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2023-03-14

第一篇: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

首都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首都文明社区创建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不断深化首都文明社区创建活动,切实提高首都文明社区创建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水平,充分发挥首都文明社区在投身“中国梦”和“美丽北京”实践、提升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中的示范带动作用,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首都文明社区是指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秩序稳定,环境整洁舒适,公共服务优质,人际关系和谐,道德风尚良好的先进社区。首都文明社区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以下简称首都文明委)授予的,反映社区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第三条 创建首都文明社区活动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市民创造安全、优美、舒适、方便、和谐的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实现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创造美好生活,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是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基层的有效载体,是创建文明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也是推进社会建设、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抓手。 第四条 创建首都文明社区活动,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北京精神,围绕“文明向上、安全健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民主自治”的要求,努力把社区建设成居民和谐相处的社会生活共同体,让社区居民在文明社区创建中共享社区发展成果。

第五条 创建首都文明社区工作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区县党委、政府要将创建文明社区活动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区县文明办牵头协调,开展文明社区创建工作;街道工委、办事处要把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与其它工作结合起来,统筹安排部署,精心组织实施;社区居委会充分发挥基层组织的自治作用,带领社区居民和所辖单位积极开展创建文明社区活动。

第二章 首都文明社区创建

第六条 文明社区创建要以人为本,立足社区,面向社会。通过各种形式向居民群众和共建单位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动员,使创建文明社区活动成为广大居民和共建单位的共同任务和奋斗目标。

第七条 深入开展创建文明楼(院)、文明单元(门)、文明家庭等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全员参与文明创建的工作局面。着力培育社区文化,增强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凝聚力。 第八条 坚持把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科学制定创建活动规划,把创建 。

合考核评估,择优选拔,提出首都文明社区推荐名单,并进行公示,以同级文明委名义,向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以下简称首都文明办)提交推荐报告。

(三)审核公示。首都文明办对各区(县)推荐的首都文明社区进行审核检查,经首都文明单位资格评议委员会审核后,在市属主要新闻媒体、网站等进行社会公示,接受群众的评议和监督。

(四)审定批准。首都文明办根据公示情况确定首都文明社区候选名单,报首都文明委审定批准。

第十五条 连续两届被评为首都文明社区的社区方可申报全国文明社区评选。 第五章 首都文明社区的表彰与奖励

第十六条 首都文明社区由首都文明委命名表彰,颁发奖牌和证书。

第十七条 对首都文明社区实行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原则,首都文明办给予适当的创建活动经费支持。文明社区创建成绩作为街道乡镇党建实绩考核的重要依据。

第六章 首都文明社区的日常管理

第十八条 首都文明办委托各区(县)文明办对其所辖首都文明社区进行日常管理。 第十九条 各级党委、政府和文明委要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领导,使其不断巩固、发展和完善,不断提高创建活动水平。

第二十条 各级文明办要总结推广首都文明社区的先进事迹和成功经验,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的社会宣传,努力营造学先进、赶先进、当先进的良好氛围。

第二十一条 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届期内的动态管理。首都文明社区要及时将创建成果通过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在线管理平台“文明社区风采”窗口向社会展示,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坚持每年进行自查,各级文明办每年要对首都文明社区进行复查。首都文明办通过实地抽查和首都精神文明创建在线管理平台等方式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的动态管理、指导和考核。首都文明社区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改正。对于发生严重问题的首都文明社区,由各区县文明委提出处理意见并报首都文明办,经首都文明委审核后,给予批评,责令限期整改,直至撤销首都文明社区荣誉称号。

第二十二条 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奖牌的管理。首都文明社区奖牌、证书,由首都文明办统一设计、制作,不得复制。各级文明办要加强对首都文明社区奖牌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被命名的首都文明社区要加强对奖牌的日常维护管理,防止丢失和损坏。被撤销称号的社区奖牌及时收回。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首都文明办负责组织实施,各区(县)文明委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由首都文明办负责解释。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实施。由首都文明委印发的《文明社区建设管理办法(试行)》(精建〔2003〕11号)同时废止。

附件:首都文明社区测评体系(2014年版) 附件

首都文明社区测评体系(2014年版)

