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技术论文

2022-05-11

近日小编精心整理了《中药鉴定技术论文(精选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复习两个环节讨论《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第一篇:中药鉴定技术论文

高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

摘 要: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的发布,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等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该门课程主要是培养学生识别中药真伪优劣的技能,为将来从事中药的采购、检验、质量控制等相关岗位工作打好基础。该文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设计、教学方法改革、课程考核等方面探讨现阶段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教学改革,以培养高素质中药鉴别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学专业的一门岗位核心能力课程。该门课程实践性强,需要反复的操作,教学难度大,笔者结合时下高职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及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一些探讨,目的是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1 开发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优选教学内容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实践人才,所以专业课程设计必须紧贴职业岗位开发,只有依据工作工程系统化,才能让学生学以致用,不会感觉所学与实践岗位脱节。职教专家姜大源教授指出,判断一个课程的设计是不是遵循比较学习原则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有3条原则:第一,比较必须3个以上;第二,比较必须同一范畴;第三,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不是内容[1]。笔者认为,《中药鉴定技术》依据以上原则可以做如下两种设计思考:

1.1 设计一 先按照区域特色、大宗药材、市场临床需求及中药传统技能大赛等多方面因素考量,筛选中药鉴定品种,以中药来源作为载体分类,然后按照鉴别方法的难易和熟练程度设计3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动物药鉴定(性状鉴定);学习情境2、矿物药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学习情境3、植物药鉴定(性状鉴定,理化鉴定,显微鉴定),通过以上设计,重复鉴定的5个步骤(样品登记、鉴定依据、取样、鉴定、鉴定报告),见表1。

1.2 设计二 以中药鉴别方法作为载体,通过鉴定方法的难易和熟练程度来设计4个学习情境:学习情境1、性状鉴定;学习情境2、理化鉴定;学习情境3、显微鉴定;学习情境4、综合鉴定;通过以上设计,同样重复鉴定的5个步骤(样品登记、鉴定依据、取样、鉴定、鉴定报告)见表2。

两种设计,均由教师先下达相关中药的鉴定任务书,学习小组成员接到任务书后,通过分析查阅有关的资讯并做出鉴定决策 、拟定好鉴定计划、分步实施并相互检查、评价,最终完成整个教学过程。

将《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开发成工作工程系统化设计课程,既能让学生掌握相关中药的鉴别技能,又能熟悉中药鉴定岗位的操作要领,使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中药鉴定工作岗位要求,真正的学以致用。

2 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2.1 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强化学生综合素质 近年来,由于高职生源的参差不齐,学生学习主动性大不如从前。而《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中药品种多,识别难度大,实践性强。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打破传统老师教、学生学,老师是主体的教学模式,改为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自主能动性,授课时将学习情境中相关中药鉴别章节内容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实施。如中药当归的鉴别,首先将班级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让每个学习小组做好成员分工,按照当归鉴别步骤分步实施。在对当归样品登记环节,通过PBL教学法,引导团队成员利用业余时间,查阅资料,了解当归相关知识点,如典故、歌诀、不同药用部位临床功效及应用等知识,由团队中的成员上台负责相关知识点的讲授,同时结合当归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当归蛋、当归制剂等产品实施案例教学;到了查找当归鉴定依据环节时,由成员通过查阅药典查找其鉴别依据,列出其鉴别方法和要点,学习情境中的所有环节,团队其他成员均有机会进行补充。这样一来,既可以让学生学习到课程专业知识,又锻炼学生组织能力、演讲能力、协作能力,切合了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让学生由被动吸收转变为主动学习。

2.2 利用信息化技术,引入互联网+教育,开发第二课堂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培养的是学生鉴别中药材质量真伪优劣的能力。中药品种之多,鉴别难度之大,中药伪品实物标本资源的缺乏,给本门课程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有效的利用信息化技术,往往可以弥补教学资源的不足。同时课程的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源源不断、永无止境的过程[2]。传统的信息化方式主要采取多媒体教学,通过课件展现中药性状、显微组织结构图片,使学生能够直观感受。然而,这种教学往往局限在第一课堂,且学生参与度不高;还有就是课程建设网站,学生本可以通过浏览网站资源学习相关知识。可实际生活中,大部分学生利用网上学习积极性并不高。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信息化技术手段越来越丰富,如何贴近互联网+,发展第二课堂,巩固教学成效显得尤为重要。如利用手机云平台、课程APP软件等新信息技术,共享本门课程教学资源(如微课视频、教学图片-中药材性状真伪图片、组织结构显微图等内容),让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学习课程内容,做到常看常学;同时通过后台向学生开放课程建设权限,做好审核,让学生主动参与课程建设,完善教学资源,及时将所发现的中药伪品、观察到的显微组织结构拍照上传,做到常看常新;此外,还可以在课程互动平台端开展线上在线答疑及作业批阅,让学生多途径掌握相关知识内容。这样既能够丰富、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让学生实实在在的融入到课程中去。

