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裂缝控制论文

2022-05-12

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地下室裂缝控制论文(精选3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摘要: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现象不断提升,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现象进行简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而减少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保障房屋的质量。

第一篇:地下室裂缝控制论文

浅谈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与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业不断发展,对地下空间利用不断提升,地下室在建筑物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由于设计、施工、材料等原因,一些项目也产生了地下室结构裂缝,从而降低抗渗和抗冻能力、钢筋锈蚀、降低耐久性,漏水并影响地下室正常使用,最终导致业主投诉和大量的维护成本。因此,在建筑过程施工阶段要重视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防治,以减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产生裂缝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关键词:地下室、结构裂缝、控制、防治措施

1分析裂缝产生的原因

1.1地下室外墙裂缝

地下室混凝土外墙裂缝产生的原因可分为:①温差原因,冬季施工时,昼夜温差较大,混凝土墙因温度收缩、膨胀裂缝,呈垂直型发育,因当时气温剧降,模板之间保温较差,因此混凝土变形遭受刚度、强度较大的约束时,构件产生拉应力而形成裂缝。②设计原因:设计时因温度收缩变形引起的温度收缩应力没有考虑或考虑甚少,没有按规范规定设置伸缩缝,造成超长混凝土墙在硬化过程中所产生的收缩微裂缝。③施工原因:混凝土墙体养护时间不足或养护条件达不到要求,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时,基坑开始回填或产生侧向荷载导致裂缝的产生。

1.2地下室底板裂缝

地下室底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分为以下几种:①温度裂缝,由于地下底板的厚度一般较大,混凝土浇筑结束以后,混凝土内部与表面之间存在温差,热胀冷缩的不均匀,进而导致裂缝的出现。②结构裂缝,在地下室底板截面突变处(如承台与板交接处)或某些薄弱环节(如后浇带),经常会出现结构接缝,尤其是在应力集中处及负弯矩较大的地方比较常见。③收缩裂缝,当地下室底板混凝土出现失水收缩、碳化收缩、硬化收缩及塑性收缩时,收缩应力超过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时,往往混凝土内部就会产生裂缝,在长期的荷载和水压作用下,这种底板混凝土表面和内部的微裂缝就会贯通。④施工裂缝,当地下室收到较大施工荷载作用是,或则养护时间不足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设计强度提前拆模,在外力作用下导致裂缝的出现。⑤沉降裂缝,当基础出现不均匀沉降时,会使底板各处受力不均匀,使底板某些部位受拉力作用,进而导致沉降裂缝的出现。

2地下室底板、外墙裂縫常见处理方法

2.1地下室外墙裂缝的常见处理方法

(1)表面涂抹法

表面涂抹法是一种施工比较简单、造价比较低,其常用材料主要有环氧树脂类、聚氨酯类等。现以涂抹环氧树脂类材料为例,说明表面涂抹法的施工(处理)要点。先清理需要处理的混凝土墙的表面,然后用丙酮或二甲苯或酒精擦洗,待处理面干燥后,用毛刷反复涂刷环氧树脂浆液,一般每隔3~5min涂一次,一直至涂层厚度达到1mm左右为止。环氧树脂类浆液不仅对结性能好,而且渗透能力很强,能渗入到混凝土墙体内部。

(2)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

表面涂刷加玻璃丝布法是施工比较复杂、防渗漏效果很好的处理方法,目前常用的有聚氨酯或环氧树脂胶料加玻璃丝布,一般用于混凝土墙裂缝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其施工要点是:将聚氨酯按甲、乙组分和二甲苯按1.0:1.5:2.0的重量配合比搅拌均匀后,涂布在基层表面上,要求涂层厚薄均匀,涂完第一遍后一般需要固化5h以上,基本不粘手时,再涂以后几层。一般涂4~5层,总厚度不小于1.5mm。若加玻璃丝布,由一般加在第二层与第三层之间。