一、首都文明社区定义

首都文明社区是指管理机制健全,社会秩序稳定,环境整洁舒适,公共服务优质,人际关系和谐,道德风尚良好的先进社区。首都文明社区是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命名,反映社区文明程度的综合性荣誉称号。

二、申报条件

申报前12个月内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申报首都文明社区: 1.社区主要负责人严重违纪、违法犯罪;

2.发生重大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环境污染和重大恶性刑事案件; 3.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

4.发生重大群体性上访事件,及其它重大公共事件造成重大不良社会影响。

三、测评体系的结构与内容 1.结构:测评体系包括“基本指标”和“特色指标”。基本指标反映文明社区创建的基本情况,共设置6个测评项目,14个测评指标,42条测评内容。特色指标反映文明社区创建特色和社区特色,共4条。

2.数据采集方法:以“材料审核、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通过网络平台在线汇总审核。

3.实地考察方法:包括实景模拟验证、实地调查、实地观察三种方法。 4.材料审核的数据来源:北京市统计年鉴和市区县以及街道社区相关部门提供的资料或证明。 5.分值构成:总分100分。其中,基本指标90分,特色指标10分。 6.评分方法:采用“状态描述法”,以a、b、c、d描述测评内容的状态。a为该项测评内容的满分;b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70%;c为该项测评内容满分的50%;d为该项测评内容分数为30%。每一指标的状态确定后,经计算机处理,得出测评总分。

基 本 指 标 测评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分值 一 领 导 有 力 制 度 健

(一) 社区 组织

管理 1.党组织建设 1)加强社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实行政务公开,干部廉洁自律,无以权谋私现象,无严重违纪问题,群众对勤政廉政的满意度≥80%; 2)加强和完善社区党、群组织建设,加强社区流动党员管理; 3)发挥党员在社区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及时帮助群众解决困难。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1)及其余标准中的1项为b;其余情形为c;(标准1)<60%,该项测评内容为d)。 1)问卷调查 2)3)材料审核 2.4

2.居民自治建设 1)依法做好选举工作,选举参与率达到选民总数的85%以上,无违反程序的指定、委派或撤换居委会成员现象;

2)推进社区居委会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推行听证会、协调会、评议会等制度,实行居务公开;

3)加强对小区物业的监督管理,对于有物业的小区,小区居民对物业服务满意度≥85%;对于无物业的小区,小区居民对相关管理机构的满意度≥85%; 4)社区有不少于5个登记或备案的社区社会组织; 5)社区居民对居委会工作的满意度≥85%。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1)、5)及其余标准中的2项为b;其余情形为c;(标准5)<60%,该项测评内容为d)。 1)2)4)材料审核 3)5)问卷调查 2.6 一 领 导 有 力 制 度 健

(二) 创建 组织

管理 3.组织领导 1)主要领导亲自抓创建工作,有专人负责日常创建; 2)有创建文明社区的中长期规划和计划,并纳入社区发展规划; 3)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具体的保障措施,能有效指导、协调创建工作;

4﹚能结合社区工作实际,完成首都文明办和区县文明办部署的重点工作任务。 符合上述4项标准为a;符合3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材料审核 2.8

4.工作机制 1)明确文明社区创建活动的工作标准、实施办法和长效管理措施; 2)文明社区创建档案齐全,实施电子化管理;

3)采取多种形式让社区居民了解创建工作情况,居民反映创建问题的渠道畅通,并能及时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回复率≥95%,整改满意率≥90%;

4)积极开展各类共建活动,形成社区联席会等共建制度,构建社区单位、行业、居民、部队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每个对子每年开展活动≥3次; 5)创建经费有足额保障。

符合上述5项标准为a;符合1)、4)及其余标准中的2项为b;符合1)、4)及其余标准中的1项为c,其余情形为d。 1)5)材料审核 2)4)实地考察 3)问卷调查 3.2

