安排一对一辅导,让优等生与他们做同位,利用课间时间进行辅导,作业量设到最低的底线,根据情况,一些较难解决的问题,让他们边听老师评讲,边完成,这样总比他们反复订正或抄同学作业来应付老师好。

七、作业布置注重评价与激励

布置的作业分层了,学生作业的评价也分类要。对三类学生的作业不按同一标准进行评价。对优等生评价从严,对中下生评价放宽,对优等生的作业,采用分类竞争评价制。

1、课堂作业,让优生与优生比作业的速度,比作业的质量,改变那种书写认真,答案正确就给满分的做法。通过分类评价优生的作业,在优生中形成了竞争的氛围,使他们永不满足。

2、对中等生的作业,在完成基本作业的情况下,超额或挑战A类学生的作业,做全对得到一枚标志,挑战不成功两次得到一枚标志给予鼓励。

3、对中下生的作业,做对就可以得到一枚标志;超额或挑战B类学生的作业

给予鼓励。作业做错了,暂时不打等级,等他们真正搞懂订正后,再给他们等级。

通过这样的分层作业、分层评价,日益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切身体会到成功的滋味,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

第二篇:如何有效的布置家庭作业

如何有效布置小学语文家庭作业

照镜镇东仓小学 郝慧芬

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学生学习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形式。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和新《语文课程标准》的全面实施,人们在重视学生主体地位、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由于受传统观念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使一些学校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生作业负担繁重的现象。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作业的设计布置和作业的检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好办法,但更多的属观念性这一层面,缺乏可操作性。

一.小学语文家庭作业的现状

1.重数量轻质量

我国政府明确规定:“小学一年级一般不留家庭作业,二三年级每天不超过30 分钟,四年级不超过45分钟,五六年级不超过1小时,保证小学生每天睡眠10小时。”但事实并非如此,在升学率的驱动下,教师本能的相信,多布置些家庭作业,教学质量就会提高一些。因此,有的教师大搞书山题海战术,过多的作业大大超过了学生所承受的范围。而且在传统模式下,教学以学科为中心,众多的课程一统天下,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也是以学科为中心,各自顾各自,作业积少成多,作业量可想而知。而小学语文历来就被人们看作是一门“大主科”,且包含作文,作业量更是变本加厉。面对大量的家庭作业,学生望而生畏,草草了事,按量完成,至于质量如何,无人问津。如此高耗低效的布置家庭作业,作用何在?

2.重教材轻实践

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一直围绕课本做文章,拘泥于教材之中。一方面,家庭作业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与实际生活脱离;另一方面,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时不需要深入生活。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一般是对教材内容的重点难点的梳理.归纳,或是课后有“正确”答案的练习题,学生无法冲破课本的圈子,无法向课外延伸,更不能与生活接轨。长此以往,学生一旦要解决与实际生活比较紧密的问题时就显得力不从心,而我们所需要的并非是高分低能的人。教育不仅仅是捧上一张张名牌大学的录取通知书,而是捧出一个个有鲜明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教育不仅仅是追求百分之多少的升学率,而是追求每个学生的活泼.生动.主动地发展。早在半个世纪前,陶行知曾批评说“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而学以致用永远是教育的直接目的。因此,让学生参与更多的社会实践,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学生在学校中学到的东西,只有与丰富的社会实践相结合,才能变的鲜活起来。所以,我们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必须根植于生活实践,发展于生活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

3.重被动轻主动

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大多是教师课后布置,作业数量.作业形式.作业难度及完成时间完全由教师说了算,并以一定的手段强制实施。学生对于家庭作业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地位,学生必须按照教师的规定按时按量的完成作业,根本没有选择权。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也要转变,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他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而非是“园丁”“警察”式的统治者。而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把学生看作是接受知识的“容器”“木偶”,任凭教师随意灌输.摆布,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4.重单一轻多样