(3)充填法

充填法也是一种施工比较简单、能够满足一般要求的处理方法。即用风镐、钢钎或高速旋转的切割圆盘,将裂缝扩大成为V形或梯形凹槽,清洗干净后分层压抹环氧树脂砂浆或水泥砂浆、沥青油膏、高分子密封材料或各种成品堵漏剂等材料封闭裂缝。当修补的裂缝有结构强度要求时,宜用环氧砂浆填充。

(4)灌浆法

灌浆法常用的灌浆材料有环氧树脂类、甲基丙烯酸甲酯、丙凝、氰凝和水溶性聚氨酯等。其中环氧树脂类材料来源广泛、施工方便,在建筑工程中应用比较广;甲基烯酸甲酯粘度低,可灌性好,扩散能力强,不少工程用来修补缝宽0.05mm左右的裂缝,补强和防渗效果良好。

2.2混凝土地下室底板裂缝的常见处理方法

(1)底板帷幕灌浆

在渗漏区域并向外四周外扩梅花状作业探孔,钻孔间距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钻孔深度至结构外侧土层,通过注浆针头将亲水性弹性堵漏灌浆材料逐个灌注,通过压力灌注灌浆材料在结构外侧扩散覆盖叠加,灌浆材料在反应过程中将水也反应聚合在一起,固结土层,在结构外侧形成一道整体的塑性防水带,最后封堵注浆孔洞。

(2)底板裂缝灌浆

铲除底板渗漏部位并向四周外扩数米底板表面近百毫米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将底板表面清理干净,找到裂缝部位,在裂缝两侧作业探孔(钻斜孔),钻孔间距根据现场情况确定,钻孔深度至基础筏板厚度的一半,灌注CG-P105 弹性聚氨酯防渗灌浆材料,直至另外孔洞冒出,使浆液填满裂缝,依次重复灌另外的孔洞。筏板表面裂缝凿“V”型槽,用堵漏王进行封堵,用錾子将筏板结构表面进行凿毛处理,深度数毫米至新鲜、坚实混凝土,对剔凿后的表面进行湿润,将搅拌均匀的抗渗1#浆料在处理好的混凝土基层表面涂刷多遍。板面用C2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并与原地面平齐,内配直径6mm@200钢筋。

3.如何预防、减少地下室裂缝的产生

3.1设计方面

(1)设伸缩缝、诱导缝、后浇带和凹槽的原则:建议地下室长度超过200m时设伸缩缝或诱导缝,诱导缝的设置需经过专项的讨论确认后方可进行;后浇带设置间距不宜过大,可控制在规范规定的中低值(约30~40m),且尽量设置在刚度变化大的分界处;对大型地下室可设置从底板到侧壁到顶板的伸缩沟加后浇带的方式进行处理,可有效的减少裂缝出现。

(2)构造措施:墙板配筋控制钢筋间距,对混凝土侧墙的水平筋配筋应适当加强,可以有效的减少混凝土墙产生裂缝;做好外部柔性防水,可采用具有双面粘贴功能的柔性外防水材料对大型地下室各迎水面进行防水处理;对后浇带处的板钢筋应尽量断开,以截断或减少混凝土收缩应力的传递,更好的控制裂缝的产生。

3.2施工方面

(1)混凝土的运送:尽量减少用地泵泵送混凝土,因为地泵的振动会影响其附近50~100m范围内已经浇捣好的混凝土的质量,使其内部出现细微裂缝,一旦混凝土的干收缩发生的时候,这些裂缝就会发展为肉眼可以看见的裂缝了。如确实需要采用地泵管泵送混凝土,其泵管的支撑点不能安装在模板上及已浇捣好的混凝土面上,宜安装在牢固、可靠的外墙脚手架上或有足够强度的柱头上。