测评项目 指标

名称 测评内容 测评标准 测评方法 分值 二 安 全 稳 定 秩 序 优

(三) 治安

防范 5.群防工作 1)建立社区治安防控体系,平安社区建设深入扎实; 2)群防群治网络健全,严格落实社会治安防范责任制; 3)节日、重大活动,发挥群防组织作用。

符合上述3项标准为a;符合2项标准为b;其余情形为c。 1)2)实地考察 3)材料审核 2.2

6.综合治理 1)严厉打击“黄赌毒”等违法犯罪活动,无“黄赌毒”案件发生; 2)对社区矫正对象、吸毒人员、精神障碍患者、艾滋病患者、刑满释放人员积极开展帮教工作; 3)加强对社会闲散青少年等七类重点青少年人群的服务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 4)防范和处理邪教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无邪教人员的“四类”案件和事件发生; 5)社区周边无销售恐怖、迷信、低俗、色情的玩具、文具、出版物和‘三无’食品;烟草销售点不向未成年人出售烟草;无“黑网吧”、黑诊所; 6)居民安全感≥90%。

符合上述6项标准为a;符合6)及其余标准中的4项为b;其余情形为c(标准6) <70%,该项测评内容为d)。

第二篇:《重庆市文明社区创建与管理办法(试行)》

渝委办发〔2007〕30号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重庆市文明社区创建与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区县(自治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级国家机关各部门,各人民团体,大型企业和高等院校:

《重庆市文明社区创建与管理办法(试行)》已经市委、市政府领导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文明社区创建与管理办法(试行)

创建文明社区,是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2007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发表的重要讲话和重庆市第三次党代会精神,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提高城市文明和谐程度和市民文明素质,努力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文明和谐首善之区的需要。为使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创建文明社区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主题,广泛发动社区成员,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把社区建成一个服务便利、秩序安定、环境优美、文化丰富、管理先进、健康和谐的文明社区。

第二条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一般是指经过社区体制改革后作了规模调整的居民委员会辖区。文明社区是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积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区居民整体素质和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在创建文明社区活动中成绩突出的体现社区建设综合成果的先进荣誉称号。

第三条 创建文明社区工作是创建文明城区、文明城市的基础,是精神文明建设深入到基层的载体,是广大市民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提高社区居民综合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投身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

第四条 创建文明社区工作要在各级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按照“政府主导、社会支持、群众参与”的要求,由社区居委会牵头,组织所在地区的机关、团体、部队、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住宅公房所有权单位和物业管理公司等单位,共同开展文明社区创建活动。民政、公安、卫生、建委、规划、市政、司法、综治办、文化、教育、体育、房管、环保、绿化、工商、爱卫办、共青团、妇联等部门都要积极参与、互相支持、密切配合。

第五条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创建工作纳入城市和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认真制定创建文明社区活动规划,定期研究,狠抓落实,要把文明社区创建工作作为考核领导班子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要做好综合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检查工作。

第二章 文明社区标准

第六条 组织机构健全

(一)建立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居委会为主体,以社区内各单位为主要组成部分的文明社区创建领导机构,领导班子有凝聚力、战斗力。 (二)有健全的工作制度和必要的经费投入。创建工作有目标、有规划、有要求、有措施。社区群众对创建工作知晓率达到90%以上。

(三)社区党委(党支部)、居民委员会组织健全,依法执行社区居委会直选制度,80%以上的居民参与选举。

(四)社区志愿者、老年人、残疾人等社团组织和各类服务机构健全,骨干队伍稳定。

第七条 环境整洁优美

(一)社区内道路畅通,路面、人行道平整无破损、无坑凹积水,排水管道畅通无堵塞,路灯、公厕、垃圾收集转运等公共设施齐备完好。

(二)居民住宅区无“七乱”(乱搭建、乱堆放、乱占道经营、乱张贴刻画、乱丢果皮杂物、乱吐痰、乱停放车辆)现象。 (三)社区内无蚊蝇孳生,无违章饲养家禽家畜,生活垃圾袋装率达1OO%,无卫生死角。

(四)社区内烟尘、废水、废气、废渣和噪音治理达到国家标准。 (五)社区绿化布局合理,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0%,居民对环境满意率达95%以上。 第八条 秩序井然有序

(一)社区居民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各项管理制度。积极开展综合治理和群防群治。社区内社会稳定、秩序井然、邻里和睦,居民安全感较高。

(二)社区建有治安综合治理小组、治保会、调委会、综治办公室、“警务室”和调解室等。

(三)社区无治安“盲区”,无流氓势力,无打架、斗殴现象,无群体性矛盾发生,无非法上访,依法调解民间纠纷成功率达80%。 (四)社区无制售非法出版物,无传播淫秽、暴力、封建迷信行为,无非法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窝点,无赌博、卖淫等社会丑恶现象,无“法轮功”、“门徒会”等反动、邪教组织及其人员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无无照经营等现象。