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往往采取“一刀切”的模式,即对全部学生统一要求,作业内容单一,作业模式单一。长期以来,人们把家庭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巩固”和“技能强化”上。传统的小学语文家庭作业无非两种,一是占统治地位的书面作业,生字.生词及习题,另一种是口头作业,如背诵课文,习题的记忆等等,完完全全把学生固定在一定的框架中,作业机械重复而又单调乏味。而且,一刀切的模式,无视同学的差异性,造成了“好学生吃不饱,差生吃不了”的现状。泰戈尔曾说过“我们不能把河水限制在一些固定好的河道里。”布置家庭作业亦是如此。

5.重结果轻过程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学生更是如此。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先天素质和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的心理.生理特点.兴趣爱好

等,因此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有位教育家说过“没有什么统一的先决条件,能使全体学生都获得好的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本身也是相对的,对于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绩好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教师不应该只重视家庭作业的结果,只看重作业的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做作业不是单纯的智力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态度.价值观诸方面因素相融合的过程。对于家庭作业,我们应该善于关注学生在做作业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关注学生思想和心理上的发展变化。

二.小学语文家庭作业存在的问题

家庭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语文新课程标准》引领我们提升了语文作业设计理念,更加关注其人文内涵和实践运用。设计新课标下语文家庭作业,要体现综合性、科学性、实践性、差异性、自主性。不仅要读写结合,还要联系生活,做到形式多样,更要注重创新、实践、合作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

1.语文家庭作业现成内容多,实际编写少

课文中的生字新词、重点段落,课后的练习作业,以及教辅资料上的题目,构成了小学生语文家庭作业的主要内容。教师很少根据本班学生掌握知识的实际情况,编拟一些适合学生完成的家庭作业。在接受调查的班级中,只有三次作业属于教师自编,占作业总次数的3.3%。

2.语文家庭作业知识巩固多,应用实践少

语文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大多着眼于巩固学过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大量抄写生字新词,进行形近字比较组词,以及重复练习课文后面的作业题,甚至让学生大量完成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而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应用于社会生活,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则相对较少。据统计,某周,五所学校18个班共布置了1O8项语文家庭作业。其中要求生预习课文的为10次,占总数的9.26%;要求学生看课外书的是8次,占总数的7.5%;让学生动手制作的只有1次,占总数的不足1%。三者合计,不足17%。

3.语文家庭作业书面作业多,口头作业少

教师习惯于让学生书面完成家庭作业。因为这种作业便于教师家长了解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也易于家长配合教师的教学,在人们的眼光中,口头作业其实算不上作业,因此,要求学生完成的也就少了。在受调查的108项作业中,朗读(背诵)作业5次,看课外书为8次,其余都要求学生书面完成。书面作业占总数的87.96%。

4.语文家庭作业统一任务多,自主选择少

调查表明,只有不到六分之一的班级,在抄写生字新词一项,教师有时允许学生有选择地抄写,学生认为比较难写或容易写错的多抄,学生认为已经掌握的可以不抄。但其他作业,教师仍要求学生一样地完成。

5.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与学生喜爱的作业不完全相同

教师日常教学工作中,考虑较多的是如何巩固知识,提高学生的

成绩,因而总是根据试卷上的题型布置学生的家庭作业,作业形式相对固定,灵活性少,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不高。据统计,抄写、作文(日记)、课文后面的练习题、预习新课、教学辅助资料上的题目名列教师布置的家庭作业的前几位。

三.布置家庭作业的原则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学生由被动的接受作业上升为自己创新作业,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学生开始充实自我的作业设计,在新课改的理念下,学生的作业已不再是仅仅限于巩固知识的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作业作为教学的一种手段,使学生在“趣、活、乐、实、广”中拓展知识,增强学习技能。

