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形态论文提纲

2022-11-15

论文题目:宁强羌绣艺术形态研究

摘要:宁强羌绣起源于陕西宁强大巴山里,这里是我国羌族的主要居住地之一,羌绣是其祖辈生活,世代相传的一门生活、生产性技艺,因其造型朴实、图案生动、色彩斑斓,在我国民族刺绣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羌绣作为羌文化的结晶,2008年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以来,因文化产业的发展,宁强通过开办羌绣技能培训班,成立羌绣合作社,有效地推动了当地羌绣技艺的传承与发展。本文以宁强羌族刺绣技艺为研究对象,基于民族民间技艺传承保护与发展的原则。以宁强羌族刺绣的艺术形态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综述法、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法、交叉学科研究法。并根据国内外相关传统技艺传承与发展的成功案例,提出从宁强羌绣的艺术形态研究入手。即通过其题材、纹样、色彩、工艺等的整理中,分析其艺术规律。进而结合羌族的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审美意识,探讨宁强羌绣的艺术表现形式与内在思想、观念的相互关系——内在秩序和文脉。发掘出宁强羌绣的艺术特征与规律,以推动宁强羌绣的健康发展及地域特色产业发展。本文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针对宁强地区的区域概况,通过对当地的三国文化、巴蜀文化分析,归纳出基于特殊的历史地理环境下民众的生活与羌绣的关系。(2)基于文本资料和现存宁强羌绣的历史样本,获取其艺术形态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包括数字化样本采集和典型纹样的优化处理与存储。(3)对经采集的宁强羌绣样本进行图像学分析,总结归纳其刺绣特征、图案构成和艺术风格,及其形成与生活环境、政治、文化、技术等主、客观因素。(4)宁强羌绣在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传播途径与方法,健康传承并发展宁强羌绣艺术对促进区域特色产业,弘扬民族文化,提高羌族民众的经济收入有积极意义。宁强羌绣作为羌族民族的文化载体,与羌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对其艺术形态研究,既是对羌绣技艺进行保护,更是通过这种原汁原味的保护传承做强做大当地的羌绣特色产业,提高羌族人民的物质精神生活水平。

关键词:宁强羌绣;艺术形态;手工技艺;传承创新

学科专业:艺术学理论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和目的

1.2.1 研究范围

1.2.2 研究目的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艺术形态学概述

1.5.2 自组织理论概述

2 宁强羌绣的历史发展脉络

2.1 宁强羌绣的历史溯源

2.1.1 宁强羌绣的地理位置

2.1.2 宁强羌绣的历史溯源

2.2 宁强羌绣的发展现状

2.3 本章小结

3 宁强羌绣样本的采集方法与数字化处理

3.1 宁强羌绣样本的采集方法

3.2 纹样的数字化处理

3.3 数字化储存

3.4 本章小结

4 宁强羌绣的艺术形态特征

4.1 宁强羌绣的运用范围

4.2 羌绣的题材

4.2.1 植物类

4.2.2 动物类

4.2.3 几何图形类

4.3 纹样

4.3.1 花头特征

4.3.2 纹样构成形式

4.4 色彩

4.4.1 素绣

4.4.2 彩绣

4.5 工艺针法

4.6 本章小结

5 宁强羌绣的艺术价值

5.1 宁强羌绣与宁强多元文化

5.1.1 宁强羌绣与中原文化

5.1.2 宁强羌绣与巴蜀文化

5.1.3 宁强羌绣与其它文化

5.2 宁强羌绣中的审美取向

5.2.1 宁强羌绣的古朴形态之美

5.2.2 宁强羌绣的自然形态之美

5.2.3 宁强羌绣的神秘形态之美

5.3 宁强羌绣的精神价值

5.3.1 宁强羌绣与宗教信仰

5.3.2 宁强羌绣与图腾崇拜

5.4 本章小结

6 宁强羌绣的保护与发展策略

6.1 建立人才培养体系

6.1.1 基于引导的文化教育

6.1.2 与高校合作联合培养

6.2 适应现代生活的文化呈现

6.3 基于设计自组织理论的设计扶贫

6.3.1 耗散结构理论下的设计扶贫

6.3.2 协同学下的设计扶贫

6.3.3 突变论下的设计扶贫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主要工作

7.2 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上一篇:无机非金属材料论文提纲下一篇:政府依法行政探讨论文提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