(2)混凝土的养护:确保养护时间,按规范要求的最少养护天数进行养护,在气候温差变化大的时候以及极冷和极热的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增加养护的次数和时间;对较长的混凝土墙养护要更加注意,传统的淋水养护的话次数应该更多一些,时间应该更长一些;可尝试采用覆盖薄膜进行养护,但需先对其进行成本核算,进行比较后酌情采用。

3.3材料方面

在针对商品混凝土供应方的要求里,增加对地下室部分混凝土的参数指标检测数量,提高其参数指标的要求,保证混凝土质量。

结束语:综上所述,地下室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已成为当下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会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不便,甚至造成结构性安全风险。基于此,本文简单介绍了地下室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裂缝处理方法以及如何预防和减少裂缝的发生,希望为相关人员带来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刘双良. 分析地下室各部位渗漏的原因及防治措施[J]. 砖瓦世界, 2019(18):192.

作者:徐冬晓

第二篇: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摘要: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现象不断提升,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要给予高度的重视。文章通过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现象进行简析,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根据其产生的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进而减少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的裂缝现象,保障房屋的质量。

关键词: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目前高层建筑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抵挡的发展趋势,伴随着高层建筑的兴起,地下室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地下室越来越深、底板不断加厚、规模增大、外墙不断增长,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地下室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现象不断提升,对房屋建筑的安全带来了隐患,在一定程度上危及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要给予高度的重视。

1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现象简析

所谓的大体积混凝土指的是经过计算的胶凝材料水化热后引起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过大进而导致裂缝,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进行控制的混凝土工程和构件。而现在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外墙以及基础底板是主要受力结构,所需混凝土的土方量较大,在进行墙体浇筑时要求一次性浇筑完成,对于边界的约束条件也较大,属于大体积混凝土。而由于目前高层建筑的特点,在建筑后地下室由于所处的内外环境以及施工过程等因素,地下室的墙体、基础底板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称之为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其中裂缝主要分为基础承台与底板混凝土的裂缝以及地下室的外墙混凝土的裂缝。

2 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

2.1 基础承台与底板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基础承台与地板混凝土裂缝主要是由沉缩和温差引起的。其中由沉缩引起的裂缝主要是在振荡中不密实、骨料下沉、表层的浮浆过多,浇筑之后没有进行压实,没有对表面进行及时的覆盖而导致水分散失过快导致干缩。由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主要由初期的表面裂缝、中期的内部裂缝以及后期的裂缝组成。其中在初期砼浇筑处于升温的阶段,浇筑后内部水泥散热困难引起内部温度急剧升高,内部产生压应力,外部产生拉应力,内外形成温度差,拉应力增大超过早期混凝土抗拉的限度,进而导致裂缝现象。砼浇筑中期进入降温阶段,这一阶段混凝土因降温产生收缩,在收缩过程中由于升温速度快,降温时的拉应力较大,两个力量出现差值引起裂缝,且这种裂缝主要是贯穿裂缝。在后期随着环境的变化,砼成为不良的导体造成温度差进而产生裂缝。

2.2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裂缝原因分析

地下室外墙的混凝土裂缝主要的原因是由于收缩产生的,混凝土在硬化的过程中水分的流失引起收缩,在前期的浇筑升温与水化降温的阶段内外部产生温度梯度进而引起不同的拉应力,不平衡的拉力造成裂缝。与基础承台以及底板混凝土裂缝相比较,地下室外墙混凝土产生的裂缝主要是贯穿性裂缝,而表面裂缝的现象较少。由于地下室外墙所处外部环境的特殊性,在保养的过程中比较困难,混凝土松弛徐变的优点不能够充分地发挥出来,这些因素都对地下室混凝土裂缝产生了影响。