1、从“趣”入手,吸引学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一门语言,学生应该对它充满兴趣,而这种兴趣应该来自自身,对语言的热爱和乐趣。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孩子从小就接触到它,于是对这种语言就会产生抗体,就会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作为语文作业应该有一定的趣味性:寓言、成语、格言、歇后语„„学生对这些都是分得感兴趣,适时就要在作业中布置从语文的各个方面入手,提高语文作业的完成效率。

2、从“活”入手,创新学生

语文课堂作为具有生命力的课堂,应该在课堂上体现出“活”的方面。当然,作业也不例外。“活”不是杂乱无章,而是具有生成性,让学生不但动手,还要动脑,更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来为他们服务。“活”中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使学生对语文作业充满期待,从活学

中可以活用,从活用中找出方法,使学生无论从头脑还是动手的能力都有提高。

3、从“乐”入手,鼓励学生

让学生“乐学”是一门学问,很多老师都这样认为。在教书中我深深的体会到了这一点。“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使学生“乐学”是老师教书育人的一种境界,快乐是做人的根本,快乐也是学

学习所要收获的东西,试想一下:如果再学习中学生没有感到快乐,没有感受到知识带给他们的力量,可想而知,他们怎么会努力学习,对语文充满兴趣。

4、 从“广”入手,开拓学生

作业不仅仅是为了巩固知识,还是一个提高和拔尖的过程。学生学习层次的不同,注定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程度的面是不一样的,语文作为一门跨学科性质很强的学科,具有很强的整合性,与任何一门课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语文作业的不只需要有一定的“广度”和“深度”,老师作业的不只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这个小圈子中,更应该是学生感受到语文跨学科的魅力所在,使学生在“广”的基础上享受语文带来的乐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人的内心有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感到自己是发现、研究、探索者。”作为语文教学工作者,一定要发现鼓励、发展学生的这种需要,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通过以上措施,改变了以前布置语文家庭作业只重书面作业、

轻口头作业,重作业数量、轻作业质量,重知识巩固、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激发了学生作业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学生在完成作业后,我们可以要求学生,用铅笔批改自己的作业或者给予自己作业等级。对于学生自评,给予充分的鼓励,尊重每一位学生的劳动成果,抱着关心、爱护学生的态度,注意分析学生心理因素。

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相互提高,是新课程改革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小学生应从小培养相互合作精神,在解决问题中共同交流,共同理解,从而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通过同学作业互评,同学之间的平等意识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提高了,作业质量也就提高了。

总而言之,“教者有心,学者得益。”家庭作业是课堂教学延伸,它的优化设计,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自由支配,丰富他们课余生活,发展他们的个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舞台上,都能成为一个出色的表演者。

第三篇:如何有效布置词汇学习的作业

如何布置词汇课作业?

记单词是小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拦路虎。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好玩,不愿把更多的精力花费在扩大词汇量上,因此,几乎所有的小学生一提起英语单词,就感到很头痛,不愿意去记。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注意方法,充满爱心和耐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单词教学贯穿到娱乐之中,使学生学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每个人的学习能得以充分发挥。如何改变现在英语词汇教学中的机械操练,死记硬背,机械重复等弊端?如何使小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易、快、多地牢记单词?成为我们小学英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我将记单词的作业做了如下的改动:

第一, 故事记忆法。故事是小学生最感兴趣的事情之一。请学生回家后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单词编成一个故事,上课时将给同学们,看谁的故事最好记,使单词记忆事半功倍。如play chess 这个动词词组,怎样才能表现的更好呢?我请学生回家把它编成故事。一名学生说是两条蛇在争一只鹅吃。就这么一句话全班同学都记住了这个单词。当我把这句话告诉其他班的同学时5班一名学生说这个故事反过来说更好记——吃一只鹅的两条蛇。学生的智慧真是无可限量啊!。