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中药鉴定技术》课程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实践成绩、期末考试成绩3部分组成。平时成绩考核主要包括考勤、作业、团队协作能力、职业道德等方面。将职业道德纳入到平时考核体系,是为了让学生具备良好的价值观。医药行业不缺乏专业人才,往往缺失的是有良好的职业操守、职业道德的人才。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平时对中药假、伪、劣药的认识和对学习任务的准备,成员间的配合,甚至是教学场地的清理等方面的处理态度,考核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纳入到平时成绩;实践成绩考核主要以中药性状鉴别考核和显微鉴别考核两部分,考核要求与中药传统技能大赛国赛接轨,严格参照相关标准进行;期末考核主要是以课程知识点考核为主。3部分分值结构可以依据班级学生整体素质弹性实施,偏重于学生平时成绩与实践技能成绩考核。采取形成性考核方式,既能反映学生的整体素质,同时也避免了一考定终身的局面,特别是对那些学习能力有所欠缺的学生,可以起到良好的鼓励效果。

4 結语

笔者通过多年的《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对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有些许思考,收到了较好的教学反馈,但在实际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善。如校内中药伪品实物标本的不完善、课程资源平台开发与维护滞后等都会影响到教学效果。只有通过不断改善条件,引入职教新理念,开展教学改革,才能让学生从《中药鉴定技术》这门课程中学有所获。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开发[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12):1-11.

[2]张凯,刘岩.高职中药鉴定技术课程信息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职业,2014(14):67-68. (责编:徐焕斗)

作者:田耀平 李忠芳

第二篇:浅谈《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体会

《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在课程的教学中我们应在传统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寻找更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本文从课堂教学和复习两个环节讨论《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突出实践技能的掌握。

《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实践《中药鉴定技术》是中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包括来源、产地、采收加工、真伪鉴别等内容,所涵盖的内容较多,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针对中专生,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控能力较差,但是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新鲜事物好奇心大,好玩且好胜心强。因此,在《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中,我们必须寻找更适合现代学生的教学方法。

一、课堂教学模式

《中药鉴定技术》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通过教师所提供的图片、视频、药材等辅助性教学材料理解理论性较强的知识,传统教学具有信息量大,不受环境影响等优势,同时,它也具有一定的问题,如理论与实践难以结合,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主动学习等。

结合学生特点和本课程的特点,改变传统的教学思路,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真正结合在一起,同时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方法如下:

1.教会学生鉴别方法

现用教材包括总论与各论两篇。在总论中,教师应注重概念和基本的鉴别方法的讲解,让学生明确“中药材”“个子货”“饮片”“来源”“性状”等概念,理解各种鉴别方法的特点,以便能轻松的学习后续知识。各论是按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进行分类,其中占中药材87%的植物药又按其药用部位分类,在每一类别前都有一个概述,介绍本类药材的特征及鉴别时的顺序及方法。在教学中,应注意这一部分的讲授,教会学生针对本类药材鉴别的方法。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特点进行教学设计,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每次要学的药材都是未学过的,学生对此充满好奇,同时为了本组的荣誉,小组成员都会积极的去看书,看药材,想尽快准确的确定药名,教师可以对每次准确确定药名最快的那一组学生给以代币奖励或记分。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的学习了理论知识,同时熟悉对每一味药材的鉴别过程,使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3.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在课堂中,学生应是完全的主角,而教师则是导演。在学生确定了本次课药材的名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通过观察哪些特征确定这个药材的名称?”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进一步学习药材的性状特点,总结出新药材的性状鉴别点,书写在观察记录上,并由代表发言。教师进行补充和纠正。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学生以团队的形式进行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强调了每个学生在团队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二、复习方法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复习方法多是做练习题、测验、总结梳理知识点,可以很好的巩固理论知识,但是《中药鉴定技术》内容多而杂,一味的采用练习、测验等方法,会导致学生的厌烦。因此,在教学中按排阶段性的复习,并针对学生“爱玩儿”“好胜心强”的特征,可以采用比赛或游戏的方式将知识与比赛、游戏相结合。

1.在比赛中巩固理论知识

学生在学习中分小组,养成了较强的团队意识和团队荣誉感,故而以小组为单位参与比赛,学生的主动性会比较强。比赛的形式多样,可以自由设计,要将理论知识与比赛相结合却需要下一番心思,举例如下:

(1)在《中药鉴定技术》教材中,很大一部分是药材的来源和性状鉴别,这部分内容不仅多,而且没有规律,在学习新课以后需要下功夫去记忆,如果是出练习题、考试,久而久之,学生必然反感。因此,将药材的鉴别要点打在幻灯片上,让学生根据性状的描述准确写出药材名称和来源,学生在小组内可以共同讨论出结果,在规定时间内写在教师下发的答题卡上,这样学生没有考试的感觉,就不会反感,而想要考查的知识也考查了。

(2)比赛的题目可以是必答题,可以是抢答题。比如,在复习川贝母时,先在幻灯片上展示出“该药材来源于百合科”,学生回忆百合科药材有川贝母、天冬、知母、玉竹等众多药材;教师再利用幻灯展示“该药材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的作用”,到此时,有些学生已经能通过生活中常用的中药知识猜测出该药材可能为“川贝母”“浙贝母”“平贝母”或“伊贝母”,但是学生不能确定;教师再用幻灯片展示“该药材为圆锥形或长圆锥形的鳞茎”,接着再展示“该药材表面白色或黄白色,有的具棕色斑,习称‘虎皮斑’”。如此由难到易的展示药材特点,学生能确定该药材为川贝母,将《中药鉴定技术》《中药学》等知识结合在一起。

(3)比赛的内容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还可以是趣味性的,如听歌曲写药名,播放歌曲《百味人生》,其歌词为“生来一副虎骨,亦骄亦傲,胸怀满腔远志,心比天高。万贯金银花未了……旧衣陈皮,怎防风狂雨暴……”写出歌词中所有药材的名称,在紧张的比赛中放松一下,学生自然会欢迎。

2.在游戏中熟悉中药材

以往在复习课中让学生自己看药材,反复识记,达到“见药知名”的水平,但中专阶段的学生自由散漫,自控能力较差,如果“放羊式”的让学生自己复习,学生很快就看完药材聊天睡觉去了,复习效果并不好,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可采用如下办法:

(1)将所学过的药材分为若干组,每组药材数量相当,学生分组识别中药材,教师规定每组3分钟,3分钟后,以小组为单位换下一组药材,这样学生有了紧迫感,学的好的帮助其他同学,自由散漫的学生也没时间去聊天睡觉了。

(2)抓住鉴别点。在中药材中,很多药材在形态、表面特征、质地、气、味上与众不同,如辛夷、灯心草、丁香、肉桂、滑石粉等,学生可以通过手摸、鼻闻、口偿等方法鉴别药材,每组同学选出一位代表参与游戏,遮住其眼睛,在规定时间内识别教师课前准备好的药材,说出其名称,久而久之,学生对这些性状特殊的药材的性状特点便熟记于心了。

(3)比较易混药材。中药材识别的难点在于那些性状易混淆的药材,如白芷、天花粉、山药,考查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识别药材的能力,可以取10个中药材少量,将药材混合,放在一个盘子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写出混合的药材名称。

教學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药鉴定技术》的教学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选择适合学生的方法会事半功倍。在教学改革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去探究,如对于《中药鉴定技术》的考核方法。目前,采用的方法是理论与实践考核相结合,兼顾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的考核,由于《中药鉴定技术》内容较多,这种考核方法覆盖面有限,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参考文献:

[1 ]金哲雄,曲中原.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探讨 [J ].黑龙江医药,2009,22(3):344-345.

[2 ]李佳,贾富霞.《中药鉴定学》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初探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07.

[3 ]郑玉光,王菊素.《中药鉴定学》教学方法的改进 [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05,26(6):589.

[4 ]郭巧玲.中药鉴定技术教学改革探讨 [J ].卫生职业教育,2009,27(11):78-79.

作者:肖然

第三篇: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摘 要】中药鉴定学是中医院校的专业主干课程之一,其教学质量与效果对于学生日后进入社会至关重要,关系着用药安全。本文从中药鉴定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改革实践与实践教学改革实践两方面入手进行分析探究,希望能为中药鉴定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药鉴定学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中药鉴定学是高等中医院校专业设置的主干课程之一,其学习目的在于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是一门实际意义较强的应用学科。本课程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关系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简而言之,就是一门对中药进行“保质、寻新、整理、提高”的学科,本学科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大部分将会流入药检所、药材公司等部门,如果检定知识与技术不过关,很可能会造成失误,药材鉴定上的失误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用药安全,因此,提升教学效果,确保学生学习质量在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阶段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次以中药鉴定技术课程教学为研究方向,探究其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