3 控制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现象的措施

3.1 前期工程设计中的控制措施

前期的设计是建设的蓝图与依据,其设计的合理程度直接关系到施工的质量。在整体的设计中,要有精确的力学模型,对荷载的统计要保证其准确性,同时要提前考虑到温度变化以及收缩变形的因素。在针对地下室的设计上要考虑地下室所处环境的特殊性以及大体积混凝土对水化热、浇筑温度、混凝土配合比的特殊要求。首先要根据工程的需要合理地确定混凝土标号,避免提高混凝土标号而不利于抗裂。在配筋的设计方面可以适当地增配预应力筋,因为较细较密型的配筋能够提高抗裂的能力。同时在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设置后浇带来控制施工期间的较大温差和收缩力。

3.2 原材料选择上的控制措施

地下室由于其自身环境的特殊性,对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很高,而许多裂缝现象产生的原因与选用的原材料质量不高有直接的联系。因此为了减少裂缝的出现要保障原材料的质量。其中在水泥的选择上尽量选择低热的水泥,这样可以减少水化热以及降低混凝土自身的升温值,可以选用中热硅酸盐性的水泥以及低热矿渣硅酸盐性的水泥。在骨料的配备中要严格遵循配比,砂石的含量要控制在百分之一以内,砂石的细度模数控制在2.8~3.0之间,碎石一般选用10.4mm的连续级配比。同时可以添加适当的外加剂来降低水泥的水化热,常用的外加剂有防水剂、减水剂、缓凝剂以及膨胀剂等,这在减轻温差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为了降低砼受的压力,要严格控制配合比,尽量保证配合比的最优化。一般遵循最小的水泥用量、最大的堆积密度以及合理的水胶比例的原则。在混凝土的配合比中要严格控制温控指标和裂缝的要求,一般混凝土采用60天或90天龄期的强度来作为配比。

3.3 施工过程的控制措施

在前期对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做好设计后,要严格依据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其中在浇筑前对气候要做好选择,一般适合在春秋季节进行,尽量避开寒冷与高温天气,若在高温天气进行浇筑要对砂石水进行降温;在寒冷天气则要采取一定的保温措施,雨天做好排水工作。在浇筑的过程中一般选用预拌混凝土浇筑,同时要严格进行温度控制,一般浇筑温度不能高于35℃,内外温差要控制在25℃以内来避免温差过大产生裂缝。在浇筑中一般选用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这样可以避免留缝隙,且利于每一层面的散热,降低内部温度的上升。

4 结语

房屋建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影响其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减少混凝土裂缝。地下室作为整个建筑的基础,在保障房屋质量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现象对房屋质量安全产生很大的威胁,在施工的过程中要给予高度重视来减少裂缝现象。在施工中前期的设计、原材料选择以及施工的过程中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把握好每一个环节,减少和避免裂缝的出现,提高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罗雪萍.台州地区民用建筑结构常见裂缝的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2010,(3).

[2] 王铁梦.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J].建筑技术,2011,(5).

[3] 张爱辉.砌体结构施工规范[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 惠玉玲.工程结构裂缝诊治技术探究[J].机械工业,2010,(7).

作者简介:陈希娥(1962—),女,天津人,天津市轻工业设计院副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工业与民用建筑

结构。

作者:陈希娥

第三篇: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地下空间的使用。现阶段,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形式非常普遍,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墙体裂缝、板裂缝等问题,严重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能。接下来,本文将结合笔者多年相关工作经验,详细论述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措施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建筑行业发展迅猛,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建筑层数越来越高,高层建筑地下室质量直接影响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温度变化以及湿度变化带来的收缩膨胀以及不均匀下降等等,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出现。当混凝土结构受到一定的约束或限制,就会产生一定应力,在应力达到一定范围时就会出现裂缝。通过产生裂缝,从而满足变形需求,松弛内应力。裂缝越宽,内用力越小,虽然对荷载影响不大,但是严重损害耐久性,约有80%的混凝土变形斗士由这一原因导致的,约有20%的裂缝是由于外荷载和次应力导致的。高层地下室混凝土结构,按照裂缝产生的原因来分析,有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塑性收缩裂缝以及干缩裂缝。再加上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结构体积大、抗渗、抗折、荷载力比较大等特点,导致地下室最重要的裂缝为温度裂缝,严重影响建筑物质量,而且不易控制。