第二, 用TPR动作记忆法。英语教学中有些单词比较抽象,仅仅用图片、音乐或绘画等方法是无法很好地辅助学生记忆的。

如果学生换一种方式,利用TPR来记些单词,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学用相结合,那样这些抽象词就很容易对付了。如:come here、go there、sit down、stand up、listen careful、open your eyes、close your eyes等这些词学生只需利用几个很简单动作,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做中牢记它们了。而且也可以请学生在预习的时候提前想好如何用肢体语言表达将要学习的新词,这样预习作业就不那么枯燥,而且在课堂上可以边做自己设计的动作边学习新单词,这样既有趣又能提高教学质量。

第三, 绘画记忆法。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由于好动性较强,常常喜欢在纸上乱涂乱画,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这种爱好,帮助他们记住更多的单词。如:apple、orange、banana、peach、pear,简洁、美观、大方的简笔画不仅给学生带来视觉的冲击,而且培养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们记单词的效率。听写单词也是学生不愿做的一项“苦差事”,但是我将它和图画联系在一起,请学生用图画表达出他们所听到得单词或词组(检测学生的听力能力),再请学生展示他的作品,让大家猜一猜是哪个单词或词组(训练口语)。有时候学生还会利用课间来继续联系,因为学生已经把它当作一种有趣的游戏。

第四,

儿歌记忆法。儿歌通常是小学生学习语言时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它不仅可以用来组织教学,巩固所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为新授内容作铺垫,起到搭桥引路的作用。不仅让学生对生词产生初步的感性认识,而且以旧引新,以新带旧,使学生能够通过联想记忆更多的单词。在单词的记忆中,发音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为了帮助学生记住一些有调整的单词,如周一至周日儿歌就成了恨好的方法。上课的时候我先给他们做示范,将他们会唱的歌曲融入进去,这样他们回家后就可以依葫芦画瓢,制作一首属于自己的歌曲了,第二天的歌曲比赛中我惊喜的发现这些单词的发音他们全记住了。

第五,替换记忆法。孩子的思维是跳跃的是发散的。一次课堂上的不经意的发现让我有了布置这样的作业的想法。在学习catch这个词的时候,我巧合的将它写在watch这个已学单词的下面,一名学生忽然笑了起来,我忙询问他,他说这个好记!不就是用C把W换了?这就是WC的问题。于是全班在笑声中记住了这个单词。所以我就尝试让学生将一个生词用已学单词来替换一部分,这样单词记起来就更容易了。

第五,

以旧代新联想记忆法。小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往往可以把一些不相关的词很好的组织在一起。在学butterfly的时候,学生们各抒己见。有人说一个在飞的黄油,有人说苍蝇飞到黄油里就变成蝴蝶了。这样同学们不但记住了蝴蝶,

同时也对黄油,苍蝇和飞也加深了印象。所以对于一些组合起来的单词我就请学生用联想的方法记忆。

第六, 在阅读理解中灵活运用加强记忆法。美国一名教育家John White曾经说过:“单词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会灵活运用才是最终的目的。”所以我让学生在每周阅读的2篇小短文中画出最近学习的新单词,让他们知道这些词应该怎么运用。(小学生所学单词不多,所以小短文中总能出现新学单词)

在运用了这样多元化的作业之后,我们班的单词记忆能力以及英语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学生们都说这样的作业他们愿意做,喜欢做。

第四篇:浅谈如何合理有效地布置作业专题

合理有效地布置作业

数学作业作为一个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与反馈的平台,是一项很有潜力的教育和教学资源,身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小学数学教师,,每天都在家庭作业布置与批改方面能发现新的问题,为此,我也一直在不断地进行反思和改进。

一、作业设计的现状

通常的数学家庭作业布置方面存在些许不合理的地方:

1、统一的数量和标准,不管学生是否学会,也不管学生完成时是轻而易举还是心力憔悴,教师对每个学生做作业的数量和完成的要求一律相同。

2、形式上的雷同,每次作业几乎都是书面作业,写写算算,缺少变化。老师对于学生的不信任,书写作业可以直观地从表面上检查学生的完成情况。

3、强制完成,学生完成作业的目的性太强,就是为了通过检查,不完成作业就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学生,学生没有参与作业布置的权力。