(五)社区入室盗窃等可控性案件发生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无重大刑事案件、重大交通事故、重大火灾等责任事故。

(六)社区外来人口情况掌握无误,暂住证办理率达90%。社区内房屋出租动态掌握准确,无违法出租房屋,出租房屋内无违法犯罪活动。

第九条 教育全面落实 (一)社区教育机构健全、制度完善,有一支专兼职的常年教育骨干队伍。

(二)社区建有市民学校,定期举办社会主义荣辱观、形势政策、科学知识、文明礼仪、法律知识、生活常识等各类宣传教育活动。 (三)社区设立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专门部门,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教育网络,有效地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活动。

(四)建立进城务工人员教育机制,加强对进城务工人员的教育、培训和管理。

(五)对社区内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等矫正对象实行专人结对帮教。

(六)广泛宣传并自觉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超生和非婚生育,社区计划生育达标率100%。

第十条 服务优质高效

(一)社区居民生活设施齐全,服务网络布局合理,生活方便。 (二)建有就业指导中心,积极有效地为本地区失业人员培训职业技能,帮助指导就业,再就业服务和社会保障服务扎实深入。 (三)建有“爱心超市”。建立低保、孤寡、残疾、高龄等困难弱势群体档案,广泛持久开展扶贫帮困活动。

(四)疾病预防、医疗保健等为主要内容的社区卫生服务齐全配套,并建有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

(五)建有社区婚姻家庭、儿童教育等方面的咨询室或家庭、社会问题调解室,至少有1名较专业或固定的调解员。

第十一条 文化丰富活跃

(一)社区群众踊跃参加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参与面达80%。

(二)建有集艺术、书报(刊)阅览、健心健身等活动于一体的多功能活动室。

(三)社区有多支一定数量规模的业余群众文体队伍,经常组织居民及进城务工人员举办邻居节、歌咏会、运动会等,开展广场文化、公园文化、企业文化、楼院文化和家庭文化等丰富多彩、内容健康的文体活动,形成社区文化特色。

(四)建立社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制度,举办各类文体知识培训班(讲座)。 (五)注重开发、整合社区资源。社区与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建共创机制,文体活动场地共享,定期开展活动。

第十二条 风尚文明良好

(一)社区建立起志愿者队伍,有专职社区志愿服务工作人员,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化、长期化开展,志愿服务事业蓬勃发展。社区居民参加志愿服务率达80%。

(二)社区居民对文明社区创建满意率达80%。

(三)积极开展文明楼院、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创建面均达90%以上,达标率均达70%以上。

(四)无“嘴乱说、口乱吐、手乱扔、脚乱行”等不文明行为。 (五)社区虐待和不赡养老人案件少于2起;家庭暴力投诉少于2起;无不抚养未成年人案件。

(六)社区内形成“文明礼貌、诚实守信、互助友爱、扶正祛邪、邻里和睦、敬老爱幼、遵纪守法、保护环境”的和谐文明风尚和健康生活方式。

第三章 评选命名表彰 第十三条 文明社区的评选工作要坚持自愿申报与组织推荐相结合,主管部门考核与群众评议相结合,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年终检查相结合。严格掌握标准,引入竞争机制,坚持优胜劣汰,杜绝弄虚作假,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开性、公正性和导向性。

第十四条 重庆市文明社区分为市级文明社区和市级文明社区标兵,分别由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和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

第十五条 获得区县(自治县)级文明社区称号1年以上的,可申报市级文明社区。获得市级文明社区称号2年以上的,可申报市级文明社区标兵。

第十六条 申报评选程序:

(一)凡达到创建条件的社区在自查和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后,可由街道和镇向区县(自治县)文明办提出书面申报。