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具体控制措施

1.选择合理的原材料

在选择水泥过程中,需要优先选择粉煤灰、矿渣、火山灰以及复合水泥,重点考虑地热水泥或中热水泥。如果不得不选择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必须充分考虑强度指标,并适量加入一定量的活性掺合料。大量实践证实,活性掺合料的比重越大,其降低混凝土温度升高的作用越好。含有20%水泥混凝土其水化热与温升约是没有掺粉煤灰的80%,混凝土中添加粉煤灰,能显著降低温升以及水化热效果。另外,在混凝土中掺加一定的外加剂,能够显著改善缓混凝土的保水性、粘聚性,由于其分散作用与减水作用的影响,在提高混凝土强度、降低用水量的同时,能大幅度减小水化热,延迟出现放热峰的时间,从而有效预防裂缝。现阶段一般采用的混凝土碎石级配为5-25mm,大量研究资料证实,选择级配为5-40mm的石子比选择级配为5-25mm的石子,混凝土可降低15kg左右的用水量。在水灰比相同的条件下,能降低20kg左右的水泥用量,内部温度会下降2度左右。所以说,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需要在符合级配要求的情况下,尽可能选择粒径比较大的粗骨料,与此同时,要求含泥量低于1%,片状颗粒含量低于10%。对于细骨料的选择,应该选择质量较好的中砂或粗砂,保障系度模数在2.1以上。保障含泥量在2%以下,2.8系度模数的粗砂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要比2.3系度模数的中砂用量降低30kg,用水量降低20-30kg,进一步降低混凝土收缩以及水化热。另外,合理的混凝土配筋。增配构造筋,能够大幅度提升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选择配筋时,需要选择间距小、直径小的配筋,保证全截面配筋率在0.3%-0.5%之间。在极易产生应力的薄弱地方加强采取多种保护措施,从而有效预防结构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

2.降低拉栓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墙板施工过程中,需要采用止水片固定模板来固定拉栓。若这些处事处理不到位,会导致建筑物使用过程中出现点状渗水。而实际生活中出现的渗水情况,都是由于拉栓质量不过关所导致的。所以说,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必须将钢板止水片焊满,并且尽可能延长脱模的时间,预防拆模过程中出现的扰动,降低缓凝土与螺杆之间出现的裂缝。

3.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

在浇筑混凝土之后,因水化热会导致水泥上升到最高温度,必须将温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中,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进行。如果没有具体的要求,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得超过25度。与此同时,要强化混凝土施工的顺序,应严格按照《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要求进行地下室底板施工与墙板施工。还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尽可能排除其中的泌水。在浇捣之后进行混凝土厚度处理,先按照设计标高使用长刮尺对其刮平,在混凝土初凝之前选择滚筒碾压,而后进行第二次抹面,进而消除裂缝。

做好混凝土养护工作,混凝土养护是有效预防裂缝产生的重要途径。在混凝土初凝后,需要选择浇水草带或塑料薄膜的形式进行养护,一方面能降低混凝土散热,减缓降温速度,预防混凝土裂缝产生。一方面,在潮湿的环境中,能有效预防干缩裂缝的出现。所以说,在常温环境下,需要保障浇水养护大于14天。另外,还需要做好地板混凝土的测温工作,通过调节措施对混凝土表面温差与最高中心温差进行调节,使其小于裂缝产生的临界温度。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产生的具体原因开始入手分析,并从三个方面:选择合理的原材料,降低拉栓对混凝土的影响,控制混凝土浇筑质量,详细论述了高层建筑地下室混凝土施工裂缝的具体控制措施。

(作者单位:江苏弘盛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作者:杨玉付

上一篇:职业学校德育论文下一篇:高级财务会计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