4、内容的散乱,对作业的布置不加选择,不能根据学习内容的不同布置有针对性的,形式各异的作业。同一类型的题目反复布置,优生做题做的烦躁,困生却一再尝试失败,因此导致学生对家庭作业产生逆反心理,把家庭作业当成一种负担,影响了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

二、如何布置作业

1、控制作业数量和。有的学生似乎总是不能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实际上是作业量的多少的问题,每个学生他的接收能力是有差异的,写作业的时间和质量也是有差距的。认识到这一点后 ,我不再去埋怨学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而是对作业的数量进行了严格控制,不搞题海战术。

2、控制作业的质量。通过批改作业,教师能够发现自己所布置作业的质量,从而进行深刻的反思。第一,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是对当天教学活动的高度概括。因为,每一天的教学活动都是有核心的。例如,今天学习的题目是两位数与两位数的乘法,那么要选择的具有代表性的作业题就是15×18,27×13等等。这样做既能对作业量进行控制,又能对当天的知识进行巩固。第二,有的题,不仅应具有代表性、针对性,能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巩固,还应该将这些题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给他创造一个生活情景,让他感兴趣,从而乐学。这样,学生才不会让一些枯燥的数学题毁坏了学习的兴趣。

三、如何运用评语激励学生。

对于数学作业,我只是偶尔用到评语,平常只是用等级来评价。但是,通过比较发现,在运用了评语后的学生学习氛围是更加积极主动的。

1.图案传达意思。

运用一些简单而生动的图形符号,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事先预设几种不同的图形符号,告诉他们每个图形符号所表达的含义,让他们通过图形符号来形象地感受老师对自己作业的评价及其它学习方面的要求。例如,小红花表示“你做得好极了”,笑脸表示“你真聪明”,大拇指表示一种赞许或肯定。这种评价方式简单有效。 2.语言表达意思。

本着简约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根据学生作业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课堂表现,用无声有形的语言文字,向他们传递老师的赞赏、激励、引导、启发、提示、期待以及其他相关信息,以激发他们的数学热情,发展他们的数学能力。

总而言之,在作业的评价上,要以鼓励等正面引导为基础,既要符合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切合学生实际,既要重视学法指导,又要体现教师风格,从而实现教育功能。力求简约的同时注意针对性,将老师对学生的关爱贯穿始终,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力量,感悟数学方法,最大限度发挥数学评语的激励功能。

总之,家庭作业是提高学习效率一个有效的平台,教师要以发挥学生自主潜能为出发点精心设计作业,变机械重复为灵活多变,变单一的知识巩固为灵活的综合训练,变为完成任务而不得不为之的负担为在探索与创新中品尝成功的喜悦。给学生一片崭新的辽阔的发展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为学生更好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五篇:提高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读《作业的革命》的体会

东海县青湖中学付兆云

《作业的革命》是刘老师和同事们在被称为"作业革命"的教学改革中交出的一份令人耳目一新的"作业"。这里有孩子童趣盎然的作业,在老师的宽容和呵护下,洋溢着孩子本该有的阳光和欢乐;这里有刘老师和同行们在作业改革中的探索、成果、疑问与合作。作业是长期以来困扰学生和教师的头号问题。学生的课外时间几乎被作业所占,内容也大多是机械抄记、重复套用,既没有什么思维训练价值,也谈不上什么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应试训练色彩浓厚。刘老师自1998年开始“互动作业”尝试,鼓励学生在作业后面提出各种问题,他则用图画、照片、互联网资料等多元媒体形式给学生回复。他设置学生自主设计和自主选择的作业,允许学生超前学习教材。如果学生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完成作业,只要在作业本上写上事由即可。出人意料的是几乎没有学生会向刘老师“长期欠债”。 学生作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一直困扰着我的一个难题。现在的作业设计与评价,在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数学的能力,发展综合数学素质存在许多问题。作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一直以来,作业给学生带来的不是学有所进的欣喜,而是苦不堪言的负担。同时,教师也常常为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而心烦气恼、疲惫不堪。怎样让学生由“消极应付”变为“主动参与”,成为作业的主人,让教师从繁重的批批改改中解脱出来,让作业成为师生的开心事?作为一个教师,如果学生交来的作业本中夹了一只虫子;如果作业本上要考你一道奥林匹克数学题,或者留言提醒你吃哪种药可以治你的咳嗽,等等,你会有什么反应?老师们,面对学习的革命,面对作业的革命,您,准备好了吗?本书作者刘春生老师系统地研究和总结了作业布置、查收和批改的技巧,掀起了新一轮的“作业革命”。书中生动活泼的案例与深入浅出的分析,定能让我对作业有新的认识:原来,让学生爱上作业并不难!