(二)各区县(自治县)文明办对申报社区初审,并在所在街道和镇公示后向市文明办择优推荐。

(三)市文明办组织考评审核,确定拟推荐名单。在市内主要媒体公示后,报市文明委。由市文明委,市委、市政府批准命名,颁发相应的荣誉证书和奖牌。

第四章 组织管理

第十七条 市级文明社区每年评选表彰一次。市级文明社区标兵每3年评选表彰一次。

第十八条 被命名的文明社区每两年复查一次。复查合格的仍保留荣誉称号。如发生严重问题或创建质量下降,命名机关及主管部门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批评、限期整改,直至摘牌,撤销荣誉称号。

第十九条 各区县(自治县)应根据市级文明社区创建与管理办法,结合实际制定文明社区创建规划,加大文明社区创建力度,抓好本地区的创建工作。

第二十条 各区县(自治县)文明办负责做好本地区文明社区创建的检查指导、考评验收、评选表彰和市级文明社区的推荐等工作。包括:

(一)制定本地区文明社区标准、创建规划和实施方案,组织协调本地区各单位积极参与创建工作。

(二)指导社区建立健全创建组织和开展活动,检查活动进展情况。

(三)建立工作例会制度,沟通辖区各单位间的联系,协调解决问题。 (四)总结推广文明社区的先进经验和先进典型。

(五)建立文明社区档案。档案包括:社区概况、创建规划、创建文件、重要会议材料、检查考核记录、年终工作总结、奖惩记录、群众和社会各界反映等等。

第五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各区县(自治县)可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试行。

主题词:精神文明建设 办法 通知

中共重庆市委办公厅 2007年7月6日印发 (共420份)

第三篇:创建文明社区小结

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突出传统节日活动主题。春节、元宵节期间,突出辞旧迎新、幸福平安、家国兴旺的主题,组织开展一系列联欢、文化展演、送温暖等活动。清明节期间,突出纪念先人、缅怀先烈的主题,组织开展祭英烈、重温入党誓词、文明祭扫、诗文、祭文征集大赛、游园等活动。端午节期间,突出热爱祖国、求索创新的主题,组织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红歌会、清洁家园行动、科普教育等活动。七夕节期间,突出忠贞爱情、家庭和睦的主题,组织开展情歌、情诗大赛、鹊桥联谊会、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中秋节期间,突出团结团圆、喜庆丰收的主题,组织开展吟诵中秋经典、赏月联欢、关爱外来务工人员、中秋民俗文化展等活动。重阳节期间,突出尊老敬老、孝老爱亲的主题,组织开展传播孝道文化、扶残助残、老干部联欢会等活动。根据主题要求,不断创新传统节日活动的形式和载体,不断增强“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的群众性、广泛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扎实开展多种形式的邻里互助、社区联谊活动,促进社区和谐。

第四篇:新城社区创建文明社区长期规划

为创造文明、安全、舒适的社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推动新城社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现制定新城社区建设文明社区规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青浦区文明城区和先进社区的创建标准,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公民道德实践和城乡环境卫生治理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使社区的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环境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二、创建目标

按照青浦区精神文明创建要求和国家级文明城区标准 - 1 -

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根据青浦区验收标准,我社区精神文明创建的目标是:坚持以人为本,进一步树立“守法爱区、开放创新、明礼诚信、团结务实”的文明新形象;在提高居民文明素质上取得新进展,公民的卫生意识、环保意识和文明意识明显意识增强,在全社区形成讲究卫生、举止文明、礼貌待人、诚实守信、遵章守纪的良好风尚;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初步形成,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得到净化,促进未成年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环境建设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卫生质量进一步提高,美化、亮化档次和品位明显提升,卫生长效管理机制初步建成,环境实现整洁优美,常年保洁。不断提高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整体水平,努力实现进入国家级文明城区的目标。

三、具体工作规划

精神文明建设要本着巩固成果、提档升级、主动延伸、

多出亮点,分层次、多渠道,为创建和谐社区提供精神动力,重点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思想道德建设

l、不断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一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对居民进行“三义"、“三观”、“三德”教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和科学发展观教育,通过编发宣传提纲、组织先进人物报告团等形式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发社区居民的热情。

2、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道德实践活动。开展“争做文明居民”活动,把道德教育任务落实到学校、社区和家庭。

(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充分利用报告会、演讲会、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对未成年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文明礼仪教育、亲情奉献教育和社会实践教育。

2、认真搞好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探索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好机制、好方法、好载体。发挥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