一、理论教学改革与实践

作为中医院院校学生必修的专业课内容之一,中药鉴定学的课程信息量是非常巨大的,教材中多达350种中药的来源、产地、成分、性状等相关鉴别内容,跨越了多个学科知识面,诸如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应用植物学等,对于学生学习来说存在很大的难度。但是随着中医院校课程设置的增多,中药鉴定学的课时存在被压缩现象,而关于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却在不断进展,需求和供应之间紧张的关系加剧了影响学生学习中药鉴定不良因素的增多,现代不断改进的医药造假技术也为日后学生进入社会后从事中药鉴定工作增加了更多难度。从这些方面来看,中药鉴定学科的理论改革与实践要从三个方面进行革新:传统技术的继承;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教学方式与技巧的革新。

虽然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在中药鉴定方面出现了许多革新性的技术,但是从长远来看,传统技术的继承与应用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从毕业生反馈信息来看,中药鉴定中的性状鉴定在实际工作中非常实用且应用广泛,因此,中药鉴定课程中,除了教授学生现代技术之外,还要秉承传统鉴定优势,将其融入教学,教授给学生,在方法上尽量偏重于实践,压缩理论讲述,提升学生对于中药鉴定的认知与感受力。信息技术与网络平台的完善为中药鉴定学课程提供了更多可供使用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充分把握课堂教学内容特点,选择合适的手段进行课程教授,例如通过PPT演示法让学生全面、仔细的观察到药材的形态、特点、颜色、性状,然后结合实物再让学生自己进行总结体会。或者利用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将传统牛黄、西红花水试、青黛火试鉴定等内容制作成为精细的课件,图文并茂,以供学生体验学习。药物鉴定理论占据了中药鉴定学的大部分,是学生得以进行实践的基础,但是中药鉴定相关知识量大、复杂、难记,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上不断钻研,总结经验,革新教学方式与技巧,提升教授水平,吸引学生兴趣与注意力,避免他们因为课程艰难枯燥产生抵抗心理。教师要巧妙利用多种课内外元素充实课堂,引领学生进入中药鉴定的学习,结合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提升其自主能动性,让原本处于被动位置的学生逐渐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由教师引领配合完成教学任务,提升教学质量与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与实践

除了理论内容涉及量较大之外,中药鉴定学还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非常强的科目,在课程目标达成中,必须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将理论与实际充分结合,为鉴定工作提供保障。课时设置上,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较为常见的比例为1∶1,如何在同样课时中,实现学生知识、技能与经验的完美结合,将是实践课的巨大挑战。针对目前实践课内容枯燥、设置单一的现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方式进行教学革新:完善教学设备配置;合理设计实践教学;革新考评手段。

中药鉴定实践课程对于实验室的设备要求随着教学要求的提升也一直呈现不断发展趋势,实验室教学设备的配置除了要与时俱进之外,还要针对教学特点与要求进行合理配置,将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合理搭配结合,实现学生知识与技能上双重经验的积累。教学设计是实践教学中比较重要的一环,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让学生更加积极的进入实践环节,将自己所学知识实际应用到中药鉴定中,都要依靠教师合理而有趣的教学设计。设计时要避免从前生硬、枯燥的注入式教学,而要鼓励学生自主把握实践课堂,进行学习探究活动,教师从旁进行引导,控制课堂节奏,补充完善学生知识、实践需求,在知识的实际应用探究过程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让他们感受到发挥主体能动性在应对实际问题中的重要作用。为了走出原本考核模式弊端,增强对学生实际技能、知识应用的考察,在考评机制上要进行革新,实行跟踪型的教学考评机制,将学生在课堂的学习状态、学习进度、实验操作水平、实际应用能力都加入到考评方案中,既达到了真正促进学生能力锻炼的目的,也提升了教学质量与效果,可谓是一举两得,是中药鉴定实践教学中应当予以重视的。

小结

中药鉴定学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关系到医疗用药安全的科目,其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对于提升学生相关的知识、能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在教学实践研究中,要把握潮流,紧跟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成果,应用现代科技手段不断改善教学,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明丽.高职植物造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5).

[2]张庆芝.从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看中药鉴定学教学[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8,31(2).

[3]刘惠娜,范玉琴,许良政,杨期和.基于综合能力培养的植物生理学实践教学改革[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

[4]王红霞,陈随清.《中药鉴定学》教学应用多媒体课堂教学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J].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3).

作者:袁媛

上一篇:市场经济管理论文下一篇:单位档案管理论文

本站热搜