以前我觉得作业批改就两个目的:第一,检查学生是否及时完成作业,所以每次都会仔细检查学生的作业上交情况;第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这种片面的理解,就产生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弊病:

(一)老师一手包办,学生的主体性难以发挥

由于把批改作业的目的定位在检查学生完成作业情况和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所以在作业批改过程中,从作业上交、检查、批改老师都要全程参与,学生的主体性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没有得到体现。这样严重违背了新课程教学要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要求,不利于学生的能力的培养。

(二)批改形式单一,学生的兴趣难以激发

由于要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作业情况,所以我会把所有学生的作业都逐一批改。这种做法虽然有助于我对每一个学生作业情况的了解,但是有个严重的弊端:每个学生都批改,工作量太大。一般一个老师要任教两个班级,每个班以40人计算,一个老师一天至少要改80本作业。就批改作业这一项就要花上两节课左右的时间。所以为了缩短批改时间,一般我就用“√”“×”来评判正误,采用百分制量分。这种做法在学生来说是相当枯燥乏味,难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三)学生缺乏责任心,学习效率难以提高。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经常会有抄袭作业的现象发生。批改这样的作业,所花费的劳动不仅完全是无效劳动,而且教师付出的劳动与成效事倍功半,学生得到了错误的信息觉得自己对知识的掌握很不错,分数也很高,所在讲评作业时就会不认真听讲,久而久之学生的知识漏洞就会越来越多,学习成绩就难以提高。

因为作业的机械单调,枯燥乏味,多数学生对作业存有“任务”观点,当“任务”来完成,甚至个别学生根本不能完成作业。

其一,盲目随意。没有很好的钻研教材,没有调查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为了作业而作业,毫无目的地布置作业,甚至随便照搬参考资料或上网不加选择的打印现成的试卷,有的连题型都不变,几年前老掉牙的题目还在用。根本没有认真的思考学生的现状,也没有考虑作业设计的目的,造成学生作业负担过重。各种辅导书、复习资料鱼龙混杂,纷至沓来,让人应接不暇,学生被搞得晕头转向,目标不明确,重点抓不住,难点没解决;且对每个学生来说难度不一,所以课后作业所用时间很多,而收效甚微。有的来不及完成和消化,有的难度偏高,学生慢慢失去了学习兴趣,产生厌学情绪,加重了学生的身心负担,影响了教学效率。

其二,粗放不合理。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应试教育的影响,作业只是作为巩固、检查和考核知识的一个教学环节,造成了教与学的隔离、学与用的脱节。老师在设计作业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水平、智力以及个性发展的差异,采用“一刀切”的方式让学生“平等”地完成老师每天所布置的作业。这样,学习好的学生感觉“吃不饱”,水平一般的学生难以提高,学习困难的学生“吃不了”。作业经常出现抄袭、马虎应付、不能按时完成,或是购买一些配套的课后习题答案照抄照搬。老师批的烦学生做的厌,久而久之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心理上产生厌恶和反感,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成绩无法提高。