(三)社区环境治理

l、采取得力措施进行环境治理,保持社区面貌整洁优美。结合实际,深入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治理活动,开展绿化、美化、亮化工作。社区绿化美化布局要合理,要逐步实现园林式绿化;绿色楼道创建要按要求达到6 O%以上。

2、广泛深入“三大创建”工作,创建工作要提档升级,使公民文明素质显著提高。继续深入开展科技、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区文化活动。建立市民学校,并充分发挥其作用,改变传统的讲座模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教育、引导百姓热爱兴安、热爱加区、热爱社区增强公民的开放、创新、争先、诚信、民主法制意识。

3、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整

合社区资源建立文化基础设施,并充分利用驻区单位、公共设施等现有资源,开展共建共育活动。要结合自身实际,组建秧歌队、民乐队、健身队等文艺演出队伍。充分利用重大节假日,组织开展节日文化活动;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校园文化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普及冰雪文化活动。在广场、公园、社区等制作冰雪景观,装点美化环境。因地制宜,在社区居民中开展滑雪、滑冰等体育活动。

青浦区青房物业有限公司

2012.3.20

第五篇:创建文明社区半年总结

年初以来,根据街道的安排和社居委年初计划,结合社区实际,以“六进社区”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争创“文明社区”工作,有效地推动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做到了辖区内平安、稳定、和谐。

一、进一步完善了党建、民政、社保、创建、综治、计生等“一站式”服务工作机制,使之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更好地为居民服务的目的;同辖区2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相结合,对居民以最低的收费标准提供医疗保健服务,5月份联合区妇幼保健院在社区为弱势群体进行多项免费体检并建立了健康档案,受益人数达1000余人,6月初依托社区卫生服务站邀请郑州妇科专家对辖区开展妇女健康知识讲座,此举受到了社区居民的热烈欢迎。

二、围绕社区楼院和广场文化为主题,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活动。以烟厂花园为基地认真组织开展好早晨的健美操和晚上的激情广场大家唱活动,老年人太极拳、舞剑、空竹等多种喜闻乐见的活动在社区开展的有声有色;社区图书室定期对居民开放,5月份社区举办了象棋、羽毛球、双升等比赛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利用远程教育器材每逢重大节假日为居民播放爱国主义电影,既提高了居民的思想觉悟,以丰富了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

三、利用社区文明市民学校、多媒体远程教育平台对居民进行多层面的教育活动。我们邀请学校教师及社区工作人员在社区文明市民学校为居民授课,上半年,我们共开展培训班8次,受益居民达1600余人次;利用多媒体远程教育器材积极开展“法律进社区”活动,不定期举办法律夜市,组织居民学习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今年上半年我社区共开展此类活动6次;做好创建文明楼院工作,充分利用辖区22居民小组的优势,在各居民小组中认真开展筛选、评比“文明户”、“文明楼院”活动,在今年5月份的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中我们共评比出10个“文明户”和2个“文明楼院”并给相关人员以物质奖励,此举

以身边事育身边人的方式,提升了居民争当文明市民的积极性。

四、充分发挥二级环卫队伍的作用,对背街小巷、居民楼院的卫生保洁工作,在今年4月底5月初的环境综合治理活动中,社区累计组织辖区居民1000余人次参加各类义务劳动,共清理垃圾死角20处,清运垃圾56车,涂白600多平方米,通过此举消除了蚊蝇等虫害的滋生地,为社区居民营造了绿色、环保、无害的生活环境;对由低保对象组成的社区巡逻护安队、党员义务巡逻队和青少年义务巡逻队三支队伍加强了管理,坚持每天签到交接班制度,对社区重点地段实行24小时昼夜巡逻和轮流值班,及时消除了不安定因素,化解矛盾纠纷10多起,有效地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要继续做好创建“文明社区”工作,首先准备在开展一次“好婆婆、好媳妇”、“文明户”、“文明楼院”活动,以此带动社区居民争当文明户的积极性。其次是利用学生放假的时机,依托召陵区暑期青少年法律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文明素质教育”教育活动,在各楼院评选出“文明小卫士”,由青少年带动家庭、社会,全面提升公民道德素质。总之,我们一定要从实际出发,不搞花架子,确保争创“一居一品”文明社区活动顺利完成。

上一篇: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信息下一篇:我们就这样分手不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