其三,重复单一封闭。作业设计老调重弹的多、机械繁琐的多、枯燥乏味的多、纸上谈兵的多、封闭呆板的多,缺乏开放性、启迪性,毫无思维价值。老师一味报答案讲答案提问答案,学生只知道抄答案死记答案。根本不会融会贯通、联系生活、学以致用。就会出现“已知1+2=3,问2+1=?”学生不会的笑话;就会出现成语会写会背就是不会用在作文里去的奇怪现象。

有的老师图省事,作业根本就没有想过怎么去设计,只是拿着一张试卷或一本资料书去布置作业。这种形式单

一、题目老套、答案现成的作业可以说是害人害己,浪费学生时间,不负责任,误人子弟。

于是,我有了以下初中数学作业设计的策略。

策略一:精心设计作业注意难易层次。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分层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完成不同梯级的作业,可以提高学习成就感,增长自己的能力、培养学语文的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少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好学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好,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有所得。作业不在多,贵在精。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重复的劳动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策略二:精心选择习题注意举一反三。当教材基本稳定后,每年甚至每天都会有新的习题作业出现,加上网络的便捷,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学生面对的是七门课程的学

习,不可能有时间去做这些耗费时间重复繁琐的练习试卷,即使在老师和家长的压迫下去做了,也是无效劳动,不会有真正的提高。我认为这些试卷学生可以不做,但是老师必须尽量都做。只有在大量的看题基础上加以选择符合教学和学生训练目标的习题,才谈得上精选精练。选择新颖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筛选归纳整理,形成新的作业设计,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比较思考辨析,做到举一反三,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策略三:有作必批,有错必改,注意习惯养成和方法指导。通过作业练习可以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在讲授阶段理解和记忆的新知识,通过独立作业转化为技能技巧。老师的作业设计要安排指导学生作业的环节,做到“当堂学、当堂练、当堂清”。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多面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及时作出评价与鼓励,为下一步作业设计做好准备。如果作业有错误一定要及时订正到“纠错本”上,在新的作业设计

策略四:死记硬背和灵活运用相结合注意积累和触类旁通。有人反对死记硬背,其实语文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词语文段、诗词歌赋、文言释义、名言警句、名人名篇、文学常识等需要记忆,语文作业设计中不能忽略这些。这些是造房子的材料,是高楼大厦的地基,是点亮夜空的星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都在启发我们语文知识的积累很重要。通过口头作业形式,安排朗诵、背诵、演讲、作文比赛等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记忆消化,进一步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标。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考虑到作业的人文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发展。

策略五:大胆舍弃,简化答案,注意趣味性和开放性。语文学习不同于理科的学习,语文的作业也不同于理科的“题海”战术。老师在作业设计时要“精编简政”,大胆舍弃“老旧繁杂”的题目和题型,简化问题和答案,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在趣味和开放上做文章,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和活泼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取代呆板重复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产生好奇探索的追求感,自觉主动的来完成作业。

苏霍母林斯基说过:“学生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所显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意识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意志和智慧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我想没有几个学生会说喜欢做作业的,但肯定懂得作业的重要性,如果我们老师在作业设计上多下功夫,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增加作业的趣味性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合理性,让他们体验成功、品味快乐、探奇览胜,一定能有效地完成作业。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我们发现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的“鸦雀无声”变成了“畅所欲言”,“纹丝不动”变成了“自由活动”,“被动接受”变成了“自主探索”,“教师表演”变成“师生互动”,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教学气氛异常活跃。这一切确实令人惊叹万分。然而,反思让我们清醒,在热闹与自主的背后,也透射出放任与浮躁,很少有人把批改作业与“实效性”相结合,折射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我想,注重作业批改的实效性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

一、思想上提高认识

1、认识批改的重要性

作业批改既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业的布置和评价是教师的一项重要技能,也是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一环。

2、发现问题的严重性

(1)反馈时间过长。每次作业批改的周期过长、反馈过长。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正确的订正得不到强化,错误的得不到及时改正,实际上失去了批改作业的信息价值,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2)反馈信息量过小。每次作业批改只是简单划上对、错号,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给每个学生的作业认真评论或改正。等作业发下,学生看到的只是对错号,却不明白错因,如此反馈,信息量过小,作业利用价值不大。

(3)校正措施不力。因为反馈时间过长,作业返回学生手中时,知识已学过几天,学生没有时间回头复习旧课以及校正作业中存在的问题,就开始做新作业,形成了问题遗留,违背了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4)作业形同虚设。有的教师为了便于批改,片面追求作业的“质量”,应付上级检查,多让学生做一些订正过的习题,甚至是抄写例题,对学生来说,只是进行了知识的“搬运”。作业反而成了“负担”,失去了作业应有的价值。

二、工作中落实到位

1、批改要蕴含感情:作业是学生辛勤劳动的结晶,教师如能认真对待学生的作业,精批细改,在作业本上写上一两句或表扬或鼓励的话,相信学生做作业的效果会更好。

2、批改要认真仔细:不管作业量大小,教师在批改时都应认真、仔细,正确使用批改符号,而且要把修改符号写标准。批改语文或作文时,评语不可太简,书写更要工整。

3、批改要及时恰当:教师应在学生完成作业后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反馈作业情况,这样也可以避免因错误在学生脑子里停留时间过长而打下“烙印”,以致造成纠错的反复性与艰巨性。

4、批改要因人而异:批改作业时要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方法,不要墨守成规。

三、实践中不断改进

批改学生作业的目的重在了解学情、了解教情,重在及时反馈。

1、当面批改。能有效的发挥出作业做题时间短、反馈校正快、学生掌握及时的特点。

2、自我批改。自我批改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分组批改。学生在批改中能够吸取别的同学好的解题方法,也可以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还能培养学生集体主义精神,严谨的学习态度,互帮互学的学习风气,活跃课堂气氛。

4、精批细改。了解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进行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四、反思后研究提高

批改作业是一个繁琐而又细致的工作,要不断的反思、不断的研究、不断的提高作业批改的实效性。

1、作业批改要及时。因为学生及时得到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时,他们就能在印象鲜明,记忆犹新的情景中,对自已的学习活动作出调整和矫正。每日及时批改作业可以提高学生效果。

2、作业评价要全面。有针对性地给出恰如其分的评价,这样可促使学生作业时思考最优解法,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深刻性。

3、批改评语重启发。现代的教育已经把思维训练作为教学的目标之一。把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作为中心任务,因此,在批改作业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有所发现和收获。

4、批改目的重激励。教师首先都要热情鼓励作业中的可贵火花,其次才是评价,还可以用一些表示赞赏与鼓励的符号,表示有创新精神等。同时,给学生一些富有鼓励性的批语,效果会更好。

作业批改是教师的一项经常性工作,通过这项工作,可使教师和学生迅速准确地得到教和学的信息反馈,从而调整教与学的活动过程,提高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作为我们学校行政层面,我认为要做好以下两个“1234”工作。统一一个思想:作业批改必须重视;

提出一个要求:作业批改必须规范;

掌握两个“量”: 批改数量和批改质量;

了解两个“度”: 批改速度和批改态度;

检查三个“率”: 作业完成率、作业正确率、作业订正率;

安排三个活动:学生作业展览、教师批改评比、组织经验介绍;

动员四方面力量:学生调查、家长反馈、教师互学、行政检查;

重视四方面工作:思想认识、结果评价、检查记录、工作实效。

总之,教师应对作业批改引起足够的重视,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业批改的积极作用,通过作业的批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克服困难的意志及解题的创新性作出全面的客观评价,并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使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都得到全面的发展。我们在教育教学管理的过程中要关注教师作业批改的实效性,以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上一篇:软件外包合同范本下一篇:如何阅读现代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